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一来”的虚化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一来”的虚化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一来”的虚化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一来”的虚化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一来”的虚化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一来”的虚化及相关问题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题目:“一来”的虚化及相关问题研究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导i j i l i :秦惠兰副教授 作者:马鲁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现代汉语中几种形式的“一来 ,包括指称性动词短语、 连词和助词三种。在已有的参考文献中,我们发现对“一来”进行单独研究的资 料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以实例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旨在对这三种形式迸 行细致的描写分析,同时从共时平面和历时平面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并从篇章 功能方面进行全面的讨论。 本文第一章主要对三种“一来”的表达形式、意义进行描述。运用三个平面 理论对指称性短语“一来”、连词“一来 和助词“一来”的句法特征、语义指 向和语用特点进行描写。第二章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语法化理论对连词“一来和 助词“一来”的虚化过程进行考察并指出其虚化动因。第三章主要是从篇章功能 角度对连词“一来”和助词“一来 的衔接功能、排序功能以及话题转化功能进 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一来指称性连词助词 虚化 篇章功能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摘要 叼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 u h j e c t :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o f y i l a i a n dr e l e v a n ti s s u e sr e s e a r c h m a j o r :l i n g u i s t i ca n da p p l i e dl i n g u i s t i c s u p e r v i s o r :q i nh u i l i a n a u t h o r :m a l u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c h i e f l yd i s c u s st h et h r e ef o r m so f y i l a i o f m o d e mc h i n e s e i tm a i n l y c o n t a i n s :r e f e r e n t i a l p h r a s e ;c o n j u n c t i o na n dp a r t i c l e r e f e r e n c et ot h ee x i s t i n g l i t e r a t u r e ,w ef o u n dt h a tt h es t u d yo fi n f o r m a t i o na b o u t h i m i se x t r e m e l yr a r e ,s o t h i sp a p e ri sb a s e do ne x a m p l e sa n dt h et h e o r ya sag u i d et oh a v ed e t a i l e dd e s c r i p t i o n s a n da n a l y s i sa b o u tt h ef o r mo ft h et h r e e a tt h es a m et i m e ,w ed i s c u s st h e s et h r e e f o r m sf r o mt h ea n g l eo fs y n c h r o n i ca n dd i a c h r o n i cf o ra ni n d e p t hs t u d y , a n dt h e i r f u n c t i o n sf r o mt h ed i s c o u r s et oc o n d u c t i n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 , w ed e s c r i b et h ee x p r e s s i o na n dm e a n i n g so ft h et h r e ef o r m s o f y i l a i f r o ms y n t a c t i c ,s e m a n t i ca n dp r a g m a t i c w em a k ear e s e a r c hi n y i l a i a sa c o n j u n c t i o na n dp a r t i c l eo nt h ep a r to f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a n dp o i n to u tt h e i r