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pdf_第1页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pdf_第2页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pdf_第3页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pdf_第4页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题 目: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季 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学科专业 : 运 动人体科学 (二级学科 ) 申 请 人 : 李艳江 指导教师 : 张一民副教授 推 荐 人: 任弘副教授 推 荐 人: 刘文景副教授 申请人单位: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 2006 年 10 月 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 明 本人着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 ( ( (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 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 究是本人在导师 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 ,除文 中 己经注 明引用 的 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人或集体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 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 出重 要 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 ,均 已在言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致谢 ,本人完全意 识 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由人承担 。 学位论文作者签 名 日期 : 2006 年 10 月 15 日 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 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对 本人递交 的学位论文 ( ( t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 理论与实证研究 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 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 电子版 ,允许在校 内与学校有协议 的部 门公布论文并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北京体育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 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 口,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 学 位 论 文 属 于. / 不 保 密 殴/ (请在 以上方框 内打 “了口口 ”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 20 0 6 年 1 0月 巧 日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 与实证研究李艳江 摘要 国民体质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的物质基础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 的宝贵财富。 一个民族的身心素质是一种物质资源, 它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 忽视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世界, 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日趋激烈, 从一定意义上讲 ,这种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 ,是整个 民族 素质的竞争 。中华 民族要想在竞争 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从整体上提高全 民族 的健康素质 。很难想象 ,一个体质衰弱 的 民族 怎么能够 屹立 于世 界强 国之林 。因此 ,国民体质 与健康 已不 是单纯 的个人 问题 ,而 是一个关 系到国家前途命运 的战略性 问题 。 本研究将在大量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测试法、比较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以 山西省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 200 3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分析 、探索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 方 案)在项 目设置 、指标选择 、评分标准等方面的 内容 ,并通过对 同一群体进行 标准 规 定项 目全面测试 ,分析 、探讨 标准在选测不 同项 目后 ,发生的变化和差异 ,为进一步完 善 标准 提供相应 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研 究得 出 以下主要结论 : 1.