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pdf_第1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pdf_第2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pdf_第3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pdf_第4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地理空 间”,也是一种“社会空间”。随着城市居住空间的发展,各类高档住区随之兴起, 它们毗邻城市最好的环境景观资源和设施。影晌着居住空问格局,这一现象源于 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隐含着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因此, 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兼顾到社会公平、避免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是包 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本论文从探讨环境公平的角度出发,在地理学的视野中,以“城市高档住区 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为主线,剖析了1 9 9 0 年代以来国外若干城市与上 海高档住区开发及其空间分布状况,从而揭示出城市空间发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 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论文主要分成以下五部分: 第一章从分析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不平等问题产生的背景入 手,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勾勒出本研究的研究 基础和思路框架。 第二章通过对环境公平、城市居住空间、公共物品、多因素消费等相关理论 与研究的梳理,从多维视角对城市高档住区发展导致的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 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为实证研究提供思路依据。 第三章通过对印尼雅加达、巴西里约熟内卢和南非约翰内斯堡三个国外发展 中国家城市案例的比较研究,揭示了这些城市高档住区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景观资 源分配不均现象及其所导致的城市空间分异问题,为本论文中我国城市发展的现 实分析提供参照。 紧接着,第四章以上海为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文章将1 9 9 0 年代以来 上海高档住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蓬勃期和成熟期;并概括为临度假 区型高档住区、临水型高档住区、环公园型高档住区和都市时尚型高档住区四类 模式,分别选取了余山度假区板块、苏州河畔板块、浦东陆家嘴世纪公园板块和 卢湾太平桥地区板块等具体案例加以分析。通过研究,揭示了近十几年上海高档 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不平等现象的发展及产生原因。 论文第五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德出结论;城市高档住区开发与环境景观 资源占有不平等现象,实际上是全球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政府、开发商和消 费者各种错综复杂的过程和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提出了解决城市高档住区 导致的环境景观资源占有不平等问题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环境公平;环境景观资源;高档住区:上海 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 a b s t r a c t u r b a nr e s i d e n t i a ls p a c ei sa l li m p o r t a n tg e o g r a p h i c a la n ds o c i a lf i e l do fu r b a n s o c i a ls p a c e ,w h i c hp r o v i d e sn o to n l ye d u c a t i o n a l ,h e a l t hc a r e i n g ,a n dr e c r e a t i o n a l f a c i l i t i e sb u ta l s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n d s c a p ei 鹤o u r c e s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u r b a n r e s i d e n t i a ls p a c e ,t h ei n c r e a s i n g l yd e v e l o p e dh i g h l e v e l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 w h i c hi s a l w a y ss u r r o u n d e db yv a r i e d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n d s c a p er e s o u r c e s ,s u c ha sf o r e s t s , p a r k s ,l a k e s ,r i v e r s , e t c ,i n f l u e n c e s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r e s i d e n t i a ls p a