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异常存在与绘画创造意识.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异常存在与绘画创造意识.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异常存在与绘画创造意识.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异常存在与绘画创造意识.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异常存在与绘画创造意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许多杰出的艺术家,诸如蒙克,梵高,其存在方式以及自身内在体验接近于异常。 异常即指创造者在进行艺术创造时,其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特殊体验以及个体的独特存在 方式。表现在绘画行为中即体现为创造者自身具备的超越正常人的捕捉形象的意识与表 达方式。对于内心存在特殊体验的“变形 的人来说,由这种异常的创作意识所衍生出 的艺术作品代表了最高层次的美和意愿的满足。或者说,个体通过内隐着异常的创作冲 动与欲望的艺术创造来满足其精神层面的要求,以求得对画面的整体认知以及形式语言 特征的把握。异常的创造意识被看作是异常者内在特殊存在方式及矛盾心理的反映,即 在艺术创造中,个体通过将形象赋予象征的符号意义来映射其自身的这种由特殊创作体 验所孕育的创造意识。本文通过对常异者的艺术创作心理的剖析,诸如对创作中个体特 殊的创作体验的源能等问题的探讨,从令一个角度揭示了人的原始表现的本能以及艺术 创造行为的本质;通过对异常存在与绘画创造意识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解开历史上 艺术之迷的线索和方法以及当下艺术者批判现实、揭开事物的表皮,表达内在“真实” 、重建话语权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异常存在;创造意识:创作体验;潜意识;意象 a b s t r a c t m a n yo u t s 切n d i n ga r t i s t s ,s u c ha sm u 】 1 l 【、f a n g a o ,i t se x i s t e n c ew a ya sw e l la so ,n i 删n s i ce x p 甜e n c e 印p r o a c hi i le x c 印t i o n a l l y e x c 印t i o n a l l yn 锄e l yr e f e r st 0t h ei i l v e i l t o r w h 饥c a i 订e so nm ea n i s t i cc r e a t i o i l i t so w nh a s 蛳n s i cs p e c i a le x p e r i e n c ea sw e l l 嬲 i n d i 们d u a lu n i q u ee x i s t e n c ew a yd i s p l a y sn 锄e l ym 枷f e s t st h es u r 珈l o u n t i i l gn o m a lp e r s o n s c a p t u r ei m a g e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w h i c h 觚dt l l et u mo fe x p r e s s i o ni i lt h ed r a w i n gb e h a 们o rh a sf o r i n v t o ro n e s e l r e 洲i n gi 1 1 1 l e m l o s tf e e l i n g se x i s t e i l c es p e c i a le x p 舐e n c e “d i s t o r t i o n t h e h 啪刮毗t h ea r t i s t i cw o r k 、砌d l 田_ e 、b yt l l i sk i n do fl 加旧s u a lc r e a t i o nc o 船c i o u s n e s sh a s r e 口r e s e l l t e dh i g h e s tl e v e lu s 锄dw i s hs a t i s f 弧n g o r ,m ei n d i v i d u a ls a t i s f i e si t se n e r g e t i c s 仃a t i f i c a t i o np l 龇l em r o u 曲i i ll l i d d e nu n u s l l a ic r e a t i o ni 仃l p u l s i o n 觚dm ed e s i r e 枷s t i c c r e a t i o nt l l er e q u e s t ,o b t a i l l st 0t l l ep i c t u r eo v e r a l lc o g t l i t i o n 嬲w e l l 勰t l l ef o m l a ll 锄g u a g e c h 锄a 删s t i ca s s u r a l l c e u n u s u a lc r e a t i o n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i sr e g a r d e da si sn l eu n u s u a l i 够 矾n s i cs p o c i a le x i s t 饥c ew a ya n d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o r yp s y c h o l o 西c a lr e n e