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模型的理论构建与初步检验.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 模型的理论构建 与初步检验 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许海燕 指导教师黄希庭教授 摘要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以及从不同的角度看心理健康会有不同的内涵。目前人们对心 理健康消极方面的认识多于对它积极方面的认识,并希望对其积极方面有更多的认识。本研 究致力于理论构建并初步检验一个体现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模型结合人们当前所处的社会 历史背景,综合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个体追求人生幸福的角度,以黄希庭提出的健全人 格理论为基础,本研究理论构建了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一模型的基本观点和各个维度内 涵;采用自编阀卷调查,以大学二、三年级学生为主要被试,通过对8 1 6 份预试问卷的探索 性因素分析和8 3 0 份正式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获得了比较合理和适宜的心理健康的“幸 福进取者”模型;并对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问卷进行了多角度、多指标的信效度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 。 ( 1 ) 心理健康的膏幸福进取者”模型是一个“幸福”与“进取”紧密联系、同为核心的 多维度结构,包括学习成长、人际关系、自我肯定、目标管理、克服困难和幸福感6 个维度。 ( 2 ) 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斗闯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内容效度、构念效 度和效标效度等信效度指标均较佳。该问卷可以作为评价大学生( 主要是大二、大三) 心理 健康的“幸福进取者”的适宜工具。 ( 3 ) 性别在自我肯定、目标管理和克服困难维度上主效应显著,在总分上的主效应近 似显著,并均为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年级在人际关系维度上主效应显著并体现为一年级得 分高于二年级得分;地区在各个维度以及总分上主效应都极显著,并总体体现为北方得分高 于中部和南方;年龄在各个维度和总分上的主效应均不显著i 地区和年级的交互效应在任何 维度和总分上都不显著;地区、年龄、年级和性别的其他显著的两两交互效应可散见于除自 我肯定之外的其他维度和总分上 关键词:心理健康幸福进取者理论构建问卷大学生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 h e o r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p r e l i m i n a r y t e s to f t h em e n t a lh e a l t hm o d e lo fh a p p y e n t e r p r i s i n gi n d i v i d u a l m a s t e rg r a d u a t eo fb a s i cp s y c h o l o g y :x uh a i y a n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h u a n gx i t i n g a bs t r a c t u n d 盯d i 伍;r 锄t l c i a l - h i s t o r i c a lb k 印u n d s t t l e 旭w e 坞d i 伍i e r e n tm e n t a lh e a l m m o d e l s n 圮m a i n 抽o f 衄s 咖d yw 笛t 0c o n s 仇l c tap o s i t i v em e n t a lh e a l t l lm o d e l t 1 1 e o f e t i c a l l y 勰dt e s ti tu s i l l gq u e s t i 锄a i r em 削w i 廿ic o l l e g es t l l d 锄临o f 伊a d e2 a i l d 伊a d e3 舔t h em 萄o fp a n i c i p 觚t s a f l 盯ag e r a l 托讥e wo ff b 珊盱r e 卸c h 鹤,廿l e m t a lh e a l mm o d e lo f 鲴砂绷f 唧廊魄? 伽抛甜俗c 0 i i 姗c t c db 弱c dl 耳岣nm c t l l e 0 巧o fp 疵c tp 锄i l a l 酊d c 、,e 1 0 p e db yp m f e s s o rx i t i n gh u 锄晷1 1 l i sm o d c lw 笛 c s 协l c t e da f t 盯t l l em o d i f i c a t i o n 撇dv a l i d a t i b yt l i ec x p l o r i n gf i a c t o r 锄a l y s i so ft l l e p f e l i i r i i 舳巧q u e s t i 伽慨r e 诵t l i8 16 咖d 伽晒i i l v 锚t i g a t e da n dt h ec o n f i 姗a t o d rf 犯t o r 粕a l y s i so f l ef 0 | m 2 l lq u e s t i o i l i l a i 他而n l8 3 0s t l m 即临i n v c s t i g a t c d 1 飞呤m 朗t a lh e a l m o f q 磁吵绷蛔矽廊咖g 伽出毗缸口,q u e s t i o m 抽r eo fu i l i v e 璐i 锣s t i l d e i 】晦w 弱c x 锄栅e db y m a n y i i l d e x 髓t h er e 姗l t so f t l l i s 咖d yw e r c 弱f o l l o w s : 1 t h em 饥t a lh e a l mo f 昭绷卿忱? 伽幽巧幽口,w 弱a 姗1 t i - d i n l 饥s i o n a l m o d e l 谢廿l 柳。陀l a l 。dc o 潞o f 聊肛蚰旧a n d 绷f e ,p 廊f 昭,妣l u d i n gs i xd i l n e 商。