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汉语重叠式状态词范畴系统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汉语重叠式状态词范畴系统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汉语重叠式状态词范畴系统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汉语重叠式状态词范畴系统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汉语重叠式状态词范畴系统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汉语重叠式状态词范畴系统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通过重叠构成的重叠式状态词普遍存在于汉语各方言中,是汉语中的一个 重要词类。本文立足于大汉语的角度,在前人对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单点研究的 基础上,选取七大方言区中1 5 种具有代表性的方言,将重叠式状态词纳入一个 词类范畴,围绕其形式的构成,语法意义以及语法功能等三方面作了一个较为系 统和全面的考察。 本文的第一章,我们运用比较、统计和归纳等方法,按照重叠式状态词构成 基式音节的不同,分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基式对各方言重叠式状态词的形 式进行梳理,最后发现各地方言重叠式状态词的构成有着共同的规律和特点,基 本上可以分单纯重叠式和附缀重叠式两大类进行整合。与此同时,我们对各种形 式的地域分布进行了研究。 按照重叠式状态词内部构成成分的不同,我们在文章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中 分别就单纯重叠式状态词和附缀重叠式状态词两大类别,探讨了它们的语法意义 及语法功能。 在第二章探讨语法意义时,我们主要采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就重 叠式状态词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根据形式和语法意义之 间的对应关系,构建了一个形式和意义的对应系统。 文章的第三章,我们对各方言中重叠式状态词的语法功能及与之相关的助词 情况进行了考察,对重叠式状态词的语法功能受限的主要因素以及助词的隐现情 况进行了分析。 最后第四章是全文的总结。 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语方言重叠式状态词的研究以期对普通话的语法研究提 供一定的线索和启示。 关键词:方言重叠式状态词构成形式语法意义语法功能 d u p l i 髓t e dd c s c r j p 晰f b n n e dt h l 伽曲o v e r l a p p i n gc x i s tg e n e r a l l yi nc h i n e d i a l c c l w h i c hi s 皿i m p o n a n tw o r d - c l 勰si nc h i n c s e t h ea r t i d e 眈s r c s e a r c h o nt h cb a s j so ft l 璩t h i n gt h a tf o r c f a t h e 糟o v e d a pa n dd i c ka n d s t u d yt oc h i n c s e d i a l c c ta d j e c t i v c so l l i y 她dc h o l o s c1 5d i 丘b f c n td i a l c c t si n7a r e 船o f ( 瓢n e s e d i a l e c t w es d u p n c a t e dd c s c 却t i v c 踮aw o r dc a t e g o r y ,如dg i v ct l l ew o r d - c l a s sa n s y s t e m a t i c a id e s 翻p t i 衄0 fi t s 舢a t i c a lf l l n c t i o n ,s c m 锄t i cm e a r l i n 岛柚dt l l e c o 衄i s t e n t sf b 皿i gd u p u c a t c dd c s c f i p t i v e hl h cf i r s tc h a p t c f ,a c c o r d i gt ot l l ed i 彘蚴c cs y l l a b i cl g i h ,w ed i v i d e dl h e r e d u p l i c 柚t 证l ol h r c et y p e s ,t h a ti sr c d u p l i c 柚t0 fm o n o s y l l a b l e ,o fd i s y i l a b l e 锄d p o l y s y l l 曲i ct op r o v i d ci n f b 衄a t i v cm a t e r i a l so fd u p l i c a t c dd c s c r i p t i v ei nt h c1 5 d j a l e c t s f l o mt l l i s w cf i n dt h a ti nd i 舒b r e n td i a l e c t st l l e r ea r ec o m 仃l o nf e a t u m sa l l d m l e si i lt h cp r o 掣e s so ff b 加血培d u p h c a t c dd e s c 却t j v e s ,s ot h a ta l lt h ed u p l i c a t e d d e 黜i p t i v ci nt h e1 5d i a l c c l sc 觚a l s od j v i d e d 硫。