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尖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职业学院毕业论文_第1页
北京大尖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职业学院毕业论文_第2页
北京大尖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职业学院毕业论文_第3页
北京大尖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职业学院毕业论文_第4页
北京大尖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职业学院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北京大尖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职业学院毕业论文.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I页页共共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 1.1 编制依据.1 1.2 工程范围及工程数量.1 1.3 工程地质条件.1 1.4 隧道设计.3 1.5 节 隧道施工环境.3 第二章第二章现场的施工现状现场的施工现状.4 第三章第三章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案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案.4 3.1 隧道进洞方法与开挖支护.4 3.2 止水帷幕施工.16 3.3B 断面端头加固袖阀管施.17 3.4 地表管线加固施工.17 3.5 对元岗大桥桥基临时加固的预备措施.17 3.6 管棚施工.19 3.7 爆破施工.20 3.8A、B 断面隧道施工.25 第四章第四章施工工艺施工工艺. 36 4.1 喷射混凝土.36 4.2 钢筋网安设.37 4.3 格栅拱架加工与架立.37 4.4 超前小导管、注浆小导管和锁脚锚管施工.38 4.5 防水层施工.42 4.6 仰拱施工.43 4.7 二次衬砌施工.44 4.8 衬砌背后注浆.45 4.9 进洞 3m 前的井点降水.46 第第II页页共共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第五章第五章工程测量与监控量测工程测量与监控量测.48 5.1 施工测量.48 5.2 监控量测.49 第六章第六章工期、进度及劳动力、机械的安排工期、进度及劳动力、机械的安排.54 6.1A、B 断面施工总体安排.51 6.2 工期计算.51 6.3 时标网络图及施工总体进度横道图.51 6.4 机械、设备进场表(表 6-3).53 第七章第七章应急准备及处理应急准备及处理.56 7.1 洞内塌方.55 7.2 洞内穿水.55 7.3 出现流砂.55 7.4 基坑上鼓.56 7.5 路面塌洞.56 第八章第八章施工注意事项施工注意事项. 56 第九章第九章保证措施保证措施.58 9.1 质量保证措施.58 9.2 安全保证措施.59 9.3 进度保证措施.60 9.4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0 总总结结.62 第第1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北京大尖山隧道 DK52+800DK73+587.5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编制依据 1.1.1 北京大尖山隧道DK52+800DK73+587.5 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和其他相关设计文件; 1.1.2 该段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及所处环境、施工现状,结合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 验; 1.1.3 合同条款; 1.1.4 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1.1.5 业主批复的相关施工方案及会议精神。 1.2. 工程范围及工程数量 1.2.1 左线 ZDK0+645.801ZDK0+726.815, 计 81.014m 的隧道施工, 右线 YDK0+645.8 YDK0+728.118 ,计 82.318m 隧道施工。 1.2.2 该段里程地表加固:施喷桩、袖阀管、摆喷桩等施工管理。 1.2.3 工程数量见工程数量表(略) 。 