璐 勰f o l l 佣恤g :s t i l d y - g r 0 、l h i n t 印酬r e l 撕吗l a 缸m 撕o n g o a l m 觚a g 锄c n t , h 砌n 骼s c o n q u e r ,锄dw e l l - b e i l l g 2 1 1 坨t e s t r e t e s tr c l i a b i l i t 弘i n t e m a lc 0 呱r d a n c ec o e 伍c i e n t ( 0 h b a c ha c o e 伍c i e n t ) ,c o n t e n tv a l i d i 咄c o n s t r i l c tv a l i d i 哆a n dm e xv a l i d i t ) ,o ft 1 1 em 吼t a lh e a l m m o d e lo f ,l q 芦缈绷f e 节施加g 觑硪y f 冼以,q u e s t i 咖a i r ew e r e9 0 0 d t l l i sq u e s t i o 皿a i 他 c o u l db e 硼e dt 0t e s t 血em e n t a lh e a l mo fj l 印p 少绷细,廊机g 加西慨无垃,o fu n i v e r s i 哆 栅e n t s 3 t h e r ew e 他s i g i l i f i c a n ts e xd i 岱习明1 c 鼯i n 1 f a m 肌a t i o n ,g o a l m a i m g e m e n t 觚d h 乏咄l 豁s c o l l q u 盱:m a l e sa 坞b e t t c rt h a nf 锄a l e s 1 1 1 e 陀w e r cs i g i l i 丘c a n t 黟a d e d i f f h 锄c e si l li i i t e 印e r s o n a lr e l a t i o n ,孕a d eo n ew e 坞l l i g l l c rm 距孕a d e 伯,0 i ts h o w e d s i g l l i f i c a n ta r e ad i f r e r e n c e si i la l ld i m e 船i o 璐a n d 吐l et o t a ls c o r e s ,孤1 di ts m e d t l l a tm e a b s t ra c t o f 嚣o fn o n hs t u d t s 、w 黯h i g i l e r 也龃s o u t l is m 蛔1 t s t h ci n t e r a c 6 0 sb 曲咖s e x e s 乒a d e s ,a 揩勰锄da g 鼯c 趾b es e 如m ed i m e n s i o l l s 船dt o 协l 舛。瞄 k 日啊o r d s :m 钮妇lh e a j t l l ,h a p p y t e r p f i s i n gi n d i v i d l 璩l ,m e 0 叫c o n s t r l i c t q u e s t i o n n a i 陀,u n i v t ;体i t ys 向d e m 独创性声明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 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 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许珞搀 签字日期:2 口叼年4 月7 d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筹) 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许殇拦 签字日期:2 d 暗年4 月多秒日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力。占年午月? p 日 前言 1 前言 1 1 问题提出 心理健康( m e n t a lh e a l t l l )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产生并发展【1 1 。在早期西方 社会,人们将精神病患者视为疯子或者魔鬼而加以迫害,后来认识到这些人是生 病了,从而给予他们照顾,因此产生了“心理疾病( m e i 砌i l h l e s s ) 一词。再后 来,人们意识到这类疾病是有可能被治疗并康复的,并由此萌生了预防这类疾病 的希望,产生了心理卫生学( m e i 删h y g i e n e ) 和心理健康研究。到2 0 世纪5 0 年 代末,心理健康已经包含了广泛的内容:对精神病患者的照顾;对心理疾病的早 期诊断、治疗和康复;对心理疾病的预防;以及当时提出的对心理健康的提升或 创造,或提升和创造心理健康的条件。心理健康迅速取代心理疾病被广泛使用。 今天,在w e bo f s c i e n c e ( 1 蚺) :i s j k n o w l e d g e c o 州) 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到从1 8 4 0 年至今共计2 2 7 9 5 篇以m e n _ t a lh e a l t l l 为主题的文献。在这些文献所涉及的前1 0 个 研究领域( s u b j e c t 觚a ) 中( 见图1 ) ,包括精神病学、公共环境与职业健康、临 床心理学、健康政策与服务等。总体来看,现有心理健康研究主要包括对个体或 群体心理健康与否的认识和行为( 照顾、治疗、提升等) 。这是广义的心理健康。 在国内研究中,这种广义心理健康通常由“心理卫生”或者“精神卫生 来表达。 晴e :t h en u m b e ro f 阳c o r d sd i s p i a y e dm a yb eg r e a t e r 廿1 a n 仇ei j s t e dr e c o r dc 0 u n t i r t h e0 n g i n a is e tc o n t a i n e dm o 馆r e c o r d st h a nt h en u m b e ro f r e c 0 r d sa n a i 珊d 地赢m 址s 山i e c i e d 嚣:l i2 摄 晰c i 枷i p s y c h i r f 7 8 6 73 45 12 0 p u b u c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i & o c c u p a m o n a lh e a l t h4 0 0 1175 5 2 1 p s y c h o l o g y c u n i c l2 0 0 387 8 7 0 h e t hp o u c y & s e r 、,l c e 81 6 8 473 8 7 6 p s y c h o l o g y m u l t l d i s c i p u n r y16 5 672 6 4 8 m e d i c i n e 。0 e n e r a l & i n t e r n a l 14 3 362 8 6 5 p 8 y c h o l o o y d e v e l o p m e n l 。a l10 1544 5 2 7 蕾 c u n l c ln e u r o l o g y9 4 7 415 n u r 8 i n g9 3 140 8 4 2 8 0 c i l w o r k9 0 539 7 0 2 v 蛳眦础嗽t s 蛳口a i e l l 譬瓣2 蒜 鼬c ( 15 08 u b j e c la r e a 垤i u e ( s ) o u t s i d ed i s p i a yo 叩o n s ) 图1 心理健康的前1 0 个研究领域分布 ( 摘自b 主主巳; 巳曼! :i ! l 基堕壁塑! 