m o t i v a t i o ni nc h a p t e rt w o i nc h a p t e rt h r e e ,w e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f u n c t i o n si nd i s c o u r s e o f y i l a i a sac o n j u n c t i o na n dp a r t i c l e k e yw o r d s : y i l a fr e f e r e n t i a lp h r a s e c o n j u n c t i o n p a r t i c l e 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d i s c o u r s ef u n c t i o n t y p eo ft h e s i s :t h e o r e t i c a ls t u d y i i 圃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创性和知识产权的声明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猫嗍少形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作者勰猎翩签名绺乙吼彬厂f 5 5 晒l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零绪论 0 1 选题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遇到句子中使用“一来”这个词语,经我们研究发 现,同一个外在表现形式“一来”,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意义。本文主要讨论的 “一来 的形式和意义主要是以下三项: 形式意义例旬 与“一往回去 一来:指称性动词短语或“二去 搭配a 。一来一去要购买往返票。 组成固定的短b 一来二去的,他们就熟悉起来 语,表示“来一了。 次 或“多次反 复 一来:助词( 。如j 比这样,j 吝,引起下文小王去了,这样一来,我就不用 那样这么一来”中的。一来”)标示原因 去了。 一来:连词 列举原因我不想去,一来天下雨,二来我 不舒服。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多种形式和意义的“一来 共存, 情况比较复杂。由于“一来 自身带有的复杂性,并表现出不明显的成词性,所 以现有的词典对“一来一般不作为一个单独的词来注释,而是分散在对“来” 这个单字的注释中:同时对“一来”专门论述的文献也非常地少;即便如此,我 们认为,将共时平面“一来 的各种形式和意义划分清楚,并从历时角度进行验 证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此,本文将全面考察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中“一来”的各种形式和意义。我 们认为对“一来 这个个案研究有以下四个方面意义: ( 1 ) 对连词“一来”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其虚化过程的考察,对推动连词 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并努力使“一来 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词条存于词典中。 绪论吼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对助词一来进行全面考察,试图将这个结构中“一来 的虚化过程揭 示出来,并通过与“这样那样的话 作对比研究,以期达到对对外汉语教学做 出一点贡献。 ( 3 ) 对“一来 作现代汉语共时平面的考察,有利于推动历时平面语法化的 研究,对其他多义形式的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 4 ) 揭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指出它们的同源性,即都是从古代汉语中的动 词短语“一来”而来。这样就使“一来 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明确,以完善当前 的研究。 综上,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将把“一来 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对含有“一 来的结构进行分类并分别考察论述。并对连词“一来”和助词“一来 作出详 细地描述和解释,同时尝试揭示出它们的虚化轨迹和源头,即都是从古代汉语中 的动词短语“一来虚化而来。在本文的最后,我们还将在篇章功能方面,对连 词“一来 和助词“一来 进行研究。 0 2 研究综述 0 2 1 对“一来的研究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对“一来 进行专门论述的著作极为少见,众多 词典中也没有将“一来作为某种词性的单独词语收入其中,只有吕叔湘( 1 9 8 0 ) 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讲到:“一来是现代汉语中用于表示原因的连 词,常用的形式为,一来,二来,甚至是三来,四来, 以连接表示原因或目的的小句,常用在口语之中 。其他的都是在“来”的众 多意义中提到“来”作为助词与数词“一”连用表示列举原因: 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在“来 的注释中有这样的说法:“助词,用在 一、二、三等数词后面,列举理由”。 张斌( 2 0 0 1 ) 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对助词“来 的第三种用法解释为 “用在数词后面,表列举”。 