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李见罗止修之学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李见罗止修之学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李见罗止修之学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李见罗止修之学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李见罗止修之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i i ii ii ii i i ii ii i ii ii ij y 191219 6 李见罗身处中晚明时期,曾师从邹守益,学致良知之学,是为王 阳明的再传弟子。他在反省王阳明以“知 为体的思想上,提出了以 峨| 生 为体,“性体至善 、“止于至善 、“修身为本”的“止修 之学。 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是天理,是与物相对的道德实践的主宰。而 李见罗则认为良知只是形而下的感触知觉,无法做为形而上的本体、 道德实践的主宰,他提出以虬| 生 为体,认为“性有定体,故言性者 无不是体”,且此性体是至善的。但是,至善的性体也会因为私欲的 蒙蔽导致不善行为的产生,因此,必须施以“止 与“修 的工夫。 “止 是从“透性”的角度谈工夫,要“知止为宗”,通过“悟 、“默 识”、“时时收拾精神 的工夫以透性、以复性。“修”从是应物角度 谈工夫,即要以“修身为本”,通过格致诚正、允执厥中、省身克己 的工夫以修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心正、意诚、知致、物格、家齐、 国治、天下平,最终达到“止于至善 的目的。 和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撇开了李见罗止修之学一些表现于外的 具体命题,深入这些命题后的本体论依据,从本体与工夫的角度对李见 罗止修之学进行系统的探析。全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 旨在论述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 主要介绍李见罗其人及止修之学之产生,包括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理论渊 源;第三部分从本体与工夫的角度对李见罗止修之学进行了梳理,为文 章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为对李见罗止修之学的总体评析,包括止修之 学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止修之学“修身为本 的现代启示。 关键词:李见罗,止修,止于至善,修身为本 r a b s t r a c t l ij i a n l u oi sac o n f u c i a nli v e di nt h em i d l a t em i n gd y n a s t y h eo n c es t u d i e da b o u t “h o wt oc a r r yo u ti ng o o dc o n s ci e n c e a s af o l l o w e ro fz o us h o u y i ,w h os t u d i e df r o mw a n gy a n g m i n g ,t h e g r e a tm a s t e ro fk i ns c h o o lc o n f u c i a n i s m i nt h i n k i n g a b o u t w a n g st h o u g h tb a s e do nt h eo n t o l o g yo fz h i ( z h c n 矢1 :i ,alig h t e d s t a t u si ng o o dc o n s c i e n c e ) ,w a n ge m p h a s i z e dt h eo n t o l o g yo f k i n g ( z h - c n 性,t h ep r o p e r t yo fm i n d ) ,x i n giss u p r e m eg o o d , “t or e s to n l yw h e nt h eh i g h e s te x c e l l e n c ei sr e a c h e d t o c u l t i v a t eo n e s e l f sm o r a l i t yi sb a s i c a l l yi m p o r t a n t ”,w h i c hi s c a ll e d ”z h i x i u ”( z h - c n :止修) t h e o r yb yt h ea u t h o r i nw a n gs h o u r e n st h e o r y ,”g o o dc o n s c i e n c e i st h e1 a wo f u n i v e r s e ,t h ec o n t r o l l i n gp o w e ro fm o r a lp r a c t i c eo p p o s i t et o t h eo b j e c t s y e ti nl i so p i n i o n ,i tn o tm e t a p h y s i c so rt h e c o n t r o lli n gp o w e r ,b u tj u s ts e n s e so fi m m e t a p h y s i c s t h