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苎苎! 苎塑! ! 墅! ! 鲤丝塾竺壁墅! ! ! ! 苎堕堕些里望竖堕坚塑竺! ! 坐 摘要 作为美术师出身的电影导演霍建起,以其独特而不群的艺术风格出现在观众 视野中。他的影片所表现的不再是“第五代”导演所热衷的“蛮荒历史”、“他 者眼中的中国”,而是用情节散淡、类似“生活流”的散文化结构形式讲述了一 个个平凡的温情故事。他以艺术化的美学追求来表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 热忱地追求着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在自由散漫的散文体叙事结构中,通过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唯美雅致的画 面营造和舒缓平稳的节奏,带给观众无限享受,实现了对中国电影自费穆小城 之春以来所形成的诗化传统尤其是散文式电影传统的传承。 本文从霍建起影片在题材上对现实的温情化书写、叙事上的散文式结构,以 及影片的意境营造等方面来分析他的散文式电影风格,并探讨其风格的形成原 因。希望能对散文式电影风格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霍建起散文式电影意境 上毒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竺堡苎! 竺塑哑! ! 鲤塑! 唑壁! ! ! ! ! 竖型墼! ! ! 堡壁型竺! 壁! 垫坐 a b s t r a c t a sa 组md i r e c t o r , t l n oj i n n q ii sw i d e t ya c c e p t e db ya u d i e n c ef o rh i so u t s t a n d i n g a n du n i q u es t y l e h 虹f i l m si n c l u d eas e r i e so fs t o r i e sw h i c hs t r u c t u r e da n d n a r r a t e db yp r o s es e e mt r i v i a la n dw a i - b ! j u s tl i k es t r e a mo f 蜘t h e s ec o n t e n t s a r ee x t r e m e l yd i f f e r e n tf r o m t o p i c s t h a t e x p r e s s e ds t r o n g l yb y o t h e r h f 珠一g e n e r a t i o nd i r e c t o r ss u c ha sj u n g l eh i s t o r ya n dc h i n ai no t h e r se y e s w h a t h ed o e si 暑t os e e kf o rh i so w nu n d e r s t o o dl i f ea n dt h ei d e uo ft h et r u e , t h eg o o d a n dt h eb e a u t i f u lb yw a yo fh i sa e s t h e t i c s w h 帆t h ea u d i e n c ea r ei nh i sf r e ea n ds l a c kp r o s en a r r a t i o n ,也e yc a nt o u c ht h e s e u s i f l v ef e e f i n g , r e f i n e dp i c t u r e sa n dr i t a r d a n d or h y t h mt h a tf i l l e di nh i ss t o r y , t h e n 伍e yw i l le n j o yt h e m s e l v e s a n dt h i si st h ei n h e r i t a n c eo fp o e t i ct r a d i t i o n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p r o s et r a d i t i o no fc h i n e s er d mw h i c hf o r m e df r o mf e im u ss p r i n g 砌坩i n as m a l lt o w n t h i st h e s i sd i s c u s s e ds e v e r a lk e r n e lp o i n t sa b o u th u ej i a n q i sp r o s ef i l ms t y l e v i e w p o i n t si n c l u d e d :t h ew a r m l yw r i t eo fr e a f i t y , t h ep r o s e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 b u i l d i n go f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e t e a n dt h e nd i s c u s s i n gt h er e a s o nw h y s u c hs t y l e c a nb ef o r m e d t h ea u t h o rh o p et h e s ew i l la f f o r ds o m er e f e r e n c ef o rt h es t u d yo f p r o s ef i l ms t y l e k e y w o r d s : h u e j l a n q ip r o s ef i l m a na r t i s t i cc o n c e p t i o n v m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竺! 