通过对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身高标准体重指标 的研究, 发现较低体重组大学生的机 能和素质 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 ,当加上形态得分后 ,总成绩又显著低于后者 ,表 明两 组学生的形态与机 能 、素质评价呈现相背离状态 。由于受 身高标准体 重指标的影响 ,在 实际 评价过程 中,可能造 成机能好 的学生 ,评价结果反而 差 。 2.从本研究 的统计结果看 ,形态得分组别之 间跨度过 大。某种程度上可 以说是形态得分 直接影响大学 生体质健康评 定结果 ,不能真 实反映学 生体质状况 ,且直接关系到总分变化 , 相应地评 价等级也会发生变化 ,所 以使处在临界点上的学生在评三好学生 、获奖学金 、毕业 学位等方面 受到很大 的影响 。 3.本研 究 发现 ,选测项 目之 间的可 比性较 差 ,选 测 不 同的测试项 目后 ,受试者 会有 差 别 明显的两个评 价结果 。 4.同一个体用 同一 标准 评价时 ,会有 不同的结 果 ,不利 于发挥 标准 的作用 。 关键 词 : 体质健康 ; 标准 ; 选 测项 目; 高等专科 学 校 ; 大学 生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 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艳 江 目录 1 前言 2 文献 综述 二 . ,。 . 。6 2.1 国外 体质 的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一 . . .一 , . . . . . . . . . . .7 2 . 1.1 刀本 二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 .一 一. . . . . . . . . . . 7 2.l z 毙 国 . . . .一 . 一 . .一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 - 2 国 内体质研 究现状 二 . . . . . . . . . . 一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一 . .一 . , .一 . . .1 0 2 . 3 学生 体质 健康 标准 概述 . . . . . -. .一 . . . . . . . . . . . - 一. . . . . . .“ . 一 . . n 2 . 王i了 春澎却 时 理 质 . . . . . . . .一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 . 呈zr标澎却 适 毋 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一 . . . . . . . . 12 2 . 王3r寿二澄少 必 澎 试片 容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2 . 4 国 内有关 标准 研 究现状 .一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1 2 2 . 4 . 1了 奋澄少叉; 龙 理 材 得查分沂 与挪 试结袅捆 普. . . . . . . . . . . .一 . . . . . .ij 2 . 4 . 2 对了 渐脸少 测 试着方劣 研究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月 2 . 4 . 了 6 坛灌妙 与 学捞 洋 着功 可寿续发赓 班 究 二 . . . . . . . . . 一 .一 . . 二 一 一 .1 4 2 4 . 4r春谁 少 与 “ 尝兰常 育 分落春泄 ”时 洁亥研芜认 . . . . . . .一 . . . . 一一 . , ., 二 .2万 3.研 究对 象与方 法 。 , 。 。. 。. 。 。. 。16 3.1 研 究对 象.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1 6 3 . 2 技术路线_- - . . . . ., _, , . . 二_-. . . . , ., . ., . , . -.1 7 3 . 3 研 究方法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呈王i 戈 解 贯 群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3 . 主2 测 试居 一 .二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1 7 3 . 呈了洁亥 班 羌宏 ._一.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18 3 . 4 数 据 处 理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一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1 8 4 结果 与 分析 。. 。. 。. 。. 。18 4.1 身 高标 准 体重 评 价 结 果 的差 异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 _. . 一 . . 1 8 1 8 1 9 2 2 2 2 乃2 7 3 0 刃刃 4 . 1.1 人 群 分 布 羚 征 4 . 12 齐身 筒春 蹬 洋重 惑 与. 次 醋 一 麦质 乡 严 毋绍梁 结亥 . 4 . 2 不 同选 测项 目评 价 结 果 的差 异 4 . 