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代春秋学研究——以孙复程颐胡安国朱熹为中心.pdf_第1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代春秋学研究——以孙复程颐胡安国朱熹为中心.pdf_第2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代春秋学研究——以孙复程颐胡安国朱熹为中心.pdf_第3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代春秋学研究——以孙复程颐胡安国朱熹为中心.pdf_第4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宋代春秋学研究——以孙复程颐胡安国朱熹为中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边丝日期:必:兰21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啦埠 日期:鲨! :篓堡 导师签名: 日期: 论文摘要 本文从儒学的角度对宋代的春秋学进行考察,其主要问题是以儒家历 来重视的经世致用的角度对后世研究中对宋代学术有所忽视的“外王”方面做出 补充。 本文主要选取了四位学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孙复,程颐,胡安国和朱 熹。之所以选择这四个人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两宋春秋学的主流,并且他们对于宋 代理学的创立和发展也有巨大的贡献和影响。本文试图从对这四位学者的考察中 窥见在两宋不同的历史阶段当时的学者在政治和社会中的境遇及这些情况对他 们春秋学研究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宋代理学型士大夫怎样一步步的越来越由外王 转到内圣。 本文对于宋代理学本身涉及不多,而更多的关注两宋的政治与社会的发展。 虽然儒家学者历代给经典作注释者不乏其人,但是一个总体的特点就是为我所 用,他们总是从自身所处的社会和历史状况出发,利用注释做出自己对时事的见 解和解决方法。本文首先认为每个学者在著书立说的时候都是针对着现实中的问 题而发的,因此本文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找出作者要回答的问题,接着找出作者的 回答,然后对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孙复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维持现行统治政 权的问题而程颐将理的概念引入春秋学的研究之中这样春秋中的记载就 可以以理为标准进行取舍。胡安国的主要解决的是南北宋之交的和战及由长期战 争带来的社会问题,朱熹则以史视春秋更多是受到了政治的影响。 关键词:儒学春秋孙复程颐胡安国朱熹 a b s t r a c t t h ea r t i c l er e s e a c h e dt h es t u d yo f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o fs o n gd y n a s t yf r o mt h e a n g l eo fc o n f u c i a n i s m t h em a j o rq u e s t i o nt h a t1w a n tt ow o r ko u ti st h ep o l i t i c a l a s p e c t i o nw h a tt h em o d e ma c a d e m ea l w a y so v e r l o o k e d t h ea r t i c l es e l e c tf o u rs c h o l a r st os t u d yw h o s en a m e sa r es u n f uc h e n g y i h u a n g u oz h u x i t h er e a s o nt h a tic h o s et h e ma r et h a tt h e ya r e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so f t h es t u d yo f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o fs o n gd y n a s t ya n dt h e ya r ei m p o r t a n tt ot h ef o u n d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n e o _ c o n f u c i a n i s mo fs o n gd y n a s t y t h ea r t i c l et r i e dt os e e i n g a b o u tt h o s es c h o l a r s d i f f e r e n tc i r c u m s t a n c ei nd i f f e r e n th i s t o r i c a ls t a g e sa n d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c i r c u m s t a n c et ot h e i rs t u d yo f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 f r o mt h a tm a y b e w ec a nf i n do u th o wt h e s es c h o l a r st u r n e dt h e i ra c a d e m ef r o mp o l