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pdf_第1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pdf_第2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pdf_第3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pdf_第4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我国区 域经济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先后出现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一体化 程度较高的经济区域,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也日益突出,尤其是进入新世 纪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2 0 0 5 年1 0 月11 日,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中将突出六大重点,其中之一就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 展”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就中国目前的国情看,作为行政区决策主体、 管理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论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 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并说明了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地方政府作用的必要 性和可能性。第三章节通过对国外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介绍,得出了对我国区域 协调发展的重要启示。第四章中既有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功实践的介绍, 同时还说明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 并探讨了今后还需构建的几个合理的机制和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文章最后以天津 市政府为例,提出了今后其在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用 a b s t r a c t s i n c et h en e ws c i e n t i f i c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r e v o l u t i o n ,n e wt r a f f i ca n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m o d e l sd e e p l yd e v e l o p m e n t , t h ew o r l de c o n o m yh a sp r e s e n t e da t r e n do fg l o b a l e c o n o m ya n d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o fi n t e g r a t i o n c h i n a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 yh a sa l s op r e s e n t e dat r e n do ff l o u r i s h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a p p e a r e dh i g h e r i n t e g r a t i v e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s u c ha st h ep e a r lr i v e l - d e l t at l l ey a n g t z er i v e rd e l t a 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s u c c e s s i v e l y b u ta tt h es a m et i m et h e r ei sau n b a l a n c e d p h e n o m e n o na m o n g t h er e g i o n s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a v a r i e t yo fe v i d e n c eh a s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t h er e g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g a ps t i l lh a saf u r t h e re x p a n d e dt r e n d t h e r e f o r e , o c t o b e r11 , 2 0 0 5 ,( ( t h ec e n t r a lc o m m i t t e eo ft h ec c p sp r o p o s a la b o u t d r a w i n gu p n l e1 1 “。f i v e y e a rp l a no f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a n ds o c i e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 ) p o i n t e do u tt h a t t h e r ew o u l db es i xe m p h a s e si nt h e11 曲f i v e - y e a rp l a na n d p r o m o t i n gc o o r d i n a t e d d e v e l o p m e n ta m o n gr e g i o n s ”w a sa m o n gt h e m r e g i o n s 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w a sp r o m o t e dt oa 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h i g hs i t u a t i o n i nt h ec h i n a ss i t u a t i o no fac o u n t r y , l o c a lg o v e r n m e n tw h i c hi s 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a n db e n e f i tm a i nb o d y p l a y sa np i v o t a lr o l emp r o m o t i n g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1 1 1 i sp a p e rd i s s e r t a t e st h et r e n do f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 yo f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di t ,s i m p a c to nc h i n a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 ,r e g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i m p l e m e n t e da f t e r n e wc h i n aw a sf o u n d e d a n d e x p l m n st h en e c e s s i t ya n dp o s s i b i l i t yo fl o c a l g o v e m m e n t1 sf u n c t i o nm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t h i r d c h a p t e ro b t a i n si m p o r t a n tr e v e l a t i o nt oc h i n ar e g i o n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b y m t r o d u c i n go v e r s e a sr e g a o nc o o r d i n a t e dp r a c t i c e s t h ef o u r t hc h a p t e rn o to n l y i n t r o d u c e sc h i n e s es u c c e e dp r a c t i c e si n 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c o o r d i n a t e d ,b u ta l s o e x p l a i n sl o c a lg o v e r n m e n t ss o m ep r o b l e m sa n d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m e a s u r et os o l v e t h o s e i n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 , a n dd i s c u s s e st h a tt h e r ea r es e v e r a lr e a s o n a b l em e c h a n i s mt ob e c o n s t r u c t e da n ds e v e r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t ob ed i s p o s e dw e l li nt h ef u t u r e i nt h ee n d ,t h i s p a p e rt a k i n gjm n j i ng o v e r n m e n ta se x a m p l e 。