2 1 台赚 右 考 者 、1000 茉 地f男 夕和 8口 口,笨渺厂 女 夕 ;严 毋绘梁 z云 亥 4 . 2.2 立定娜远 和 5口茉唐 乡 尹 毋结梁 岔税 . . . . . . ., . 4 . 2 . 了 莲 力 粼童 猎 亥 、垄 夕 洋 成葱炭 沏卧起 坐 乡 刃 劣嚼岁 梁 结亥 . . . 4 . 3 不 同选 测项 目评价 总分 间 的 差 异 缪 分 评毋禅 类 八口 穿 4 .3 .1 4 . 主 2 5 讨论 二 3 7 5 .1 标 准 名 称 的探 讨 . . . . . . . . . . . . . . . ., .37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艳江 3 8 3 9 刃4 0 % 4 1 4 1 4 1 4 3 4 4 5. 2 身高标准体重结 果的差异 5. 3 选测项 目可 比性 的探讨 一 叹 呈1 台扮试,髻与 1000 米林0 0为 葱 反呈2 立龙例 近 与 犯 二 光故二 . . . 叹呈了整 夕洋. 威屈 人翻垄 女 夕成握 力郑 勇着数 5. 4 对评价 总分 的探讨 6 结论二 了 建议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艳江 1 前言 健康 的国民是 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的物质基础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 家的宝贵财富 ,健康 的学生的是未来的希望 ,是 国家的栋梁之材。199 9年的第三次全国教 育工作会议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 “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 国为人 民服务的前提 ,是中华 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通过 五次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发现 ,当前我 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继续得到改善 ,但是也存在 着身体素质下降 ,肺活量呈现下降趋势 ,肥胖学生增 多,近视眼患病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另 外 ,用 “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来审视 目前所采用 的 体育锻炼标准以 及实施标准的手段和方法 ,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或实际操作上的缺陷。 江泽 民同志 曾经在 关于教育 问题 的谈话中也强调 : “ 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 康成长,使他们 能够德 、智、体 、美全面发展 ,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 向的重大 问题 。” 现代文明在带给人们充分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 了新的威胁 。由于精神 紧张 、营养过剩 、运动不足 、环境污染等 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不断蔓延 、处于 “ 亚健康状态 ”的人群不断地扩大。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 入,人类普遍认识到健康不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而是生理的、心理 的健康和社会适 应的整体完美状态 , 这就是生理-一心理-一社会三维健康观 , 体育对于促进健康水平的发展 , 不仅在理念和认识上有 了进一 步的提 高,在手段和方法上也有所 改进和创新 ,在测量与评价 方 面也 发生 了一些 新 的变化 。 学 生体质 的评 价历 来 是学校体 育 的重要组 成 部 分 , 建 国 以来我 国先后在不 同时期制 定 了 劳卫制 ,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 大学 生体育合格标准 , 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 小学 生体育合格标 准 等一 系列相应 的学生体质评价制度 ,这些变化 正是 国家教育管理部 门根 据 时代 发展需要从 国家高度对我国学生体质评价 系统 的宏观调控 。至 2 0世纪末 ,国家教育 部 门领 导及很 多学者 已经意识到 当时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中的 “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 , “ 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 ,“ 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部分 (以下简称 “ 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 ) 有些 内容 己不 能适 应学 校体育 发展 的要求 ,很 多专 家 、学者认 为 “ 学 生体育合格标准 ”中体 质的测试 内容 不 能全面 反 映学 生的体质健康状 况 ,学 校体育 中重复 “ 测试 ”的 内容较 多 ,在 教育部体 i j * .小d 长杨 贵仁 谈 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 ,中国教 育报 .200 2年 9 月 1 7日第 3 版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艳江 实施过程 中出现 了 “ 教测不分 ”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太差等 问题 。