i t yt om o r a l p h i l o s o p h y i nt h i sa r t i c l eid i dl i t t l ew i t hn e o _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b u tip a i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t o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o l i t ya n ds o c i e t yo fs o n gd y n a s t y l o t so fs c h o l a r si nd i f f e r e n t d y n a s t i e sa n n o t a t e dc l a s s i c so fc o n f u c i a n i s mb u tt h eb a s i ct r a i ti sm e e tt h e i rn e e d t h es c h o l a r so fs o n gd y n a s t yt o o kt h es a m ea t t i t u d e t h e i rs t a r t e df r o mt h ep o l i t i c a l a n ds o c i e t y p r o b l e m so ft h e i rh i s t o r i c a ls t a g ea n dt r i e dr e s o l v et h e m it h i n ke v e r y a u t h o r sa c c o m p l i s h e dt h e i rw o r k sw i t hs o m eg i v e np r o b l e m sa n da n s w e r ss oit r i e dt o f i n dt h e f tp r o b l e m sa n da n s w e r sa tf i r s t i n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s o n gd y n a s t yt h em o s t i m p o r tq u e s t i o nw a sh o wt om a i n t a i nt h er u l eo ft h ee m p e r o rt h a ti sw h ys u n f u c o m p o s ec h u n q i uz u nw a n gf aw e i c h e n g y ib r i n g i n t ot h es t u d yo fs p r i n ga n d a u t u m ns op e o p l ec a nj u d g et h er e c o r d a t i o no f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w i t hl i h u a n g u o w a n t e dt or e 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 so fw a ro rp e a c ea n dp o l i t i c a la n ds o c i e t y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z h u x iv i e w e dt h e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w i t ht h ea n g l eo fh i s t o r yt h a tw a s a f f e c t e db yp o l i t y k e yw o r d s :c o n f u c i a n i s m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s u n f uc h e n g y ih u a n g u oz h u x i 2 宋代春秋学初探 以孙复程颐胡安国朱熹为中心 前言 学者在研究宋代的学术时,主要的着力点在于理学,因此宋代 春秋学 的研究并不是很受到重视,即使有牟润孙先生这样专题研究宋代 春秋学者, 也只是大体勾勒了两宋春秋学的大体趋势。在一些专门研究春秋学的著 作中如赵伯雄先生和姚曼波先生同名的春秋学史中,又为全书体例与篇幅所 限难以对宋代春秋学的独特个性作出充分论叙。本文试图通过对宋代四位具 有代表性的学者的春秋学的研究揭示宋代春秋学的个性。 中国古老的儒学发展到宋代,经历了一次革新,这次革新之后的儒学,后 世多以“理学”或者是“道学”来称呼它,而现在更为普遍的叫法是“新儒学”。 既然承认宋代学术是儒学的传承和发展,那么就可以或者说是应该将宋代学术放 到儒学整体的观点中来考察。本文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 传统儒学总是将“内圣外王”并提,然而通观整个儒学史,恐怕所有的儒家 学者都很难能在这两方面同时兼顾,宋代学者们也是如此。所谓“宋学”,可以 程朱理学为代表,虽然当时和后世总是有人反对程朱理学,但是论当时和后世的 影响,以程朱理学代表宋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程朱理学的代表学者们如程 颐、程颢、朱熹等,他们的主要兴趣和贡献都是在“内圣”的一方面。他们的著 作中充满了对于“理气心性”等问题的探讨,他们努力要求自己和别人达到道德 上的超越。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他们对于现实的政治和社会的强烈的试图加以 干预的激情。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种思想恐 怕是从孔孟就开始的历来儒者都难以割舍的经世致用的情怀。 