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赋是与诗、词、曲等并列而谈的文学体裁,它以其汉大赋的发展 高峰,给与后世文学作品的营养,以及历代各种类型的发展嬗变,而获得了愈来愈多的学 术注意。但是作为被研究的对象,赋有个一直被有意无意忽略的区域,并在其中已经求得 了令人惊喜的发展空间:除了历代各种类型的独立赋作,宋元以后,赋还大量寄存于传奇、 话本、戏曲、古典小说等其他通俗文体中。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在明代著名的小说中以赋作的形式存在的段落,一般的标志为在 “但见 、“怎见得 、“有赋为证 等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部分,诗、词、曲、 歌谣等韵文除外。其基本特点是:有领起语:以骈语为主的骈散结合的句式,惯用赋体对, 连珠对,隔句对,四字句总分粘连对形式等;有的押韵有的不押;长于罗列和铺陈;有的 以完整赋文出现,有的以段落形式出现,有的只以几个句子出现;往往在篇末用“正是一 “真是”等字标出四句诗或两句短诗;与文人赋相同之处在旬式词语上,但又因为其不避 重复、雅俗相间、文白混杂而迥别于文人赋。 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是在明代小说的大发展时期,雅赋和俗赋附着于小说这个载体后所 承担的功能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两个支流在穿越其他文体的地盘中怎样融入、嬗变, 怎样挥洒着属于自己的色彩。 笔者以赋为主线,贯穿明代具有代表性的几部小说,从文献学的角度选取了较为可靠 的版本,通过对散落在其中的赋作片段作客观的综合、归纳、分析、对比、述评等方法, 根据文本中含赋的真实情况,探讨了它各方面的应用及价值,提供了从明代赋史和小说文 体以及民俗学等新的视角来研究这些被忽略的赋作段落的价值。 本论文通过考察发现:赋作在明代小说中的繁盛局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从 幼稚到成熟的蜕变过程;赋不仅对小说有文本之内的意义,如俗赋除了和诗词曲等在小说 中起到了作为韵文的一般作用,俗赋还承担了其他韵文文体不能承担的任务,如对于世态 风俗的细致描绘,对于村夫走卒等下层人民的大量活泼描写等等;俗赋还发挥了更多的文 本之外的影响,如关于明代社会大量的民俗学资料都可以在赋段落中找到,并在更生动更 直观的画面描写方面胜于有关的历史记载,还可以为前代中就露出端倪的赋对诗词等韵文 题材的灌溉提供文学的证据。 关键词:赋俗赋明代小说嬗变 i l l ap r e l i m i n a r ys t u d yf o rf ui nn o v e l s o f 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 a b s t r a c t a sat i e - t a l kg e n r eo fl i t e r a t u r ew i t hs h i ,c ia n d q ui n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 h i s t o r y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p e a ko fh a r tf u a n dt h en u t r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t u r eo f g i v i n gt h ef u t u r el i t e r a t u r e ,f uh a sa l r e a d ya c h i e v e dm o r ea n dm o r ea c a d e m i ca t t e n t i o n h o w e v e r , a st h es u b j e c to fb e i n gs t u d i e d ,f uh a sar e g i o n a ls p a c ew h i c hh a sb e e ni g n o r e d i n t e n t i o n a l l yo ru n i n t e n t i o n a l l ya ta l lt i m e ,b u ti th a so b t a i n e dap l e a s a n ts u r p r i s ea b o u ti