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水生生物学专业论文)7种沉水植物的氮磷营养动力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 李燕m 0 5 0 1 0 2 0 5 7 水生生物学指导老师:王丽卿) 处富营养化状态的淀山湖,是上海市主要水源地之一,兼有航运、养殖、旅 游等多种功能。 本文以淀山湖常见7 种沉水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轮叶黑藻硒胁f 肋 w 所c 讲口幻、梅花藻点渤肿讶幽f 甜坍护f c 肋础川掰肌苦草玩括,z g ,- 以印f ,口凰、小茨蓼孙陋,傩 班i 咒d ,、金鱼藻q 阳鲫,缈舰嬲如珑8 坶翻唧、马来眼子菜助勉聊d g e 幻嚣m 口勉f 玎淞、穗状 狐尾藻妁矿f 印趣川甜聊印f m m ,研究了沉水植物的营养成分含量;沉水植物与底泥 组成的系统对水体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和动态规律;以及沉水植物在好氧 ( d o 3 5 m g l ) 和低氧( d o 3 5 m g 几) 状态下分解释放总氮、总磷和有机物( 以 c o d m n 表示) 等营养物质的动态过程;并对沉水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净 去除率、分解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释放强度同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分别进行了相关 性分析,从而为恢复淀山湖沉水植被群落和利用沉水植物防治湖泊富营养化提供 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 ) 7 种沉水植物的含水量均在9 0 以上;粗灰分含量以穗状狐尾藻最高 ( 3 0 8 3 士1 1 8 ) ,马来眼子菜最低( 1 4 8 8 士1 2 0 ) ;金鱼藻的氮和磷含量均最高, 分别为4 0 7 士0 2 2 和0 9 9 士o 0 9 ;梅花藻含氮量最低,为2 1 8 士o 1 3 ;轮叶黑藻含 磷量最低,为o 2 5 士o 0 2 。 2 ) 7 种沉水植物系统的除磷效果都很好,主要表现为沉降吸附;金鱼藻和马 来眼子菜植物系统的除氮效果较好;马来眼子菜和穗状狐尾藻对氮磷的去除效率 最高;这三种沉水植物可作为淀山湖沉水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沉水植物系统对 淀山湖水体中磷的去除效果比氮好,速度也比氮快,对有机物( c o d m n ) 的去除 效果不显著:沉水植物系统使水体中的叶绿素a 大幅下降,对d 0 和p h 的影响未表 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供试沉水植物系统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方式,可分为三类: 植物体吸收为主、吸附沉降为主和二者结合。 3 ) 沉水植物腐烂分解过程中,好氧条件下总氮和有机物的释放强度大于低氧 状态,磷的释放好氧状态和低氧状态没有显著差异。整个实验过程中,大多数沉 水植物在好氧和低氧状态下分解释放总氮、总磷和有机物的强度值在第8 1 0 、1 5 、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天左右明显下降,出现负值,即氮磷营养物质被吸收的现象,基本呈现以7 天为 个周期的波动。沉水植物对磷的释放较氮快,一般在1 0 天左右释放完毕;而总 氮的释放需要2 8 3 0 天左右;有机物的释放需要2 0 天左右。因此沉水植物死亡后应 尽快收割或打捞,以防止营养物质大量释放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4 ) 沉水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体对水中活性磷的净去除率与植物总磷含量呈 显著正相关( ,= 0 7 9 5 ,胙o 0 5 ) 。沉水植物分解过程中,好氧状态下,亚硝酸盐 氮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粗灰分呈显著正相关( 卿0 5 ) ;总氮、总磷、可溶性总 磷酸盐的平均释放强度分别与植物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 o 0 5 ) ;有机物的平均 释放强度与植物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 胙0 0 5 ) 。低氧状态下,活性磷的平均释放 强度与植物粗灰分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总氮、亚硝酸盐氮的平均释放强度与 植物氮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p 3 5 m g l ) a i l d l o w d i s s 0 1 v e d o x y g e n ( d o 3 5 m l ) e 1 1 v i r o 胁e n t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o 鲫m y z e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椭e e nt i s s u e 删t r i e mc o n t e n t sa n dn u t r i e n tn e t r e m o v a lr a t e s a sw e l la s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觚e e nt i s s u ec o n t e n t sa n dn u t r i e n tm e a n r e l e a s i n gi n t e n s i t i e s t 1 l er e s u h ss h o w e d t 1 1 a t : 1 ) ,n l