p u t sf o r w a r ds o m ep o l i t i cs u g g e s t i o n st o t i a n j i ng o v e r n m e n ti np r o m o t i n gl i n kb o h a is e a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c o o r d i n a t e d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f u t u r e k e yw o r d s :l o c a lg o v e r n m e n t ,r e g i o ne c o n o m y , 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 f u n c t i o n 独创性声明 本入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乜不包含为获得叁聋叁茎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豁浓币昂槲期:扣1 7 年肋同 i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苤室盘茔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墨鲞盘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掘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鼻 彬承 v 瓣嗍:唧钆柙 导师签名: 停印湃 签字r 期:夕叩年月扩同 仍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高度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了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实现了空前 的快速发展,先后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出现了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珠三角、长三 角等经济区域,这些经济区域为我国经济的起飞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 此同时,我国经济也出现了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和不平衡现象,而且种 种迹象表明,这种区域发展差距还有被继续拉大的趋势。这引发了许多经济上和 政治上的许多矛盾,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从 而影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正如瑞典著 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所说“不平等及其加剧的趋势成为对发展的限制与障碍的 复合体。”因此,对于我国各级政府来说,该采取什么有效的协调措施,发挥其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的、主导的作用,以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协调 发展以及社会安定团结,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 1 问题的提出 1 1 1 协调区域发展是世界性的趋势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是一客观规律,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美国在一 个较长时期内存在着南北和东西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意大利北方发达,南方落后; 日本5 0 年代后期到6 0 年代末十余年经济两位数增长,但在空间上也出现了城市 和农村的严重不平衡问题:当今世界上的几个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等国,同样 其国内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十分突出。以巴西为例,作为巴西经济中心的东南 部已成为南美洲最发达的地区,而其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却人烟稀少、生产落后, 其东北部更是南美洲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协调区域间的发展就成为世界性的趋 势。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刘再兴教授所说的那样,世界各国,不管其社会形态如何, 经济上的成熟性如何、都把开发落后地区、协调地区间的发展比例作为一个战略 冈纳。缪尔达尔:世乔贫困的挑战世赛反贫困大纲,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 9 9 1 ,第4 4 页 1 第一章绪论 问题提到议事日程。 1 1 2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区域经济改革与发 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早出现了两个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两个经济区域,长三 角经济区域和珠三角经济区域,其他经济区域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环渤 海经济区域、成渝经济区域、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区域等。但是,在区域经济活 力日益增强和区域经济发展日趋繁荣的同时,我国区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不尽如 人意的现象和问题,不仅经济区域之间,即使同一经济区域内部也存在诸如发展 差距拉大、各地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加、地方保护主义、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 等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和现象的背后,处处可见地方政府的影子。 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 步确立,以及2 0 世纪8 0 年代的分权改革,使得各地区的相对独立性逐渐加强, 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权相应得到扩大,而中央政府在放权过程中又缺乏有效的约 束机制和调控手段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致使地方政府的经济权限被无限放大, 从而导致了以上问题的产生。但不能因为地方政府以上行为的结果而否认其在促 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说到底就是经济区内各地 方经济的协调共同发展,从而推进区域整体的和谐共同发展。而作为区域发展参 与者的地方政府,其经济利益和区域整体利益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那它促进区域 协调发展的作用就是必不可少的。 1 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 2 1 理论意义 首先,国外发达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和实践,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 体制下提出的,照搬和利用国外理论和模式来解决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问题,不符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国情和现实情况。因此,需要我 们在深入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来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协调 发展理论;其次,虽然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 但我国目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当前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 论大都是从宏观层面上研究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即着眼于中央对区域利 益的调节以及二次分配政策,而且多是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出发。我国的基 本国情是,我们正在经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第一章绪论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出现了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 的转变。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了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导性。而 目前我国还比较缺乏针对经济区域的地方政府是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中 观层面的研究。因此,探讨和研究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可以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深化我国现有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具有一定的理 论意义。 1 2 2 实践意义 我们要实现2 l 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要尽快解决我国区域 经济不均衡发展的诸多障碍因素,使得区域经济能够和谐、健康发展。