t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a n da f t e rt h es o n ga n dy u a nd y n a s t i e s ,t h e r ea r el o t so ff u ,a st h e e v o l u t i o nf o r m s ,w h i c hs t o r e di nl e g e n d ,h u a b e n ,o u ,f i c t i o ne t c t h i sp a p e rm a i n l ys t u d yt h ef o r mo ff up a r a g r a p h si nt h em i n gf a m o u sn o v e l sg i v e n , t h eg e n e r a ls i g n sa l e ”a p p e a r a n d ”h o wt uf i n d ”a n d ”h e r ei na f t e raf ue v i d e n c e ”e t c w h i c hl e a dp l a t ep a r to ft h et e x to f s u c hap h r a s e e x c e p tp o e t r y ,w o r d s ,m u s i c , s o n g s ,e t c v e r s e i t sb a s i cf e a t u r e si n c l u d e :ap h r a s ef r o ms t a r t i n g ;s e n t e n c e sw h i c hg i v ep r i o r i t r yt o p a r a l l e ls e n t e n c eb a s e do n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p a r a l l e l - a n d d i s o r d e r ;u s i n gf us e n t e n c e ; f o l l o w i n gs e n t e n c e ,s e p a r a t e - b u t - p a r a l l e ls e n t e n c e ,t h ef o r mo ff o u rw o r d sa d h e s i o nl e a d s , b u ts o m er h y m en o tr h y m eo t h e r sn o t ;b eg o o da tl i s t e da n dp r e s e n t e d ,a n ds o m ei nt h ef o r m o fp a r a g r a p h s ,s o m eo n l yaf e ws e n t e n c e st oa p p e a l ,o f t e nu s e ”i s ”a n d ”r e a l l y ”f o ri d e n t i f i e d f o u rp o e m so rt w op o e m s c o m p a r ew i t ht h el i t e r a t if ut h es a m ei si nt h es e n t e n c ea n dw o r d s g i v e n ,h o w e v e r ,i th a sav e r yd i f f e r e n c eb e c a u s ei td o e sn o ta v o i dt h ed u p l i c a t i o n ,t i e e l e g a n c ea n dv u l g a r i t yp h a s e ,a n dm i xc l a s s i c a la n dc o l l o q u i a l i s m n e p u r p o s eo ft h i ss t u d yi s t h a ti nt h eg r e a t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n o v e l si n m i n g d y n a s t yp e r i o d ,w h a th a dh a p p e n e dt ot h ee l e g a n tf ua n df o l kf u a f t e r h a v i n ga t t a c h e d t ot h ec a l t i e ro fn o v e l s ,a n dh o wt oh a r m o n ya