c e n l i s p h e n o m e n o ni sc a u s e db y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 m a r k e ! t i z a t i o n , a n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e t e 1 e a d i n g t ot h eu n e q u a ls o c i a la n de c o n o m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i m h a l a n c e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e s o u r c e s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a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dp r a c t i c a li s s u ef o r d e v e l o p i n gc o u r t r i e s , i n c l u d i n gc h i n a , t os o l v e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g e o g r a p h y , t h ea u t h o r ,f o c u s i n go nt h ei s s u eo ft h e 1 1 i g h l e v e l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sa n dt h e i ru n e q u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e n v k o n m e n t a ll a n d s c a p e r e s o u r c e s ,a n a l y z e st h eu n e q u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e n v i r o m e n t a ll a n d s c a p er e s o u r c e , w h i c ha c t u a l l yr e v e a l si n e q u i t yi nc i t yf o r m i n ga n dg r o w i n g ,t h r o u g hc o m 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o f t h r e ec i t i e si no t h e rd e v e l o p i n gc o u n t r i e s a n dc a s es t u d yo f s h a n g h a i ,n e t h e s i si sc o m p o s e do f f i v ec h a p t e r s i nc h a p t e rla n dc h a p t e r2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a n dt h e o r e t i c a lf l a n l e w o r k ,w h i c h 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a n dc a s es t u d ya r cb a s e do n , a r cd r a w no u t , t h r o u g h l i t e r a t u r er e v i e wa n dr e s e a r c hb a c k g r o u n dr e l a t e dc o n c e p t sa n a l y s i s t h o u g h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o f h i g h - l e v e l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s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r e e c i t i e s ( j a k a r t a , r i od ej a n e i r oa n dj o h a n n e s b u r g ) o fo t h e rd e v e l o p i n gc o u n t r i e s t h e a u t h o rf i n d ss o m es o c i a l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r o b l e m sa t t r i b u t e di o u n e q u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n d s c a p er e s o u r c e si nc h a p t e r3 ,w h i c hi sd e s e r v e df o r s h a n g h a it 0d r a wl e s s o n sf r o m b a s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 曲o v e 。t h ea u t h o rm a k e sr e s e a r c hi n 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t y p i c a lm o d e so fs h a n g h a ih i g h l e v e l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ss i n c e1 9 9 0 ,i nc h a p t e r4 a n d t h r o u g ht h et x t s es t u d i e so fr e s o r t sa t t a c h e dh i g h - l e v e l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s ( s h e s h a n r e s o r t i n ga r e a ) ,r i v e r s i d ea r e