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聚集义动态量词衍生机制考察.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聚集义动态量词衍生机制考察.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聚集义动态量词衍生机制考察.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聚集义动态量词衍生机制考察.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聚集义动态量词衍生机制考察.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聚集义动态量词衍生机制考察.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阐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r 摘要- j 题目:聚集义动态量词衍生机制考察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导师: 张新明副教授 作者:贾萍 内容摘要 在量词的众多分类中,有一类量词从来源上讲,几乎都是从动词转化而来 的,它们具有研究的价值。我们选取其中典型的具有 + 聚集】语义特征的部分量 词作专题考察。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我们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聚集义动态 量词的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等问题。 第二章我们对聚集义动态量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语义上将本文的研究 对象分为三类,并考察了聚集义动态量词的句法功能及重叠等问题。 第三章我们探讨了聚集义动态量词与名词的双向选择的问题,指出由于大 部分量词都保留有作为实词时的语义积淀,具有范畴化的倾向。本章还探讨了 制约聚集义动态量词运用的认知因素。 第四章我们考察了聚集义动态量词的虚化历程,并对聚集义动态量词虚化 的认知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隐喻机制、句法位置的变化、语言内部力量及泛 化机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五章我们对量词“把作了考察,发现它可以作名量词,也可以作动量 词;可以是个体量词,也可以是集体量词。我们找出了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意 义演变的过程,进而由量词“把”的虚化历程预测聚集义动态量词的发展方向。 结语部分我们将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说明论文的研究价值和 可能的创新点。 关键词:聚集义动态量词句法功能双向选择衍生机制认知解释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s u b je c t :t h ed e r i v a t i v em e c h a n i s mo fg a t h e r - d y n a m i cq u a n t i f i e r s m a jo r :l i n g u i s t i c sa n d a p p l i e dl i n g u i s t i c s s u p e r vis o t :v i c ep r o f e s s o rz h a n g x i n m i n g a u t h o r :j i a p i n g a b s t r a c t l nm a n y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q u a n t i f i e r s ,o n ek i n di sv e r ys p e c i a l ,i ti sc o m e sf r o m t h ev e r b t h i sk i n di s w o r t h yo fb e i n gw e l ls t u d i e do n w es e l e c tt h et y p i c a l c l a s s i f i e r sw h i c hh a v et h e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 so f g a t h e r e d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 do n c h a p t e ro n ei st h ep r e f a c eo ft h ep a p e r i ti n s t r u c t st h ep u r p o s ea n d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o u rp a p e r a l s o ,w ec o n c l u d e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a l y z ew h i c h a b s t r a c t sf r o ms o m el i n g u i s t sa n dt h e i rw o r k s c h a p t e rt w ow ed e f i n e dt h ec o n c e p to ft h eg a t h e r - d y n a m i cq u a n t i f i e r s d i v i d e t h e mi n t ot h r e et y p e s a l s o ,w e a n a l y z et h es y n t a c t i cf u n c t i o no ft h eg a t h e r - d y n