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陕西省城镇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pdf_第1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陕西省城镇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pdf_第2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陕西省城镇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pdf_第3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陕西省城镇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pdf_第4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陕西省城镇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城镇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学科:区域经济学 研究生 指导教 摘要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人口城市化和城 市现代化的统一。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发展水平不仅受制于该地区的 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又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转变人民的生活方式,提 高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且各地 区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与其他省市相比,陕西省城镇化总体水平更是比较落 后,加快陕西省城镇化进程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战略任务。 本文在参阅国内外在城镇化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陕西省的城镇化 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陕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用数量分析的 方法对陕西城镇化动力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关结论。最后,在此基础上提 出陕西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认为,城镇化的动力结构并非是单一的,而是有错综复杂的因素 共同促成;利益机制是城镇化内在的基础动力,生产力水平是对城镇化性质、方 向、特征、进程以及城镇职能、数量、规模等最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其中,生 产力的提高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最直接动力,第三产业的发 展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另外,政府政策导向和地理环境也对城镇化有着很重要 的影响。由此,陕西城镇化建设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导,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城镇 化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资源优势,采取区别发展的策略来推 动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陕西;城镇化;动力因素;现状分析 s t u d y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a n d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o fs h a a n x ip r o v i n c e d i s c i p l i n e :a r e ae c o n o m i c s s t u d e n ts i g n a t u r e :p l s u p e r v i s o rs i g n a t u r e : 跏呵 a b s t r a c t u r b a n i z a t i o ni sah i s t o r i c a lp r o c e s so ft r a n s f e r r i n gf r o mt r a d i t i o n a l l y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o c i e t yt om o d e ms o c i e t ya n di t i st h eu n i t yo fp o p u l a t i o nu r b a n i z a t i o na n dc i t y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i th a sc l o s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u r b a n i z a t i o na n d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i n g w h i c ht h ef o r m e r sd e v e l o p i n gl e v e li sd e c i d e db yt h el o c a le c o n o m yl e v e l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tt h es a m et i m e ,i t sh e a l t hd e v e l o p m e n tw i l la c c e l e r a t e t h e f a s t d e v e l o p i n go fe c o n o m y u r b a n i z a t i o ni si m p o r t a n tt os t i m u l a t ed o m e s t i cd e m a n d ,t om a i n t a i n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ot r a n s f e rt h el i f es t y l e sa n d t oi m p r o v et h el i v i n gs t a n d a r d a tp r e s e n t , t h el e v e l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o fc h i n ai sm u c hl o w e rt h a nt h a to f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h o w e v e ls h a a n x ic o m p a r et oo t h e rp r o v i n c e sa n dc i t i e s ,w ec a nf i n dt h e l e v e l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i ns h a a n x ip r o v i n c ei se v e rl o w e r s os p e e d i n gu pt h ep r o c e s s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h a sb e c o m eas t r a t e g i ct a s kf o rs h a a n x ig o v e r n m e n t sf r o mn o wo na n d e v e nal o n gt i m ei nt h ef u t u r e i nr e f e r r i n gt oh o m ea n da b r o a d t h eb a s i so fu p t o d a t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i sl i s t e di nt h em a i nb o d yo fab o o k t h et h e s i st h o r o u g h l ya n a l y s e st h e p r e s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i ns