同时实现 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因此,促进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增长,而且关系到我国的社会 安定团结和国家的统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 展就失去了基础。所以,本文对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作用的探 讨和研究,可以为各地政府进一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 理论支持和政策导向作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 2 3 国际角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 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势在必行。我国将进一步加快 融入w t o 体系的步伐,w t o 规则势必会对我国的区域经济产生极大的挑战与 冲击,我们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尽快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以合理竞 争、分工合作替代目前的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诸多问题,形成整体竞争优 势来抗衡外部冲击和迎接国际挑战。 因此,无论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还是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出发来考 虑,探讨和研究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的作用,都具有极高的理论研 究价值和很大的实践意义。 1 3 论文研究方法 辩证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最基本的分析方法,这 也是贯穿论文研究过程的一个基本方法。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 体化协调发展的关系,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来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方 第一章结论 政府作用,体现了辩证分析方法中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同时本文还对 地方政府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发挥的作用范围两方面做了详尽的分析, 体现了辩证法中事物的两面性观点。 比较分析方法。论文通过对国外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之间、国外协调发展理论 和我国目前协调发展理论、国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干预等的比较分析,使本 文理论分析视野更加广阔。 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本 文中我们先是总体对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 研究,之后我们又以环渤海区域经济中的天津市政府为例,进行了一些探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 的基础,力图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 本方法。 1 4 论文的框架结构 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思考、选题研究的意义 以及论文研究的方法和结构。第二章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本章分为四个部 分:第一部分是对本文所涉及名词的概念界定:第二部分是介绍经济全球化背景 下,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对新中国经 济建设史上,先后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战略的介绍,第四部分对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和可 能性进行了说明。第三章介绍了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成功实践,从而得出 其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启示。第四章首先介绍了政府在推动三大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中取得的成功,其次论述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仍存在一 些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还提出了今后需要建立一些稳 定的机制来规范和约束地方政府行为,以减少其行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一些负面 作用,同时确保地方政府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五章本文以天津市政府为例, 说明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为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天 津政府近年来所做的努力,最后对今后天津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 的一些政策建议。 论文框架结构如图1 1 。 第章绪论 图1 - 1 论文框架 第二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2 1 概念界定 2 1 1 地方政府 第二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一般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执法机 关和审判机关三大系统。而狭义政府仅指国家的行政机关,我们通常所说的政府 就是狭义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我国的地方政府是指除中央政府以 外的,按照国家行政区域建立起来的地方行政机关1 。本文中我们所说的地方政 府,是与中央政府相对应的各级行政区域政府的统称。区域经济内所涵盖的各政 府,无论是省、直辖市、地( 市) 、县( 市) 政府,他们都隶属于中央政府,我 们统称为地方政府。 2 1 2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地域内由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经 济运行方式。它以一定的经济区域为依托:以一定的地域分工为基础;以有限资 源的空间合理配置为基本内容;以各种资源要素间、产业间和地域间的经济技术、 市场供求为联系的基本纽带。 本文所指的“区域”,不是地方政府所在的行政区域,而是由经济规律决定 的一国经济发展到定阶段在各行政区域相互联系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区域。它以 横向联合为特色,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一些中心城 市和现代化交通设施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反对条块分割、各自为战,是走向全 国大市场的必要阶段,不是排他性的经济集团。 2 1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经济区域内各地方合理分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 基础上,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提高国民经济整体 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的协调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魏娜、奘爱明: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中国人民大学m 版社2 0 0 2 ,第5 6 页 6 第二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经济区域内各地方都具有较强的自我 发展能力和潜力:生产要素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各地方之间自由流动;区 域内各地方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得到广泛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二是区域内部的 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区域间的协 调发展,更需要的是中央政府宏观层面的作用要求。而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内部的 协调发展问题,地方政府的作用是巨大的。本文就是立足地方政府在其所在区域 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功能和管理定位,来探讨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 应发挥的作用范围。 2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二者成为 当前世界经济的热门话题,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和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只有正 确把握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实质关系,将区域经济放在经济全球 化大背景下,来讨论其如何协调发展,才更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2 2 1 经济全球化及其形成原因 虽然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目前仍不明晰,而且也很难简明扼要地定义它。