a m i c q u a n t i f i e r s c h a p t e rt h r e ew es t u d y0 1 1t h es e l e c t i v e n e s so ft h eb i l a t e r a ls i d ew h i c hr e q u i r e s ac o l l o c a t i o no ft h eg a t h e r - d y n a m i cq u a n t i f i e r sa sw e l la st h en o u n a tt l l e e n do f c h a p t e rt w o ,w eg i v eac o g n i t i v ee x p l a n a t i o na b o u tt h i sp r o b l e m c h a p t e r f o u rw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h e g a t h e r - d y n a m i c q u a n t i f i e r s w eb e l i e v et h a tm e t a p h o ra n dt h ei n t e r n a lf o r c e so fl a n g u a g ep l a ya l l 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t h i sp r o c e s s c h a p t e rf i v ew eg i v ead e t a i l e dr e s e a r c ho fq u a n t i f i e rt b a ”f r o mt h i s w e f o r e c a s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t r e n do f t h eg a t h e r - d y n a m i cq u a n t i f i e r s w eh o p eo u rr e s e a r c hc o u l dd os o m eg o o df o rt h et e a c hc h i n e s ea sa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a n da l s of o rt h ec o m p u t e ri n f o r m a t i o np r o c e s s k e yw o r d :g a t h e r - d y n a m i cq u a n t i f i e r s s y n t a c t i cf u n c t i o n s e l e c t i v e n e s s d e r i v a t i v em e c h a n i s m c o g n i t i v ee x p l a n a t i o n t y p eo ft h e sis :t h o a r e t i c a ls t u d y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 明并表示了谢意。 储雠:琵妒飙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伊7 上步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 遵守此规定。 名:夏矽签名瓣嗍1 一碣 5 9 姣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r 第一章绪论j 第一章绪论 1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量范畴属于人类基本的认知范畴。客观世界的“量”通过人类认知投射到 语言中,形成了人类语言世界的量范畴。量词是汉藏语系诸语言中独具特色的 词类,长期以来,由于量词本身的特殊性,语法学界对于量词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对量词内部分类的考察,以及对单个量词的描述和解释。随着量词系统研究 的不断成熟,以及认知语言学和语法化理论的广泛运用,语法学家开始关注从 认知及语法化的角度对量词进行研究。 在量词的次范畴中,有一类量词“从来源上讲,几乎都是从动词转化而来 ,如“张、截、堆、把等。这类量词在整个量词系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前 人在对量词进行分类时已有所提及,对这一类量词的探讨,零散的分布于相关 的论文中,至今没有系统的专文研究。那么这类量词是由动词直接转化为量词, 还是先转化为名词再转化量词的呢? 又有哪些因素制约它们的发展演变呢? 这 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本文拟以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选取这类量词中具有【+ 聚集义】语义特 征的部分量词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串、堆、叠、束、沓、把、捆、抱、捧、 扎、搂、掬、撮、握 等1 4 个。从来源上看,这些量词都是从动词转化而来的, 具有动态性;从语义上看,这些量词或纵向堆叠,或横向聚拢,具有聚集义特 征。根据这两个与其他量词具有区别性的特征,我们将它们命名为“聚集义动 态量词 。 本文试图在对聚集义动态量词做出共时描写的基础之上,找出这类量词与 名词性成分搭配的限制条件,并探讨聚集义动态量词的衍生机制及动因。所谓 的衍生,本文指的是某类词长期处于另一类词应出现的语法结构中,由于该结 构的促使,改变了该词原来所表示的语法意义。 邵敬敏1 9 9 3 量词的语义分析与名词的双向选择, 中国语文,第3 期。 ! 笙二皇丝笙!亟圭塑堡垫盔堂堡主堂堡迨奎 这一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研究借助于语法 化及相关理论,阐明了聚集义动态量词的衍生机制及认知基础,能够为量词分 类研究和量词的语法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补充;从实践上看,研究着力探索 聚集义动态量词与名词性成分搭配的特点和规律,可揭示聚集义动态量词内部 成员的异同,对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有效的辅助作用。