c t i o n ,n 锄e l yi i lt l l e a r t i s t i cc r e a t i o n ,t h ei n d i v i d u a lm r o u 曲饥t r u s t sw i ms y 玎曲o l i ct l l ei m a g em em a r k s i 嘶f i c a n c et om a pi t so w n l i sl ( i i l dt l l ec r e a t i o nc 0 n s c i o u s n e s sw 恤c hb r e e d sb ym es p o c i a l c r e a t i o ne x p e r i e l l c e t h r o u g l lt oc h a l l gy i z l l em ea n i s t i cc r e a t i o np s y c h o l o g y sa i l a l y s i s ,眦c h a st o a e a t e st l l ei n d i v i d u a ls p e c i a lc r e a t i o ne x p e r i e n c es o u r c et 0b ea b l et ow a i tf 0 rt h e q u e s t i o nt t l ed i s c u s s i o n ,台o mm a d ema 1 1 酉et 0p r o r n u l g a t ep e r s o n s 研m i t i v cp e r i 0 m 锄c e i n s t m c ta sw e l la st h ea r t i s t i cc r e a t i o nb e h a 访o re s s e n c e ;t b o u 曲t oe x c 印t i o n a l l yh 嬲觚d t h ed r a w i n gc r e a t i o n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r e s e a r c kp r 0 啊d e du n d e r s t a i l d si nm el l i s t o 珂f o rl l sf 肌s o fm ea r t i s t i cc l u ea 1 1 dt h em e t h o da sw e l la sa r tc r i t i q u er e a l i t y , o p e n e dt l l e l i n g i m 瑚e d i a t e l yt h ee p i d e 衄i s ,t l l ee x p r e s s i o ni 栅n s i c r e a l ” 廿l er e c o n s t n l c t i o nw o r d sp o w e r e x p r e s s i o nm e m o d k e y w o r d s :u n u s u a lc x i s t e n c e ;c r e a t i v cc o i l s c i o u s n e s s ;c r c a t i v ee x p 甜e i l c c ; s u b c o n s c i o u s ; h i l a 9 0 1 1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霹乏毫。日期:喇匕堑翌1 廿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 、中国学位论文全皮数据库( 中国科学技 术信息研究所) 等数据库中,并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发行和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享l ! 圭勇 指导教师签 日 期盈斛艿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一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艺术并不从事于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胜过自然,它胶着于自然现象表面;但它有自 己的深度和力量;透过在它们之中认知了合法的性格、自然比例的完美、美的顶点,意 义的威严和情感的高度。它结晶了这些肤浅的现象的最高契机。透过歌德的话我们知 道,作为艺术个体对自然加以认知的方式,艺术表现是基于自然但又具有独立属性的创 造行为。艺术创造不仅涉及到个体对自然物象的依赖,从自然形象中得到启示,更重要 的是对在这一过程中所暗含着的个体的创造属性,以及这种想象与创造即表现的内驱力 所产生的源能加以认知。“事物并无美的特征,美只存在于对事物进行观照的思想中。 通过康德在哥特形式论中对于“美的阐释,我们也同时了解,对于我们所看到的客 观物象,只是虚假且模糊的形象,唯有充分发挥个体的自律属性即特殊的“看”或想象 才能揭开物象的表皮,以对事物的内在真实进行感知。所以,在艺术行为中,创造的个 体面对周遭的物象,其自觉的是创造意识十分必要的。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艺术创 造,我们可以知道,艺术者自身的创造意识的生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自于自我的内在体验 的回馈,即由个体内心精神状态所形成的其自身的独特感知体验会通过艺术创造流露出 来。 这里,可以说,艺术创作是不自觉的活动,且艺术者进行表现时亦会带有特殊的原 始的创作冲动与欲望。这种对冲动和欲望的本能的宣泄即暗含了个体的非一般的、特殊 的人格亦昭示了“病者自我内在体验的生成。具体在绘画行为中,创造者亦是运用与 之相契合的语言形式即象征性的形象来承载个体内在精神经验的。此时,在观者看来, 由这种个体精神层面的特殊感知衍生出的艺术形象便是看似不可解的,这种“形象代 表了一个异常的自我,一个自觉感知的精神世界。