n dt r a n s m u t a t e ,h o wt ob r a n d i s ht h e i ro w n c o l o r sw h i l et h et w ot r i b u t a r i e st r a v e r s i n g t h r o u g ho t h e r l i t e r a t u r es i t e 1t a k ef ua st h em a i nl i n e ,r u n n i n g t h r o u g hs e v e r a l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n o v e l so ft h e m i n gd y n a s t y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t h el i t e r a t u r e ,h a v e s e l e c t e dm o r er e l i a b l ev e r s i o n , b ym e t h o do fo b j e c t i v ei n t e g r a t i n g ,s u m m a r i z i n g ,a n a l y s i s ,c o m p a r i s o n ,c o m m e n t a r yt ot h e f us c a t t e r e dt h r o u g ht h er e g i o n 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r e a ls i t u a t i o no ff ui nt h et e x t s , d i s c u s s i n g a l la s p e c t so f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a n dv a l u e p r o v i d i n go t h e rn e wp e r s p e c t i v es u c h i v a sf r o mt h ef ui nm i n gh i s t o r ya n dn o v e l s s t y l e ,a sw e l la sf o l k l o r et os t u d yt h e s et h ev a l u e o fn e g l e c t e dg i v e np a r a g r a p h s t h r o u g ht h es t u d y ,t h i sp a p e rf o u n d :t h ep r o s p e r o u ss i t u a t i o no ff ui nt h em i n gn o v e l s d o e sn o tr e a c ht h eg o a li no n es t e pa n di tt a k e st i m e ;i ta l s oh a sat r a n s f o r m e dp r o c e s sf r o m n a i v et om a t u r i t yi n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 f un o to n l yh a s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w i t h i nt e x tf o r n o v e l s ,s u c ha st h ef o l kf uh a v eh a du n d e r t a k et h et a s kt h a to t h e rv e r s es t y l ec o u l dn o t u n d e r t a k e ,s u c ha sd e t a i l e dd e s c r i p t i o n sa b o u tc u s t o m so ft h es t a t ea n dl i v e l yd e s c r i p t i o nf o r t h el a r g en u m b e ro fp e o p l e i n e l u d e i n gp o o rf a r m e r s ,p a w n sw i t hl o w e rs t a t u s ,e t c a p a r t f r o mp l a y i n gar o l ea sav e r s ei ng e n e