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测量校准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37页 13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15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前期材料.doc
夹头螺母.dwg
定位圆柱.dwg
定位销.dwg
实习报告.doc
底板.dwg
弹簧夹头.dwg
总装配图.dwg
探针测量校准系统机械结构设计开题报告.doc
探针测量校准系统机械结构设计论文.doc
方案.dwg
直角管.dwg
芯轴.dwg
螺栓座.dwg
论文封面.doc
设计封面本.doc
转台.dwg
转台立板.dwg
轴.dwg
轴承压盖.dwg
齿轮.dwg
中文摘要
七孔探针是一种能够同时获得流场中流动速度的大小、方向、总压和静压的气动测量装置,它主要依靠其头部七个孔道中气流压力的相对大小判断气流速度的大小与方向,被广泛应用于低速风洞实验各种大角度的流动测量。七孔探针测量流动角度范围大并且设备简单、对环境要求低、价格低廉用于流场的测量有着广阔的前景。 本文研究的是一种七孔探针三维自动测速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该机械结构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和较高的传动精度。能够使探针实现相互垂直的回转运动。该系统由七孔探针,异步电动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直锥齿轮,同步带传动系统组成。其特点是大广角,β角的范围从-65°到75°、高灵敏度、系统的测速范围从4m/s到50m/s、系统的旋转角度从0°到360°。整个测量过程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进行数据处理。
关键词:七孔探针 风洞实验 自动标定
Abstract
Seven-hole probe is a way to get the size of the flow field flow velocity, direction, while the total pressure and static pressure pneumatic measuring device, which mainly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he head of the seven channels in air pressure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size of the flow velocity and direction,and it is widely used for testing a variety of wide-angle measurement of the flow in low-speed wind tunnel. Seven-hole probe measurements large flow angle range, simple equipment,low price and lowly requestment on the environment. It has broad prospects in measurement of the flow field. A 3D Velocity automatic measuring system using seven-hole probe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with two rota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the transmission accuracy are higher. To probe the rotarymotion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The system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consists of a seven-hole probe, a stepping motor, a Planetary gear reducer, a straight bevel gears, a synchronous belt system.The advantages of this system with large space angle,β is from-65°to75°are highly sensitive. The velocity range of this system is from 4m/s to 50m/s. The rotation angle of this system is from 0°to360°. The process of measure ment is controlled by the compu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ven-hole probe tube automaticve locity measuring system is a very useful tool in study o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flow field.
Key words: seven-hole probe,wind tunnel experiment,automatic calibration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1
1.1 风洞及七孔探针简介1
1.2探针标定技术的发展状况5
第二章 探针自动定位结构总体设计7
2.1系统组成7
2.2系统特性7
2.3总体方案拟定8
2.4主要设计参数及校核11
2.5探针支架的具体设计15
2.5.1 Y轴部分转动设计16
2.5.2 X轴转动设计16
2.5.3夹具部分设计17
2.5.4底座设计18
2.6材料选择19
2.7同步带的参数设计及选择19
2.7.1同步带的概述19
2.7.2同步带的特点20
2.7.3同步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21
2.7.4同步带传动的设计准则23
2.7.5同步带分类24
2.7.6同步带的主要参数24
2.7.7同步带及带轮的选择26
第三章 电机选择和芯轴设计27
3.1伺服电机的选取27
3.2芯轴结构设计27
3.3芯轴强度校核28
第四章 探针自动标定机构使用时注意事项29
4.1 安全要求29
4.2实施方法2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风洞(wind tunnel),是能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并可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 种类:风洞种类繁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实验段气流速度大小来区分,可以分为低速、高速和高超声速风洞。
流场测量中, 经常遇到复杂的三维大角度流动情况, 如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尾缘, 飞机翼型附近的复杂流场。通常用3 种测量工具来测量流场中的速度分布: 三孔压力探针, 五孔压力探针和热线探头。但是由于探针只能在俯仰角和侧滑角不超过 30时才能准确测量, 而热线探头则容易被空气中的尘土颗粒碰断, 并且测量的是空间平面的平均速度分布, 并非是空间一点速度分布。所以为了测量大角度的复杂三维流场采用七孔压力探针( 简称七孔针) 。尽管采用七孔针测量流场需要大量时间并且校验方法也极其复杂, 但是可以对大角度流场进行准确的测量。 七孔压力探针既是一种高性能的流场测量仪器,又是一种有效而又精确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七个孔的压力值,利用已校准的数据库和局部最小二乘法插值,就能够精确地确定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总压和静压、马赫数、雷诺数以及诸如密度和粘性等流场性质。与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粒子成象测速仪(PIV)以及热线风速仪相比,七孔探针有它自身的优越性:价格便宜,设备简单,测量方法简单,对环境要求低,精度很高等。
