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范成大词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范成大词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范成大词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范成大词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范成大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范成大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l t h er r e s e a r c ho ff a n c h e n g d a sc i f a n gy u a n y u a n u n d e rt h es u p e r v i s i o no f p r o f g u oh a o f a na n dp r o f l i ul e i at h e s i ss u b m i t t e dt ot h eu n i v e r s i t yo fj i n a n i np a r t i a lf u l f l l l m e n to f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t h e d e g r e eo fm a s t e ro fa r t s u n i v e r s i t yo f j i n a n j i n a n ,s h a n d o n g ,p r c h i n a m a y , 2 0 1 1 舢0肼6肿7,3 8舢8iiiiiiy - ,;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 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痘团因 e t 期:2 缓:笸:z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济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鉴;本人授权济南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 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狙导师签名:部缸吼出7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i i i a b s t r a c t 、f 前言1月吾1 第一章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范成大词的情感主题3 第一节雅致富贵之闲情一4 第二节感时忧国之痛楚l o 第三节羁旅离别之愁绪1 3 第四节归隐避世之情怀1 7 第二章新警浑成当行本色范成大词的艺术个性2 3 第一节风格特点2 3 一、温润闲澹2 3 二、清空绮丽2 6 三、跌宕俊逸2 8 第二节用调分析3 0 第三节语辞意象分析3 8 一、造语特色3 8 二、意象运用4 0 第四节词法分析4 3 一、章法结构4 4 二、句法分析4 8 第三章以诗之手法入词范成大诗歌创作对其词的影响5 2 第一节诗教观念对词的影响5 3 第二节诗歌创作中的题材对词的影响5 5 第三节江西诗法对词的影响5 7 第四章范成大词的传播接受6 l 第一节范成大词之选本研究6 1 第二节范成大词之评论阐释6 5 第三节石湖词版本源流考6 8 范成大词研究 参考文献7 5 致谢7 7 附录a :范成大部分词作编年7 9 附录b :8 3 一、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 3 二、在校期间获奖情况8 3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范成大( 1 1 2 6 1 1 9 3 ) ,字致能,一作至能,吴郡( 今江苏苏州) 人,早号此 山居士,后号石湖居士,有石湖大全集,已佚,今存石湖诗集三十四卷、石 湖词一卷,此外尚有笔记、方志等著述多种。范成大以诗名世,历来评价甚高,然 其词与文也颇有可观之处。但时至今日,范成大词的研究仍非常薄弱,有深入、全面 探讨的必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范成大词的情感主题研究。范成大作为文人,其情感常寄托于文章之 中,虽然其诗集中所反映的情感内容较词集而言,更为细致、具体,然考其1 0 9 首词, 亦基本体现了范成大各人生阶段里具有代表性的情感类型,笔者将其概括为四种:雅 致富贵之闲情、感时忧国之痛楚、羁旅离别之愁绪、归隐避世之情怀。 第二部分为范成大词的艺术个性研究,包括风格、艺术技巧两个方面。