蠲x a t i a d d e d0 n a l l ds i m p l e d u p l i c a t e do n e s m e a n w h i l c w ed i s c u s st h e s ed u p l i c a t e dd 船c 邱t i v e sr c g i o no fp e r s o n w h od i s 研b u t e h t h cs e n d 姐d t h i f d c h a p t e 塔 w c f o c i l so n t l e 掣姗a r m e 蛐j n g a n d g r 8 衄a t i c a lf u n c t i t od i s 锄s s 也ed u p l i c a t e dd c s c r i p t i v cr 髓p e c 曲e l y w i t ht l l c 啪b i m t i o no fd 鼯硎皿o na n de x p l 衄a t i o l l ,t h ea n i c l ed i s c u s 辩st 1 1 e f u n c l i o n so fa l lt h e 咖啦t si l ld u 曲t e dd c s 商州v c si nt h cs c a 晚dc b a p t e l a n di n c o n c l u s i o n ,w eb u i l das y s t c mb c 抑e 明d u p l i c a t c dd c s 甜p t i v e sf 0 皿s 肋di t ss e m 卸t i c m c a l i i n g s 。 n ct 扯r dc h a p t c rd c a l sw 曲也e 乒啪a t i c a lf l i 删o no fd 叩l i c a t e dd e s c r j p t i v e s 锄d 卸x i l i a r yw o r d sw h i c h 拟a c h e d t ot h c m 鹤u s c di i is e n t e n c e s ,绷dc h i c n yg i v c sa d c s c r i p t i o no ft h cm l et h a t 删i a r yw o r d s 伽咀c c a l i go rr e v e a l i n g t h ef o n h c t i o ni st h c n d u s i o n t h ea r t i d ci sd c s i 母地dt oo 矗研蛐ec i u c so f 卸s p i r a d o n st ot h er c s c a r c ho f 夸锄m a ri nm o d e mc h i i i 龉ct h r o u 班m c 龃a l y s i so fd u p l i c a t c dd e s c i i p 曲ci nc h i n e s e d i a l c c t k e yw o r d s a 岫d i a l e c td u p l 枞d 嗍i p 曲ef o m o ft 吣d u p l i c 曲巴d d e s c r i p t i v cm e 跚i n g o ft h c 舯m a rg 舱仰n a t i c a lf i l n c t i o n s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客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巳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埠! 握i 建 日期:、鎏! 二兰: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垒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许辛1 堋 日期:扣1 7 、上。厶 导师张了彳彳 导师签名:,i 删, 汉语重叠式状态词范畴系统研究 绪论 o 1 状态词的定义及范围 状态词又称“状态形容词”或“唯定形容词”。除非特殊需要,本文一律都 称为状态词。 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类,状态词最早出现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教研室主编的 现代汉语( 商务印书馆,1 9 9 3 年) 。该书将状态词独立出来作为与动词、形 容词并列的三大类谓词之一。下面是该书对状态词的定义及范围: 状态词是指象“大大方方、绿油油、通红、酷热”等表示事物的某种状态的 词。如果按照构词结构,具体可分成这六类: 1 ) 双音节的完全或不完全重叠:马马虎虎、糊里糊涂 2 ) 包含一个形容词性语素和叠音或者三个字的后缀:红通通、灰不溜秋 3 ) 一个比喻意味的状语成分和一个形容词性语素:笔直、稀烂 4 ) 包含了一个表示程度的形容词:酷热、众多 5 ) 两个形容词连用:灰白、细长 6 ) 文言的状态词:皑皑、滔滔、绰约 诚然,北大现代汉语对“状态词”所下定义是清晰的。但迄今为止,学 界还没有对状态词的定义及范围形成统一意见。