另外 , 教育部公布的 “ 2002 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 ”也证实了专家们对形势分析判断的正确性 , 报告中指 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存在相当严峻的问题 , 主要体现在体能部分指标继续呈下 降趋 势 ,反映肺功 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 下降趋势 ,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等等, ,虽然这些情 况不能完全归咎于 “ 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的缺失性 ,但不可否认,“ 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在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高方面 己经失去它应该有的作用 。因而 ,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和措施 , 建立一个 比较全面 、科学、简单 、实用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 , 在贯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 出的“ 学 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的精神的背景下发布实施 了 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于 200 2年 7 月 4 日印发 了 “ 教体艺 (2002 ) .1 2 号 文件 ” ,即 标准 (试行方案 )及 标准 (试行方案 ) 实施办法 。文件通知要求 ,从 2 0 0 3 年新学年开始 ,各地实施 标准的比例扩大到 50 % 的中小学校和所有高等院校 ; 200 4年 9 月份新学年起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 标准 。但是 ,改革总是很难做到一徽而就 的,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 司于 200 4年 5 月 2 4日至 2 5日在杭州市召 开 的 “ 贯彻实施 标准 工作研讨会 ”上提 出了实施的调整方案 ,即从 200 4年新学年开始 , 各地 实施 标准 的比例扩大到 5 0 %的中、小学校和所有 高等学校 ; 2005 年新学年 开始 ,在 全 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 标准 3。 标准 的实施将促进 学生体质健康 的测量 与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化 、简捷化 和实用化 ; 将 更加符合我 国的国情 和社会 的发展 ,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 标准 中选择 的测试 内容 , 突 出了对发展和改善学 生健康有直接 影响且关 系密切 的身体成分 、心肺功 能、肌 肉力量和耐 力 ,以及柔韧性 ,体现 了现代 社会对健康的具体要求 ,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 于体质健康评价 的要求 。而体 育 教学 的改革 ,促进 了体育 大纲 的灵活性 ,体育锻炼 的形 式 多样化 ,体育 课 的 气氛活跃化 ,使学生对体育课有 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为普及全 民健 身运动 ,形成终身体育运 动 ,提 高国 民身体 素质 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标准 的实施将 对 我 国深化 学校体育 改革 ,完善 体质健康评价体 系 ,促进 全 体学 生综 合 素质 的提 高 ,具有深 刻的影响 。 标 准 是激 励学 生积 极进 行身体锻炼 的教育 手段 ,不是 2教 育部公布 2002 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中国教育网, 2003 年 11 月 以 日 3贯彻实施 标准 工作研讨会会 议纪要, 中国教育报,2 以科 年 6 月 7 日 il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艳江 为测试而测试 ,特别是 标准采用个体评价标准 ,能够清晰地看 出学生个体差异与 自身某 些方面不足 ,这十分有利于通过测试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通过锻炼改善健康状况 , 促进健康发展 。 而体育教学的改革将使学生的认识从单一的追求达标上升到为健康而积极参 加体育运动 ,带动别人参加锻炼 ,从而形成全 民运动 、终身运动 。并且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 理论 的研究,形成科学的体育理论体系和健康 的生活方式,成为具有正确体育 意识和健康 生 活方式的高素质人才 ,使学校体育在促进 国民健康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 200 2年颁布,它的颁 布和实施是我国体育教育领域 的重大变 革 。新 标准以党 中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指导,是我国学校体育事业 “ 健康第一 ” 方针 的具体体现。