a s ( s u z h o uc r e e kr i v e r s i d ea r e a ) ,p a r k sa r e a s ( c e n t u r y p a r ka r e a ) a n dv o g u em e t r o p o l i sa r e a s ( p e a c e f i l lb r i d g ea r e a )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u n e q u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l a n d s c a p er e s o u r c e sa r ec o n c l u d e d b yt h ew a y , s o m el e a l s o n sa r ef i g u r e do u ti nc h a p t e rf i v e ,i n c l u d i n g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h o u s i n g m a r k e t i x a t i o na n di n t e r a c t i o no fl o c a l g o v e r n m e n t ,d e v e l o p e r s a n d c o r l s u n l e r s k e yw o r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i n e q u i t y :l a n d s c a p er e s o u r c e s ; h i g h - l e v e l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s h a n g h a i 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舞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 图录 图1 1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和思路图1 2 图2 - l 伯吉斯同心圆模型图1 4 图2 2 霍伊特扇形模型图1 4 图2 - 3 个人生态位势与空阅生态位势互动图,1 5 图2 4 社会物品分类图1 6 图3 1 雅加达大都市区示意图2 0 图3 - 2 雅加达金三角高档住区销售广告图2 l 图3 - 3 雅加达b s d 新城规划示意图2 4 图3 4 雅加达l i p p ok a r a w a c i 新城高档住区示意图2 5 图3 5 里约高档住区示意图2 8 图3 - 6 约翰内斯堡行政图。3 l 图3 71 9 9 0 - 1 9 9 7 年期间约翰内斯堡1 0 0 0 0 平米以上购物中心分布图3 4 图4 1 1 9 9 5 2 0 0 5 年上海别墅、高档公寓开发和销售情况图3 6 图4 - 2 余山环境景观资源与主要高档住区分布图4 0 图4 3 普陀区苏州河南岸长寿路板块高档住区分布图一4 2 图4 _ 4 苏州河东段沿岸高档住区分布图。4 2 图4 - 5 浦东高档住区分布图。4 4 图4 6 太平桥地区高档住区分布图4 6 图4 7 上海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4 8 图5 1 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不平等影响因素图5 7 表录 表1 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分类表1 1 表2 1 环境公平基本信条表1 3 表3 11 9 9 5 和2 0 0 1 年雅加达大都市区5 0 0 公顷以上的新城镇项目表2 3 表3 21 9 9 0 、1 9 9 6 和2 0 0 0 年南非六大都市区对全国g d p 贡献率表。3 0 表3 3 约堡1 9 9 4 2 0 0 1 年犯罪统计表( 每十万人口比例) 3 2 表4 1 上海旅游度假区一览表。3 9 表4 1 浦东国际社区典型楼盘房价表4 4 表4 - 2 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表( 1 9 9 0 2 0 0 5 ) 5 0 表5 1 四大都市区发展比较表5 4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巴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导师签名: 瑾伽 日期:塑z 厶 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 1 1 问题的提出 第1 章绪论 随着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资本、技术、资源等要素跨区域的流动也随之 提速,交织成了一个联系日益紧密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作为节点的城市日渐 走向开放,促使自身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的不断嬗变。并通过城市空间的剧变 得到表征。与此同时,消费主义正日益成为城市生产与生活的主导因子。尽管中 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后现代的消费主义文 化影响却日益影响着城市发展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上个世纪9 0 年代以来, 我国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分层逐渐明显,占有大量资源的强势阶层和人数 占据多数的弱势群体之间不平等性日趋加剧,物质资源的社会分异日益严重,在 城市空间上日渐形成城市住宅及其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的缩影,在住宅消费方面一直扮演着领 头羊的角色。尤其是进入2 0 世纪9 0 年代后,随着政治、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 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的不断引入及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上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 外来人口入驻,加速了城市居民的社会属性分化。