不少学者如史有为( 2 0 0 2 ) 都将状态词等同于状态形容词或形容词生动形式,也就是朱德熙( 1 9 5 6 ) 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一文中所概括的状态形容词的类: a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小小儿的: b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干干净净的; c 、“煞白、冰凉、喷香、粉碎”等,且这一类形容词重叠式不是a a b b 而是 a b a b : d 、带后缀的形容词,包括“黑乎乎、绿油油、脏里瓜唧、灰不溜秋”等; e 、“f + 形容词+ 的”的合成词( f 代表“很”、“挺”等) :“挺好的、很小 的、怪可怜的”等。 显然,北大现代汉语与朱德熙的定义既有重合之处,也有分歧之处。对 此,此处不予评说,暂取综合之说。 。见史有为概括范畴及其相关的成句问怎 ,戴汉语学报,2 0 0 2 年第1 期 由于语料涉及汉语方言,因此本文的重叠式状态词主要指以形容词为基式、 通过重叠手段而形成的词类。这样,本文的重叠式状态词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 ) 以单音形容词为基式的重叠式:小小( 儿) 的 2 ) 以双音形容词为基式的表示状态的重叠式:干干净净,稳当当 3 ) 以多音形容词为基式的重叠式:好叫数( 好样儿的) 好叫数好叫数 0 2 学界对状态词研究之不足 状态词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词类,也是汉语里较有特色的一类词。汉语言学 界对它关注较早,研究成果不少。然而,无论是酱通话研究领域,还是方言学界, 对状态词的研究都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 学界往往将它置于形容词的框架之下进行研究,而不是将它作为一个独 立的词类来探讨。 2 ) 对于重叠式状态词,大家更是着墨于普通话( 实际上是北京话) 中的重 叠对形容词基式在语义、语法功能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而对形态多样的方言中 的重叠式状态词的讨论不多,更不用说从汉语及各方言角度对重叠式状态词进行 系统研究了。 由上可知,对于状态词的研究是汉语学界需要加强的一个领域,尤其是在大 汉语的范围之内的研究。 0 3 本文研究目标及语料范围 鉴于上述情况,本文拟在前人对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单点研究的基础上,立 足于大汉语的角度,试图对汉语各方言重叠式状态词形式的构成特点及规律进行 全面整理和归纳,并建立起其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之间的对应系统。 为尽可能详尽她展现各个方言重叠式状态词的原始面貌以建立尽可能完备 的状态词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之间的对应系统,本文所用语料涵盖七 大方言( 即官话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的以下1 5 个方言点中的重叠式状态词: l 、神木方言( 宫) 2 、黄冈方言( 官) 3 、吉首方言( 官) 4 、徐州方言( 官) 5 、余姚方言( 吴) 6 、温州方言( 吴) 7 、平南白话( 粤) 8 、四邑方言( 粤) 9 、福州方言( 闽) 2 1 0 、海丰方言( 闽) 1 1 、漳州方言( 闽) 1 2 、都昌方言( 赣) 1 3 、益阳方言( 湘) 1 4 、客语方言( 客) o 1 5 、五华方言( 客) 虽然上述方言点不可谓之少,但由于每一种方言还包含了众多的次方言、地 方土语等,所以仍然不能说我们所选取的方言点的重叠式状态词就一定能完全涵 盖各个方言区所有重叠式状态词的特征,而只能说它们的状态词只是该方言区的 代表而已。 o 4 各方言点简介 下面,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本文将涉及的1 5 个方言点的基本情况: 1 ) 神木方言 神木是陕西省的一个县,东l 临黄河与山西省,北连内蒙古,县内居民都是汉 族人。1 9 8 7 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将神木方言划入晋语五台片。根据七 大方言说,我们将它归入官话方言。 2 ) 黄冈方言 黄冈是鄂东名城,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黄冈方言主要以市中心 的黄州话为准,属于官话方言的江淮官话的黄孝感片。 3 ) 徐州方言 徐州方言属官话方言,华北东北次方言,语音和北京音较接近,与普通话差 别较大的是词汇,语法也有一定的特点。 4 ) 吉首方言 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吉首方言地处湘语和西南官话接合处,对于其归属 历来说法不一。有划归湘语的,也有认为是西南官话的,相比之下划到西南官话 的说法可能更加合理。 5 ) 余姚方言 余姚东接宁波,西连绍兴,古时长期属绍兴府。余姚方言属于吴方言的太湖 片之临绍小片。 6 ) 温州方言 和余姚方言一样,温州方言同属于吴方言,但无论是语音还是词汇上,两者 有相当大的区别。温州地区自成一个方言片东瓯片。 7 ) 平南白话 。本文把客家方言中的一个方言点称为“客语方言”主要指罗肇铺客语方言 所用方言材料 3 平南白话是指广西平南县的语言。县内除少数人说客家话,闽南话外,绝大 部分说的都是粤语。本地人习惯称之为“平南白话”。 8 ) 四邑话 四邑话通行与于广东西南部。四邑是指四个县级市。由于这四个地方的话基 本上差不多,所以合称为四邑方言。 9 ) 福州话、海丰话、漳州话 福州话、海丰话、漳州话都属于闽方言。闽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 摄为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方言之一。