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 与本文有关的量词分类 划分词类究竟以什么作为标准,语法学界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议,划分出的 词语类别也表现出交叉性和多元性。在量词分类的历史过程中,由于标准不一, 角度不一,至今仍未在小类划分问题上达成共识。主张单纯采用意义标准的分 类无法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而采用语法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标准是人们逐渐 取得的共识。“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 简述第一次明确地将量词单独立类, 此后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都对量词进行了再分类,如:吕叔湘的现 代汉语八百词分为九类;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将量词分为七类;赵元任 ( 1 9 7 9 ) 、马庆株( 1 9 9 0 ) 等人也作出了不同的分类。 邢福义的汉语语法学中将量词分为:单音量词、复音和复合量词、准 量词三大类。他提出绝大多数量词是有理据性的,并将有理据的量词分为5 类: ( 1 ) 相关形状:点、丝、条、片、块、团、朵等; ( 2 ) 相关动态:串、堆、叠、挂、担、封、捆、抱、束、卷、搂、捧等; ( 3 ) 相关局部:口、头、尾等; ( 4 ) 相关用具:幕、刀、杆等; ( 5 ) 相关数量:对、双、打、副、营等。 黎锦熙早在新著国语文法中就对“相关动态 类量词作过描述。他指 出,这类量词“作量词是采用事物的措施方式充当事物的形体单位 。陈望道 ( 1 9 7 3 ) 也提到这类量词是“借用表示与事物有关的动作行为的动词作量词”。 邵敬敏( 1 9 9 3 ) 从量词与名词的语义双向选择的角度给名量词进行了分类,他 将由动词转化而来的这类量词称为“动状型量词,并指出它们“强调造成该 2 姣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r 第一章绪论j 事物外形的动作行为,以动作本身作为参照物,不过是着眼点仍在于该动作所 导致的结果状态”。圆 综上,量词的内部分类是复杂的,在量词的众多次范畴中,前人已经提到 了“动态”量词的特殊之处,但都没有作具体研究。聚集义动态量词是“动态” 量词中的一个小类,至今还没有专文对这类量词进行研究。本文拟对这类量词 进行考察,希望对所有由动词转化而来的这一类量词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2 2 量词的认知及语法化研究 早在1 9 8 6 年,法国学者游顺钊在从认知角度探讨上古汉语名量词的起源 一文中,从认知的角度对量词的来源做了研究,这篇文章在1 9 8 8 年被译为中文 发表于中国语文。但由于当时认知语言学在国内语言学界研究不够成熟,尤 其对于量词的关注更少,所以这篇文章问世后的l o 年内我们没有看到关于量词 产生的认知解释的文章。到2 1 世纪初,语言学界开始大量出现从认知以及语法 化的角度考察量词产生原因的文章。 李讷、石毓智( 1 9 9 8 ) 指出,古汉语的句子中心词与其宾语之后,仍有一 个句法位置,可以容纳另外一个谓词性成分,其中包括数量词。数量词由宾语 之后变到宾语之前作定语这种语序变化带来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量词的语法 化。个体量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 ( 1 ) 先秦时期,只有“名+ 数+ 量”一种格式,数量结构要么单独作谓语, 要么跟在句子中的名词之后作“述语”;( 如:“负服矢五十个。 ) ( 2 ) 汉魏至唐,在宾语位置出现了“名+ 数+ 量 与“数+ 量+ 名两种格 式时期,量词在后一格式中开始语法化; ( 3 ) 宋元时期,量词被语法化了,“数+ 量+ 名”格式在汉语中最后建立, 并且可以用于各种句法位置。 作者进一步指出,造成这种语序变化的原因是在宋元时期,动补结构发展 成熟以及动词体标记系统的建立削弱了旧有的中心动词及其宾语之后的为谓词 性成分而设立的句法位置,这种强有力的类比力量加速或促使了谓词性成分的 前移,从而导致了量词系统的语法化。 国邵敬敏1 9 9 3 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中国语文,第3 期 3 ! 笙= 兰竺垒!堑! 圭塑堕羹奎堂堡堂垡笙奎 李宇明( 2 0 0 0 ) 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拷贝型量词进行了研究。所谓拷贝型量 词,也即甲骨文中出现的“人十有六人 等。他指出拷贝型量词是最原始的个 体量词,是量词语法化的第一步;拷贝型量词被通用的个体量词代替是量词语 法化过程的完成,标志着名量词发展的成熟。他把汉藏语系个体量词发展的整 个历程用下图表示了出来: 名词一名。数名。一名数量一数量名 ( 名,名:数)( 名量数数量名) 1 名。名。一名量一量名 石毓智( 2 0 0 1 ) 对表物体形状的量词的认知基础进行了研究,认为:( 1 ) 物体各维之间的比例是表物体形状的量词的认知基础,而不是维数的多少;( 2 ) 物质性是表事物形状量词的第二位认知基础。文中分别对二维形状量词“条 和“张”、三维形状量词“块 和“片 进行了认知上的分析,并通过探讨表物 量形状量词背后的认知根据,揭示了汉语量词系统设立的原则,指出“量词的 类别和数目的设立远非随意,而是深刻反映了汉民族认知上的范畴化特征 。 此外,从认知及语法化的角度探讨量词相关问题的文章还有:姚双云、樊 中元( 2 0 0 2 ) 、金福芬、陈国华( 2 0 0 2 ) 、蒋颖( 2 0 0 5 ) 、曾传禄( 2 0 0 7 ) 、赖先 刚( 2 0 0 7 ) 等。