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祭孔音乐是中国古代雅乐的组成部分,在祭祀孔子的仪式上演 奏。自西汉始,祭孔音乐成为古代宫廷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清代 达到成熟的高峰。浏阳祭孔音乐是清代祭孔音乐在民间发展的重要代 表。它是清道光九年( 1 8 2 9 ) ,湖南浏阳文士邱之猹以宫廷颁布的文 庙祭孔乐谱为据而创制的一套在浏阳文庙祭祀孔子典礼上演奏的仪 式音乐。其最大特征是“乐”和“礼 紧密结合,不同的礼仪程序配 有不同的乐章,奏乐与行礼交替进行。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采访当年曾亲身演奏或观看过浏阳祭 孔音乐的老先生,一方面详细梳理了浏阳祭孔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 资料收集及研究状况;另一方面则将之放入清代祭孔背景之下,比较 它在乐器、乐舞、乐谱、乐律等方面与清宫廷祭孔音乐的异同,以探 讨清朝宫廷祭孔制度对浏阳祭孔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浏 阳祭孔音乐的产生与浏阳儒学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可知,浏阳 祭孔音乐在遵循宫廷祭孔制度的基础上亦有其创新之处。浏阳祭孔音 乐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清宫廷祭孔用乐,包括康熙律吕正义及 乾隆朝颁定的用乐资料。二、山东曲阜祭孔用乐。三、以前两者为基 础,邱氏所作的创新。 关键词:清代宫廷浏阳祭孔音乐渊源 a b s t r a c t m u s i cw o r s h i p p e dt oc o n f u c i u si sa ni n t e g r a l p a r to fg a g a k ui n a n c i e n tc h i n a ,w h i c hw a sp e r f o r m e di nt h ec e r e m o n yo fw o r s h i po f c o n f u c i u s s i n c e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x ih a nd y n a s t y ,t h em u s i ci nt h e w o r s h i po fc o n f u c i u sh a sb e c o m ea ni m p o r t a n tc o m p o n e n to ft h ea n c i e n t g a g a k um u s i c ,i ti m p r o v e ds t e a d i l ya n dt h e nd e v e l o p e dt oap e a ko f m a t u r i t yi nq i n gd y n a s t y m u s i ci nt h ew o r s h i po fc o n f u c i u so fl i u y a n g i sa ni m p o r t a n t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f o l km u s i ci nt h e w o r s h i po fc o n f u c i u so fq i n gd y n a s t y w o r s h i po fc o n f u c i u sm u s i co f l i u y a n gi sas e to fr i t u a lm u s i cp e r f o r m e di nac o n f u c i a nt e m p l ew o r s h i p c o n f u c i u sc e r e m o n y ,w h i c hi sc r e a t e db yh u n a ns c h o l a r so fq i uz h i l ui n t h en i n t hy e a ro fd a og u a n gq i n gd y n a s t y ( 1 8 2 9 ) ,i tb a s e do nc o n f u c i a n t e m p l ew o r s h i po fc o n f u c i u so ft h a tt i m e m u s i c i nt h ew o r s h i po f c o n f u c i u si st h es c o p eo fw o r s h i pm u s i ca n dt h eb i g g e s tf e a t u r eo fs u c h m u s i ci st h ec l o s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m u s i c a n d c e r e m o n y d i f f e r e n t e t i q u e t t e sm a t c hw i t hd i f f e r e n tm u s i c ,a n dt h em u s i ca n dc e r e m o n y a l t e r n a t e s t h r o u g hf i n d i n gt h er a wd a t a ,a n di n t e r v i e w i n gt h eo l dm a nw h o p e r s o n a l l yp e r f o r m e di nw o r s h i po f c o n f u c i u sm u s