鲤竺塾塑! ! 型竺塑幽型! ! ! :! ! 壁垒! 些! 里! g 坚! ! 竺竺t ! 也丝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坌堕堕日期:垫丕: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 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重煎畦导师签名:鬈兰堑日期:生z 兰签名:叁丝日期:生z 兰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塑型塑墅墅! 型丝坠驾型旦坐墅堡竺些望塑! 堕坚! 壁曼堡坐 绪论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 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着 重于表现作者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语言不受韵律 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散文具有“形 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我在这里用“散文式电影”或后文用“散文化”来概括霍建起影片的叙事 特征时,需要指出的是,它与电影叙事学意义上的“散文电影”概念是不同的。 因为后者是作为一个与“诗电影”相对应的概念,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苏 联,是适应时代潮流而出现的一种影片。苏联电影理论家强调,散文电影和诗电 影的分界线,应该划分在叙述因素和隐喻因素之间。诗电影重在如诗歌一样的隐 喻性,而散文电影则重在叙述性。三十年代,苏联已经从过渡时期进入和平建设 时期,“全景式”、“群像式”的、强调隐喻的诗电影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 要求,而以“特写式”的、注重个体表达的散文电影便应运而生。其含义相当广 泛:。它不但包括情节淡化,具有散文诗抒情风格的影片结构,而且还涵盖戏剧 式情节结构的影片模式。”这表明苏联所说的“散文电影”,其实是作为叙事 讲故事的代称而被运用着的概念。而我在本论文中所说的“散文式电影”是 借鉴中国文学中与小说叙事相对立的特定含义上的散文叙事,也就是“通过平凡 的生活事件和较为松散的结构形式来反映生活,以开放性的多侧面、多层次、多 声部的审美形式塑造人物,创造意境,并由此构成散文电影的基本面貌。”2 在 中国电影史上,吴贻弓的影片开创了新时期散文式电影的先河。他的代表作城 南旧事以人物心理情绪为主轴、“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化结构方式、传统美 学意境的风格传承等,代表了中国民族电影的又一个发展方向。电影的散文化, 继承和发展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手法,注重接近生活本身自由流向形态的结 构,力图打破人为地把生活中的矛盾集中并提炼成冲突的几个程式,摒弃线型的 封闭的结构,于平淡之中抒发情感、传达哲理、表现意境。随后第四代导演中的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饲) ,中蛋电影出版社2 0 0 0 年版,1 3 6 7 2 朱洁:敢文电影的叙事品格 ,载电影艺术,2 0 0 3 年第4 期 上海大擘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竺型苎! 竺塑垡堕竺塑竺些型坚! ! 兰竺堕堑生! 坠壁坚坚竺坚堡丝 谢飞( 湘女萧萧) 、张暖忻( 青春祭) 、胡柄榴( 乡情、乡音、 乡民三部曲) 等继续沿着这条充满诗意的散文式电影的道路向前行,在中国 电影史上留下了他们应书写的一页。 8 0 年代末“第五代”导演群体集体亮相,无论在哲学思考、影片结构、还 是画面构图、色彩、声画结合等各个方面,他们都敢于突破传统、标新立异,与 之前的中国电影截然不同。他们注重影像造型,影片负载了更多的历史使命与哲 理反思,以其创新性赢得了学界和观众更多的关注。而对于以往“第四代”电影 充盈着诗意的散文化传统风格的传承探索似有减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但是在伴随着我们对城南旧事美好记忆的怀想中,在“第五代”导演群 体中担当了十年美术师的霍建起及其执导影片的出现,让我们又看到了延续散文 化电影传统新的希望。 霍建起与“第五代”的代表人物张艺谋、陈凯歌等人都是北京电影学院7 8 班的毕业生,他当时学的是美术。从1 9 8 2 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到 1 9 9 2 年的十年问,霍建起在十余部影片中担任美术师。1 9 8 4 年他参与创作了著 名导演谢铁骊的影片清水湾,淡水湾;与田壮壮合作拍摄了影片九月( 1 9 8 4 年) 和盗马贼( 1 9 8 6 年) ;与秦志钰合作拍摄了失恋者( 1 9 8 7 年) ; 与夏刚先后合作拍摄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1 9 8 9 年) 、遭遇激情 ( 1 9 9 0 年) 和大撤把( 1 9 9 2 年) 。与不同艺术旨趣的导演合作,让霍建起 能够吸取众家之长。 经过毕业十年的锻炼后,霍建起于1 9 9 5 年独立执导了第一部影片赢家, 没想到这部影片使他成了初试牛刀的“赢家”。这部表现残疾人爱情生活的影片, 获得了包括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上海影评人奖、长春电影节等在内的多项 大奖。