近几年来 标准的实施促使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进一步改革 ,一切从有利 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出发,从教学大纲 的编制 、教材 内容 的选 择、教学过程 的组织 、教学 手段 的采用 、教学 目标 的评价、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力图通过体育课 程教学活动 ,使广大学生树立健康 的观念 ,掌握基本 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 能,具有强 健 的体格 、健康 的心理 、 良好 的习惯 、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 然而 ,通过对 标准 的文献研 究 ,发现 标准 自推广 以来 ,历经 4 年 ,在全 国各类 各级学校的推行过程 中,针对 标准本身的研究仍显不足 ,尤其是 标准在指标 的选用 , 标准 界值 范围,以及不强 调年龄 、性别间差异 问题 ,还 需要进一步研究 。 为此 ,本文将在大量文献资料 的基础上 ,分析和探索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以下简称 标准) 的项 目设置 、指标选择 、评分标准等方面 的内容 ,力图在理论上寻找 标准 中存在的不足 。并通过对 山西省 吕梁 高等专科学校 2003 级学生 标准 规定项 目 全 面测试 ,将所获得 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探 讨 标准 在选测不同项 目后 ,评分标准 间发生的变化和差异 ,为进 一步完善 标准 提供相应 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2 文 献综 述 国民体质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的物质基础 ,是综合 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 的宝贵财富。一个 民族 的身心 素质 ,是一种物质 资源 ,它对 于一个 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着不 可忽 视 的影响和不可 替代 的作用 。当今世 界 ,以经 济 和科 技 为基础 的综 合国力的较 量 日趋激 烈 ,从一定意义上讲 ,这种竞争也是人才 的竞争 ,是整个 民族素质的竞争 。中华 民族要想在 竞争 中 立t - 不败之地 ,就必须 从整体 上提 高全 民族 的素 质 。很难想象 ,一个体质 衰弱 的 民族 北京体育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在 高等专科 学校推行 的理论与实证研 究李艳 江 怎么能够 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因此 ,国民体质 己不是单纯 的个 人健康 问题 ,而 是关系到一 个 国家前途 命运 的战略性 问题 。 2.1 国外体质 的研 究 当前 ,世界各 国在注重 国民体质的 同时,都非常关注 儿童 、青少年的体质 与健康状况。 国外对体质 与健康测试 的研 究 已基本成 熟 ,其中最具有代 表性 的是 日本和美国 。 2.1.1 日本 日本将 体质通称为体力 ,对 国民体力的测定与研 究 ,早在 明治维新时期就 开始 了,至今 己有 10 0多年历史 。他们对 体力的概念有 比较 明确的理解 ,认为体力是一个总 的概念 ,它表 示人 的身 、心状态的全部 ,是人 的劳动和运动能力总和 ,主要包括是身体机 能 、发育程度和 动作技术三个方面 。对所有从事劳动或运动 的人来说 ,都有一个劳动或运动对 人体体力的影 响和人体体 力 是否适应 劳动或运 动 的 问题 。由此 ,日本 学者把体 力分 为行动 体 力和 防御 体力 两类 。它 的 内容包括 身体素质及对 生命和健康有威胁 的应激所产 生的各种抵抗力 。其 中行动 体 力测 定包 括 “ 体力诊断测验 ”和 “ 运 动 能 力测验 ”两 部分 ,前者 是对 力量 、灵敏 、耐 力 、 柔韧 、爆 发力等身体素质的检 查; 后者 是对跑 、跳 、投等运动能力的评定 。 日本在上世纪 6 0年代二战后历史经济发展最快 的一个时期 。经济 的高速 发展加速 了日 本社会 的变动 ,文 明病急增 ,使 国民体质 与健康水平 急剧下降,使越来越 多的国 民开始关心 体育 ,而 发展 国 民体育也就 成为政府 的重 点 。因此 ,日本在随后 的几十年 中制 定 了许 多关于 增 强国 民健康 的政 策 ,主要有 以下方面 : _ 日本政府 发表 关于增 强 国 民体质健 康 的对 策 .1972 年 1 2月 1 8日提 交 了 关于 普及 振 兴体育 的基本 策略 .19 8 5 年 3 月综 合拟 定 了 “ 东 京 关 于增 进 健康 的报 告 ”对 增进 健 康 事业 的 背 景 、 现 行 措 施 、基 本观 点 、措施 的现 实状 况 及 措 施 的推 动 方 法 等 提 出 了具 体 意 见 。 .198 9年 1 1月 1 2日向文 部大 臣正式提 交 了 关 于 2 1世纪体育振 兴策略 日本 是世 界上开展体质研 究较 早 的国家之 一 。日本政 府十 分重视 国 民体质 的增 强 ,他们 认 为 国 民体质 的强 弱 是整个 民族 和 国家 盛 衰 的一 个 重要 标 志 。特 别是第 二 次世 界 大战 后 ,日 本 政 府 曾把 “ 振 兴 民族 的健 康 ”作 为他 们 “ 复 兴 国家 ”的主 要措 施之 一 。日本 国也倡 导 : “ 发 展 体 育增 强 国 民体 力。 ”日本 白 196 4年 开 始 实施 体 力测 定 以来 ,每年 5一6 月份 在 全 国 范 围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艳江 内对 国民进行统一 的体力测定,然后 由文部省根据数据写出体质测定报告 向全 国公布 。特别 是在小学、中学体育教学用书和人手一册的 (学生手册) 中,都附着体质测定的各项指标、 记录表格和各项指标的平均值 ,以便学生把 自己体质测定的各项结果填入表格 中、并根据各 项指标的评定得分绘制 出相应的体质评价图, 然后与全 国同年龄、 同性别组的平均值相对 比, 从而评价 自己体质 的 “ 优劣 ” ,并选择适宜的 “ 运 动处方 ”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 了国民 (特别 是青少年 ) 体质 的增强,为 日本 民族的繁荣和 国家的富强做 出了积极的贡献 。 