ew a t e rc o n t e n to fa l ls e v e ns p e c i e s 、糯a b o v e9 0 ;岣f 印曩川甜聊印i c 咖掰 h a d 虹l el l i g l l e s ta s hc o n t e m ( 3 0 8 3 士1 18 ) ,w h e r e a s 尸d 勉聊p 驴幻刀聊口肠f 聆螂 h a dt h e 1 0 w e s t0 n e ( 1 4 8 8 士1 2 0 ) :r 口卸砂z 砌出柳p 糟绷h a dt l l eh i 曲e s tp ( o 9 9 o 0 9 呦 a n dn “0 7 o 2 2 ) c o n t e n ti nc o m p o s i t i o n ;觑7 翮豇删伊咖砂腰姗p o s s e s s e dm e l o w e s tnc 0 n t e n t ( 2 1 8 士0 1 3 ) ;啪f 肋w 删c f 砌幻s h o w e dt h el o w e s tpc o n t e n t ( 0 2 5 士0 0 2 ) 2 ) h lm eg r o 、i n gp r o c e d u r ea l lo f t h es e v e ns p e c i e ss h o 、v e das i g n i f i c 锄e 毹c to n p 1 1 0 s p h o m sr e m o v a l ,m a i m yr e s u l t e d 丘d mn u _ t r i e n td 印o s i t i o na l o n gw i t hs e d i m e n t a t i o n o fs u s p e n d e dp a n i c l e s ;( 名阳印砂z z 托珑沈朋e 坶弘掰a n d 尸。勉m d 酽幻挖朋盘z 口i 理淞s h o w e da b e t t e re 丘i e c tf o ri l i 仃o g e nr e m o v a l ;尸d 幻所9 9 口幻n 坍口z 口f ,2 础a i l d 朋妒f a p 砂f z “,l 点p i c 口f ”聊 h a dn l eh i 幽e s te m c i e n c yf o r 删舡i e n tr e m o v a l ;l e s et h r e es p e c i e sc a nb eu s e da s p i o n e e rp l 觚t sf o rr e s t o r a t i o no fs u b m e 昭e dm a c r o p h y t e si n l a k ed i a n 出a i l ;s e v e n s p e c i e sa r em o r ee 船c t i v e 逾p h o s p h o r u sr e m o v a lt h a ni nn i t r o g e nr e m o v a l ,a n d n i 仃o g e ni nw a t e rw a sr e m o v e df 瓠t e rt h a np h o s p h o m s ,b u tr e m o v a lo fo 唱a n i cm a t t e r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c o d m n ) b ym a c r o p h y t e sw 觞n o ts i g i l i f i c a n t ;w i t ht 1 1 es l i b m e 唱e dm a c r o p h y t es y s t 锄s 伽口i i lt l l ew a t e rd e c l i n e ds i g i l i f i c 觚t l y ,b u tt h e r ei sn os i 印i 丘c 觚te 懿c t0 nd oa n dp h t h es e v e ns p e c i e s 、v e r ec i 船s i f i e di n t ot l l r e e 铲o u p si nt 1 1 ei i g h to ft 量l ep a t h w a y so f m i t r i e mr e m o v a l ,t i s s u eu p t a k e ,n u t r i e n td e p o s “i n g ,a i l dc o m b i l l a t i o no ft l l eb o t h 3 ) h ld e c 0 m p o s i i 唱p r o c e d u r e :呤m e a l lr e l e 嬲i l l gi n t i e n s i t i e so ft na i l do 玛a i l i c m a t t e rf 0 rm o s ts p e c i e sw e r eg e n e r a l l yh i g h e ri na e r o b i ce n v i r 0 啪e n tm a nt h a ti 1 1 l o w - d i s s o l v e d o x y g e ne n v i r o m e n t ,w h e r e a u st h et pr e l e a s i n gp r o c e d u r eu n d e rb o t h c o n d i t i o n ss h o w e dl i 砌es i 鲥f i c 锄td i 舵r e n c e s i g i l i f i c 觚td e c r e a u s ei nt n ,t pa n d o 玛a i l i cm 甜e r ( a d d m n ) c o n c e i l 仃a t i o no fw a t e rs 锄n p l ew a so b s e e do nd a y s8 10 ,l5 , a n d2 2 ,s h o 、i l l gap 舒o d i cv a r i a t i o ne v e f ys e v e nd a y s ,w i l i c hm a y b e 甜r i b u t e st 0n l e m 赠e n tu p t a l ( e t pw e r er e l e a s e dc o m p l e t e l yw i t h i n 印p r o x i m a t e l ylod a y sb ym o s t s