壁鱼g 皇:曼q 婴坌卫鱼! y 三曼! 坌:曼g ! ,2 0 0 8 0 4 0 8 ) 通常说的心理健康是对个体或群体心理“健康与否”的认识。对心理“健康 与否 认识的一大突破在于对“健康”的理解。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健康就是没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疾病,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也着重于对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等消极心理的认识与 处理( 如照顾、治疗、康复等 。1 9 4 6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在身体、 心理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心 理健康也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它至少是没有疾病加上心理的“完满。因此, 无论疾病与“完满之间是界限分明还是逐渐过渡,大体上可以从定性的角度来 认识心理健康:即体现消极内容的“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与体现积 极内容的“完满”。 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消极方面,可以将其区分为心理疾病、心理障 碍和心理问题等不同的层次,并发展了上百种咨询与治疗方法来处理它们。相比 之下,对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研究却较少。在心理“健康与否 的体系中,除去 疾病和障碍等消极内容,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是什么? 它等于完满吗? 什么又是 完满? 又或者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也有不同的层次,相应具有不同的结构或者体 系?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它们蕴藏于浩瀚的古典文集 中,更蕴涵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很多还传承至今。在 竞争激烈又追求和谐的现代社会中,我国人民心理健康的积极内容具有什么样的 结构? 如何探索它并使研究结果为社会服务? 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即是本研究最初 的出发点。 1 2 国内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研究 1 2 1 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梳理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古代心理健康 思想进行了梳理【2 1 。比如,佐斌概括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睁心理健康标准是:具有 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保持情绪睁平衡与稳定;正确认识厨围 环境;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 健康观的缺陷,即由于专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独立人格、人的 个性及仓吐造性、反叛性有所忽视。胡江霞认为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是心理 健康至善的主客观标准,其抽象不变的内涵在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考究人的 心理健康状态,都应建立在人的内在需求与发展同外在适应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才能真正达到心理与社会“幸福 的理想状态。金勇和郭力平认为理想的健康心 理宗旨可以归结为一个“和”字,这个标准要求从个人身心阴阳平衡、形神统一 2 前言 的基础上,将心理健康的内涵提升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这个标准 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就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总体来看,我国古代的这些思想通常都将心理健康 提升到了个体的现实生活与人生的角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体现出心理与生活、 人生的整体性,蕴涵着中庸、阴阳和谐等传统思想1 3 】。 1 2 2 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内涵 心理健康具有层次性,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划分。最简单的划分是两分 法:将心理健康划分为不健康( 消极) 和健康( 积极) 两个层次,即没有心理疾 病与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4 】。另外一种观点是将心理健康看作是一个连续 体,一极是健康,另一极是不健康,而更多的入是处于从极不健康到极健康的过 渡状态中。黄希庭提出心理健康分为3 个层次:心理疾病或障碍、心理机能正常 和人格健全【5 】其中,心理疾病或障碍属于不健康的层次;心理机能正常是低层次 的心理健康,以心理适应为基本特征,通常表现为能消除过度的紧张不安而达到 内部平衡状态,对周围环境顺从,内心无冲突,甚至上下讨好,左右逢源;人格 健全属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表现为有高尚的目标追求,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意义。 现有的心理健康概念其实多是对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定义。例如,1 9 4 6 年第 , 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6 l 提出“所谓心理健康是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 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并指出心理健康的标 准是( 1 ) 身体、智力和情绪调和:( 2 )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3 ) 有幸福感;( 4 )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周燕在综述现有概念基础上提出“心理健康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 良好状态 n 。 