但是对连词“来 的形成过程和历史动因并没有专门的论文论述。同时, 对助词“一来也没有详细地解释和研究。对它们与动词短语“一来”之间的联 系也没有文献涉及。 2 t ! 址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 0 2 2 对“来一的研究 虽然对“一来 的论著较少,但是对“来”的语法功能和意义进行论述的著 作却有很多,这对我们研究“一来”也有很大借鉴意义。对“来”的研究基本可 以分为历时平面、共时平面以及比较研究。 0 2 2 1 对“来 的历时分析 杨克定( 1 9 8 8 ) 研究了魏晋时期动词“来”的语义表达和语法功能的特点, 张月明( 1 9 9 8 ) 分析了语气词“来 的演变过程,李建校、曹梦( 2 0 0 2 ) 研究了 趋向词“来 的语法化机制,蒋静( 2 0 0 4 ) 分析了“来”的连词功能的产生,张 瑞颖( 2 0 0 7 ) 对助词“来”的语法化历程进行了考察,张小艳( 2 0 0 0 ) 总结了杨 万里诗词里助词的“来”,几乎涵盖了助词“来 的所有用法,江蓝生( 2 0 0 0 ) 详细介绍了“来 作结构助词和概数助词的来源。 0 2 2 2 对“来 的共时分析 陆俭明( 1 9 8 9 ) 、肖秀妹( 1 9 9 2 ) 、宋玉柱( 1 9 9 5 ) 、毛字( 2 0 0 0 ) 等都在研 究包含“来”的某一结构时分析了它的特点。 王改改( 2 0 0 1 ) 、杨德峰( 1 9 9 3 ) 对概数词“来 的研究,前者是对概数词 “来”的语义进行了调查,后者是全方位的考察表示概数的“来”。张伯江( 1 9 9 1 a , 1 9 9 1 b ,1 9 9 6 ) 、陆俭明( 2 0 0 2 ) 都有专文讨论“来 作为趋向词时,研究动趋式 带宾语时宾语的位置。崔奉春( 1 9 8 6 ) 讨论了动词“来”的运动方向及其中有 关的动态意义的问题。张国宪、齐沪扬( 1 9 8 6 ) 经过考察论证认为“来”还有连 词功能。谢茹、刘亚军( 2 0 0 5 ) 对三个不同的“来作了分析。 0 2 2 3 对“来 与“去”进行比较研究 徐静茜( 1 9 8 3 ) 、贾钰( 2 0 0 2 ) 、马庆株( 1 9 9 7 ) 等都有对“来去 作比较 研究的文章。孙斐( 2 0 0 5 ) 对“来去”作了比较性研究。杨克定( 1 9 8 8 ) 考察 了古代汉语中“来”与“去”的语义表达。孙西瑾( 2 0 0 7 ) 研究了现代汉语中的 “来去 的用法,郭莉( 2 0 0 2 ) 比较了英汉中动词“来去”的异同,张雪琴( 1 9 9 5 ) 论述了围城中由动词“来、去”构成的连谓句。 3 绪论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 2 2 4 运用新方法新理论新材料考察甜来一 齐沪扬( 1 9 9 6 ) 从空间角度来考察趋向词“来”的语用含义,马庆株( 1 9 9 7 ) 从主观范畴角度考察“v 来 。 为了对有关“一来”的资料进行更为详尽的考察,除了对“来的研究之外, 我们还对有关数词特别是数词“一 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 面的归总,下面一叙述。 0 2 3 对数词“一一的有关研究 研究数词的虚化,就得从研究数词的意义出发。有一些文章都是从这种角度 出发来探讨数词的问题,特别指出是,其中的一些文章还对单个数词的意义进行 讨论,当中不乏对数词“一 的论述。 如王秀玲( 2 0 0 6 ) 的古代数词“一、三、九 的文化意蕴中就对古代汉语 中的数词“一”的几种意义进行了讨论。还有从整个汉语的数词范畴内考察数词 的语法功能和文化意蕴的,如吕惠君( 2 0 0 4 ) 的古代汉语数词语法功能辨疑、 汪如东( 2 0 0 6 ) 的汉语数词的语词意义和修辞意义等。马思周( 1 9 9 9 ) 的论 数词虚化从词义泛指角度出发对数词语义上的虚化现象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 此外,吴惠颖( 1 9 9 6 ) 的中国数文化是一本比较全面收录了关于数词研 究成果的著作。而张德鑫( 1 9 9 9 ) 的数里乾坤则对单个字表示的数词“”、 “半”等进行了考察。在2 0 0 4 年出版的第一届肯特岗国际汉语语言学圆桌会议 论文集( 2 0 0 5 ) 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中,收录了台湾学者蔡维天的、 二、三一文中,讨论了“一、二、三 三个基本数词的语义和句法。该文以汉 语数词的用法为题,立义由语言类型学角度来检视其句法分布和语义诠释。 在我们所查阅到的文献中,一篇2 0 0 8 年的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的潘 洁同学的硕士论文奇位嵌数成语和数词虚化的考察引起了我们重点关注。这 篇论文中对数词“一”的虚化过程、虚化特点以及虚化动因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 考察。此文对“一 进行了详细的意义分类,特别是对其副词用法进行了细分, 并对“一 从数词到副词的虚化过程进行考察,这为我们研究“一来”的虚化过 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除了上述对“来”和“一”单独论述的文献进行归纳外,我们还应发现,由 4 辽吐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于对“一来 研究资料缺乏的原因,我们也不得不通过对其他有关词语的语法化 和篇章功能考察的资料中,找出有利于我们研究的方法和角度。 0 2 4 词汇语法化的研究 在研究“一来 的虚化历程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直接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 我们只能从其他词汇的语法化特别是动词语法化的相关论著中得到一些启示。