目前许多飞机已广泛采用前缘边条,前掠翼和鸭式布局的飞机也已研制出来。这些气动布局证明,利用强旋涡控制可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像协和号超音速客机的机翼,实际上与涡升力的复杂流动有关。S 形弯曲进气道的强漩流也是引起发动机喘震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机翼上主次涡的干扰处置不当,会引起气流分离和升力损失。虽然流动显示技术对漩涡干扰可以做到直观而又深刻的了解,但不能进行定量测量。 七孔探针的出现,其目的在于能够高精度地测量流动角高达80 度的流动,能用于风洞实验模型周围及其后面尾迹的复杂流动的定量测量。因此从八十年代以来七孔探针一直被广泛用于大角度复杂流动的测量,其意义在于适应我国航天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为目前和将来能设计出更先进的飞机、为国防事业提供有力的帮助。
虽然现在七孔探针在不可压缩流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的七孔探针测量系统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也相当繁琐且处理周期比较长,一直没有形成一个高效的测量系统。特别是在某些特定场合,如全尺寸测量,飞行实测以及恶劣环境下的流动测量等,要求测试系统必须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单,高精度的特性。现代海战越来越强调海空协调作战,从而促使海军直升机得到迅速的发展。海军直升机具有强大反潜反舰等功能,执行不同的任务,投放的导弹或鱼雷也有所不同,因此投放方式有所差距。有的投放不需要开伞,而有的则需要,飞行投放开伞靠开伞绳的长短来实现。为了确保加装带伞鱼雷投放的安全性,急需对投雷环境(弹舱下部)的气流流场进行测量,为投放方案设计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外对直升机流场进行飞行实测研究非常少,直升机复杂的气动特性,特别是在机腹的流场特性,除了受前飞速度的影响外,还受到旋翼所产生的下洗速度,直升机的复杂外形以及自然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流场难以预测。因此,结合七孔探针流场测量的优点,针对直升机腹部流场测量的要求,开发出一套适用性强,性能优良的七孔探针实时测试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界面友好,实时性强的测试系统也能为七孔探针的广泛应用提供方便。
目前,国内对七孔探针的研究与运用仅局限在低速不可压缩流中,随着四代战斗机的出现,超音速巡航,高机动性成为飞机的重要性能指标,此时对飞机流场的研究仅靠在低速中测量是远远不够的,又由于其他测量手段的局限性,急需对七孔探针在可压缩流中乃至超音速流中应用进行研究。
对七孔探针进行可压缩测量方法研究如果采用实验的方法,则所需采集点数目繁多,对实验仪器的安装与可靠性都要求非常高,同时需要大量的集中气源,使得校准费用变得非常昂贵。数值计算是近年来在流体力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有力工具之一,对七孔探针在可压缩中的校准理论研究阶段采用数值计算的手段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通过研究七孔探针的绕流以及受力分析能够为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提供非常有利的帮助。
我国学者对七孔探针已有一定量的研究,在研究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七孔探针测量流场时的局限性,受加工工艺水平,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的影响。在解决七孔探针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七孔探针作为一种流场测量工具,不仅要求其测量结果合理精确,同样重要的是使用要方便实用,鉴于七孔探针校准及测量方法都很繁琐,所以急需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出一套完整的校准及测量程序,使其拥有友好实用的界面,方便使用者进行七孔探针测量流场。七孔探针校准及测量程序要求与硬件设计结合,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过程,校准和测量算法内嵌其中,并且可以扩展变化。这样,七孔探针就有了继续深入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平台,七孔探针的使用也会得以简化,使七孔探针应用有更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定位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出现了各种定位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如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大型加工工件的定位系统,伺服控制定位系统,工作台定位系统,曲线定位系统等。
动力定位系统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由美国海军研制成功,起初主要应用于潜水艇支持船、军用海底电缆铺设等作业。从上世纪so年代初开始,随着北海油田、墨西哥湾油田的大规模开发,动力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守护、平台避碰、水下工程施工、海底管线检修、水下机器人(ROV)跟踪等作业。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海上勘探开发逐步向深水 (5oom~1500m)和超深水(1500m以上)发展,几乎所有的深水钻井船、油田守护船都装备了动力定位系统。据初步估计,目前全世界装备动力定位系统的各类船只已超过10(力艘[ll。在2002年,我国唯一的一艘专门从事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勘查研究开发的远洋科学考察船一“大洋一号”,进行了高起点的增改装工程,大大提高了全船的技术水平,成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科学考察船。增改装工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增设动力定位系统,以满足科学调查作业的需要。动力定位系统在“大洋一号”上的应用对于国内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大型加工工件定位系统是具有尺寸误差自补偿,位置误差自修正功能的大型工件高精度定位系统。定位系统中采用的沉降锥销方法,基于视觉技术的软件补偿方法在其他定位机构中也具有推广价值,此外,大型磨床数控定位系统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位控技术,利用旋转编码器、直流调速系统、步进电机控制及人机对话等方法,处理双轴在定位控制中的数据采集、位置判别和定位控制,系统实现方法简便灵活,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实现大型轴承机械加工设备的数控定位控制;