范成大词 风向来被人们以“软温 二字概括之,事实上,其词风博采众长、不拘一格,温润闲 澹、清空绮丽、跌宕俊逸之风各有千秋。在艺术技巧方面,论文从用调、语辞、词法 三个典型的方面进行了讨论。范成大对长调、短调都能够熟练驾驭,因此,其词调的 选用、拗怒的安排等与所要表达的情感切合完美。不仅如此,范成大亦能凭借对音律 知识的熟悉而自创词调。范成大词的语辞主要有两方面的特色:一是结言造语虽讲究 锻字炼句,总体上却以平易、可歌见长;二是意象运用中,不仅小令与长调有不同的 意象群,即便同为小令,亦用不同的意象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氛围。作词技法上, 论文选取范成大词在章法上讲究曲直相通、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句法上能够熟练驾 驭对句和虚词两个显著的特点加以分析。 第三部分为范成大诗歌创作对其词的影响。范成大以诗人身份填词,由于不同文 体之间具有相互渗透性,因此,其所擅长的诗歌创作对词的创作具有较大的影响,这 种影响显著体现在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念和诗歌题材对词的影响两方面。另外,江西诗 派中用典和化用前人诗句的诗法在范成大词中也有集中的体现。 第四部分简单梳理了范成大词的传播接受状况。此部分从历代词选、词话对范成 大词的选评,石湖词版本流传状况以及各主要版本之间的异同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历代词选中,虽然黄舁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尚能体现范成大词风的不同面貌,但自 周密绝妙好词出现了偏重于选其“软温”之作的倾向后,后人多承袭之。历代词 范成大词研究 话亦少有对其词的整体评价。就石湖词版本而言,词集南宋绍熙年间已刊刻行世, 然而此刻本至明代已散佚,因此世传本并非全貌。石湖词各版本中,知不足斋丛 书本、疆村丛书本、全宋词本对石湖词的流传、辑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 世通行本。论文着重比较这三种版本在底本、校注、辑佚等方面的异同。 论文最后附有范成大部分词作的编年及简单考辨。 关键词:范成大;情感主题;艺术个性;诗歌创作;传播接受 i v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s t r a c t f a nc h e n g d a ( 11 2 6 11 9 3 ) ,a l s ok n o w n 硇z h i n e n g , w a sb o mi nw u x i a n ,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h ee v e l n a m e dh i m s e l f 勰c i s h a n j u s h i ,l a t e rc h a n g e d 锄s h i h u j u s h i h i s l i t e r a t u r ew o r k ,t h ec o m p l e t ew o r ko fs h i h u , w a sl o s t n o w , o n l y3 4v o l u m e so fs h i h u s p o e t r y , a n do r l ev o l u m eo fs h i h uc il e t t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 r e l i f en o t e sa n dl o c a l t o p o g r a p h ye x i s t f a n i sw e l l - k n o w nf o r h i sp o e m s ,w h i c ha r eh i g h l y a p p r a i s e d n e v e r t h e l e s s ,h i se ia n da r t i c l e sw e r ea l s or e m a r k a b l e h o w e v e r , t i l ln o wt h es t u d yo f f a n s c ii sf a rf r o me x h a u s t i v e ,w h i c hr e q u i r e so n g o i n ga n a l y s i sa n dd i s c o v e r y b a s e do nt h a t ,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m a i n l yi n c l u d e s4 p a r t si nt o t a l 硼1 ef i r s tp a r ti st h ee m o t i o ns t u d yo ff a n se i a sal i t e r a t u s ,f a