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14讲,心理障碍.ppt_第1页
普通心理学第14讲,心理障碍.ppt_第2页
普通心理学第14讲,心理障碍.ppt_第3页
普通心理学第14讲,心理障碍.ppt_第4页
普通心理学第14讲,心理障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讲心理障碍06-13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心理异常心理疾病变态精神病神经病,美国:50%的青年和成人有过心理疾病的困扰。每年要为治疗抑郁症付出437亿美元。日本:每20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精神疾病而死于自杀(每天70多人)欧盟:精神危机给欧盟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整个欧盟生产总值的3-4俄罗斯:20至22的人需要得到精神和心理疾病医生的帮助。中国:2009年,精神疾病患者在1亿以上,重症者人数超过1600万。“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事实还不足以揭示心理疾病对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和家庭的巨大影响。,一、心理障碍的性质(一)变态心理学AbnormalPsychology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一)变态心理学AbnormalPsychology1、按心理过程或症状,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感知过程中的错觉与幻觉;记忆中的遗忘症;思维过程中的妄想和某些言语逻辑障碍;情感过程中的异常多为焦虑、抑郁、恐惧;意志行为的异常多为兴奋躁动、动作迟滞、怪异行为;智力异常表现为迟滞或痴呆;人格异常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人格偏离。2、按临床精神疾病的表现或症状,可分为神经症性障碍、精神病性障碍、人格障碍、药物和酒精依赖、性变态、心理生理障碍、适应障碍、儿童行为障碍、智力落后等。,(二)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的定义psychologicaldisorder,mentaldisorder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TR(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精神障碍,是发生于个体的,一种临床上有意义的(明显的)行为或心理症状群或症状类型;伴有一种痛苦的症状,或涉及一种或几种功能的损害。,(二)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的定义1、正态分布的标准变态-常态2、个体感受的标准功能不良(disability);当前的痛苦烦恼(Distress)3、社会规范的标准(非文化所预期的)4、令观察者不适5、非理性6、不可预测性,2009年第十期中国新闻周刊刊发了文章孙东东:把精神病人送到医院是最大的保障,文中北大教授、精神卫生法起草小组主要成员孙东东认为:“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百分之一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三)心理障碍的判定从心理健康到心理疾病的连续体。,(四)几个概念辩析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心理异常、心理疾病、变态、精神病、神经病1、心理失调(心理偏差)心理失去平衡,行为缺乏整合协调,个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能力下降,适应不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且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2、心理障碍、心理异常当心理活动异常的程度达到医学诊断标准人的心理发生了病理性的变化,行为明显与众不同,能力明显受损,需要心理治疗。第一,它既可以包括轻微的心理问题。第二,也包括比较严重的心理活动紊乱。由各种躯体疾病和各种物质(成瘾物质、某些药物或毒物)引起的继发性精神障碍,以及尚不知道的原因原发性精神障碍,例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等。,3、心理疾病从医学的角度理解心理异常,有明显的神经生理基础。4、变态5、精神病严重的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具有幻觉、妄想或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重性躁狂症和抑郁症。精神病只是精神障碍(心理障碍)中的一小部分。6、神经病神经系统的疾病,如脑血管疾病,中风。,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的书目变态心理学,阿洛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变态心理学:变化世界中的视角,内维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变态心理学派别,朱光潜,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变态心理学,张伯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异常心理学,巴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傅安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儿童异常心理学,马施,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大学生心理诊断,郑日昌,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小学生心理诊断,陈永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中学生心理诊断,郑日昌,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五)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1、中世纪2、医学模式(生物学的取向)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可以归因于生物学因素,确信心理问题必有其躯体基础脑结构的异常、生化过程、基因影响。3、心理模式(心理学的取向)心理学或社会学因素在心理障碍病理发生中的起因性作用个人经历、创伤、冲突、环境。,第一,心理动力学模型弗洛伊德,个体内部的心理性因素,早期童年经历塑造。原因人的潜意识的动机与不被接受的冲动的压抑。第二,行为主义模型华生,斯金纳,变态的行为和正常的行为是通过同样的方式获得的学习和强化。原因心理障碍症状的出现,是因为个体学会了自我挫败或无效的行为方式以不适当的应付策略来解释他们的问题及生活压力。治疗可以通过再学习,通过对抗性条件作用加以矫正。,第三,认知模型艾利斯、韦斯勒行为人的认知因素(知觉,解释,评价)对行为的作用。原因对现实情境的歪曲感知、错误推理、不良的问题解决,不适当的归因、评价自我感觉到的控制重要强化物的程度对自己应付威胁性事件的信心对事件就环境和个人因素做出的解释“人的烦恼不起于事件,而起于他对事件的看法。”,第四,人本主义模型罗杰斯行为失调人在与环境中的他人交往时,其自然本性受到压抑,放弃根植于体内的生存价值标准,而被动地接受环境的价值标准,从而导致自我概念歪曲。如何评价前述四种心理模式?,4、社会文化模型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以不同的方式解释行为。原因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发生变态心理的作用。社会文化不同,对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患病率的统计分析、症状的表现形式主义等都存在差别。