日本根据本 国对国民体质与健康早在 1963 年就对 中学生、大学生进行测试 ,196 4年开 始实施全 国范 围的 “ 体力和 运动 能力 ”调查 , 以初 中以上学生为调查对 象 , 1965 年 又追加 了小学五、六年级 的调查 ,198 3年又追加 了小学 1一4 年级的调查 ,随后 ,就将体力测定作 为中小学体育课 中法定 的测 试 内容 ,每年 5、6 月份进 行 。1996 年 日本文 部省成立 了 “ 关于 体力调查方法研究委 员会 ”对现在的体力测评指标进行 了研究,于 198 5年制 定 了新的体力 测试指标 ,并于 1 9 9 9年 施行 了新 的体 力测 定指标 。 新的体力测试指标体系中,增加 了健康评价的内容 ,从新的测试指标中可发现 “ 新测试 指标 体 系在基 本运动 能力 的基础上注 重与健康 相关 的体 力评价。 以往 的体力测试 以体力要 素 中的 “ 运动体力 ”为主 ,新方法则强调了 “ 健康体力 ”的因素,增加了健康评价的 内容 。“ 至 此 , 日本的体力测定在全国范围内己经形成 了一个 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基本实现 了规格化 , 制度化和标准化 ” 2 . 1. 2 美 国 美 国也 是开展体质测试较 早 的 国家 ,在 188 0 一 1 9 0 0年 期 间美 国 曾盛行 体力测验 法 。美 国体质研 究 中指标 体系的形成和确立 ,归根结底决定于对体质的定义和理解 。美 国没有体质 这 个相应 的英 文名 词 ,只有 f itness 一词 ,直 译为适 应 能力 (港 台称 为体适 能 ,日本称 为体 力 ),中国称 之 为身体素质 。最初 美 国的健 康 、体育 、娱乐 、舞蹈协会 (aall perd )对 fitness 做过 如下解释 : fitness 是表现一 个人能有 效活动程度 的一种状态 。 在 2 0世纪 5 0年代 ,美 国学校 体育教育 的评 价主要涉及 跑 、跳 、投 等索质指标 , 195 0 年 美 国健 康体育 娱 乐协会制 定 的评 价指标 包括 : 俯 卧撑 、折 返跑 、立 定跳远 、投 掷和 50 米 跑 。19 6 5 年 美 国一些学者 开始对 身体运动素质和 身体健康素质 的区别进 行 了研 究 。1970 年 4傅纪 良.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的实验研究【 j . 浙江人学硕士论文. 20 0 1. 1 2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 研究李艳江 后 ,提 出以健康为本 的学校体育课程 ,198 0年后 ,美国学校体育的身体素质测验方法和指 标均采用 了美 国健康体育娱乐舞蹈协会开发的身体健康素质测验 。198 5年公布 的测试指标 是 l 或 1.5 英里跑 ,皮褶厚度测试 、坐位体前 屈、1帐 卜 起坐和引体 向上或屈臂悬垂 ,至此完 成 了由测试运动技术指标 向测试健康指标 的过渡 。另一个是 触hper i于 198 8年 公布的测试 方法: 包括 1 英里跑/走 、皮下脂肪厚度 、bmi、坐位体前屈和引体向上,从中不难看 出,选 用的指标都是与人体健康素质评价有关的。 美 国非常重视终身体育 的开展工作 ,把每年的五月份定为 “ 健康月 ” 。布什 总统亲 自参 加 了 199 0年 5 月 1 日在 白宫举行 的 “ 美 国体育 活动 ” ,并任命瓦莱尼格尔 出任 “ 总统体育审 议会 ”的委员长 ,瓦莱尼格尔制订了每天都要有体育课的奋斗 目标 ,规定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二年级要有5既的学生每天要上体育课。 此外, 他们还进行了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公布了“ 健 康体力测验 ” ,内容是增进和维持青少年健康 的 5 个指标的检测 。为推动这一测验 的开展 , 美国还与前苏联进行交换互测等 。 世 界其它各国对体质测试制度与健身计划研究也非常重视 。 德 国早在 1 9 1 2年 、 1 9 2 0年 , 国家就对人们 身体锻炼给 予赞助 , 并对相应 的组织进行引导 。 香港康体发展局制订的“ 1 9 9 1 一 19 9 5 年整体发展规划 书” ; 加拿 大健康 、体育和娱乐联盟在全国进行的体育测试; 新加坡体 育理会推行 的全 国体 能测验 奖 ; 保加利亚推 行 的 祖 国制等等 ,均 在政府 的直 接支 持下得 以研究 与推行 。 综 上所述 , 世 界各 国对体质 的研 究有很 长的历 史 , 学科 发展也 比较 完善 , 科研 水平较 高 , 不乏精辟 的学术 思想和先进 的实验 方法 ,对 体质健康 的测 试 内容 、测试方法和评 价标准 的研 究较 成熟 。纵 观 国际体 质研 究 ,我们 可 以发现 每 一次体 质测 试标准 的改革和推 行 都在 一定程 度上促进 了国 民体质 与健康水平 的提 高。但 是体质标准 是理想化的 、静态 的,而 实施过程是 复杂 多变 的 。体质标 准 的既定 目标 是 否能达 到 ,不仅取 决于体质标准 制 定 的合理性还 取决 于 对 体 质标准 实施过 程 的有效控制 。体 质 的实施 是研 究标准 的最 终 目的 ,是解 决体质健康 问题 的关键环 节 。但是各 国体质研 究中对体质标准实 施过程方面的研究较 少 ,因此 ,体质健康测 试的 实施过程 己成 为 日前体质研究 的重 点 。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 标准在 高等专科学校推行 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艳江 2 . 2 国内体质研 究现状 我 国 自1978年 以来在党和 国家政府 的领导下 , 先后组织 了1979年 、 1985年 、 199 1 年 、 199 5 年 、 2000年和2005年六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测试 , 加强了对学生体质 的调查与研究 , 用科学 的指标评价学生体质 与健康状况 ,进而不断改善和增强学生体质 与健康 水平 。