e r e f o r e h ep r o p o s e dx i n ga sh i so n t o l o g y ,x i n gh a sac e r t a i nb o d y ,t h u s i t o n t o l o g y ”:i na d d i t i o n ,x i n gi s i d e r e d l yoodltso n t o l o g y1 na d d l t i o nx 1 1 sc o n s l s u p r e m e l yg o o d :, h o w e v e r ,m a n sm i n dp r o p e r t ym a yb el e a d e dt oc a u s ee v i l b e h a v i o u r sw h e ni ti sc o v e r e db yp r i v a t ed e s i r e s t h e r e f o r e , t h ee f f o r t so f z h i ( z h c n :止) a n d ”x i u ( z h - c n :修) c u l t i v a t i o n sy 。“z h i “i se m p h a s i z e dw i t h 。j;:e t t ltransparentls n e c e s s a r y 1 seh a s l z e dw 1t h eg e t l n gt r a n s p a r e n p r o r i t y e f f o r t s ,w h i c hi n c l u d e st h eg a o lo f k n o w i n gw h e r et o s t o p “。t h r o u g ht h ee f f o r t so f “i l l u m i n a t i o n “。m e d i t a t i o n a n d t ob es e l f c o n s c i o u sa l lt h et i m e t og e ta n dr e c o v e rt h e t r a n s d a r e n tp r o p e r t yo tm l n d x 1 u1 sa 1 s 0ac o n c e p to士thel , n t h e o r yo fc u l t i v a t i o no ff a c i n gt oo b j e c t s ,w h i c hs t a t e do n t h eb a s eo f s e l f c u l t i v a t i n g “b y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t h i n g si st o a t t a i nk n o w l e d g e ”b ea tt h em e a n ”a n d ”s e l f c o n t r o l l i n g ” o n l yi nt h i sw a y ,c a nh e ”h a v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t h i n g s ,p e r f e c t h i sk n o w l e d g e ,b es i n c e r ea n dh o n e s t ,s e th i sh e a r tr i g h t , c u l t i v a t eh i m s e l f ,e d u c a t eh i sf a m i l y ,r u l eh i ss t a t ew e l l , c a r r yf o r w a r da l lt h ei n h e r e n tv i r t u e si nt h ew o r l da n dt or i d p e o p l eo fm a t e r i a l ”a n df i n a l l yr e a c ht h es u p r e m e l yg o o d d i f f e r e n tf r o mo t h e rr e s e a r c h e sb e f o r e ,t h i st h e s i sd r o p s s o m ed e t a il e ds t a t e m e n t so fl i s ,b u t g e t sd e e pi n t o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o ft h e mt oa n a l y z et h e m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w i t ho n t o l o g y a n dt h et h e o r yo fc u l t i v a t i o n t h e r ea r e4p a r t so ft h i st h e s i s : p a r tii st h eb r i e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t h em o t i v e so ft h i st h e s i s , t h eb o o k sr e v i e wa n dt h er e s e a r c hi d e aa n dm e t h o d s p a r tii f o c u s e so nt h ep r o f il ea n de x p e r i e n c eo fl ij i a n l u o ,i n c l u d i n g t h es o c i a lb a c k g r o u n da n dt h e o r yr o o t s p a r ti i ii st h em a i n b o d yo f t h i st h