i ci nl i u y a n g ,o no n e h a n d ,ic o m bt h et h r e a do fh i s t o r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v i e wi n f o r m a t i o no n t h e i rs t a t u s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i tw i l l p a y m o r e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t ot h em u s i co ft h ew o r s h i po fc o n f u c i u si nt h ec o u r to fq i n g d y n a s t ya n dp u ti tu n d e rt h ep l a y g r o u n do ft h ew h o l eq i n gd y n a s t ya n d t h e np r o b ei n t oi t si m p a c to nt h el i u y a n gm u s i co fw o r s h i p a f t e r r e s e a r c hw ek n o wt h a tl i u y a n gm u s i ci nw o r s h i po fc o n f u c i u si sn o ta l l f o l l o wt h em o v e m e n ta w a r d e db yt h ec o u r t ,i ta l s oh a ss o m ei n n o v a t i o n s a b i d eb yt h ec o u r ts y s t e mi nt h ew o r s h i po fc o n f u c i u s ia l s od r a wa 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t h es o u r c eo fl i u y a n gm u s i cf r o mt h r e ew a y s :1 m u s i c b yt h ec o u r t w o r s h i po fc o n f u c i u s ,i n c l u d i n gk a n g x i l vl vz h e n gy i ” a n dm u s i ci n f o r m a t i o ni s s u e db yr e i g no fe m p e r o rq i a nl o n g 2 m u s i c w o r s h i po fc o n f u c i u si nq u f ui ns h a n d o n g 3 q i us h i so w ni n n o v a t i o n b a s e do nt h ef o r m e rt w o k e y w o r d s : t h ec o u r to fq i n gd y n a s t y w o r s h i po fc o n f u c i u sm u s i c o fl i u y a n g o r i g i n s 2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孳喻 剀矿牌厂月夕日 l l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豸确一 日期:励留年r 月1 0 日 导师签名:彦而毒# 日期:z 0 0 3 年r 月fo 日“ 1 绪论 浏阳祭孔音乐是清道光九年( 1 8 2 9 ) ,湖南浏阳文士邱之桂依据 宫廷颁布的文庙祭孔乐谱1 而创制的一套在浏阳文庙祭祀孔子典礼上 演奏的仪式音乐2 。本文绪论部分将对其称呼进行探讨。 浏阳祭孔音乐从仓, j n n 现在,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称呼: 一、浏阳丁祭礼乐 丁祭礼乐,专指古代祭祀孔子的仪式音乐,由于此类音乐与祭祀 礼仪紧密联系,故称之为“礼乐”,又因其在每年春天阴历二月和秋 天阴历八月( 即“春秋仲月 ) 的第一个丁日3 举行,故称为“丁祭礼 乐”。将浏阳祭孔音乐称为丁祭礼乐的最早为其创制人邱之桂,他创 制浏阳祭孔音乐之后著有丁祭礼乐备考4 一书,所用名称为“丁 祭礼乐”。之后亦有人沿用此称,如高如德编浏阳文庙丁祭礼乐集 成5 一书。 二、浏阳孑l 庙丁祭音乐 杨荫浏先生曾于1 9 5 6 年8 月中旬来浏阳考察,组织乐舞生去长 沙演出并录音。1 9 5 8 年撰有孔庙丁祭音乐一文。文中除对浏阳 祭孔音乐用“孔庙丁祭音乐”外,同时出现多种称呼,如“浏阳雅乐 、 浏阳孔庙雅乐 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像资料索引即沿 用“浏阳雅乐”一称6 。 三、浏阳古乐 关于“浏阳古乐一称的最早记载,笔者目前所见资料为民国 2 6 年( 1 9 3 7 ) 龙之瑞所著湖南浏阳县古乐纪要7 一书,但该书著 者并未提及为何称之为“浏阳古乐”。之后,“浏阳古乐便基本成为 1 邱之程在律音汇考自叙中提到:“嘉庆戊寅( 1 8 1 8 ) 与修邑乘,获读颁定文庙乐章。” 律音汇考邱之桂著,浏阳礼乐局1 9 1 1 年刊印本,第l l 页。 2 包括乐舞、乐器和乐谱等。 3 古时用干支纪日,甲乙丙丁等天干每月一般出现三次,如丁酉、丁卯、丁丑等,当月的第 一个丁日用于祭孔。另杨荫浏先生孔庙丁祭音乐( 湖南音乐普查报告附录二,民 族音乐研究所1 9 5 8 年版) 一开始便对“丁祭”一词作了详细说明。 4 道光二十年( 1 8 4 0 ) 刻本,藏于湖南省图书馆。 