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中间输送部分设计
36页 10000字数+说明书+答辩稿+10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双万向联轴器.dwg
小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中间输送部分设计答辩稿.ppt
小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中间输送部分设计论文.doc
总装图.dwg
横向螺旋输送器.dwg
直齿锥齿轮.dwg
纵向螺旋推运器.dwg
轴 2.dwg
轴.dwg
部装图 .dwg
链轮.dwg
锥齿轮.dwg
摘 要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上采用的中间输送装置是全机重要工作部件之一,它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收割机的工作质量,它的机能是迅速而及时地将割台输来的已割作物以倒吊的形式输送给脱粒装置。输送过程中力求均匀、整体、夹持部位适当;根差小,以利于脱粒。因此它具有:输送夹持链、脱粒夹持链和压紧钢丝夹持装置三个部分组成。
关键词:输送装置;输送夹持链;脱粒夹持链;压紧钢丝夹持装置
Abstract
Half feeding type used on combine harvester in the middle of the convey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ing parts of the machine, it work good or bad directly affect the work quality of harvester, its function is rapidly and in a timely manner to the cut of the lose to crops in the form of upside-down for threshing device. In the process of conveying to uniform, overall, clamping part appropriate; Small root for threshing. So it is: conveying clamping chain, threshing gripping chains and compression steel wire clamping device of three partsKeywords: Conveying device; Conveying clamping chain; Threshing clamping chain; Clamp wire clamping device
目录
1 概述- 3 -
1.1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中间输送部分的概述- 3 -
1.2 中间输送部分的作用- 3 -
1.3 中间输送部分的要求- 3 -
2 中间输送部分设计- 4 -
2.1.1输送夹持链的结构- 4 -
2.1.2 导轨槽- 4 -
2.1.3 输送链- 5 -
2.2 脱粒夹持链- 5 -
2.2.1 脱粒方式- 5 -
2.3 压紧钢丝夹持装置- 6 -
2.3.1 压紧钢丝夹持装置的优点- 6 -
2.3.2 压紧钢丝夹持装置的缺点- 6 -
2.4 夹持链条的动力传输- 6 -
3 夹持链链条- 7 -
3.1 链条及其组成零件- 7 -
3.2 方案设计- 7 -
3.3 技术要求- 9 -
4 螺旋推运器- 10 -
4.1 工作原理和物料的轴向移动速度- 11 -
4.2 螺旋推运器的主要参数- 13 -
4.3 功率计算- 13 -
4.5 螺旋叶片的设计- 15 -
4.6 螺旋轴的设计- 17 -
5 齿轮传动的设计及计算- 18 -
5.1 齿轮精度的选择- 19 -
5.2 齿轮材料的选择- 19 -
5.3 齿轮齿数的选择- 19 -
5.4 直齿锥齿轮的设计- 19 -
5.5 带动输送链转动的直齿锥齿轮的设计- 22 -
6 链轮的设计及计算- 23 -
6.1 选择链轮齿数- 23 -
6.2 计算链条的传递功率- 23 -
6.3 确定链条型号和节距- 23 -
6.4 计算链节数和中心距- 24 -
6.5 计算链速v,确定润滑方式- 24 -
6.6 计算链传动作用在轴上的轴压力- 24 -
6.7 链轮的结构和尺寸- 24 -
6.8 链传动的张紧与防护- 25 -
7 轴的设计及计算- 25 -
7.1 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 25 -
7.2 初估直径- 25 -
7.3 结构设计- 25 -
7.4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26 -
7.5 轴上倒角与圆角- 26 -
7.6 轴的校核- 26 -
7.6.1 判断危险截面- 27 -
7.6.2 轴的弯扭合成强度校核- 28 -
8 联轴器的选择- 28 -
8.1 选择联轴器的类型- 28 -
8.2 确定联轴器的计算转矩T- 28 -
8.3 确定联轴器的型号- 28 -
8.4 外形结构- 29 -
9 键的选用与校核- 29 -
9.1键的选型- 29 -
9.2 键的校核- 30 -
10 轴承的选择- 30 -
10.1 轴承的选型- 30 -
10.2 轴承的轴向紧固方式- 30 -
10.3 轴承的安装形式- 31 -
10.4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31 -
参考文献- 32 -
致 谢- 33 -
1 概述
1.1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中间输送部分的概述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上采用的中间输送装置是全机重要工作部件之一,它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收割机的工作质量,它的机能是迅速而及时地将割台输来的已割作物以倒吊的形式输送给脱粒装置。输送过程中力求均匀、整体、夹持部位适当;根差小,以利于脱粒。因此它具有:输送夹持链、脱粒夹持链和压紧钢丝夹持装置三个部分组成。
1.2 中间输送部分的作用