从西班牙的洞窟壁画、古代埃及的雕 像所代表的原始绘画再到现代克利、米罗的现代主义绘画,都体现了这点。“我们自 然不会认为那些硬拙的几何性艺术是美的,因为美对我们来讲是某一意愿的满足,而这 些朴素的艺术不能使这种意愿得到满足。以我们的观点看,是属于最极端变形的作品。 对那些创造这种变形的入来说确实最高层次的美和意愿的满足。玑u 即创造的个体通过对 绘画创造中直接利用的诸如线或形式的记号化形式的把握,以表达个体内在的特殊情感 体验。 对绘画史上许多奇特的、不可解的现象的阅读是有助于我们对于艺术创造者非一般 的创作进行认识的。作者怀揣者特殊情感体验的创作,往往包含了个体赤裸的情感本能 的宣泄。更重要的是,具体在绘画中,这种带有异常感知的创造意识在使个体获得整体 认知的同时,通过对语言形式特征的把握,又使对象呈现出更加“真实 且让人新奇的 。 日 岩井宽境界线的美学,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8 8 6 。 。沃林格尔哥特形式论,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 0 0 6 ,3 。 1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美感。 因此,有必要就异常存在与创造意识的问题进行剖析,即对创造者所具有的超越正 常人的审美意识与表达方式加以认知,以使艺术行为者能够跳出自身之外批判现实,揭 开事物的表皮,表达内在“真实 ,投身于异常的感动,并且创造出画面形式感更强的 作品。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异常存在与艺术作品中的意象 ( 一) 艺术作品中的意象 人类伊始,其行为就是本能与自觉的,因为每个人在生下之后就开始运用自身特有 的语言媒介来传达自身的感知。这一点可以从原始艺术创作的最初冲动中找到人类最古 老的精神表现方式的根源。诸如原始时代的岩画艺术、雕像,并不是原始人类美的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的形式表现,而是其内在情感体验的外在形式表现。的确,原始艺术并不 是为了单纯地诠释“美”的概念,而是原始的个体生存方式的反映。这里若把人类为了 生存而进行的思考称之为情感体验,那么艺术这一行为就代表了个体精神层面上的满足 ,慰籍的一种方式。不但原始艺术不是为了表现美,超现实主义绘画以及波普艺术等现 当代艺术也同样适合以上论断。现代艺术家曾经直言:艺术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美! 尽 管如此,原始艺术同现代很多艺术家的艺术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为这些艺术创造 的个体亦是通过艺术作品中的某种意象的形式在同周遭进行进行着交流与沟通。艺术作 品中形式的意象亦即影射了作者自身的存在,一旦作者把这种创造意识凝固在画面上, 作者与外界交流就已然实现了。这里我们发现二者相互理解的基础正是人本能的原始情 感体验,即对物的原始体验。在当代,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充分说明了原始与现代间的这 种共同体验。“人类生存的根本方式,就是广义的精神生活,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个体周 遭的环境决定了每个人的精神状态,而个体的独特的状态又反映着现实艺术作品一种心 灵的媒介,必然反映了作者的精神世界。 圆 诚然,对于艺术创造,其目的并不单纯地为了表现“美,而是人类将内心深入的 感觉状态,通过形象化、象征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在自我心灵中得到某种情感的宣泄。 因此,人类绘画表现的目的即是人类原始情感的体验的自觉流露与意志的本能表现。 ( 二) 象征与绘画创造意识 为了进一步诠释绘画中的意象创造,有必要了解象征性的形式语言在绘画表现中的 作用。弗朗西斯蓬捷就曾指出人的精神创作在记号化形式中的主导作用,艺术中的 记号化形式是特殊的,非具象的,偶然性的物质要素的概括结果。这里可以说,它可 以跨越时空、沟通、感情。提到原始绘画结构样式,就不能忽略象征性在艺术创造中 的作用。这些原始的语言样式不是单纯地为了表现纯粹的形式,而是借此达到传达感 知的目的。总之,原始的形式语言符号与象征的属性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它们最大 的特征即是对于具有普遍性的东西的提取,这使人们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通时地理 解艺术创造。在绘画领域,绘画的形式语言就是具有这种共时性的语言。人们即可以 o 日 岩井宽境界线的美学,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8 8 6 。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原始艺术中了解到最原始、更具表现性冲动性的语言创造,亦可以窥探到近代诸如, 康丁斯基、克利等人艺术创造中意象化形象的思想根源。从绘画表现中形式符号的象 征性我们亦可以看到人类具有的用一切符合自身情感体验的形式语言表达自身体验的 本能欲求。由此而形成的个体独特的创造意识是艺术者自身肯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 中,作者的内在体验被意味的形象表现在作品中的同时,作品的观念承载亦即实现了。 因此,理解这种与创造个体内心情感体验相契合的语言的象征性意义不但可以帮助我 们了解外在的绘画体系,更可以使我们认识具有共性的人类意识之流。绘画表现行为 中抛开既成概念,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带有象征属性的意象形式,理解艺术创造,发 掘个体具有普遍性的内在特殊体验。 ( 三) 潜意识与绘画创造意识创作冲动与欲望 在绘画行为过程中,不但包含着自觉化的自我意识,潜意识的部分也包含其中,原 始艺术中原始的个体采用象征性的形式语言表现内心情感体验,即与他们的潜意识有着 密切联系。所以要想正确认识绘画表现的实质就必须了解驱使创作个体进行艺术体验的 原动力。弗洛伊德最先提出了潜意识学说,并在理论上加以证实,他以精神病学的立场 出发,通过分析现代主义绘画的创造将潜意识学说与艺术表现联系起来解剖绘画表现。 按照他的阐释,艺术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感性的过程,是个体矛盾、复杂之内心,通过 自觉的粒子撞击,迸发出很多能量的过程。在这种参杂着个体原始创造冲动与欲望的、 无意识的过程中,个体非理性的自觉的冲动与规范着个体角色的现实发生矛盾与冲突。 按他所说,透过事物的表象,呈现出的便是个体内在的独立精神体验即本文所述的自由 的创造意识。这种欲念即是隐藏在各种艺术体验背后的自由的创作粒子。 艺术创造中的源能某种程度上应归属于潜意识的世界。“据超现实主义者说,什么 样的人都可以成为诗人,因为每人都有自我的潜意识生活。所谓潜意识的生活比有意识 的生活更具诗意。”口1 所以,艺术者潜意识中隐含的冲动与欲望的意象的形象正是艺术创 造中意象表现的原型。从这点可以看出,潜意识在个体满足精神的冲动与欲念的过程中 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个体潜意识的冲动与欲望与自觉的创造意识之间存在着或多或 少的联系。 我们知道,任何观念的表达都是通过形式语言的描绘来承载的。这里,在创作中运 用意象的机制可以更“真实”地表现客观物象、显示内心“实在。同时,由于“意象 本身即是一个特殊的感知,所以游离于常态的形象之外,还可以使人遐想、窥探形象之 外所呈现的精神。因此,由潜意识的冲动与欲求所衍生出的意象表达在某种层面上更能 反映人的内在的特定精神体验。 诚然,人类的存在本身充斥着各种矛盾。人的内在欲求与冲动必然会通过形象的本 能表现显示出来。因此,在“真实”在创作中,具有象征性的形象亦会在被人们观察的 同时,让观者“看到其身后矛盾的内在的原型。 分析艺术创作者的存在方式与艺术创造的联系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本文所涉及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即是透过对个体内在情感体验所引申出的特殊的绘画创造意识的研究,在审视画面意 象化语言的同时,对个体的创作心理诸如他们充满的矛盾内心世界加以认知:通过对于 创造者精神的体味与把握,以求更好地进行艺术实践。 在艺术创造中,深入研究与认知创造者的存在方式与其所表现的对象间的关系问题 是主体认清创作意图的关键。通过前文阐述,我们知道,由于绘画表现中含包着潜意识, 可以说艺术创作过程从一个侧面来讲是一个个自体身不自觉的感知过程。这一过程中, 主体借助意象的语言形象肯定了自身特定的存在样式。同时,创作个体内在诸如不安、 苦恼、等特殊的请感元素,也会无意识地被凝结在象征性、创造性的形象中。可见,这 种不自觉的自我意识便成为了其进行艺术体验的关键;透过这种无意识,人们更多地看 到的是个体精神体验不断客观化的过程以及个体对自身潜意识的欲求冲动的自觉地倾 诉与表达。 ( 四) “异常”的绘画创作体验 正确认识艺术表现与艺术感受的问题,就应该对表现主体的存在方式与生存状态给 予更多的关注。同时,对潜意识概念的提及,对常人或异常者都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 那些由于自身的内心体验有着种种矛盾或问题,而使自身存在有别于正常人的冠之以 “异常”的个体更可以通过其特有的超越正常人捕捉形象的意识或能力将自身的存在客 观化,从而缓解自身欲求,以减轻痛苦并得到多数人理解。从这种立场出发,我们可以 通过对这种个体特殊存在样式的探究,达到认识创作意图以及关注自身的目的。 正因为如此,对于艺术创造者来说,认识内心带有特殊情感体验的异常者的创作是 可以给予些许启示的。诸如从特殊创作体验处着眼,对异常者特定的创造意识加以认知, 以从精神层面上探求其表现的意义。 以原始艺术为例,对于这种朴素且极端变形的创造,我们自然不会认为它仅仅是作 为装饰品而成立,它更可以使原始的个体减轻自身与外界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内心的诸 如恐惧与不安。这里,艺术创造被看成是它们疗伤的手段。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 异常者的创造中,存在着自身的自觉无意识以及多变的语言。这是其自身所蕴涵的大量 潜意识粒子在创作中的必然反映,它体现了个体的精神体验,代表了其自身的存在。这 对于特殊的创造意识的生成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因此,我们知道,异常者的创造和潜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的恰恰是 个体内心冲动、欲望与现实的规范间的冲突,即个体内心形成的诸如“压抑”的异常状 态。也可以说,正是基于这种异质的状态才加速了个体的独特的创造意识的形成。艺术 创作作为人类原始且本能的表达手段在承载了异常者的阻碍的同时亦接纳了怀揣着自 我内在“现实愿望的个体。另外,异常者这种异议的倾诉亦可以丰富他们艺术语言; 实现对画面的整体认知。 正因为如此,理解,关注异常者的艺术体验不仅可以着眼于其艺术行为的特殊表 现,更可以尝试着绘为画表现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在我们熟知的表现主义或象征主义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绘画中,就存在着个体的特殊的感知。这是个体掩藏的潜意识在绘画表现中的反映。 “异常所参与的创造即体现了创作者的内心独立的实验精神又交代了艺术创造者自身 的存在方式,这对于搭建个体与外界现实的平台是必要的。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异常存在与绘画创造意识 ( 一) 艺术创作中异常的源能 绘画艺术史上产生过许多不可解现象,促成这一现象的即是个体自身特殊的情感体 验。即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对行为主体奇特的超出正常审美价值判断的表现职能加以 深层的认知。在绘画行为中,记号的象征性原则以及潜意识机能的抒发在是创造者产生 创造灵感的同时旨在揭示其神秘的内心世界。现代绘画艺术中这种带有作者特殊体验的 艺术行为是神秘切复杂的。“现代是病的时代。 表现主义或是超现实主义中就不乏明 显的与现代时代病理相契合的个体病理。在这些绘画表现中,艺术主体的内在感知是区 别于正常存在者的且“具有分裂症气质 的艺术特征。具体在画面中则体现为诸如幻觉 ,忧郁、残缺等一系列异常存在状态。但不可否认,他们通过艺术创造在与“神 进行 对话、交流,并直言他们的创作是在给自觉的状态下创造的“幻觉 。诚然,我们可以 在这些画面中读出撕裂的暴力,赤裸的呐喊,但更应该透过绘画表皮,寻觅隐藏在充满 新意的美感下的异常感知以及触摸从形式到观念所充斥的晦涩信息。这对我们研究创作 者病态的存在状态与绘画表现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就疯狂 性原则艺术家的创作源能来获取认知。现代社会被理解为价值取向颠倒了的社会, 甚至是强烈追求颠倒的时代。作为存在于现实中的个体在类似时代病理下,其个体价值 呈现颠倒的态势,面对周遭群体的集体迷失,主体自身亦会产生“危机”的预感。同时, 创作主体也必然通过物的承载将这种异质体验呈现在作品中以诠释人类情感本能的表 达的属性。 这种主体的创造意识和自身独特的存在方式及体验相联系,不是一种巧合。诚然, 人类自身的存在本身就孕育着矛盾。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必然与周遭现实发生关系,个体 由于与外界现实的摩擦其内心必然多少留有伤迹。前文中提到人类具有用一切形象自身 感受的本能,个体的这种内心的损伤就须通过艺术行为表达出来,以使人的内心得到补 偿,此种表现是个体与现实发生关系的反映。是个体通过表现确认个体自身存在的一个 过程。那么,由此产生的艺术作品看上去便是超出正常审美感知的东西。“那么,可以 这样来概括这种艺术观:它不可能由其自身被理解,而必须作为人与外部世界总的关系 调整过程中的一个因素,关系的特征决定了艺术的特征,如果人与外部世界存在一种潜 在的区别,如果它们处在完全不同的层面上,她们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一个极度倾斜的面。 在艺术中,它们之间关系的调整会采取一种抽象的形式。【4 】同时,人自身的欠缺, 伤迹越多,绘画表现本身亦会变得丰富且充满神秘的粒子。相反,伤迹越少或没有伤迹 的,其艺术创作便缺少表现的原动力。即由于缺乏对现实的感受、把握,内心体验匮乏 。 日 岩井宽境界线的美学,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8 8 6 。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艺术创造者的绘画行为必将是一种被动的“伪创造”。 上文所述,我们知道,艺术创作的核心原则即包含了人类自身内在情感的独特体验。 无论是原始的壁画涂鸦,还是现代人的看似不可解的艺术现象,亦都包含着诸如不安, 惊恐和愤怒等隶属于内在体验的特殊的情感状态因素。艺术创造者在与周遭发生关系 时,个体自身存在状态的纠纷也会随之显现。那些缺少这种特殊的自身无意识表现欲的 人,这种个体自身特殊的内心体验可能就很少了,那么得到的也只是把倾诉聚集在自己 的内部,表达出苍白无力的东西。表现在绘画创作中,当然难以超越外在形象的表层, 现实的真实表达更是无从谈起。这里通过对异常的理解可以发现艺术表现行为,包含了 诸如孤独、紧张、恐惧等特殊的个体的存在状态。 所以,异常存在与绘画创造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许多绘画史中的异常者的绘画 创造亦是十分出色。诸如以蒙克为代表的现代前卫艺术家们就很好地诠释了异常与创造 的类似关系问题。 , ( 二) “异常 的体验与绘画创造意识1 蒙克的艺术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亦可以从蒙克的作品中窥探到作者内心深处的这份特殊的内心 体验。这体现了欲求不满的现实逻辑,当个体欲望在现实中得不到倾诉或者得不到满足 时,其本能的表现欲所衍生的独特的艺术创造就会变为承载个体的内在追求的平台。或 者可以说,个体为了摆脱现实的束缚以意象化的形式表现倾诉其自身的矛盾、不安之感, 其艺术作品中的形式与形象亦会带有作者特殊的情绪因素。即从蒙克的作品中同时能够 发现作者复杂且深邃的矛盾心理。另外,作为观者,从他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到前文所提 到的象征性的因素,形象化、记号化的语言在其作品中亦有体现。因为在表现的过程中 作者表达了自身感受、体验( 包括恐惧、紧张的因素) ,其作品才会产生独特的艺术美 感。具体审视其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画面似乎被难以悟到的特殊情感粒子所笼罩着, 这种奇特的远离正常审美判断的绘画作品看上去是些许不可解的现象。但透过事物的表 皮我们可以看到并寻找驱使他产生创作灵感的潜意识因素进而窥探作者内心的存在状 态。以期通过其作品表现形式和他的个人病理间的联系来解释画家的责任感的实现。蒙 克的绘画很少表现出自然描绘,尽管绘画的对象是客观现实中的形象,但透过表层,表 现的却是其奇特的内心世界。他把周遭的物象作为表现的媒介,通过运用超越于正常人 把握形象的能力与表达方式展现其自身特殊的情感体验。