p e c i e s ,缸t e rm a l lt na n do 瞎a i l i cm a t t e r ( c o d m n ) w l l i c hw e r er e l e a s e d 、】 r i t h i n2 8 3 0 d a y s a i l d2 0 d a y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u s , t h e s u b m e r g e dm a c r o p h ”e s u s e di n a c l u a e c o s y s t e mr e s t o r a t i o np r o g r a ms h o u l db eh a r v e s t e da ss o o na sp o s s i b l ea 矗e r 也e y d i et 0a v o i ds e c o n d a 巧p o l l u t i o nc a u s e db yt i l en u t r i e n tr e l e a s e df b mt h e m 4 ) t h en e tr 锄o v a lr a t e0 f 姐a l y z a b l e 硎1 0 p h o s p h a t e ( s r p ) w a sp o 豳v e l y c 0 仃e l a t e d 谢t ht i s s u epc o m e n tp = 0 7 9 5 ,p o 0 5 ) i i la e r o b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 ,t l l em e a l l r e l e a s i n gi n t e n s i t yo fn m i t e - n ( n 0 2 - n ) w a sp o s i t i v e l yc o r r e l a t e dw i t ht i s s u ea s hc o m e n t 0 0 5 ) t h es i m i i a rp o s i t i v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w e r e0 b s e r v e db e t w e e nt h em e a i lr e l e a s i n g i n t e n s i t i e so ft o t a li l i 们g e n ( t n ) ,t o t a lp h o s p h o m s ( t p ) ,t o t a ld i s s o l v e dp h o s p h a 舱( t d p ) 雒dt i s s u enc o n t e n tp o 0 5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n e r e 、v a san e g a t i v e 仃e n db e 铆e e nt h e m e a n r e l e a s i n gi n :t e n s i 够o fo 唱a 1 1 i cm a 仕e r ( c o d m n ) a n dt i s s u ew a :t e rc o n t e n ti na e r o b i c e n v i r o n m e n tp 0 0 5 ) 。i nl o w - d i s s o l v e d o x y g e ne n v i r o n m e n t ,m em e a nr e l e a s i n g i n t e n s 时o fs r p w a sp o s i t i v e l yc o 玎e l a t e d 谢t ht i s s u ea s hc o n t e mp 穗状狐尾 藻 轮叶黑藻 马来眼子菜 小茨藻 梅花藻:低氧状态下为:金鱼藻 苦草 小 茨藻 穗状狐尾藻 轮叶黑藻 马来眼子菜 梅花藻。 3 2 27 种沉水植物在死亡分解过程对总磷的释放 7 种沉水植物死亡分解过程中t p 的释放强度,好氧和低氧状态的变化趋 势基本一致,t p 的释放强度值差异不明显( 图3 2 1 b ) 。如图3 2 3 所示,除 了好氧条件下的小茨藻外,其余无论是好氧还是低氧状态都在第2 天达到最 高峰,第1 0 天之后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范围内小幅波动。同t n 释放强度相 似,大多数种类也在第8 天、第1 5 天左右出现负值。 a 好氧状态( d 0 3 5 m gl 一1 ) 分解时间( d ) b 低氧状态( d o 金鱼藻 苦 3 0 埔 加 o 0 o 0 o l-pi,占 趟隈挺涎cll 坫 加 o 0 0 o o 一_pl。3m一 趟慧楼潍d工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草 马来眼子菜 小茨藻 穗状狐尾藻 梅花藻;低氧状态下为:轮叶黑藻 金鱼 藻 苦草 小茨藻 马来眼子菜 梅花藻 穗状狐尾藻。 3 2 37 种沉水植物在死亡分解过程对有机物( c o d m n ) 的释放 7 种沉水植物死亡分解过程中有机物的释放强度总体上比总氮和总磷 高( 图3 2 1 c ) 。如图3 2 4 所示,两种溶氧状态下有机物释放强度的变动趋 势基本一致,同t n 释放强度类似,均在分解前2 0 天内波动较大,第2 0 天 后变化趋缓,在分解2 2 天后释放强度趋近于零。两种实验条件下有机物的释 放强度均在第2 4 天和1 3 天出现明显高峰,在第l o 、1 5 、2 0 。2 2 天左右出现 负值。 a 好氧状态( d 0 3 5 m gl h ,一o _ 2 1 占一3 _ 一彳 分解时间( d ) b低氧状态( d o 马来眼 子菜 轮叶黑藻 梅花藻 苦草 金鱼藻 小茨藻;低氧状态下为:马来眼子菜 穗状狐尾藻 梅花藻 轮叶黑藻 苦草 小茨藻 金鱼藻。 总的来说,沉水植物对磷的释放较氮快,一般在1 0 天左右释放完毕;而 总氮的释放需要2 8 3 0 天左右;有机物的释放需要2 0 天左右。因此沉水植物 死亡后应尽快收割或打捞,以防止营养物质大量释放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实验过程中好氧和低氧状态下的平均溶氧水平分别为7 4 1 o 0 8 和1 1 1 0 0 6m g l 。