这些论文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 宗守云( 2 0 0 8 ) 的博士论文从认知及语法化等角度对集合量词进行了详尽 的考察和研究,对本文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他的论文中还有许多有待改进 的地方,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考察。 有关聚集义动态量词的研究散见于一些论文中,这些文章都是对其中的个 别或几个量词进行了简单考察,尚不够深入。孔丽华( 2 0 0 0 ) 的硕士论文对动 词衍生量词进行了研究,简单描述了该类量词的语法化过程,但对其动因没有 进行进一步解释。 综上,利用认知及语法化理论对量词的产生等问题进行研究已越来越受到 学者们的关注。石毓智( 2 0 0 1 ) 从认知的角度对表物体形状的量词,也即邵敬 敏( 1 9 9 3 ) 文中的“形状型 量词进行了研究。而对于从动词转化而来的这类 4 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一章绪论j 量词的衍生机制前人几乎没有涉及,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本文试图对此类量 词的虚化历程进行考察,分析其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并揭示其衍生的认知基 础。 1 2 3 量词“把刀的研究 在本文所提到的所有聚集义动态量词,基本上都只有名量词的用法,而“把” 的用法很特殊,它还可以作为动量词,因此,量词“把 有作个案研究的价值。 “把”是语法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但主要集中在对于“把”字句的研究。对 于“把 是如何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至今还未看到专文考察。而对于“把 作为量词的用法,前人有一定的研究。 萧国政( 2 0 0 4 ) 从意义和功能的角度将量词“把”分为个体量词“把、集 合量词“把 、动量词“把”,并对这三个“把”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他通 过研究指出“量词的使用是一种范畴确认或语法归类,最初使用量词的对象的 认知原型,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同类对象的量词选取”。 他在文章最后还特别 提到“把 具有隐性意义及动词借用为量词的现象,在汉语量词系统中不是孤 例,如“捆”、“担”、“提 等,但它们与“把 不同的是,它们要么是集合量 词要么是个体量词,而“把”兼有几种用法。然而,他对为什么“把 有这样 的用法没有做进一步研究。 邵敬敏( 2 0 0 7 ) 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对“v 一把格式进行了动态考察。他 首先分析了“v 一把 格式中的v 从专化到泛化的过程,接着探讨了“把” 的词汇化过程及这一格式的语义增值的特点,最后还指出了这一格式演变的动 因。 金桂桃( 2 0 0 7 ) 对动量词“把 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动量 词“把”由个体量词“把”进一步发展而来,它出现于宋朝,发展于元代,基 本成熟于清代。文章从动量词“把 的来源、产生时间和过程,探讨了它发展 的脉络、特点和动因。 张谊生( 2 0 0 1 ) 、陈淑梅( 2 0 0 4 ) 、张爱民等( 1 9 9 9 ) 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把 萧国政2 0 0 4 汉语量词“把”的意义、分类及用法, 武汉大学学报,第1 期。 5 ! 笙二童丝迨!塑圭塑堕整大堂堡主堂堡笙奎 作为概数助词的用法及特征。张谊生主要是对助词“把的分布特征、表义方 式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和分析,描写了“把 的搭配限制和句法位置,揭示了 “x 把 单向取值和双向取值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个把 的多种语用功 能。 综上,前人对量词“把”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一用法的考察,而没有综合考 虑“把 如何由动词转化为名量词,又如何由名量词转化为动量词并进一步虚 化为概数助词的。本文准备结合前人的研究对量词“把 的语法化历程进行考 察,通过量词“把与其它聚集义动态量词的比较,揭示它们虚化程度不同的 原因。 1 3 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结构主义理论、功能语言学中的认知语言学和语法化理论等, 对现代汉语中聚集义动态量词进行分析。 1 3 1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 汉语的量词从先秦时期萌芽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共时的 角度对聚集义动态量词进行描写,并从历时的角度考察聚集义动态量词的演变 历程,可以使我们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透彻。 1 3 2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尊重语言事实,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力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解释。 1 3 3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在进行定性研究的同时,以定量研究加以佐证,力求 使描写更细致、更准确。 6 1 3 4 共性研究和个性研究相结合 既考察聚集义动态量词的共性,又对具有个性的成员进行个案分析。 