不仅理学士大夫是这样的,非理学士大夫也是如此。范仲淹的“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安石的新法等,都是要以自身多年所学见诸实用。 这种儒家士大夫整体都期期于用世的情况,在之前和以后的朝代中都是罕见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恐怕与宋代自身的遭遇密不可分。宋朝在其建立之 初就面l 临着一系列尴尬局面:在内部,赵宋承唐末五代混战割据之弊,权威失坠, 曾经维系前代王朝的纲常体制等被摧毁的七零八落,而赵匡胤的得国,也免不了 欺负孤儿寡母之嫌,斧声烛影,又成千古之谜。在外部,宋代始终受到北方少数 民族的威胁,它的国土一直是不完整的,与前一个统一的朝代唐朝相比,其面积 大为缩减。及至南宋更只剩下半壁江山,而其统治者在建国之初更是被异族军队 追赶的东奔西窜。这种情况下,对于宋代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论证及维护现 3 存的统治秩序便成为两宋初学者至为关心的问题。于是在宋初便出现了极力宣扬 “尊王”的孙复的 春秋尊王发微及南北宋学者都热心参与的关于正统的讨论。 孙复的春秋尊王发微是宋代春秋学第一部重要著作。之所以选择五经中的春 秋作为立论的依据,那是因为春秋所记载的时代与五代极为相似,都是一 个混乱割据的时代,孔子在记载这些史事的同时又加入了自己的褒贬。这样就可 以以史为鉴从中找出治国救世之良方。然而,在对经典的注释中,虽然注释者都 宣称自身所得乃圣贤真意,但鲜有不为我所用者,孙复是如此,后来的注者们也 是这样。正如本文第一章所指出的那样,孙复在其文集中明明看到了“臣”在治 理国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春秋尊王发微他还是片面的强调“尊王” 的重要性。这很难说不是受到了当时政治和社会局势的影响,也就是说这种做法 是有意为之。 但是孙复的这种做法终究受到了批评,批评不仅仅是来自后代,而是与他 时代相近的程颐。如上文所述,宋代士大夫依然遵循着传统的经世致用的理想, 与前辈们相比,他们的这种理想不是减弱了,而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空前高涨。 试想,如果像孙复所强调的“尊王”,那么士大夫发挥拳脚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这便与士大夫的理想发生了冲突。于是便不断有后继之作,程颐的春秋传的 重要性在于,它将天理的观念引入春秋研究之中。本文在第四章中引用陈来 先生的观点将“理”理解为宇宙秩序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运用。我们愿意认定理 学家们确实相信有一个真实的“理”的存在,因为这是他们多少代人信仰并致力 于追求的东西。理在春秋研究中的重要性在于,“理”在人间社会中体现了 一种自上而下的秩序,而众所周知春秋的作用在于“导名分”。“理”被作为 一种人间秩序的终极依据而被当时的学者反复使用,当“理”出现在春秋的 研究中时,它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用来对于不合理现象进行批判;另 一方面它也可以对合理现象进行赞扬。而对于“理”的解释权,起码在宋代还是 掌握在士大夫的手中,因为在当时并没有哪一个皇帝像后来的康熙帝一样,将“道 统”与“制统”集于一身。于是士大夫就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话语权,他们可以用 这一武器对君主进行劝诫或批判。 之所以说士大夫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话语权是因为皇帝始终是中世纪中国权 力的源泉。而一个正直的士大夫从皇帝那里所获得的权力很难及得上一个受宠的 宦官或外戚,这已为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像王安石那样可以“得君行道”者 在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同时安石变法的失败,宋代并没有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随之而来的缠绵数十年的党争,使得本来就病入膏肓的宋代更如腐鱼烂肉,难以 抵挡最新崛起的金朝了。 南北宋的交替并不仅仅是国部南迁国土沦丧那么简单,它对于士大夫思想 4 的影响是巨大的,而金朝也并没有停止对南宋的进攻,于是和与战的问题及大将 是否该掌握兵权的问题都引起了学者的注意。这些问题在胡安国的春秋传中 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作者也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不论这些回答是对是错,胡安国 的春秋传后来被列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读本,其影响是巨大的。但是正如本文 指出的,到了清代,和胡安国有着近乎相同经历的王夫之却对胡安国进行了尖锐 地批评,大有认为胡氏春秋传传播越多流毒越广的意思。而其批评的主要指 向正是胡安国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如果我们不想随声附和地对胡安国批评一通, 就应该尽可能找出胡安国所处的时代的真实情况,这才是胡安国作出回答的依 据,也是我们批评或者理解胡安国的依据,本文第五章主要参考了与胡安国同时 代及稍后的人物对于当时的言论试图找到这些依据。 不管上述问题是否得到了部分或全部的解决,历史总是会向前发展的。当 南宋历史发展到朱熹的时代,南宋已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这样一种时 期,虽然华夷之辨依然是当时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但是随着政权的稳定,春 秋所记载的诸侯并立的时代终究是离当时的士大夫越来越远了。