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是闽东方言的代表 方言。海丰在行政区划上是属于广东的,但是该县7 0 的人讲的是“海丰福佬 话”,即闽南话。漳州话大体上也属于闽南次方言。 1 0 ) 赣方言 赣方言是七大方言区中通行面积最小,使用人口最少的一个方言。都昌位于 江西北部,属九江市所辖,西南临鄱阳湖。交通闭塞。古代是“吴头楚尾”,是 古吴语和古楚语的交汇处。 1 1 ) 益阳方言f 益阳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著名的洞庭湖湖畔:益阳方言属于湘方言。湘语 也是一个使用人口较少、通行地区小的方言之一。由于古湘语南、北、西三面长 期以来处于官话方言包围之中,东部又受客、赣系方言的影响,以致语音系统不 断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新湘语和老湘语两种明显有别却又并存并用的特殊局 面。从地理上看,新、老湘语的通行地域恰好分布在北部和南部,我们所考察的 益阳方言当属新湘语。, 1 2 ) 客语方言 客家方言是客家人的语言,即客家民系的普通话语。客家方言不像其他方言 有一个比较集中的地区,它的分布相当广泛。我们所指的“客语方言”,主要是 来自台湾罗肇锦的 ”表示“前者分布范围大于后者”) : 后缀二叠式 无缀= 叠式 。几”缀二叠式和中缀二叠式 前缀二叠式 从上表,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么一个现象:有a a 无缀二叠式的方言必有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二叠式;反之亦然,即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二叠式的方言必有一种是 后缀或无缀二叠式( 个别方言除外) 。 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我们可以从两个平面来进行。其一,就是从古汉语的 历史发展中去寻找答案。因为古汉语文言一般都仅具a a 一种重叠式。其二,我 。例句摘自丁崇明汉语藏缓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特殊用法 ,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 哲杜版) 2 0 0 1 年第5 期 8 第一章重叠式状态词形式的构成特点及规律 们也可以从该方言的内部来探讨,从整个重叠系统来分析,或者从意义出发来探 讨。或许正如马清华( 1 9 9 7 ) 所曾指出的那样,单音形容词的重叠形态是影响程 度意义的一个因素之一。换种说法,也就是意义是决定形式的主要因素之一。 规律二:三叠式也是单音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的主要形式。 在我们的考察对象中,具有三叠式状态词的方言共有五种,分别是徐州方言、 平南白话、福州方言、漳州方言、和客语方言。虽然三叠式分布的方言点不多, 但是分布的方言区却较广,分别散布于北方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和客家方言等 四大方言区回。从这个角度来说,三叠式也是单音节形容词的主要重叠形式之一。 不过,在有些方言的实际语言运用中,这种形式几乎已经在逐渐隐退。比如在福 州话中,三叠式在中老年的人的口中还会常常出现,但是年轻人往往只是听得懂 这样的句子,在自己说时往往更习惯于选择其他语言表现手段。 规律三:高叠次的状态词只属于极个别的方言。 本文将重叠次数高于三次( 不包含三次) 的状态词称为“高叠次状态词”。 将重叠次数低于三次( 包含三次) 的状态词称为“低叠次状态词”。在表1 的1 5 种方言中,高叠次的状态词主要是指五叠式和七叠式,只分布在漳州方言中。较 之二叠式和三叠式,这种形式的状态词明显少很多。据高然( 1 9 9 6 ) 考察,漳州 方言中绝大多数的单音形容词都可以有五叠和七叠形式。 规律四:一个方言如果有高叠次的状态词,它必有低叠次的状态词。 语言的蕴涵共性是指语言的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有蕴含关系,即某个特征 会导致另一个特征的存在。从逻辑上来说,x 为y 的充分条件,或者说y 现象 是x 现象的必要条件,即形式为“如果一种语言有x ,那么就有y 的”概括性 陈述。例如,如果一种语言有双数范畴,那么这种语言也有复数范畴。又比如一 种语言里有第一、第二人称的反身代词,那么,它就有第三人称反身代词。根据 上表,我们发现汉语状态词的一个蕴涵共性;五种具有三叠式的方言都有二叠式, 而有七叠、五叠的方言都含有三叠和二叠形式。 但这不等于说,有高叠次状态词的方言就一定有低于最高叠次的所有其他状 态词格式。比如一个方言的最高叠次是五叠,它不一定就有四叠、三叠、二叠这 三种状态词格式,可能只有这三种形式中的一种或两种,但它必有这三种低叠次 状态词格式中的一种。漳州方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有七叠、五叠、三叠和 二叠,却没有六叠或四叠式的状态词。 规律五:以单音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形式,除了二叠式是偶数重叠,未见 有四叠式或六叠式,其他高叠式均以奇数重叠,如三叠、五叠和七叠。 根据上面五个规律,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论: 。由于我们的研究材料有限,至于别的方言区有没有三叠式,还需我们进一步的考证 9 第一章重叠式状态词形式的构成特点及规律 如果一种方言或语言以单音形容词为基式进行重叠,如果只有一种重叠式, 那么这种重叠形式一定是二叠次重叠式。 