r a l i nt h en o v e l ,f o l l 【f ua l s op l a y e dam o r ei m p a c t r o l ei nt h en o v e l s ,s u c ha s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a b o u tt h em i n gs o c i e t y , al o to ff o l k l o r ec a nb e f o u n di np a r a g r a p h s ,a n di nam o r ev i v i dv i s u a li m a g e sr a t h e rt h a nd e s c r i b i n ga s p e c t so f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r e c o r d s ;i na d d i t i o n ,t r a c e db a c k , p r o v i d e i n ge v i d e n c ef o rt h ei n k l i n g so f f u s i r r i g a t i n gt h ev e r s eo fp o e t r ya n d o t h e rl i t e r a r yt o p i c si nt h ep r e v i o u sg e n e r a t i o n i ns h o r t ,t of ui nn o v e l si nm i n gd y n a s t y , s y s t e m a t i cs t u d yi ss t i l li naf l e d 酉i n gs t a g e , a n dr h i n kt h i sp a p e ra sam o d e s ts p u rt oi n d u c es o m e o n et o c o m ef o r w a r dw i t hh i s v a l u a b l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s oi m w a i t i n gf o rt h es p e c i l i s t st oj i o ni ni ti nad e e p e rw a y k e yw o r d s :f uf o l kf un o v e l si nm i n gd y n a s t ye v o l u t i o n v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敝作者签名。辟讧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 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 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 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蜂参芦 7 日期舯佛咱 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一、关于“赋 、“雅赋 、“俗赋 的概念界定 在当代文学史的表述中,“赋 是作为与诗、词、戏曲、小说、散文等并列的一种文 体,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韵文形式。赋尤其汉赋的贡献主要在于拓宽了文学的描 写范围,对叙事思维与能力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并通过铺陈体物使文学对自然现实的摹 写再现能力得到高度发扬,从而强化了文学自身的文采美和技艺美。 正如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大体可看作雅俗传统的对立和融合一样,赋的发展也一直贯 穿着“雅赋、“俗赋 之间的纠结和影响。 “雅赋 一般称为文人赋,主要以文人士大夫为创造和接受主体,语言典雅,作品内 容多是从文士视角来创作,在汉时曾以汉大赋的形式占绝对优势地位,经历了魏晋抒情小 赋、唐代骈体赋、宋代文赋嬗变之后,又到了元明赋家的仿骚赋的阶段。不过,在号称“文 备众体的古典小说所引用的各类韵文里,雅赋大多作为文中主人公的抒发感情或表现才 气的手段,它的出现场合大大少于诗词,语言也有通俗化的倾向,而且描写的范围也狭窄 的不可与汉时同同而语,此类雅赋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俗赋 名称的出现要大大晚于它的产生。