h a a n x ip r o v i n c e t h e nt h et h e s i sd i s c u s s e st h e p r o b l e m se x i s t e di nt h ed e v e l o p i n gp r o c e s s a n di t i sm a i n l yt h e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 , w h i c hr e s e a r c h e s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t h ed r i v e nm e c h a n i s mi ns h a a n x ip r o v i n c ea n dc o m e t oac o n c l u s i o n f i n a l l y , t h et h e s i ss u g g e s t ss o m ep o l i c yp r o p o s a l s t h ep u r p o s eo ft h et h e s i s ,w i t h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d r i v e nm e c h a n i s m ,i st op r o b e t h ea f f e c t i n gf a c t o r s ,a n dt of i n daw a yt op r o m o t e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 a n dt oi m p r o v et h eq u a l i t yo fi t b e n e f i tm e c h a n i s mi su r b a n i z a t i o n sb a s i sd r i v i n g f o r c e ,p r o d u c t i v i t yl e v e lf a c t o rb e i n gh a v em o s td e c i s i v ee f f e c t ss u c ha sf u n c t i o n , q u a l i t y , s c a l et ot h ec i t yc h a r a c t e r , d i r e c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c o u r s e a m o n gt h e m , t h ep r o d u c t i v i t y ,si m p r o v e m e n ti su r b a n i z a t i o n si n i t i a ld r i v i n gf o r c e ;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 i su r b a n i z a t i o n st h em o s td i r e c td r i v i n gf o r c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e r t i a r yi n d u s t r yi s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s f o l l o w i n g u pd r i v i n gf o r c e b e s i d e s ,t h eg o v e r n m e n tp o l i c ya n d g e o g r a p h i cc o n d i t i o n sh a v ev e r yi m p o r t a n te f f e c to nu r b a n i z a t i o n s os h a a n x is h o u l d d e p e n d o nm a r k e tm e c h a n i s m ,a n dm a k e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i n n o v a t i o nt o p r o m o t e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 k e yw o r d s :s h a a n x i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d r i v i n gf a c t o r s ;a n a l y s i so f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 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安工业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 学位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使用学位论文工作成 果或用学位论文工作成果发表论文时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安工业大学。大学有权保留送交的 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拓丽丽 臌:诒魄 指导教师签名:尸名乃倒 日期:刎僻;剧船 5 1 两安工业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与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 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学位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不包含本人已申请学位 或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枷丽 铹组 b 朔:硼如刚e 1 绪论 1 1 引言 1 绪论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 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市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5 0 多年来,特别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数量和 比例不断扩大。在经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城市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 现代化进程中的带动和主导作用于愈来愈突出,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将发挥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带动和主导作用愈来愈 突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高效集约的进行城镇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 要求。目前,我国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和社会商品销售额都占到全国的7 0 以上。城市在国民经济和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2 选题背景、目的及其意义 1 2 1 选题背景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加快城镇化,是解决当前我国经 济发展中诸多矛盾的重要途径,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的重大举措。而陕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多年以来,经济发展不足,因此,陕西应 该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来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陕西省城镇化取得显著 成效。城镇化进程加快,水平明显提高。8 0 年代以来,全省城市由5 个增加到1 1 个,小城 镇由9 1 个增加到9 0 8 个,城镇人口由5 2 0 万人增加到1 4 1 8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 1 8 4 上升至1 j 3 8 1 。与此同时,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7 0 上升n 8 2 ,全省城镇体系已初具雏形。但是从总体上看,陕西省城镇化进程仍然较慢,滞后于工 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不合理,小城镇普遍规模小。