nw a su s e dt op l a c eh i s e m o t i o ni n t oa r t i c l e s a l t h o u g ht h ee m o t i o nc o n t e n t sr e f l e c t e df r o mh i se i ,c o m p a r ew i t h h i sp o e t r y , a r el e s st h a ns p e c i f i ca n ds e n s i t i v e , i tl a r g e l yc 1 1 1 1b ew i t h d r a wf a n se m o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d i f f e r e n tl i f es t a g e sb ye x a m i n i n gh i s10 9e iw o r k s f a r l t $ e m o t i o nt y p e s c a nb ec o n c l u d e d 嬲l e i s u r eo fe o n e i n n i t ya n dr i c h , o b s e s s i o nw i mm o t h e r l a n d 。m e l a n c h o l y o fa w a yf r o mh o m e , y e a r no fi s o l a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st h es t u d yo ff a n sa r t i s t i c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 w h i c hi n c l u d e st w oa s p e c t s , s t y l ea n da r t i s t i ct e c h n i q u e s n es t y l eo ff a n se ih a sa l w a y sb e e nc o n c l u d e d 嬲g e n t l eo r s o t t i nf a c t , i ta p p e a r sv a r i a b l es t y l e sw i t h o u tl i m i t e dt os o m ec e r t a i np a t t e r n s i nt e r mo f a r t i s t i ct e c h n i q u e s ,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s e si tf r o mt h r e et y p i c a la s p e c t s 鹤t u n e ,p h r a s e o l o g y , a n dg r a m m a r d u et os k i l l e dw i t hl o n gt 1 1 l l t :a n ds h o r tt u l l e ,f a n se it t m ec a n p e r f e c tm a t c h t h ee m o t i o ne x p r e s s e d m o r e o v e r , f a na l s oc o u l dc r e a t ei l c we it u n e sd e p e n d i n go nh i s k n o w - h o wk n o w l e d g eo ft u n e s t h e r ea l et h r e em a i nc h a r a c t e r so f h i sp h r a s e o l o g y f i r s t l y , f a np r e f e r r e dt op i c ku pt h em o s ts u i t a b l ew o r d sf o rh i sl i t e r a r yw o r k s ,w h i c hm a d ei t e a s y - t o - u n d e r s t a n d s e c o n d l y , d u r i n gt h ee m p l o yo fi m a g e s ,n o to n l yt h ex i a o l i n ga n d l o n gt u l l eh a v et h ed i f f e r e n ti m a g e s ,b u t , e v e nt h e8 a 1 1 1 e 勰x i a o l i n g ,f a nc o u l ds e tu p d i f f e r e n t $ c e n c f la n da m b i a n c eb yu s i n gd i f f e r e n ti m a g e s t h i r d l y , h i sv o c a b u l a r y $ o u r c , e w 鹊w i d e , w h i c hr k , o v