其中,强势群体在居住空间选 择方面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全球化、城市化、市场化和消费主义在城市盛行的时 代特征,具体表现为各类高档住区的兴起带来的环境景观资源和设施,如森林、 公园、大型绿地以及水域等占有的不均衡性。这一现象源于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 隐含着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因此,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 兼顾到社会公平、避免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 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0 2 0 1 0 1 5 ) “全球化与市场化城市空间经 营模式研究以上海为例”的阶段性成果,本论文试图从探讨环境公平的角度 出发,在地理学的视野中,以“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为 主线,剖析了1 9 9 0 年代以来国外部分城市与上海高档住区开发及其空间分布状 况,从而揭示出城市空间发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其理论和实 践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对现阶段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研究有助于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海 等大城市居住空间有着完整的发展脉络,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住区空间的分 异现象突出,特别是高档住区的开发及其周围环境景观资源的聚集现象更为典 型,大致可以反映出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通过对上海及其它国外城市的 比较研究,可以从中发掘出城市高档住区开发及其周围环境景观资源分布的相关 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 演化机制,不仅能够为国内其它城市提供借鉴,而且对国外城市也有参考价值。 其次,城市住宅始终是城市社会政策领域和规划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 对象。通过对上海高档住区及其周围环境景观资源的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居民服务体系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成果和依据,从 而有助于城市居住空间布局与居住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城市有序发展。 再次,高档住区发展导致的城市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带来了教育、 医疗等其它公共设施配置的不均衡分配,长期积累必将导致社会深层矛盾的激化 不利于城市住区的整体协调发展。所以,本研究有助于发现问题,从而尽早引起 各方的关注和介入,并一起探寻解决反映在空间与环境上日益突出的城市社会矛 盾,从而构建和谐社会,使各阶层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城市环境景观资源。 最后,本研究试图充实城市居住空间隔离、环境景观资源分布和环境公平等 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1 2 相关概念界定 住区不同于住宅,住宅主要是指建筑单体,而住区则包括住宅及其周围的居 住环境和配套设施等,是一个居住空间,具有区域的概念。住区也不同于社区, 社区更多强调居住空间的社会功能,住区更强调居住功能。本文对于高档住区的 界定,包括高档公寓区和别墅区等。 环境景观资源包括有利于人类健康和休闲活动的自然景观,如森林、湖泊和 自然河流等。环境设施是指人类建造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会公益设施,如公园、 绿地、高尔夫球场等。因为两者在城市中时常混同。如人工森林、改造后的河流 和湖泊等,所以本文统称两者为环境景观资源。其他设施主要是指住区内部及周 围的生活、商业、娱乐、教育等设施,如小区俱乐部、球场、购物商场、学校、 医院等等。鉴于多方面原因,本文对环境资源设施的优质标准评价比较宽泛,没 有从数据等级之类的量化角度来考虑,只要面积规模较大、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 均被认为是优质的环境景观资源。 社会分层( s o c i a l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 ) 是对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分析研究。“分 层”( 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 ) 本来是地质学家用于研究地质结构的概念,是指地质结构的 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借用地质上的。分层”来说明城市社会的纵向结构,称之为 “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揭示的是不同的社会群体或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人对社会 中有价值事物的不均等占有,它体现了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 2 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 1 3 相关研究评述 1 3 1 国外研究评述 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居住是城市的基本功能。 