e s i s ,a r r a n g e di no n t o l o g ya n dt h et h e o r yo f c u l t i v a t i o n p a r ti vi sag e n e r a lc r i t i c i s ma n dv a l u a t i o no f l ij i a n l u o s t h o u g h t ,i n c l u d i n g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d o n a t i o n , 1 i m i t sa n dt h er e v e l a t i o no fh i st h e o r y k e yw o r d s :l ij i a n l u o ,z h i x i u ,t or e s to n l yw h e nt h eh i g h e s t e x c e l l e n c ei sr e a c h e d ,r e a c h i n gt h es u p r e m e l yg o o d i st h eg o a l 中文摘要j i a b s t r a c t i i 绪论1 第一章李见罗止修之学的产生7 第一节李见罗生平行略、讲学及著述7 一、李见罗生平行略7 二、李见罗讲学及其著述9 第二节李见罗止修之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 1 一、中晚明的政治背景1 2 二、中晚明的经济背景1 4 三、中晚明的文化背景1 5 第三节李见罗止修之学形成的理论渊源1 6 一、对传统儒家修身理论的继承1 7 二、对王阳明致良知说的批判1 8 第二章李见罗止修之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体系2 2 第一节止修之学的逻辑起点2 2 一、以性为体2 2 二、性体至善2 5 三、发用有善有不善2 8 四、摄知归止2 9 第二节止修之学的工夫论3 1 一、知止为宗3 1 二、修身为本3 6 三、止修关系 第三章李见罗止修之学的评价 第一节李见罗止修之学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李见罗止修之学的理论局限性 第三节止修之学“修身为本 的现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李见罗i 卜修之学研究 绪论 李见罗( 1 5 1 9 1 5 9 5 ) 名材,字孟诚,江西丰城人,曾学于邹文 庄,学致良知之学,是为王阳明的再传弟子。王阳明在平定宸濠后, 总结以前不同时期的讲学宗旨及对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的体悟而提 出了“致良知”说,对良知的内容、性质及致良知的方法提出多方面 的见解。阳明后,“良知”成为其弟子的热议话题,弟子们各抒所见, 有不同的发挥,但总体上来说,大致有两个方向:一种认为良知天然 具足,顺其流行即可;另一种认为致良知之功只在后天为善去恶上, 除此别无功夫。无论何种见解,其所谓“良知 都为阳明所说“所性 之觉 、“天地万物发窍处 ,把良知上升为天命之性与能体觉此性、 显露此性的知体。这就含蕴着以知觉掩蔽天理的可能,这种掩蔽极可 能导致人性中自然的一面、本能的一面的提升,以致冲破理欲之大防。 李见罗看到了这种危险。加之,其所处的时代正是王学从鼎盛走向衰 微的中晚明,王学不但受到来自江门弟子的激烈批评,而且受到来自 程朱学者的猛烈抨击。当然,更重要的是王学自身的流变,其末流己 出现诸多弊端。为奋起救弊,李见罗提出了以“性”为体、“知止为 宗”、“摄知归止、“止于至善”、“修身为本的“止修”之学,补王 学之偏、救王学之弊。也因为此,见罗享有“王门孝子 之称。黄宗 羲说:“今讲止修之学者同,兴起未艾,其以救良知之弊,则亦王门 之孝子也。” 一、研究动机 本文以李见罗“止修 之学研究为题,原因如下: 其一,见罗学于邹守益门下,但明儒学案中黄宗羲却将其别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 _ _ _ - - _ - _ - _ _ - _ i - _ _ - _ _ _ _ - _ - _ _ _ _ _ _ - 一 ( 清)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 第七册( 止修学案序) 【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 9 9 2 :7 7 8 硕士学位论文 立一案,名为止修学案,而不像其师邹守益及其他王门弟子,如 王龙溪、钱德洪、欧阳南野等人那样明确归入王门。纵观整部明儒 学案,以一人单独列一学案者,除见罗之外,仅阳明、蕺山两人。 众所周知,明儒学案以阳明为中心,以蕺山为殿军,黄氏将见罗 与阳明、蕺山相比肩而专立一案,足可见见罗之学有其自身特殊之处。 黄氏自己解释其此举的理由是“见罗从学于邹东廓,固亦王门以下一 人也,而别立宗旨,不得不别为一案。” 其二,后人对于见罗“止修 学说的评价各一,分歧很大。顾宪 成评价极高,认为:“李见罗先生表彰大学,特揭出知止知本两言, 可谓洞彻孔孟之蕴。 ;高攀龙对李也有很高的评价,他曾对同乡好 友叶茂才说:“李见老揭修身为本,于学者甚有益,故游其门者俱切 实可观,其于明宗之旨,盖未尝不心服也。”固;刘蕺山指出:“文成 而后,李先生又自出手眼,谆谆以止修二字压倒良知,亦自 谓考孔、曾,俟后圣,抗颜师席,率天下而从之,与文成同。昔人谓 良知醒而荡,似不若止修二字有根据实也。”;黄宗羲对其 则评价不高,他认为:“其实先生之学,以止为存养,修为省察,不 过换一名目,与宋儒大段无异,反多一张惶耳。;许敬庵日:“见 罗谓道心人心,总皆属用心,意与知总非指体。此等立言,不免主张 太过。”;清初朱子学者吕晚村则把见罗的“止修”之学贬为阳儒阴 释之术,认为:“将知本强合于知止,提示止修而造语。