伺服控制定位系统利用具有高速运算能力的DSP处理器为控制器。实现了一个双伺服环定位控制系统。该系统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运行效率;对于工作台定位系统,清华大学设计了一套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显微镜工作台定位系统。机械传动部分采用小模数齿轮实现机械运动和动力的传递,单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片机电路控制部分实现计数脉冲的获取和电机的控制,上位机控制环节完成用户命令的发布。该系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式控制电机,实现显微镜工作台的二维运动,两方向重复定位精度士50娜,满足了多波长光存储实验的要求,同时为医疗检验提供了自动化手段。 探针定位系统是为了实现夹持探针在两个轴向进行定位的装置,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主要由PC机、PC机与CAN总线转换接口、n套相同的控制器和探针支架组成。PC机作为系统主节点,通过CAN232总线转换接口,实现PC机与CAN总线间的通讯;n个控制器是CAN总线的子节点,各子节点根据ID号,选择性地接收主节点通过CAN总线下传的命令和数据,同时将其传递给位置伺服控制模块,控制电机驱动支架运动,电机的运动信息也通过CAN总线实时地反馈给PC机;探针支架是探针实现运动的载体,由微型电机驱动,实现转动控制。
根据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思路进行探针定位系统的开发设计,以保证系统开发的可靠性,同时又符合模块化设计思想:在总体方案确定后,进行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并通过模块间的接口来组合成完整的系统。
本课题着重研究机械部分的支架及电机问题。2.2系统特性
通过对该系统结构以及实验要求的分析,该系统具有如下特性:
①夹持直径小于6.3mm的杆式目标体实现沿轴向和周向的两自由度运
动;
②技术指标:
X轴向角位移:量程360° 精度士0.10
Y轴向角位移:量程360° 精度士0.10
X轴角速度:3-4rpm
Y轴角速度:3-4rpm
定位机构重量:2Kg 毕业设计是我们作为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及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大学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我们步入社会参与实际工作的一次极好的演示,也是对我们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考验,是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间的过渡。在完成毕业设计的时候,我尽量的把毕业设计和实际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自己能力的提高。
社会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的,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在走出校园,迈向社会之即,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未来,老师的熏陶和教诲,使我懂得了更多处世为人的道理,有了一定的创新精神和钻研精神。
这次我选择的毕业设计课题是探针测量系统机械结构设计。在毕业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和监督下,我不但按时完成了毕业设计所需的工作量,还对自己所做的课题内容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这次毕业设计让我获得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在这一阶段里,从开始的确定课题,书写开题报告,到逐项完成各个机构的设计,让我对自己的专业的相关知识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我的毕业设计的课题主要步骤是:
1、收集查找有关探针测量系统的资料;
2、进行机械结构的方案设计和比较;
3、运用AutoCAD软件设计每个零件;
4、运用ADAMS软件进行机械结构的整体仿真;
5、运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及装配。
毕业设计跟我们平时上的基础课或者专业课不同,它是一个重要课题,要用到很多综合性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一下做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也是毕业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它最能把理论知识准确运用到实际当中的去,做好了它就是就是一份成功的毕业设计了。
随着答辩日子的到来,我的毕业设计也快接近了尾声了。经过两个月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我还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性的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和简单了。通过这次毕业设计的内容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的知识还是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太多,以前总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的锻炼,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我们都应该不断的努力学习,努力的去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濮良贵,纪名刚,等 . 机械设计(第八版),2006.5.
[2] 李增刚 . ADAMS入门详解与实例,2012.5.
[3] 周作元, 李荣先 . 温度与流体参数测量基础 , 1986.
[4] 齐孟卜,李京伯 . 测量亚音速可压缩流动大流动角的七孔探针,1983.
[5] 冯亚南 ,吴成 ,熊善文 . 双三角翼外翼前缘钝化对涡流特性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997
[6] 张传聚 ,王立志 . 工业锅炉炉膛空气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山东工业
大学学报, 1999,(03).
[7] 顾蕴松 ,明晓 . 大迎角细长体非对称空间流场特性的试验研究[J]流体
力学实验与测量, 2005,(02).
[8] 赵学训 . 螺旋桨滑流对飞机绕流影响的试验研究[J]. 流体力学实验
与测量, 1995,(04).
[9] 何小亮 ,张震宇 ,明晓 . 七孔探针校准的数值模拟及制造偏差分析,
低速空气动力学和直升机试验技术学术交流会,2002.6.
[10] 丁 涛 . 七孔探针实时测试系统及其可压缩流场测量问题研究
[11] 李彦 ,李卫东 . 七孔探针三维自动测速系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6.1
[12] 施绍平 ,翁贤邦 . 同步齿形带传动的降噪研究 . 机械设计 ,1991(4)
[13] 徐溥滋 . 国内外带传动发展评述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80年增刊
[14] 工梦熊 . 带传动技术的现状 . 机械制造 ,1992(2)
[15]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 . 同步带传动专辑(一) . 上海:上海机械学院出版 . 1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