国外学者对于城市居住空间有大量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其中,有关高档住区和 环境景观资源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 城市社会居住空间研究 西方对于城市社会居住空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恩格斯对1 9 世纪的曼彻斯特 社会居住空间模式的研究。他在划分穷人和富人两大社会阶层的基础上,将其投 影到城市空间,目的是揭示城市内在的社会贫富现象。1 9 2 0 1 9 3 0 年代,芝加哥 学派借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将城市居住空间的演变规律概括为同心圆、 扇形和多核三大经典模型及其演变模式。该学派认为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 置或社会经济特征( 通过房地产市场机制) 决定了他们在城市空间的区位分布( 易 峥等,2 0 0 3 ) ! 4 j 。这些典型模型引发了大量的城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种 模式仅概括了部分特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具有多种社会属性及空间分布模式。 这些研究也促使城市研究在方法和技术不断产生突破性的进展。 上述三大经典模型都是从美国城市的研究中总结出来的。1 9 4 7 年,狄肯森( e d i c k i n s o n ) 总结了欧洲城市的结构,分为三个地带:商业、行政和低级住宅集 中的中央地带、中级住宅区集中的中间地带位、居住地和工厂单独存在的外缘地 带( 金其铭等,1 9 9 7 ) 1 7 4 1 。 1 9 5 6 年,蒂鲍特提出了“社会聚集”,艾伦w 伊文思【1 2 8 1 ( 1 9 9 2 ) 稍后进 行了较完整的叙述。他将“人们要求当地政府提供的一些种类独特的服务以外” 的三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概括为社会聚集经济,用来说明同类居民希望彼此毗 邻的非经济类原因,即影响住宅区位的非经济因素。它们分别是:a 人们具有一 种想同他们所期望的并且容易结交为朋友的人住得近一些的倾向;b 不同的人们 需要不同的服务,需要相同服务的人往往住在一起。因为这些服务在供应方面的 规模经济,只有在他们具有足够大的市场的情况下才能提供。一经提供,就会吸 引需要相同的人住进这一地区;c 人们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而高收入 阶层最容易得到。所以,那些具有优良自然环境的地区,趋向于成为高收入者的 聚居区。 1 9 6 0 年代,新韦伯主义雷克斯( j r e x ) 认为,城市内质量等级不同住宅的 获取,并不仅仅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也是一个经由市场机制和科层官僚制运作 过程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帕尔( i l e p a u l ) 的“城市管理者”( u r b a nm a n a g e r ) 理论进一步指出城市资源的分配不平等是造成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城市资源也 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 含有地理空间的成分,其分布使得占有具有排斥性,能占有良好位置者自然就拥 有比他人更多或更大使用各项设施的优势( 夏建中,1 9 9 8 ) i o s 。也就是说,城 市空间资源的拥有中,不平等现象的存在使城市社会的冲突不可避免 2 0 世纪7 0 、8 0 年代,卡斯塔尔( m c a s t e l l s ) 和哈维( ( d h a r v e y ) 等人应 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研究城市住宅闯题,认为住房供给与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住房市场是社会阶级冲突的场所,居住空间的分异与阶级 划分、消费方式和社会关系交织在一起( 刘旺等,2 0 0 4 ) 【射】。哈维提出资本运 动三级环程的理论1 。他认为,资本次级环程的投资( 城市基础设施) 和第三级 环程( 与劳动力再生产有关的住房) 的投资是住房消费和城市空间形态变迁的主 要决定因素( 黄亚平,2 0 0 2 ) 州。 除了对西方城市的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居住空间的讨论也相当多,在 此类文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1 9 6 7 年,m c g e e 提出了一种针对东南亚港 口城市的模型。m c g e e 的模型考虑到由外来移民所导致的种族多样化问题,商 业区因不同种族的经理人而产生分异,形成政府用地附近的高级居住扇区和城市 边缘擅占土地者的聚落。1 9 8 0 年,f o r d 提出针对拉丁美洲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型, 并于1 9 9 6 年更新。f o r d 的模型力图将传统的城市结构要素与现代化的城市进程 相结合,包括市区、商业中心带、社会精英居住扇区以及一系列的反映居住质量 随距离( 即与城市中心间的距离) 衰减的同心环带,如成熟地带、绅士化地带、现 状增长地带、缺陷地带和绿化地带等等。1 9 9 1 年,l e m o n 给出了一种南非种族 隔离下的城市空间模型,反映了种族隔离政策导致不同种族的人群呈明显的分异 状居住( 杨上广,2 0 0 5 ) i h 3 1 。 2 ) 居住空间分异和居住区位选择研究 在居住空间分异和居住区位选择方面,国外此类研究起步较旱,论著颇多, 囿于篇幅本文仅略选论述。a l o n s o ( 1 9 6 4 ) 最早建立一个较完整的城市居民居住区 位选择模型,该模型的主要思想是:居民选择居住区位的依据是在比较居住区位 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后选择居住地。另外,w d g h t 等t 4 # j ( 1 9 7 7 ) 将居住地的公共 物品与服务等因素加入到a l o n s o 的居住用地模型中,他们认为环境质量( 如更多 的绿地、公园、更洁净的空气等) 是居民选择居住郊区的一个因素。