城镇空间发展不平 衡,关中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带动效果不明显,陕南陕北地区中心城市数量不足,实 力不强。城镇密集区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不明确,职能缺乏特色。部 两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城镇产业基础薄弱、功能不完整,基础设施落后,要素集聚、辐射和带动力不强。 1 2 2 选题的目的 陕西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与中、西部8 个省区市接壤,是中国毗邻省市区最多的省 份,也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联贯南北的重 要经济地理位置。虽然陕西有如此突出的区位优势,但一直以来,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全 国较低的位置。2 0 0 5 年,陕西城镇化水平为3 8 1 ,居全国第2 0 位“1 。以上数据均表明, 陕西目前仍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所以,加速城镇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 旨在通过对陕西城镇化的现状分析,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原因,找出适合陕西经济 发展特点的城镇化发展的新道路。从而提高陕西的城镇化水平,以及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 动整个地区的发展,继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1 2 3 选题的意义 城镇化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动力和空间载体,稳步、科学、持续的推进城镇化是未来经 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城镇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陕西应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此作为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资 源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 ) 现实意义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所以发展城镇化是符合省 情的重大战略。 尽管2 0 0 5 年陕西省城镇化水平由建国初期的1 0 、1 9 7 8 年2 0 左右提高到3 8 1 ,但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离实现城镇化还较远。滞后的城镇化水平己经成了陕西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的制约因素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焦点。同时陕西 省工业发展落后,而工业的发展,又受到城镇建设滞后的严重制约。 通过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促进经 济增长,对于促进陕西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 理论意义 研究城镇化有助于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规律。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陕西新时期面l 晦的一项重大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城 市化水平,确定什么样的道路、途径和政策取向等问题,是理论上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对陕西城镇化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认真分析中外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广泛 运用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积极探索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提出新时期城镇化道路的新思路、 新举措,为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和方针、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以确保相关政策的 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3 1 国外研究现状 1 ) 城乡结构转换理论。从国外研究情况来看,国外学者由于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 不可能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但对城镇化机制、规律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 入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 2 0 世纪5 0 年代中期,刘易斯( w a l e w i s ,1 9 5 4 ) 发表了题为无限劳动力供给下的 经济发展的著名论文,提出了基于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乡城人口移动的模式0 1 。 2 0 世纪6 0 年代初,费景汉0 0 l i nc h f e i ,1 9 6 1 ) 和拉尼斯( gr a n i s ,1 9 6 1 ) 接受了刘易 斯关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一些观点,但他们认为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 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因为它通过影响农业剩余而影响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从而 影响工业部门的扩张速度和劳动力转移速度。并藉此对刘易斯模型作了修正完善,从而将 刘易斯模式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形成了“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嘲。乔根森( d w j o r g e n s o n ) 也于1 9 6 1 年提出一个属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二元经济模型。与刘易斯一费景汉一 拉尼斯模式不同,乔根森更强调市场的作用,否认农业有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剩余劳动存 在,否定了固定工资的假定,认为农业与工业的工资水平将随着技术进步率和资本积累率 的提高而上升。因此,比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式更接近现实。 2 0 世纪6 0 7 0 年代,发展中国家城市普遍存在失业且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与 此同时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并没有减慢,反而持续的增长。基于此现实,托达罗( m p t o d a r o ) 建立了人口流动的预期收入模型,认为农业部门中不存在剩余劳动,而且农业劳 动边际生产率始终为正数。他还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取决于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 乡差异,其中,预期的差异是由实际的城乡工资差异和在城市部门成功地获得就业机会的 概率这两个变量之日j 相互作用决定的“。 2 0 世纪8 0 年代末期以来,麦吉( t gm c g e e ) 等人提出了“扩展大都市区”( e x t e n d e d m e t r o p o l i t a na r e a 或d e s a k o t a ) 的概念,以描述亚洲国家一些大都市周围地区在过去2 0 _ _ 30 年里所出现的农业和非农业活动并存,非城非乡,但又表现出城乡两个方面特点的地域类 型。