关于心理健康的本质或者核心,从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观点。张海钟认为心 理健康的本质是心理机能的适应与发展状况【绷。刘华山认为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 种人生态度【9 】。林崇德认为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 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4 】。李虹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既包括积极的 情绪情感和消极的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自尊 1 0 1 。石 文山和陈家麟提出心理健康的本质是个体主导其生命活动的有效性【l l 】,其基本内 3 西南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容是现实的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关系,现实表现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 式。张向葵和丛晓波从关注人的关系世界的和谐出发,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与自然 的和谐共生、人与人的和谐互动、人与自身的和谐同一以及人与“神”的和谐共 融1 1 2 1 等观点。 1 2 3 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测评工具研究 由于各个学者的心理健康观点不一致,在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测评工具上, 目前学者也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李虹主张用一般健康问卷( g h q 2 0 ) 测量 心理健康的消极方面,用r 0 s 曲e 曜的自尊量表测量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两 者共同测量整体心理健康f ”1 ;俞国良和张雅明等根据林崇德的观点编制了中小学 生的心理健康问卷【1 ,1 5 l ;张向葵等编制了体现四种关系的心理健康问卷【1 6 l ;郑晓 边和刘华山编制了l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 【1 7 l 。另外,还有研究者认为心理 健康状况是正态分布的,心理健康量表既要反映心理痛苦( 消极) 的一面,也要 反映心理幸福( 积极) 的一面,他们在一个量表或问卷中同时体现出这两方面。 例如程灶火等编制的 测量积极功能,即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这样, 他的心理健康即相当于是情绪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综合【3 9 柏1 。 k e y e s 还对孙删的量化评定做了严格定义【的,4 1 1 。 与r ) 啊和蜘等在理论构想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不同,c 伽平t 伽和 d i 晌c k 等尝试通过对多个与p 瑚相关量表的因素分析来探索孙珊的大体结 构,并在m 假内容中增加了宗教幸福感的成分。经过两次对多个量表联合施测的 因素分析,c 彻1 p 1 【傩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主观幸福感、个人成长和宗教虔诚 ( 他l i 百o s 时) 三个维度f 2 城l 。d i e n 舭k 提出有必要在心理幸福感研究中增加精 神幸福( s p i r i t u a lw e l l - b c i n g ) 的内容【2 孙。他编制了精神幸福感量表,并通过用体现 活力、幸福、自尊和大五人格四类量表联合施测,二阶因素分析得到积极心理健 康的4 个重要因素,它们是主观幸福感、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和自主。 2 0 0 6 年,w 甜l e 和s h a :p 的将佛教观点与西方心理学研究结合,提出了一个 p 理论模型【4 3 】该理论假设p m h 是个体在追求幸福过程中四种心理因素的平 - , 衡:意动( c o n a l i v e l y ) 平衡、注意( a t t 酬a 1 1 y ) 平衡、认知( c o 龇i v e l y ) 平衡 和情感( 删v e l y ) 平衡。在对各个维度进行具体阐述时,他们更多地是借用了 传统藏医定义心理不平衡的术语,即从不足( d e 丘c i t ) 、过度活跃m y p e r 娃v i 劝和机 能障碍( d y s 翩c t i o l l ) 三方面来反面阐述各个因素具有的特征。 整体来看,西方研究者多从幸福感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并将心 理健康的积极方面概括为积极心理健康。随着研究的深入,幸福感的内涵越来越 丰富,各个研究之间的幸福感内涵多不一致。因此关于积极心理健康的结构维度 并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不过,表现出积极情绪( m ep 潞e 眦eo f p 0 s i t i v em 0 0 d ) 、 没有消极情绪( m ea b s e eo fn e g a t i v em o o d ) 、生活满意度( 1 i f es a t i s 融i o n ) 、自 我决定( s e l 翻c t 锄i n 撕0 n ) 、自我接纳( s e l f c 印t 柚c e ) 、个人成长( p e r s 舳a 1 伊删1 ) 、人际关系( p o s i t i v er e l a t e d n e s s ) 和乐观( o p t i i i l i 锄) 等是各个p m h 研究的 常见内容。 6 前言 1 4 本研究的构想 综合前述,本研究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总体上包括了人们对 它的认识与行为,以及相应的消极与积极方面。从认识的角度,心理健康是复杂 并且不清晰的,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可能会有 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即使在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也可能因为人们出发点的不 同而不同。