e l ss c r i p t u r e s ,h i s t o r y , z i ,a n t h o l o g y i nt e r m so fs k i l l so fw r i t i n ge i , t h e a n a l y s i s f o c u so nt w on o t a b l ef e a t u r e s :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f a l s ea n df a c ti n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n dt h ee m p l o yo fc o u p l e ta n df u n c t i o nw o r d si ns y n t a x v 范成大词研究 t h e 廿1 i r dp a r ti s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p o e t r yc r e a t i o no v e rc i a sa p o e t ,d u r i n gt h ec r e a t i o n o fc iw o r k s ,t h a tc r e a t i o n sw c r e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l i t e r a r yf a c t o r so f p o e t r i e s ,d u et ot h e r e a r ci n n e rc o n n e c t i o n sa m o n gd i f f e r e n tl i t e r a r ys t y l e s t h i sl 【i n do fi n f l u e n c ew a sr e f l e c t e d i nt w oa s p e c t so fh i sg e n t l ec o n c e p to f c r e a t i n gp o e m s ,a n dt h ep o e t r ye f f e c t su p o nc r e a t i o n o fc i b e s i d e s ,i nf a n sc i ,i ta l s oc a nb ed i s c o v e r e dt h ec h a r a c t e ro fj i a n g x is c h o o l su s eo f a l l u s i o n sa n dr e f e r e n c eo ff o r m e rp o e t s w o r k t h ef o u r t hp a r ts o r t st h e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a n da c c e p t a n c ef a c t o r so ff a n t sc i t h e d i s c u s s i o nf o c u so nt h r e ea s p e c t so ft h ec o m m e n t a r i e so fc is e l e c t i o n su p o nf a n sc i ,t h e c i r c u l a t i o no fe d i t i o n so fs h i h uc i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a n ds i m i l a r i t ya m o n gm a i ne d i t i o n s r e v i e w i n gp a s tc is e l e c t i o n s ,e x c e p tt h em a r v e l o u sc is e l e c t i o na f t e rr e s u r g e n c ew r i t t e n b yh u a n gs h e n gc o u l dr e p r e s e n tv a r i a b l ec is t y l e so ff a n s a f t e rt h a t , l a t e rc is e l e c t i o n s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范成大( 1 1 2 6 1 1 9 3 ) ,字致能,一作至能,吴郡( 今江苏苏州) 人,早号此 山居士,后号石湖居士。少年即孤,曾隐居山寺读书,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 11 5 4 ) 进士,历任徽州司户参军、枢密院编修、著作佐郎、吏部员# l f i l j 、中书舍人、广诬 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吏部尚书等职,官至参知政事。一生仕途通达,以为官 有政绩、出使金国有气节而知名于时。