由此我们想到,普通话中的各个实词词类中凡具有单音节重叠式的词都具有 二叠式形式。请看: 名词如:爸一爸爸 动词如:看一看看 数词如:万一万万 量词如:块一块块 副词如:常一常常 代词如:谁一谁谁 拟声词如:哗一哗哗 因此,该推论亦可改成:若一种语言有单音节词重叠式,那它必有二次重叠 格式。 可见,以单音节词为基式的二叠式不仅仅是状态词的专利,在其他词类中也 广泛分布,是现代汉语词语的主要生成模式之一。 第二节 以双音形容词为基式的重叠式状态词的构成 双音节形容词比单音节形容词多一个音节,那么从理论上讲,双音节形容词 的重叠式相对于单音节来说,就会复杂得多。如果再考虑加前缀、中缀、后缀的 话,那么单纯按照排列组合,理论上的二叠式就应该有如下2 4 种完全重叠式和 3 0 种不完全重叠式: 表2 l23456 1从b bx a a b ba x a b ba a 3 b从b x ba a b b x 完全 正序重叠 2a b a bx a b a ba j a ba b ) ( f 坩脏l a x ba b a b x 重叠式3 b b a a x b b a a b x b a a b b 认b b a ) 队b b a a x 逆序重叠 4b a b a) ( b a b ab x a f j ab a x b ab a b x ab a b a x 5 a b bx a b ba 】( b ba b x ba b b x 芷序重叠 6 从b) ( _ a j a b舳 从x b a a b x 不完全 7a b ax a b aa x b aa b x aa b a x 重叠式 8b 从x b 从b x a ab a x ab 从x 逆序重叠 9 b b ax b b ab ;a b b ) ( a b b a x 1 0b a bx b a bb x a bb a x bb a b x 说明:带下划线的重叠式是语言中实际出现的。 但从我们考察的1 5 种方言出发,双音节形容词的完全重叠式和不完全重叠 1 0 第一章重叠式状态词形式的构成特点及规律 式只有下面;4 种: 1 ) a a b b 2 ) a b a b 3 ) a a x b b 4 ) a b x a b 5 ) a a b b x 6 ) a r a b x 7 ) a b b 8 ) a a b 9 ) b 从 1 0 ) a x b b 1 1 ) a x a b 1 2 ) a a x b 1 3 ) a b b x 1 4 ) b a a x 以上1 4 种以双音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格式在1 5 种方言中的具体分布,可 列为下表。 表3 : 蓬叠式 方言赢 髓 肥啦栅 黼 珊(删腽 b姒脚m m艘 粼 糨 神 未 2, 官 黄 1 0 、, 话 冈 方 女 口 4 矗 首 徐 4 州 吴 余 4 , 方 赫 女 温 6 旨 州 粤 m 5 、, 方 南 r 四 2、, 目 鼠 闽福 3 方 佣 言 海 5 圭 n 第一章重叠式状态词形式的构成特点及规律 漳 4 州 赣方都 目 2 黼益 3 害阳 客 客 2 方 语 女 五 1 亩 坐 日1 51 0121177361111 说明:表格中的“”表示该方言中存在这种形式的状态词。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得出以双音节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的形式具有以下几 个规律: 规律一:以双音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只有二叠式,不存在高叠次状态词。 在以单音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中,二叠和三叠式都是状态词的主要格式, 甚至还存在五叠和七叠格式。然而,在以双音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中,二叠式 是最高叠次,即使在单音重叠中有过七叠、五叠的漳州方言,也没有高于二叠的 格式。这说明,音节复杂、长度较长的词语不易生成高叠次重叠式,这应该是词 语生成的重要规律之一。 规律二:以双音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以不加语缀为常。 以单音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中,二叠式为其主打形式,一共有五种不同的 格式,其中附缀二叠式就有四种。但是根据表3 ,我们可以看到,以双音形容词 为基式的状态词,无论是完全重叠还是不完全重叠均以不加语缀为常。从理论上 应有的状态词格式出发,不加语缀的格式有4 2 种,占到了总格式的7 4 。但是 若从拥有附缀状态词的具体方言出发,只有神木、黄冈、吉首和温州、平南和海 丰等6 种方言有附缀状态词。 至于在不完全重叠式中占有显要比例的朋酗圆,这是一个有争议的状态词格 式。大家对( a b 是不是双音节通过重叠构成的存在异议,有人( 如朱德熙1 9 5 6 ) 认为这是一种具有贬义色彩的重叠格式;也有人( 黎良军,1 9 9 4 ,1 9 9 9 ) 认为这 是古代语词的一种遗留。但是呼声较高的还是将它划为重叠式状态词。具体讨论, 我们将在下文讨论状态词意义时展开。 尽管附缀的双音重叠式状态词不占优势,但这些附缀的状态词也有其自身的 如下特点: a ) 附缀以中缀、后缀为主,无附前缀的双音重叠式状态词格式。 b ) 中缀的插入以不破坏基式的原有词序为原则。 规律三:从表格的横向来看,以双音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每种方言都有 第一章重叠式状态词形式的构成特点及规律 完全重叠式,但不一定都有不完全重叠式。换句话说,每个双音形容词都可以有 完全重叠式,但不一定都有不完全重叠式。 