生物-心理-文化的模式的融合,二、心理障碍的分类症状学从心理过程的角度对症状进行描述:感知过程中的错觉与幻觉;记忆中的遗忘症;思维过程中的妄想和某些言语逻辑障碍;情感过程中的异常多为焦虑、抑郁、恐惧;意志行为的异常多为兴奋躁动、动作迟滞、怪异行为;智力异常表现为迟滞或痴呆;人格异常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人格偏离。,二、心理障碍的分类心理诊断psychologicaldiagnosis有效的诊断和分类系统:1、用简略的语言描述,公认的涵义,达成共识。2、解释原因。3、给出治疗计划。特定的障碍采用何种治疗方式。,(一)中国古代远溯秦汉时代,我国古籍中将精神障碍分为癫、狂和痫症。清代的陈士铎在石室秘中将精神疾病分为癫、狂、花癫和呆病4类。(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标准编码ICD-10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三)中国诊断标准(CCMD-3)中华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hineseClassificationofMentalDisordr,(CCMD-3)。(四)美国医学协会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焦虑障碍、情绪障碍、精神分裂障碍起因后果主观痛苦体验观察者对他们的印象不同派别如何从病原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共病comorbidity通常一个人在一生的某个时期,同时体验多于一种障碍的情况。,三、焦虑障碍anxietydisorders发病率为2%,其中41%为广泛性焦虑,33%为情境性焦虑。精神障碍病人中,至少有1/3有某种形式的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第一,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其中的一项:1恐惧;2强迫症状;3惊恐发作;4焦虑;5躯体形式症状;6躯体化症状;7疑病症状;8神经衰弱症状。第二,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进其主动求医。第三,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第四,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特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等。,1、广泛性焦虑症(泛虑症)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s第一,症状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必须伴有其他症状,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如,终日惶惶不安,顾虑自己的工作、健康;担心亲人的安危、唯恐不测,并常伴有躯体不适感,如晕眩、出汗、心悸、胸痛、全身有针刺感、作呕等。第二,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第三,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以上。第四,排除标准: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生性焦虑;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及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抑郁症、精神分裂等伴发的焦虑。,2、恐怖症phobias非理性地、持久的、过分地、不合理地惧怕某一特定的客体或处境。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显著的痛苦。一类,社交恐怖症socialphobia二类,特殊恐怖症specificphobia,3、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是,强迫性怀疑。强迫联想,看到树就联想到森森,野兽。强迫意向,看到河就想跳下去的意向;强迫回忆,反复回忆已经核对过的文稿是否有不妥。强迫性观念,每出现一个观念,马上出现另一个相反的观念。二是,强迫行为重复的、目的性的工作。如,清洁行为,检查灯开关。如,计数强迫,不自主地数台阶,数楼层,明知无意义仍数。,强迫症的诊断标准:第一,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为主。至少有少列1项:A以强迫思想为主;B以强迫行为为主。C上述的混合形式。2病人称强迫症状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第二,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第三,病程标准:符合症状至少3月。第四,排除标准: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性强迫症状,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恐惧症等。2排除脑器质性疾病,特别是基底节病变的继发性强迫症状。,4、创伤后的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通过痛苦的回忆、梦境、幻觉,重新体验到创伤事件。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受害者,看到情景的人共病,(二)焦虑障碍的原因1、生物学派“预备假设”,人生来就害怕那些在进化史上与危险有关的事物。药物的作用,脑部异常,对双胞胎的研究,有些焦虑症具有基因基础。2、心理动力学派焦虑源自潜在的精神冲突或恐惧。无意识冲突爆发到意识中去。,(二)焦虑障碍的原因3、行为主义学派用强化来解释恐怖症的形成,强迫障碍是由于强迫动作之后焦虑的减少而得以维持下来。如,小阿尔伯特4、认知学派一个人可能高估了现实的危险,或低估了自己有效应对危险的能力。,四、心境障碍mooddisorders(情绪障碍),(一)主要类别1、重度抑郁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重度抑郁症的特征:悲观的情绪-悲哀,忧郁;对日常的大部分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食欲-食欲差;体重显著减少睡眠-失眠或睡眠过多运动活动-显著减缓(运动迟滞)或激越内疚感-感觉自己没有价值;自责注意力-思维和集中注意的能力降低;健忘自杀-反复想到死;有自杀的观念或举动,2、躁狂症manicdisorder极度兴奋,逛放,急躁状态,无休止地活动,滔滔不绝,食欲增加,性欲亢进,过度乐面,忙碌不停,有攻击倾向。3、躁郁症biplardisorder(双相障碍),(二)心境障碍的原因1、生物学源抑郁5-羟【qiang】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降低。躁狂神经递质水平的提高。2、心理动力学抑郁(自责)无意识冲突,童年早期的敌意情绪。根源是愤怒,原本是指向他人的,后转向自我。3、行为学派一个人在经历丧失或其他重要的生活变更后,得到不充分的正强化,而且经历过多的惩罚,就会导致抑郁。得不到充分的正强化,一个人会感到退缩和悲哀,这种悲哀被注意的增加和他人的同情所强化。,4、认知学派一是,负性认知定势(认知定势理论)。它“规定”了个体感知世界的模式,使人们消极地认为自己对生命中的负性事件负有责任。对自己消极的看法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有缺陷的,消极的当前体验对当前体验做出负面的解释。对未来消极的看法将来会继续给他带来困难和痛苦。二是,解释风格模型(习得性无助)。个人认为自己极少或没有控制有意义生活事件的能力。内部的外部的整体的特定的稳定的不稳定的,五、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一种持久的、慢性的、不可变的、不适应的感知、思维或行为模式。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