1 9 9 6 年,他又拍摄了一部现代都市爱情影片歌手。随后,拍摄于1 9 9 8 年的影片那山那人那狗,成为霍建起导演生涯中一部很重要的作品。该片使 霍建起从国内走向了国际,除了在日本赢得很好的声誉外,该片也获得了第二十 三届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观众最喜欢的影片大奖、第三十一届印度国际电影节 评委会大奖银孔雀奖。1 9 9 9 年拍摄的影片九九艳阳天回归主旋律,关注老 年人生活。以轻喜剧为剧情模式,围绕着松涛养老院一群白发老人的一串串啼笑 旨非的故事,来了一出养老院老人群体生活“秀”。霍建起是一个不断求新求变 2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苎竺! 竺! 竺坠! 竺! ! 塑丝塑竺垫墅坚! ! 型型垡尘! 堡受堕坚竺【旦垫丝 的导演,在影片蓝色爱情( 2 0 0 0 年) 中实现了他追求严肃冷峻的电影风格。 该片讲述一个女话剧演员和一名刑警之间忧伤的爱的故事,获得了2 0 0 1 年金鸡 奖最佳导演奖、华表奖最佳导演奖、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2 0 0 1 年,关 注女性的影片生活秀在上海第六届国际电影节上尽揽了金爵奖的“最佳影片”、 “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三项大奖。2 0 0 4 年影片暖延续了导演一贯 关注人、细致入微把握人物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的特点,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 无限追忆和对故乡的怀念惆怅,颂扬了美好的爱情和传统道德,让我们经历了又 一次感动。2 0 0 5 年,情人结讲述了一个“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感故 事,导演打造的“完美爱情”让无数观众追忆起自己的纯真年代,影片实现了艺 术性与商业性结合的完美结合。在十几年的导演生涯中,霍建起逐渐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影片风格。这是有别于“第五代”创作群体的特征,它延续了中国传统美 学风格,用散文化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个温情故事,并利用各种影像手段营造了电 影诗意唯美的意境。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上看,对霍建起的研究较多的还只是比较零碎的影评,也 有对其电影从文化研究的层面进行分析,如王- i l 全球性语境中的中国式乡 愁、孙红云自我认同的磨难影片( 蓝色爱情) 的文化分析等。张啸涛 的霍建起电影视觉语言构成中的叙事形态,对其影片的视觉语言构成形式和 内容进行了细致分析。另外,在对中国散文式电影的风格进行归纳总结中,也关 注霍建起的某部影片,如散文电影的审美品格、霍建起影片的叙述风格中 对那山那人那狗的分析;在对诗性电影语言和传统文化回归的分析中稍有涉 及霍建起电影,如诗性电影语言的传承追求,浅论当前中国电影的意境、 中国电影的诗意美学品格等文章。 将霍建起作为一个导演个案进行研究,目的是探讨他影片创作中独特的散文 化结构形式及其所透出的诗意唯美的风格。霍建起影片中散文化风格各有侧重, 或淡化故事情节,弱化戏剧冲突,或在影像语言上追求一种诗化的意境,总之贯 穿他电影作品始终的是温情、诗意、唯美的审美品格,这是从中国早期电影“冷 隽型”风格泼展至费穆小城之春、吴贻弓城南旧事等一脉相承的中国 3 主要是指一种。淡而有味”的银暮美学形态,它常常具有重抒情表意轻事实铺叙、重心理描写轻情节传 奇,重哲理意蕴轻善善恶恶、重西面展示轻字幕说明这样一些特征详见陆弘石、舒晓呜所著中国电影 史 ,中国电影出版社,p 1 9 2 , 3 上簿大擘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竺! 苎型竺坠墅! ! 型塑塾竺业竺! ! ! 堕! ! 堕些堡婴! ! 型竺i ! 堡丝 电影散文化、诗意化传统,在经由“第五代”力图反叛传统的影像革命之后的一 次回归性的创作实践。 本论文从霍建起影片在题材上对现实的温情化书写、叙事上的散文式结构, 以及影片的意境营造等方面来分析他的散文式电影风格,并分析其风格的形成原 因。对他电影作品的解读和探讨,将使我们看到他对艺术本身深刻的体悟和对散 文化的不懈追求。这种充盈着淡淡诗意的散文化创作风格是中国民族电影创作风 格多样化之路中一条别有特色的途径,对中国民族电影的创作实践提供一定的参 考与借鉴。 第一章各式题材的温情化书写 霍建起,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群体的一员,以其独特而不群的艺术风格 出现在观众视野中。他的影片所表现的不再是“第五代”所热衷的“蛮荒历史”、 “他者眼中的中国”,而是一个个没有起伏,没有大悲大喜的略显平淡的生活化 故事。他以艺术化的美学追求来表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热忱地追求着 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影片始终弥漫着人道主义温情,这成为他影片的精神内核。 第一节过滤现实 性格温文尔雅的霍建起,总是向往美好,希望远离丑恶,在他的艺术创作理 念中,“艺术未必要直面现实”。4 他朴实安静、沉稳多思的个性,使他的影片 多了一些温情和美丽,少了一些苦涩和沉重。这也是由他从容平和的心态所决定 的。在他的影片中,残酷的现实总是被过滤为温情、诗意、唯美的东西。这一点 在有关暖的改编上体现得最鲜明。阔别家乡十年的主人公井河在回乡途中, 偶遇初恋情人暖,从而牵出一段情感往事,引发了他内心有关青春、爱情的一段 回忆。