此恐止时不 能止至善,修时不能修格致诚正耳! ”,等等各执一端。本人选李见 ( 清)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 m 】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 0 0 5 :7 7 7 ( 明) 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 ( ( 小心斋札记卷三)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2 :1 4 5 ( 清) 高廷珍著东林书院志二十二卷( 卷七景逸高先生行状) 【m 】济南:齐鲁书 社,1 9 9 6 :1 0 4 ( 清) 黄宗羲,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 卷三十一( ( 止修学案) 【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8 :1 3 ( 清) 黄宗羲,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 卷三十一止修学案) 【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8 :6 6 8 ( 清) 黄宗羲,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 卷三十一止修学案) 【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8 :6 6 8 ( 清) 吕留良,周在延辑天盖楼四书语录四十六卷( 卷二大学) 【m 1 北京:北京出版 社,2 0 0 0 :2 9 李见罗止修之学研究 罗的“止修”之学为研究课题,是想通过分析梳理、系统研究见罗思 想,给其一个客观的评价。 其三,从研究现状来看,近代以来对于见罗学说的系统研究尚不 多见。从本人所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尚无专门研究见罗其人及思想 的专著,研究见罗学说的论文有八篇,散见于哲学史及其它著作的主 要有四本,由于受篇幅之限,都难以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本文 选此题,拟从本体与工夫的角度来统筹李见罗的整个思想体系,力求 开新,弥补空档,丰富和推进对见罗思想的研究。 第四,当代多数人愈来愈淡化修身,有些甚至抱有无所谓的态度。 然而,修身对于当代人而言,又决不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事情, 它是完善道德人格、提升道德境界的必由之径,同时也是维系当代良 好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从现实意义上来讲,本文一 以此为题,研究见罗所倡“止于至善”、“修身为本 的“止修 之学, 可为我们当代人的修身及当代修身理论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 二、研究综述 尽管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为李见罗别立一案,且称其为“王 门之孝子 ,但恐因黄宗羲又称其“著书数十万言,大指不越于此, 许多学者对李见罗并没有特别关注,有关他的思想资料因而也不充 分。国内外至今尚无关于李见罗思想研究的专著,散见于哲学史及其 他著作的主要有四本,论文有八篇。 以上所提四本主要著作分别为:唐君毅著中国哲学原论原教 篇、张学智著明代哲学史、冈田武彦( 日) 王阳明与明末 儒学、周炽成著复性收摄高攀龙思想研究 。唐君毅先生 ( 清) 黄宗羲,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 卷三十一止修学案) 【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8 :6 6 7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6 张学智明代哲学史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 旧】冈田武彦著吴光,钱明,屠承先译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0 周炽成复性收摄一一高攀龙思想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7 硕十学位论文 所著专论了宋明以来的儒学发展,李见罗止修之学是作为罗念庵之主 静知止以通感之道的一节内容附论于后;张学智的明代哲学史把 李见罗“止修 之学作为单独一章内容,从其思想所涉及的重要概念 范畴入手,如止与修、知与性、心与性,以此为纲,构成概念范畴的 框架,理出了此框架中的逻辑关系,得出了止修宗旨及其内在矛盾, 并将其与黄绾的“艮止”、聂豹的“归寂”做了比较,认为见罗的“止 修”与黄绾的“艮止”功夫趋向上有相似之处,聂豹“归寂”的“寂 是指性,见罗言止于性,从这意义上看,见罗与聂豹又具相似性;日 本冈田武彦的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一书,在我国有很大的影响力, 书中他将阳明后学分为三派现成派、归寂派和修正派,李见罗便 是在修正派之后唯一列出来的思想家,冈田武彦从见罗宗性并严于心 性之辩开始,以“知止为宗 、“摄知归止 为承接,再到“止于至善 、 “修身为本 阐释了见罗之思想;周炽成复性收摄高攀龙思想 研究,立一小节“高攀龙与李见罗”,将李见罗作为影响高攀龙的第 二人加以论述,指出了李见罗思想对高攀龙的影响,如高攀龙身本论 便是得益于李见罗的止修之学。 