国家需要的更 是守成的传统官僚而非创新的理学士大夫。虽然有过孝宗夭折的改革,但理学家 参政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本身没有多少关于“理气心性”的讨论 而更重视政治实践的春秋没有受到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的重视也就没有什么 值得惊异的了。本文之所以选择朱熹作为文章的结尾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从朱 熹对春秋态度的转变更能放映出当时理学家的处境。但是这并不是说当时的 理学家对政治毫无作为,只是他们的机会实在不多,也许我们在这里可以窥见从 程颐到朱熹越来越转向“内圣”的原因。 5 第一章中唐春秋学的革新 宋代 春秋学,溯其流而求其源,当是中唐啖助、赵匡、陆淳所开创的 新春秋学。所以称其新,是因为他们的学说体现了与之前的传统春秋学 不同的新特点。这些特点在宋人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并由此形成了宋代 春 秋学的特色。 “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 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大者连州数十,小者犹兼三四。所属文武官员 悉自置属,未尝请命于朝。力大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或父死,子握其兵而 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 悍将之下复有骄兵) ,号为留后,以 邀命于朝。天予力不能制,则含羞忍耻,因而抚之。姑息逾甚,方镇逾骄。其始 朝廷患者,只河朔三镇;其后淄、青、淮、蔡,无不据地倔强。甚至同华逼近京 邑,而周智光以之反,泽潞亦连畿甸,而卢从史、刘稹等以之叛。迨至末年,天 下尽分裂于方镇,而朱全忠遂以梁兵移唐祚矣。推其祸始,皆由节度使掌兵民之 权故也。”1 由上述史实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节度使拥兵自重,虽然 表面上仍然承认唐王朝的君主地位,但他们掌管了所辖地区的政治、军事和民政 大权,他们的官职不由朝廷任命而是父死子继或者由下属官吏自行推举,俨然是 一个个的诸侯国。这种情况,颇类似于东周那种“周德虽衰,天命未改”的情况。 因此,孔子为这种乱世而作的春秋对身处其境的啖助、赵匡、陆淳这些学者 来说,就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唐朝春秋学在啖助、赵匡、陆淳以前,向以左传为重, 公羊、谷 梁的研究,几成绝响。“唐以易、书、诗、三礼、三传合为九 经,取士。礼记、左传为大经,毛诗、周礼、公羊为中经,周易、 尚书、仪礼、谷梁为小经”2 。唐初所颁行的 五经正义中的春秋 正义只用左传。然而,左传重事不重义,左传所记载的史事,主要 是诸侯之间的和战盟会等等,这段历史是以诸侯的活动为主的历史,是诸侯强盛 而周王衰弱的历史,这是历代统治者最不愿看到的局面,也是儒家学者最痛心疾 首的情况,而这正是中唐朝统治者所面临的。有鉴于此,春秋学必须找到一 条新的途径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政治的变化总是能引起学术的相应变化。唐朝完成了政治的“大一统”后, 又采取了一系列统一思想的措施。体现在经学上,就是 五经正义的修纂。五 经正义的颁布,统一了经传的文本及其注释等,这对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维持思想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唐至宋初数百年,士子皆谨守官书,莫敢 6 异议矣”3 。然而,统一的同时也会导致僵化。读书人无需费精力于研究经传和 前人成果,只要拿来定本死记硬背一通就可应试,以至言人人同,创新越来越少。 在经学日益沉闷的同时,佛家思想却悄然兴起,并日渐深入人心。佛教所宣扬的 彼岸世界在中唐以前,只是对贫苦大众有吸引力,然而随着政治地黑暗腐败,越 来越多的士大夫投向了佛祖的怀抱。经学是封建国家的思想基础,佛教兴盛而经 学衰落的同时,整个王朝的思想危机也就出现了。为了挽救这种危机,必须改造 传统经学以求得经学的重振,于是啖助、赵匡、陆淳便应运而起。 啖助( 公元7 2 4 _ _ 7 7 0 ) ,字叔佐,祖籍赵州,后徙关中。玄宗末年,客居江 东。因“安史之乱”不得不还归中原,于是以文学入仕,为台州临海尉,又调润 州丹阳主簿。任满之后,居家著述。于公元七六一年( 上元辛丑岁) ,集三传, 释春秋。就在公元七六零年,浙东一带又发生了“刘展之乱”,这一事件对于 啖助著书时的思想肯定不无影响。书成于公元七七零年( 大历庚戌岁) ,历时十 年。就在书成的这一年,“赵子时宦于宣歙之使府,因往还浙中,途经丹阳,乃 诣室而访之。深话经意,事多响合。期反驾之日,当更讨论”,然而想不到的是 啖助却没有等到赵匡的再次到来便与世长辞了。啖助逝世后,其弟子陆淳“痛师 学之不彰,乃与先生之子异,躬自缮写,共载以诣赵子。赵子因损益焉”4 。 赵子指的是赵匡,字伯循,为宣歙观察使陈少游之幕府。他对于啖助的著 作进行了“损益”,从春秋集传纂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匡与啖助的“经意” 有不同之处。其后,赵匡随陈少游至扬州,并担任淮南节度判官。 陆淳( ? 一公元8 0 5 ) ,字伯冲,吴郡( 今江苏苏州) 人。为避宪宗讳改名 质。他“以故润州丹阳主簿臣啖助为严师,以故扬州刺史臣赵匡为益友”( 吕温 代草进表) 。“陈少游镇扬州,爱其才,辟为从事。后荐于朝,拜左拾遗。转 太常博士,累牵左司郎中,坐细故,改国子博士,历信、台二州刺史。”