张智等【6 9 】( 2 0 0 5 ) 采用两种常见水草混合浸泡的实验表明,当 水体处于好氧状态( d o 3 5 m g l ) ,水草可大量吸收水中营养盐:缺氧加速 水草死亡。但是实验结果表明,好氧状态下,沉水植物同样分解释放营养物 质;低氧环境中总氮和有机物的总释放量和平均释放强度都明显低于好氧环 境( 图3 2 1 a ,3 2 1 c ) ;两种溶氧水平下总磷的释放情况差异不明显。这可 能与水生植物本身的生理特征、实验材料种类、以及实验进行时植物材料所 处生理状态有关。本实验选用水草均为沉水植物,并按种类独立进行分解实 验,而且实验前经冷冻处理基本处于死亡状态。 整个实验过程中,大多数沉水植物在好氧和低氧状态下分解释放总氮、 总磷和有机物的强度值在第8 1 0 、1 5 、2 2 天左右明显下降,出现负值,基本 呈现以7 天为一个周期的波动,这说明五种沉水植物在死亡分解过程中,植 物体不仅释放氮磷营养物质到水体中,同时也存在营养物质被吸收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低氧状态下表现更为明显。可能因为实验水体中存在一定量的好 氧厌氧微生物,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维持生长,它们都有各自相对稳定 的生长周期。对此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于水生植物分解速率的研究,b m q u e t a sd ez o z a y a & n e i 样珀j ( 1 9 9 1 ) 提出,植物总是开始以较快的速率分解,之后逐渐变慢。此次分解实验中也 观察到了与之相应的变化趋势,释放强度遵循由高逐渐降低的规律。m i c h a e l k a t m e e n ( 2 0 0 6 ) 【5 4 】研究发现,金鱼藻的分解速率最快,本实验中它在两 种状态下分解释放总氮的平均强度也最高,两者一致。m i c h a e l & k a t h l e e n ( 2 0 0 6 ) 【5 4 1 还发现,反映分解速率的数学模型中,最简单的指数模型 ( w 。= w o e 。h ) 与其它复杂模型相比同样能够准确反映水生植物分解的动态过 程。但是在此次研究中,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营养物质的 3 2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释放速率或强度。 3 3 结论 1 好氧条件下总氮和有机物的释放强度大于低氧状态,磷的释放好氧状 态和低氧状态没有显著差异。 2 整个实验过程中,大多数沉水植物在好氧和低氧状态下分解释放总氮、 总磷和有机物的强度值在第8 1 0 、1 5 、2 2 天左右明显下降,出现负值,即氮 磷营养物质被吸收的现象,基本呈现以7 天为一个周期的波动。 3 沉水植物对磷的释放较氮快,一般在1 0 天左右释放完毕;而总氮的 释放需要2 8 3 0 天左右;有机物的释放需要2 0 天左右。因此沉水植物死亡后 应尽快收割或打捞,以防止营养物质大量释放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沉水植物营养动力学参数和体内成分含量的相 关性 影响水生植物萌发生长、吸收水体营养物质,以及腐烂分解、释放内含 营养物质的因素相当复杂,包括植物生理和环境多重因子的相互作用。其中, 水生植物本身的结构特征、生长阶段、化学组成( 组织c :n 和纤维素含量) 等因素对其吸收效率和分解速率有重要影响,甚至同一种植物不同器官的情 况也不尽相同【7 0 - 7 2 1 。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研究了水生植物分解速率或水柱营养水平与植物体 营养组成的关系。例如,m i c h a e l & k a t h l e e n ( 2 0 0 6 ) 【5 4 】曾研究发现分解速率 与植物体有机碳含量、c :n 和c :p 值呈负相关,与n 含量呈正相关;吴爱平 等【拶j ( 2 0 0 5 ) 曾报道春季黄丝藻( 尸d 矗删d 譬它册肌口口c 舡乜删s ) 的p 含量与水体 t p 明显相关,夏季与t d p 明显相关。但是关于生长过程中水生植物吸收利 用营养物质的程度以及分解过程中水生植物释放营养物质的速率和强度,二 者与其营养组成关系的研究记载尚且不多。 本研究以上海淀山湖7 种常见的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定量揭示沉水 植物氮磷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植物体生长吸收和分解释放营养物质动态过程 的基础上,选取净去除率和释放强度这两个参数描述沉水植物营养动力学过 程,对植物体生长吸收去除营养物质的程度( 净去除率) 以及死亡分解释放 营养物质的强度( 释放强度) 同植物营养成分的含量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旨在更深刻地理解水生植物与其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水生植物在正常 的生理代谢活动过程中对其生境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利用水生植物群落防治 湖泊富营养化提供科学依据。 4 1 数据来源和统计分析方法 4 1 1 数据来源 7 种沉水植物的营养成分( ) 测定结果见表1 1 ( 第一章) ,沉水植物 对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净去除率( ,净去除率= 相对原水的去除率空白对照) 详见第二章,沉水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平均释放强度( m gg jd 。1 ) 详见第三章。 3 4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1 2 统计分析方法 沉水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净去除率和死亡分解过程中对 营养物质的平均释放强度同植物营养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 p s s ( v e r s i o n1 1 5f o rw i n d o w s ) 统计软件进行。 