在我们所考察的1 5 中方言中,每一种方言都有a a b b 、a 】弘b 的完全重叠 式的状态词,但其中有4 种方言没有不完全重叠式的状态词。这四种方言分别为 神木方言、四邑方言、客语方言和五华方言。正因为如此,这些方言的双音重叠 式状态词形式也相应减少到两种或两种以下。 规律四:以双音形容词为基式的重叠式状态词形式以保留双音节词基式a b 的完整性结构为原则。 上面我们在表2 中排列组合列出了2 4 种完全重叠式状态词形式,其中第3 、 4 排中,没有一个格式为实际语言所有。究其原因,这些实际不出现的格式具有 的最大特点就是颠倒了基式a b 的原有词序。颠倒一个词的原有词序,也就意味 着变成了另一个词。 剩下的两排都是保留基式原有词序的,其中第1 排是a b 的分体重叠格式, 第2 排是a b 的整体重叠格式。以第2 排为例,语言实际存在的格式有以下三种: a b a b a b x a b a b a b x 不存在的格式是: x a b a b a x b a b a b a x b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保留了基式a b 的原有格式,而后者却因词缀 x 的插入,破坏了基式a b 的结构。众所周知,每一个语词形式都有一个严整的 语义与它相对应。因此,破坏语词的结构也就等于破坏了语词严整的语义结构, 因而也就无所谓重叠格式的语义了。所以,其重叠式也就不存在或不能出现。 规律五:a a b b 是完全重叠式状态词的典型形式。 从表格的纵向来看,础蟠b 式和a 】眙母是完全重叠式状态词的主要形式。 a a b b 普遍存在于各方言中,因此,将它作为完全重叠式状态词的典型形式是最 合适的。 当然,削b a b 也是完全重叠式状态词的主要形式之一。上表数据显示,同时 具有a a b b 和a b a b 格式的方言就多达1 0 种,占到所涉方言总数的三分之二。 规律六:a b b 、让、丸l 【a b 是不完全重叠式状态词的主要形式。 以单纯重复双音节基式前一语素或后一语紊构成的不完全重叠式( a a b 、 a b b ) 在表格中有着显要的位置。两者有同处一种方言的,也有分散进入不同的 第一章重叠式状态词形式的构成特点及规律 方言的。分别以计之,a a b 和a b b 各占7 种不同的方言。 关于a ) 0 镪,上文我们已提及,学界对于其性质还没有定论。但1 5 种方言 有近半的方言拥有这种重叠式状态词,可见其在汉语中的地位之不可忽视。 据上所述,方言中的状态词格式远比普通话的状态词格式复杂多样。尽管如 此,普通话状态词的主要形式母b 、舢弘墟、a b b 、a a b 、a 姬同时也是方 言中状态词的主要形式。由此,我们说,这种现象可能跟普通话作为强势方言的 地位不无关系,是普通话影响了各个方言,其中就包括了普通话状态词格式对各 个方言状态词格式的影响。 第三节以多音节形容词为基式的重叠式状态词的构成 众所周知,普通话是以双音节为主要词汇形式的。因此,即使是多音节的形 容词在普通话中也不常见,更不用说以多音节形容词为基式的重叠式状态词了。 在我们所调查的1 5 种南北方言中,除了闽方言,其他方言区都没有以多音节形 容词为基式的重叠式状态词。事实上,即使在闽方言中,我们也只发现海丰话和 漳州方言存在多音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 海丰话中只有三音节形容词重叠,漳州话中则有三音节和四音节形容词重 叠。同时,两种方言的多音节重叠式均只有一种二叠式。 海丰话中以三音节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形式只有如下一种: a b c a b c a b c 如:郎仔撞( 孩子气) 一郎仔撞郎仔撞 半精憨( 甚傻)一半精憨半精憨 漳州方言中既有三音节也有四音节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形式分别为: a b c a b c a b c 如:查某相( 男子女人气) 一查某相查某相 软骰风( 体弱站不稳) 一软靛风软骰风 a b c d 枷c d a b c d 如:犁头戴鼎( 能吃苦肯干) 一犁头戴鼎犁头戴鼎 乡社侬款( 土里土气) 一乡社侬款乡社侬款 显然,以多音节为基式的重叠式状态词的形式单一,只存在整体重叠格式。 其原因可以推论如下: 1 ) 多音节形容词的各语素在内部结构上就更加紧凑,以至于它们都排斥外 界成分的插入而导致原有内部结构的破坏。 2 ) 以多叠式形容词为基式的高叠次状态词势必有更长的形式,而语言的经 1 4 第一章重叠式状态词形式的构成特点及规律 济性原则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为词汇主要形式的总体规律对其有直接或间接的 制约作用。 第四节小结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把重叠式状态词的构成方式分为两种:单纯重叠 和附缀重叠。前者是指单纯以基式为材料进行重叠;后者则是在单纯重叠的基础 上再添加其他语素。 1 。4 。1 重叠式状态词的形式特点 上面,我们根据基式的语音长短或音节多寡描写了重叠式状态词的形式特 点。若按照单纯重叠和附缀重叠来重新整合各方言中的重叠形式,那么整合的结 果如下: 甲、单纯重叠 1 ) a a 2 ) 从a 3 ) a a a a a 4 ) 从 a a a a 5 ) a b a b 6 ) 从b b 7 ) a b c a b c 8 ) a b c d a b c d 9 ) a b b 1 0 ) a a b 1 1 ) b a a 乙、附缀重叠 1 ) x a a 2 ) a 炉 3 ) a x a 4 ) a 日x a b 5 ) a a x b b 6 ) a b a b x 7 ) a a b b x 8 ) a x b b o 这里我们不考虑格式的语法意义,所以“m 儿4 格式可以并入从x 中 第一章重叠式状态词形式的构成特点及规律 9 ) a x a b 1 0 ) a x a b 1 1 ) a a x b 1 2 ) a b b x 1 3 ) b a a x 结合表1 、表3 及整合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基式简单一复杂程度与其可以构成重叠形式的可能性、复杂性、多样 性成反比关系。 