刘熙载艺概赋概:“古赋意密体疏, 俗赋体密意疏。俗赋一开口,便有许多后世事迹来相困踬。古赋则越世高谈,自开户牖, 岂肯屋下盖屋耶? 一最早的“俗赋的称谓大概自于此。刘熙载所说的“俗赋 已经含 有文体的因素,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也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综合程 毅中先生关于秦汉杂赋( 他认为是敦煌俗赋的源头) 和马积高先生关于敦煌俗赋的特征的 总结,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俗赋概念应该包括:语言通俗易懂,句式参差不齐,有四言、 七言等,押韵不严;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常用对话体的结构;带有诙谐幽默或者嘲讽讥刺 的性质;传播方式上,用韵诵的方式进行表演;有文人游戏之作,亦有民间创作( 多失传) 。 俗赋主要以市井细民为创造和接受主体,数量不是很多,但生命力绵延不绝,发展的潜质 有甚于雅赋,而且随着对敦煌变文中韩朋赋、燕子赋以及1 9 9 7 年尹湾汉墓出土的 神乌赋等俗赋研究的深入,其价值也愈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在宋元以后的发展中,俗赋也以嬗变的形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后代小说无论是唐 传奇、宋代话本还是元明小说中都有它的身影,它附着于戏曲、小说等文体求得了愈来愈 广大的发展空间,如关汉卿刘夫人庆赏五候宴楔子李嗣源开头四句话和第三折赵脖揪 上场的一段自我介绍,就是一段俗赋。到了明代,俗赋更是俯拾皆是,呈现了它多姿多彩 的风貌,如容与堂本和天都外臣本的水浒全传第7 8 回入回处和8 2 回众将朝觐的场面 都分别有一段5 0 7 字和5 9 7 字的俗赋,明代罗懋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3 0 回 有一篇7 6 7 字的牛赋。另外,俗赋以片段的形式夹杂在小说行文中的更是不计其数,光 。 清 刘熙载:艺概赋概,江苏古籍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1 3 3 页 宙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3 7 4 - 3 7 5 页 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 西游记中就有五万多字的赋作。据毕庶春等学者的考证,古典小说中如“但见 、“只 见”、“怎见得 等领起语的后面,大都是俗赋片段或者俗赋的变体。笔者发现,俗赋描写 范围之大,内容之广,并不比当初汉大赋所囊括的逊色,只是前者凭借的是数量多,后者 凭的是篇幅长,而且雅俗的定义越来越缺乏一个清晰的界限,在后期的俗文学小说中,二 者有交替融合的趋势。 二、本论文研究的赋作范围 明代著名的小说中以赋作的形式存在的段落,一般的标志为在“但见、“怎见得力、“有 赋为证等此类领起语带动之下的文字板块部分,诗、词、曲、歌谣等韵文除外,基本特 点:有领起语;以骈语为主的骈散结合的旬式,惯用赋体对,连珠对,隔句对,四字句总 分粘连对形式等;有的押韵有的不押;长于罗列和铺陈;有的以完整赋文出现,有的以段 落形式出现,有的只以几个句子出现;往往在篇末用“正是 、“真是 等字标出四句诗或 两句短诗;与文人赋相同之处在句式词语上,但又因为其不避重复、雅俗相问、文白混杂 而迥别于文人赋。 还需说明的是,因一些前期小说和文言小说中俗赋的发展不成熟,这个阶段的俗赋篇 幅很短,押韵也不严,多以少量的对偶句式出现,也都包括在研究范围内。其实,唐代裴 绷传奇中就不仅用“对语”描绘“时景 ,而且用来描写肖像、进行对话了。这种“对 语 ,就是骈俪旬式,它的源头就是赋。孙梅四六丛话:“左陆以下,渐趋整炼,齐梁 以降,益事研华。古赋一变而为骈赋。江鲍虎步于前,金声玉润,徐庾鸿搴于后,绣错绮 交,固非古音之洋洋,亦未如律体之靡靡也。圆西京杂记有一段司马相如回答盛览如 何作赋的话其中说到赋的形式:“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 此赋之迹也。