在 面 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 出教育是 “ 以提 高学生的健康 水平 ,培养全面发展现 代化一代新人为宗 旨的素质教育”; 199 9 年6月1 3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中再次强调: “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 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 中华 民族 旺盛 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 要树立 “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 。”目前 ,由于缺乏 运 动而 引起 的 “ 现代文明病 ”的滋 生与肥胖 的不断增加 ,以及 由此引发 的脑血管病 、冠心病 等心血管疾病 的增 多。因此 ,提 高人 民群众特 别是青少年体质和健康 水平 ,不仅是个人对 强 健 的体力 、健康 的身体的需求 , 更是提 高全 民族素质的要求 ,是发展生产 力 ,提 高综合 国力 的要求 ,是将 体育 事业真正成为一项造福 人 民的伟大事业 的要求 。 我 国的学 生体质研究工作始于7 0 年代末 ,主要的研究成果有 : .1 9 7 9 年 1 6 个省市青少年 儿童体质调研 。通过这 次调研 ,初步摸清 了中国青少年儿 童身体形态机 能和素质的现状 、特 点发展规律 ,制定 了代表性较强的身体形态发育 、机能和 身体的评价标准及脉搏 、血压 的正常范围 。 .1985年 中国学生体质 、健康 的全 国性 调研 。这 次调查测试 了2 9 个省 、 (区、市 ) 的28个 民族7一2 2 岁学 生9 0 2337人 ,测 试 形态 、机 能和 素质指标20项 ,健 康指 标9项 。调 查规 模之大 ,测试指标之 多,在世 界上也是罕见的。特别 是对少数 民族学 生体质的大规模 调研 , 填 补 了我 国在 该领域 的空 白。 .199 1 年 中国学生体质 、健康 监测 。 1986年 中联合青少年 体质研 究 。 这 次 调查对象是中国北京和 日本东京7一2 0 岁在校学生 ,其 中中国4200人 ,日本438 0 人, 共计8580人 。测试 形态指标2 8 项 ,机 能 和运 动 能力指 标 n 项 。另外还 进 行 了生活情 况 调查 。 通过这 次调卉,对中 日青少年家庭 结构 、生活作息 、生 长发育 、身体机 能 、运 动 能力 、性 发 育 及骨龄 进行 了全面 的 比较 与分析 , 探 讨 了相 互 关 系并制 订 出形态 、 机 能 及素 质的评 价标 准 。 .1975年 、1985年 两 次9城 市 儿童 体 格 发育 调研 。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艳江 .19 8 0年 、1 9 8 7 年、1 9 9 1 年为制定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每次都对近 1 0 万大中小 学生进行1 0 项指标测试 。 .19 9 4年全国职工体质调研 。 这次调研 ,是国家体委会同全国总工会共 同领导与组 织全国1 8 个行业 以及北京市共 1 0 0多个单位 ,对近 1 3 万职工进行 了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2 0 项指标的调查与测试。通过这次测试 ,一方面了解 了我 国体质 、健康现状和发展变化规律 , 另一方面利用测试数据 ,制定 了 “ 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 ”。 .1995年对全 国30个省、市、自治区7一22岁学生的2 7 项指标进行体质健康测试 。 .1 9 9 7 年全 国职工体质调研成年人体质监测 。 .199 9 年国家科技部课题 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 的研究通过专家鉴定 。 .2 0 0 0 年 ,在对全国3 1 个省 、市、自治区7一 22岁学生的1 8 项指标进行第 四次体质 与健康 调研 。 .2002年7月, 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总结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和 “ 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成功经验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联合组织 国内部分专家研制 了 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 。 .20 0 5年 ,在对全国3 1 个省 、市、自治区开展 了第五次7一2 2 岁学 生体质与健康调 研 。 2 . 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概述5 23 .1 标准 的性质 标准 是 目前我 国教育 部和体育总局推行 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 , 贯彻落实的是“ 健 康 第一 ”的指导思想 ,是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的组成部分,它 与 “ 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之 间是一种取代 与被取代 的关系,是现阶段学校体育学生体质健康评价 的主要依据 。它 于2002 年 问世 ,开始在 国内一些地方进行试点,并逐渐在全 国范围推)” 实施 。该 标准 强调的是 促进 学生身体 的健康发展 。 5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等联合编 著. 