1 8 8 3 年蒙克创作了其代表作品 呐喊。从这幅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蒙克躁动的内心所迸发的异常。审视此画,会在 瞬间被作者表达出的情感所震撼,此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即是由特殊的“感情体验 所呈 现的意象的形式美感。也许这是蒙克运用象征的原理来表现内心中潜意识的本能冲动。 这种独特的视觉感觉是不具备异常体验的个体很难表现的。画面中的人物表现出狂燥与 狰狞,天空中旋转起伏的色彩围绕在主体的周围传来的呐喊。则是蒙克内心深处原始本 能所发出的呐喊。也是他心灵受到侵蚀的反映。面对周遭异议的存在方式,作为艺术行 为个体,蒙克所能做的也只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将内心阻碍、孤独、不安、恐怖等内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心存在体验倾吐出来。这种奇特的表现手段并不仅仅是作为绘画的表现方法,更是他异 常的存在经由潜意识的本能冲动的物化过程。这也正是画家自律的情感特征。有人说蒙 克是表现主义先驱,表现主义所追求的即是艺术家感情狂热的表现。用尼采的话说:“一 种原始的,存在的愤怒。“焦虑”这一由个体内在特殊情感体验所衍生的人类意识状 态在蒙克以及其他表现主义作品中无处不在。“同样无处不在的是孤独,惶恐失措的人 的形象,他们被用来表现种种忧虑,但有时也表现普遍意义上的人的生存状态,表现出 野蛮的本能尖叫与狂笑。川明在作品中观者看到的是超出正常认知的体系,取而代之 的是艺术家“神经质”般的感知。即通过“移情 将物与艺术家的艺术性融为一体。还 是以为蒙克代表的表现主义绘画为例,在以艺术家的主观性为基础同时充分暴露个体的 存在所建立起来的绘画结构体系中,他采取了适合于自己感觉体验的表达方式,这一表 现方式不是个体主观地采取象征的神秘的表现,而是其内心真实体验支配他选择了象征 性的意象绘画表现,即其内心异常的存在方式与情感体验听见并表现了“呐喊 。这里, 在他的绘画中,我们看到的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超越正常物象的东西。我们在接触蒙克的 作品时,不但对其作品中异常的美感有所体验,而且对蒙克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内心异常 的特殊体验有些许感知。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内心存在的异常者并不是有意 识地运用这种的手法进行创作的,这其中包含着个体的自觉无意识,从而生成了画面中 躁动的象征化的形象。同时,语言也许并不单单是象征而是代表了某种事实内心存 在的异常者内心真实的体验与感受。正基于此点,对于他们来说,外界陌生的现实在绘 画创作中会转化为异常者内心变形的现实。这种现实对于异常者来说会是更真实的,而 对于正常者则要深刻体味其特殊性体验。蒙克用象征性的幻想的形式语言表现超验的异 质的世界,体味诸如生与死的矛盾心理,怀揣着本能的欲望的倾诉,来体现令人惊讶的 创作价值。 对于蒙克的绘画创造,由于其自身异常的生存体验远离外界现实,使自身与世界 的关系淡薄、疏离,从而给人以异议之感。这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状态往往能产生独 特的画面意识与美感。总之,在异常的世界中知觉个体的表现是超越常人理解的东西。 正是由于幻觉和妄想等异常粒子的作用,才使得他们用超越正常体验的感情和捕捉想象 的意识以及表达方式倾诉了自我的苦难心意。并在表现结果上达到了超越正常理解的效 果即异议的画面感受。从另外的度看,这种以异常者内心倾诉出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却 以它独有的魅力深深打动了观者的心,这也许就是我们为蒙克的绘画所感动的原因。 通过对蒙克艺术创作的论述,我们知道了艺术创造行为中异常的重要性,并且了解 到人生来就是在与外界相联系着的。现实世界对人产生影响,改变一些人,甚至异己。 无论是先天的病者还是后天的异常存在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都会借助自身酝酿成熟的 绘画语言来表现自身的存在。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异常表现的投影中可以 看到异常存在者的独立精神体验,反之,通过对创作个体异常体验的关注、认知亦有助 于我们解释、追究此种异常与绘画创造意识的关系问题。 通过对现代绘画中个体“异常的阐释,我们知道,创作行为的个体由于超越了其 原由的存在状态或者说其原有的感知经验发生了质变,从正常范围来看,这种存在状态 o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就会变得晦涩,由此引申的个体的创作意识亦即呈现看似不可解的样式、状态。从某种 角度讲,这是异常者的世界上不断变化的状态和支离破碎状态的结合。在他们的创作中, 没有或很少表现出与外界现实“相像”的必然联系。或者说,在表现中,主体在正常人 用眼直观感知的物象上求得内在的本质体验,同时,又将“有价值”的东西褪去其本来 的意义即结构意味的形态状态。总之,异常者的表现都是在自我主观观念中进行的,它 区别于一般意义的周遭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个体的存在方式代表了外界存在 方式的改变,是病者丧失了同现实的接触。与正常的主客观的认识论不同,本文涉及的 异常的存在,其价值观是主观支配客观的。此时,个体异质的内心世界会变为心中的“现 实”的世界。现在再回头审视绘画史中的绘画就不难理解诸如蒙克那样受异常体验支配 的创造者会在进行艺术表现时会产生复杂且多变的表现形式了。 ( 三) 从异常的转化看绘画创造意识的实现 在异常的世界,个体通过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情感体验,在异常的假想中产生了超越 常人的创造意识。换句话说,异常者的存在是超越正常人存在状态的存在。如果我们站 在正常的角度审视异常者的绘画就会发现其作品从外向的形式到内隐的观念的不可解。 但从前面所举分裂的病者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在他们的绘画行为中是存在着接近于常 人人格的价值取向的。这是因为异常者通过艺术创造转变了其自身的异常。即异常者在 与周遭交流的同时,其内心特殊的体验所生成的力化成亢奋且具有创造性的形式语言抒 发着主体的体验,异常存在得以拓展。异常存在者可以依赖自身的独特体验对创作行为 提供先决条件,但更重要是通过自身无意识的表现的本能将内心异常体验通过物质的承 载得到倾诉、表达、创造意象。即艺术创造对于异常者来说意味着从异常的存在转到正 常的存在这一原始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转换亦揭示了创造个体自身独特的 绘画创造意识的生成。面对文化结构复杂的现实社会,内心积蓄矛盾的异常者在对个体 与时代病理加以深层审视的时候,其内心特殊的创造体验亦随之形成。这种“势”越大, 基于原始表现本能的驱使,艺术主体即会利用一定的表现样式将自我内心体验客观化。 在关注、批判的同时,实现了对自身价值的评估与独立话语权的重建。作为异常者的蒙 克的绘画表现就是个体在塑造独立精神经验的同时进行现实批判的很好例证。个体利用 使个人内心痛苦得到多数人理解的媒介绘画表现接受了时代的异化,通过自身的存 在反映了时代特征以心情感的执拗与“偏激”连同这些异常感受的转化共得到外界认同 的理解。所以,异常者意象的创造等同于个体话语权的再造。 我们用正常人的眼光审视异常者的绘画,透过其表面“不可解的语言形式可以窥 见那些近似于常人创造意识。这是因为个体通过绘画表现使异常体验发生了转化。换个 角度讲,得对于具有生命实在感的人格,异常者由于与现实的接触中不能够产生对于现 实的依赖,更多地表现为自身不安定的存在,异常个体由此产生了向这种不安的存在控 诉的能量和本能的表现力。蒙克就是如此,他的呐喊使观者看到了其内心的特殊体 验,即说明了异常向创造的转化。总之,由于异常的介入,人的内心形成的独特的体体 1 0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验,虽然不能使其自身不能参加的创作。但一扇窗会在两个可行的存在空间中开启,交 流与创作也就成为了可能。用异常的粒子穿越内部被禁锢的围栏与外界实现了对接与互 融,由此这些被与躁动的粒子升华为绘画表现的生命实体。 这里我们可借梵高的作品来了解个体是如何利用自身的特殊体验生成自律的创造 意识的。 ( 四) “异常 的体验与绘画创造意识2 梵高的创造 “如果说一生过得最充实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为人的话,燃烧自己的一切而逝世的 梵高应是名副其实的伟人之一。犹如尼采所说,在人世上遭受最深的苦恼,吃过最多 苦恼的人才算是伟人,超越自我的最大界限,一生与苦恼奋斗不懈的梵高真可算是度 过最充实的人生。川刚杰出的艺术家会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他自己以及他的生活,他的作品 不仅是他的投影,有时候甚至于赤裸裸的评判他自己。一方面,梵高的艺术表现很大程 度上是将非现实的事物冠之以内心实在的意义。一般说来,居住在正常世界的人们为了 观看正常的现实之外的物象必须具备想象力,但梵高则颠覆了这一感知结构( 原始逻 辑) 。他不借助想象力便可以看到非现实的对象。受幻觉的支配,有时候梵高的感知超 越了自我的身心,即他眼中的对象是超现实的。宫本忠雄在论述艺术创造时说:“一切 创造尤其是艺术创造,意味着创造出新世界。这种创造必须立足于日常,习惯的现 实世界之外,并能在一定意义上超越这个世界。可以说这种把超越现实世界作为目标的 态度是以独有的意识为前提的。笔者称之为美的失魂”这就是说异常者把非现实 看成是应有的状态,这可称为美的失魂。同时,梵高的特殊且独立的精神体验是如此 密切地和绘画创作相联系,不理解这种生存状态就无法理解其作品。梵高作为生存环 境的局外人不被人理解,因而成为痛苦的现代艺术的殉难者。他的生活很早就明显地影 响着外界对于他的作品的评价。在其作品中时常可以窥视到诸如“执拗 和“偏执 。 我们评价梵高,有时认为他活跃,时而又荒诞,极端,有时则认为他的创作给沉寂的 阴暗的艺术社会带来新生他是一个近乎于病态的天才。的确,在梵高的星夜 中我们看到呈现旋涡般扭曲的星空与云的奇特状态,他通过这种个体幻觉“表情的描 绘在观者面前表达了美感的同时也向人们传达,呈现了其“病 的变化。 他写道:“我经常神志不清,意识不到自我,画面象梦幻一样冲我而来。圆病者的 这种心境是其内在特殊的体验的体现,犹如他具有强烈的矛盾情绪。同时,作者这种存 在方式的变形,这在其绘画表现中也可以看到。亚斯巴斯就曾把梵高理解为分裂病的 画家。他的异常的内心存在促成了其内在的特殊情感体验。这种异常的粒子的相互撞击 也使他可以在“美”的追求中自由奔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因不安、恐惧以及与现 实的疏离而生成的异化感知必然会在作者艺术表现中予以展现。“艺术就是被人加到风 景中的自然是他解放出来的。在全部自然中例如在树木中见到表情,甚至见到心灵。 。 日 岩井宽境界线的美学,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8 8 ,6 。 。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梵高,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9 8 ,7 。 l l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曾试图把放在人像中的感觉同样放到风景中去。那好似痉挛着热情地伸到低里的树根 和被狂风鼓动欲解放中去的情感。 