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已佚,今 存石湖诗集三十四卷、石湖词一卷。此外尚有揽辔录、骖鸾录、吴船 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梅谱、菊谱等笔记、方志、杂著多种,著述 颇丰。 范成大向以诗歌著称,与陆游、杨万里、尤褒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自南 宋至今,与范成大诗相关的论著数量颇多,而对于其词却极少有人问津。事实上, 范成大石湖词所收词作本有2 1 2 阙之多,后经散佚,今仍存1 0 9 阙,其创作数 量在宋代词人中当为可观。范成大词在内容、风格、技巧等方面都颇有值得注意之 处,具有较高的探讨价值。清代江立云:“石湖词跌宕风流,都归于雅。所谓清空绚 丽,兼而有之,姜( 夔) 史( 达祖) 高( 观国) 张( 炎) 而外,杳然寡匹 l ,可谓 确评。宋人陈三聘著有和石湖词一卷,为石湖词作全集唱和,当时词坛上 享此殊誉者,惟北宋词坛巨擘周邦彦和范成大二人,可见范成大词史地位之重要。 范成大的词虽然在当时就有名声,但在后世却长期遭到冷遇。综观八百年间范 成大词的接受与研究历程,可以发现:近代之前,对其关注主要出现在词选、词话 中,多只言片语,点到为止,少有整体词风与个性特色的评价;2 0 世纪以来,虽然 词学研究臻于极盛,出现了众多的词史词论类专著,如薛砺若宋词通论、吴熊和 唐宋词通论、杨海明唐宋词史等,但均未提及范成大词;综合性的宋代文学 史中,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将范成大定位为诗人,论其爱国诗与田园诗, 亦未涉及范成大词;仅孙望、常国武主编宋代文学史对范成大词有一定程度的 论述。 当代有关范成大的研究著作,也多将其词置于附带、从属地位,重视程度不高。 如台湾学者张剑霞范成大研究对范成大生平、创作有整体关照,该书在第三章 1 转引自黄畲:石湖词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 9 8 9 年版,第1 1 9 页 l 范成大词研究 第二节中,对范成大词风加以单独探讨,认为范成大早期词风豪放激荡,归隐石湖 后转为清新秀丽,多写农家风貌,“实兼采众家之长,自出胸臆,挥笔纵横,岂吴侬 软语四字可括之,虽然对范成大词风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所用笔墨较少,论 述较笼统,并非该书的重点。黄畲石湖词校注是首部石湖词整理笺注本。 该书以朱祖谋疆村丛书本为底本,“除原有补遗外,并从咸淳临安志、全蜀 艺文志、永乐大典及明诗渊各书中共辑得词十五首”,书后附有疆村校记、 版本考、序跋、词话、传记等,资料搜罗较广泛。该书为范成大词研究提供了较完 善的文本依据,便利后学,开范成大词专书研究之先河,意义重大;然限于校注之 体例,便无法细入探析范成大词的内容情感和艺术表现特点。 范成大词的研究论文也屈指可数。华岩的 论石湖词从词风、思想内容、艺 术特征三方面对范成大词进行了分析;黄德金的论石湖词以探讨范成大词的题 材、风格为主,并考察其词风形成的艺术、文化背景;邓乔彬、宫洪涛的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8 年版,第2 5 1 页 3 转引自黄畲;石湖词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 9 8 9 年版,第2 7 页 4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尽情纵乐,直至破晓。成大游乐于赏灯队伍之中,佳节带来的愉悦心境跃然纸上。 浣溪沙( 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 则讲述了成大于元夕佳节即将结束时 与朋友相聚的情境: 宝髻双双出绮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鱼子笺中词婉转, 龙香拨上语玲珑,明朝车马莫西东。 词的上阕写节日的欢愉还未散尽,又在收灯( 据梦梁录载:“至十六夜 收灯,舞队方散) 时侯喜遇故友,得以宴饮于席,延续节日的欢乐。下阕即写 席上的情景。“鱼子笺”乃古代一种布目纸,产于蜀地:“龙香拨”为龙香木料制 成的拨子,用以弹奏月琴、琵琶等弦乐器。歌伎于席上弹唱歌曲以助兴,词婉转, 声玲珑,此种风雅的生活情致实为士大夫阶级所独有。末句“明朝车马莫西东 则表现出成大珍惜当前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不忍匆匆相聚又离别的心境。 凡节序,皆是新气象的征兆,因此,容易令人心境开阔,暂时抛却烦恼。 满 江红冬至为青年时期的成大参加“团乐诗社 时所作。