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 )解读 j l , 北京:人 民教育出版 社,2 0 0 2 .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艳江 23 . 2 标准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全 日制小学 、初级中学 、普通 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 高等学校 的在 校学生 ,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分为小学一 、二年级组 、小学三 、四年级组 、小学五、六年 级组 ; 初 中及 以上年级每年级为一组 ,大学为一组 。 23 3 标准 的测试 内容 标准 主要从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其 中各学生组设置有不完全相 同的测试项 目。测试项 目分为必测项 目与选测项 目,选测项 目 由各地 (市 ) 级教育行政部 门在测试前随机确定 。详细测试项 目如表 1一1。 表 1一 1 标准 的评价指标和得分表 (初 中、高中、大学) 年级评价指标得分 身高标准体重 台阶试验 、1000 米跑 (男)、800 米跑 (女 ) 初 中 、高 中 、大学肺活量体重指数 50 米跑 、立定跳远 坐位体前 屈、仰卧起坐 (女 )、握 力体重指数 说 明 : 表 中评 价指标 中列举 两 项或 两项 以上 的为选 测项 目。 考虑 到城 乡的不 同情况 , 标准 中的台阶试验指标农村学校可选择测试相应 的选测 指 标 ,城 市 学校 统一进 行 台阶试验 的测试 。 2 . 4 国内有关 标准 研 究现状 白2002年 标准 问世 以来 ,国 内很 多学者就其某些方面进 行 了多方位 ,多角度 的探 讨 研 究 ,涉 及研 究 内容土要有 以下儿 个方 面 :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艳江 2 . 4 . 1 标准 实施现状调查分析与测试结果报告 这类研究生要针对学校实施 标准的情况 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代表性文章 如下 : 李宜南等在 “ 北京大学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报告 ” ( 2 0 0 3,5,中国学校体育 ) “ 中指 出: 体质测试为体育教学服务,但在组织管理上应脱离于教学; 测试工作具有重要科研 价值 ,测试结果应该科学、严谨 、准确 ; 测试仪器的误差率应有合理统一的标准 ,目前一些 测试仪器不够成熟 ,耐久性较差,故障频繁; 测试过程 中无法实现测试动作的标准化控制 , 降低 了测试结果的科学有效性 。 韦军湘在 “ 广西高校试行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分析”(200 4 ,9,体育学刊) 中 指 出: 标准中的评分标准有所降低 ,因而它更适合 当前广西 自治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 实际情况 。测试成绩在总体上 比执行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时明显提高,但提高的只是分 数 ,而不是学生实际的体质健康状况 ,不能因为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 “ 合格 ”以上就放松对 学 生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的培养 。另外韦军湘在 “ 试行广西 高校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的研 究报 告 ”( 2 0 0 4,1,广西中医学院学报)中指 出 标准 测试成绩并不处于正态分布状态 (两 头小,中间大),优秀率 (尤其是男生的优秀率)偏高,不及格率较低 。 周晓艳等在 “ 对 高校 实施 标准 的调查分析 ” (200 4 .1 2 ,浙江体育科学 ) 中指 出: 浙 江 高校 教师 认为 目前推 广 标 准 最 大 的困难 依 次是观念 问题 ,经 费问题 ,器材 问题 ,组 织 问题 ,另外指 出对 标准 的熟 悉掌握 也 需要 一定 的过程 。 上述报 告主要针对 不 同地 区在 实施过程 中 问题进 行 了总结 、归纳 ,结 果提 示不 同地 区在 推 行过程 中,对 标准 要求和理解不同,均从各 自的角度对探讨 了 标准 实施过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 以及推 行 标 准 中的经验 等 问题 。 2. 4 . 2 对 标 准 测试指标 的研 究 这 类 研究 主要 从 标准 测试 指标 的客观性 ,可 行性 ,有效性 等方面 对 标准 的指标 设置进 行 分析 。总体上 ,研 究 重 点针对测试项 目的设置 ,个 别项 目的测试 要求 , 标准 的 评 分特 点 以及 对 标准 部 分 内容 的质 疑方 面 。 “ 李宜南, 万 1 .北 京 人学 学 生体质健康 标准“ 测试报 告. 仁 j 中国学校 体育, 20 ( 玛 年第 5 期 :54 , 韦军湘. 广一 西. 只 .校试 行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的情 况分析. i j i 体育学 刊, zl x)4 年第 9 期: 78一 80 北京体育 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等专科学校推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李艳江 南京大学孙雯在 “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中现存 问题 的分析研究 ” (2004,6,南京体 育学院学报 ) 【 9 中指出: 测试指标不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