但其 主要现象还是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例如,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流动、 跨国投资的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的强化、产业链在全球范围的空间重组、 国际经济组织( 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影响力的上升等。经济全 球化的过程,是生产和科技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 会化和国际化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 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新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经济 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层出不 穷,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原来处于对峙状 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联系,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提供了相对稳定 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为经济全球化 奠定了制度性基础: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三大国 际经济协调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 架:从主观因素上看,西方自由化经济思想及其政策选择,成为经济全球化的认 第二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识基础和政策条件。 2 2 2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我们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空间变 化,促成社会经济新的空间表现形式经济区域。当前世界上比较有建制并形 成统一区域市场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下应运而 生的,而且这些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亚太经合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在客观的经济联系愈来愈密切的 基础上,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相互采取比对区域外国家更为开放、自由的政 策,并在体制框架、调节机制上结成经济联合组织以至国家集团的统一大市场的 进程。它既包括经济联系、结合的关系和进程,也包括经济联合、调节的机构或 行为1 。 形成原因:首先,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为经济区域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以及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加 剧,各个地区的经济大国为了加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 机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再次,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 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 区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他们既有相互矛 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是对立的: 经济区域组织具有排他性,区域内外存在着差别待遇,虽然有利于经济区域内的 贸易自由化以及各成员经济的加速发展。但就整个世界而言,仍是带有浓厚集团 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它使统一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被人 为地割裂了。因此,经济区域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 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是统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 础,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归宿。任何一个区域经济都是世界经济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区域经济内部自由度的增强将外化为世界经济整体将变得更为自 由与开放;区域经济内深化的内容也必然向全球范围扩散。虽然任何经济区域都 不可避免地具有排他性,但从整体上来看,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并没有 因为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而有所削弱,反而加强了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从长远来看, 袁经荣,康东升:试沦经济令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天系,经济与社会发展,2 0 0 3 ,第1 卷第5 期: 第5 2 页 8 第二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可能阻止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反,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 和中间过程,是全球化的铺路砖。因此,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相辅相 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前提、步骤和组成部分,而经济全球 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归宿和最后结果。 2 2 3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晌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来讲并不陌生。可以说,不论是2 0 世纪8 0 年代进行改 革开放,还是2 0 0 1 年1 2 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 t o ) ,都说明我国已经积极地 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经济全球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从“九五”计划开始,全球化就是制定宏观经济战略考虑的主要因素。一定程度 上可以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高速成长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例如,我国从 国际贸易中无足轻重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我国从1 9 9 2 年以来,一直 是接受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全球化因素和力量也对我国区域发展及其 空间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经济全球化将是 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不断加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只有改变改 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分散化发展倾向,在有效的市场基础上对地区经济资源进行 重新整合,通过产业空间上的积聚,继而形成产业带,才能构筑企业、区域乃至 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 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就要打破原有的行业分割、行政分割、区域分割,因 此,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以,只有认识和理解经 济全球化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讨论我国区域经济的 协调发展才更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2 3 新中国成立后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回顾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各区域间的人口、资源等 经济发展要素的分布十分不均衡,因而,采取何种适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中 国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史上,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总体上来 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二是改革开放后的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三是进入新世纪实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每一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都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 的作用。