这种地域类型虽然在统计上常被官方划分为乡村地区,但其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 和其它非农产业却相当发达。麦吉和金斯伯格( n g m s b n r g 等学者根据这种现象提出了乡 村“聚落转型”( s e t t l e m e n tt r a n s i t i o n ) 的概念,并认为在亚洲国家,必须对城市化过程中城 市和乡村间的差别将持续存在的传统观点进行重新评价”1 。 2 ) 马克思的区位理论。马克思认为,城镇化依赖于城镇的发展,城镇作为产业和资 源的聚集地,其发展与空间区位紧密相联,城镇发展的空间区位布局是由生产力水平状况 决定的,不同时期城镇的区位空间布局是呈现不同特色的。比较早的从区位角度研究城镇 3 西安t 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化发展规律,从区位论出发来论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大中小城市、中心城镇的发展数量、 等级、规模和布局距离等。 马克思详细分析了土地区位不同,带来收入上的差别形成不同的级差地租形式。马 克思指出:“级差地租是由于农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土地自然肥力的差别而产生的( 这里还是 把土地的位置撇开不说) ,就是说,它的产生是由于最好的土地面积有限,是由于等量资 本必须投在对等量资本提供不等量产品的不同的各级土地上”。并且明确指出:“土地的位 置。这一点对殖民地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并且一般说来,各级土地耕种的顺序就是 由此决定的。”马克思论述的级差地租理论,虽然是围绕级差地租产生展开的,实质上马 克思就是论述了区域位置的空间差异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差异性”1 。 马克思在论述了级差地租i 形态后,又进一步论述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带来的 经济效益而形成的级差地租i i 形态,是以级差地租i 为基础和出发点。马克思指出:“级 差地租1 1 只是级差地租i 的不同的表现,而实质上二者是一致的。在级差地租i 中,各级 土地的不同肥力使投在土地上的各个资本在资本的量相等时或就资本的比例量考查时,会 产生出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产量。 由此可见,级差地租是由于空间位置的差异带来经济效益的差异,级差地租还说明了 在一定空间的区域进行生产要素的聚集( 把生产要素连续投在同一块土地上) ,能产生一定 的聚集经济效益。这也就告诉我们,要推进城镇化,就必须进行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城 镇,并通过城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3 ) 城乡人口迁移理论。城乡人口迁移是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重要内容。刘易斯 二元结构模型主要是论述向一元结构转换的问题,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实 现这种转换的主要形式。从这个角度看,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也论述了人口迁移的动因问 题,但不系统。比较系统地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劳动力流动的动力、原因、机制和条件 等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主要有“推拉”理论、“成本效益”模型和托达罗的劳 动力迁移模型。 a 、“推力拉力”理论。推拉理论主要是分析群体迁移的原因及迁移的方向,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配第的“收入差”学说,经过李斯特、赫勃拉、米切尔,形成了比较 完善的推力拉力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1 6 9 0 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一书中,较早地提出 了收入差距必然带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思想伽。他指出:“工业的受益比农业 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也就是说,农业、工业、商业收入上的差别, 是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商业部门的拉力。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明确指出:“国 家都必须经过如下几个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 农工商业时期” t o o 他认为,在农业时期,由于人口迅速增长而土地面积增长有限,在农 业耕地限制和人口压力的双重推动下促使农业过剩人口向工业转移,随着工业的发展、社 4 西安j 二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会分工的细化和人口的进一步增加,促进了商业快速发展,农工业时期就逐步过渡到农工 商业时期。 赫勃拉和米切尔的理论比较笼统,没有对人口迁移过程中的复杂因素进行具体的解 释。为此,李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推力拉力”理论。李认 为,引起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四个方面“”:一是原居住地的因素,二是迁入地的因素, 三是中间障碍因素,四是迁移者个人因素。人口迁移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 是迁入地还是迁出地,都同时具有吸引人们迁移( 拉力) 和排斥人们迁移的因素( 推力) ,只 是这两种力的强度不同罢了。只有当迁入地的“拉力”和迁出地的“推力”合力大于迁出 地的“拉力”与迁入地的“推力”之和时,人口迁移才有可能实现。这种促进迁移的力与 阻碍迁移的力的相对强度大小,主要取决于迁入地与迁出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大小,人 口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条件方面的差异,迁出者个人的主观感受、文化程度、年龄、家庭人 口的构成和迁移成本,以及人们对迁移成本的承受能力、经济周期、政治或政策等因素。 b 、舒尔茨的“成本效益”模型和农民学习模型。舒尔茨对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富 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现代工业部门中就业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认为主要是取决 于迁移的效益与迁移的成本之间的差。这里所说的迁移效益,是指迁移者在迁移以后而增 加的收入。迁移成本是指迁移者为实现迁移而支付的直接和间接费用。迁移成本既包括现 金成本,也包括迁移者在迁移过程中和寻找新的工作岗位时损失的收入,即机会成本和心 理成本( 对故土的依恋、对迁移前景的担心、寻找工作岗位的心理紧张与压力) 。只有迁入 地与迁出地的收入差距大于迁移成本时,迁移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 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社会,是一个技术停滞、充分就业的经济社会,在传统的农业 社会,能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实现了收益率很低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农民是处 在一种低生活水平、稳固的生活方式之中。要转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最重要的是加大对 农民的学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技能,使农民获得使用新的、有利可图的生产函数。这 意味着能否采用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是区别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标志“”。 综上所述,舒尔茨的“成本效益模型”和“农民学习”理论,说明农民是理性的, 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会进行成本与效益的比较。