圈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r 第一章绪论j 1 4 本文的语料来源 本文在对大量覆盖各类语体的语料上进行统计。语料来源主要有: ( 1 )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学c c l 语料库; ( 2 ) 人民日报1 9 9 5 年电子版全文; ( 3 )自建生语料库( 包括各类文学作品及报纸等语料约3 0 0 0 万字) 7 ! 笙三童鍪塞墨垫查兰塑竺望鎏堡墨堑笙!麴占鲞塑堇查堂堡主堂堡迨塞 第二章聚集义动态量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汉语中量词是个较为封闭的词类,经常使用的不过一百多个。关于量词次 范畴的分类,在绪论中已作交待。本章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聚集义动态量词 进行界定,并对它们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考察。 2 1 聚集义动态量词的界定及语义分类 2 1 1 聚集义动态量词的界定 邵敬敏( 1 9 9 3 ) 从语义上将量词分为三类:外形特征类、非外形特征类以 及附容处所类。外形类是凭借人们的视觉便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具体又分为: ( 1 ) 形状型,如“点 、“丝 、“条、“段 等 ( 2 ) 动状型,如“串、“挑”、“挂 等 他认为动状型量词“强调造成该事物外形的动作行为,以动作本身作为参照物, 不过是着眼点仍在于该动作所导致的结果状态”。他还指出,这些量词“从来源 上讲,几乎都是从动词转化而来。 由动词转化而来的量词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量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 是都保留有作为动词时的动作义。经过统计,这类量词有:捆、卷、包、串、 堆、叠、挂、担、封、挑、截、堵、把、排、摊、束、摞、张、撮、捧、贴、 掬、扎、套、架、发、服、滴、团、抱、抹、搂等。 本文所要研究的聚集义动态量词包括:串、堆、叠、束、沓、把、捆、抱、 摞、捧、扎、搂、掬、撮1 4 个。这1 4 个量词都具有 + 聚集】的语义特征,这里 的聚集具体包含两方面的内涵,即“纵向堆叠、横向聚拢”。传统上将把这些量 词归入“集合量词”,本文为了突出它们来源及其共有的语义特征,称之为“聚 集义动态量词。聚集义动态量词从来源上来看都是由动词转化为名量词的,在 句法语义特征上都与一般的名量词具有共同之处,在现代汉语中这类量词大多 都存在动、名、量兼类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把 作为量词有很多义项,本文中的“把”指的是:“用 于一手抓起的量。量词“撮有两个,一个是z u 6 ,用于成丛的毛发,一个是 8 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r 第二章聚集义动态量词的句法语义特征j c u 6 ,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本文中的“撮 是第二个。 2 1 2 聚集义动态量词的语义分类 聚集义动态量词都是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它们作为量词有一个共同特征, 就是都保留有作为动词时的语义积淀。根据郭先珍的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我们将本文所考察的量词的意义罗列如下: 叠:计量可以分层堆码或折叠的物件。 沓:计量重叠起来的纸张和其他薄的东西。 摞:计量重叠放置的东西 堆:计量聚集的人群; 计量堆放在一起的物体。 把:计量可以用手抓起的东西; 计量用手可以握住的细条状的东西。 捧:计量用双手捧起的东西 抱:计量两臂合围的量。 搂:计量两臂合抱的量。 掬:计量用两手捧东西的量。 撮:计量用手或工具撮取的东西。 束:计量捆在一起的丝条状的、或者小片状的东西; 计量集合在一起的线条、或者光束 捆:计量成捆的细条状的东西: 计量成捆的片状的东西。 扎:计量捆在一起的东西。 串:计量连贯成串的东西; 计量类似连贯成串的人或事物。 从上面列出的义项中,我们发现有些量词有着共同的义素,因此我们根据 它们是否具有共同的义素特征,可将这类量词分为三类: ( 1 ) “叠”类:这类量词有“叠 、“沓”、“摞”、“堆”。它们具有很强的空 间性,描绘的是物体垂直向上、互相平行层层重叠放置所构成的立方体形状, 9 ! 塑三童鍪堡墨垫查兰塑塑塑鲨堕墨堑笙!麴圭塑塑整叁堂堡主兰堡垒塞 视觉上可视为一个整体,但构成的部分又可分离,类似于积木可分离组合成不 同的形状。这四个量词的共同语义特征可概括为:【+ 层级】、【+ 重叠】、【+ 聚集】。 ( 2 ) “捆 类:这类动词有“捆”、“束 、“扎 、“串 。这四个动词同样有 将东西聚集在一起的语义特征,同时又都强调使用某种工具使物聚集,突出动 作所造成的事物的结果是什么形态。如“一捆书”,可能是用绳子等工具把书捆 在一起,结果是这些书形成了“捆”的形态。我们可以把这类量词的语义特 征概括为: + 结果】、 + 聚集】。 ( 3 ) “捧类:这类动词有“把”、“捧”、“抱 、“搂 、“掬 、“撮 。它们 有一个共同的义素,即“用手 ,都有用手作为工具使物聚集之义。如“一把花 生 是一只手可以容纳的花生的量;“一抱书 是指两只胳膊所能环绕的书的量。 它们具有 + 手】、 + 聚集】的语义特征。 上面的语义分类可以用下图表示: 类别成员语义特征 “叠一类叠、沓、摞、堆【+ 层级】、【+ 重叠】、【+ 聚集】 “捆力类捆、束、扎、串【+ 结果】、【+ 聚集】 “捧竹类把、捧、抱、搂、掬、撮【+ 手】、【+ 聚集】 2 2 聚集义动态量词的句法功能 聚集义动态量词在现代汉语中大部分作名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研 究聚集义动态量词的句法特征,就要研究量词和数词构成的数量短语的句法特 征。