浏阳县文化局编印,1 9 8 9 年版。 6 参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藏中国音乐音响目录,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资 料室编,山东友谊出版社1 9 9 4 年版。 7 民国2 6 年( 1 9 3 7 ) 石印本。 湖南、尤其为浏阳当地的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8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 湖南卷) 9 亦用此称。目前的资料大多数均如此。在以上资料中,“浏 阳古乐”指的就是浏阳文庙的祭孔音乐。但亦有研究者认为,“浏阳 古乐不仅包含浏阳的祭孔音乐,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湖南湘潭市文 化艺术联合会副研究员熊赳赳撰写的“浏阳古乐”今辨一文认为 “浏阳古乐”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祭孔乐舞、风雅十二诗谱和律音 汇考、古琴音乐。并指出对“浏阳古乐”一词涵义的认识最容易产生 两种误解:其一,“浏阳古乐 就是“祭孔乐舞”。其二,“浏阳古乐” 是起源于浏阳的古乐1 0 。 中国历朝有关祭祀孔子用乐的称呼,大致包括以下这些:文庙礼 乐、孔庙礼乐、文庙丁祭乐、丁祭礼乐、春秋丁祭乐、文庙上丁礼乐、 祀孔乐、孔庙雅乐、祭孔雅乐、孔庙乐舞等。这些名称实际所包含的 内容相同,都指祭祀孔子典礼上演奏的仪式音乐,只是所言角度稍有 差异,如“孔庙雅乐”、“祭孔雅乐”等指孔庙祭祀用乐为历代宫廷颁 布,属宫廷雅乐的一部分,强调与宫廷的延续性;“文庙礼乐”、“孔 庙礼乐 、“文庙上丁礼乐”等侧重突出祭祀典礼,强调“乐”和“礼 的相融性;“孔庙乐舞 、“祭孔乐舞”等是对祭孔音乐的一种泛称, 我国古代的“乐 字有“舞”的涵义,其中的“乐舞”实际包括“歌、 舞、乐”等内容;“春秋丁祭乐”、“文庙上丁礼乐”、“丁祭礼乐”等 则侧重祭祀用乐的季节性和时日性,旧时祭孔大典时间规定在春、秋 仲月上丁之日,故得其称。 本文使用“浏阳祭孔音乐”这一称呼,基于以下原因:1 、此称 呼通俗易懂,一目了然,指的就是浏阳邱之桂创制的那套祭孔音乐。 2 、“丁祭音乐”一词为清朝民国以前所流行,现在学术界几乎不用此 称。3 、“浏阳古乐 似乎是一个泛称,“古乐 本身的涵义很广。另 关于“浏阳古乐是否专指浏阳的祭孔音乐还未达成共识。4 、“浏阳 雅乐 的涵义太广,“雅乐 一词除包括祭孔乐外,亦可指宫廷多种 仪式音乐。再者,浏阳祭孔音乐虽沿用宫廷颁布的祭孔乐章,但与宫 廷祭孔乐比有其独特之处1 1 。 8 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文献资料中看出,如:1 9 4 7 年7 月湖南教育中所载浏阳礼乐局 的文章浏阳古乐纪要( 1 9 - 2 l 页) ,1 9 6 3 年浏阳县发掘古乐工作委员会编了浏阳古 乐资料( 油印本) ,浏阳古乐的创制者一邱之桂,潘信之,浏阳文史总第九辑等等。 9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湖南卷) ,高至喜、熊传薪主编,大象出版社2 0 0 6 年版。 1 0 详见熊赳赳浏阳古乐今辨一文,湖南民间音乐研究,湖南群众艺术馆编,1 9 8 5 年 第二期。 具体内容下文将详细阐述。 2 宫廷雅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占有较大比重,浏阳祭孔音乐是古 代宫廷雅乐在民间发展的一个重要案例。本文除了梳理浏阳祭孑l 音乐 的历史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分析其产生的渊源外,更侧重从整个清 代祭孔大背景下对浏阳祭孔音乐进行较全面的研究,通过将浏阳祭孔 音乐与清朝宫廷祭孔音乐进行比较,探讨清代宫廷祭孔制度对民间地 方祭孔产生的影响,发掘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对浏阳祭孔音乐 的探讨较为粗浅,无力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引起更多专家学者 对其进行关注,在此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章浏阳祭孔音乐概述 浏阳祭孔音乐创制于道光九年( 1 8 2 9 ) ,创制完备后开始在浏阳 文庙祭孔典礼上演奏,最初为每年春、秋仲月上丁二祭。民国时期改 为诞祭,即只在每年孔子的诞辰曰( 公历1 2 八月二十七日) 举行,一 直延续到1 9 4 8 年。解放后,祭孔制度虽被取消,后来因考察、补救 工作的需要,浏阳祭孔音乐在脱离祭孔典礼的情况下亦演奏过几次。 本章将梳理浏阳祭孔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研究状况并分析其产生的 渊源。 第一节浏阳祭孔音乐的产生及其历史沿革 浏阳祭孔音乐在浏阳文庙祭孔典礼上的演奏从产生到消亡( 1 8 2 9 1 9 4 8 ) 共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历史。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在经历社 会动荡及祭孔制度被取消之后,浏阳虽已没有祭孔典礼与祭孔音乐结 合的祭孔活动,但人们在尽力挽救浏阳祭孔音乐,包括实物的乐器补 救及相关资料方面的整理工作。因此,整个浏阳祭孔音乐的纵向历史 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创制初期 浏阳祭孔音乐自道光年问创制之后( 约1 8 3 5 年1 3 ) ,便在浏阳文 庙每年春季二月和秋季八月的第一个丁日举行祭孔典礼时进行演奏。 