期刊论文:大陆地区关于李见罗思想研究的的论文为5 篇,有赵 刚、郑婷、邱忠善试析明儒李材的 改本兼与朱子 比较,姚才刚明儒李材的修身学说与当代人的修身、 传统儒家修身学说及其现代价值以李材为中心 ,张克伟李 见罗其人及“止修 之学,刘辉平晚明学者李材“止修学”刍 议,此几篇论文大都以“修身”为切入点。相对而言,港台地区 对见罗思想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细致些,如刘姿君李见罗“止修说 赵刚,郑婷,邱忠善试析明儒李材的大学改本一一兼与朱子大学章句比较【j 】复 旦学报,2 0 0 2 ( 2 ) :4 0 - 4 6 姚才刚明儒李材的修身学说与当代人的修身【j 】船山学刊,2 0 0 8 ( 4 ) :1 9 8 - 2 0 0 姚才刚人文论丛 c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6 :6 0 5 - 6 0 9 张克伟李见罗其人及“止修”之学【j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9 4 ( 4 ) :1 2 - 1 6 刘辉平晚明学者李材“止修学”刍议【j 】中州学刊,1 9 9 0 ( 4 ) :6 0 6 3 李见罗l :修之学研究 析论、吴秀玉明中晚期李材的理学思想研究固,论文中,研究 者依据阳明学思想发展的义理变化,结合晚明时期特有的政治社会背 景,来展开对李见罗思想的研究,较之大陆而言,港台地区的的学者, 对于李见罗的思想有一个比较全面而透彻的把握。 另外,关于李见罗止修思想的硕士学位论文一篇,2 0 0 2 年复旦 大学赵刚的李材止修思想研究。文章将李见罗思想演变过程划分 为三个时期:三十九岁( 1 5 5 7 ) 以前为早期,见罗还未形成自己的学 术观点,基本接受当时流行的“至良知 说;三十九岁至五十四岁 ( 1 5 7 2 ) 为中期,“止修思想的形成期;五十四岁以后为晚期,“止 修”思想的成熟期。论文主要分析了李见罗的大学改本,将其与 朱子的大学章句做了认真比较,认为李见罗的大学改本对朱 子的“三纲八目 结构有所突破,以其“止修 学说为基础,提 出了一种以“知止 、“修身 为中心的全新的大学义理模式。对 “以本为宗 、“止于至善 、“修身为本 等观点进行了分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和以往的研究比较起来,本文在认真研读李见罗原著的基础上, 参阅国内外学者对李见罗思想的研究成果,撇开李见罗止修之学一些 表现于外的具体命题,深入到这些命题后面的本体论依据,从本体与 工夫的角度尝试对李见罗止修之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审视探析,揭示 其内容和本质。这种研究视角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避免先入为主,以一 种预先设定的模式来解读见罗止修之学,并避免对他的一些命题作出 牵强附会的理解。 文章正文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为了全面客观地评析见罗的止修之 学,本文首先从形成其理论的中晚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对传统 儒家修身理论及王阳明“致良知”学说进行历史考察,溯寻其理论形 刘姿君李见罗“止修说”析论【j 】当代儒学研究,第3 期 吴秀玉明中晚期李材的理学思想研究【j 】宜兰技术学报,2 0 0 1 ( 7 ) :1 0 9 1 2 0 硕十学位论文 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紧接着,主体部分通过对李见罗止修之学 的本体与工夫的系统分析,全面提炼概括其理论主体思想,还原其学 说的内在体系,发掘其理论特色和实质。最后,对李见罗止修之学的 理论意义和其局限性以及现实意义进行评定,希望能把历史人物还原 于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辩证的看待见罗思想的价值。 就研究方法而言,本文一是从文本出发,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考究, 并借鉴己有研究成果,揭其真义,示之实质;二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的方法。本文把历史人物还原到其所处的历史年代,对李见罗止修思 想的形成、内在体系和价值做出全面的认识。三是比较研究法,通过 比较研究考察和探析见罗止修之学的精髓和特色。 一、李见罗生平行略 李见罗名材,字孟诚,江西丰城人,生于一五一九年( 明武宗正 德十四年) ,卒于一五九五年( 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 ,终年七十七岁。 师从邹守益,是为王阳明再传弟子。 李见罗生于仕宦家庭,其自称:“世家丰城之湖茫里。当唐乾道、 乾宁间,有陇西公崇者,父子登进士,相继为豫章刺史,因家焉。其 六世孙徒是,卜创今基,为公( 指李遂) 初迁之祖。积庆载德,世有 达人,阅晋、汉、周、宋、元暨今六百余岁。 其父李克斋( 1 5 0 4 1 5 6 6 ) 名遂,字邦良,谥襄敏。因曾隐居于家乡的罗山,自号罗 山山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其母为李克斋元配赖氏,赠“夫人”。 李克斋是王阳明在江西讲学的早期听众,与王阳明最著名的门人邹东 廓( 1 4 9 1 - 1 5 6 2 ) 、欧阳南野( 1 4 9 6 1 5 5 4 ) 、王龙溪( 1 4 9 8 1 5 8 3 ) 、 聂双江( 1 4 8 7 1 5 6 3 ) ,以及罗洪先( 1 5 0 4 1 5 6 4 ) 等交往密切。 