口1 梵高的幻想和美的意识的结合,使他用独立的 形式创造了那些看似不可解的艺术的同时亦感到一丝角色再生的快慰。应该意识到,画 面中具有特殊意味的形式是他自身已经存在的异常在绘画行为中的必然反映。所以,正 是这种独特的意识才实现了令人称奇的艺术表现。 所以梵高的创造是他内心特殊的体验的投影。在那里,他的特殊的存在方式与艺 术创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埋没于自我内心世界产生的特殊体验,带着与现实接轨的 冲动与欲望渴望,异常者在进行艺术表现时便能创造出独特的形象。 总之,由于异常,人的内心形成的特殊体验是艺术创造者艺术实践的源能,当艺术 的个体在与外界未完全失去联系时,个体对自身异化的控诉是完全可以转化为艺术创作 的。这时,作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的异常存在在绘画表现中的作用便清晰可见了。 原始人用带有特殊感知的眼睛审视世界,他们的表现具有主观色彩,反映在现实中 便会产生与周遭相脱离的形象认知。这点正与异常者本能的艺术感知与妄想相结合相 符。在通过幻觉、妄想等异常状态把握现实方面,异常者与原始人类是相似的。以梵高 ,蒙克为代表的异常者在进行绘画表现时是透过异常之窗来认识对象的,并在自己的表 现形式中追求向心的满足。异常者的绘画在给观者已某种神秘感的同时,还使人感到绘 画中形式语言所产生的独特的美感。正是这种相对矛盾的粒子才使我们看到了异常存在 与绘画意识的联系,看到他们特殊的感知与本能的艺术表达的结合,也发现了他们独特 造型之秘密,更从一个侧面加深了对绘画表现的认知。 1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异常存在与当代艺术体验 ( 一) 当代艺术创造者的异常体验 审视当代艺术作品,会发现有很多艺术实践者的创作行为都带有些许个体特殊的感 知体验。由于后现代的时代特质,创作个体实验着利用各种方式与手段诠释艺术表达。 他们有的追求极端的表达,有的通过显微镜剖析为人知的世界,他们在绘画表现中虚构 “现实 ,追求“欲望”,反思与拯救自我。总之,当代艺术实验者在用与其自身内在感 知相契合的艺术语言,通过对创作个体自身内驱力之研究,履行着作为社会话语者的职 责。这些艺术者艺术的创造过程是为了拟补现实世界对他们的亏欠? 艺术家用这种特殊 的创造意识,在个人的存在变化与时代的抵触中表达的“现实 为了倾诉内心的空白? 等等这些问题都会让观者驻足深思。时下,在艺术领域,艺术走出象牙之塔,拉近与生 活的距离成为必然。艺术创作行为更多地体现为艺术创造者对于个体生存方式、存在状 态以及部现实的关注与表达。这种对于个体存在与周遭规范间矛盾,冲突问题的阐释即 包括了对个体内在精神体验的开发以及对现实的“最隐蔽的角落 的表达。在这些条件 作用下,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注意力会转移到观察与感知本身。由此可见,创作个体的内 在的,独立的精神体验在艺术创造中对其创造意识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之,这些 当代绘画群体的创作行为的向心性问题及为他们如何诠释自身感知与创作的关系,都应 成为作为艺术实践的个体考虑的问题。这里,如前文所述,针对这些绘画群体的创作表 现,可以说在虚构的丰富性上以及物质的承载上均有别于正常的绘画表现,并在艺术行 为中让观者窥视个体自身独特的感知。针对这个问题,联系现代绘画中异常行为的案例, 我们试图阐释在后现代语境下的时代与个体异常病理对创作行为的影响。即凭借个体异 常的感知借助具有特殊象征机能的语言表现时代特质以及及个体存在与实现的矛盾、 冲突。这里,对当代绘画中“异常”的肯定也将有益于时下的创作实践及个人独立精神 价值的实现。换个角度讲,通过对异常体验的认识,个体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也将用自 身异常体验所形成的内驱力诠释绘画表现,同时,释放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情怀,倾诉自 身的感知体验,最终达到自我价值的升华。 ( 二) 后现代的时代病理与绘画创作体验 “后现代艺术者是以艺术的面貌让艺术变为无所不在的生活感觉状态 ,睛1 作为 本世纪末世界性繁荣一般文化思潮和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使时代特征发生了巨大改 变,个体的存在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哲学上来看“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促 使我们重新省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川钔如前所述,艺术与生活的 关系的改变使得艺术创作行为更多体现对个体生存方式,存在状态的关注及现实的表 1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达。这种对于个体与周遭物象冲突问题的表达与关注包括了对于个体自我的开发与对现 实的最隐蔽的角度的表达。在此过程中,个体的主体行为在艺术表达中的作用显现尤为 重要。或者说,进去2 l 世纪,信息化,经济化的时代特征成为后现代社会结构的轴心 原则。与之相应的文化方面的原则则体现为自我实现并加强自我的愿望。 但,基于事物、现象都有其矛盾的两个方面,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话语者”在表 达自我的过程中亦会面由对外界或社会规范所带来的阻碍。 “社会经济化的直接手段是科技专家治国,在此演化过程中,人和物被假定并理解 为一体的机能角色。人类的生命意义被等同于征服自然”。n 们如此可以预见,虽然全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