整体而言,人们目前对心理健康消极方面的认识多于积极方面。随着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希望对其积极方面有更多了解和应用。本研究致力于对 我国民众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认识。我们认为,与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 设和谐社会相对应,努力进取并能够感受到幸福应该是当今中国人心理健康积极 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即从这个角度来探索当今中国人心理健康的积极方 面,并将之称为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一模型( t l l em c i i t a ll l c a m o d e lo f 昭 p 以f e 椰打曙魂西讲d h 口z ) 。 本研究假设: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劳模型是对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 的心理健康情况的种认识,这种心理健康是相对成熟的心理。它是心理健康积 极方面的一部分,在心理健康整体中可能具有相对独立的系统,具有自己的结构 层次。尽管存在个体差异性,但是该系统可能是一般成人都具有的,只是程度不 同。本研究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理论构建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模型, 通过问卷编制和旆测对该理论进行检验。本研究理论构建的是一般成人都可能具 有并相对成熟的心理结构,但在实证检验时作为研究的初步阶段以及方便取样, 选取大学生为被试。同时考虑到大一新生要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大四学生要面临 毕业与择业,都是比较突出的应激,因此在具体问卷施测时进一步将被试限制到 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 相对于既往研究,本研究尽管也从事问卷编制,却是以闯卷为载体来检验理 论构建,从而实证地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 模型。 1 5 本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心理健康体系及研究现状的梳理认识,国内外对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 认识还莫衷一是,缺乏一个有实证研究基础并易于操作的有力理论。本研究致力 于在现有社会历史背景下理论构建并( 初步) 实证检验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结构, 7 西南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以加深对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认识,并为发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 心理咨询等提供有实证检验的理论基础。同时,本研究尝试着跳出为编制量表而 编制量表的套路,着重于对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 模型的理论构建与检验, 在丰富理论的同时,将为后续相应的更为深入的量表编制工作( 如体现人口统计 学特征) 提供基础另外,本研究也希望研究结果能够为在现实生活中努力追求 幸福的人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g 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模型的理论构建 2 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模型的理论构建 结合人们当前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综合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个体追求 人生幸福的角度,以黄希庭提出的健全人格理论为基础,理论构建了心理健康的 。幸福进取者一模型的基本观点和各个维度内涵。该模型是一个“幸福一与“进 取 紧密联系、同为核心的多维度结构,包括学习成长、人际关系、自我肯定、 目标管理、克服困难和幸福感6 个维度。 2 1 理论构建的哲学假设、理论基础和基本观点 2 1 1 哲学假设 我国传统哲学以儒、道、释三家为主,其中又以儒家为尊儒家主张积极入 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道家主张无为而无所不为;释家主张消除欲念,超 生度苦嗍。虽然三家的观点不同,但都强调通过一定的心理和行为努力去实现其 主张。不仅儒、道、释三家如此,世间一切哲学都强调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实现其 主张。这体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亦即本研究的哲学假设:人活着都在寻找自己 的人生意义与存在价值,并追求自己所认同的意义与价值;这些意义与价值构成 了个体所认同的生活目标;追求目标的过程和目标的实现给个体带来幸福的体验。 一 心理健康者也必将是为生活目标所指弓 、努力追求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幸 福( 人生意义和存在价值) 的人。本研究即是从个体努力追求人生幸福这个角度 来构建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的模型。 我国人民通过艰辛的努力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改革开放的开拓创新,迎来 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又为建设和谐社会努力着。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 断确立并努力实践新的目标,不断追求新的幸福。这种努力进取、追求幸福的心 理与行为特征与上述哲学假设是一致的。因此,在中国化的心理健康的积极内容 中体现上述哲学假设是合理盼。 2 1 2 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黄希庭教授提出的健全人格( p e r i 觇tp e r s o n a l 姆) 理论为基础构建模 型【4 5 1 。健全人格理论基于黄希庭教授对大学生心理的多年教学和研究实践,并直 接源于他关于大学生认可的心理健康者的特征性行为的开放式问卷调查【5 1 。