要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必须打破封 闭的传统农业经济形态,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 职业教育的投资,重视农民的学习和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 c 、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模型。托达罗继承和发展了舒尔茨的成本效益理论和农 民学习理论,1 9 7 5 年,托达罗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一书中, 不承认农业部门中存在富余劳动,而认为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始终为正数。他首次把城市 失业率因素考虑进去,提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迁移,不仅取决于城镇与农村实际收入的差 异,同时还取决于城市就业率的高低和由此而做出的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农民向城镇流动 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注意现实又含有预期的理性行为。这也就是说,农村人口向城镇迁 移主要是由迁移的成本和效益,即城乡收入差距因素决定的,但城乡收入差距不是实际的 5 西安t 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收入差距,而是预期的收入差距。而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又是由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和迁 移者在城镇中的就业机会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迁移者在城镇 中的就业率越大,他们所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也就越大,就越愿意迁移“”。 1 3 2 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借鉴国外城镇化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中国的城镇化理论进行了 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有以下几个: 1 ) 中国城市化水平是否滞后。在这一问题上大多数学者持肯定态度,但以张京祥为 代表的一些学者仍持怀疑态度。 2 ) 城市规模效益问题。这是城镇化道路争论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周一星对我国 城市工业效益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做过定量分析“;饶会林论证了大城市规模效益优于 小城镇“;王小鲁从理论上论证了最优城市规模“”。不过到目前为止在哪类城市规模效益 最优以及城市的合理规模究竟是多大这个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研究在 理论与方法上都有缺陷,结论很难得到普遍认同。 3 ) 关于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关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过去主流的研究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学关于城市化的“推一拉”力作用机制研究,二是国内一 些学者根据我国国情所进行的城市化的“自上”、“自下”和“自外”动力作用机制的研究。 崔功豪教授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上并不对城镇化动力的 性质或来源进行区分,而直接就动力因素本身及其影响条件进行研究“”。 4 )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与城镇化转移研究。辜胜阻教授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 一书中,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各流派的劳动力非农化、人口城镇化的思想,考察中国的实际 情况,提出中国的城镇化战略一二元城镇化:一方面,利用一次城镇化形成的城市基础, 大力发展交通和通讯业,推行以发展城市圈带为特点的网络型城市化;另一方面,充分发 挥农村非农企业的作用,以县城为依托,推进农村范围内的据点发展式城镇化。其后与简 新华合作的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更是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人口流动和城镇化问题, 对政府的政策做出了大量的建议“。 1 4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1 4 1 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和各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了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得出结论,最后进一 6 西安下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步提出推进陕西城镇化的政策措施。 1 4 2 研究的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部分: 1 ) 理论研究。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 城镇化、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城镇化水平度量和城镇化动力的理论,为实证部分做理论 基础。 2 ) 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建立城镇化动力要素指标体系。采用陕西省 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中提取主成分的多元统计方法借助统计软件s p s s 进 行处理,进而对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对陕西各地区进行分类,然后分析结果,最后 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城镇化的建议。 1 5 本文的基本结构及内容 第一章:绪论。阐明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城镇化理论综述。阐述了城镇化的相关概念,为实证部分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章:陕西省城镇化的现状分析。首先分析了陕西省的基本省情,通过对比分析了。 陕西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现状:陕西省各地区城镇化进程情况;并总结出了陕西城镇化发 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陕西省城镇化动力因素分析。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对影响陕西城镇化的各 要素进行研究,对陕西各市( 区) 城镇化水平进行定量比较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五章: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对策。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促进陕西城镇化进程的对 策和建议。 第六章:结论。对本文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出其实际意义。 论文的研究思路如图1 1 : 7 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理 论 研 究 实 证 分 析 1 6 本章小结 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 意义 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研究综 述 城镇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的含义 陕西省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陕西省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的定量分析及结论 图i i 技术路线图 陕 西 城 镇 化 发 展 对 策 结 论 本章通过对选题背景及意义的阐述,说明了对陕西城镇化研究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论文的内容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部分:理论部分是对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系统阐 述,它是实证分析的基础;实证分析是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对应 的对策和建议。 