4 2 结果与讨论 4 2 1 沉水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净去除率与体内营养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 析 表4 2 一l 沉水植物的净去除率与植物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t a b 4 2 1c o r 陀l a t i o nb e t w e e nn e tr e m o v a lr a t e so fn u t r i e n t sa n dt i s s u ec o n t e n ti ns u b m e r s e d 虫箜! q 巳生塑呈! 净去除率_ 虿泵蔓磊高篆笋童茭壁尝蠹r 1 :p 0 0 5 ( 2 t a i l e d ) 如表4 2 。1 所示,沉水植物正常生长过程中对周围水体中活性磷的净去 除率与植物总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 o 7 9 5 ,0 0 5 ) 。实验亦表明,7 种沉 水植物中,金鱼藻的含磷量最高,与之对应,其对水体中活性磷的去除效果 也最好( 净去率为1 4 1 6 ) ,相对原水的去除率可达1 0 0 。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2 2 沉水植物死亡分解对营养物质的释放强度与体内营养成分含量之间的 相关性分析 表4 2 2 氮磷营养物质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沉水植物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1 a b 4 - 2 2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m e e nn u t r i e n t sm e a nr e l e a s i n gi n t e n s i t i e sa n dt i s s u ec o n t e n ti n ! 望! 堡曼! ! 曼垒堡垒里! q 巳生丝皇! 平均 含水量粗灰分 植物总氮植物总磷 释放强度好氧低氧好氧低氧好氧低氧好氧低氧 :p o 0 5 ( 2 - t a i l e d ) 如表4 2 2 所示,在好氧状态下,沉水植物分解过程中亚硝酸盐氮的平 均释放强度与植物粗灰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厂= o 7 7 9 ,p o 0 5 ) ;总氮 ( ,= o 。8 0 9 ) 、总磷( ,= 0 7 6 0 ) 和可溶性总磷酸盐( ,= 0 7 5 6 ) 的平均释放强度 分别与植物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有机物( 以c o d m 。表示) 的平 均释放强度与植物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 o 8 4 8 ,p o 0 5 ) 。在低氧分解 条件下,活性磷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粗灰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 0 8 0 0 , p o 0 5 ) ;沉水植物分解释放总氮( ,= 0 7 9 9 ) 、亚硝酸盐氮( ,= o 8 1 9 ) 的平均 强度和植物氮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 实验表明,7 种沉水植物中,金鱼藻的含氮量最高,相应地,它在好氧 分解过程中释放t n 的平均强度( 0 0 2 9 5m gg 。1d 1 ) 就最高,在低氧分解过 程中释放t n ( o 0 1 1 9m gg 。d 以) 和n 0 2 - n ( 0 0 0 0 8m gg 。d 1 ) 的平均强度也 最高。同样,梅花藻含氮量最低,它在好氧状态下释放t n ( 0 0 0 8 6m gg 。1d - 1 ) 、 t p ( o o o l 5m gg 。d 一) 和t d p ( o 0 0 1 0m gg d 以) 的平均强度相应最低,在 低氧状态下释放t n ( o 0 0 1 4m g 百1d 1 ) 和n 0 2 - n ( - o 0 0 0 3m g9 1d - 1 ) 的平 均强度也最低。 3 6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3 结论 1 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活性磷的净去除率与植物总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 ,= o 7 9 5 ,0 0 5 ) 。 2 在好氧状态下,亚硝酸盐氮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粗灰分呈显著正相 关( 0 0 5 ) ;总氮、总磷、可溶性总磷酸盐的平均释放强度分别与植物氮含 量呈显著正相关( 卿0 5 ) ;有机物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含水量呈显著负相 关( p 0 0 5 ) 。 3 在低氧状态下,活性磷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粗灰分呈显著正相关 ( 正o 0 5 ) :总氮、亚硝酸盐氮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氮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 关( 0 0 5 ) 。 