顺宗即 位后,官拜给事中、皇太子侍读。在任淮南从事期间,赵匡与陆淳相互切磋啖助 的学说。在赵匡对之进行“损益”的同时,陆淳辄“随而会纂之。至大历乙卯岁 ( 公元七七五年) 而书成”,即今之 春秋集传纂例。是书十卷,将三传所记大 小事件取舍后,按类别和时间先后而重新编排。集中了啖助和赵匡春秋学说 的精华。此外,陆淳还着有春秋微旨三卷、春秋集传辨疑十卷。 如前所述,啖、赵、陆三人的春秋学并不是对传统春秋学的继承, 相反,他们是要对之进行适应现实的改造,于是,对于传统学说的批评就不可避 免。 首先是关于三传作者的问题,他们不同意那种认为左传的作者是左丘 明,公羊的作者是公羊高,谷梁传的作者是谷梁赤的看法。汉代以来,学 者多数认为左传的作者是受到孔子赞许的左丘明,公羊传和谷梁传 7 的作者是子夏的弟子公羊高和谷梁赤。然而赵匡说:“啖氏依旧说以左氏为丘明, 受经于仲尼。今观左氏解经浅于 公、谷,诬谬实繁。若丘明才实过人岂宜 若此? 推类而言,皆孔门后之门人,但公、谷守经,左氏通史,故其体异 耳。且夫子自比,皆引往人,故日:窃比于我老彭,又说伯夷等六人,云:我 则异于是,并非同时人也。丘明者,盖夫子以前贤人,如史佚、迟任之流,见 称于当时耳。焚书之后,莫得详知。学者各信胸臆,见传及国语俱题左氏, 遂引丘明为其人。此事皆无明文。唯司马迁云:丘明丧明,其有国语,刘 歆以为春秋左氏传是丘明所为。”同时,赵匡还认为,国语亦非左丘明所 作:“且左传、 国语文体不伦,叙事又多怪刺,定非一人所为也。盖左氏 广集诸国之史以释春秋,传成之后,盖其家子弟及门人见嘉谋事迹多不入传, 或有虽入传而复不同,故各随国编之,以广异闻而。”基于这种认识,赵匡指出: “自古岂止有一丘明姓左乎? 何乃见题左氏悉称丘明? ”他又指出,流传的左 传师承也是后儒伪造:“此乃近世之儒欲尊崇左氏,妄为此记。向若传授分明 如此,汉书张苍、贾谊及 儒林传何故不书? 则其伪可知也。” 左传的 作者既非左丘明,公、谷的作者也并非是没有问题的。赵匡自设问答,对 于公、谷的作者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或日: 公、 谷定何时人也? 答日:此二传虽不记事迹,然其解经密于左氏,是知必孔门后人也,但不知师 资几世耳,传记无明文,故三传先后亦莫可知。先儒或云公羊名高,子夏弟子也; 或云汉初人。或日谷梁亦子夏弟子,名赤;或日秦孝公同时人;或日名椒,字符 始。皆为强说也。儒史之流,尚多及此,况语怪者乎? ”这样一来,三传的作者 就既不是象左丘明那样的贤人,也不是子夏的弟子,而变成只是不知几世的孔门 再传弟子,这样他们的书也就不是直接受之于孔子,也就有可能出现以讹传讹的 情况,于是后世的学者也就不必全信三传,甚至可以对之提出异议了。 春秋集传纂例中,对三传的批评很多,而其开宗明义提出的就是春秋 的宗旨问题。首先,啖助认为:“夫子所以修春秋之意,三传无文”,只是后 世研究三传的学者各自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至众说纷纭。啖助认为,这些说法都 是“诚未达乎春秋大宗,安可议其深指? 可谓宏纲既失,万目从而大去者也。” 那么,啖助认为的春秋的宗旨是什么呢? 那就是啖助所说的:“予以为春 秋者,救时之弊,革礼之薄。”啖助仍然没有跳出三代循环论,试图用“忠敬 文”的观点来考查春秋。与前代学者不同的是,他认为孔子修春秋不是 要用恢复周代的礼制,恢复周代的“文”,而是要达到夏代的“忠”。他说:“夫 文者忠之末也,设教于本,其弊犹末,设教于末,其弊若何? 武王周公,承殷之 弊,不得已而用之周公既没,莫知改作。故其颓弊甚于二代。以至东周,王纲 废绝,人伦大坏。夫子伤之日:虞夏之道,怨寡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弊。,一 8 盖言唐虞淳化难行于季世。夏之忠道,当变而至焉。是故春秋以权辅正,以 诚断礼,正以忠道。原情为本,不拘浮名,不尚狷介,从宜就乱,因时黜陟。或 贵非礼勿动,或贵贞而不谅,进退抑扬,去华居实,故日救周之弊,革礼之薄。” 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我们认为,这里的“周之弊”在啖助那里有特殊的意义。 如所知道,啖助对传统的春秋学进行改造是为了适应当时政治的需要和学术 发展的要求,而当时最大的政治难题在于藩镇割据威胁了唐王朝的统一,威胁到 了当时君主的地位。啖助在这里着意提出甚至将春秋的宗旨归纳为“救周之 弊”,正是因为周代施行分封制,而这种制度导致后来的诸侯割据,“礼乐征伐自 诸侯出”并最终导致了周代的灭亡。这与中唐后的藩镇割据何其相似! 啖助要革 除的“弊”,正是这种分封制之弊,正是这种藩镇割据之弊。 在春秋的主旨问题上,赵匡与啖助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他评论啖助 的观点说:“啖氏依公羊家旧说,云春秋变周之文从夏之质,然则圣人 当机发断,以定厥中,辨惑质疑,为后王法,何必从夏乎? ”但是这种差别不能 说明二人在这一问题上有什么大的分歧,恰恰相反,赵匡更加深化了啖助的观点, 他发挥了啖助观点中的“以权辅正”的部分,提出自己的观点:“予谓春秋 因史制经,以明王道,其指大要二端而已:兴常典也;著权制也。”他进一步解 释说:“故凡郊庙、丧纪、朝聘、搜狩、婚娶,皆违礼则讥之,是兴常典也;非 常之事,典礼所不及,则裁之圣心,以定褒贬,所以穷精理也。精理者,非权无 以及之。”春秋兴常典,着权制的用处何在呢? 赵匡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 这个问题:“故春秋者,亦世之良药也。”在赵匡看来,孔子作春秋其目 的并不是为了改变周礼而恢复到夏朝去,孔子的目的在于用一部春秋作“为 后王法”以“相助救世”。我们可以看出,赵匡比啖助受到传统的束缚更少:啖 助还要从公羊家那里寻找理论依据,而赵匡则直接标新立异了。我们认为,从当 时的现实来考查,赵氏的提法比啖助的观点更具现实意义。如上所述,啖赵二人 所处的历史时代与东周很相似,他们都试图从 春秋中找到救世济民的良药。 