“它讲述的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地方的故事。”天生丽质的农村女孩暖, 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她把远走高飞的理想与对爱情的渴望联系在一起,先后经 历了两次空等待,梦想破碎之后,她接受了命运的安捧。与莫言的原小说白狗 秋千架将回忆的忧伤和现实的残忍一起展示相比,霍建起用他一贯的温情化的 书写方式,他“觉得悲剧中一定要有一种暖的东西出来,生活中有一些亮色,哪 赵珂:那种不沮不火的感赏叫暖,新闻周刊 2 0 0 3 年1 1 月 4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 竺! 型竺塾坚受型竺塑! 翌业型竺呈i 卿笪塑些堕垡坚坚竺垡塑 怕再残酷,也有一种亮色,有一种温馨的东西。”5 他给观众带来了一个用“唐 诗宋词的意境”拍摄出来的现代农村爱情故事。首先是将故事的主线定位于井河 返乡引出的一段情感往事,而不是将女主角暖作为叙事的主体,她从少女到村妇 的一系列情感生活遭遇被放置在井河回忆的段落中,这样一来,经过回忆的东西 因为时间、距离和主观性的想象而变得温情,避免了直面现实的残酷。其次,对 暖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小说中的暖从秋千上摔下来把眼睛弄瞎了,而影片里的暖 只瘸了一条腿;小说中暖的三个孩子都是哑巴,而影片中暖有一个健康活泼又漂 亮可爱的小女孩;小说的结尾,暖要求井河与她生个健康孩子的那点可怜的要求 显得卑微低俗,弥漫于小说的就只有悲凉。而电影结尾则让我们感受到暖的丈夫 个哑巴心灵深处极其美好的东西,揭示了人性的善良,让我们在悲凉中看 到了一丝温情和暖意。 对于残酷现实的过滤,在霍建起其他影片中也有不同程度和角度的展现。赢 家中漂亮女孩陆小扬与心胸狭隘的艺术家男友、乐于助人的残疾运动员常平之 间的爱情故事,因设置残疾运动员这一角色,使导演对于爱情本质的探讨以及人 性尊严的把握成为影片的主题表达。与以往残疾人题材作品的沉重与辛酸不同, 它没有着意去表现男主人公常平从一个残疾人成长为一个残奥会冠军的曲折经 历和他无法摆脱的心理隐痛。而是在影片一开始,就让常平以飞奔的姿态出场, 捉小偷的情节中,他超越了残疾,甚至超越了健全。从此,他不但成了陆小扬眼 里的英雄,也让观众感受了这一人物的不凡。霍建起式的柔光镜将都市青年的理 想追求与浪漫爱情交织在一起,奠定了影片轻松浪漫的风格。 在霍建起改变以往浪漫温馨风格的创作路数之后, 蓝色爱情寄予了他表 现冷峻现实、具有一定震撼力的创作期望。这是霍建起结构最复杂的一部影片, 故事主线围绕着刑警邰林与女话剧演员刘云之间由相识、相恋到波折直至圆满的 爱情历程而展开。在这个故事的内里,是冷静抽象的舞台表演和残酷冷峻的罪案 侦破。男女主人公原本互不相连的生命轨迹因行为艺术而交叉,原本非常纯粹真 挚的爱情又因女主角刘云父亲的多年凶案而受到危及以至动摇。按照常规这会是 一个无限冷峻的故事,因为它与罪案有牵连。但是凶案的最后结案,却依旧是霍 式温情化的表达一刘云的亲生父亲,并不是警察追踪多年的案犯,他依旧是个 李彬:诗意导演率性情怀 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 0 0 3 年第6 期 5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墅塑竺塾塑! ! 鲤塑! ! 竺韭墅坐! 翌墅壁堕坐! 里塑竺堕竺! 苎竺堡丝 在爱情漩涡里挣扎的值得同情的男人。 霍建起的影片关注普通人,普通生活中必定有喜有悲,有欢乐也有痛苦,有 美好也有残酷,但如他所说“艺术未必要直面现实”,他选择了将残酷的东西用 滤光镜滤去,剩下的就只有生活的淡淡诗意。他相信,“无论在任何环境下,能 客观地看世界,客观地去理解这个世界,并化解你所遇到的不如意,如果有这样 的心态,你会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寻到一种快乐”。6 第二节诗化爱情 爱情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对于爱情的表达也是各有特色,或热烈浪漫、或含 蓄优美、或缠绵悱侧、或肝肠寸断。霍建起是个含蓄内敛的人,在他的影片中爱 情常以一种诗化的风格得以呈现。如赢家中陆小扬与残疾运动员常平的爱情, 没有特意去表现那些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来自各方的阻碍,他们之间虽有一些 波折,但还算顺利;又如那山那人那狗那段有关父亲与母亲相恋的回忆中, 暖色调烘托着青春浪漫的氛围,大自然的美景、轻柔的背景音乐、升格拍摄的画 面,一段过去岁月的爱情故事,在霍建起影片中被表现得异常诗意和唯美。影片 暖中,回忆段落里的暖与小武生、井河的爱情,仅仅是通过描花脸、送小米、 额头的轻轻一吻、秋千上两人的飞翔、两地传书等一些简练的叙事来表现,却又 拥有无尽的意蕴,让观众感受着与众不同的诗化的爱情。 表现爱情题材的影片不计其数,霍建起却在2 0 0 5 年为观众奉上了一份特殊 的情人节礼物电影情人结。这是一部纯爱情题材的影片,敢于拍一部题 材如此陈旧的电影,霍建起自有他的想法:“这部电影所表达的理想和对爱的执 著,是每一个渴望幸福的人都在追求的梦想。”7 在当下喧嚣的快节奏生活中, 那种古典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9 的爱情逐 渐地在我们生活中消失“速配”、“一夜情”之类成为人们熟视无睹的常见词。 在这种情感现状中,简单纯粹的爱情故事,正是精神匮乏的人们所需要的,短短 两个小时也足以让在日常刻板生活中枯燥焦渴的人们暂时逃离俗世的烦嚣尘埃。 张燕:诗乐之唯美,平民之质朴一霍建起电影研究 ,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 0 0 3 年第6 期 7 何茜:陆毅:我属。