这条规律主要有两大表现:其一,随着基式的复杂化,重叠式状态词的叠次 反而逐渐减少。由于汉语状态词的语音是有一定的长度的。一般情况下,一个重 叠式状态词的语音不会超过8 个音节。故重叠的次数受制于基式的语音长度。单 音形容词可以有二叠、三叠、五叠甚至七叠,而双音形容词及多音形容词只能有 二叠。 第二个表现是,二叠式是重叠式状态词的主要格式,和高叠次状态词相比, 它们的形式更加趋于多样化。由于受到语音长度的制约,一方面,二叠式状态词 基式多样化,它可以不同音节的形容词为基式;另一方面,二叠式状态词的语缀 复杂化。其中尤以单音二叠式的语缀最为复杂。 第二、重叠以不拆散原有基式的结构为基本原则。 1 4 2 重叠式状态词形式的地域分布特点 综合表1 、表3 ,我们可以看出,二叠式状态词普遍存在于各个方言中;三 叠式主要分布于北方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和客家方言等四大方言区;多叠式只 出现于闽方言中。根据各种重叠式状态词的具体分布,我们可以列出下表。 表4 : k 辛黄 漳 温 海福余 徐 客益都四神五 口 重太冈州南州 圭 首州姚州语阳昌邑 未 韭 单叠 25432332231lll1 双叠 4664434 4 23222ll o 多叠 020010oo0 0 o0o00 槭厶 1 21 11 0977666543 3 3 2 霄 说明:单叠、双叠、多叠分别指以单音、双音、多音形容词为基式的重叠式状态词。 由上表的情况可知,重叠式状态词的地域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若从基式来 看,以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为基式的重叠式状态词是各方言的普遍现象,但以 多音节形容词为基式的重叠式状态形容词只出现于闽方言的漳州和海丰方言中。 南方方言的熏叠式状态词形式总体上比北方方言多,甚至可以说闽方言的状 1 6 第一章重叠式状态词形式的构成特点及规律 态词是最丰富的。但是地处南北方言交界的黄冈方言却是重叠式最多的,尤其是 它的以双音节形容词为基式的状态词。普通话的重叠式状态词数量是居中的。个 中原因,可能必须联系每一方言的语音体系和整个语法体系来讨论。 第二章重叠式状态词的语法意义 第二章重叠式状态词的语法意义 第一节普通话重叠式状态词的语法意义 重叠式状态词形容词,颞名恩义,都是基式形容词经过重叠手段而产生或构 成的。重叠这个语法手段在构成状态词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关 于重叠式状态词的语法意义的讨论,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对形容词重叠式之语 法意义的讨论。 2 0 世纪5 0 年代至今,汉语语言学界对形容词重叠的意义讨论一直是语法学 界的热门课题之一,关于普通话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 朱德熙先生( 1 9 5 6 ) 很早就提出形容词的完全重叠式在状语和补语两种位置 上往往带有加重、强调的意味,而在定语位置上的时候,完全重叠式不但没有加 重、强调的意味,反而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但是不完全重叠式不管在哪种位置 上,都是表示憎恶、轻视的意味。 到了2 0 世纪9 0 年代。深入讨论这一阀题的人开始多了起来,新的见解也不 断提出。 首先,李宇明( 1 9 9 6 ) 提出“调【t i d o 】量”说,即认为重叠能“使基式所表 达的物量、数量、动量、度量向加大或减小两个维度上发生变化”。 而后,张敏( 1 9 9 7 ) 从普遍语法和认知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提出“量的增加” 说,认为“各种语言的重叠式经常负载的最为显著的意义是量的增加”,“形 式数量的增加反映概念世界的量的增加”。 其次,石毓智( 2 0 0 0 ) 的“定量说”也极有影响力,他认为“重叠使词语定 量化,通过重叠使词类带上了本词类的数量特征”。 总结以上诸位学者的观点,他们都将重叠囿于“量”的范围对形容词的重叠 进行讨论,几乎不约而同地都把形容词重叠的语法作用归结为“量”的增加或减 少。 值得一提的是,朱景松( 2 0 0 3 )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一文,从形容 词重叠的语义条件、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和表达功能入手,建议把a a ( 儿) 和a a b b ( 的) 这两种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归结为三点:a 、表示某种状态; b 、表达适度的足够的量;c 、激发主体显现状态的能动性。其中表示状态是其最 核心的意义。朱文承前启后,对形容词重叠式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 几乎与之同时,李劲荣( 2 0 0 3 ) 又提出:“性质形容词的量是隐性的,只有 当入旬后才能把它的量显现出来,但显现出来的不是量的大小而是量的存在;状 态形容词的量既是一种显性的量又是一种固化量,入句后不但显示量的存在,而 第二章重叠式状态词的语法意义 且主要是显现量的大小。因此拿量的大小与量的存在与否作比较是不符合逻辑 的,两者属于不同的层次,不具有可比性。” 