夹持输送链将割台的茎秆输送到滚筒上方,它能保持茎秆的完整性。因此,对谷物输送装置的要求较高,不仅要保证夹持可靠、茎秆不乱,而且还要在输送过程中改变茎秆的方位和使穗部喂入滚筒的深度合适。
1.3 中间输送部分的要求
由其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其结构简单、配置紧凑,对有导轨的输送夹持链,应该尽量减少导轨的弯曲,以减少摩擦阻力所引起的功率消耗;同时也能是导轨制造工艺简化。输送夹持机构必须工作可靠,并能配合半喂入脱粒要求。
2 中间输送部分设计
2.1 输送夹持链
输送夹持链的作用是将割台输送来的稻禾夹住,向后传送到脱粒夹持链入口,输送是逐渐变成倒吊形式进行,所以输送夹持链呈圆弧形伸向割台有前方,夹住作物禾秆下部,随着圆弧提升,禾秆也逐渐由水平状态变成倒吊方式输送。
2.1.1输送夹持链的结构
输送夹持链由导轨槽,输送链两部分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2.1.2 导轨槽
导轨槽是使输送链在一定的输送线路内回转,因此导轨槽为一封闭导轨,除导轨槽两头需要安装链轮而作相当于链轮圆弧的回转弯曲外,为了使导轨槽紧凑,工作行程和空行程导轨尽量靠近,并且每隔200mm,焊有连接板使之构成整体。为了使被夹运的稻禾沿回收槽内通过,导轨槽由割台圆弧向上弯曲后便靠向发动机作水平弯曲,在导轨工作行程一侧由4根吊环固定的夹紧钢丝固定架,其弯曲形状与导轨槽相同。压紧钢丝一端由螺钉安装在固定架上,另一端靠钢丝的弹性压在输送链的链套上,压紧钢丝变成各种形状。连续不断地分布在整个导轨,以适宜的压力压靠输送链链套上,稻禾就在这些压紧钢丝夹持下,由输送链链齿拨送。
2.1.3 输送链
输送链是双排齿滚子链,每节链都有链销,上下链片,滚子,链套和端粒构成,为适应输送链的侧向弯曲,下链片销孔向内开成椭圆孔,效果较好。输送链运转时,各链节的运动方向完全由导轨槽决定。导轨槽的弯曲形状较复杂,链节中的滚子,链套和端粒等易损件都采用尼龙1010材料,既减轻了重量,又减少噪声和功率消耗。
2.2 脱粒夹持链
脱粒夹持链是由输送链、导轨槽和压紧机构等部分组成。输送链和导轨槽的机构与输送夹持链完全相同,只是上下链片距离增大,链套较长。以适应夹持脱粒需要。导轨槽的后部为了排草需要而作水平方向弯曲,而脱粒夹持链则无侧向弯曲问题,故上下链片销孔一样。压紧机构则由两段组成。第一段是在稻禾侧向通过滚筒时,要求足够压紧力,而采用了弹簧压杆机构。压紧弹簧座固定在脱离滚筒罩壳上。压杆的输入端有两条导向钢丝套接在上下第一节压杆上。上下导向钢丝端头(圆圈)并成一类。固定在拖拉机机体上,这有利于拦接作物进入脱粒夹持链。各节压杆只延伸到滚筒轴向出口处为止,并且最后两节压杆为可拆卸,以便拆卸后使茎秆进入滚筒。第二段是紧接上段弹簧压杆机构之后与输送夹持链相同,任采用压紧钢丝型式的压紧机构。
2.2.1 脱粒方式
现有夹持链将禾秆送入滚筒的脱粒方式有三种:
⑴上脱式: 上脱式是一种由滚筒上部轴向通过进行脱粒;
⑵下脱式: 下脱式是一种由滚筒下部轴向通过进行脱粒;
⑶倒挂式: 倒挂式是一种将禾秆穗头朝下,倒挂着由滚筒侧面通过进行脱粒。
通过实验一般认为倒挂式脱粒利用穗头重量,自然朝下,容易整齐喂入,脱粒效果好,脱净率高,夹带损失小,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脱粒方式。采用倒挂脱粒要求夹持链能将割台上送来的禾秆转一角度,成倒挂状态,卧式割台禾秆要求转90。
2.3 压紧钢丝夹持装置
该装置由压紧钢丝和导轨等组成(图1),在导轨一侧有固定架,其上固连着压紧钢丝,另一侧靠钢丝的弹力压在链套上,且连续不断地分布在整个导轨上。禾秆就在这些压紧钢丝支持下,由夹持输送链的链齿拨送。
2.3.1 压紧钢丝夹持装置的优点
⑴ 结构简单,调节压紧力只需操作固定架上的螺栓即可;
⑵ 夹持装置不易损坏,无需经常拆装;
⑶ 基于夹持链输送,夹持效果较理想。
2.3.2 压紧钢丝夹持装置的缺点
⑴ 由于此夹持台包含封闭的弧形导轨每个链套都和导轨接触运动,增加了链套的磨损,降低了链条的寿命
⑵ 会出现紧接固定架的一段压力较大,而在链输送方向远离的一端上,压力逐渐减少,出现压力不均,对脱粒不利;
⑶ 每隔一段距离要安装 一个固定架,并且要安装相应多个吊环,显的繁琐,出现绕稻草的几率就会变大,影响夹持和输送;
⑷ 夹持量不能太大,不适合与夹持作物沿斜度太大的轨道输送,所以它只适合卧式小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而不适合像久保田pro208等小型立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夹持输送装置。
2.4 夹持链条的动力传输
夹持链条的动力传输是利用万向节、传动轴结构方式,调整角度大,有利于稻禾传输,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比传统的链条传输更先进。
参考文献
[1]李宝筏主编. 农业机械学(下册):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6
[2]镇江农机学院. 农业机械学(下册):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1981
[3]镇江农机学院. 农机手册3收获机械(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纪名刚主编. 机械设计(第八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籍国宝 吕秋瑾 彭群 主编. 联合收割机结构与使用维修:金盾出版社. 1999
[6]华南农业机械教研组. 水稻联合收割机原理与设计: 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7]王伯平 主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于永泗 齐民 主编. 机械工程材料(第七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9]吴宗泽 主编.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 :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3
[10]杨黎明 杨志勤 主编 . 机械设计简明手册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