这一时期实际是指道光末年到咸丰初年约二十几年的时间。 二、繁盛时期 清朝末年( 从咸丰末年始) 至民国初年是其全盛时期。当时浏阳 祭孔音乐受到了几位历史名人的关注。曾国藩于咸丰十一年( 1 8 6 1 ) 曾聘请邱之桂之子邱庆龠1 4 偕同乐生前往安徽安庆教乐,他在日记中 记载: 1 2 参李美燕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琴之考辨与研究:“诞祭是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生 日那天。后来民国颁行阳历,大约1 9 3 2 年打祭,乃改为阳历八月二十七日。” b 关于浏阳祭孔音乐创制完成,即真正开始演奏时间的考察,详见下文第二章。 1 4 邱庆龠为邱之桂之子,律音汇考“凡例”提到邱庆龠协助邱之桂制乐之事:“是集虽出 一手,未当自以为是,凡遇疑义,即命男( 庆诰、庆龠) 辈旁搜博采,各执证据互相辨论, 必至释然无疑,方始定稿。”第3 页。 4 ,贺宏勋带浏阳精于古乐者邱庆龠等六人来。邱系谷士先生 ( 笔者按:即指邱之桂,下同) 之子,六人者皆承谷士之教,讲 求古乐。带来乐器,琴一,瑟一,凤箫一,洞箫一,匏一,埙一, 篪一,笙一。因令奏乐以鼓节之,音节清雅,穆然令人想三代之 盛! 古昔圣王修己治人之术,其精者全存乎乐,而后世之独阙者, 乃首在乐。余因古人治兵之道,作诗之法,皆与音乐相通,而懵 然不知,深以为耻! 思访寻谷士先生之徒党,相与讲求一二。故 招集六人者,自浏阳来皖。儿子纪泽粗晓音律,明年当今来营, 究心兹事。1 5 光绪十三年( 1 8 8 7 ) ,翁同稣将邱之桂著的律音汇考进呈光 绪帝御览,当时户部侍郎曾国藩之子曾纪泽联合许多京官,亦奏请以 邱之桂入崇祀乡贤祠1 6 。 翁同稣在日记中亦提到将邱之程的律音汇考呈现给光绪帝: 国子监直日,呈进安邱王筠、浏阳邱之桂书籍,留中,未发 南书房,亦罕事也。” 谭嗣同也关注过浏阳祭孔音乐: 。 同县邱谷士先生之桂幽求钟律,钩索元音,从古乐久废之余, 独传候气定律之法。殆由天授,非第人力。由是吾乡之乐有声天 下。1 8 光绪年问,全国有多处文庙用乐向浏阳学习,如朱明振兴国乐 不遗余力民族音乐家郑觐文一文有如下记载: 清代为加强封建礼教,非常重视祭孔活动,诏定每个府、州 都要设立文庙( 即孔庙) ,每年仲春与仲秋的上旬丁日按例举行 祭祀孔子的典礼( 丁祭) 。光绪二十八年( 公元19 0 2 年) 江苏督 学特聘湖南浏阳文庙音乐教习邱之程( 笔者按,“桂 原误为“棱) 的门徒来江阴教授祭孔庙乐,郑觐文因音乐技艺高超,被学中推 b 见曾国藩日记,刘毅政等编,北京金城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3 5 4 页。另律音汇考 “崇祀乡贤录”记载:“大学士两江总督曾文正克复安庆时,故监生( 笔者按:指邱之桂, 下同) 久没,礼聘其次子庆龠偕数人往教习于安庆幕府。文正先后曾额二:日雅淡和平; 日精探正乐。”第5 页。 详见律音汇考“崇祀乡贤录”,第l 呻页。 见翁同稣日记,陈义杰整理,中华书局1 9 9 8 年版,第2 1 6 5 页。 谭嗣同全集( 清) 谭嗣同著,蔡尚思、方行编,中华书局1 9 8 1 年版,第2 5 7 页。 5 举担任江阴庙堂音f f b h 教。” 湖南湘潭县也派人到浏阳来学习,湘潭县志记载: ( 湘潭县) 用公田九十亩岁入谷一百二石习乐舞,所典佾舞 授舞器,初时受舞图于浏阳,其后益娴习。均士大夫入学弟子亲 为之,容止可观,进退秩秩焉,遂传丁祭礼乐谱行于列县2 0 三、濒临消亡 民国7 年( 1 9 1 8 ) ,军阀混战,北军占领浏阳,抢走玉制特磬一 口2 1 。抗战时期,由于战乱的影响浏阳祭孔音乐古乐器散失很严重, 人们将古乐器埋在土里,使风箫音质损坏,并有八个编钟被盗。 四、补救 建国后,浏阳县人民政府极力支持浏阳祭孔音乐的补救工作,向 民间征集到大批古乐器。1 9 5 1 年举办了浏阳祭孑乙音乐乐器陈列展览。 1 9 5 4 年,浏阳礼乐局老人刘蒲仙等对古乐器进行添置和修整。1 9 5 6 年杨荫浏先生考察浏阳祭孔音乐时组织乐舞生在长沙演出并录音。 1 9 6 2 年国家文化部指定浏阳对浏阳祭孔音乐进行全面整修,古乐器 全部运回浏阳,经再次修缮,使原古乐器获得基本恢复,并训练乐舞 生进行表演,由省群众艺术馆录音。1 9 6 3 年全套古乐器又运到省博 物馆。现所有古乐器、舞器等都存于湖南省博物馆。 五、新发展时期 。 这个时期的工作主要体现为对浏阳祭孔音乐的资料整理。从上世 纪六十年代以来,浏阳文化馆的彭传彭、高如德、潘信之2 2 ,湘潭文 化部门的熊赳赳、洪滔、朱用修等同志,都曾致力浏阳祭孔音乐的资 料整理和研究工作。1 9 9 7 年人民日报( 海外版) 报导了浏阳祭孔 音乐2 3 。2 0 0 5 年,王子初先生在编纂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湖南卷) 时曾亲赴湖南省博物馆对现存浏阳祭孔音乐乐器进行细致考查。2 0 0 7 年6 月9 日,“浏阳文庙祭孔古乐 正式入选为长沙市首批非物质文 1 9 见中国近代音乐家传第一册,第2 3 页,春风文艺出版社1 9 9 4 年版。 2 0 见湘潭县志卷七,“礼典二”,( 清) 陈嘉榆等修,王闽运等纂,光绪十五年( 1 8 8 9 ) 刻本。 2 1 参浏阳县志,湖南省浏阳市地方志编委会编纂,中国城市出版社1 9 9 4 年版,第7 5 0 页。 2 2 潘信之老先生是浏阳文化馆前馆长,现已八十多岁,上世纪四十年代曾观看过浏阳祭孔 音乐的演出,六十年代加入“浏阳古乐发掘委员会”,并任委员会主任,组织浏阳祭孔音 乐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笔者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得到了潘老的大力帮助和支持。 