李见罗自幼便是在这样一种被王学所笼罩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嘉靖四十一年( 1 5 6 2 年) ,李见罗考中进士,授刑部主事,至此 开始其仕宦生涯。见罗向来追随邹东廓讲学,嘉靖四十二年,以学业 未成,上疏乞求准假归里,四处访学于王阳明的重要弟子王龙溪( 1 4 9 8 1 5 8 3 ) 、钱绪山( 1 4 9 6 1 5 7 4 ) 等,与其诘问辩论。嘉靖四十 四年,李见罗之父李克斋病危,见罗“闻父疾弛赴南都 。次年十月, 其父死于乡里,见罗在家乡守孝数年。隆庆三年回到京师,复刑部主 事原职,后改任兵部郎中,隆庆年末出任广东佥事。在位期间,李见 ( 明) 李材观我堂稿( 卷二十二先考大司马襄敏公克斋府君猷行述) ( 明) 李材观我堂稿( 卷二十二先考大司马襄敏公克斋府君猷行述) 硕十学位论文 罗战功卓著:先是破罗旁、新会之贼,接着又于电白、雷州、英利一 带大破倭寇,后又于阳江收降贼首许恩,岭西一带归于平静,见罗本 人也因此“录功,进副使。”明史有载: “罗旁贼猖獗,材袭破之周高山,设屯以守。贼有三巢在新会境, 调副总兵梁守愚由恩平,游击王瑞由德庆入,身出肇庆中道,夜半斩 贼五百级,毁庐舍千余,空其地,募人田之。亡何,倭五千攻陷电白, 大掠而去。材追破之石城,设伏海口,伺其遁而歼之,夺还妇女三千 余。会奸人引倭自黄山间道溃而东。材声言大军数道至以疑贼,而返 故道迎击,尽杀之。又追袭雷州倭至英利,皆遁去,降贼渠许恩于阳 江。录功,进副使。锄 万历三年,首辅张居正( 1 5 2 5 1 5 8 2 ) 主持国事,李见罗因与 张居正不合,遂托病辞官,引疾归里。明分省人物考卷五十七载: “( 李见罗) 以圣学兼武功,稍见忌于当路。遂引疾求退,精学问者 十年。”由此,李见罗在家乡一直待到万历十三年,这十年间是李见 罗“精学问”的一个集中时期,与罗近溪、王塘南、许敬庵、胡庐山、 顾宪成等人往来论学。居正卒后两年才起官山东,之后因其才而上调 辽东开原。不久又徙官云南洱海参政,升按察使,备兵金腾。金腾地 区临近缅甸,常被缅人侵掠,而孟养、蛮莫两土司处于它们中间,于 是李见罗联合两土司,“以夷攻夷”,大破缅军。巡抚与总兵官以大 胜上报,皇帝下诏命令进行审察,审察结果尚未上报,而李见罗升右 佥都御史,抚治n i g h 。 万历十五年( 1 5 8 7 ) ,李见罗在郧阳任上遭遇兵变。见罗爱好讲 学,上任n i g h 后,以郧阳巡抚的身份提倡讲学,迅速吸引了周边地区 大量士子前来,来学者被安置于学宫,见罗则派部下士兵供生徒役使, ( 清) 张廷玉等撰明史( 卷二二七)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7 :5 9 5 6 ( 清) 张廷玉等撰明史( 卷二二七)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7 :5 9 5 6 ( 清) 张廷玉等撰明史( 卷二二七)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7 :5 9 5 6 李见罗j 卜修之学研究 士兵多有怨气。加之,郧阳府学、郧阳县学诸生以官学所在风水不佳, 影响数十年来本地的科举中试率为由,要求改选学址,且相中了参将 公署所在地,获得李见罗同意。拥有强硬政治后台的新任参将米万春 莅任后,唆使营军捣毁诸生住所及学坊以示报复,围逼军门,主导了 这场兵变。据明神宗实录记载: 先是,郧抚李材不操练军士,日惟讲学自喜,优青衿而严武弁, 积不能平,及议撤参署为学宫,而军士梅林等攘臂一呼,遂成大乱, 甚至文庙牌位亦被毁。时万春虽抵境未任,实嗾之;而任后所以窘辱 院道府官者,致不可堪。 由于米氏暗中作梗,兵变事情久久未能平息,万历十五年十一月, 李见罗被命“回籍听勘” 。次年,有人受当权者指使,勘劾李见罗 在云南金腾破缅之功虚妄不可信,李见罗因此被逮往京师,囚禁于狱 中五年之久,直至孟养使者来朝进贡,述说缅人侵犯、朝廷救助破敌 之情形,神宗的怒气才得以稍许消退。万历二十一年( 1 5 9 3 ) ,李见 罗出狱,发配至福建漳州镇海卫。万历二十三年( 1 5 9 5 ) ,卒于家乡, 终年七十七岁。 即便是囚于狱中,戍于镇海卫,向李见罗求学的门徒也可谓是络 绎不绝,明史有载:“材所至,辄聚徒讲学,学者称见罗先生。系狱 时,就问者不绝。至戍所,学徒益众。许孚远方巡抚福建,日相过从, 材以此忘羁旅。久之赦还。卒年七十”。 二、李见罗讲学及其著述 在中晚明时期,王门诸子以及当时知识界的主要人物积极从事和推 广讲学活动,正如陈来在其明嘉靖时期王学知识人的会讲活动中 指出王门讲学是阳明学作为一种“跨地域的话语体系”得以形成的一个 上海书店明神宗实录【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0 :3 7 9 6 上海书店明神宗实录【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0 :3 6 0 8 - - 3 6 0 9 明史、明史稿:“卒年七十九”,疑有误 陈来中国学术第四辑【c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0 硕士学位论文 重要机制。 李见罗一生也以讲学从事思想运动,年轻时拜邹守益门下,是嘉 靖末期江右王门讲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嘉靖三十六年秋,邹守益等 举“青原会”,李见罗侍学邹守益于青原,观我堂稿卷七答李汝 潜书五条己卯载:“记得丁巳卯,侍东廓老师于青原会上。”会上, 李见罗受其师指派,发表了一通有关“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的议论 。 嘉靖四十一年,李见罗与罗近溪、罗一山、万合溪等在京相聚讲学, 据盱坛直诠卷下:“壬戌,师( 案,指罗近溪) 在京,大修部司 火房。集一山罗公、合溪万公、小鲁刘公、见罗李公、鲁源徐公辈, 日夕聚论,商确理学。 是年,李见罗举进士,授刑部主事,得与罗 近溪相识c 据李见罗观我堂稿卷二十一赠近溪罗先生守宁国 府壬戌载:“辱君以臭味之似,忘年而与友。”