3 7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论 文章以淀山湖7 种常见沉水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物组织的 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模拟沉水植物底泥系统和死亡植株的腐烂分解过程,分析 了沉水植物的营养构成、植物生长时对水体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和植物分解 时内源营养物质的释放规律,以及营养组成与营养物质动态迁移二者之间的 相关性。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 7 种沉水植物的含水量均在9 0 以上;粗灰分含量以穗状狐尾藻最高 ( 3 0 8 3 1 18 ) ,马来眼子菜最低( 1 4 8 8 1 2 0 ) :金鱼藻的总氮和总磷 含量都列居第一,分别为4 0 7 o 2 2 和o 9 9 0 0 9 ;梅花藻含氮量最低 ( 2 1 8 0 1 3 ) ,轮叶黑藻含磷量最低( 0 2 5 0 0 2 ) 。 2 7 种沉水植物的除磷效果都很好,主要表现为沉降吸附:金鱼藻和马 来眼子菜植物系统的除氮效果较好;马来眼子菜和穗状狐尾藻对氮磷的去除 效率最高;这三种沉水植物可作为淀山湖沉水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沉水植 物系统对淀山湖水体中磷的去除效果比氮好,速度也比氮快,对有机物 ( c o d m 。) 的去除效果不显著。沉水植物系统使水体中的叶绿素口大幅下降, 对d o 和p h 的影响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供试沉水植物系统对水体中氮 磷的去除方式,可分为三类:植物体吸收为主、吸附沉降为主和二者结合。 3 沉水植物腐烂分解过程中,好氧条件下总氮和有机物的释放强度大于 低氧状态,磷的释放好氧状态和低氧状态没有显著差异;整个实验过程中, 大多数沉水植物在好氧和低氧状态下分解释放总氮、总磷和有机物的强度值 在第8 1 0 、1 5 、2 2 天左右明显下降,出现负值,即氮磷营养物质被吸收的现 象,基本呈现以7 天为一个周期的波动;沉水植物对磷的释放较氮快,一般 在1 0 天左右释放完毕;而总氮的释放需要2 8 3 0 天左右;有机物的释放需要 2 0 天左右。因此沉水植物死亡后应尽快收割或打捞,以防止营养物质大量释 放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4 沉水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体对水中活性磷的净去除率与植物总磷含 量呈显著正相关( ,= o 7 9 5 ,0 0 5 ) 。沉水植物分解过程中,好氧状态下, 3 8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亚硝酸盐氮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粗灰分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总氮、总 磷、可溶性总磷酸盐的平均释放强度分别与植物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 庐o 0 5 ) ;有机物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 o 0 5 ) 。 低氧状态下,活性磷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粗灰分呈显著正相关( 矿o 0 5 ) ; 总氮、亚硝酸盐氮的平均释放强度与植物氮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庐0 0 5 ) 。 3 9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刘建康高级水生生物学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9 9 :2 2 4 2 4 1 【2 】 田淑嫒,王景峰,朗铁柱,等水生维管束植物处理污水及其综合利用 j 】城市环境 与城市生态,2 0 0 0 ,l3 ( 6 ) :5 4 5 6 【3 】殷敏,陈桂珠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研究的探讨 j 】广州环境科学,2 0 0 2 , 1 7 ( 1 ) : 6 - 9 【4 】种云霄,胡洪营,钱易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叨环境污染 治理技术与设备,2 0 0 3 ,4 ( 2 ) :3 6 ,3 7 - 4 0 【5 】万志刚,沈颂东,顾福根,等几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中氮、磷吸收率的比较【j 】 淡水渔业,2 0 0 4 ,3 4 ( 5 ) :6 8 【6 】朱斌,陈飞星,陈增奇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进展 j 】上海环境科 学,2 0 0 2 ,2 1 ( 9 ) :5 6 4 ,5 6 5 5 6 7 【7 】吴晓磊人: 湿地废水处理机理 j 】环境科学,19 9 5 ,16 ( 3 ) :8 3 8 6 【8 】j a m e sfr n i 仃a t er e m o v a l 舶ma 酬n k i n gw a t e rs u p p l yw i t h1 赡e 毹e - s u r f a c e c o n s t n j c t e d 、v e t l 锄d sp r i o rt og r o u n d w a t e r r e c h a 唱e 【j 】e c o l o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0 , 1 4 :3 3 4 7 【9 】吴洁西湖浮游植物的演替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的生态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2 