因此,只有在了解和把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 第二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研究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3 1 改革开放前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及其影响 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主张生产力空间布局以均衡为主,以提 高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平 衡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集中力量建设内地;二是提出建立独立的地区工业体 系和经济体系。这种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从新中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来 说,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面临的是 极具殖民地半殖民地特征的区域经济严重失衡的格局。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 7 以上集中在占国土面积不到1 2 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占国土面积4 5 的西北 和内蒙古广大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3 ,占国土面积2 3 的四川、重庆、 云南、贵州和西藏,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6 。改变这种工业偏集中于沿海的 状况,成为新中国领导人首要考虑的问题。第二,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东南沿 海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半月形包围圈”的封锁,工业基地偏集中于此对国家安全 十分不利;6 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使加快战略后方的建设成为必然。出于对国 防安全的考虑,生产力布局应以均衡为原则。第三,在理论渊源上,这种区域经 济均衡发展战略源自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生产布局理论”。恩格斯曾说过;“大 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这种均衡布 局理论对我国采取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尽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国家实施了加快内地经济建设的均衡发 展战略,从“一五”到“三五 期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 逐年上升( 图2 1 ) 。特别是在三线建设时期,东、西部的工业差距得到了进一步 的平衡。到1 9 7 5 年,三线地区的l1 省区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在全国全 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总额中占的比重,由1 9 6 5 年的3 2 9 上升到3 5 3 ; 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比重,由2 2 3 提高到2 5 。1 9 6 5 - 1 9 7 5 年间,内地工业总 产值增长1 4 3 9 ,快于沿海1 2 3 3 的速度;内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提高,由1 9 6 5 年的3 6 9 ,提高到1 9 7 5 年的3 9 1 1 。同时在建国后的 2 5 年中,国家先后在大西南、大西北地区建成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2 5 0 0 多个。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 基本实现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实 力。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 1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h t t p :w w w m a c r o c h i n a c o m c n2 0 0 4 4 1 4 l o 第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图2 - 1 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 ) 。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这一过程中,受“左”的思 想的影响,忽视了区域经济空间成长的一般规律,出现了一些片面性和绝对化的 失误。表现为:一是由于国家投资向西推进的速度和比重过大,忽视了对沿海地 区老基地、老工业的更新、改造和新建,致使上海、华北等老工业基地的作用和 潜力未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加强,影响了沿海经济的增长,自然也影响了全国经济 的增长和宏观经济效益;二是由于过分强调国防原则和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在“分 散、靠山、隐蔽”布局方针的影响下,使得西部的布局过于分散和偏僻,影响了 企业生产能力的发挥并人为地割断了生产的有机联系,致使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 都比较低下,影响了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 3 2 改革开放后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其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生产力布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为了纠正上述历史偏颇,同时鉴于改革开放给沿海地区带来的发展机遇,我国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全面实施了邓小平 同志关于“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 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 。即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战略。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突出了效率原则或把效率目标放到第一优先的地 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家投资布局的东移。从“六五”到“八五”期间,国家 在东部地区投资的比重由4 7 7 提高到5 4 2 ,而在西部地区的投资比重却由 1 7 2 下降到1 4 7 ( 图2 2 ) 。二是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 9 8 0 年正式宣布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 9 8 4 年又进一步开放 沿海1 4 个港口城市和海南岛,1 9 9 0 年4 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做出了开发和开放 上海浦东新区的战略决策,而后又在天津、上海、广州、江苏等地开辟了保税区。 汀浩,论中国防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及布局调整,h t t p :w w w h f d x g o v c n s q n e w sv i e w a s p ? n e w s i d = 8 2 。 2 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3 ,第3 7 4 页 第二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三是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放权让利的财政政策。在1 9 9 4 年税制改革以前所进行 的地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以放权让利为主的。虽然这一政策使各地区都有 所受益,但相比之下东部沿海地区受益更大。如上海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在1 9 8 0 年上缴比例为8 6 ,到1 9 9 3 年下降到5 5 ,虽然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继续给予财 政补贴,但其经济增长较慢,且中央补贴在财政收入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因而中 西部地区受益较小1 。 图2 - 2 国家在东、西部投资比例( ) 2 区域经济非均衡战略的实施,使得沿海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条件 和国家优惠政策,成为了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重要的力量,从而加快 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另外,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建立起对外开放 的新格局,打破了我国长期自我封闭的状态,加快了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 伐。但是,伴随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国民经济中也出现了一 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东西差距不断扩大。