该理论 9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为,整体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从极不健康到极健康的连续体,并大体可以划 分为3 个层次:心理疾病或障碍、心理机能正常和人格健全。心理疾病或障碍属 于不健康的层次,心理机能正常是低层次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或健全人格) 是高层次的心理健康。健全人格有五个标准:( 1 ) 对世界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 和工作,不断吸取新经验;( 2 ) 以正面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 队精神;( 3 ) 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自己,能自知、自尊、自我悦纳;( 4 ) 以正面的 态度看待现在和未来,追求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 5 ) 以正面的态度对待挫折, 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总之,所谓健全人格就是以正面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 与自己、过去与未来、顺境与逆境,做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和幸福的进 取者。 2 1 3 基本观点 本研究认为,健全人格者的核心特征是努力进取并能够感受到幸福,即做一 个。幸福的进取者一,这与前述哲学假设一致,也与现阶段人们心理与行为特征的 主流一致。因此将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命名为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炉模型。这 个命名有以下两层涵义 首先,这是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模型,更进一步,这是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积 极方面的模型,而对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体现就在于该模型的“幸福进取者一特 征。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事物会有不同的结果。本模型首先承认心理健康本身的复 杂性,即从大的方面来讲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而本模型面对 的是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其次,即便是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4 从不同的角度也 有不同的结论,而本模型则是从个体积极追求人生幸福的角度来构建,不否认还 可以从其他角度来构建其他模型。因此,这是一个体现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一个 模型,而且是从个体努力追求人生幸福的角度来构建的模型。 第二,“幸福一和“进取”两者紧密联系,同为模型的核心特征。所谓“幸福 即个体具有幸福的感受,这种幸福感受也成为个体追求的目标。至于幸福的具体 内容究竟是什么,就如同每个人的人生与生活目标与意义不同一样,每个人的幸 福也不同。但是,个体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充实 等,就是幸福的。所谓“进取一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方面的努力,简言之 即“以正面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与自己、过去与未来、顺境与逆境 。个体的进 l o 心理健康的“幸福迸取者”模型的理论构建 取是过程,感受幸福是结果。对于个体来说,进取和幸福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 内容,个体的进取本身也可能是一种幸福,个体感受到的幸福也可能成为个体进 取的推动力,也可能本身就是一种进取的精神状态。因此,幸福与迸取相互交织、 缺一不可,共同形成“幸福进取者的两个核心特征。 所以,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模型是一个从个体努力追求人生幸福的角 度构建的体现心理健康积极方面内容的模型,以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方面的 努力进取并感受到幸福为核心特征。 2 2 维度结构 根据前述理论基础和基本观点,以幸福和进取为核心,本研究以健全人格的5 个标准作为体现个体进取的主要方面,并构建1 个主要体现个体幸福感受的维度, 这样共同形成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模型的6 个维度结构。为了保证各个维 度具体内涵理论构建的稳定性与合理性,本研究根据上述哲学假设、理论基础和 基本观点编制了“幸福进取者一的初试问卷( 由8 8 个题项和6 个维度组成) ,在 小范围内( 西南大学及其育才学院的3 0 5 名大学生被试) 施测,做简单的因素结 构分析。根据因素分析结果,综合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 正式初步提出心理健康的喇幸福进取者一模型的如下维度内涵的理论构建( 按照 健全人格5 个标准的顺序排列) f + 2 2 1 学习成长 将学习成长( s t u d y 一删) 作为心理健康的成分,在国外可以追溯到亚里士 多德关于幸福的实现论( 朋d a i n l i c ,也翻译为完善论) 、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气。 弗洛姆的“创造者一、罗杰斯的“机能完善的个人一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刀等 观点,可见于艟a l i ej a l 岫构建的积极心理健康结构【3 1 1 以及r y 行构建并编制的心 理幸福感量表 1 3 6 明中的相应部分;在国内可以追溯到我国传统文化对个体后天 修养的强调,尤其是儒家主张的“格物、致知、正心、修身一观点( 从某种程度 上“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生理想的前提) m ;同时考虑到大学生是一个朝气 蓬勃、渴望求知、成才并实践成功人生的群体,学习成长对他们具有更重要的意 义。幸福进取者的学习成长是指个体在对世界的开放性观念的引导下,在生活与 人生中的积极学习、不断成长。对此的理解包括三方面。首先,学习成长的内容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包括个体在认知上意识到自己需要并能够学习成长,行动上积极学习,并体验至i j 自己的成长。