朱、李二位的见解,无疑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就普通话而言,性质形容 词本身只是隐含有量,它的量一般都可以通过程度副词烘托出来。比如在“很红” 这个短语中“很”起了烘托出“红”的量的作用,从而表示一种状态。也就是说, 这里的副词主要是起了一个烘托量的作用。同样,重叠使性质形容词具有了一定 的量并表示某种状态。因而,确切的讲,重叠手段及其格式的作用也应该是烘托 性质形容词的量的。一般来讲,所烘托的量是模糊的,没法精确计算的。 相对普通话而言,语法学界对方言中的重叠式状态词及对形容词重叠的语法 意义的描写比较简单,且没有那么深入。不少学者都是套用普通话的语法意义, 即主要沿用程度减轻和增强之说。 第二节方言重叠式状态词的语法意义( 一) 单纯重叠 2 2 0 重叠式及其分类 根据重叠时加不加基式以外的语素,我们可以把重叠分为单纯重叠和附缀重 叠。再根据重叠的方式,我们还可以将单纯重叠分为完全重叠和不完全重叠两类。 完全重叠即整个基式的结构重复出现且次数一致,包括以单音节、双音节及 多音节为基式的重叠。以a b 为基式构成的a a b b 状态词,虽然也是单纯重叠, 但由于它改变了基式的内部结构,因此我们将另作讨论。 不完全重叠则是指基式的每一个音节得到的重叠次数不一致。比如墟, b a a 等,其中a 、b 两个成分中在从b 中a 重叠了,b 没有重叠;在a b b 中 b 重叠了,a 没有重叠。 现在,我们可以将上述形容词重叠式分类系统表示如下: r 完全重叠:如a a a 、a a b b 等 ,单纯重叠1 j坏完全重叠:如a b b 、a a b 等 f,完全重叠:如从) ( 、a x a 等 附缀重叠j l 不完全重叠;如a 姬,a ) 园b 等 不同的重叠格式,其语法意义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各类重叠格 式的语法意义。 2 2 1 完全重叠式状态词 2 2 1 1 二叠式状态词 二叠式状态词在各方言中均有分布,一一列举如下。 第二章重叠式状态词的语法意义 ( 1 ) 官话 1 ) 黄冈方言的a 勘址式。:绷黄绷黄、卡自卡白、肮臭肮臭。 2 ) 吉首方言的从式:曲 买蔸大大白菜。( 买棵很大的白菜) 饭煮得稀稀的,难吃死了。( 米饭煮得很稀,难吃死了) 挂得高高的,哪个取得到。( 挂那么高谁拿得到。) a b a b 式; 他几时都是憨直憨直地讲人家。( 他什么时候都是过于直率地说别人) 他屋嫁娘子年轻年轻的。( 他妻子很年轻) 棉絮淋得焦湿焦湿的。( 搠絮淋得透湿) 菜着得苦咸苦咸的。( 菜放盐放得很戚) 3 ) 徐州方言的a a 式: 这西瓜肉肉的不好吃。( 这西瓜不脆,不好吃) 纸? i ? 2 1 3 薄薄。一点也不结实。( 这张纸很薄,一点也不结实) 。 这肉7 i ? “3 瘦瘦,昨还不买? ( 这内这么瘦,怎么还不买? ) a b a b 式:血红血红( 象血一样红) 、冰凉冰凉( 聋冰一样凉) 、煞白煞白( 报白很白) ( 2 ) 吴方言 1 ) 余姚方言的a a 式: 一部车开得快快啷。( 这辆车开得挺快的) 天暗暗啷哉,要落大雨快啷哉。( 天已经很暗了,快下雨了) 一张试卷难难咯。( 这张试卷挺难的) 2 ) 温州方言的a a 式:由短短、碎碎、香香。 舢弧b 式:绵软绵软、铁硬铁硬、碧清碧清。 ( 3 ) 粤语 1 ) 平南白话的从式:回 面圆圆,眼大大。( 脸很四,腱很大) 筒件衫洗得白白。( 这件表服诜得根白) 我将倚只篮儿高高挂住。( 我把这个小篮子高高地挂着) a b a b 式: 簋间屋畀但接得立靓立靓。( 这间房间被他整得很干净很干净) o 文章出现的黄冈方言的倒子均出自汪化云( 1 9 9 7 ) ,下文将不再说明 o 李启群( 2 0 0 2 ) o 李申( 1 9 8 5 ) o “? ”该词有音无字 。傅佐之( 1 9 6 2 ) o 刘村汉,肖伟良( 1 9 嬲) 第二章重叠式状态词的语法意义 雪白雪白倚件入瞰买开咯。( 银白的那件,都个人已经买下了) 2 ) 四邑方言的从式:o 该碗汤水h 姗跚1 2 2 ( 这硫汤报废) 该碗汤水还m t 3 3 蚰t 3 5 n e ” ( 这碗汤还有削l 热) a b a b :醉岳醉岳( 有点醉) 、矮磨矮磨( 有点矮) 、晕秋晕秋( 有点晕) ( 4 ) 闽方言 1 ) 福州方言的从式: 汝明旦早早来。( 你明天早早地来) 伊闲闲喏倒许角。( 她悠哉悠哉地麓在那儿) 裤头密密喏宝星几针。( 裤爱密密地缝几针。) 2 ) 海丰话的a a 式:回 张纸薄薄。( 这张纸根薄) 张桌大大张“这张寨子很大。) 煮熟熟。( 煮得很热) a b a b 式: 伊讲话客气客气。( 他讲话很客气。) a b c a b c 式: 清气相清气相( 报干净) 半大肿半大肿( 根傻) 3 ) 漳州方言的a a 式:。漾漾( 有点儿模糊) 、厚厚( 有点儿厚) 、过过( 植物不嫩 有点老) a b a b 式:毛神毛神( 神经有点儿不正常) 、臭生臭生( 水果有点儿生生的) a b c a b c 式:鸭卵青鸭卵青( 英似鸭蛋青色) 、臭饺臊臭骸臊( 有点脚臭味。 a b c d a b c d 式:犁头戴顶犁头戴顶( 有点能吃苦肯干) 、臭着火燃臭着火燃( 有 点烧焦状) ( 5 ) 湘方言 益阳方言的a b a b 式:1 1 药哇苦哇苦的( 药特别苦) 脸嘎自嘎白的( 脸色特别苍白) 饭蒸得蜡软蜡软的( 饭蒸得特别软) ( 6 ) 客家方言 。甘于思( 2 0 0 3 ) o 郑蒜德( 1 9 8 8 ) o 潘家撼( 1 9 9 4 ) o 高然( 1 9 9 6 ) 1 1 绦慧( 2 0 0 1 ) 第二章重叠式状态词的语法意义 客语方言的a a 式:” s i at ot a it a i( 写得大大的) k u a t o k ok o ( 挂得高高的) t oi u i uv c 。援到幼幼的。( 搓得细细的) a b a b 式: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