心好男人 ,四川日报电子版,h t l p :,、帆硝d l u 锄d a i u c 帅c n2 0 0 5 年2 月6 日 宋朝诗人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 :“遥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攉素手,礼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 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问,脉脉不得语” 6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 竺竺! 竺! ! 堕! ! 鲤塑塾竺韭型! ! ! ! 兰塑塑! ! ! 堡! 塑! ! ! 坚! 坐! 垫坐 影片情人结中,因父辈之间的恩怨情仇而不能如愿相守的男女主角,心中对 欲角逐金爵奖,霍建起:入围有些突然,北京娱乐信报) 2 0 0 5 年6 月6 日 7 上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 竺! 苎! ! 竺塾型! 鲤竺坠竺些型! ! ! 翌! 坐堕生! 堡! 登! ! 些! ! ! 垫坐 霍建起的电影中清新质朴、美丽宁静的乡村画面,和谐温暖的氛围,柔和干 净的线条,改变了我们对农村题材电影的看法,让观众对美丽而和谐的乡村有了 无限的向往。霍建起曾说:“不是农村戏就一定要拍成那种土土的,因为文学艺 术本身就是强调要诗化、散文化,如果用特别写实的手法,反而会失去影片的艺 术魅力。”出于这种创作思想,影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那似曾熟悉却又陌 生的乡村山水风俗景致。那山那人那狗中云遮雾罩的青山、蜿蜒曲折的山路、 清澈见底的小溪、古老原始的水车、烟雾中的山村美景,还有夜晚乡问小路上闪 动的萤火虫,给父子二人辛劳而枯燥的乡邮之路增添了不少色彩。在青山绿水的 跋涉中,在近乎“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中,影片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升华。霍建 起对乡村不是一种简单的呈现,而是一种深情的凝视,他不惜胶片去描绘的那些 乡村景致经他的目光温暖后,重新焕发出特殊的魔力。他曾说,暖是用“唐 诗宋词的意境”拍摄出来的一个现代农村爱情故事。他将原作中山东高密乡酷热 太阳下的高粱地换作了江南绵绵的雨中,徽州建筑古旧斑驳的高墙、狭窄潮湿的 小巷、雨雾中河边的鸭群、金黄的麦浪、热闹繁忙的打麦场、落日余晖中的秋千 架都成了美好回忆的表征,无言地阐释着想象中的中国。编导表现了在集体 经济背景下乡民的善良和淳朴以及贫穷却美好的生活。清新素雅的画面与感伤怀 旧的主题相得益彰,中国南方农村在他的镜头中,焕发出从未有过的魅力光彩。 作为外景地的江西婺源在影片拍摄之后成为热销的旅游景点,就是一个很好的证 明。霍建起影片中的乡村景致,巧妙地回避了直视现实的残酷,呈现出一种想象 中乡土的审美意境。 第四节坚守真善美的理想 霍建起虽然关注的仅仅是平凡人的生活,却总是反映生活中比较美好的一 面,带有比较理想的色彩,坚守着真善美的理想是他影片对现实温情化书写的又 一重要表征。他也曾表示,“我学不会也不想拍快餐式的东西,感情是亘古不变 的主题,所有的经典作品都离不开感情,所以我的电影也将永远记录人性和人类 的感情。”圮 他从执导电影以来,不多的八部影片全关乎世俗人情。有对于都市青年爱情 的关注( 赢家、歌手) 、蓝色爱情) ,也有对父子亲情的表达( 那 “马智,霍建起访谈:霍建起:镜头中蹦一样风景 ,载大众电影 2 0 0 3 年第2 l 期 珏周铭:霍建起:给艺术片一个安静的空同 ,新民晚报 2 0 0 3 年1 1 月1 0 日 8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竺! 型竺塾蜒i ! 塑丝! ! 竺壁垒型! ! ! 型堡堑虫! ! 塑塑! ! 丛堡! 竺坐 山那人那狗) ,还有对美好初恋的回忆( 暖、情人结) ;既关注生活 在城市底层的女性个体( 生活秀) ,也关注养老院里的老年人群体( 九九 艳阳天) 。关注人间真情,述说世间真善美,充盈着淡淡的诗意与浓浓的温情。 “我们跟大家沟通,没有别的,就是人们普遍共有的东西,才能和观众达到共鸣, 还有它的艺术魅力,生活中有很多感人的东西,它的艺术魅力和方方面面组成了 这样一个艺术表达之后带给观众,这两点是我每次拍片所期待的,我们对于电影 的真诚表达,就是我们希望能吸引观众的最重要的因素。”“ 霍建起从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文化积淀中获得智慧和才情,他的影片是传统 东方式的,在唯美的画面背后隐藏着的是典型的传统道德观,浓郁的人情味、传 统的审美情结与人生感悟。在他的影片中我们见不到一个坏人恶人,所有的人物 都具有纯真美好善良的品行。男性一般都坚韧执着、勇于担当,如 赢家中的 身残志坚的阳光青年常平、歌手中恪尽职守的守桥战士许宁、那山那人那 狗中在朴实中透着高尚的父亲、暖中淳朴善良的哑巴等等:霍建起极力渲 染着自己对他们的尊敬,在赢家中他大量使用了升格,在影片结尾色彩和布 光的处理让常平的形象显得如此高大伟岸,那山那人那狗更是不惜将父亲工 作和生活的地方拍摄得如诗如画。而他影片中的女性人物也都是美丽、贤淑的, 具备传统女性美德的母亲、对爱情执着坚守的屈然和暖自是不必说,就连活泼的 现代都市女性陆小扬和历经现实磨难的来双扬都不例外。当陆小扬最后找到常 平,安静地偎依在他身边时,仿佛是虔诚的朝圣者到达了目的地,画面宁静、神 圣。不同于原小说中对来双扬的刻画,影片将她在历经现实生活磨难后的圆滑世 故作为她性格的一个侧面,而善良美好的品行才是导演所关注的。对人物性格的 塑造,流露出导演对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守护和认同。 而对于真善美的追求,除了体现在人物性格和主题表达以外,更多地是通过 霍建起唯美的影像语言来体现。