具体而言,由聚集义动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主要可以充当以下句法成分。 2 2 1 充当体词性成分 2 2 1 1 充当定语 聚集义动态量词可以跟前面的数词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定语成分,这也是它 最常用的句法成分,所有的聚集义动态量词都有这一句法功能,如下面的例子: ( 1 ) 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 烟,二堡灰。( 巴金日) 1 0 皎上海师范人学硕士论文 r 第二章聚集义动态量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 2 ) 我穿好大衣,挟起要带走的二竖书,刚要开门,她在后面叫我 ( 王朔过把瘾就死) ( 3 ) 山墙中间一个大火,烧着二丝木头,火苗往起喷着,似乎要把世 界都烧红了( 老舍二马) 上面例子中,由聚集义动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都是直接修饰中心语,起 限定作用,中间一般不能加“的。 当聚集义动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作定语时,也可以在数量短语与中心语 之间再加入修饰性成分,一般情况下需要加“的”,如: ( 4 ) 在人群中,二盎强烈的光突然照在一个人身上,那是陈白露。( 曹 禺日出) ( 5 ) 胸前横着比老葱还粗的一条金表链,对襟小褂上二童蒜头大的金 钮,一共约有一斤十二两重。( 老舍老张的哲学) 2 2 1 2 充当宾语和主语 充当宾语和主语是由聚集义动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的又一重要句法功 能,语料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 ( 6 ) 过了三天又少了一抱,这次有点怪,草垛边丢下二:丝猪吃的野 菜。( 石言秋雪湖之恋)( 充当宾语) ( 7 ) 您见天打饭,别人用一个塑料袋,您得用两个;用餐纸,您一拿 二竖! ( 中国式离婚) ( 充当宾语) ( 8 ) 这些钞票有50 元票面和100 元票,二垫有looo 元。( 嘉 莉妹妹)( 充当主语) ( 9 ) 这= 推交给你,你给点车钱,叫老褚送我们上火车。( 老舍上 任) ( 充当主语) 聚集义动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充当宾语或主语时是有限制的。数量短语 所修饰的名词已在上文出现,下文紧接再提到该名词时,可以只说数量短语直 接充当宾语或主语,如例( 6 ) 、( 7 ) 、( 8 ) 。 语序在汉语语法中具有重要地位,很多学者都指出,汉语有一种很强的倾 向性,即动词前面的部分是已知信息,是有定的;后面的部分是未知信息,新 ! 笙三皇蒌叁墨垫查茎塑丝竺鎏堕墨堑笙!塑圭塞塑堕奎堂堡主兰垡笙壅 信息,是无定的。石毓智( 2 0 0 2 ) 指出,“典型的数量短语自身的语义特征是无 定的,不能在句子开头出现”,所以,数量短语可以自由出现于宾语的位置。 他还指出,谓语动词之后的成分可以加上标有定的词语等使其有定化,最常见 的是指示代词“这”或“那 。 例( 9 ) 中“这一堆”中的“这是不能省略的,“一堆 本身是无定的, 它要在句首充当主语,必须先加指示代词使其有定化。语料中发现,聚集义动 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单独充当主语时,要求指示代词“这 或“那 与其共 现。 2 2 2 充当谓词性成分 由聚集义动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还可以充当谓词性成分,但这样的例句 不是很多,先看下面的例子: ( 1 0 ) 假如老印度一犯坏主意,往前忽然一赶车,这群黑衣人岂不二 串跌下去,正象那天我们开火车玩,跌在花园中一样? ( 老舍( ( 小坡的生 日) ( 充当状语) ( 1 1 ) 后面的旅客也一时收不住脚,都自自然然的跌成二主;可是口 中还“七咚七咚”的响。( 老舍小坡的生日) ( 充当补语) ( 1 2 ) 赶上他不高兴,什么都是一毛钱= 丝,拿吧。( 老舍牛天赐传) ( 充当谓语) 以上,是对聚集义动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所 做的考察,可以发现:由聚集义动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在旬中多做定语和宾 语,有的时候可以单独作主语,在极少数情况下还可以充当状语、补语、谓语 等谓词性成分。 2 2 3 聚集义动态量词重叠式考察 可重叠是量词重要的句法特征,量词的重叠形式有:a a 式、一从式、 石毓智2 0 0 2 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意义之关系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当代 语言学,第l 期 1 2 圃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第二章聚集义动态量词的句法语义特征j a a 式三种,这三种重叠形式在句法功能、语法意义上都有着不同之处。 关于量词重叠后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前人有过很多论述,如宋玉柱( 1 9 8 1 ) 、李 宇明( 1 9 9 8 ) 、郭继懋( 1 9 9 9 ) 、何杰( 2 0 0 0 ) 等。大致说来,量词重叠在句中 的句法功能与其语法意义的关系如下: ( 1 ) 量词重叠作主语、部分主语里的定语、部分状语( 由动量词充当的 状语) 时,表示周遍意义; ( 2 ) 量词重叠作谓语、动词宾语里的定语、介词宾语里的定语、部分主语 里的定语时,表示“多 的意义: ( 3 ) 量词重叠作部分状语( 一部分由名量词充当的状语) 时,表示“逐一”、 或“连绵 的意义。 下面,我们结合聚集义动态量词,对其重叠形式进行考察。 2 2 3 1 从式重叠 聚集义动态量词能进行从式重叠的不多,我们找到的例句有: ( 1 3 ) 角的一个大场里,这里到处堆放着谷堆子、高粱垛,玉米毂辘、 绿豆捆捆( 冯志敌后武工队) ( 1 4 ) 窗外绿树成荫,玫瑰园里,群花怒放;室内书籍满架,报刊垒 叠。