1.2.4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是实施 B 断面,里程为 YDK0+729.418 694.365。 1.3 .工程地质条件 1.3.1.隧道地质概况 隧道地处剥蚀丘陵地带,植被发育,自然坡度 30 度,表层为褐黄粉质色粘土,硬塑, 厚 216m,下覆石炭系上中统壶天群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色,灰白色,弱风化,产状 142/61,地下水发育。其中 IDK132+920IDK133+135 为浅埋段,土层较厚,岩溶 较发育。 1.3.2.围岩类别及初级支护、衬砌类型 见表 1-1、1-2 第第2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表 1-1 是各级围岩长度表 类别类类类合计 长度(m)7103052831298 占隧道总长54.723.521.8100 1.3.3.工程特点 本隧道为铁路双线隧道,比单线隧道开挖断面较大,对开挖过程中确保隧道洞室安全稳 定要求更高。 表 1-2 各类衬砌支护参数表 衬 砌 类型 初期支护二次衬砌 25# 喷 砼(cm) 锚杆钢支架拱墙仰拱 部 位 直径 () 长度 (m) 间距 (m) 规格 间 距 (m) 厚度 (cm) 厚度 (cm) 拱 13、墙 及仰拱 13 拱 墙 拱 25、墙 22 3.0 环1.2 纵 1.0 40C2540C25 级 围 岩 下 锚 段 (一) 拱 13、墙 及仰拱 13 拱 墙 拱 25、墙 22 3.0 环1.2 纵 1.0 40C2540C25 级 围 岩 下 锚 段 (二) 拱 13、墙 及仰拱 13 拱 墙 拱 25、墙 22 3.0 环1.2 纵 1.0 45C2545C25 第第3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拱墙 23 、 仰 拱23 拱 墙 拱 25、墙 22 3.5 环1.0 纵 1.0 HW150 型钢 1.045C2545C25 拱墙 25 、 仰 拱25 拱 墙 拱 25、墙 22 4.0 环1.0 纵 0.8 HW175 型钢 0.8 或 1.0 45C2545C25 注:表中表示网喷砼,表示素砼,表示聚丙烯网喷砼,表示中空注浆锚杆,表示砂浆锚杆所处地质情况 较差,级围岩地段占 20%以上,无、级围岩,难以实施全断面快速掘进施工。 在隧道中部存在一处浅埋段,最小埋深约 8 米,属于级围岩,稍有不慎,易引起塌 方冒顶,给施工造成困难,因此,确保安全通过浅埋段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围岩类别 低导致施工工法及开挖断面转换多(有 CD 法和台阶法相互转换,有不同级别围岩地段 的开挖断面及下锚段开挖断面的转换) ,给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另外, 因本地地处岩溶发育地区, 开挖前须做好超前预报, 探明岩溶发育情况尤其重要。 1.4.隧道设计 本矿山法工程为天河客运站华师站区间北段矿山法土建工程(支 YDK+645.80支 YDK0+728.118) ,长度 82.318m;隧道埋深 77.8m,按浅埋暗挖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 复合式衬砌结构,即以大管棚注浆和超前注浆小导管、注浆导管、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和钢架为初期支护,二衬模筑钢筋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全包防水隔离层。 隧道为双线单洞矿山法隧道,有两种断面,即 A 型断面、B 型断面,其中 A 型断面左线 长 47.238m,右线长 48.565 m ,B 型断面左线长 33.776m,右线长 33.753 m。A 型断面 开挖尺寸宽高12.900m9.308m,B 型断面开挖尺寸宽高14.700m10.007m, 两种断面之间采用错台变换。 具体详见图 1-1、图 1-2。 图 1-1 A 型隧道结构断面图 1.5.隧道施工环境 本段隧道北端与天河客运站连接,南端与盾构始发井连接,地面上方有北环高速公路的 元岗立交桥桥墩基础和广汕公路,桥墩基础底距隧道开挖顶部仅为 3.823m,广汕公路 共 12 个车道,进出城各 6 车道,交通繁忙,人流量大。地下管线比较多,埋置深浅不 第第4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一。具体详见图 1-8 隧道上方行车道状况图(略) 、图 1-9 地下管线状态图(略) 。现 场水电已通,施工场地与盾构共用,较狭小,需合理布置场地。 第二章第二章 现场的施工现状现场的施工现状 2.1 北段矿山法 B 断面隧道工程地面摆喷墙止水帷幕已施工完毕,现正在帷幕部位用 旋喷桩止水补强,A 断面暂未施工。