c h o 等u o 】( 2 0 0 1 ) 进一步发展这种思想,系统研究了环境舒适性对城市扩张或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 影响。 早期的芝加哥学派所建立的城市空间分析模型都注重不同经济地位形成相 对独立的居住区的居住差异。1 9 6 0 年代后,a m u r d i e ( 1 9 6 9 ) 借助于社会区域 所谓资本运动的三级环程是指资本向产业的投入和向消费资料的利润性生产的投入( 初级 环程) 资本向城市基础设施和物质结构的投入( 次级环程) ,资本向劳动力再生产的投入 ( 第三级环程) 。 4 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录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 分析和生态因子方法,提出了由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地位和种族地位3 个主要方 面决定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和居住差异的模型。w d a v i e s ( 1 9 8 4 ) 又为穆蒂的模型 补充了6 个因素:移民地位、非标准住房、初始家庭、已建家庭,住房产权和城 市边缘。这9 方面居住差异形态的叠加,共同形成了城市居住差异形态的最终空 间实态( 黄亚平,2 0 0 2 ) 删。 3 ) 环境正义 环境正义运动起源于美国,且绝大多数实证研究都是在发达国家进行的。地 理学研究文献在这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将环境正义置于空间和场所之中,或者说是 将环境不公的各种表达理解为一组源于各种空间尺度的动力在地方的表现 ( c u t t e r ,1 9 9 5 ;c u t t e r & s o l e e k i ,1 9 9 6 ) 1 1 4 1 1 1 5 1 。 在此类文献中,p u l i d o ( 2 0 0 0 ) 1 3 2 最先将郊区化和环境正义问题明确联系起 来,从环境正义的角度分析了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郊区化模式和过程。作者认 为美国郊区化的环境不公表现在:以前的有害重工业通常位于城市核心区内部及 其周围,白人有能力移居到环境更洁净的郊区,从而导致其它少数裔,特别是非 裔和拉美裔丧失同等机会,即因种族和阶级而造成的居住区空间隔离。她以洛杉 矶城为例论证了这一观点。另外,大量学者利用环境正义概念分析了各类社会问 题,如公园和其他休闲设施、交通设施等的选址。有害设施如垃圾填埋和污水处 理厂的选址往往远离那些经济能力强的居民,被放置在有色人种集中的弱势群体 社区( p u l i d o ,2 0 0 0 ;s e h w e i t z e r & v a l e n z u e l a ,2 0 0 4 ) 1 3 2 1 1 4 0 i 。由此可见,环境正 义问题是伴随环境有害设施( 如有害废物、空气污染、垃圾掩埋法等) 和有益设 施( 如公园、绿色空间、清洁空气和道路交通等) 而产生( a g y e m a n & e v a n s , 2 0 0 3 ) 2 1 。在分析这些不平等模式以及与之相连的空间过程时,l a k e l 2 5 j ( 1 9 9 6 ) 采用了一种既强调过程( 关注社会结构) 又强调分配( 关注结果) 的环境正义分 析方法。他主张可以按照平等的不同定义来理解环境正义,即兼顾分配平等和过 程平等。分配平等需要环境公害的公平( 如任意) 分配,而过程平等则需要将环 境公害选址以及产生何种环境风险两个问题平等决策。根据这一分析方法, l e i e h e n k o & s o l e e k i t 2 7 1 ( 2 0 0 5 ) 将环境正义问题的原因解释为不同尺度( 如地方、 国家、国际) 的社会空间过程和具体地方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与此同时,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将环境正义观点用于研究国际问题,如污染 工业和有害废物的转移被认为是南北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a g y e m a n 等l 2 1 ( 2 0 0 3 ) 认为全球化、发达和欠发达模式的空间蔓延导致环境正义问题波及到新的地域空 间。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已采用福特制生产模式及城市规划战略,工业化、市场 化和城市设施建设带动城市进步,但却无法避免随之而来的环境退化。此外,国 际环境正义研究也探讨了全球资源索取、利用和消费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认为许 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瓷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 多国家的经济都以工业为主,导致资源利用的不可持续性。全球环境问题大多是 由北方消费习惯造成的,但却主要由南方居民来承担。例如,r e e s & w e s t r a 3 5 】 ( 2 0 0 3 )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说明了强势群体借助距离和财富能够远离自身消费生 活方式带来的负面后果( 如各种生态破坏) 。但在这些文献中,鲜有明确涉及西 方城市生活方式和相关设施偏好( 如汽车、电子和户外娱乐) 在全球传播中的环 境正义含意的。与消费相关的环境正义观点既关系到全球消费习惯的不平等,也 关系到这些不平等如何传到发展中国家城市并表现在城市空间景观上。另外, a l l e y & m e a d o w s l 3 1 ( 2 0 0 4 ) 开始将环境正义问题与人权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如德里 中产阶级要求关f j j 污染工业设旅,但却导致贫困人口丧失工作机会( 基本人权之 一) 。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城市中的新兴中产阶级已开始担当环保者的新角色。 4 ) 发展中国家城市居住空间及环境资源占有 以上均为对西方发达国家居住空间和环境资源占有的介绍,对于发展中国家 城市的相关问题也有大量学者在研究。