8 2 城镇化理论综述 2 1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2 1 1 城镇化的内涵 2 城镇化理论综述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城镇化“:经济 学家强调产业结构转变,认为城镇化是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 农业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在城镇集聚的过程;地理学家从空间的角度强调城镇化是 农村地区缩小而城市地区扩大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农业区甚至未开发区形成新的城 镇,以及已有城镇向外围的扩展,也包括城镇内部己有的经济区位向更集约的空间配置 和更高效率的结构形态发展;人口学家从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的角度出发,认为城镇化 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种过程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场所即城市地区数量的 增加,二是每个城市地区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城镇化是引起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等重大变 化的一个由农村经济向城镇经济转变的过程和机制。从发展过程来看,城镇化表现为城镇 数量的增加、城镇空间规模的扩张、城镇开发建设水平的提高、人们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的转变、人口在空间上由农村向城镇聚集等。具体来说,城镇化包括二个方面: 从性质上看,城镇化过程是农村不断被城镇同化的过程,即城镇的先进生产力、生 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水平不断向农村传播与扩散,最终达到现代文明城乡共享的过程。 从数量上看,城镇化过程是一个不断量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的地域不断转 化为城镇地域,表现为城镇地域的扩大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农村人口不断的转化为城镇人 口,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在中国农村城镇化侧重于以发展小城镇为主 的空间运动形态。 2 1 2 城镇化与城市化 对于城镇化与城市化这对范畴的界定在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城镇化就是 城市化,这两个概念没有区别,“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或都市化,是指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 口的过程,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3 有的学者认为,城镇化就是发展小城镇,强调 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城市化就是发展城市,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化是指 9 西安工业大学硕+ 学位论文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以及城市数目和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的现象” 2 1 0 有的学者 认为,城镇化与城市化没有本质的区别,“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表述方式,目的是 为了突出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城镇化 与城市化的概念并没有本质区别。”1 有的学者认为,按照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对城 市定义为“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建制镇属于城市范畴,属一般意义 上的小城镇,城市化和城镇化二者含义相同、本质一样,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 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约束,以及乡镇企业就地发展的客观现状,农村人口的转移有相 当部分是就近转移到小城镇集居,从事二三产业。发展小城镇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 径,为此,提“城镇化”更为形象,更符合中国国情。 上述的城镇化与城市化涵义的界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也存在一定的偏颇。本文认为,城镇化与城市化有其同一性,都是强调传统农村社会向现 代化文明社会转变。但城镇化与城市化是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强调实现传统农村 社会向现代化文明社会转变的路径不同,城镇化强调在充分发挥城市带动作用的前提下, 也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作用,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而城市化 强调的是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走的是主要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城镇化是在强 调发展城市的同时,也强调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2 1 3 农村城镇化 关于农村城镇化的涵义也有很多观点,但大多数认为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区域概念上的 城镇化,是在农村地区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城镇化,是区域城镇化整体的一个侧面和重要组 成部分,它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农村城市化,简言之就是农村或乡村 地区的城市化。我们将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地区有序退缩,稳步提高的过程称之为 农村城市化。川列“它主要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的工作领域由 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变化的职业转换过程和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 主要为农村 小城镇) 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其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 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增强,使农民过上与城镇居民无多大差别的生活。”。” 农村城镇化是中国国情下的一种特有形式,也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鉴于中国特殊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形态和存在着庞大农村的背景,中国将呈现二元化的 城市化道路,即以城市地域经济和人口集聚而呈现的扩展型城市化和农村地域以乡镇企业 为主体的经济与劳动力转化和建立农村城市( 小城镇) 而呈现的集聚型城市化。后者即通称 农村城市化。”瞄1 也就是说,农村城镇化是以变农村地域为城镇( 市) 地域,在农村地域形 成新的城镇,就近吸纳农村中由从事农业生产转向从事非农业生产并需要追求聚集效益的 农村劳动力及其眷属为主要内容的。 