2 3 详见人民日报( 海外版) 1 9 9 7 年9 月2 4 日第八版,标题为“浏阳古乐”。 化遗产。这两年浏阳文化馆的同志正在准备浏阳祭孔音乐的相关资 料,努力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节浏阳祭孔音乐产生的原因 浏阳祭孔音乐的产生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清朝宫廷对祭孔 活动的重视。清王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为了巩固统治,统治者非 常重视提倡汉文化,祭孔制度和祭孔音乐在中国历史上的这一时期已 定型并发展成熟2 4 。从皇太极时的首次祭孔,在入主中原之后,到顺 治朝得到巩固,康熙时进一步发展,乾隆时己达到顶峰,接下去的皇 朝代代相传,直到清朝的灭亡。 为加强儒家封建礼教,清统治者亦非常重视提倡民间祭孔,诏 定各府、州都要设立文庙。当时的祭孔活动遍布全国,制定了系统的 各省、州府、县学祭孔用乐制度。从顺治朝起,朝廷就己为地方颁定 祭孔制度,康熙时则颁定中和韶乐于各州、府、县学2 5 。乾隆八年 ( 1 7 4 3 ) ,朝廷为各省府、州、县学孔庙重定雅乐乐章2 6 ,这直接影响 了浏阳祭孔音乐的产生。同治版浏阳县志记载的一段话体现了清 宫廷祭孑l 制度对浏阳祭孔产生的影响: o 康熙八年( 16 6 9 ) 订改乐章名“和 为“平 ,称“中和韶 乐 。五十二年( 17 13 ) 改造乐器审定黄钟之度。雍正三年 ( 1 7 2 5 ) 奏准将祭器、乐器式样刊刻行各省制造,十二年( 1 7 3 4 ) 议准直省器有未全备者,该地方官详明督抚,照额设原数备齐, 如有损坏,亦即详明修补。府、州县官并教官离任,时俱各查明 交代。又乾隆八年( 17 43 ) ,订定乐章令乐舞生肄习。浏阳 旧无乐舞,道光九年( 18 29 ) ,知县杜( 笔者按:即指杜金鉴) 聘邑人邱之桂等教习,至今称盛。2 7 因此,清朝宫廷雅乐制度( 祭孔制度) 对浏阳祭孔音乐产生了 2 4 中国古代祭孔音乐产生于鲁哀公十七年( 前4 7 8 ) ,有学者将其历史发展特点分为四个阶 段,具体内容可参考文启明祭孔乐舞的形成和对外传播一文( 中国音乐学2 0 0 0 年 第2 期,第7 l 一8 3 页) 。另关于中国历代各朝孔庙雅乐的详细具体内容可参江帆、艾春华 所著中国历代孔庙雅乐(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 0 0 3 年版) 一书。 d 清朝宫廷对地方的祭孔制度详见下文“清朝宫廷祭孔概述”节。 2 6 清史稿礼志三,第2 5 3 9 页。 2 7 同治版浏阳县志卷十“祀典二”文庙,( 清) 王汝惺等修、邹煌杰等纂,同治十二年 ( 1 8 7 3 ) 刻本,第8 页。 7 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其产生离不开清代祭孔这个大背景,它所用的乐 谱、乐器等都来源于宫廷颁布,在宫廷的祭孔思想指导下产生。 第二,浏阳县令杜金鉴的大力组织与倡导2 8 。上段引文提到“浏 阳旧无乐舞,道光九年( 1 8 2 9 ) ,知县杜( 笔者按:即指杜金鉴) 聘 邑人邱之硅等教习,至今称盛。 杜金鉴2 9 作为当时的地方官积极响应 朝廷颁发的祭孔制度,组织浏阳方面的祭孔活动。为配合管理浏阳文 庙祀孔的需要,他专门组织设立浏阳礼乐局,制定礼乐局规章制度。 并聘请邱之程创制祭孔音乐,担任乐教习,传习礼乐。 第三,创制人邱之桂本人很酷爱音乐、音律之学,从小就有很 深的修养。这也为浏阳祭孔音乐的创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浏阳儒学文化根基深厚。浏阳的儒教历史背景对浏阳祭 孔音乐的产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宋代开始,浏阳就开设了很多 书院,到清朝末年共有八所。浏阳的八大书院均为教习儒学而设硼, 浏阳儒教场所除书院外还有学宫。另外,浏阳文庙作为传习儒学的载 体亦早在宋代就已修建,在祭孔音乐产生之前,浏阳文庙祭孔时就已 有简单用乐3 1 。因此,浏阳祭孔音乐的产生亦离不开当地深厚的儒学 文化背景。 第三节浏阳祭孔音乐资料的整理及研究状况 笔者所见与浏阳祭孔音乐相关的文献资料大致包括三类:原始资 料、汇编性的资料整理成果和较强学术性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汇编 性的资料整理成果占多数。 一、原始资料 其一,邱之桂所著律音汇考和丁祭礼乐备考。邱氏在律 音汇考中介绍了浏阳祭孔音乐乐器及律制方面的内容。丁祭礼乐 备考则更全面介绍浏阳文庙祭孔的情况,包括仪注、礼器图、祭品 2 8 律音汇考“崇祀乡贤录”第5 页也记载:“浏阳先师庙向无乐舞,故监生( 笔者按:指 邱之谴) 既精音律,慨然举行,县令杜金鉴聘之,为设乐局,教其邑子弟。故监生率作兴 事缔造礼乐器,于春秋两丁祭前豫习。” 2 9 关于杜金鉴其人,又叫杜晓平,同治版浏阳县志卷十五“职官一”:“杜金鉴,浙江 会稽举人。” 3 0 参1 9 9 4 年版浏阳县志第6 7 3 “7 4 页。并详见下文“浏阳儒学的发展”。 3 1 明嘉靖版浏阳县志,具体内容见下文。 8 等;音乐方面包括乐谱( 唱、奏谱) 、舞谱。 其二,刘人熙琴旨申邱3 2 ,该书主要针对邱之程的琴学观有 不同见解,强调习琴应该以庙堂“雅乐”为重,不应偏向独奏自娱, 书中对浏阳祭孔音乐的琴律有所研究。 其三,刘伯远兴复国乐问题3 3 一书以浏阳祭孔音乐为例,提 倡兴复国乐的重要性。 其四,杨宗稷琴学丛书多处涉及到律音汇考乐器的律制 问题3 4 ,并记载他模仿邱氏制作排箫3 5 的情况。还在该书“琴话 卷 二提到: 湘省丁祭今犹明备,秩然可观。盖道光中浏阳邱氏创造之功 不可末也。 , 其五,浏阳礼乐局编浏阳文庙丁祭礼乐局规条3 6 一卷,该书 为浏阳礼乐局对浏阳祭孔音乐的管理条例,包括对祭器、祭品、乐生 和乐器等各方面的详文规定。 二、汇编性的资料整理成果 1 、专著类 整理汇编性质的资料较早的有唐先征乐器图说3 7 和浏阳县发 掘古乐委员会编浏阳古乐资料, 乐器图说弁言记载: 本年( 1 9 4 3 ) 九月奉,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公 电谕,以十六界全省运动会,定双十节在耒阳举行,浏阳古乐应 参加演奏,借以鼓吹休明黼黻盛治,辅尧遂邀礼乐局主任唐先征 先生暨各首事集议 该书列出当时去耒阳演出的浏阳祭孔音乐乐器及其图片。 浏阳古乐资料前言部分说明了编书目的和背景: ( 1 9 5 4 年后) ,省指示县必须有系统的发掘整理。故于1 9 6 2 年12 月以魏嫡媛副县长为首成立了浏阳古乐发掘工作委员 会,研究了工作进行,并邀集了刘蒲仙、刘运丰、胡长秋等人 3 2 清光绪十五年( 1 8 8 9 ) 师京刻本。 3 3 浏阳社会服务处1 9 4 3 年版。 弘如琴学丛书琴话卷一,三雷琴斋藏本,民国二年( 1 9 1 3 ) 刻本第1 3 页。 3 5 琴学丛书琴学随笔卷一,民国八年( 1 9 1 9 ) 刻本第2 4 2 6 页。 3 6 ( 清) 浏阳礼乐局撰,咸丰三年( 1 8 5 3 ) 礼乐局刻本,湖南图书馆藏。 3 7 民国三十二年( 1 9 4 3 ) 浏阳礼乐局石印本。 9 从事发掘整理历时九月,工作基本上完成了任务。 该书包括“溯源”、“沿革 、“乐器、“舞器”和“乐谱”五个方 面的内容。 另外,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响应中央文化部提出“收集整理编辑 出版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 的方案,浏阳县文化局对浏阳祭孔 音乐进行了调查和收集工作,编印了浏阳文庙丁祭礼乐集成一书。 该书对浏阳祭孔音乐的介绍比浏阳古乐资料要全面,除了介绍祭 孔音乐本身的内容外,还提供了“丁祭大典仪注、“祭品、“浏阳文 庙 、“浏阳礼乐局 等一些与祭祀大典相关的资料。 2 、论文及其他 除上述几本书之外,还有一些主要为介绍性质的资料和文章,最 早为1 9 3 7 年湖南浏阳县古乐纪要,简要介绍了浏阳祭孔音乐在当 时的概况及其所使用的乐器。湖南教育( 1 9 4 7 年7 月) 浏阳古乐 纪要3 8 一文载入了该资料的全部内容。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载有“浏阳文庙乐舞”,将浏阳祭孔音乐乐舞的服饰、舞器、基本动 作、场记等进行了说明,并且每个动作都有图示。其中干戚舞根据贺 海程4 0 同志传授记录整理。 另外,下列文章也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浏阳祭孔音乐:张民均国 乐古礼在浏阳4 1 ,何键祀孔礼乐与国家政治的各种关系4 2 潘 信之浏阳古乐的创制者一邱之桂,洪滔邱之硅的音乐实践4 3 , 张晔浏阳邱之桂古乐器的创制与成就4 4 ,刘歌宁、罗江帆浏阳 古乐,声声震山岳4 5 等等。还有一部分为上世纪四十年代演奏过浏 阳祭孔音乐的老先生所写的回忆录4 6 。 三、学术性的研究成果 杨荫浏先生于1 9 5 6 年来浏阳考察之后撰有孔庙丁祭音乐的初 3 8 该文除了包括湖南浏阳县古乐纪要的内容外,还增加了一段邱之程创制乐器的情况。 3 9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省卷编辑部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 9 8 6 年版。“浏阳文庙乐 舞”内容为第1 6 9 一1 8 2 页。 柏贺海程是上世纪演奏浏阳丁祭礼乐的老先生,先是舞生,后担任乐生。 4 1 载中央日报( 湖南) ,连载于1 9 4 7 年1 2 月1 7 一1 9 日第四版。 4 2 该文以浏阳祭孔音乐为例,研究礼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何键,船山学报第5 期。 载湖南民间音乐研究1 9 8 5 年第2 期。 4 4 载艺海2 0 0 2 年1 月。 载档案时空2 0 0 4 年第3 期。 4 6 如邱少求老先生忆浏阳文庙之古乐古舞( 未出版) 。 1 0 步研究47 和孔庙丁祭音乐,后文包含前文所有内容。孔庙丁祭 音乐除了对浏阳祭孔音乐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梳理4 s 之外, 最重要的是将当时每个乐章的唱奏乐谱记录下来,由于那次浏阳乐舞 生演奏时缺少琴瑟乐器,杨先生根据邱之桂的丁祭礼乐备考译写 了琴瑟谱。两文还将乾隆八年以后清朝孔庙雅乐的演变及传授关系进 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将浏阳祭孔音乐与之进行了比较。 湖南湘潭市文化艺术联合会副研究员熊赳赳撰写的“浏阳古乐” 今辨和清朝宫廷雅乐的活化石浏阳古乐卅两篇论文,涉及 到了浏阳祭孔音乐的乐律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湘潭市文化馆的朱 用修老师曾致力于浏阳祭孔音乐的研究工作,搜集资料,著有中国 雅乐的活化石浏阳古乐一书( 待出版) ,将浏阳祭孔音乐与中 国古代历朝雅乐联系,该书史料较丰富,对浏阳祭孔音乐的介绍非常 全面,附录部分还收录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演奏过浏阳祭孔音乐的 老先生5 0 的回忆录七篇及一些老照片,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有助于了 解当时浏阳祭孔音乐的情况。