啖助的“从夏说”看似具体,但是以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要达到“忠”的目的 是很难做到的。而赵匡则摆脱了三传的影响,要当权者直接从春秋中得到治 理乱世的方法,不再汲汲于夏商周的理想。这种离开三传直接取之于春秋经 的作法,开了宋儒舍传求经的先河。 在关于春秋主旨的论叙中,啖赵二人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尊 王”。啖助认为夫子作春秋是因为:“伤主威不行,下同列国。首王正以大一 统,先王人以黜诸侯,不书战以示莫敌,称天王以表无二,唯王为大,邀矣崇高。” 赵匡也说,春秋“救世”的宗旨“在尊王室,正陵僭,举三纲,提五常,彰 善瘅恶,不失纤芥,如斯而已”。集传中类似的言论举不胜举,如春秋集传 9 纂例诸侯卒:“赵子日:春秋记诸侯卒,著异代也;不书薨,异外内也。 名之,降于天子也。陆淳注:唯天予不书名。”这种“尊王”的思想在中晚唐 那种藩镇割据政出多门的情况下,更具现实意义。这种“尊王”的思想在宋儒那 里得到了发挥,至孙复作春秋尊王发微而到极致。 还要指出一点的是,啖、赵二人都着意提到了春秋中的权变,我们认 为,这种情况也是由于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春秋所记载的历史, 是周天子有名无实,周王朝用以维持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遭到严重的冲击, 几乎荡然无存;思想上,礼崩乐坏,封建领主制正逐渐被封建地主制所取代。在 这样一个革故鼎新的年代,历来相沿的常典几乎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而必须顺 应时世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啖赵二人看到了这种情况并将其与中唐分裂割据 的政治时局相对应,他们认为,仅依靠已有的常典是无法改变时局的,必须要根 据时代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对策。这种思想,也影响到了他们治 春秋的方法, 下文将详细论叙。 在研究 春秋的基本方法方面,啖赵陆一派也与前人不同而独树一帜。 皮锡瑞评论这一派的治学特点时说:“惟三传自古各自为说,无兼采三传以为一 书者;是开通学之途背专门之法。”啖助自述其著书方法为:“予辄考核三传,舍 短取长,又集前贤注释,亦以愚意裨补缺漏,商榷得失,研精宣畅,期于浃治。 尼父之志,庶几可见。疑殆则缺,以俟君子。”又日:“予所注经传,若旧注理通 则依而书之;小有不安,则随文改易;若理不尽者,则演而痛之;理不通者,则 全削而别注;其未详者,则据旧说而已矣。”从上述所引可以看出,所谓的“舍 短取长”,所谓的理安与不安,并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啖氏完全可以以自己对 春秋的认识作为决定取舍的标准。按照这种方法作出来的集传并不是几 种注释的集合,而是经过啖助、赵匡等人重新改造的一种春秋新传。此风一 开,类似著作蜂起,宋代春秋学著作多是这种性质。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 认为是因为啖、赵二人重视春秋记载中的权变而造成的。啖赵陆一派是很重 视春秋记载中的权变得。他们认为不通权变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春秋的精 义:“精理者,非权无以及之。”既然要权变,啖、赵便可以抛开三传,上逆孔圣 之心而自为春秋作传了。 啖赵陆对于宋儒及其以后的春秋学者的另一个重大影响在于:他们开 了春秋“有贬无褒”说之先河。啖赵陆之所以会认为春秋所记褒少贬多, 与他们对春秋的基本认识有关赵匡认为 春秋“褒贬之指在乎例,叙述 之意在乎体。所以体者其大概有三,而区分有十。所谓三者:凡即位、崩薨、卒 葬、朝聘、盟会,此常典所当载也,故悉书之,随其邪正而加褒贬,此其一也; 祭祀、婚姻、赋税、军旅、搜狩,皆国之大事,亦所当载也,其合礼者,夫子修 1 0 经之时悉皆不取,故公、谷云常事不书是也。其非者及合于变之正者, 乃取书之,而增损其文,以寄褒贬之意,此其二也;庆瑞灾异及君被杀被执及奔 放逃叛,归入、纳立,如此并非常之事亦史册所当载,夫子则因之而加褒贬焉此 其三也。此述作之大凡也。”综观上述赵氏所总结的春秋的纪事原则,果然 是贬多而褒少。在春秋集传纂例的写作过程中,啖赵等人也是贯彻了这一 原则:春秋集传纂例婚姻例第十三:“啖子曰:凡婚姻合礼者皆不书。赵 子日:凡男女之礼人伦之本也,风教之始也,是以先王敬之,故记缺其缺耳。 陆淳注日:缺失则书之也”。又纳币:“啖子日:鲁往他国纳币,皆常事, 不书,凡书者皆讥也。”又外逆女:“啖子日:凡外逆女,皆以非礼书。”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一特点为孙复、胡安国辈所发扬光大,对后来的春秋 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啖助、赵匡、陆淳一派的春秋学研究对于后来特别是宋代的春秋 学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们兼综三传、博采群书,顺应时代的要求为 春秋 作新传的作法为春秋学的研究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宋儒正是沿其流而扬其波, 使得 春秋学在宋代成为显学的。 第二章宋初正统论之争及其与春秋学之关系 公元九零七年,朱温推翻唐政府,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 混乱到了一定的程度便有后周世宗柴荣试图统一的活动,并最终由宋太祖和宋太 宗完成( 除了燕云十六州) 。北宋建国后,承接我国历来的传统,为前代修史书, 要修史书,对于中世纪的史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确定谁为正统而谁为僭伪。