1 0 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既然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地区概念上的城镇化,是农村地区的城镇化,那么,其地域范 围应该如何界定,包括哪些区域呢? 鉴于我国城镇设置、行政区划管理特点和城乡、市镇 社会经济发展上存在的差异,农村城镇化的地域范围应该包括设市城市市区以外的所有地 域。也就是说我们将农村城镇化限定在通过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实现农村人口转化为 城镇人1 :3 的过程这样一个范畴内。也有人认为,市辖镇是农村与城市的结合部,其社会经 济生活与城市有很大的差异,但与县域范围的建制镇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且包括较大范围 的农村地区,其发展应属于农村城镇化的范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整县设市的模式 设置的城市,其农村地域范围大,市辖镇更与县域建制镇相似,更应属于农村城镇化的范 畴”1 。作者认为,后者的确应该属于农村城镇化的范畴,尤其是那些设置时间较短且规模 较小,而市区范围内农村地区面积较大的城市。但前者应具体分析,如果是较大城市郊区, 距城市市区距离较短,其市辖镇的发展具有郊区城市化的特征,即市辖镇的发展主要是靠 大城市职能向城郊扩展所推动的。如果相反,应属于农村城镇化的范畴。 综上所述,本文将农村小城镇限定在作为国家建制的镇建制镇范畴内,把农村城 镇化定义在通过建制镇实现农村非农产业和人口在较小区域范围内的聚集,进而产生生活 方式等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2 1 4 城镇化水平的度量 城镇化现象涉及范围广泛,牵涉经济、人口、城市建设等多项指标和诸多无法用数字 度量的项目,对城镇化进行测度并非易事。 一般确定城镇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1 ) 主要指标法。选择对城镇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 镇化达到的水平。这种指标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指标。土地利用指 标,是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来说明城镇化水平的一个指标。测度方法主要是统计一定 时间内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但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土地类型的类别 划分与该类别是否属于城市建设用地不相匹配,因此,这个指标统计存在技术障碍。鉴于 此,在主要指标法中采取人口比例指标,即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镇化 测定指标。 a 主要优点: 人口比例指标比土地利用指标在表达城市成长状态方面更典型深刻,便于统计,在 城镇化的研究中能够快速做出判断,十分直观。 非农人口指标和城镇化的其他指标的关联度较高,非农业人口数量的增加和非农业 人口比重的提高往往是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提高、社会进步最为明显的表现。 b 主要局限性: 非农业人口的定义的不同,将直接影响非农业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镇化水 1 1 西安丁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平的计算和比较。一般情况下,只将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数作为城市人口规模,并以此计 算城镇化水平。 。 以非农业人口比重衡量城镇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过程,它 不能反映城镇化的其他性质,如非城市型景观向城市型景观的转化过程,更不能反映城市 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因而,它无法辨别真假城镇化。以此衡量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城镇化,可能水平相同,但现代化设施和生活质量相距甚远。如铜川市的城镇化水平 在5 0 以上,远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质量、人民群众 生活水平等综合指标在全省不属于先进行列。 城镇化水平用非农业人口比重表示,只能反映城镇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 市化发展的总体规模。例如:陕西省虽然是一个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但总人口数却达到 3 6 0 0 多万,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增加一个3 0 多万人口的城市。 为了克服其局限性,国内外学者在分析城镇化问题时,还辅以其他指标反映城镇化的 进程,如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动态,城市数量的增长情况、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及人口的增 长动态等。 2 ) 复合指标法。选用与城镇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镇化的进展 水平。然而,指标多,必然与具体地域结合紧,针对性强而通用性差。所以,复合指标法 多是对具体地域城镇化分析时使用,而无法进行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 综上所述,本文在涉及城镇化水平时,采取主要指标法,即非农业人1 3 占总人口的比 例。 2 1 5 城镇化的动力 按照城市中心地理论,任何城镇都具有向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职能,这种职能 一般要在服务区域的相对中心位置来执行。一个地区会形成一套以某个区域为中心的等 级体系,各个中心在空间上的分布遵循市场、交通、行政等三个原则,其中市场代表经济 力量,交通代表自然力量,行政区域代表社会政治力量,它们是城镇化的原动力,随着经 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市场的力量逐渐成了主要作用,农业发展、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 农民希望进城的强烈愿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努力成为城镇化的动力。 1 ) 农业现代化。城镇是与乡村相对立的概念,城镇的构成要素主要有非农业的活动 的地域集中、非农业地域景观、大量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为了维持这些人的生活,粮食 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初期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乡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农业生产水平比 较低下,剩余粮食有限,农产品的商品率不高,人口增长速度不快,城镇化水平也很缓慢。 到了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方法的改进,推动了农业现代 化生产方式及产业化的发展,农业提供剩余粮食的能力大大提高,为非农业活动的发展提 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供了粮食、原料。同时由于营养、卫生和医疗技术改进的结果,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 了土地开发的速度,使人均土地拥有量绝对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形成了农 村剩余劳动力。 所以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的进程提供了剩余产品和人,因此可以说农业现代化是城镇 化进程的原动力。 2 ) 二、三产业与城镇化的关系。第二、第三产业( 统称为非农产业) 的发展与城镇化 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是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现象。工业的发 展引发了对生产和生活两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