全词虽笼罩着淡淡愁 思,然而也显见节序氛围带给他的慰藉: 寒古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 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佳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圜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成大十四岁丧母,十八岁丧父,四个弟妹幼小难立,只有靠他这个兄长主持 家事,因此少年应有的欢歌笑语早已被生活琐事湮没,加之成大自幼体弱多病, 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令其几乎不堪重负,此词即作于其时。词中虽然流露出 了悲苦之感,但是读者也能从“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以及“纵 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二句中,体会到成大意欲借酒浇愁,力求超脱的心 态。此种心态源于其在冬至日与同社中人饮酒作诗,成大于其中感受到了“团图 同社,笑歌相属”的逍遥自在之乐。古人于冬至日有观云占岁的习俗,以此判断 来岁吉凶之事。此年冬至,吉云清和,给成大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令其暂时抛却 烦恼,享受真实的欢愉。 成大自入仕以来,宦迹显达,生活肥逐,因此能够凭借优厚俸禄在故乡吴郡 1 ( 宋) 吴自牧著;符均、张社国校注:梦梁录,陕西:三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5 3 页 5 范成大词研究 建起两处园林:一为石湖别墅,一为范村。范村为其晚年于城内宅南所辟,而石 湖别墅则建于早期。成大于乾道二年( 1 1 6 6 ) 九月由著作佐郎迁尚书吏部员外郎, 因被言者论而奉祠归故里,石湖别墅即兴筑于此时。据百城烟水记载:“石 湖别墅在县西南二十里楞伽山下。宋参政范成大因越来溪故城随地势高下而为台 榭,别筑农圃堂对楞伽寺。孝宗御赐石湖二大字。有北山堂、千岩观、天镜 阁、玉雪坡、锦绣坡、说虎轩、梦鱼轩、绮川亭、盟鸥亭、越来城等处。以天镜 阁为第一。 1 石湖别墅在建筑上的宏富与讲究,引无数士大夫于春时竞游赏。杨 万里亦曾做客于此,其 :寄题石湖先生范至能参政石湖精舍云: 万顷平湖石琢成,尚存越垦对吴城。如何豪杰干戈地,却入先生杖履中 古往今来真一梦,湖光月色自堡清东风不解谈兴废,只有年年春草生 石湖区域广阔,历史底蕴深厚,加之湖光月色清明,已然成为杨万里心中一 幅景致秀丽的图画。成大与友人于石湖唱和之作多见于其诗集,现有词作中有念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i 1 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鼍曼曼曼苎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舅舅曼! ! ! 曼曼! 曼曼曼曼皇曼曼笪皇曼曼曼鼍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量 任碧筒,十丈卷金波,长鲸吸。 此词系乾道九年成大任广西桂林经略安抚使时之作,与念奴娇属同一时 期,因此心境亦相似。全词境界开阔,情致甚高。作者不惜笔墨,从嗅觉、触觉、 听觉、视觉各感官统揽游湖之情境、感受。馨香四溢之荷气、潺细清凉之水柱、 宛转悠扬之乐曲( 梁州、采菱、桃根均为曲名) 、如画如诗之美景,令作者情致 大开,以致“忘却天涯漂泊地,尊前不放闲愁入 。“碧筒 乃酒杯,“金波为 酒名,“长鲸吸 化用杜甫饮中八仙歌:“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 “任碧筒,十丈卷金波,长鲸吸”较之“似我粗豪,不通姓字,只要银瓶倒 又 多了十分旷达与不羁。以十丈长的荷叶杯如长鲸吸百川般吸美酒,若非情绪高亢、 志得意满怎能有如此天马行空般想象? 成大喜山水,对清游之事更是乐此不疲。黄震将成大一生归结为“喜佛老, 善文章,踪迹遍天下,审知四方风俗,所至登览啸咏,为世歆慕,往往似东坡” 1 ,乃切实之言。成大于孝宗乾道八年( 1 1 7 2 ) 自故乡苏州出发,赴桂林就知静江 府任,途经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五省。他逐日记下道途所见,及至淳 熙四年出蜀入京,创作了吴船录,皆言古迹形胜之妙。石湖词中的三首咏 海棠之词便作于成大帅蜀之时。如浣溪沙( 烛下海棠) : 倾坐东风百媚生,万红无语笑逢迎,照妆醒睡蜡烟轻采竦横斜春不夜, 绛霞浓淡月微明,梦中重到锦官城 又 催下珠帘护绮丛,花枝红里竹枝红,烛光花影夜葱茏锦地绣天香雾里, 珠星壁月彩云中,人间别有几春风 此二首词不借重彩喷绘海棠的富贵美艳。红乃主色调,自古红色即寓富贵吉 祥,红色海棠加以烛光映衬更彰显海棠之贵气。地上烛光花影香雾,天上珠星壁 月彩云,锦官城内处处采栋( 彩红) 、绛霞( 红霞) ,此浓彼淡,蜀地俨然成为锦 地绣天,不夜之城。成大笔下的海棠之宴读来令人恍若神游浣花,殊不知身犹远 千里。 