在地面止水帷幕内外侧设置并施工了三组水位观测 孔及内侧施工了两个垂直降水井。管棚施工现已完成了 25 根,并注浆完成。从提供资 料显示,管棚施工时从管棚内带出的土体一共有 230 多方,而从管棚浆液喂入量达到 310 多方,从地面沉降监测数据来看,管棚周围的空虚土体基本回填加固。引起重视的 是,在剩余的 15 根管棚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质量,对已注浆的管棚需要进行抽 检或补注,直到空虚土体全部充填满为止。 2.2 由于该隧道所处地理环境特殊,跨越元岗立交桥、广汕路和十余道给排水、通信及 煤气等管线,且所处地质较为复杂,穿插人工回填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洪积砂层, 砂质黏性土,且地下水位较高,地层水较饱和。前期为保护元岗大桥、地表管线、广汕 路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固措施,部分已施作完毕,剩余的正在进行实施。 2.3 B 断面管棚共 40 根,单根长度 35m,共 1400m, 受始发井施工影响,分两次打设 完成。现已施工完毕 25 根,但注浆有可能需补注完成。 2.4 洞口袖阀管施工正在进行,已钻孔完毕,并开始着手注浆。 2.5 管线加固的旋喷桩施工尚未进行,正在准备施工。 2.6 受地表加固及始发井圈梁施工影响,矿山法隧道施工尚未进行。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案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案 施工原则:重地上,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紧衬砌,勤量测, 速反馈。该段隧道施工,把地表工程措施放在第一位。即进洞前保质保量完成 B 断面 地表措施工程。施工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本段分为以下几个片区。 3.隧道进洞方法 拟采用套拱法进洞。 3.1.1.套拱设计 第第5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本隧道拟采用套拱法进洞,以确保进口段隧道施工安全。套拱设计如图 3-1 所示 图 3-1 隧道进洞套拱设计图 3.1.2.拱部进洞 洞口段路堑开挖完成(拱部)进洞面后,安装两榀格栅,格栅宽 30cm,格栅间距 1m,格栅 底部设卧木及锁脚锚杆,两榀格栅用22 钢筋拉接固定,拉接筋环向间距 1m。架立格 栅后立模网喷射 C20 砼,形成拱部棚状洞口。 在此棚状洞口支护下按照 CD 法进洞施工。 3.1.3.下部进洞 下部洞外路堑开挖根据 CD 法施工进程适时进行,开挖至下部套拱部位后,施做套拱砼 基础,架立下部套拱格栅与上述拱部格栅螺栓连接,再立模网喷砼。形成下部棚状支护 结构,再按照 CD 法施工。 各级围岩地段隧道施工程序及开挖支护 3.1.4.级围岩地段(CD 法)施工程序及开挖支护 3.1.5.围岩地段(CD 法)施工程序 级围岩地段采用 CD 法施工,根据 CD 法施工的特点,按横断面图来说开挖支护分六 步,仰拱浇筑分两步,仰拱回填一步,整体式衬砌一步。开挖前的超前支护穿插其间, 级围岩隧道段施工工序如表 3.3.-06 所示 3.1.6.地段(台阶法)开挖支护作业循环见表 3.3.-07 级围岩地段开挖支护作业循 环表 3.1.7.地段(台阶法)开挖支护月进度估算每循环进尺 0.8m,每天完成 1.33 个循环, 每天进尺 1.1m,每月进尺 33m,实际按每月 30m 安排施工进度。 3.1.8.级围岩地段(台阶法)施工程序及开挖支护作业 第第6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3.1.9.岩地段(台阶法)施工程序 级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法施工,见表 3-1 所示。 级围岩地段(台阶法)开挖支护作业循环 表 3-1 级围岩地段施工程序表(一) 施工 步骤 图示施工工序说明 第 一 步 利用上一循环架 立的钢架施作隧道 侧 壁超前支护及导坑 侧 壁 22 水平锚杆超 前支护; 弱爆破开挖; 施做部导坑周边 的 初期支护和临时支 护,即初喷 4cm 厚 混凝土,架立格栅 钢架和 I18 临时钢 架, 并设锁脚锚杆。 钻设径向锚杆后复 喷混凝土至设计厚 度。 第第7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第 二 步 弱爆破开挖部; 导坑周边部分初喷 4cm 厚混凝土。接 长 H 型钢架和 I18 临时钢架,并设锁 脚锚杆。钻设径向 锚杆后复喷混凝土 至设计厚度。 表 3-2 级围岩地段施工程序表(二) 施 工 步骤 图示施工工序说明 第 三 步 在滞后于部一段 距离后,弱爆破 部。