据统计从1 9 8 0 年到2 0 0 0 年,中国中部与西部地区 占全国经济总量( g d p ) 的比重分别由3 2 2 0 下降到2 5 5 8 ,1 8 6 7 下降到 1 7 1 3 ( 表2 1 ) 。据统计从1 9 8 0 年到1 9 9 9 年,中国东部与中部地区间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3 1 8 上升到4 9 7 ,而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距 则由4 4 2 迅速增加到5 5 9 ,二者分别扩大1 7 9 和1 1 7 个百分点( 表2 2 ) 。 二是向东部地区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倾斜,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这战略 的实施过程中,只注重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投资方向不分产业、部门全面向东 倾斜,却忽视了中西部产业的发展,致使产业结构严重失调。三是垂直分工体系 下的利益分配格局导致了地区间矛盾和贸易摩擦不断加剧。长期以来,形成了中 西部地区提供原料、初加工产品,沿海地区加工后再返销中西部的垂直体系,加 之“双轨制”条件下的价格扭曲,造成中西部“双重利润”受损。加剧了区际利 。会展3 6 5 h t t p :w w w c c e 3 6 5 c o r n 我国域经济发展历史回顾 2 任静:中国的区域发展差距及缩小差距地对策,h t t p :w w w c e d r w h u e d u e n e m a g a z i n e 2 0 0 6 3 2 2 9 2 1 9 p d f 1 2 第二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益的不均等,导致了区间矛盾和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 表2 1 主要年份东、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 g d p ) i 土重( ) 年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1 9 8 05 1 1 33 0 2 01 8 6 7 1 9 8 5 5 1 9 62 9 6 91 8 3 5 1 9 9 0 5 2 6 42 8 3 61 8 9 9 1 9 9 55 5 5 42 6 0 91 8 3 7 1 9 9 85 5 8 2 2 6 4 81 7 6 9 1 9 9 95 6 5 92 5 9 01 7 5 1 2 0 0 05 7 2 92 5 5 81 7 1 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相关数据计算。 表2 - 2 东中西部人均g d p 和相对差距变化 人均g d p ( 元)人均g d p 相对差距 年份 东部 中部西部西部东部西部中部 中部东部 1 9 8 05 6 9 93 8 8 93 1 84 4 2 1 8 2 3 1 8 1 9 8 51 1 9 7 87 1 4 25 6 9 65 2 。4 2 0 2 4 0 4 1 9 9 0 2 1 2 9 41 3 4 5 71 1 6 1 74 5 4 1 3 7 3 6 8 1 9 9 57 1 0 4 33 6 9 3 13 0 3 5 35 7 3 1 7 8 4 8 o 1 9 9 8 1 0 0 2 2 65 2 0 0 34 1 2 2 55 8 9 2 0 7 4 8 1 1 9 9 9 1 0 6 9 3 45 3 8 0 84 2 8 3 35 9 9 2 0 4 4 9 7 注:相对差距= ( 大值一小值) 大值木1 0 0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相关数据计算。 2 _ 3 3 新世纪实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从以上对区域经济均衡和非均衡战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而者实质上都 是一种区域重点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从指导思想上是谋求均衡的, 但其本质上是向内地和中西部地区倾斜的。这种战略实质上是牺牲了东部沿海地 区的发展而提高落后地区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区域经济非 均衡发展战略则是重点发展先进的东部地区,忽视了广大内地的发展,加剧了地 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仅仅依 靠部分地区是不会更快取得全局性的发展的,也不会使整个国民经济成为个有 第二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机的整体。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换已势在必行。 从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来看,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演化和经济体制的转 轨,我国原有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东中西地区经济增长、收入差 距不断扩大,且有加速拉大的态势。区域经济发展陷入严重失衡的状态,使国民 经济面临一系列的区域性问题和矛盾。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中西部地区不 能发展起来,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东部地区就难以实现新的产业结构升级, 进一步提高效率;如果没有中西部地区市场的培育和开发,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也就失去了广阔的国内需求支撑。同时,在区域经济内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各地方长期条块体制分割,产业结构趋于雷同,区域内的内在产业链联系不够紧 密,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关系,市场化程度低,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流 动也不够畅通。如果不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统一有效的市场机制、行之 有效的区域合作制度等,将严重影响区域经济整体的发展步伐。区域间以及区域 内各地方之间,可以说是唇齿相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中国国民经济的长远 发展,需要建立在区域协调的基础上。鉴于区域经济关系中出现的以上问题以及 对区域经济均衡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践经验总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可以 说是呼之欲出。 以上这些问题,其实早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从1 9 9 3 年我国就开始施 行宏观调控,1 9 9 6 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 0 1 0 年远景 目标规划,提出了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开始对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进行调整。2 0 0 0 年1 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出明确的要求, 国务院成立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开序幕。2 0 0 3 年,中 央明确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开放战略取得同等重要的地位。2 0 0 4 年两会政府 工作报告中又第一次明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至此,我国经济发展东西互 动、分区推进的战略格局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西部 开发加大力度,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在不同经济区域构造各具比 较优势的“经济增长极”,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从单元战略转向多元战略。而中共 中央“十一五”规划中更是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 度。所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指在区域市场一体化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 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合理的动态的区域分 工体系,并在政府的有效干预下,在使区域不平衡差距保持在一定的可承受的范 围之内的前提下,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和区域最终的共同富裕。 因此,随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热门话题。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各方力量的共i _ j 努 1 4 第二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力,其中政府作用不可小觑,我们认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更需要的是中央政府 宏观层面的作用要求,而对于区域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地方政府的作用是 巨大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4 地方政府发挥协调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国的区域经济在地理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