认 知语言学作为当代语言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有大量的著作问世,其中涉及语法 化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许多语言学家都对其作过专门的探讨。 例如一本专门讨论语法化的论文集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就收录了许多关于 语法化问题的论文。其中刘坚、杨广顺、吴福祥( 1 9 9 5 ) 的论诱发汉语词汇语 法化的若干因素、解惠全( 1 9 8 7 ) 谈实词的虚化以及洪波的论汉语实词的 虚化等文章中都提出了两大主要虚化机制,即:句法位置的改变和语义的扩展。 另外张谊生( 2 0 0 0 ) 的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和张谊生( 2 0 0 3 ) 从 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从具体的词性入手研究语法化 过程。石毓智( 2 0 0 1 ) 还专门著书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来讨论汉语语法化的 问题。 从上述的论著中,我们虽然不能找出直接与“一来”问题相关的资料,但它 们都提供了一些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一些新的角度,此外,其中对动词 语法化的研究也为我们研究“一来”最初是作为一个动词短语形式存在并逐步发 展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资料。 0 2 5 篇章功能的研究 我们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中,将会涉及到对连词“一来”和助词“一来”篇 章功能的考察,因此我们也查阅了大量有关篇章功能方面的著作以供借鉴。 首先,连词“一来”在篇章中作为关联词语出现,虽然没有对其的专门研究, 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其他关联词语的篇章功能的考察来研究相关问题。h a l l i d y 等 人从语篇衔接的角度研究了连词,认为衔接是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 意义关系,那些非结构性的、语篇构成的意义关系。他们进而将衔接分成5 类: 照( r e f e r e n c e ) 、替代( s u b s t i - - t u t e ) 、省略( e l l i p s i s ) 、连接( c o n j u n c t i o n ) 5 绪论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词汇黏着( 1 e x i c a lc o h e s i o n ) 。这些衔接手段在语篇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b a k e r 从语义的角度将连接分成5 种关系:加合( a d d i t i v e ) 、转折( a d v e r t i v i t y ) 、 因果( c a u s a l ) 、时间( t e m p o r a l ) 、接续( c o n t i n u a t i v e ) 。q u i r k 等人对连词的用 法进行了区分,而胡壮麟认为衔接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或者说是 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当语篇中一个成 分的含义依赖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产生了衔接关系。 从上述语篇衔接角度,我们可以对连词“一来的篇章功能进行考察,并且 从中找出其独有的篇章功能的特点。 其次,在有关助词“一来 的篇章分析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将其与前面的 指示代词联系起来考察,这样就不得不涉及到篇章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 回指。下面我们将要概述一下有关回指和指示代词回指部分的文献资料。 传统语法认为,回指式是指“一个语言单位回指某个前面已提到的单位或意 义”( c r y s t a l ,1 9 9 1 ) ,回指式是“用一个词或短语替换在文章或对话的前一部分 已经出现过的另一个词或短语。 ( r r c h a r d ,e ta 1 1 9 9 3 ) 。 传统语法把回指式描述为一种表层的语言成分关系,认为回指词和先行项都 是句子中的语法成分,因此,c r y s t a l 认为,回指词是用来指称句子中的其他成 分的。这样,先行项被看成一种语词表达式( e x p r e s s i o n ) 或一个语言单位( 1 i n g u i s t i c u n i t ) 。构成回指式的基本条件是,回指词和它的先行项都必须在语言表层中明示 出来。 回指式又分为表层回指和深层回指。两者的划分是s a ga n dh a n k a m e r 提出 的,他们把句法因素控制的回指定义为表层回指( s u r f a c ea n a p h o r a ) ,按照这一 划分方法,c h o m s k y ( 1 9 9 5 ) 提出三个约束条件, a 照应词必须在局部辖域( 1 0 c a ld o m a i n ) 内受约束; b 人称代词必须在局部辖域内自由; c 词汇性的名词必须自由; 也就是说,构成表层回指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 ) 回指词的所指必定是 语言中明示出来的明确的先行项;( 2 ) 回指词与先行项在人称、性、数上一致。 深层回指( d e e pa n a p h o r a ) 是由语用因素控制的回指式,它只要求取回的实 体在语义上连贯的,用于深层回指的回指词包括人称代词和零补语等。 