安装部分钢 架,接长 I18 临时 钢架。 隧道周边部分 喷混凝土至设计厚 度。 第第8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第 四 步 灌筑部边墙基础 与部分仰拱及隧底 填充 (仰拱及隧底填 充分次施作) 。 第 五 步 开挖部并施作导 坑周边的初期支护 和临时支护, 步骤及 工序同第一步。 表 3-3 级围岩地段施工程序表(三) 施 工 步 骤 图示施工工序说明 第第9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第 六 步 开挖 部并施作 导坑周边的初期 支护和临时支护, 步骤及工序同第 二步。 第 七 步 在滞后于第六步 一段距离后, 弱爆 破开挖部。 安装 部分钢架, 隧道 底周边部分喷混 凝土至设计厚度。 表 3-4 级围岩地段施工程序表(四) 施工 步骤 图示施工工序说明 第第10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第 八 步 拆 除 I18 临 时钢 架,灌筑部边墙 基础及部分仰拱及 填充(仰拱及隧底 填充分次施作) 。 第 九 步 根据监控量测结果 分析,待初期支护 收敛后利用衬砌模 板台车一次性灌长 部衬砌(拱墙衬 砌一次施作) 。 表 3-5 级围岩地段开挖支护作业循环表 序 号 项 目 名 称 时间 (分 ) 循环进度(小时) 一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 一 十 二 十 三 十 四 十 五 十 六 十 七 十八 1测 60 第第11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量 放 样 2 导 管 注 浆 120 3开挖240 4初喷砼60 5 架 立 格 栅 120 6锚杆180 7复喷砼180 合计1280 说明:级围岩实际平均每两个作业循环施作一排超前小导管并注浆,此处仅为每循环平均打小导管注浆时间,摊 入作业循环时间。 表 3-6 级围岩地段施工程序表(一) 施 工 步骤 图示施工工序说明 第第12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第 一 步 先施作超前锚杆,超 前锚杆纵向间距为 2.0m, 环 向 间 距 30cm。钻爆法开挖上 台阶,架立上台阶 HW150 钢架,并与上 一作业循环已架立 的钢架联结,再网喷 聚丙烯纤维砼。 第 二 步 与下台阶拉开一定 的距离(不超过 5m) 钻爆法开挖下台阶 。架立格 栅并与上台阶已架 好的格栅用螺栓连 接。 表 3-7 级围岩地段施工程序表(二) 序 号 项 目 名 称 时间 (min) 循环进度(小时) 1超 前 锚 杆 120123456789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第第13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2测 量 布 孔 60 3台 车 就 位 60 4钻孔300 5装 药 起 爆 60 6通 风 排 烟 30 7找顶30 8出碴180 合计840 说明:级围岩实际平均每两个作业循环施作一排超前锚杆,此处仅为每循环平均打锚杆时间,摊入作业循环时间。 3.2.1. 级围岩地段(台阶法)施工月进尺估算 每个作业循环时间为 14 小时,每天计完成 1.7 个循环,折合月进度为 51 米,实际进 尺按 50m 计。 3.2.2. 级围岩地段(台阶法)施工程序及开挖支护作业循环 3.2.3. 级围岩地段(台阶法)施工程序 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施工工序见表 3.3.-10。 表 3-8 级围岩地段施工程序表(一) 施 工 步 骤 图示施工工序说明 第第14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第 一 步 第 二 步 表 3-9 级围岩地段施工程序表(二) 施 工 步 骤 图示施工工序说明 第第15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第 三 步 施作仰拱衬砌及隧 底填充(仰拱及隧 底填充分次施作) 第 四 步 根据监控量测结果 分析,待初期支护 收敛后利用整体式 模板台车浇筑拱墙 砼。 表 3-10 级围岩地段(台阶法)开挖支护作业循环表 序 号 项目名 称 时间 (min ) 循环进度(小时) 1测量布 孔 60123456789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2台车就 位 60 第第16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3钻孔450 4装药起 爆 120 5通风排 烟 30 6打顶30 7出碴270 合计1180 3.2.