他的影片给你的第一印象就是美。浪漫温馨的风 格贯穿始终,即使是在力图体现现实严竣的作品蓝色爱情中,把两代人的遭 遇藏在一个好莱坞式的侦破故事中,这个表面的杀人事件,其实是讴歌了两代人 的爱情和亲情。 正像沈从文在用自己的笔端构筑着属于自己的希腊小庙一样。霍建起也用艺 ”周铭:霍建起:给艺术片一个安静的空问 新民晚报 2 0 0 3 年1 1 月l o 日 9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塑竺型生竺! 竺墅! 塑塑塾! 翌鲤! ! 望旦! 竺i 旦堕塑! 燮堕型型! ! 坚坐 术和美在自己的电影王国里建起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书写着自己的理想人性和 艺术人生 第五节完满的故事结局 霍建起不愿直面残酷的现实,在关于现实的温情表达中,也给每一部影片设 计了一个完满的结局。正如他在阐述 暖结尾的处理时,所说的“这主要是考 虑到观众,如果按照原小说那样表现的话太残酷,我觉得让观众都绝望到那种程 度,可能对每个人的承受力都是个考验。”“所以他的影片结局都是完满的,不 是大团圆,但至少是满含着希望。 在赢家和歌手的两段情感角逐中,表面处于弱势的残疾运动员常平 和打工族许宁最终却战胜了比他们条件优越的情敌,赢得了自己心爱的人。那 山那人那狗在结束一趟邮路之后,父子之闻得到了交流,感情已经融合;当儿 子再一次背上邮包,踏上父亲走了一辈子的邮路时,父亲目送着儿子,眼中流露 出复杂的情感,子承父业的文化传统在父子之间得以传承;九九艳阳天中养 老院的一群白发老人在经历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后,最终获得市级唯一一家 对外开放敬老院的名额,影片温情地谱写了一曲夕阳颂歌,展现了老人们“人老 心不老”的精神风貌。 蓝色爱情主人公在爱情与亲情、事业与爱情的抉择中, 最终获得两全其美,既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又得到了亲情的滋润;即使是生活 秀的影片基调略带忧伤,但创作者仍在结尾给予观众以希望,来双扬在历经生 活的种种艰难后,依然笑对人生,继续着生活;暖的结尾,井河在暖的女儿 丫身上有了弥补过失的机会,暖在几经等待后得到了上天的恩赐一个可爱的 女儿,垭巴也在等待中收获了爱情;情人结的男女主角历经十几年情感的磨 难,最终迎来幸福的曙光,两个家庭的恩怨也得以化解。就是在这种有关人性的 温情表达中,霍建起影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二章散文化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淡化故事情节、弱化戏剧冲突 散文式电影是相对于戏剧式电影而言的一静结构样式。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 1 侧怎福编:霍建起电影( 暖) ,中国盲文出版杜,2 0 0 3 年1 2 月版,p 9 5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皇望苎竺空堕竺坠! 竺! ! 鲤塑塾竺鲍型旦! ! 塑! 塑堕! 塾! 堡翌竺堕丝堡! 垫丝 学叙事技巧的影响,中国早期电影强调“影戏”观念,讲究故事情节的离奇与偶 然性,由巧合与偶然引发冲突的高潮,造成情节的起伏,形成故事叙述的魅力, 因此明显的戏剧性情节高潮段落是这一类电影的典型特征。而散文式电影则不遵 循传统的戏剧结构形式,不采用贯串完整的情节冲突,在剧作结构上采用散文式 结构,避开小说或戏剧式的讲述方式,没有传统戏剧式电影在情节设置上必定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各个阶段。而是注重接近生活本身自由流 向形态的结构,以一个个生活片段来代替所谓的冲突和高潮。用剧作家汪流的话 说,“戏剧化电影是激变艺术,追求急剧惊人的变化,以冲突为本。散文式电影 是渐变艺术,通过平凡生活事件和较为松散的结构形式反映生活过程。”因为 没有典型的事件和情节,没有主要矛盾,所有它能够充分利用电影时空的自由, 把一些看似没有联系的事件或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从而塑造人物,创造意境, 构成一部影片。 从早期的赢家、 歌手中,我们就能看到导演往散文化目标靠拢的努 力。影片只是安捧了一些琐碎场景和生活片断,诸如拎煤气罐、两人湖边骑车等 平平淡淡的情节,用饱满的富含生活气息的片断去填充陆小扬和常平由相识到相 爱的值得期待的整个故事叙述过程,阿兰与自由打工者许宁之间的情感也是如 此,情节散淡如生活流程的叙述方式一直在延续。 影片那山那人那狗可以看作霍建起淡化故事情节的叙事策略的代表性作 品。全片几乎没有什么充满戏剧冲突的故事情节,仅有一座座群山、父子二入和 一条黄狗、单调的一次送信过程影片刻意放弃了父亲与儿子之间的隔膜冲突, 也将父亲与母亲、儿子与侗族姑娘之间本可以大肆渲染、极力营造的情感故事淡 化,没有传奇没有遭遇,构成影片主体的只是一路走来邮路上的那些所见所闻, 那些片段化的生活,如“第一个村庄”、“给五婆念信”、“路遇侗族姑娘”、 “见转娃”、“父子夜谈”等,贯穿这些生活片段的是乡邮员父亲在平凡而又普 通的事业中所收获的满足与快乐的回忆 被誉为“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的情人结) ,不再那么激昂震 荡,缠绵悱恻,以死来殉情的惨烈被置换成影片中以彼此的孤独来殉情的异常平 静。男女主人公跨越十几年的悲欢离合的情感故事,仅仅从得知父辈恩怨、打算 效仿经典以死殉情、侯嘉出国等三两个情节中看到一些戏剧矛盾冲突,岁月就在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望苎苎! 型竺墅! 竺! 型塑塾型墅竺型! 竺i 旦堕些2 塑竺匹竺! 苎竺垫坐 两人之问生活化的片断中流逝,平静地等待,平静地坚守,以致最终平静地重逢。 