其次,整个过程是面向世界( 外) 又落脚于自己( 内) 的:外界的 任何事物都值得个体学习,而这种学习是要有益于并能够有益于个体的成长和幸 福的。另外,学习成长的内容落脚于个体的现实生活与人生旅程,而不只是个体 单纯地作为学生在学校里的读书学习 2 2 2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缸e r l 斌湖a lt c l a t i o l l ) 在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中都具有重要地 位。r y f r 和s i i 孵提出有质量的人际关系( q u a l i 哆c o 肌e c t i s t oo m 哪) 是人类积极 健康( p o s i t i v el 姗雒h e a l m ) 的两个核心特征之一【3 孙。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 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重视来访者( 或病人) 与咨询师( 或治疗师) 之间的人际关系, 并重新塑造其人际关系【4 7 1 ,而且还出现了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心理治疗方法【4 射。 良好的或者“有质量一的人际关系通常被理解为个体与他人交往中的“爱与被爱, 支持与被支持 【4 9 】。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关系本位一的社会【删。有人将中 国人的人际关系划分为三类:情感型、工具型和混合型【5 1 1 。从老百姓所谓的亲疏 来看,情感型主要体现了个体与家人、密友或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工具型和混 合型体现了个体与老师、同学、同事等之间的一般关系。幸福进取者的人际关系 是建立在个体与他人之间相互理解和接纳基础上的相互的爱与关心、帮助与支持 等。对此的理解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幸福进取者的人际关系是良好的或者“有 质量的一。第二,包括亲( 亲密关系) 疏( 一般关系) 两方面。第三,人际关系中 的相互尊重是基础,其次是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接纳。第四,人际关系是相互的, 重在互动。 2 2 3 自我肯定 在自我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有自尊、自我效能、自我价值感、自我悦纳( 或 自我接受) 等主题。自尊( l f e s t 锄) 是指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 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5 2 1 ,在国外研究中被认为 是心理健康的核心【5 3 州。自我效能感( s e l f e m c y ) 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 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包括一般( 整体) 自我效能和具体领 域的自我效能。国外很多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实际上是一个人的自尊水 1 2 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模型的理论构建 平吲。在r y f r 的心理幸福感量表中,自我悦纳( s e l f a c c e p t 狃c e ,也有人翻译 为“自我接受”) 是个体对自己和过去生活的积极态度,承认并接纳自我的各个方 面。在黄希庭开展的“四自一( 自立、自信、自尊、自强) 研究中,自尊即自我价 值感( s e l 鼬o m l 或s e l f e 咖e m ) ,其核心是自我价值判断与体验【矧,自信 ( l 氏伽矗d e e ) 的核心是个体对自己判断和能力的确信、有信心【5 7 1 整体来看, 上述概念的范畴各不同,并且互有交叉重叠。我们尝试从上述概念中抽出个体对 待自己的正性态度,即个体对自己的肯定态度,称之为自我肯定( s e l f a 伍肌a t i 伽) 。 幸福进取者的自我肯定是个体对自己整体的稳定的正面态度:所谓整体是指个体 对自己整个人的肯定,包括自己的能力、潜力、优点、事业甚至未来人生等的肯 定;所谓稳定是指形成对自己的坚定的信念,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轻易动摇; 所谓正面态度是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信心、确信等。 2 2 4 目标管理 r y l i f 提出“过有目的的生活( 1 e a d i n ga1 i 南o f 哪鳓是积极人类健康的另 外一个核心,也是其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6 个维度之一。目标调节是自我调 节与自我管理( s e l f r e g l l l 撕0 n ,也翻译为自我监控【s 8 1 ) 的一个研究模式,建立合 适的目标是有效的自我管理的第一步。有研究发现,对于有效的自我管理来说, 最好的做法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兼具,并且过于细致、具体、僵化的目标和计 划对于有效的自我管理也有不利影响【5 9 1 。健全人格标准之一是在时间维度上考察 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度。我们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是连续一致的, 关键是以现在为重心,要“把握现在,面向( 创造) 未来一,这具体落实并统一为 个体现在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目标的管理。幸福进取者目标管理 ( 9 0 a 1 m 趾a g 锄e n t ) 的内涵,首先是有没有目标( 或者设不设置目标) ,接着是怎 么设置目标( 设置是否灵活,是否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是否兼顾长远目标与近期 打算等) ,以及是否为了目标的达成而努力。 2 2 5 克服困难 困难、挫折、逆境、失意等是现实生活中难免的事情。我国传统文化中包括 了许多对抗挫折、克服困难的因素。