6 圃止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石毓智( 1 9 9 7 ) 在他的指示代词回指的两种语序及其功能中对指示代词 的两种格式和功能进行了探讨。他指出:指示代词“这”和“那”的功能灵活多 样。由其“指代”功能而发展出的种种用法,在篇章( d i s c o u r s e ) d ? 起着重要的组织 作用,诸如使表达更加简洁明确,使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等。他在文中 讨论了指示代词除起基本连接功能之外的另一种用途,即它在回指( r e f e r r i n gb a c k ) 前文所述内容的同时,兼任所在句子的成分,通常为话题( t o p i c ) 或者小主语 ( s u b s u b j e c t ) ,与句子的其他成分发生语义或句法关系。指示代词用来回指时,句中 总有一个人称代词。文中讨论的就是以这个人称代词为“参照点”,把它看做句 子的主语,位于其前的指示代词称为话题,位于其后的称为小主语。他指出了两种 不同的语序:( 1 ) 指示代词+ s + v p ;( 2 ) s + 指示代词“,p ( a p ) 。 因此,我们可以从上述对指示代词回指功能研究中得到启发,当指示代词与 助词“一来”形成一个短语时,它的回指功能有没有新的变化,而作为助词的“一 来”在这种格式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综上对“来”和“一”的研究启发了本文对“一来”的研究思路,我们可以 通过对三种形式“一来 的句法语义分布以及虚化轨迹进行考察,并分析它们的 篇章功能。本文力图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来对“一来”进行完整而细致地描写, 以及在共时、历时两个平面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0 3 语料来源及理论方法 0 3 1 理论依据 ( 1 ) 三个平面理论 ( 2 ) 认知语言学的“界标 理论 ( 3 ) 语法化理论 ( 4 ) 篇章语法功能理论 7 绪论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 3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下三种方法: ( 1 ) 以深入、细致的描写为手段,必要时辅以适当合理的解释。 ( 2 ) 以共时平面和历时平面为主要研究角度,共时平面的推测和历时平面 的验证相结合。 ( 3 ) 以本体研究为主,兼及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并在篇章功能上加以讨论。 0 3 3 语料来源 本文中所列出的例句,大部分来自于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料, 其余一部分是来自于网上在线语料以及作家作品、相关语法论文和著作,同时还 有一部分来自于自建的小型语料库。 8 嘲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一来”的句法语义分类 第一章“一来的句法语义分类 1 1 古代汉语中的动词短语“一来 在描述现代汉语中的各种形式的“一来”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描述一下它 们的源头动词短语“一来”,但是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我 们只能在古代汉语的环境中来对它进行研究。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短语“一来 是数词“一”+ 动词“来”表示“来一次” 的意思。例如: 【1 】自尔後,数日二盔,不复隐形,便不去( 搜神后记六朝) 2 】有暇即= 盔。( 太平广记北宋) 【3 】后乃不复居寺,或旬月则二盎耳。( 太平广记北宋) 4 】必死之徵,今颇烦躁,若厌人语,尔可载吾城外有山水处置之, 三日= 盘省吾( 话本选集错斩崔宁北宋) 以上这些句子中,都是动词短语“一来”的用法。在上面几个例子中,例 1 “数日一来是表示“几天来一次”的意思;例 2 “有暇即一来”是“有空的 时候就过来一次 ,例 3 和例 4 “旬月则一来”和“三同一来”中的“一来” 都是表示某人或某事物一段时间“来一次”的意思。 其实,在古代汉语中,“一来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具体情况,我们将 在第二章“一来”的语法化历程中详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下面,我们正式进 入关于现代汉语中三种形式的“一来”的描述和分析。 1 2 指称性动词短语“一来! 这里的“一来 虽然是数词“一 + 动词“来 的动词性短语,但是它的谓 词性已经开始减弱,主要表现是已经不能充当谓语,同时,它的指称义开始增强, 用来指称“来一次”这个事件,因此,我们把动词短语“一来”看作具有指称义 的动词短语。以下具体论述。 9 第一章“一来”的句法语义分类 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1 “一来一表示“来一次一 “一来”表示确切地来过一次,通常表现在与“一往回去 搭配上,形成 短语“一来一往”、“一来一去、“一来一回”等。如: 5 】正常情况下,初级线圈的两根导线中= 盎二焦的电流大小相同, 变压器的铁芯产生的磁性刚好互相抵消。( 科技之光) 6 】单程票就是一来或一去的行程的车票,区别于来回的往返 票。( ( ( 人民日报) 【7 】从湖南到北京,一来一回用了我不少的时间。( 读者) 以上例句中的“一来一往去回 都是来回往返一次的意思,是确 指。 1 2 2 “一来 表示“多次来 当“一来 表示泛指的多次到来时,一般也与“一往”搭配,意义也从表示 “来回一次变成了“多次来回。如: 【8 】两人一来一往,打满3 分钟,各击中3 点,不分胜负 ( 新民晚报) 【9 】贸易总是二盎二焦的,中国买欧洲产品,欧洲也要买中国产品。 ( ( ( w t o 中的中国) 【1 0 】两个人用大锯一来一往地锯东西,比喻双方来回往复 ( 人 民日报) 以上例旬中的“一来一往都是表示多次来回的意思。 除了表示“多次来回 ,现在的“一来”与“一去”,尤其是写“二去 的搭 配,还衍生出了另外一种含义,即表示人与人之间经过了多次的沟通、接触、联 系等,导致了越来越熟悉或密切的关系;或者经过反复实践或练习,掌握了某种 技能或形成了固定的认识。这种意义的出现表明动词短语“一来的谓词性更加 弱化。如: 【1 1 】就这样,= 来二去,李云鹤成了赵太侔和俞珊家的常客。 ( 王素萍她还没叫江青的时候) 【1 2 】那时外出表演机会比较多,两人在生活上又彼此多加照顾,这 1 0 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一来”的句法语义分类 样二盘三去的就产生了感情,在还不时兴谈恋爱的形势下偷偷地恋爱了。 ( 李作明故事为媒成就两代姻缘) 以上例句都说明经过多次的交往,双方变得熟悉起来并产生了密切的关系。 【1 3 】“香功”,于是乎,他就受了大潮所裹挟,不由自主地投身了 进去,一基二去也就学会了( 市场报) 【1 4 】不知道怎么= 盎三圭的“王八脖子”成了小邱的另一称呼。 ( 老舍热包子) 例【1 3 是说经过反复练习,他掌握了香功;例【1 4 】是由于人们反复的称小邱 “王八脖子”,所以最后成了他的绰号,形成了人们对他的一种固定的认识。 1 5 】田赋粮按现在的平价供应非农人口,多少还可以取得一点收 入,二盔= 圭,对国家的好处就大了。 ( 人民日报) 例 1 5 是“一来一去 表反复的例句。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一来”在与“去往回”搭配时,究竟是表示确指 的“来一次 还是泛指的“多次要看具体的语境,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一般情况下,“一来二去 基本表示“多次”,而“一来一回”基本表示“一次”, “一来一往”和“一来一去 可以表示“一次”,也可以表示“多次”。 还要注意的是,在本文所能搜集的语料中,没有发现“一来二回 和“一来 二往”的用法。 1 3 连词“一来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吕叔湘主编) 中讲到:一来是现代汉语中用于表 示原因的连词,常用的形式为,一来,二来,甚至是三来,四 来,以连接表示原因或目的的小句,常用在口语之中”。 现代汉语词典( 第5 版) 在“来”的注释中有这样的说法:“助词,用在 一、二、三等数词后面,列举理由”。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张斌主编) 中对助词“来”的第三种用法解释为“用 在数词后面,表列举”。 连词“一来 在句法、语义、语用上和其他的表示原因的连词相比都有自己 的独特之处,本章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连词“一 第一章“一来”的句法语义分类悯上海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来 作全面而且深入的考察,以期达到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1 3 1 “一来”的句法特征 1 3 1 1 “一来连接小句或段落 “一来 常用于描述原因或目的的复句中,通常第一个分句先描述事件的结 果,然后用“一来 来叙述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通常原因不止一个。 “一 来位于表示原因的小句的句首。如: 【1 6 】纺纱前过了秤的棉卷,工人们都要用袋子一个个精心包起来, 一来防杂支,二来防止纺纱时出现纱支不匀现象。( 人民日报) 【1 7 】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一来是游玩享乐,二来也是向百姓 摆威风。( 中华上下五千年) 【1 8 】扯破一个迷叶包,吃了几片迷叶,一来为解饿,二来为抵抗四 围的臭气,然后独自走来走去。( 老舍猫城记) 19 】有一次她也想再闯到马家去给有翼打打气免得他投降,可是一 来自己工作忙,二来不想去看常有理那副嘴脸,三来觉着要扶持有翼 ( 赵树理三里湾) 【2 0 】我觉着这样也好:一个社员大小负一点特殊责任,一来容易对 社务关心,二来也容易锻炼自己的作事能力。( 赵树理三里湾) 也可以将“一来 连接的表原因的分句放在前面,最后一个分句是由原因引 起的结果或达到的目的。如: 【2 1 】她一来是为爱国,二来为挣钱,到一个汽油公司里去打字。 ( 老舍二马) 【2 2 】一来是大赤包看丈夫用全力对付东阳,她便设法不教瑞丰夫妇 感到冷淡。( 老舍四世同堂) “一来”连接分句时,后面也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如: 【23 】一来,是有妾的就有些身分,我们有志入政界,自然不能不拉 拢有身分的人。( 老舍老张的哲学) 【2 4 】一来,多害一个人和少害一个人并没有多少分别,反正害人就 是害人;二来,( 老舍火葬) 1 2 坝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一来”的句法语义分类 1 3 1 2 “一来糟与“因为 连用 “一来 可以单独使用连接表示原因的小句,也可以与“因为 连用连接后 面的小句,如: 2 5 】文博士把对济南的恶感减少了许多,二盔囤羞天气这样的美 好,二来因为丽琳已成为他的密友。( 老舍文博士) 【2 6 】二盎囤羞他俩平日的感情,二来因为四虎子拿着他的短处。( 老 舍牛天赐传) 2 7 】他已有点讨厌拉散座儿了,= 盎固羞抢买卖而被大家看不起, 二来因为每天的收入没有定数( 老舍( 骆驼祥子) 1 3 1 3 “一来刀与其他关联词语套用 周刚( 2 0 0 2 ) 指出“在多重复旬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联连词( 包括与之 搭配的一些关联副词) ,各自管辖不同层次的分句,形成包孕和被包孕的关系, 这种现象叫做关联词语的套用。 “一来 在多重复句中,可以与其它关联词语套用,形成包孕和被包孕的关 系。 a 同类套用“一来”与其他表示原因的连词套用 【2 8 】礼轻人物重,他必须拿着点东西去,二盔为是道歉,他这些日 子没能去看老头儿,旦盟宅里很忙;二来可以 ( 老舍 骆驼祥子) 本句属于“一来 表示原因中套用了“因为”表因果关系。 2 9 】王同志= 盎人年轻,二来不了解村里的情形,旦些错把小毛当 成好人,这我可以理解。(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本句是“因此表因果关系中套用了“一来”表原因。 b 异类套用,即“一来 与表示除原因以外的其他关系的连词套用。 a 间隔套用 如: 【3 0 】村里的自卫队二盔没有打过仗,二来没有家伙,墨直有了装备, 才能考虑打(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1 3 第一章“一来”的句法语义分类 蜘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句是“一来”表示原因中套用了“只有 表示条件关系。 【3 1 】题本来是很容易解决的,可是他不用那种办法一一他觉着那样 做了,= 盔他妈妈受不了,二来以后和舅舅、姨姨不好见面,丕盘只在 家庭内部呕几天小气,呕得他妈妈自动取消了这个决定。( 赵树理 三里湾) 本句是套用了“不如 表示选择关系。 b 连续套用 如: 【3 2 】堡二盔那个吃“盐蛇”的丫头后来终于被大户家的贵气所染, 不再吃“盐蛇”( 秦牧私刑- 人市- 血的赏玩) 3 3 】亟= 盎有看守监视,二来父女毕竟不同于母女,两人不能靠得 太近( 翻译作品生为女人) 例 3 2 】、例 3 3 1 是在“但 和“然而 表转折关系中连续套用了“一来表 示原因。 【3 4 】= 盎兰! 墨让兵力分散的话,恐怕会被各个击破,二来叶克巴达 那不能空城。( 翻译作品( ( 亚尔斯兰战记) 例 3 4 表示原因的“一来 连续套用了表假设关系的“如果 。 1 3 2 “一来一的语义分析 1 3 2 1 标示原因 从语义发展的角度来看,连词“一来的语义是一个由实到虚,功能逐渐扩 展的语法化过程,基本认为连词“一来 是由动词短语“一来 的谓词性不断的 弱化而产生的。在连接分句或句子的时候,可以用于连接导致结果的多个原因, 从而描述一种因果关系,结果通常位于第一个分句或句子中,如: 3 5 】我想,中国男士大都不会表达,一来没有这种文化熏陶,二来 不在乎,三来表达了从不知如何收场。( 读者( 合订本) 19 9 8 ) 【3 6 】曹叔他们高高- r - , - - r - , 地迁入新居以后,八点就到上海去了,一来去 看望多年不见的兄妹,二来好把沁表妹的户口归属落实 ( 刘心武曹叔) 1 4 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一来”的句法语义分类 例 3 5 】的“中国男士不会表达 和例 3 6 的“曹叔八点就- n 上海去了 这两 个结果都由几个原因得出,所以后面用“一来二来 连接表示原因的句子, 并起到标示原因的作用。 1 3 2 2 表示列举 “一来 与其他表示原因的连词相比,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除了提示原因, 还带有列举的意味,这是由于“一来”中的数词“一”赋予它的一个功能,所以 使用“一来”可以用来进行列举。如: 【3 7 】孙屎根考虑打仗这个计划,还有三点没有给政委谈出来,二盔 是他刚到县大队,想打一个漂亮仗露露脸;二来这个大队没有大队长, 三来(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 3 8 】他的优势在于,二盔同学问接触机会多,二来顾宫廷天性幽默 顽皮,是个笑话大王万事通( 莫怀戚陪都旧事) 例 3 7 】中的二来三来 是对前一分句的“还有三点没有给政委谈出 来中的“三点”进行具体的列举;例 3 8 】中的“一来二来是对上一分句 “他的优势在于”中的“优势”进行具体的多项列举。 1 3 3 “一来 的语用表达 1 3 3 1 口语中使用 “一来”表示原因,一般多用在口语表达上,用于描述不止一个原因的时候, 在文学作品中一般用于小说、散文等,以及人物对话之中,极少用于正式的、官 方的政论体文章中。 由前面所举的例句可以看出,例子大多选自小说散文或描写人物的对话、观 点等。 1 3 3 2 停顿和语气 “一来”在连接分句时,后面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语气较为舒缓,有时还 带有语气拖长的意味。从例【1 9 、例 2 0 】可以看出。 “一来”后还可以接“呢”等语气词表示停顿,如: 1 5 第一章“一来”的句法语义分类 颧上海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3 9 】金一趟派金秀去了趟王家,二叁墨,探探病,二来问问小王 是不是有意来金家学着当个护士。 ( 陈建功皇城根) 1 4 助词“一来一 “一来”不仅可以作为连词单独使用来连接原因的小句,也可以做助词用在 “如此这样这那样这么 后面,有不同的意义和功能,形成“如此这样这 那样这么一来 的结构。我们在这里将它确定为助词,是根据新编现代汉语 ( 张斌主编) 中对助词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功能上,它后附于指示代词,不能单独使用; 在作用上,它是起到辅助作用的; 在表达上,它没有实在意义,只是用来表示辅助性附加义,即标示因果关系; 在读音上,它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弱化读成轻声的。 无论从句法、语义还是语用上,“如此这样这那样这么一来 都有自己的 独特之处,而且将它们和与其类似的“这样7 1 f l 样的话”比较,可以发现它们有 着不同的个性特点。本节将会分别论述,以期达到对“如此这样这那样这么一 来 更明晰、更全面地掌握。 