( 读书) ( 1 5 ) 在长城断壁上辉映的盎盅红光,象征着英雄) l - k 4 r 的热血洒遍 了万里长城。( 人民日报1 9 9 5 ) 例( 1 3 ) 、( 1 4 ) 中“捆捆”、“叠叠 作句中的谓语,例( 1 5 ) 中的“束束 做“红光”的定语。作谓语时,表示的意义是量多,如“报刊叠叠”,说明报刊 一叠叠的,很多;作定语时,则具有周遍性,“束束红光”指“每一束红光 。 2 2 3 2 一从式重叠 我们发现,大部分聚集义动态量词都可以有一从式重叠的形式,重叠后 可以作不同的句法成分。看下面的例句: ( 1 6 ) 箱子里琳琅满目,放满= 攫攫精美的杯子垫、桌布、沙发靠背 饰器等勾织品。( 王朔永失我爱) ! 笙三童窭叁墨垫查墼塑箜望鲨堕墨堑笙!塑:兰塑鉴垄叁堂堡主堂堡垒塞 ( 1 7 ) 七个驼夫就这样野蛮地将箱子砸开后,再把经书= 担塑地搬到 洞里去( 敦煌) ( 1 8 ) 把满地的公文、印鉴、文具、纸张都拾起来,整理成= 丝丝、 一叠叠。( 欧阳山三家巷) ( 1 9 ) 铺迁入裱糊得雪白的新房,不知道是怎回事:以前的事正如煤 厂里,一整推都是黑的;现在茫然的进到新房,白得闪眼,贴着几个血红 的喜字。( 老舍骆驼祥子) 上面列举的例句中,聚集义动态量词的一从式重叠在( 1 6 ) 中作定语, 表示量多,“一摞摞精美的杯子垫、桌布、沙发靠背饰器说明杯子垫、桌布、 沙发靠背饰器很多;在例( 1 7 ) 中作状语,表示“逐一”、“连绵”,如“一捆捆 地搬到洞里 是指把书一捆一捆逐一的搬进洞里,并强调动作的连续性;在例 ( 1 8 ) 中作宾语,表示的意义是量多;在例( 1 9 ) 中作主语表示“每一 、“所 有 ,具有周遍性,表周遍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与“都 共现。 2 2 3 3 一a a 式重叠 部分聚集义动态量词可以有一a a 式重叠,重叠后可以作不同的句法成 分。 ( 2 0 ) 城墙边不可计数的布匹烧透了,红亮亮地映在我的眼里像二盘 一束的草纸。( 巴金桂林的受难) ( 2 1 ) 他只晓得一沓一沓地往外甩票子。( 陈世旭( ( 将军镇) ( 2 2 ) 接着就有人跳上台子,把银元从口袋里掏出来,= 拯= 竖码整 齐。( 陈忠实白鹿原) 聚集义动态量词的一a a 式重叠可以看作是一从式重叠的扩展,在句 法功能和所表示的意义上与一a a 式重叠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如例( 2 0 ) 、( 2 1 ) 中的“一束一束、“一沓一沓可以直接替换为“一束束 、“一沓沓 ,表示量 多。然而,进一步考察能发现例句( 2 2 ) 虽然也可以作这样的替换,但在意义 上有细微的差别。 李宇明( 1 9 9 8 ) 指出:“一量一量复叠式表达的意义范畴同于一量量复叠式, 但是许多一量一量复叠式具有分离性,这种分离性使它可以表示顺序性动态 1 4 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第二二章聚集义动态量词的句法语义特征j 多量和分离性静态多量。当分离性和顺序义得到强调时,便会引申出对事 物的逐一处理义,或把表达的重心转移到量的不连续性方面,或是主要描绘事 物的发展或动作的过程。 李宇明的观点很好地揭示了量词一从式重叠与一a a 式重叠的区别, 例( 2 2 ) 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例句中聚集义动态量词一a a 式重叠后作动词 的状语和宾馆,它们强调的不仅仅是量多,而且强调对事物的逐一处理义。“一 摞一摞码整齐 是指把口袋里的银元一个一个地摞起来,摞成一摞一摞的,强 调的是动作的过程性,即更加强调动作本身,而不是状态或结果。 2 3 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 2 3 1 可插入形容词的聚集义动态量词 部分聚集义动态量词在与数词构成数量短语时,中间可插入形容词,先看 下面的例句: ( 2 3 ) 我的眼泪整主的往下流了( 老舍猫城记) ( 2 4 ) 这个念头在她脑子里只要起个头,接着就要想起一大圭,想拦 也拦不住。( 赵树理三里湾)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由聚集义动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中间插入形容词后, 可作定语,如例( 2 3 ) ;也可作宾语,如例( 2 4 ) 。 陆俭明( 1 9 8 7 ) 对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的情况进行了考察,他认为只有 “大、“小 、“厚 、“薄”、“整 、“满”、“长”这七个形容词可以插入数量词 中间。笔者将文中的1 4 个聚集义动态量词所构成的数量短语一一与这七个形容 词进行搭配,并结合现代语料对陆俭明的调查进行了补充。情况大致如下表, 其中在陆俭明的考察中认为不可以,但我们发现可以的用黑体、斜体标出: 1 5 ! 笙三皇鍪塞墨垫查兰塑竺塑鲨堡墨堑笙!翅土塑婴整盔兰堡堂堡堡奎 能插入的形容词 所用量词 大小整厚长 串 + + 堆 + + + 叠 4 - + 4 -+ 沓 + 摞 + 十 + 把 +4 - 捧 + 抱 + 搂 掬 柬 + 捆 + 十 j 乙 4 -+ + 撮 手+ 2 3 2 形容词与量词搭配的语义分析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聚集义动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中间都不可以插 入“薄”、“满”,而“搂”、“掬构成的数量短语中间不能插入任何形容词。它 们选择什么样的形容词进行搭配,这跟它们本身的语义有关,本文将尝试对一 些特殊情况进行说明。 2 3 2 1 可插入“大一、“小一 “大 、“小是强空间义形容词,既能描写长度,也能描写面积和体积, 因此很多的量词都可以受“大 、“小 的修饰。聚集义动态量词中,构成数量 短语可插入“大”、“小的有:串、堆、叠、束、沓、把、捆、摞、捧、扎。 插入“大”强调量大,由它们形成的数量短语不能与“言少”的“只”、“仅仅 共现,如我们不能说“他送的花只有一大捧”,这是不符合语义搭配原则的。