一 骈文从赋中分出又与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刘勰 ,2 0 0 4 年第1 期,第2 期。 。代顺丽: 中的赋作述评 ,辞赋研究论文集一第5 届国际辞赋研讨会 ,中国文史出版社,2 0 0 3 年版 毒以上两位日本作者文章见于( 9 3 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开明出版社,1 9 9 6 年版 4 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 第二章明代小说存在赋作的现状统计与分析 本部分拟以时间为序,以文体为主要论述块来探索在明代小说发展各阶段有代表性 的作品中赋的存在情况。 第一节明代短篇文言小说中的赋作 以“三话为中心,兼论其他 明代文言小说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由古文演变而成,如宋濂高启的古文,就题材 选择和艺术表达而言,艺术表达上风格恣肆,注重与历史大进程无关的细节,逸出了传统 “雅洁”的限定范围,在宋濂的古文代表作秦士录、王冕传、记李歌和高启古文 代表作南宫生传、书搏鸡者事等中,赋作几乎不见,这可以从宋濂曾说过的写作目 的( “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找到原因,这类可看作古文的传奇化;一种 是以“三灯丛话静为代表,在艺术品格上兼受唐代辞章化传奇和宋代话本体传奇的影响; 还有一种中篇传奇小说,兴于元而盛于明,基本上是市井通俗读物,后两者曾经被孙楷第 称之为不带有赞赏色彩的“诗文小说 。 一、“三灯丛话中赋作的存在状况 根据剪灯新话自序,剪灯新话洪武十一年( 1 3 7 8 ) 完稿,作者瞿佑,别号存 斋,早有诗名,多才多艺,个性“风情丽逸,一生却流落不偶。剪灯余话永乐庚子( 1 4 2 0 ) 著成,作者李昌祺,永乐进士,仕途较顺。主观上模仿剪灯新话,其自序云:“后七年, 又役房山,客有以钱塘瞿氏剪灯新话贻余者,复爱之,锐欲效颦。 篇数和题材也差 不多,只有一首歌行至正妓人行和列于卷五的中篇传奇贾云华还魂记是新话 没有的体裁。另外,诗词明显比新话多,看来作者喜炫耀才学,也喜丽词华句。邵景 瞻觅灯因话,明末万历年间刊行,文笔朴素,缺乏辞藻点染。三本书中关于诗词赋 的分布见下列简表: 壅笋 诗 词赋( 含片段及赋 其他不为赋的 书目 体应用文)应用文体 剪灯新话5 3 首9 首5 篇9 篇 剪灯余话 1 6 4 首2 3 首l o 篇l o 篇 觅灯因话1 2 首0 首 1 篇2 篇 。 明 瞿佑等著,周棱伽校点: 附 刻其上;另外,剪灯新话附录中,除秋香亭记外,还加了一篇寄梅记: 传奇文,为瞿佑作 5 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 上表没有反映出俗赋的情况,因为明确属于俗赋的文字片断在此时很难界定,作者并 没有应用这种文字描写的意识,即使偶尔出现也是不自觉的描写,文言小说中属于俗赋的 描写仅仅处于萌芽状态,三本书据粗略统计约1 4 处而已,而且并没有明显标志。雅俗比 例不平衡,辞赋体的雅赋相对较多。 与此相适应的是,剪灯新话中约有1 2 的篇目有诗,1 4 弱有词,1 5 弱有赋。剪 灯余话中几乎每篇有诗( 1 9 2 2 ) ,1 3 弱有词,1 4 弱有赋。觅灯因话中,诗词赋极 少,只有一篇唐义士传含诗词赋各一外,还有两篇只有诗,其余俱无。这与作者邵景 瞻在自序中公开反对“逞文字之章而把精力放在曲折生动的情节上有关。 ( 一) 关于插入雅赋特点 1 没有第三者视角或者第三人称叙事,全属于作者借文中主人公来创作,并且这个叙事视 角一直延续到后代小说中。 如剪灯余话中“江庙泥神记 : 舞罢,大姊乃作回风之曲曰: 有淑人兮邦之媛,佩明月兮纫兰荃扬轻躯兮掌上,翻长袖兮筵前初鸿惊兮 巧周旋,其妹逡巡三奏( 吹箫) 其音清而和,婉而娇,幽怨而阒寥,似夕露之 凄寒蜩,如秋云之乘鲜飚也。姊亦敛黛,讴而和焉歌日: 玉指兮冰容,写幽思兮诉深衷。嫡嫡兮余音,驻彩云兮明月中。 大姊作曲,妹吹箫,姊讴而和,都是文中主人公的行为,作者隐身。 2 引用的雅赋较完整,且能合时景。有许多赋是有题目的,如蜉蝣关铭、送愁文等, 而且在创作时紧跟故事情节的发展,因境生发,嵌入小说并不显得生硬。 3 雅赋应用引用范围很保守,应用场合较少,大致有以下几种: ( 1 ) 文中人物的叹时伤世之作,如余话之“鸾鸾传 中鸾鸾经历战乱后所作悲笳 四拍,明显模仿蔡文姬胡笳十八拍,虽然属于古乐府琴曲歌辞,确实用赋体作成。此 四拍各有重点,有对战乱场面的描绘,对命运的控诉,对亲人的思念,对上天的呼救情绪。 作者通过文中人的自身的遭遇和感情,描写了女子视角下的战乱惨状。 ( 2 ) 歌舞宴会上酬唱之作,包括宾主两方面。主人方面则主要显示室内气象,高雅出尘 之趣或者赋者的兰心慧质;为客作则主要表现人物的才能或抒发不平之气,如新话卷 1 “水宫庆会录 中: 6 已而酒进乐作,有美女二十人,摇明理,曳轻裾,士篷煎盘逮渣查丛:墼壅i 选 塑曰: 若有人兮渡之中,折杨柳兮采芙蓉振瑶环兮琼佩,缪锵呜兮玲珑衣翩翩兮 若惊鸿,身矫矫兮如游龙。轻尘生兮罗袜,斜日照兮芳容蹇独立兮西复东,羌可 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 遇兮不可从忽飘然而长往,御泠泠之清风 凌波词、采莲曲都是渲染宫内的人文气息,美女如云,先舞后歌。上段,写舞姿的优美, 与洛神赋词句仿佛一二。其中折射出的感情也是如此,开始写入的采芙蓉的神态,身 材的轻逸,体态的轻盈,却依然是“可遇而不可求。最终“御泠泠之清风 ,飘然离去, 表达怅然之感。在这里主要衬托非人间神物的神圣性和美性。采莲曲也表达了类似思想, 明显辞赋体,与屈原湘君、湘夫人意境相似,仿写的痕迹也很重,只是唱词中于捐 块的幽怨之外,又多一层婉转的劝告,与酒宴的融合较好。属传统的骚体赋。 新话“龙堂灵会录”中“伍君 也是“垄拯剑:查童盘:翅塑面佳塾 ,也是纯用 骚体,表达了幽怨憾恨之情,千古不平之气。作者对伍子胥感情的体会,或者作者借伍 之口舒自己胸中块垒,表达得畅快淋漓。这类赋作大都是舞相伴或乐相和,从以上画横线 部分就能看出。 4 直接引用,只发现一例,写人物的游兴。如新话“天台访隐录: ( 徐) 逸爱其山明水秀,树木阴翳,进不知止,且诵孙兴公之赋而赞其妙日:。赤 城霞起而建标,瀑布泉流而界道。诚非虚语也” 5 一些用赋体写就的应用文体,这其实是比较传统的用法,因为自秦汉就有这种用法。 如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 吊文: 生大恸而返翌日,具肴醴,作文而吊之日:惟灵生而淑美,出类超群禀奇姿 于先圣,钟秀气于乾坤粲然如花之丽,粹然如玉之温达则天上之金屋,穷则路左 之荒坟。托松楸而共处,对狐兔之群奔。落花流水,断雨残云中原多事,故国无君 抚光阴之过隙,视日月之奔轮然而精灵不泯,性识长存不必仗少翁之奇术,自能 返倩女之芳魂玉匣骖鸯之扇,金泥簇蝶之裙声泠泠兮环瑕,香蔼蔼兮兰荪方欲 同欢以偕老,奈何既合而复分兮! 步洛妃凌波之袜,赴王母瑶池之樽即之而无所睹, 扣之而不复闻怅后会之莫续,伤前事之谁论! 锁杨柳春风之院,闭梨花夜雨之门。 恩情断兮天漠漠,哀怨结兮云昏昏音容杳而靡接,心绪乱而纷纭谨含哀而奉吊, 庶有感于斯文! 呜呼哀哉,尚飨! 这是一篇完整的赋,可分三层,第一层写女子异质之美,却于故国乱离中荒度光阴;第二 层“然而精灵不泯之后写与生相悦而和,又无奈分离;第三层写了分后伤感,对生的感 情作了详尽的表达。还有余话“贾云华还魂记中的祭文,都写的婉转多致,其用词 和意境很可能影响到红楼梦中的芙蓉女儿诔。 6 咏物赋,有明确的赋名,而且很完整,属于传统的咏物赋形式在小说中的直接借 7 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 用。如余话“何思明游酆都录 中: “把关者知余儒者,俾作蜉蝣关铭,余请命名之义,彼曰:凡鬼受生人间者, 悉从此出,然不久复至,犹蜉蝣朝生夕死然。余承命撰数语酬之,铭曰: 有崇者关,镇厚地也有赫其威,把关吏也。名之蜉蝣,精取义也。凡厥有生, 自兹逝也。去未逾时,旋复至也何殊此虫,一日毙也。南阎浮提,光阴易也。幢幢 往来,曷少憩也。请视斯名,悟厥譬也。六道四生,早出离也。逍遥无方,证忉利也。 举为天人,关可废也。敬听余铭,发弘誓也咨尔幽灵,守勿替也把关者喜,便 放余行。一 这是完整的一篇咏物赋,四字文,语言不甚难懂,而且前面有序,类似传统赋前的序言。 此赋短小精悍,将蜉蝣与人生相比,来证佛家的无利无求,这当然也是作者思想的折射。 ( 二)俗赋主要场合和特点 属于俗赋范围的文字还很少,这时的表现方式还是行文中杂以骈语和铺陈,且大都不押韵,应 是处于应用的萌芽阶段。 1 主要场合: ( 1 ) 状物,但用词与传统的咏物赋相差不大;或者杂在行文叙事中,虽无领起语,却相 当于后来话本中的“但见”“只见 等套语后面的内容。如新话之“鉴湖夜泛记文 末: 令言问:“何以知之? 一曰:。吾见其( 锦) 文顺而不乱,色纯而不杂以日映之, 瑞气葱葱而起;以尘掩之,自然飞扬而去。以为幄帐,蚊蚋不敢入;以为衣帔,雨雪 不能濡隆冬御之,不必挟纩而燠;盛夏张之,不必乘凤而凉其蚕盖扶桑之叶所饲, 其丝则天河之水所濯,岂非织女机中之物乎? 君何以得此? ” 通过对话,从多方面一一铺写“锦一的质地的优良,由纹路到作用到原料的稀贵,除了没 有标题,实际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咏物赋。 ( 2 ) 在“三灯丛话 之间可以反映出来赋在一些艺术表达手法上的发展轨迹,比如描写 相貌,在新话之“滕穆醉游聚景园记中描写一女子时还没有展开渲染意识: 8 俄见一美人先行,一侍女随之,自外而入,风鬟雾鬓,绰约多姿,望之殆若神仙 生于轩下屏息以观其所为。 在余话之“贾云华还魂记 中虽无套语,却注意了铺陈: 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 妪日:“语颜色则若桃花之映春水,论态度则若流云之迎晓月;十指削纤纤 之玉,双鬓绾嫡姻之丝;填祠度曲,李易安难继后尘;织锦绣图,苏若兰讵容独步! ” 从女子的“颜色 、“态度 、“指 、“发 、“才能”、女工等方面来铺陈,为读者呈现了一 个标准的古代佳人形象。不过正因为语言典雅,却与说话人物身份不太相符。 ( 3 ) 写景。相比较而言较多。如: 自实瞻仰而入,长廊昼静,古殿烟消,徘徊四顾,阒无人踪,惟闻钟磬之声,隐 隐于云外( 新话之“三山福地志”) 入数十步,则豁然开朗,有居民四五十家,衣冠古朴,气质淳厚,石田茅屋,竹 户荆扉,犬吠鸡鸣,桑麻掩映,俨然一村落也( 新话之“天台访隐录”) 以上无领起语,但句式整齐,出现地方和作用与后世俗赋类似。 若虚大惊,始悟其死久矣但见林梢烟瞑,岭首日沉,鸟啼鹊噪于丛薄之间而已 ( 新话之“华亭故人记”) 往来于樵蹊牧径之间,但闻谷鸟悲呜,岭猿哀啸而已,竞惆怅而归( 新话之“天 台访隐录”) 以上两例已有领起语出现。但是不是后世常见的“但见 而是“但见( 闻) 。而己一 的句式,行文很是简练。余话之“洞天花烛记 : 媒将以入,众皆喝彩。但见红妆百队,画烛两行,箫管喧阗,香风淡荡,引婿入 洞房 余话之“贾云华还魂记两例: 访问故人,无一在者。惟见湖山佳丽,清景满前,车马喧阗,笙歌盈耳。 生惊觉,但见淡月侵帘,冷风拂面,四顾凄然,泣数行下 以上几例已有领起语“但见 、“惟见 ,字数稍多,依然不展开细摹,都以四字句行文, 极简练,细读之,此时的领起语与后面的文字连接非常紧密,是一个句气,不能停顿的。 2 此时俗赋旬段的主要特点是: ( 1 ) 量少。数量及应用范围都被笼罩在大量的诗和词的阴影下,还没有显示出如后期白 话小说中那种勃兴的局面; 9 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 ( 2 ) 有明显套语标志的俗赋句式很少,并且不固定,可以说作者还没有自觉的应用意识。 不过有不少的骈语,存在文中人物所写的一些应用散文等如书信、告状、判词中。新 话之“翠翠传”中翠翠致其父母的书信却是除了对语骈句之外,还有不少句子是押韵的, 押韵宽,有换韵,典故多,应是用赋体写成的书信。 ( 3 ) 用语典雅。与俗化的雅赋语言正好拉近了距离,甚至可以说是以往赋作语言的个别 尝试性移植。当然典雅的文风可以从作者的身上得到些许解释:瞿佑不仅是一位小说家, 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词作家,他常在写作的素材中引用积累的诗词的意境。 如爱卿传写赵子乱后所见: 则城郭人民皆非旧矣。投其故宅,荒废无人居,但见鼠窜于梁,鹗呜于树,苍 苔碧草,掩映阶庭而已。 而其词水龙吟夜宿村店: 满天霜气凝寒,北风猎猎鸣枯柳荒村古店,夜阑人静,不堪回首山鬼吹灯, 妖狐拜月,神鱼朝斗况颓墙鼠窜,疏篱犬吠,空林下,寒熊吼 二者对读,战乱所导致的萧条荒败恐惧之景,鼠窜犬吠鹗鸣之境,小说与诗词颇有相通之 处。 又新话之“滕穆醉游聚景园记 中描写一女子: 俄见一美人先行,一侍女随之,自外而入,风鬟雾鬓,绰约多姿,望之殆若神仙 生于轩下屏息以观其所为美人言日:“湖光如故,风景不殊,但时移事换,令人有 黍离之悲耳! 一行至太湖石畔,遂咏诗日 在多丽春晚雨晴,游园偶作: “雨晴时,园林景物尤奇是谁家,采芳游女,频闻笑语熙熙,凤凰裙,风吹 影颤,鸳鸯袜,露沁行迟争知道,太湖石畔,暗有人窥。 ” 故事情节在词中呼之欲出。 与新话相比,馀话的创作就带有明显的理念先行的色彩,不多言。 1 0 二、另外几种非传奇体文言小说中赋作情况 含有诗词就很少,更别提赋了。 对明代小说中赋作的初步研究 青泥莲花记中诗、词、曲占绝大多数,俱为文中人物所吟。赋作极少,几篇而 已,如卷二“记玄 女几中: 女素有要,近取诸身,彭聃得之,五卷以陈女几蕴妙,仙客来臻,倾书开引, 双飞绝尘 又如卷八“记从 张- - ) : 太常为之,诔日:貌美言温,性坚情真身虽堕落烟花,心则迥出风尘赞理内 政,蔚有令闻。年青而折,莫究厥因岂尔家之薄福,抑苍苍之不仁? 而且这些非作者所自撰,是原古籍中作品,可以说此时作者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