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um专题】【原创】3D封装技术.doc_第1页
【Altium专题】【原创】3D封装技术.doc_第2页
【Altium专题】【原创】3D封装技术.doc_第3页
【Altium专题】【原创】3D封装技术.doc_第4页
【Altium专题】【原创】3D封装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ltium专题】AndyZhouQQ:1140113479【Altium专题】3D封装技术AndyZhouAltium Designer的3D功能向来充满争议,曾经在与一些前辈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似乎对此功能不屑一顾,甚至取笑我“不务正业”,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时心里觉得有落差,但是,面对质疑,我没有因此放弃对这一块的摸索,于是,才有了这一专题要说3D功能有什么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所见即所得”,当时我Layout一块多路稳压电源的板子,发到工厂去打板,回来与3D预览一对照,几乎一模一样!(如上图)通常,我习惯Layout的时候检查元器件之间的干涉情况以及对照三维图手工焊接PCB,有些时候,还能根据元器件的空间分布调整PCB板的大小,节省成本。以往,我都是先有PCB封装,再有3D Body,最近,我有幸看到了Altium的官方视频,进而学会了新的技能从3D模型生成PCB FootPrint。J 目录1. 为何使用3D封装22. “自力更生”52.1准备二维封装52.1.1测量数据52.1.2绘制丝印52.2面动成体72.2.1使用3D Body管理器72.2.2使用Place3D Body143. 为我所用164. 总结261. 为何使用3D封装 方便手工焊接使用3D视图,可以很方便我们手工焊接,尤其是有极性的元件摆放,都可以一目了然,下面的两幅图可以作为对比,上图为3D视图,其下为实物图。 方便布局和碰撞检查初学者绘制电路图都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但应该注意的是,元件并不是“平面”的,它们也有自己的形态,拥有自己的高度,它们有自己的性格,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可以“海纳百川”,比如一个1602的液晶,它下面其实可以放很多东西,您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吗?J这是一片直插的单片机,40脚,位于1602正下方如上图,晶振、单片机均放置在1602的正下方,在保证电路功能的前提下,既美观有节省空间。当您在进行布局工作时,您可以随时按键盘的3进入3D视图查看装配效果,从而获得更好的布局,尤其是对于需要人机交互的场合,借助这种方式会更加有效。另外,Altium有碰撞检查功能,两个继电器挨得太近时(发生碰撞),颜色会变绿,如下图。您可以随时发现问题所在,然后选择适当间距,避免因为元件过密放置不下的情况。关于Altium的3D视图的其他优点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自己体会一下吧J。2. “自力更生”在阅读本专题之前,请确保您具有一定的Altium的操作基础,最基本的PCB封装绘制方法不再赘述,如果确实有需要,请参考上一个名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专题,里面已经详细介绍了精确PCB封装的绘制,里面就有我惯用的技法“JL”快捷键;除此之外,在上一个专题中,我们首次使用了3D Body创建异形电路板板框,对3D功能也有初步的认识。言归正传,如果我们要想创建一个3D模型和3D封装,通常需要一个step文件,除了借助其他三维软件、通过其他途径获取step文件之外,对于简单的三维模型,大可借助Altium的3D模型管理器实现。2.1 准备二维封装现假设我们需要一个EI33的变压器的3D封装,首先我们需要画出最基本的PCB封装。2.1.1 测量数据使用游标卡尺或者尺子,测得EI33在电路板上矩形的投影为:宽28mm,长33cm,那么以矩形中心为原点建立坐标,则矩形右上顶点的坐标为(14,16.5)。2.1.2 绘制丝印 首先,选择TopOverlay,左键单击下图中高亮的按钮,进入画线模式。Tip:如果感觉层数太多,请您关闭输入法,按键盘上的L键,如箭头所示,关闭多余的层,最后,将右上角的Mechanical1的Show复选框勾选(这是3D Body所在层),最后如图所示: 然后,请您高抬贵手,离开鼠标,使用键盘,依次输入J、L,在弹出窗口中输入坐标点,然后按两次Enter(第一次为定位,第二次为放置线端点)。然后,不要触碰鼠标,依次按键盘J、L键,填入左上坐标:按照同样的操作,将剩余的线绘制完毕,最后在引脚1的地方,做一个缺角,然后适当做一些美化和修饰,丝印层就画完了。同样的,利用JL快捷键,可以精确定位焊盘,结合使用Paste Array命令(在上一专题有专门论述)批量放置焊盘,最后如图所示:Tip:在使用快捷键的过程中,请勿开启输入法,另外,如果因为不小心造成鼠标的单击操作以致线段放置不当,请使用Backspace键后退操作。2.2 面动成体2.2.1 使用3D Body管理器1. 生成元件主体 打开3D Body管理器,如图 2.2.11。 管理器的界面和功能如图 2.2.12所示。