c a s t e l l s 7 l ( 1 9 9 6 ) 、t , f i r m a n l 4 3 1 ( 2 0 0 4 ) 等曾探 讨过发展中国家城市中与全球化相关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以及城市极化现 象。c l a r k ( 2 0 0 3 ) 认为郊区住宅的发展反映了城市诱导的地方和全球环境的长期 变化。j a m e s l 2 2 ( 2 0 0 0 ) 、s k l a i f l 4 1 l ( 2 0 0 2 ) 等认为,大众媒体的全球化、西方电影的 广告扩散效应以及舶来消费品的不断增加,影响发展中国家居民的消费偏好,并 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消费选择,这种新的生活观念最终将反映在住宅方面。 l c i c h e n k o 等【2 6 l 【2 1 1 ( 2 0 0 4 ,2 0 0 5 ) 认为,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发展中国家城市进入一 个快速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郊区资源利用密集型住宅的大量开发上该文献还 论述了全球化的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如何影响城市新兴郊区消费景观的形成, 并探讨了它们在社会和环境公平方面所蕴涵的意义,特别强调了郊区住宅开发带 来的不同群体接触环境公害以及使用环境休闲设施的权利这两项不平等。 除此以外,h a r a l dl e i s e h l 2 0 1 ( 2 0 0 2 ) 、h o g a n & h o u s t o n l 2 q ( 2 0 0 2 ) 、i l c y b r i w s k y & l f o r d 3 7 1 ( 2 0 0 1 ) 、t f i r m 锄1 4 3 1 ( 2 0 0 4 ) 等探讨了印尼雅加达城市居住空间发生的变 化,分析了新兴高收入特权阶层占据城市环境优美的地段以及大量郊区新城镇的 现状和原因,深入探讨了由此所带来的大量社会问题。a y p a m u k p a u l of e r n a n d o 4 1 ( 1 9 9 8 ) 、d es o u z a i l q ( 2 0 0 1 ) 等分析了里约和圣保罗占据优质环境资源的高 级住区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p e d l o w s k i 等1 3 1 1 ( 2 0 0 2 ) 的研究还发现了里约北部城 市c a m p o sd o sg o y t a c e z e s 的树木数量和种类在社区中分布不均衡。k s o b e a v o n 纠 ( 2 0 0 0 ) 、m a n na 1 2 9 1 ( 2 0 0 4 ) 、r i c h a r dt o m l h f l s o n & p a u l i n el a r s c n 3 6 ( 2 0 0 3 ) 及m a t h e w sn e e l a m 蚓( 2 0 0 4 ) 等论述了南非约翰内斯堡北郊高档住区云集的原因 和现状,并预测约堡黑人种族内部的环境资源享受差距将逐渐大于种族外部的差 距。 6 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 综上所述,国外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浩如烟海,最早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理论、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分散主义和美国城市发展的精明增长方针等等都对 城市居住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许多城市空间模型大都谈及城市高、中、 低三类住宅的大致分布。大量学者还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城市中不同质量等级 住宅的获取问题,并指出城市资源的分配不平等是造成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也 有学者利用环境正义概念分析城市各类设施的分布。但是,对于高档住区毗邻环 境景观资源分布的研究多零星散见于居住分异和郊区化蔓延等文献中,真正专门 对此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学者们仅仅以此作为探讨发展中国家城市居民在全球 化过程中多方面转变的研究切入点。 1 3 2 国内研究评述 从目前国内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情况来看,笔者所能检索到的相关研究内 容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在居住环境质量的文献中,有少量篇幅对高档住区和环 境的关联进行分析介绍;二是在众多讨论居住空间分异或居住空间阶层化的研究 中,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三是在居住区位选择以及别墅研究方面,高档住区与环 境的关联性被部分提及;四是高档住区与绿化景观方面;五是环境公平方面。现 概括如下: 1 ) 居住环境质量方面 虞蔚叫l ( 1 9 8 7 ) 最早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对上海中心城进行了城市社会空间 与环境地域分异的研究,他将社会空阃划分与带有显著阶层分化的住房空间划分 结合起来,揭示城市环境地域分异。其研究结果及成果解释已成为城市特定历史 阶段的纪录,但以后的学界对这种积极的探索少有推进。陈青慧等垆i j ( 1 9 8 7 ) 也曾经开展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评价,着重于城市居住生活的物质环境方面的分 析。洪阳【5 9 1 ( 1 9 9 8 ) 分析认为环境质量是公共物品。现今自然供给已远远不能满足 人类需求,所以只有政府通过保护、改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供给,才能满足不 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和人类生活质量的需求。