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层所反应的气候变迁——临汾_盆地黄土剖面初步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黄土地层所反应的气候变迁——临汾_盆地黄土剖面初步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黄土地层所反应的气候变迁——临汾_盆地黄土剖面初步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黄土地层所反应的气候变迁——临汾_盆地黄土剖面初步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黄土地层所反应的气候变迁临汾 盆地黄土剖面初步研究 系别:地理系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地科 1201 姓名:倪瀚韬 学号:1290170109 指导教师:郭太平 二一六年3月13 日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最直观、最直接的古气候记录莫过于陆相黄土地层,它由许多黄土和古土壤层叠 覆而成,详细地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变化。 黄土高原中部黄土和古土壤的风化和 发育程度可以用磁学参数,如磁化率等来描述。研究表明,黄土与古土壤中的磁性矿物 组分相似而且稳定。第四纪气候振荡的幅度受气候周期 长短所控制。从冷期到暖期 的气候转换具有突变性,从暖期到冷期的气候转换具有渐变性。 冷期堆积的黄土与暖期 形成的土壤在性状上都有地带性分布的特征。因此,研究黄土地层中的气候标志对于 第四纪古气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意义: 古气候的研究,在地理学和气象学上,对于了解气候变迁、现代气候的形成、自 然地理环境的演变有重要作用;在地质学上,对于地层划分和对比,地壳演化研究以 及矿产资源成因和探测都有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向的动态及本文创新点 研究方向的动态: 根据新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国黄土中共可区分出 37 个土壤地层单位。中国黄土底 界的古地磁年龄为 2.5MaB.P.。2.5Ma 以来,中国北方共经历了 37 次大的冷暖交替。 2.5MaB.P.前后,全球气候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型事件,它可作为第四纪的开始。中国黄土- 古土壤系列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在 1.7Ma 至今的时段上可以很好的对比;2.5Ma 至 1.7MaB.P.的气候变化,以黄土记录较为明确。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的 古气候定量化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还仍处在初步阶段。由于指标本身存在局限 性或指标与气候要素之间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所获得的定量化结果并不能令人十分满 意。提出今后定量化重建古气候研究的重点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黄土高原现代生态过程 的研究,清楚地认识各指标与气候要素之间的机理和联系,建立可信的相关函数。 本文的创新点: 本文主要从土壤磁化率、植物孢粉、稳定同位素等替代性指标方面回顾了国内 外对黄土高原地区古气候定量化研究的现状,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提纲 研究内容: 本文对临汾市隰县午城镇柳树沟午城黄土剖面中的古气候标志进行研究,定量化 重建临汾西北地区古气候。 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的古气候定量化研究取 得了积极的成果,但还仍处在初步阶段。 提出今后定量化重建古气候研究的重点是要进 一步加强对黄土高原现代生态过程的研究,清楚地认识各指标与气候要素之间的机理 和联系,建立可信的相关函数。希望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写作提纲: 1 临汾市隰县午城镇柳树沟午城黄土剖面简介 2 目前我国黄土地层古气候标志的研究成果 3 柳树沟剖面黄土地层中的古气候标志 3.1 生物学标志3.2 岩石学标志3.3 地貌学标志 3.4 地球化学标志3.5 同位素化学标志3.6 矿物学标志 3.7 土壤学标志3.8 磁化率标志 4 临汾隰县地区古气候分析 4.1 古气候重建 4.2 古气候特征分析 5 结语 四、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1 文献研究法2 调查法3 定量分析法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东生.1985.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 【2】孙建中.2005.黄土学.香港:香港考古学会出版社. 【3】孙继敏,刁桂仪,文启忠,周厚云.1999.用黄土地球化学参数进行古气候定量估算 的初步尝试. 【4】王国安,韩家懋,周力平.2002.中国北方 C3 植物碳同位素组成与年均温度关系. 中国地质,29(1):5557. 六、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1选题20年月日20年月日 2开题报告20年月日20年月日 3收集资料及实施研究20年月日20年月日 4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