除了淡化故事情节之外,对戏剧冲突的弱化也是散文化叙事的一种有力手段。 暖刻意地规避掉很多本身所应蕴含的强烈戏剧冲突,比如暖与井河的彻底分 开,影片仅仅用了暖两次静静地撕信来表达;暖与小武生之间的恋爱,也没有什 么戏剧情节,也只用了小武生帮暖描画花脸、两人在芦苇旁的分别等几个场面稍 稍作了交代;还有暖与哑巴的结合,更是没有多少铺垫,只有雨中哑巴帮暖牵牛 的画面一笔带过。暖与她生命中的三个男人的情感纠葛,就这样在这些看似松散 的、没有多少戏剧冲突的结构中展开。 散文化的叙事结构,常常是用纪实的手段,攫取生活中的浪花,过滤情节冲 突,随生活的流程展开影片的叙述。霍建起在谈到影片生活秀的创作时曾说: “我主要把这个人物的生活像河流一样,娓娓道来,把她各个不同侧面、以及生 活中做什么秀都展现出来。”“围绕着来双扬的身心空间,影片以散点式结构记 录下她关于爱情、亲情的艰难生活历程,在平淡而琐碎的生活展示中,折射出导 演对女性生存及命运的深刻思考。影片摒弃了诸如来双扬与哥嫂的利益冲突、与 卓老板的情感纠葛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尽可能地捕捉真实琐碎的现实生活境 遇,通过平白如常的生活流程,让观众体味到真实生活状态的一种诗意。整部影 片朴素真挚,闪动着生活的火花。这也是基于霍建起本真的态度,“虽然什么样 的片子都可以拍,但我觉得自己更熟悉、更贴近生活的那类,因为我懂得她们的 情感方式。” 第二节以人物情绪和心理活动推进情节 戏剧式电影注重叙事,通过叙述展开故事情节,展现人物命运,刻画人物性 格;而散文式电影注重抒情,弱化戏剧性冲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更加注意导 演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情绪,以人物的情绪状态、心理活动去推进影片情节节奏, 抒发情感,表现意境。影片外在故事情节的叙述张力便更多地让位于人物内在的 心理张力,人物的外部动作也最大可能地被内在的心绪活动所替代在看似平淡 无奇、毫无联系的生活化的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情绪成为串起颗颗珠玉的那根丝 线,散文“形散神聚、散而不乱”的特质得以完美呈现。 5 张燕、霍建起访谈:让人物的生活像河流一样,娓娓到来 ,蓑电影新作 2 0 眈年第4 期 6 韩蓓:霍建起结缘上海电影节去年“谈情竹今年* 做秀”,筑青年时报 ,2 0 0 2 年5 月2 8 日 1 2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苎望! ! 塑! 竺塾墅! 堕竺! ! 竺塑! i 坚! ! :型壁堑! ! ! 堡婴堕翌竺堕堡丝 霍建起的散文式影片,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推进叙事进程。如赢家 中,常平遇到美丽女孩陆小扬后心生好感。但想到自己残疾的身份与出身知识分 子家庭的女孩不相协调,于是他将这一情感埋藏在心底。但内心仍然念念不忘, 当女孩主动表示好感后,他为了不让幸福溜走,才有了后来的用假肢爬十几层楼 梯送煤气罐的片段。又如那山那人那狗也是随着儿子对父亲的情感由隔膜到 融合的心理变化过程,在漫长的邮路上串起乡村生活的点滴和乡民的各种片段。 生活秀中那些“生活流”式的真实琐碎的现实生活境遇,都是随着来双 扬内心世界的心理活动变化而得以展现的。一个美丽而寂寞的女人在传统与现 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默默地独自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她的内心世界的活动是 导演着力的重心。风情万种的来双扬与一直关注自己的卓老板保持着距离,正是 因为她失败的婚姻经历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她孤独但能守得住寂寞;在经历与 嫂子的打架风波之后,她情感的天平才偏向了卓老板,并开始了近距离的接触, 但最终却以分手结束。情节的波折全依赖来双扬内心世界的变化。这点也体现在 她与哥哥弟弟之阃的关系上。她为了夺回老房子的产权,才有了后面与久不联系 的父亲之间的那场“亲情秀”。而她在与房管所长的交易中,出于自身考虑,说 服小妹嫁给所长痴呆的儿子,这些片段化的故事,通过来双扬的内心空间得以联 系在一起。在女主人公平淡而琐碎的生活展示中,凸现了现代都市生活中女性的 情感世界与心路历程,折射出导演对女性生存及命运的深刻关注。 在霍建起的影片中,也有侧重于以人物情绪的渲染来推进情节发展的方式。 如暖中,井河与暖回忆着他们在一起的往事,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很多对话, 回忆在他们情绪的推动与影像画面的交叉剪辑之间进行。从两人桥头偶遇时,井 河的尴尬与暖的隔阂抵触,到井河离开时两人的伤感和彼此牵挂,男女主人公的 一系列微妙的心理变化,通过导演安排的两人之间点点滴滴的回忆串联起来,看 似平常的细节,却是两人无法忘却的过往。这种回忆带有一丝的忧伤和沉重。又 如情人结 中,霍建起努力打造一种完美爱情的氛围,在他看来,完美爱情是 两个人的和谐,是一个比较好的境界。1 7 影片通过男女主人公略带忧伤的情绪, 展开了一个很中国化的故事,含蓄唯美的东方化韵昧给人以无限的情感享受与共 鸣青梅竹马的他们因父辈解不开的心结而遭遇阻碍。他们曾想效仿经典,以死 1 7 周铭:霍建起:书写艺术与人生,载时代人物周报,2 0 0 5 年3 月3 1 日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型竺璺苎堕坠塑! 型! ! 墅鲤型! ! ! :竺堕竺堡! 旦塑! 堕塑丝! 绝丝 殉情,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哪怕是远隔万里。等待成了他们的 生活。但后来两人终于又一次生活在同一城市时,却将见面当作了心理负担。