0 0 1 , 2 1 ( 6 ) : 5 4 0 - 5 4 4 【1 0 】李文朝东太湖沉积物中氨的积累与水生植物的沉积 j 】中国环境科学,1 9 9 7 ,1 7 ( 5 ) : 4 1 8 4 2 0 ,4 2 0 4 2 1 【ll 】m a r t e ns n ee 位c to fa q 豫t i cv e g e t a t i o no nt u r b i d i t ) ,:h o wi m p o r t a n ta r et h ef i l t e r f e e d e r s 【j 】h y d r o b i o l o g i a ,1 9 9 9 ,4 0 8 4 0 9 :3 0 7 31 6 1 2 】由文辉我国利用水生植物监测和净化污水的研究进展阴环境科学动态,1 9 9 3 ,( 2 ) : 8 1 1 【1 3 】胡春华,王国祥冬季净化湖水的效果与机理 j 】中国环境科学,1 9 9 9 ,1 9 ( 6 ) :5 6 1 5 6 5 【1 4 】孙文浩,余叔文,杨善元,等风眼莲根系分泌物中的克藻化合物【j 】植物生理学报, 1 9 9 3 , 1 9 ( 1 ) :9 - 9 6 【1 5 】唐萍,吴国荣,陆长梅,等太湖水域几种高等水生植物的克藻效应 j 】农村生态环 境,2 0 0 1 ,1 7 ( 3 ) :4 2 4 4 ,4 7 【1 6 唐萍影响水生高等植物与藻类之间克生作用的因素【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4 0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报,2 0 0 1 ,6 ( 2 ) :8 0 8 1 ,8 2 【1 7 】杨柳燕,蒋丽娟铜绿微囊藻与附生假单胞菌静态吸磷的比较【j 】中国环境科学, 2 0 0 4 ,2 4 ( 5 ) :5 7 2 ,5 7 3 5 7 5 【1 8 】濮培民健康水生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j 】湖泊科学,2 0 0 1 , 1 3 ( 3 ) : 1 9 3 1 9 5 ,1 9 6 2 0 3 【1 9 】宋碧玉,王健,曹明,等利用人工围隔研究沉水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叨生态学杂 志,1 9 9 9 ,1 8 ( 5 ) :2 1 2 4 【2 0 】金送笛,李永函,倪彩虹,等菹草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及若干影响因素【j 】生态学 报,1 9 9 4 ,1 4 :1 6 8 1 7 3 2 1 】范修远,陈玉成重金属污染水域的植物修复【j 】山区开发,2 0 0 3 ,4 :4 l - 4 3 【2 2 】王国样,濮培民,张圣照等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对太湖局部水域水质的净化作用阴 中国环境科学,1 9 9 8 。1 8 :4 1 0 4 1 4 【2 3 】吴玉树,李森林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滇池水体的净化效应【j 】生态学报,1 9 8 8 ,8 : 3 4 7 3 5 2 【2 4 】吴玉树,余国营根生沉水植物菹草对滇池水体净化作用【j 】环境科学学报,1 9 9 1 , 1 l :4 1 1 - 4 1 6 【2 5 】陈宜瑜中国湿地研究【m 】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 9 9 5 :1 0 5 1 0 8 【2 6 】贺锋,吴振斌水生植物在污水处理和水质改善中的应用【j 】植物学通报,2 0 0 3 , 2 0 ( 6 ) :6 4 l - 6 4 7 【2 7 】童昌华,杨肖娥,濮培民水生植物控制湖泊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效果与机理【j 】农业 环境科学学报,2 0 0 3 ,2 2 ( 6 ) :6 7 3 6 7 6 【2 8 】宋永昌,王云,戚仁海淀山湖富营养化及其防治研究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面礼社19 9 2 ,2 9 4 【2 9 】阮仁良,王云淀山湖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防治研究 j 】湖泊科学,1 9 9 3 ,5 ( 2 ) : 1 5 3 1 5 8 【3 0 】王旭晨,王丽卿,彭自然,等灰色聚类法评价淀山湖水质状况【j 】上海水产大学 学报,2 0 0 6 ,1 5 ( 4 ) :4 9 7 5 0 2 【3l 】y us h u w e n ,t a n gz h a n g c h e n g i p l a n tp h y s i o l o g y 觚dm o l e c u l a r b i o l 0 科【m 】b e i j i n g : s c i e n c ep r e s s ,19 9 8 :2 3 4 2 4 5 【3 2 】彭少麟,邵华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及发展前景【j 】应用生态学报,2 0 0 l ,1 2 ( 5 ) : 7 8 0 7 8 6 【3 3 】童昌华,杨肖娥,濮培民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净化试验研究f j 】应用生态学报, 2 0 0 4 ,1 5 ( 8 ) :1 4 4 8 - 1 4 5 0 p 4 】h a n sb d 0m a c r o p h y t e sp l a yar o l ei nc o n s 仃u c t e d 豫蜘e n tw e t l a n d s j 】w r a t s c i 毗h , 4 l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9 9 7 ,3 5 ( 5 ) : 1 3 一1 4 【3 5 】、矾g 觚dc ,s t e