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湖南卷) 收有现存湖南省博物馆的浏阳 祭孔乐器和舞器的拍摄照片,并且对每件器物的创制年代、来源、形 制文饰及保存状况等,都提供了详细的资料说明。 ;李美燕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琴之考辨与研究”一文有一部分的 内容为“清代浏阳古乐七弦琴”,将湖南省博物馆藏的浏阳祭孔音乐 古琴分为三组,并分别作了仔细描述和说明。 从上述资料中,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第一,大部分文献资料都为 概括性介绍、整理和汇编性质,很少有专门针对浏阳祭孔音乐的某一 方面5 2 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内容重复比较严重5 3 。第二,对于浏阳祭 孑l 音乐的态度方面,出现了过褒和过贬两种情况。前者以浏阳本地方 面的资料为代表,如:国乐古礼在浏阳5 4 清朝宫廷雅乐的活化 4 7 载音乐研究1 9 5 8 年第l 期。 4 8 包括邱之桂的生平、“浏阳雅乐的沿革”等。 4 9 载湖南群众文化1 9 9 2 年1 2 月。 5 0 如陶斐章、贺海程、林云等。 射载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 0 0 5 年第2 期。 5 2 如乐学方面( 包括乐律、乐器等本体研究) 或史学方面( 包括渊源、发展源流以及外围 世界对其产生的影响等等) 。 5 3 如上述介绍性质的文章中的资料基本都来源于浏阳古乐资料和浏阳文庙丁祭礼乐 集成这两本书,很少有独特的角度和创新之处的研究成果出现。 5 4 该文说“把邱先生的部伟大著作一律音汇考( 可说是中国今日仅有的部乐学巨著) 由朝廷宰相翁同稣进呈皇帝,由此浏阳雅乐名闻海内,一致承认国乐古礼存在浏阳一。 1 1 石浏阳古乐5 5 等文中均有所体现。后者以杨荫浏先生为代表, 孔庙丁祭音乐一文认为祭孔音乐没有人民性,全部反映封建统治 者的生活,为统治者所利用,不值得一提5 6 。 5 5 该文的标题,既然现在不能演奏,就不能称为“活化石”。 5 6 内容详见杨荫浏孔庙丁祭音乐第7 4 7 8 页。 1 2 第二章浏阳祭孔音乐的创制人邱之稚 第一节邱之桂生平 邱之桂,字逢年,号谷士,西乡水围嘏( 今浏阳太平桥镇) 人, 生于乾隆四十六年( 1 7 8 1 ) ,卒于道光二十九年( 1 8 4 9 ) 5 7 享年6 9 岁,监生,议叙八品。他自小受父亲邱民坊影响颇深,“喜读书,尤 通律吕 5 8 ,其律音汇考自叙云: 程十岁受毛诗,先君子淮川公教以韵学。凡宫商角徵羽 之字母,见溪郡疑之,标射开口撮口之分,喉舌唇齿牙之辩,一 一指示。稍长,学审笛;又晓之日:“声字之谱,殆即五声二变 之源流;如时曲北调出凡一,无异五声之兼二变。安知今乐不犹 古乐也? 硅识之不敢忘。”已得朱子仪礼经传通解,读之,见 所存诗乐皆注律吕,窃欲按字谱之,恒苦龃龉不合,此固数十年 所常耿耿于心者。 “先君子淮川公”即指邱之桂的父亲,邱之硅从小跟父亲学习音 韵学,之后能识工尺谱6 0 ,会吹笛,并且还有一定的民间音乐修养6 1 。 他在给朱子仪礼经传通解译谱遇到困难时仍坚持努力,足见他对 音乐的执着与热爱。 邱氏对音律知识的执着追求,使他对律吕知识掌握很精深。清代 李桓在国朝耆献类徵初编记载: 邱之桂,生有异质,敦孝友,喜读书,尤通律吕。谓乐 所由起,实符自然天地之气,仿古法掘坎内管,推候十z p l 中气, 应六十四卦,审阴阳休咎之徵。乃按律制器,率众肆习。凡 川律音汇考第6 页。 参浏阳县志卷十八人物。中华邱氏大宗谱浏阳分谱载邱父,即邱民坊,号淮 川,字德音,太学生,“性仁厚,遇事有干略,喜读书舍为族人义学,割腴田百亩入熟 申为经理束修佛事”,第1 5 8 l 页。另嘉庆版浏阳县志卷二十七“人物”之“儒林”载: “邱民坊,监生,西乡人,性慷慨,喜读书,以父命建嘏田书舍,延师课族中子弟,又遗 命捐田百亩,入塾中,为经理束修费。” 拶律音汇考自叙,第l l 页。 指引文中的“声字之谱”。 6 1 杨荫浏先生认为:引文中的“时曲”是指昆曲中的北曲,代表民间流行的曲调,即引文 中的“今乐”,而“古乐”指的是雅乐,“安知今乐不犹古乐也? ”邱之桂认为民间音乐不 一定不如雅乐,因此,杨先生认为邱之硅有一定的民间音乐修养,不反对民间音乐。详见 孔庙丁祭音乐第2 页。 1 3 数十年,又博采群书,辨伪正失,著律音汇考和丁祭礼乐 备考,刊行。6 2 邱之桂做事十分严谨,这从他的制乐过程可以看出,律音汇 考凡例云: ( 桂) 每谱一章,必令黎生( 志熟) 审笛,从子( 庆颐) 挥 弦,季男( 庆吁) 按节,至音均悉协,处气始不拗。是集虽 出一手,未当自以为是,凡遇疑义,即命男( 庆诰、庆钥) 辈旁 搜博采,各执证据,互相辨论,必至释然无疑,方始定稿。6 3 邱之桂还善弹古琴,他曾刻苦钻探古琴理论,编写古琴弹奏指法, 还亲自监制了许多古琴,进行了古琴打谱的工作,并在县城传授了很 多弟子,如邱庆善、邱庆龠等,当时还形成了“浏阳琴派”“。浏阳 进士刘人熙( 1 8 4 4 1 9 1 9 ) 针对邱之桂习琴的观点作进一步引申,著 有琴旨申邱一书。 第二节邱之桂制乐概况 邱之桂在律音汇考自叙中云: 嘉庆戊寅( 18 18 ) ,与修邑乘,( 程) 获读颁定文庙乐章,载 春丁夹钟主宫倍应钟起调,秋丁南吕主宫仲吕起调。二祭皆清音 为之还转,而未当收一浊音,乃恍然于清浊之判若两途,而律吕 之不可混杂,有如是者。道光九年( 1 8 2 9 ) ,明府杜晓平先生因 邑素无乐舞,征( 桂) 教习。爰遵奉颁图册恭制乐器,率俊秀子 弟讲明肄习,每当二仲,敬谨陈奏七载于兹,未敢稍懈,肄习日 久会悟渐深。” 另道光十八年( 1 8 3 8 ) ,当时的佾舞教习李春辉为律音汇考 写“序”时亦提到邱之桂制乐前的情况: ( 嘉庆) 戊寅( 18 18 ) 岁,余同谷士与修邑乘得读颁定文庙 乐章,谷士谓可遵而谱之也,余心志不忘。