图 2.2.11 图 2.2.12 Description:单击此栏中的条目,可让您快速预览所需要的3D Body 外型,预览显示在右下角的小窗口中,实际上是元件的3D投影,为粉红色 Body State:In Component 代表开启对应的3D模型,Not In Component 代表沒有启用,左键单击选择,右下角实时预览二者区别 Standoff Height & Overall Height:高度设定,距离PCB表面的开始高度及结束高度,不必一定从零开始,可以为负值 Body Project:可以选Top Side 及 Bottom Side Registration Layer:选择3D Body所在层 Body 3-D Color:设定3D Body颜色 Body 3-D Opacity:3D Body透明度选择 现在让我们试着添加一个:最终效果当前添加的Body预览在图中,我们设置变压器主体高度33mm,其下表面距离PCB表面4mm,那么主体顶端距离PCB表面37mm。按键盘的3,查看:下表面距离电路板表面4mm上表面距离电路板表面37mm这样,一个最简单的3D模型就创建成功了,其原理就是:3D Body管理器将封闭的丝印图形拉伸一定的高度形成的,换言之,假若您的丝印没有封闭,那么是无法生成拉伸实体的,这种情况下,只需将线段作如下变动:适当超出以封闭这里没有封闭模型添加后恢复原状图 2.2.13Tip:当您在使用管理器生成实体时,看似已经封闭的丝印图形,却未能形成预览,这个时候,请您适当将一些线段延长并交叉,这样便可以解决J。2. 要生成引脚生成引脚也可以借助管理器实现,方法很简单: 首先,选择丝印层(Topoverlay),在元件旁边绘制一个小方框或者小圆圈 然后,在管理器中找到这个小方框,为它添加3D Body,输入合适的参数就是这个 删除丝印层的小方框,保留生成的实体 选择粉色的填充区,复制并粘贴需要的引脚数目 最后,将这三个粉色方框分别移至三个焊盘处,并使其恰好插入孔内至此,实体和引脚都添加完了。Tip:欲使引脚和元件主体衔接完美,主要取决于Standoff Height & Overall Height设置是否合理。如上图,对于刚刚生成的三极管,图中前三项是三极管引脚的模型设置,一方面,其下表面距离PCB板0mm,亦即紧贴PCB,上表面距离PCB板距离3mm;另一方面,这3mm恰好是三极管主体部分(黑色模型)下表面与PCB板的距离,这样,引脚与主体部分就衔接在一起了。2.2.2 使用Place3D Body1. 面板介绍2. 使用面板生成的各种模型:3. 一个实例上图中的发光二极管,是利用面板里面的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以及利用管理器生成的底座和引脚组合而成的,只要数据配合得好,就可以实现“无缝连接”。3. 为我所用再上一章节中,我们都是先有PCB封装,然后再有3D Body,在这一章中,就让我为您讲述,如何使用已经存在的step文件或者自己绘制的三维模型生成PCB封装。众所周知,很多元器件都是标准的2.54mm间距,但有时,并非如此,这个时候,除了通过实际测量、从厂家获得尺寸图纸之外,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依赖step文件。获得step文件有两种方法,第一,联系生产厂家;第二,自己绘制,常用的有Solidworks、ProE等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采用Solidworks绘制模型时,请注意一点:在SW中,前视基准面等效于Altium里面的PCB表面,所以绘制元件模型时务必考虑到,以免给定位造成困扰。至于ProE,没用过,不做评论。L假设现在我手中,有一个EI33的模型文件(.step):(使用SW绘制) 首先,新建一个PCB封装 导入此模型文件单击此处浏览文件这个时候,焊盘、丝印都是没有的,只有一个粉色的蒙板在页面上(如上图所示)。 然后,按键盘3,进入3D查看模式使用Shift+鼠标右键进行翻转操作,并配合键盘的9和0进行正视,如图 添加捕捉点所谓的捕捉点,是指能够使焊盘自动吸附到其上的特殊的十字交叉线,其功能和上一专题所说的“格点”类似。添加捕捉点功能,仅在Altium进入3D视图模式下才能激活,而Altium具有自动捕捉圆的圆心,以及多边形顶点的功能。如图,让我们捕捉其中一个引脚: 按键盘的2回到2D视图,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多了一个十字交叉点:当我们尝试放置一个焊盘到这个十字附近时,会发现焊盘会被吸附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精确定位一个焊盘。更进一步地说,如果我们一次添加多个捕捉点,就可以放置N个焊盘,这样就不必关心尺寸不精确的问题只要模型没问题。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捕捉元件的外轮廓,从而根据这些捕捉点绘制丝印层,这样,一个元件的PCB封装就画完了。 技巧:对于EI33这样的元件,它的引脚间距相同,关键是第一个脚的定位,其实我们只需要定位1脚,然后通过Paste Array即可。首先通过添加捕捉点,定位1脚: 然后,选择焊盘,使用剪切命令,Ctrl+X,然后使用:确定后,在刚刚生成的捕捉点处单击,就OK了J 根据捕捉点绘制丝印、放置焊盘 最后,重新回到3D视图,删除捕捉点这些选项用于设置模型高度位置等信息,可以尝试完成!Tip:倘若自己绘制3D模型,请注意尽量选择圆柱形引脚,这是由于Altium对于圆形物体更易添加捕捉点(即圆心),其他如长方体引脚等,不易捕捉其中心。4. 总结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种方法是在丝印层的基础上,拉伸形成元件模型,以及使用放置命令放置圆柱、球体、以及手动绘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