水帷幕施工 止水帷幕施工已完毕,有其专项施工方案,在此不详述。 3.2.1 根据水位观测及管棚施工时的涌水量,目前止水帷幕渗水量比较大,原因如下: (1)施工场地内地下树根较多,树根深度多在 36m,摆(旋)喷高压水无法穿透树 根,使一部份摆喷的喷射半径受到影响,造成桩与桩之间的连接效果不好; (2)地下管线较多,管径较大,B 断面隧道有三个位置的摆(定)喷孔距大于 1.6m 达 到 2m,喷射距离过大影响止水墙的质量; (3)在与连续墙交接部位,在连续墙背后易形成集水通道,在摆喷桩施工时,亦出现 漏浆和喷射过程中冒浆中断的现象,导致摆喷墙在施工时与混凝土墙的交接效果不好, 所以该部位是个薄弱点。 3.2.2 止水帷幕补强措施: (1)树根的分布规律难以把握,现设在摆喷墙轴线两桩心中部,用旋喷桩补强,桩深 23m(见图 3-2) ; 第第17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图 3-2 止水帷幕 (2)地下管线底部用骑缝式斜孔压密注浆补强; (3)摆喷与连续墙的搭接部位在两侧分设两个压密注浆孔,孔深 23m。 3.3.B 断面端头加固袖阀管施工 袖阀管施工有专项方案,在此仅做简述。袖阀管施工第一排从连续墙 0.4m 开始施作, 每排间距 1.0m,孔深 8.519.5m,呈梅花形布置。现袖阀管施工队袖阀管安装已施工 完毕,并开始注浆。预计 7 月 24 日前将完成 B 断面端头加固袖阀管施工项目。其施 工工艺流程见图 3-2。 第第18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图 3-3 袖阀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3.3.1 钻孔, 根据各组注浆参数表要求,各孔钻进深度 8.519.5m 不等, 用泥浆护壁, 一次钻孔到底,提出钻具。 3.3.2 当砂层较厚,孔内塌孔时,用91 套管护孔到底,待孔内注入套壳料,下入注 浆外管后,才将91 套管提出孔外。用 PW-120 泥浆泵,向孔内注入套壳料,注满为 止。套壳料配方: 水泥:黏土:水=1:1.5:2(重量比,配方由现场试验最后确定)。向孔内 下注浆袖阀管,长度 19.50m。注浆用 PW-150 注浆泵,根据各组注浆参数表要求,从孔 底自下而上分段注入注浆液。注浆次序,每次都必须跳开一个孔进行注浆。以此类推, 进入下一工作循环。 3.4地表管线加固施工 第第19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由于隧道顶面管线较多, 管径较大, 特别是1200 的混凝土给水管和1500 的排水管, 在施工时容易由于地表沉降而引起破坏, 所以隧道开挖前对这些管线的地层进行加固保 护,具体措施如下: 3.4.1 采用旋喷桩; 3.4.2 沿管线两侧布置,桩径1000,间距 1000mm; 3.4.3 保护的重点为给水管和排水管等管线; 3.4.4 管线加固预计从开工之日起 40 日完工。 3.5.对元岗大桥桥基临时加固的预备措施 B 断面隧道虽然不在元岗特大桥桥基底下,但是与 50 号、51 号、52 号桥基比较近, 在管棚和隧道施工时的疏水的地面沉降会影响到该范围内, 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 护。 首先对桥基加强监测,结合水位监测,掌握疏水对桥基沉降的影响程度。同时对桥基采 用以下保护措施。 3.5.1 在桥基附近设的水位观测井做成直径为 500mm 大的灌水井,在必要时回灌水对 地下水及时补充。 3.5.2 为保证施工安全,拟在桥基附近各设 35 排袖阀管,间距 1m,进行注浆加固, 形成幕墙,避免隧道开挖时引起地面沉降。 3.6 管棚施工 大管棚施工有专项方案: 3.6.1 洞内管棚在拱部 120范围布置,环向间距 40cm, 管棚孔口位置沿隧道开挖线 外 200mm 布置。根据以往管棚施工经验,钻杆钻进过程中约有 2%的挠度,考虑施工及 机械误差, 为确保管棚不侵入隧道开挖断面, 且尽量减小管棚与开挖轮廓线之间的高度, 减少拱顶坍塌,大管棚外插角控制在 12之间。 3.6.2 B 断面管棚共 40 根,管棚单根长度 35m,共 1400m。受始发井施工的影响,分 两次打设完成。管棚采用直径 108mm,壁厚 6mm 的无缝钢管,分节安装。每节长度 3 6m, 每两节之间用丝扣连接。相邻两根钢花管的接头错开不小于 1m。无缝管上钻孔注 浆,呈梅花形布置。 3.6.3 管棚注浆采用水泥浆-水玻璃浆液,注浆压力采用 0.61.0MPa,水泥浆水灰比为 第第20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0.610.81,水玻璃波美度控制在 3035Be,浆液扩散半径为 0.60.8m。施工中 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在现场对浆液配合比适时调整。 3.6.4 由于管棚施工时存在流水涌砂现象,管棚钻孔采用跟管钻进,并在管棚孔口设置 止砂阀,防止砂从管内涌出造成地面沉降。