又如醉落魄( 海棠) : 马蹄尘扑,春风得意笙歌逐款门不问谁家竹,只拣红妆高处烧银烛碧 1 ( 宋) 黄震:黄氏日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3 9 9 页 7 范成大词研冗 鸡坊里花如屋,燕王宫下花成谷不须悔唱关山曲,只为海棠,也合来西蜀 此词异于前两首,重在抒发成大对西蜀海棠的喜爱之情。首二旬用孟郊登 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 诗意,寓赴海棠之宴的快意。“款门不问谁家竹 之 语乃化用王徽之赏竹之典故。“红妆高处烧银烛 则化用苏轼海棠诗:“高烧 银烛照红妆”。其中,用“不问 和“只减”将此二句连接,一方面表明了来意, 另一方面,更是为了突出成大只求达到欣赏海棠之美的愿望,以满足赏玩游乐的 心境。“碧鸡坊 、“燕王宫 均在成都县城内,两处海棠繁盛,是观西蜀海棠的 最佳之地。世人所谓巴蜀风物昌盛,也许言过其实,然而此处海棠的富艳,确实 是江浙地区无法比拟的。难怪成大看到后,不禁发出就算只是为了海棠,也值得 来西蜀的慨叹。 以上三首词均用语轻快,直抒快意之情,实乃成大当筵所作。陆游亦赋 :锦 亭一首,描述海棠之宴的热闹华丽: 天公为我齿颊计,遣饫黄甘与丹荔;又怜狂眼老更狂,令看广陵芍药蜀海棠 周行万里逐所乐,天公于我元不薄贵人不出长安城,宝带华缨真汝缚乐哉今 从石湖公,大度不记聋丞聋夜宴新亭海棠底,红云倒吸玻璃锤琵琶弦繁腰鼓 急,盘凤舞衫香雾湿春醪凸盏烛光摇,素月中天花影立游人如云环玉帐,诗 未落纸先传唱此邦句律方一新,凤阁舍人今有样 乾道六年( 1 1 7 0 ) 陆游任夔州通判入蜀,至淳熙五年( 1 1 7 8 ) 奉孝宗诏还朝 其间,除几次短期离开外,大多住在成都。成大任蜀帅期间,陆游为朝奉郎成都 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司参议官。宋史陆游传云:“范成大帅蜀, 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 1 可见,两人交情甚密。此次海棠之宴,陆 游亦在其中。成大咏海棠之词专述海棠之艳,陆游所赋海棠之诗则重在突出宴会 之盛。一般宴赏活动只需诸如琵琶等管弦乐器伴奏,加以歌女歌之舞之,此次海 棠之宴除却琵琶,亦有腰鼓,且琵琶“弦繁 ,腰鼓“急 。一方面以腰鼓助兴显 出蜀地地方特色,另一方面,乐器多则阵势强,乐音急则令场面热闹喧哗。香雾 中凤盘衫舞,酒盏里烛光摇拽,月光下花影簇立,玉帐外游人如云,京城元夕 放夜赏灯之情景亦不过如此,怎能不令成大兴致大开,挥毫泼墨呢? 末三句则记 士女争先传唱成大即席之作。恰如陆游在为成大 :西征小集作序时所载:“公 1 ( 清) 纪昀等: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2 8 0 册,第4 3 5 页 8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素以诗名一代,故落纸墨未及燥,士女万人,已更传诵。被之乐府肱歌,或题写 素屏团扇,更相赠遗。 1 由此可推,大抵成大所作三首海棠词亦被士女索去被以 乐府,当筵歌之。 = : 自屈原以“香草美人”明志以来,古代文人多以草木寄其操守与道德。及至 刘向于说苑中载越使者执一枝梅遗梁王一事后,梅亦渐入其中。宋人咏梅, 北宋多见于诗。自黄大舆将唐以来诗人的数百首咏梅词辑成梅苑十卷以来, 南宋咏梅词迭出,成为风尚。而为梅作谱则始于成大。其范村梅谱著录梅凡 十二种。成大极爱梅,尝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 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 2 由于石湖稍远, 不能日涉,因此,成大在城居之南别营一圃,题为范村。姜夔曾有玉梅令, 题下自注:“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日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川成大现存词作 中,咏梅词三首,以霜天晓角( 梅) 最胜: 晚晴风歇,一夜眷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 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此词上阙先写梅开时的气候:晚来天晴,寒风乍歇,一夜之间,寒威折减, 梅应时而开;再写梅开时的气象:疏疏淡淡,带雪而开。古人认为梅“以疏为美, 密则无态,成大用“数枝雪 来形容花之淡,加以浮云映衬花之疏,意境清疏 淡雅,含蓄蕴藉。下阙用“胜绝 总结梅开之美,接着用“愁亦绝 直抒人之愁 情。此首词用梅之疏淡梅寓己之曲高则和寡,而末句更是自怜幽独。俞陛云评末 旬云:“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最为擅胜,若言倚楼人托孤愁于征 雁,更落恒蹊。此从飞雁所见,写倚楼之人,语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词家之妙境, 所谓如絮浮水,似沾非著也。