曹嵘 4 9 1 ( 2 0 0 3 ) 探讨了上海的城市生态 场势以及上海市中心城区居民的择居行为偏好和未来的住宅区位指向。王伟 【1 叫( 2 0 0 3 ) 探讨了我国城市居住社区阶层化过程中的山地高级住宅增多带来的一 系列新变化问题。此外,范炜嘲( 2 0 0 1 ) 、张文忠等【1 2 3 1 ( 2 0 0 5 ) 对南京和北京的 居住空间区位优势和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居住环境区位优 势度的空间特征,及其与商品住宅价格和居民居住空间偏好的空间关系。 2 ) 居住空间分异及居住空间阶层化方面 讨论居住分异的文章和著作非常之多,对此本文仅列数家而不再作赘述,这 些文献当中夹杂了大量与本文主题相关的论述。如张兵 1 1 7 】( 1 9 9 5 ) 较早地认识 7 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最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 到我国的改革对城市住房空间分布的影响及其社会经济政治内涵,预见了不同收 入阶层在城市中的居住分异,但他仅用人类生态学作为解释框架,显然有些偏颇。 艾大宾等1 4 8 1 ( 2 0 0 1 ) 分析认为,社会经济地位日渐成为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重 要因素,住房制度的改革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必然使这种社会经济地位分化体现在 居住的地域分异上,从而导致较高社会阶层的人多选择居住区位、居住条件和居 住环境较好的高级住宅区和别墅区。也有学者( 杜德斌,1 9 9 6 ;吴启焰,2 0 0 1 : 姜巍等,2 0 0 3 ) 1 5 4 1 7 3 】i l o 刀以深期l 蛇口、南京和乌鲁木齐为例,对大城市居住空间 分异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居住空间分异是社会阶层分化、住房市场空间 分化与个人择居行为交互作用的空间过程与结果。黄怡 6 9 l ( 2 0 0 5 ) 认为中国城 市地理学界对居住分异的研究是在1 9 8 0 年代对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过程中涉及 并展开的,但国内对于此尚未形成相对明确的研究领域。作者对上海现阶段的居 住隔离模式进行了整体上的描述,认为与城市社会阶层的分化相对应,城市的空 间资源也被等级化。李晓蕴 7 6 1 ( 2 0 0 5 ) 等总结了我国近2 0 年有关城市社区分异 的研究,认为“同质聚居”是社会分异的自然结果。住房商品化引发了城市阶层 的空间聚集。适应了城市居民空间分异的要求,但也引发了因空间位置的不同而 产生的社会资源占有不平等的社会问题。潘泽泉【钾1 ( 2 0 0 5 ) 通过城市空间消费 的不平等和异质性分析了城市空间消费所引发的社会空间的极化和空间隔离现 象,指出了这种现象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再生产特征,以及由此所带来的 城市贫困现象等。 在居住空间阶层化的文献方面,邓清圈( 1 9 9 5 ) 首次将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住 房和城市结构发展联系起来,虽然结论与初衷有一定距离,但很具有启迪意义。 徐晓掣1 ( 2 0 0 1 ) 研究了居住阶层化带来的若干机遇和挑战,他认为居住环境的公 共品性质,某些居民愿意出更多的钱而居住在更理想的环境中,这是一种合理的 消费行为。事实上,人们也有通过选择居住区来选择邻居的权利,其表现为居民 的“用脚投票”行为。孙常敏1 9 4 1 ( 1 9 9 9 ) 将上海市分为中心商业区、过渡区、 工人住宅区、住宅条件较好的小区、在一段固定路线上下班的职工住宅五大核心 城区,以此说明上海将出现较明显的阶层化现象。刘精明等【删( 2 0 0 5 ) 认为,在居 住、交往和认同维度上,阶层化构成了更为主要的趋势,而在生活方式上阶层化 的趋势比较模糊。 3 ) 居住区位选择方面 张文忠等吲1 1 1 2 2 1 ( 2 0 0 1 ,2 0 0 2 ) 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认为居民对社区环境 的偏好直接影响居民对居住区位空间的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是吸引居民购买和居 住的重要条件。他们还分析了北京东北部和西北部高档住区云集的原因,认为自 然景观条件和人文环境是这些高档住区热销的保障。陶小马等1 9 m ( 2 0 0 3 ) 认为信息 8 城市高档住区与环境景观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性研究 化社会导致多数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超越生存和发展阶段进人享受阶段。因此, 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宽敞舒适的住房,无疑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 活时尚。而根据2 0 0 0 年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督中心的有关调查结果,环境( 3 0 0 0 ) 成为居民购房时考虑的第二大个因素,仅次于房价( 3 1 ) 。月收入7 0 0 0 元以上 的购房者,对生态环境( 问卷中主要是指绿化环境和景观环境) 最为重视,大大 超过对社区环境和商业环境的要求。 在别墅选址类文献方面,董日厅【5 3 1 ( 2 0 0 1 ) 认为对于花园别墅的选址来说,起主 导作用的区位因素莫过于自然条件。沈兵明瞰1 ( 2 0 0 4 ) 认为现代别墅选址布局应注 重环境因素与区位因素,他还运用区位分析原理对杭州、广州等地的典型别墅选 址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际上,全文通篇强调了环境对于别墅建设的重要性。 冯腾飞情6 j ( 2 0 0 5 ) 认为,“奢侈化”生活居住空间的选址一种是远离闹市区的郊 外,其自然地势、地貌、生态条件以及空气指标都比较好,另一种选址倾向是市 区的知名热点地区或黄金地段。 在别墅类高档住宅消费等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