关 于“正统论”的争论就是由此而引发的。 我国正统论的来源有二:一是邹衍的五行说;一是春秋公羊传,包括“大 居正”和“大一统”两方面。历来正统论者多是从第一方面进行论证,而宋代学 者却更多使用后者重新考察历代的合法性。限于文章内容,本文只就第二方面立 论。 宋代正统论之争起于欧阳修:“正统之论,起于欧阳子;而霸统之说,起于 章予。”欧阳修讨论正统论的原始目的是为了修史书。而我们从他关于正统论的 几篇文章中,却可以看到,他以及他之后参与讨论的学者,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 上,都是要为宋代在正统的链条上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 欧阳修在原正统论中说;“传日:君子大居正,又日君子大一 统。正着,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由不正与不一, 然后正统之论作。尧舜之相传,三代之相代,或以至公,或以大义,皆得天下之 正,合天下于一,是以君子不论也。其帝王之理得而始终之分明故也。及后世之 乱,僭伪兴而盗窃作。由是有居其正而不能合天下于一者,周平王之有徐吴是也; 有合天下于一而不得居其正者,前世谓秦为闰是也。由是正统之论兴焉。自汉而 下,至于西晋,又推而下之为宋、齐、梁、陈。自唐而上,至于後魏,又推而上 之,则为夷狄。其帝王之理桀,而始终之际不明,由是学者疑焉,而是非又多不 公。自周之亡,迄于显德,实受有二百一十六之间,或理或乱,或取或传,或分 或合,其理不能一概。大抵其可疑之际有三:周秦之际也,东晋後魏之际也,五 代之际也。秦亲得周而一天下,其迹无异禹汤,而论者黜之,其可疑一也;以东 晋承西晋,则无终,以隋承後魏则无始,其可疑二也。五代之所以得国者虽异, 然同归于贼乱也,而前世议者独以梁为伪,其可疑者三也。”5 这一段论叙可以说是欧阳修正统论的纲领。我们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两方面 的问题,一,欧阳修的正统论是以春秋为立论依据的,他在本篇劈头便说: “正统之论,肇自谁乎? 始于春秋之作也。”二,无论所谓“又推而上之”, 还是“又推而下之”,他的立足点都在宋代,上推下推的目的都在于为北宋找一 个可以继承的正统。依据就在于,欧阳修最后排出的隋之后的正统王朝是“隋、 唐、梁、后唐、晋、汉、周”。对于这样一个排列,欧阳修在明正统论中给 出了他的依据:“凡为正统之论者,皆欲相承而不绝,至其断而不接,则猥以假 人而续之,是以其论曲而不通也。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天下虽 不一,而居得其正,犹日天下当正于吾而一,斯谓之正统可矣。始虽不得其正, 卒能合天下于一,夫一天下而居其上,则是天下君矣,斯谓之正统可矣。天下大 乱,其上无君,僭窃并兴,正统无当。当是之时,奋然而起,并争乎天下,有功 者强,有德者王,威泽皆被于生民,号令皆加乎当世。幸而以大并小,以强并弱, 遂合天下于一,则大且强者谓之正统,犹有说焉,不幸而两立,不能相兼,考其 迹,则皆正,较其义,则均焉,则正统者将安与乎? 其或始终不得其正,又不能 合天下于一,则可谓之正统乎? 不可也。然则有不幸而丁其时,则正统有时而绝 也则是统之绝何害于记事? ”6 初看这段文字便可看出,欧阳修之所以强调“始虽不得其正,卒能合天下 于一,夫一天下而居其上,则是天下君矣,斯谓之正统可矣”,是为了给宋代统 治者安排一个正统的位置。同时,如果把这段材料和他的正统论七篇中的秦论 魏论、梁论对看便发现,他的正统论恐怕与他对春秋的理解不尽相符。 他在秦论中说:“夫始皇之不德,不过如桀纣,桀纣不能废夏商之统,则始 皇未可废秦也”;魏论中说到:“自秦以来,兴者以力,故较其迹之逆顺,功 之成败而已”;又,梁论中说:“尧舜三代之始终,较然著乎万世而不疑,固 不待论而明也。后世之有天下者,帝王之理或舛,而始终之际不明,则不可以不 明。故日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兴者也,其德不足以道矣。推其迹而论之, 庶几不为无据云”。与上段的论叙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所谓“迹”与“功”,就是 指最终有没有“和天下于一”,能“一天下而君其上”者就是得正统者。而在原 正统论中,欧阳修却说:“当东周之迁,王室微弱,吴徐并僭,天下三王。 天子号令不能加于诸侯,其诗下同列国,天下之人莫之正统。仲尼以为周平虽始 衰之王,而正统在周也,乃作春秋也。自平王以下,常以推尊周室,明正统 之所在。”7 从他的论述可以看出,他认为东周的情况是“天下虽不一,而居得其正, 犹日天下当正于吾而一,斯谓之正统可矣。”秦的情况是“始虽不得其正,卒能 合天下于一,夫一天下而居其上,则是天下君矣,斯谓之正统可矣”。而秦之后 “兴者以力,故较其迹之逆顺,功之成败而已”。既然欧阳修承认东周还是得天 下之正统,那么对于秦这样并非是以德得天下的王朝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然而 事实是欧阳氏认为秦始皇当得正统。这种矛盾的成因就在于,欧阳修一方面不赞 同公羊传的“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的说法;另一方面,由于宋代赵 匡胤得后周的方式近乎篡夺,而平天下也是以武力,并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 德行,因此他对于始皇的的天下就不能够进行过多的批评。 然而,矛盾终究是存在的。欧阳修提出正统论之后,就有章望之对其深致 不满。然而章望之的王、霸之辨,将后梁排斥到正统王朝之外,也就将宋朝置于 无统可继而又强行将宋朝直接排在出身戎狄的唐代之后,因此他的说法当时便遭 到苏东坡等人的反对。 欧阳修的正统论以公羊传的“大居正”、“大一统”入手,而抛弃公 羊的“非常异义可怪之论”,最终无法解决自身的矛盾。继欧阳氏之后,又有 陈师道作正统论化用公羊的观点最终解决了周正统的承受问题。