在燕国材对周易中理想人格的研究中, 1 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此有关的有: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包括要勇敢面对、不亲率行事并团结众人 等( 第7 点) ;对待成败的正确态度:胜不骄,败不馁( 第1 5 点) :以及天人合一 的主客观观念:即掌握客观规律,又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l 点) 【鲫,在杨中 芳做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要求的内容分析研究中,与此有关的是“崇尚自奋自 发自强一,要求一切从“自己开始做起,主动去做【鲫这些特征与国外坚韧性人 格研究有所类似【6 1 1 。坚韧性人格具有“3 c 结构:即承诺( c o m l i l i 缸i l e n t ) 、控制 ( 咖1 ) 和挑战( c h a l l g e ) 。承诺即感知到目的和意义,并积极卷入( 而不是 避免卷入) ,这类似于我们强调的要决心( 勇敢) 面对,不逃避。控制一方面是具 有相信自身行动能够改变生活事件的信念,带有我们强调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成 分:另一方面要采取行动,对生活事件施加影响,类似于我们强调的自奋自发自 强,一切从“自己一做起,主动去做,有所行动。挑战是一种信念,个体相信能 够在变化中获得成长,从积极和消极经验中学习,这与我们的第一个维度“学习 成长 有共同点。幸福进取者的克服困难( h a r d n 馏删u e r ) 内涵主要体现为: 首先是勇敢面对,不逃避不回避;相信积极行动能够改变事情,自己能够有所作 为:进而采取行动,从自己做起;适当寻求帮助;从挫折中学习、成长。 2 2 6 幸福感 一 如前所述,幸福感( w e l l - 1 ) e i i l g ) 一直是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基本内容,主要 有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瞄1 另外还有反映宗教体验的精神幸福感f 2 8 】和反映个 体社会生活的社会幸福感刚。通常的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 极情绪,心理幸福感有玛廿提出来的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与他人的 积极关系、环境掌控( 锄、r i r o n m 朗t a lm 删和自主( 孤y ) 6 个因素,r y a n 和 d e c i 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 l f e t 锄i i l a t i o nm e 0 s d t ) ,以及m c g f e 9 0 r 和l i t t l e 提出的幸福感与意义感等。总体来看,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有理不清的关系,有的 研究中,幸福感即心理健康( 或者至少是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 ,而有的研究中幸 福感只是心理健康( 或者心理健康积极方面) 的一个成分。目前,不同的幸福感 之间( 只要是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 出现了整合的趋势。 健全人格理论的5 个标准强调个体在不同生活方面( 对世界、他人、自己、 目标、困难) 的进取,没有列出专门的幸福感标准。但是也强调个体要“寻求生 活的充实与人生的意义 ,要做幸福的进取者,幸福是其核心之一。因此,幸福感, 1 4 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模型的理论构建 一种个体对自己生活与人生的总体的积极感受,应该成为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 者一模型的维度之一。本研究认为,幸福进取者所追求的人生意义与存在价值是 其最根本的幸福。这种幸福包括了传统幸福感的两大方面:主观幸福感( 积极情 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 和心理幸福感( 意义、价值等) ,体现为对相应内容 的一种积极感受或体验,并贯穿于个体的现实生活与人生旅程中。 1 5 西南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3 预试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3 1 目的 初步检验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模型,编制出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开 正式问卷。 3 2 方法 3 2 1 预试问卷的编制 在前述小范围因素分析以及理论构建基础上,参考部分已有的心理健康问卷 【6 2 】( 如幸福感指数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建议,编制 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一问卷的题项;请有相关研究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对题项 内容与表达的恰当性进行审阅;回收意见和建议,对部分题项进行修改;反复此 过程3 次,最后形成了由6 个维度和5 6 个题项( 包括1 0 个反向记分题) 组成的 预试问卷( 见附录一) 。其中维度。学习成长气“自我肯定 、“幸福感一各9 个题 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长期供应合同
- 购销合同(长期供货购销合同发供货通知书)2篇
- 甘肃工业照明工程方案(3篇)
- 理疗学课件教学课件
- 佛山酒店装修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文明生产培训材料课件
- 电梯工程审价方案范文(3篇)
- 安全整改培训计划课件
- 浦北县顺源门窗制造有限公司门窗生产线项目环评报告
- 猫咪课件教学课件
- 起重机械定期检查与维护方案
- 2025年新《公司法》知识竞赛题库(附含答案)
- 动物样品采集培训课件
- 八年级心理健康体验式教学计划
- 二手房资金监管协议书
- 甘肃省会宁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太阳能海水淡化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报告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招聘《机动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物资保管岗位招聘面试实战指南及模拟题解析
- 2025江苏南京农业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基本建设处人员招聘1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支教面试课件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