一5 陆韶词旨亦将之选为警句。 菊亦成大钟爱之物。其在范村菊谱中云:“月令以动植志气候,如桃桐 辈直云始华,而菊独日菊有黄华,岂以其正色、独立不伍、众草变词而言之欤! 故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至陶渊明尤甚爱之,而菊名益重。刀6 梅、菊皆清新雅 1 转引自于北山:范成大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2 0 页 2 ( 宋) 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北京。中华书局,2 0 0 2 年版,第2 4 7 页 3 ( 宋) 姜夔著,夏承焘校辑:白石道人诗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9 年版,第1 4 5 页 4 ( 清) 龚自珍著: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7 5 年版,第3 5 8 页 5 ( 清) 俞陛云著: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3 5 9 页 6 ( 宋) 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北京:中华书局。2 0 0 2 年版,第2 6 3 页 9 范成大词研冤 致之物,能够展现高标的意象。成大不仅热爱梅、菊,于范村处多种植之,而且 精通此二物的种类、习性,分别为之作谱,也体现出其作为文人士大夫,脱俗而 又孤芳自赏的情趣。 第二节感时忧国之痛楚 宋钦宗靖康元年( 1 1 2 6 ) 六月,成大出生之时,正值北宋将亡前夕,兵马葱 茏,民不聊生。建炎四年( 11 3 0 ) ,成大五岁。此年,金人渡江南侵,攻陷陕州、 明州等地,临安、平江亦被焚掠一空。至绍兴十二年( 11 4 2 ) 绍兴议和( 时年成 大十七岁) 的签订,南宋的屈辱又加重了一层。生逢国难,加上早年丧亲,使成 大尤其关心民生疾苦,国家安危。因此,在其为官期间,多忠君爱国、兴利除弊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万里筹边处,形胜压坤维恍然旧观重见,鸳瓦拂参旗夜夜东山衔月,日 日西山横雪,白羽弄空晖,人语半霄碧,惊倒路傍儿分弓了,青剑罢,倚 阑时,苍茫平楚无际,千古镇烟霏野旷岷蟠江动,天阔崤函云拥,太白暝中低 老矣汉都护,却望玉关归 此词上阙借于筹边楼上恍然重见当年李卫公守蜀时与将士们在楼上运筹帷 幄、日夜指挥作战之紧张热烈情境,抒发了积极备战的心态。成大尝与卫公作比, 云:“卫公守蜀,牛奇章方居中,每排沮之。维州之功,既成而败。今予适遭清 明宽大之朝,论事荐吏,奏朝入而夕报可。使卫公在蜀,适得此时,其功烈壮伟, 讵止取一维州而已哉? ”1 诚然,成大治蜀能够政绩有声,与孝宗对他的认可与 支持关系密切。南宋学者黄震将成大与苏轼作比,认为成大生逢其时。黄震云: “苏轼当世道纷更,屡争天下大事,其文既开辟痛畅,而又放浪岭海,四方人 士为之扼腕,成大遭值寿皇( 即宋孝宗) 清明之朝,言无不合,凡所奏对, 其文皆简朴无华,而又致位两府,福禄过之。m2 如针对文州蕃部的屡次侵扰, 成大上奏抵御之法,孝宗予以肯定,认为其“深知事体3 ,并下令“即日施行 4 。下阙写成大训练弓箭手结束后,于分弓亭上倚栏远眺,苍茫平楚尽收眼底。 此时,成大想到的是已属金廷土地的岷蟠、崤函、太白等西域各处,不禁发出“老 矣汉都护,却望玉关归 的感慨。既是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又有此日遥遥无期的 无奈。 成大任地方官时,能仁政爱民、兴利除弊;于朝廷之上,亦能够直言纳谏, 深得孝宗赏识。乾道七年( 1 1 7 1 ) ,朝廷任命外戚张说执政枢密院。众臣虽知自 古凡外戚、宦官执政,皆隐患无穷,然而未有敢上书反对者,惟左司员外郎兼侍 讲张杖、殿中侍御史李处全,以及时任中书舍人的成大力劝孝宗张说执政之弊。 而孝宗最终被成大的谏言说服,罢免了张说之职。世传成大与张说交情颇深,故 而张说对此极为不悦,尝云:“范至能与吾故交,胡为亦攻吾? 5 由此可见,成 大不以私犯公,实为贤而能者。 成大的爱国情怀与陆游“一闻戟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的壮怀激烈相 1 ( 宋) 陆游著:渭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 9 1 2 年版,第2 1 3 页 2 ( 宋) 黄震:黄氏日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2 0 0 页 3 ( 宋) 周必大:文忠集,影印四库全书本,第1 1 4 7 册,6 4 6 页 4 ( 宋) 周必大:文忠集,影印四库全书本,第1 1 4 7 册,6 4 6 页 5 ( 清) 姚鼐著,刘季高点校:惜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