v e 啪njc ,c o m w e l l jc e 彘c t so f d i 仃e r e n ts u b m e r s e dm 砌- 0 p h y t e s0 n s e d i m e n tb i o g e o c h e m i 蛐叮【j 】a qu a _ t i cb o t a n y ,19 9 7 ,5 6 ( 3 ) :2 3 4 3 6 】c e d e 哩弦e nn ,n i 仃a t er e d u c t a s ea c t i v 时i nr o o t s 锄ds h o o t so fa q u a t i cm a c r o p h y t e s 【j 】 a q u a t i cb o t a n y ,2 0 0 3 ,7 6 ( 3 ) :2 0 3 - 2 1 2 【3 7 】宋福,陈艳卿,乔建荣,等常见沉水植物对草海水体( 含底泥) 总氮去除速率的 研【j 】环境科学研究,1 9 9 7 ,1 0 ( 4 ) :4 7 5 0 【3 8 】吴振斌,邱东茹,贺锋,等沉水植物重建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营养水平的影响明 应用生态学报,2 0 0 3 ,1 4 ( 8 ) :1 3 5 1 1 3 5 3 【3 9 】包先明,陈开宁,范成新等种植沉水植物和疏浚底泥对氮磷营养水平的影响【j 】土 壤通报,2 0 0 6 ,3 7 ( 5 ) :9 3 2 - 9 3 5 【4 0 】许航,陈焕壮,熊启权,等水生植物塘脱氮除磷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j 】哈尔滨建筑 大学,1 9 9 9 ,3 2 ( 4 ) :6 9 7 3 【4 1 】杨立红,卓丽环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 j 】占林农业人学学报, 2 0 0 6 ,2 8 ( 6 ) :6 6 3 6 6 6 【4 2 】雷泽湘,谢贻发,徐德兰,等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湖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j 】 安徽农业科学,2 0 0 6 ,3 4 ( 3 ) :5 5 3 5 5 4 4 3 】邓辅唐,孙佩石,邓辅商,等几种水生植物对滇池入湖河道水的净化性能研究【j 】 贵州环保科技,2 0 0 5 ,1 1 ( 3 ) :7 1 2 【4 4 】李科德,胡正嘉芦苇床系统净化污水的机理【j 中国环境科学,1 9 9 5 ,1 5 ( 2 ) :1 4 0 1 4 4 【4 5 k o u k o u r az ,m 锄o l o sap k a l b u n j ikl d e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d o m i n 锄tp l a n ts p e c i e s l i t t e ri nas e m i - a r i dg r 嬲s l a n d j 】a p p l s o i ie c 0 1 ,2 0 0 3 ,2 3 ( 1 ) :1 3 - 2 3 【4 6 】g o d s h a l kgl ,b a r k ojw v e g e 锄i v es u c c e s s i o na n dd e c o m p o s i t i o ni nr e s e n ,o i r s i n : g u r u l i s o nde d m i c r o b i a lp m c e s s e si nr e s e r v o i r s j 】d e v h y d r o b i o ,19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14287.7-202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7部分: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
- 【正版授权】 ISO 54002:2025 E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Guida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SO 9001:2015 in police organizations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店铺租房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真题汇编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北京理工大学北理工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一a4版附答案详解
- 五年级生命与安全课件-1
- 建平中学自招真题含解析
- 循证药学考试题及答案
- 投资顾问从业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防工程测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 2025年中国沉香行业分析报告
- 专科会计职业生涯规划
- 制药行业质量意识培训
- 艺术幼儿园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卷(含音频)
- 2025贵州毕节织金县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40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农户代耕代种协议书
- 煤油安全使用技术说明书编写标准格式
- 2025广西华盛集团北海裕泰工艺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截止至11月15日)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