插 1 6 国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f 第二章聚集义动态量词的句法语义特征j 入“小 则是强调量小,由它们形成的数量短语可以与“言少的“只 、“仅 仅”共现。 在陆俭明的考察中,量词“抱所构成的数量短语中间只能受“大”修饰, 不能受“小”修饰,这可能是因为“抱 作为动词时的意义是“用手臂围住”, 在与人手有关的动作中,手臂围住的量是最大的量,与其他几个“捧”类量词 相比,它的量是最大量,本身具有 + 大 的语义特征,因而我们只能说“一大抱 书”,一般不说“一小抱书 。但是在我们的考察中发现,随着语言的发展,“一 小抱x 也开始出现,但因为受语义的限制,这样的说法还不是很多。 与“抱”相对的是量词“撮”,陆俭明指出它只能受形容词“小”修饰, 不能插入“大。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撮”作为动词时的意义是“用于手指捏 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细碎的东西”本来就有【+ 小】的语义特征,这就使得量 词“撮 只能受形容词“小修饰,因此我们只说“一小撮盐”,而不能说“一 大撮盐。但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也出现了许多“一小撮x 的用法, 如: ( 2 5 ) 原来,= :握的背后是更多的二盘拯在兴风作浪,没有这些一 大撮,李登辉早就该郁闷而死( 百度) 2 3 2 2 可插入“整” 在我们要考察的1 4 个聚集义动态量词中,陆剑明认为构成数量短语可插入 “整 的有:串、堆、捆三个,而经我们考察发现,越来越多的量词可以受形 容词“整”的修饰。本文的1 4 个量词除了掬、搂、撮不可以外,其它都可以。 与“整 搭配的量词所构成的数量短语是强调修饰成分之量大,但更强调 量的整体性。前面提到聚集义动态量词也属于集合量词,这类量词虽然也有计 量的功能,但侧重反映的不是物体确切的数量是多少,而是更加强调量词所修 饰的成分的形态,这样的形态经常是以一个整体出现的,同时又具有可分离性, 故可以受形容词“整”修饰。 如“一整捆”书,一方面是说明书很多,但具体有多少我们不需要知道; 另一方面,由于“捆”具有一定的空问性,人们很容易在大脑中激活一种视觉 意象,并产生相似的意象图式,即出现在人们脑中的是这些书成捆的形态,而 1 7 ! 笙三童鐾堡墨型查苎塑竺望婆堕墨堑堑!堕! 圭塞竖堕盔堂堡堂堡垒奎 不是具体的数量。 2 3 2 3 可插入“厚一 经过考察,聚集义动态量词中,构成数量短语可插入“厚”的有:堆、叠、 沓、捆、摞、扎。能受“厚 修饰的名词性成分会有一定的厚度,这一点可以 通过比较“一沓纸 与“一张纸 ,以及“一摞书 与“一本书 的区别得到验 证,也即这些量词含有 + 厚度】的语义特征,因而可以受形容词“厚”的修饰。 当这些量词与形容词“厚搭配时,后面的名词性成分是受限制的,当这 个名词性成分本身可以与“厚”搭配时,修饰它的量词前才可以加上“厚,也 即“厚 的语义指向的是中心语,而不是量词本身。如: 这本书很厚 一 一厚捆书 这朵花很厚 一 一厚捆花 2 3 2 4 可插入“长 聚集义动态量词中,构成数量短语可插入“长”的只有“串 ,这同样与“串 本身的语义特征有关,“串是把东西用线或其他线状的物体串在一起,而线等 一类物体是可以很长的,因而量词“串 可以受“长 的修饰,其他聚集义动 态量词不可以。 值得注意的是,语料中“串 除了可以受“大 、“小、“整 、“长 修饰 外,还可以受副词“连 的修饰,如例( 2 6 ) 、( 2 7 ) ,这是因为“串”本身就有 “连贯 的语义特征,因而才会有这样的用法。 ( 2 6 ) 要想逃,其次是林先生被扣住了,而现在却是裕昌祥来挖货, 这一连串的线索都明白了。( 茅盾林家铺子) ( 2 7 ) 刘太太一连串地赞美这孩子如何懂事,如何乖,如何一觉睡到 天亮。( 钱钟书围城) 以上,是我们就聚集义动态量词在与数词构成数量短语时中间可插入形容 词的情况考察和尝试性的解释。张国宪( 1 9 9 3 ) 指出:“形容词的特点是没有明 确关节点,因此形容词是个模糊集合,每个形容词都是一个模糊子集,通常无 1 8 堑l 圭塑堕塾盔兰堡圭笙奎! 箜三童鍪釜墨垫查里塑箜鱼鲨量墨堑笙! 法用确定的度来表示一定的质。” 形容词可以与量词搭配的结合点正是这种表 量作用中的模糊性,尤其是聚集义动态量词,它们所计的量是虚量,而非确量, 本身具有模糊性,因而可以受形容词的修饰。 2 4 小结 本章对聚集义动态量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选出1 4 个聚集义动态量词作为 研究对象,并运用多维视角,对这1 4 个聚集义动态量词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考察。 一是将这1 4 个量词从语义上分为“叠”类、“捆类、“捧 类三类。二是考察 了聚集义动态量词的句法功能,发现由聚集义动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的主要 句法功能是做定语和宾语。三是对聚集义动态量词的重叠作了考察,并区分了 它们在语义上的不同之处。四是考察了由聚集义动态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中间 插入形容词的特征。 张国宪2 0 0 6 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北京g 商务印书馆,p 1 3 4 。 1 9 ! 笙三童鍪塞墨垫查茎塑型鱼塑丝盛坌竺至墨垄堑!蝤圭查塑蔓盔堂堡堂堡垒奎 第三章聚集义动态量词对名词性成分的语义选择 词与词在语义上是相互依存的。根据语义场理论( t h et h e o r yo fs e m a n t i c f i e l d ) ,语言中的词不是孤立的,而是形成区域( a r e a ) 或场( f i e l d ) 的,并 且其中的词以各种方式相互关联和互为定义。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具有类聚和 组合关系,着眼于词的类聚关系,词汇场中的各个词相互制约,每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