适( 道光) 己丑( 1 8 2 9 ) , 6 2 国朝耆献类徵初编卷四百二十二,( 清) 李桓辑,( 台北) 明文书局1 9 8 5 年版。清代 传记丛刊第1 8 l 册,第4 0 9 页。 6 3 律音汇考第3 4 页 6 4 详见高如德浏阳文庙丁祭礼乐集成,第1 8 页。又可参见李美燕湖南省博物馆藏古 琴之考辨与研究一文中对浏阳古乐七弦琴的研究。 6 5 律音汇考自叙第l l 1 2 页。 1 4 邑明府杜晓平先生欲遵例兴乐,而苦无教习。以辉言聘谷士主其 事,率邑中生童,朝夕弦诵,届丁则奏诸庙。谷士自是弃举子业, 专事音律。6 6 这两段为邱之桂创制浏阳祭孔音乐动因和背景的重要史料。其中 “修”为“学习”之意;“邑 是旧时“县”的别称;“乘”( s h e n g ) 在这里指“史书 6 7 。“与修邑乘”的意思是读了县里的相关史书。邱 之桂通过读相关史书获得文庙乐章。笔者认为,这里县里的“史书 即指嘉庆版浏阳县志,正好为嘉庆戊寅( 1 8 1 8 ) 所纂。该版浏 阳县志确收录了清宫廷乾隆年间颁发的文庙乐章6 8 ,但具体是否就 为乾隆八年( 1 7 4 3 ) 朝廷向直省颁发的那一套,还需进一步考察。据 该县志中记载的用乐内容已至乾隆二十年( 1 7 5 5 ) 6 9 ,因此笔者推测 至少应为乾隆二十年以后颁发。李春辉记载“谷士谓可遵而谱之也, 前面提n f i i j 之桂从小喜音律、音韵之学,说明邱之桂获读朝廷颁定的 乐章之后将这些祭孔用乐内容作了仔细研究。“杜晓平先生欲遵例 兴乐”,其中的“遵例 就是指地方县令遵照朝廷颁发的祭孔用乐制 度在地方推行祭孔音乐。 由上可见,邱之桂最早接触祭孔音乐的时间为1 8 1 8 年( 嘉庆二 十三年) ,当时他3 7 岁,获读了朝廷向各直省、州府、县学等颁布的 r 文庙乐章。1 8 2 9 ( 道光九年) 年,浏阳县令杜金鉴倡导浏阳文庙祭孔 用乐,正式聘请邱之桂创制浏阳祭孔乐器并担任乐教习。他受到聘请 后便开始制乐,至于具体在哪一年制成全套浏阳祭孔乐器及舞器,史 料没有明确记载,但律音汇考邱之桂在自叙结尾署名和日期如下: 。( 时) 道光乙未冬( 1 83 5 ) 十月朔日,浏阳谷士邱之 桂叙。 根据“自叙”完成的时间可以推断,邱之桂最迟在1 8 3 5 年( 道 光十五年) 已将乐器全部制成7 0 ,此时邱氏5 4 岁。在制乐过程中,邱 之桂曾前往山东曲阜进行学习7 1 ,具体在哪一年、学习哪些内容,暂 的律音汇考序,第8 页。 6 7 三字注释分别见汉语大字典第6 7 、1 6 1 8 、1 6 页。 郦见嘉庆版浏阳县志卷十八“祀典文庙”。 鲫同上,第1 9 页。 7 0 另从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湖南卷) 记载浏阳祭孔乐器的时间来考察,大部分乐器的时 代都为道光九年,但其中“大瑟( 两件) ”的创制年代为道光十五年( 1 8 3 5 ) ,笔者推测, “瑟”应是邱之桂最后所制乐器。第2 4 2 页。 丌见浏阳古乐资料“沿革”,第l l 页。另浏阳古乐纪要一文亦提到:“( 邱之桂) 发 愤潜研古今乐律,亲赴曲阜考察,归而冥索。”1 9 9 4 版浏阳县志“文物”亦记载:“文 1 5 未见相关记载。但笔者根据邱氏自己在丁祭礼乐备考的注释可以 推出,他去山东至少获读了圣门礼志和圣门乐志等祭孔资料 7 2 o 关于邱之桂具体创制浏阳祭孔乐器的过程,很多资料都有记载, 如浏阳古乐资料、浏阳古乐纪要7 3 等,本文归纳如下:道光九 年( 18 2 9 ) 邱之桂开始创制古乐器。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学生跨校教育资源共享与跟踪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生态修复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支付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瓷砖电商平台合作合同
- 2025年数据分析师中级技能自测题
- 2025版家政服务与雇主家庭教育指导合同
- 二零二五年电商跨境支付结算服务合同
- 2025年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招聘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
- 2025版门卫人员健康体检与保险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环境治理与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咨询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加工承包合同
- 2025年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 ECRS原则课件教学课件
- 外伤出血急救课件
- 2024年辽源市应急管理局招聘应急管理专员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创业:道与术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
- 基孔肯雅热医疗机构门诊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二)
-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5)》
- 压力性尿失禁专题宣讲PPT培训课件
- 机动车维修备案登记表
- (完整版)100句搞定雅思阅读长难句——练习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