嘉靖四十三年,李 见罗与王龙溪会于武林金波园,在湖上浃洵之会,龙溪王先生全集 卷十六书见罗卷兼赠思默:“嘉靖甲子春,比部见罗李子,在告南 还,访予金波园中,得为湖上浃旬之会。往复证悟,颇尽交修。 嘉 靖四十四年,李见罗与魏敬吾、王龙溪等会于洪都,定“洪都同心会”, 龙溪王先生全集卷二洪都同心会约:“回途,与敬吾、见 罗、汝敬、恭整诸同志会于洪都。附近同志每月两会,旧有定约。 诸君地址相望百余里,会不能数,每岁为四会,季月望为始,以十日 为期。会所以南昌双林寺、丰城圣德观二处为定地。”万历二年 ( 1 5 7 4 ) ,“丰城李见罗丈讳材,泰和胡庐山丈讳直会于神冈,郡城同 志亦集,某赴陪。见罗之学不主良知。万历三年,见罗因与张居 正不合,辞官归里,与士友大举会讲于石龙,据见罗先生书卷十 七门人问答载:“乙亥,归自粤,合乡县士友大会于石龙。”等等。 至于其具体讨论什么内容,便不得而知了。 ( 明) 王时槐( 塘南先生自考录,转引自吴震式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 5 2 2 - 1 6 2 2 ,2 3 5 页 李见罗j 卜修之学研究 在长期参与讲学过程中,李见罗的思想发生着变化,据观我堂 稿卷十六答李时乾书载: 区区浅陋,盖尝实致良知者。所以丁巳疑之,曾为知体之说;辛 酉悟之,复为性觉之论;丙寅而后又悟之,乃渐有知本之疑;壬申而 后又悟之,乃断然有信于知本,而确然无恋于致良知矣。 由此见,从笃信“致良知 说到怀疑“致良知说,提出“知本 说、“性觉说,至最后确立其“知本”说( 即止修说) ,李见罗终是 背离了其师说,与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渐行渐远。万历元年,在他能 够完全掌控讲学举办、主导讲学内容的情形下,明确提出了自己发明 的、函括大学“止于至善 、“修身为本 两个重要概念的“止修 之学 ,公开与阳明致良知学说立异,并试图取而代之。此后,无论 是居家、为官,还是在军旅、诏狱之中、流放充军期间,终其一生李 见罗都讲学不辍,随处宣讲自己的止修之学。 李见罗一生著述颇丰,据李见罗先生行略所记,其著述有三 十六种,著有观我堂摘稿二十卷,将将纪二十四卷,经武渊 源十二卷,兵政纪略五十卷,见罗李先生经正录八卷,见 罗全书二十卷,见罗李先生书要三十卷,见罗李先生南中问辩 录要十卷,教学录十二卷,正学堂稿二十四卷,论语大意 十二卷,大学约言一卷,重刻武经必读四十五卷,道性善编、 大学考次一卷,经说萃编二十九卷,解醒语,中庸庸言、 四大儒书、领西兵政抄、考经义疏一卷,见罗义经旨一 卷,见罗李先生读孙子、见罗李先生福堂稿二卷,明经会约 等书,其中涉及孝经、四书、兵家、儒家各个层面,达一百二十四卷, 逾百万余言。 第二节李见罗止修之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紧密相连,反映着所处 i i 硕十学位论文 时代的社会要求。李见罗的思想自然也不例外。正如黑格尔所说:“每 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 它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 多方面在思想理论上的反映。所以,要深刻地把握李见罗思想就必须 对他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历史性的追溯。 李见罗生活在中晚明时期,在他七十七年的生涯中,历经正德、 嘉靖、隆庆、万历四个朝代。嵇文甫在其晚明思想史论中说道: “晚明时代,是一个动荡时代,是一个斑驳陆离的过渡时期。照耀着 这时代的,不是一轮赫然当空的太阳,而是许多道光彩纷披的明霞。 你尽可以说它杂,却决不能说它庸;尽可以说它嚣张,却 决不能说它死板;尽可以说它是乱世之音,却决不能说它是衰 世之音。它把一个时代送终,却又使一个新时代开始。它在超现实 主义的云雾中,透露出现实主义的曙光。正处于这一过渡时期的明 朝,一方面是封建专制政治的加强,而腐败现象日趋严重,国势由强 转弱;另一方面是土地兼并日益加剧,耕者无其田,造成大量农民破 产,同时商品经济繁荣起来,个别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民风由俭入奢;再者,王阳明致良知说风行天下到王门出现明显分化, 王学流弊日益显著。这些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转变,对无论是 在朝为官的李见罗,还是归里治学的李见罗,都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一、中晚明的政治背景 明朝中叶之后,皇帝各个昏良无道,皇帝不上朝,不理政事己经 成为惯例。明朝的统治已经颓势毕露,明太祖朱元璋和永乐皇帝勤政 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以荒诞不羁的处事方 式君临天下,他注重的是快乐而不是大明朝的江山,太监和奸险小人 把持朝政,促使朝纲大乱,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突出,短短的二十七年 里,前后有安化王和宁王的叛乱,虽然都被镇压下去,对朝廷的统治 ( 德) 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 】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8 2 :1 2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m 】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8 :0 4 李见罗i = 修之学研究 也没有产生根本的影响,但明朝的国势由此而逐渐的衰退下去,北虏 和南倭的威胁也不断加大。 