陈师道 说:“夫列国并力而不相尚,君子必致于其一者,不欲天下一日而无君也。吾于 春秋见之也。诗降于风, 书绝于 文侯之命,则天下无王矣,春秋 所以作也。正之说有三,而其用有。者,义也。可进则进,可黜则黜, 则统有归矣。吾于诗、春秋见之也。西伯,诸侯也,君子与其王;平、桓, 周之余,而君子夺其位。自周之东,夷于诸侯,有所号耳而,故诗降而 书绝之,盖君子有所待也。夫以诗降而书,则天下无周矣,王者可 以作也,而卒无以待之,徒以先王之世,天下须君而复与之,岂君子所欲哉? ” 陈师道的这种观点,所谓“则天下无王矣, 春秋所以作也”,所谓“自 周之东,夷于诸侯,有所号耳而,故诗降而书绝之,盖君子有所待也。 夫以诗降而书,则天下无周矣,王者可以作也,而卒无以待之,徒以先 王之世,天下须君而复与之,岂君子所欲哉? ”正是董仲舒发挥 公羊传而得 出的“以春秋当新王”之意。就是认为周所得的天命已经到头了,应该有个 新的朝代代替周了。因此,他认为秦代周是合理的。而由此也不难得出赵匡胤代 后周,取天下都是合理的结论。 北宋仁宗时期关于正统论的争辩,其兴盛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学者们从 “五行说”,公羊大义等各方面展开广泛的讨论。这种情况是宋初学者对于唐 末五代那种割据混战的局面心有余悸的反映。如果说中唐啖助、赵匡、陆淳的新 春秋学是灾难已经发生后的补救手段,那么,这场正统论的争辩就是在灾难 既往之后,对于灾难的反思与防治。而春秋的尊王大义在这场争论中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春秋学的发展。 1 4 第三章宋初秩序重建与孙复的春秋学 历来治春秋学者认为,北宋春秋学重尊王,南宋春秋学则于攘夷三致意焉 ( 见牟润孙两宋春秋学之大势) 。这确实是事实,但循此思路下推则北宋政治 的特点应该是像武帝时期那样君权高度集中的时期。然而事实是宋代君权确实是 得到了加强,它的灭亡也呈现了与以前王朝不同的方式,但是再进一步深入下去, 宋代士大夫的政治地位明显提高,要“以天下为己任”,其“道隆而德俊者”甚 至要与天子“迭为宾主”( 王安石语) 。这就令我们不禁要提出疑问,作为宋代士 大夫最为重视研究数量最多的春秋,对于学者的思想发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果真的自始即一味“尊王”的话,那么它能导致这样的结果就不可思议了。于 是我们必须重新检讨一下宋初春秋学的状况,特别是以“尊王”为号的孙复。 宋兴八十多年以后,内乱已平,国家的注意力转移到文治上,这时以孔孟 之道自认的儒者获得发挥其才能的机会。儒家对于政治的关心是其传统,先秦儒 家特别是孔子孟子苟子,所关心的基本上是“此岸世界”,也就是人的世界。由 关心人的世界进而关心政治,是因为政治对人而言形成一个铺天盖地无所遁逃的 巨大现实。我们从孔孟苟一生的事迹,从论语孟子苟子中绝大部分篇 幅探讨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抒发政治理想批判当时政治现实可看出政治被先秦 儒家视为最大的事业,宋儒继承了这一点。问题是,内乱已除当务之急是什么呢? 号称“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孙复所作的春秋尊王发微或可回答这个问题,那 就是重整从中唐以来就逐渐陵替的儒家伦理道德。春秋尊王发微隐公元年 云;“孔子之作春秋也,以天下无王而作也,非为隐公而作也。”9 孙复这种观点 来自其对春秋时代的政治状况的认识,他认为春秋时是:“周室微弱,诸侯强大, 朝觐之礼不修,贡赋之职不奉,号令之无所束,赏罚之无所加,坏法易纪者有之, 变礼乱乐者有之,弑君戕父者有之,攘国窃号者有之。征伐四出,荡然莫禁。天 下之政,中国之事,皆诸侯分裂之。”五代时期正是春秋的翻版。孙复的这种观 点影响深远,其弟子石介春秋说,程颐春秋传等皆用其说。唐末五代政 权更迭频仍,君臣纲常破坏殆尽,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号称“常乐老人”的冯道, 可说时势始然,然而这在儒者的眼中看来是不可忍受的。同时应该指出的是,我 认为,孙复对于赵匡胤得国的方法也不以为然,根据就在于:“( 隐公) 四年冬十 月,卫人立晋”,孙复解说到;“人者,众辞。嗣子有常位,故不言立,言立非正 也。州吁既死,卫国无君,故国人举公子晋立之。诸侯受国于天子,非国人所得 立也,故日卫人立晋以诛其恶。”这虽然是对春秋( 五代) 一般情况的批评,由 于赵匡胤也是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政权,因此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这里含有针对宋太 祖的成分,然艺祖也有“有其位而无其德”之嫌了。“本朝”既已微有嫌疑,前 代更是一团漆黑,孙复只有寄希望于重整纲常使后来的君主皆得其正了。也正是 这个原因,孙复特重立嗣。孙明复小集世子蒯聩论:“正名者,传嗣立嫡之 谓也。为国之道莫大于传嗣,传嗣之道莫大于立嫡,所以防僭乱而杜篡夺也。” 国人不得擅立天子而立嫡传嗣之道得行,两相辅助,孙复认为这样就能杜绝篡夺 之祸了。 王位既得,君位的继承也有了规定,那么对于在位之君的态度就是至关重 要的了。在尊王发微中,孙复最为关注的也是这一点。孙氏认为:“夫所谓 帝天下之制者,君君臣臣,上下贵贱之序久久不相渎者是也。”因此他对那种扰 乱这种秩序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抨击。尊王发微隐公二年:“癸未,葬宋穆公。” 孙复的解释是:“夫讣告吊会史策之常也,贬恶诛乱圣师之笔也。春秋书诸侯 之卒葬者,岂徒纪其岁时从其讣告吊会而己哉? 盖以周室陵迟,诸侯僭乱,变古 易常,骄蹇不道,生死以圣王之法治之也。”桓公与闻隐公之弑在事后立为王, 虽然桓公并没有亲身参与其事,但是孙复认为这也是无君的表现,同样是不可容 忍的,并波及子同。尊王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