1 4 1 句法特征 1 4 1 1 “如此这样这i i i i i 样这么一来 连接分句或段落 “如此这样这l j j l l 样这么一来 常用于连接两个分句,位于两个分句的中间, 前后用逗号隔开,一般“如此这样这1 7 1 1 j 样这么指代前个分句的内容,然后 用“一来”标示后一分句中由于前面所指代的内容而导致出什么样的结果或情况。 如: 【4 0 1 开会前应该将有关资料送交各与会人士,请他们事先阅读;盘 此一来,不仅可提高- a - i 义的质量,更可缩短会议时间( 哈佛管 理培训系列全集第八单元哈佛经理时间管理) 4 1 】齐桓公原本是为吃个新鲜,这样一来大概也吃出了我要吃啥就 吃啥的霸主“感觉”( 人民日报) 【4 2 】姑娘不许父母给定亲,这一来,人心大乱,家家跟着乱,男男 1 6 坝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一来”的句法语义分类 女女,不清不白,说什么好婚姻?( 老舍戏剧柳树井) 【4 3 】彬彬有札,假里假气,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么一盎就可以把这 一对孝子慈父流传千古?( 靳以大城颁) 4 4 】当然,他没有将章亚若的过去如实禀报,并非疏忽大意,他怕 巫搓= 盎,倒会真正捅大漏子一一世俗怕是不会容忍亚若的过去的。 ( 胡辛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 “如此这样这那样这么一来”还可以连接段落,在篇章中起承接上段原因, 引出下段结果的作用。它位于后一段的开头,通常后面用逗号停顿。如: 4 5 】电灯谁不想安,这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啊,何鹏跟人讲 清楚,电灯、电线、电表先不收钱,将来在工资中扣除。工资! 还没干 事就先有了工资! 女人们扎排时领过工资,深知其中的好处。 这么一盎,王百通成了孤家寡人他既不能不安电灯,更不能不让 孩子读书。( 映泉桃花湾的娘儿们) 1 4 1 2 “如此这样这那样这么一来 用在多重复句中 此结构用在多重复句中可以形成多层语义逻辑关系。虽不能说“如此这样 这那样这么一来”整体是一个关联词语,但它同样可以像连词“一来 一样, 与其他关系的关联词语套用,形成复杂的语义逻辑复句。如: 【4 6 】由于收益高,他们有恃无恐,我们得把他们杀得一个不剩,但 墨,巫搓一盎,我们就无法掌握经营的诀窍。( 庆云从 到 ) 转折关系中运用“这样一来 表示与前面内容所想的初衷相反的结果。 1 4 1 3 特殊用法一怎么一来 在考察语料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几个特殊的例子,这些例子中的“一来 是与“怎么连用,用来表示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事件的发生。通常的形式 是“不知怎么一来”如: 【4 7 】也不知怎么一来,大赤包,便变成女化装室的总指挥。 ( 老舍四世同堂) 在这种形式中,“一来有时可以省略,不影响句子意思。 1 7 第一章“一来”的句法语义分类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4 2 语义分析 1 4 2 1 顺承性 由于“如此这样这那样这么一来结构是助词“一来 后附于“如此这 样这j j l l 样这么”等这些指示代词,所以整个结构表示一种连接上下文的关系, “如此这样这那样这么 指代上个分句中的内容,然后用“一来 来标示所指 代的内容可以作为导致下个分句内容的原因的语义关系( 所指代的部分可以是一 件事,也可以是多件事) ,以便凸现前后分句中潜在的因果关系,总体来说它起 到顺承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如: 【4 8 】有时他希望聘约升他做教授,这么一来,他的信可以更漂亮了, 表示他的不满意并非出于私怨,完全出于工作需要。 ( 钱钟书围城) 4 9 】书和非正式的聘书,你愈不接受,愈要放风声给本校 - - 3 局知道, 巫搓= 苤,你的待遇就会提高。 ( 钱钟书围城) 例 4 8 中“这么指代的是“他希望聘约升他做教授”,“一来 顺承上句“做 了教授 就可以导致“他的信更漂亮”这一结果。 例 4 9 】中“那样 指代“愈不接受,愈要放风声给本校当局 ,“一来 顺 承上句“放风”,暗示下旬中“待遇提高与“放风 之间的因果联系。 1 4 2 2 总括性 整体上来说,“如此这样这那样这么一来”还带有一种总括性的语义关系, 并且带有轻微的条件关系。即对前面所叙内容作出一个总述,并只要具备这些条 件就可以引出下面的结果。如: 【5 0 】我也鼓起掌来,而且时间很长,希望拉贝玛出于感激而更加卖 力,那样一来,我便可以说见识过她最精湛的演技了。( 普鲁斯 特追忆似水年华) 例 5 0 】中,“那样一来”总括了前面的“鼓起掌来,而且时间很长 等,然 后暗示前面所叙的是能“见识最精湛的演技 的种种条件。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在“如此这样这t j l l 样这么一来 中的“一来是带 有标示潜在原因和条件作用的、没有实在意义的一类助词。 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一来”的句法语义分类 1 4 3 语用特点 “如此这样这那样这么一来”在连接分旬和句子的时候,前后往往都用逗 号隔开,这样就使得说话时略有停顿,语气较为舒缓。而且“如此这样这:g 样 这么一来 后面还可以加上“呢、“吧”、“呀”等语气词来起到拖长语气的效 果,通常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谈时。如: 【5 1 】垫垒= 苤至,小坡的贺年片可不一准能到你们手里了。 ( 老舍小坡的生日) 1 4 4 “这样那样一来”和“这样那样的话 比较 “这样那样一来”和“这样那样的话”都可以用在前后句子中问,承接上 文,引起下文,有时可以互换,不影响句子表达的意思。例如: 【5 2 】把它分成几部分,依重要性排列,鎏搓二盘,你就能很快找到 解决的方法。 5 3 】把它分成几部分,依重要性排列,垫叠鲍适,你就能很快找到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