嘉靖时期,皇帝深居内宫,迷信道教,三十年不理朝政。嘉靖皇 帝当权时重用贪官严嵩,使得清廉和有能力的官员遭到迫害,并在全 国范围内“兴大狱 ,各级官员和百姓受迫害者甚多。这个时候的朝 政较之以前更为混乱不堪。而在嘉靖朝所发生的“大礼议”之争,对 明中后期的政治和学术思想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表面上 是继统与继嗣的礼仪形式之争,而实蕴涵着皇权与相权的政 治之争,以及学术思想上正统朱学与新兴王学之争 。围绕这个问 题,嘉靖时期的文武百官争论了长达二十年之久。在这场人情与礼制, 皇权与相权的拉锯战中,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此后皇权完全的 压倒相权,使得皇帝一意孤行,独裁统治日趋严重,随之而来的就是 政局混乱和政治的腐败。“大礼议 背后的学术之争无疑会对李见罗 的思想产生重大的影响。 隆庆时期,皇帝在位六年,几乎不理朝政,当有政务时,听任群 臣争议,一言不发,人称“哑吧 皇帝。政多纷杂,明朝皇帝的昏庸 导致负责财政的官员的不懂出纳,负责司刑名的不熟悉法律,负责监 察的官员不进行稽查,人们愤愤地指出: “嘉隆以来,纪纲颓坠,法度凌夷。 朝政大权落于高拱等阁部大臣手上。之后,穆宗将皇位传给了尚 在冲龄的太子,是为神宗,而禅宗年幼,将一切权力托付给了内阁首 辅张居正。高拱、张居正皆非奸恶之人,且均有经济才干,堪称救时 良相,使得国家的财政和军事危机得到暂时时缓解,但却并未结束政 局的动荡。在而对于李见罗的人生经历而言,无论是其为官还是为学, 影响最大的要数这一时期,其止修学说便明确提出于这一时期。 张立文论“大礼仪”与朱熹王阳明思想的冲突 j 】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肋,1 9 9 9 ( 2 ) :6 5 - 6 9 夏燮明通鉴( 卷四)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5 9 :5 0 1 3 硕:十:学位论文 二、中晚明的经济背景 经济上,经过明初及中期的发展,战时遭到破坏的经济得到初步 复苏,人民生活日渐改善。然而,明中叶后,土地兼并竞日益成风, 从皇室到中小地主,遍布全国。同时,商品经济虽有所发展,而残酷 的竞争却同样致使贫者日贫,富者日富。大量的农民及小生产者背负 着沉重的负担,最后走投无路只有起义。隆庆年间的农民起义,几成 全国风暴。此外,倭寇不时骚扰边境,蒙古铁骑亦尝入侵。各种开支 以及巨大的浪费,再加上税源的日枯月萎,明廷的财政呈现出巨大的 危机。继而,赋税加大,杂税增多,下层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从而 整个社会就处于极度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时的明朝已经在风雨飘摇之 中。虽经张居正的改革,明朝缓解了部分危机,但“一条鞭法 的赋 税改革,把劳役和赋税相分离,老百姓可以用银两抵徭役、杂役,从 而减少了对封建制度的依附性,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流通,并导 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时,封建社会的母体中出 现了资本主义的幼芽,商品经济、雇佣劳动成为社会经济结构中一个 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些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变迁,对整个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产生潜 移默化的制约作用。传统的纲常名教受到影响。顾炎武( 1 6 1 3 - - 1 6 8 2 ) 曾通过历史考察,对明代中晚期歙县的风尚变化作了如下追述:“商 贾既多,土田不重。操资交接,超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东 家己富,西家白贫;高下失均,锱铢共竞;互相凌夺,各自张皇。于 是诈伪萌矣,讦争起矣,纷华染矣,靡汰臻矣。”在这里,商品经济 的发展,己将温情脉脉的宗法礼让关系抛在一边,代之而起的是“操 资交接”、“锱铢共竞”的冷冰冰的金钱利害关系与纷华靡汰的风尚。 这种竞利求富的世风,同样涉及上层士大夫。何良俊( 1 5 0 6 1 5 7 3 ) ( 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歙县风土论)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2 :7 3 9 李见罗i :修之学研究 在谈到当时社会状况时曾说:“宪孝两朝以前,士大夫尚未积聚 至正德间,诸公竞营产谋利。 更为严重的是,竞相争利不仅出现于 “营产活动 中,而且构成了政治生活的准则。周顺昌( 1 5 8 4 - - 1 6 2 4 ) 曾对明代的官场作了这样的描述:“入仕者如往市中贸易,计美恶、 计大小、计贫富、计迟速。 这种朝市争利的现象,是以前未曾有的。 它表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经营方式的变化,己开始影响正统的纲常 伦理。 三、中晚明的文化背景 众所周知,明朝前期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是程朱理学,明太祖 都曾多次诏示:“一宗朱氏之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 洛关闽之学不讲。”成祖更使儒臣将程朱理学家的著作辑成性理大 全,颁布天下。但实际上,程朱理学自宋元以来,到明初八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