管棚注单液浆,使隧道拱部的砂层固结,防 止开挖时出现顶部漏砂现象。 3.7 爆破施工 3.7.1 围岩地段爆破方案 级围岩地段地层岩性为土质,采用人工开挖或风镐开挖,人工或风镐挖不动的硬土, 采用弱爆破法开挖。 3.7.2 级围岩地段爆破设计 级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法开挖, 台阶长度不大于 5m。 炮孔布置及装药参数如图 3-4 所 示 图 3-4 级围岩爆破设计图 3.7.3.级围岩地段爆破设计 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上下台阶间距 23m。炮孔布置及装药参数如图 3-5 所 示。 3.7.4.主要爆破参数的选定 3.7.5 爆破试验确定爆破参数 第第21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施工前首先要根据地质调查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采 图 3-5 级围岩爆破设计图 用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进行现场爆破试验,提出爆破参数。 3.7.6 周边眼 周边眼光爆参数的选择:包括周边眼间距 E,炮眼密集系数 m,最小抵抗线 W,不耦合 系数 D,周边眼装药集中度 q。根据设计提供地质资料,结合我单位以往施工经验,本 隧道初步设计周边眼光爆参数可按表 3.3.-09 选取。 周边眼装药结构:本隧道周边眼爆破均采用不耦合装药及竹片、传爆线、小直径药卷间 隔装药结构。 破碎地段,周边眼采用钻密眼,人为切开一条缝不装药或隔孔装药措施。 3.7.7 掏槽眼 表 3-11 周边眼光爆参数表 围岩级别 装药不耦合 系数 D 周边眼间距 E (cm) 周边眼最小 抵抗线 W 相对距 E/W 周边眼装药 集中度 (kg/m) 1.251.50456060800.801.000.250.40 1.502.00355050700.801.000.150.25 第第22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2.002.50204040600.500.800.070.12 注:表中 Q 系按 2 号岩石硝铵炸药计算,采用其他炸药时换算系数 K 按下式计算:K=1/2(2 号岩石炸药猛度/换算炸 药猛度+2 号岩石炸药爆力/换算炸药爆力)宜选用复式楔型掏槽,单侧掏槽眼的行间距及列间距控制在 30cm 内,并 采用分段起爆方式。 3.7.8 炮眼布置方式 周边眼、内圈眼环形布孔,掘进眼采用线性布孔方式。 3.7.9 装药量计算 先根据周边眼的装药集中度和掏槽眼的装药长度进行周边眼和掏槽眼的药量计算, 其他 炮眼按式(1)计算,按式(2)复核,科学进行药量分配。 单眼装药量计算公式 q=kawL 式(1) 总装药量计算公式 Q=kLS 式(2) 式中 K-单位炸药消耗量,0.721.27kg/ a-炮眼间距,m; w-炮眼爆破方向的抵抗线,m; L-炮眼深度,m; S-开挖断面积,; -炮眼部位系数,按表 3-12,表 3-13 选取。 表 3-12 级围岩炮眼部位系数表 炮 眼 部位 掏槽 炮眼 扩槽 炮眼 掘 进 槽下 掘 进 槽侧 掘进 槽上 内圈 炮眼 二台 炮眼 底板 炮眼 231.52 1 1.2 10.81 0.8 1 预 0.5 0.8 光 1.2 1.5 1.52 表 3-13 级围岩炮眼部位系数表 炮眼掏槽扩槽掘进掘进掘进内圈二台底板 部位炮眼炮眼槽下槽侧槽上炮眼炮眼炮眼 10201. 210.950.90.851.050.6 3.7.10 起爆顺序安排 实施光面爆破,从掏槽眼开始,由内向外,最后是周边光面爆破。 第第23页页共共62页页铁 道 工 程 系铁 道 工 程 系 装装订订线线 3.7.10.1 钻孔机械及各部位钻孔安排 根据本隧道围岩级别和拟采用的施工方法, 本工程拟以掘进台车并利用风动钻岩机钻孔 为主,钻孔台车辅助钻孔的方式配置钻孔机械。 具体安排:级围岩 CD 法开挖地带,由于各分部开挖断面较小,拟主要采用风动凿岩 机钻孔。 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地段,上台阶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 下台阶尽量采用钻孔台车钻孔。 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地段,由于上下台阶较短,尽量采用钻孔台车钻孔,以缩短钻 孔时间,加快施工进度。钻孔台车不能钻到位的地段,则改为风动凿岩机钻孔。 3.7.10.2 钻爆施工程序 钻爆程序详见图 3-6 图 3-6 隧道钻爆施工程序图 3.7.10.3 放样布眼 钻眼前,用激光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