故 事随着情绪的一步步酝酿而展开,直到最后的婚纱合影,情绪被渲染到了极致, 影片关于颂扬纯真爱情的主题表达也得以完成。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都是在淡化情节弱化冲突的前提下进行创作,但霍建起 的散文式影片也不同于第五代导演前期的作品。第五代导演因为成长的年代和特 殊的生活经历,他们在对电影本体观念和电影造型进行创新性实践的同时,对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叛意识也比较强烈。因此影片大多是在影像造型意识的深层 体现着他们的哲学思考,以理念作为影片情节发展的线索。霍建起的影片则更加 倾向于对第四代电影诗意传统的继承,以情绪来结构影片 第三节外静内动的人物性格设计 散文式电影以人物情绪和心理活动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淡化了外在的 情节和矛盾冲突,在表达情绪的同时,自然就要求对人物性格进行合理的设计, 而外表看似平静、内心却心潮澎湃的外静内动的人物性格,特别适合叙事结构上 的散文化风格。加之注重对传统文化含蓄风格的吸收,霍建起影片中的主人公都 显得十分内敛,这进一步回应了散文式影片的结构特征,在含蓄内敛的性格塑造 中缓缓地流溢出散文化的诗情。 那山那人那狗中父子之间虽然有隔膜,一路没有多少对话,表面看似平 静,实则各自内心世界丰富而饱满,父亲将父爱化作不被人察觉的关心与体贴。 一路关爱的眼神不离儿子的背影。初上邮路的儿子仍因见不到父亲而紧张地扔下 邮包回身寻找,情感在慢慢融合。当看到乡亲们热烈欢送父亲时,当背父亲过河 发现其还没有邮包重时,儿子在心理上逐渐向父亲靠近。当父亲俯在儿子背上时, 回想往昔点滴,百感交集,眼泪不经意间滑过脸颊。当儿子那声很自然地“爸” 叫出口的时候,父亲激动、自豪、幸福的心情透过那张微微含羞的笑脸展现得淋 漓尽致儿子抱怨父亲付出劳动却没人能了解时的那种不平与心疼,父亲看着熟 睡中的儿子时的那种幸福与甜蜜,影片以静为动,一个眼神,一片深情,内心世 界的丰富和激荡,通过淡淡的、生活化的情节体现出来,但淡中见浓,意味隽永。 暖中不能说话的哑巴这一角色的存在,更是一种外静内动的典型和极致, 他的失语更凸显了他汹涌澎湃的内心当井河踏进暖家门时,楼上是对镜梳妆犹 1 4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皇型竺! 塑! 竺! ! 墅! 型竺! ! 竺业墅! ! ! ! ! 型堕堑! 生壁坚! 竺! 坚! 墅! 堡丝 疑良久的暖,楼下则是哑巴与井河的长久对峙,无言的尴尬、疑惧、拒斥等内心 活动都相当明晰地通过人物的神情纤毫毕现。这种情景下,人物台词似乎都是多 余的。哑巴将自己嘴里的糖吐出半颗当着井河的面强硬地塞到暖嘴里,这一刻三 人心里各怀心事。有人难堪,有人震惊,也有人得意。这种情节的设置,凸显了 散文式电影的风格,淡淡的散散的。生活秀的外部生活琐碎而平淡,影片的 重点更多地是表现主人公来双扬内在的心理世界。因父亲旧房居住权的纠纷,来 双扬与嫂子大打出手一场戏。猛然间回头的她,看见了躲在哥哥身后的多尔,四 日相对时多尔怯怯的眼神,像看着陌生人那样,来双扬心中顿生一种悔恨的情愫, 她眼中闪着泪花,轻声呼唤多尔的名字。那一刻她的眼神折射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变化。在这种人物内心活动激烈的过程中,外部动作和矛盾冲突得以淡化,从而 有效地实现了影片的散文化风格。 霍建起影片中主人公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细腻的内心剖析,常常和影片的叙事 交织在一起,即叙事的进行是由人物的某种意识的发展来支配的。表现在叙事手 法上,就是第一人称旁白或独自、第一人称视点的运用比较多。这也是霍建起散 文式影片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 旁白不仅简化了影片的叙事,使情节结构变得紧凑,而且也是深入剖析主人 公内心世界的必要手段。o g 山那人那狗中儿予的画外音旁白贯穿影片始终, 以儿子的视点完成了对父亲社会角色的认同和继承。 蓝色爱情男主人公邰林 的多次旁自,同样完成了影片基本的叙事进程,而且每一个关键的情节转折点, 都可以从中得到明晰的确认。又如 情人结和暖,跨越十年中必有主人公 很多的内心思想的表达,在短短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车店防水装修合同范本
- 管道拆迁补偿协议书范本
- 银行存钱协议书模板模板
- 私人钢结构厂房合同范本
- 篮球馆员工合同协议模板
- 父亲赠与女儿房产协议书
- 砍伐树木后要栽树协议书
- 船舶股份转让合同协议书
- 环卫特种车租赁合同范本
- 鹤壁买房定金协议书模板
- 项目融资计划书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 YY/T 0595-2020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YY/T 0287-2017 应用指南
- LS/T 1222-2020粮食干燥机系统工艺设计技术规范
- GB/T 9813.2-2016计算机通用规范第2部分: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 GB/T 26636-2011动植物油脂聚合甘油三酯的测定高效空间排阻色谱法(HPSEC)
- GB/T 19869.1-2005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 GB/T 1796.4-2017轮胎气门嘴第4部分:压紧式无内胎气门嘴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上海高一数学教材电子版
- GB 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