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样本).doc_第1页
开题报告(样本).doc_第2页
开题报告(样本).doc_第3页
开题报告(样本).doc_第4页
开题报告(样本).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 首 大 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题目名称 湘西州贫困成因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20074083042 学 院 商学院 专业年级 07 指导教师 填写时间 2010年11月20日 一、选题的根据: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合国内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1)本选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贫困是一个涉及历史、地域的多元性问题。湘西州的贫困是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信息隔绝,以及一系列历史,文化和社会等遗留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湘西州的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各民族之间较以往更加团结,农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贫困状况有了较大的缓解,但由于湘西州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岩溶干旱区、高寒山区和边远山区的700个村,贫困程度深,贫困范围广。因此,湘西州仍是一个集“老、少、边、穷、山”于一体的多民族欠发达地区。本论文以“湘西州贫困成因与反贫困对策研究”为主题展开,探索湘西州贫困的成因,并提出解决湘西州贫困的策略。在国内缺乏同类研究的情况下,本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讲,本论文将弥补国内尤其是湘西州贫困成因研究的空白,理论上分析湘西州地区贫困的发展概况和人均收入概况,可以丰富湘西州贫困成因相关内容的研究、对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的成因起到补充的作用。从实际意义上说,本论文通过对湘西州反贫困对策的研究,有助于湘西州走出贫困的困境,最终促进湘西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湘西州的成功将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一个例证,进而影响政府合理的扶贫政策的制订。2)综合国内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我国有不少学者对贫困成因与反贫困策略进行广泛的研究,近年来有关贫困与反贫困的著作也不少。王迪云(2001)通过论述湘西州开发的历史、现状、条件和潜力,分析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湘西州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具体对策与措施。石友金(2003)在剖析湖南农村反贫困战略态势的基础上,从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方式、战略方针、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等六个方面确认湖南农村反贫困的战略体系。李琳和陈东(2004)依据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固有的制约因素、特殊的内涵与目标,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湘西州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了实证评估与分析。张宏国(2007)根据抽样调查资料和湖南统计信息网的数据,对30年来湖南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变迁进行分析,并探讨湖南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对策。杨晓青和田清武(2008)在介绍湘西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的现实基础上,研究农民收入低的表现与特征,综合归纳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湘西州今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和对策。王承江(2008)选择湘西州扶贫模式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结合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对湘西州贫困面貌进行系统分析,指出湘西州贫困的长期性和脱贫的艰巨性。陈德祥和吕学芳(2009)认为武陵山区农村贫困人口散居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边区,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扶贫开发难度大,严重制约武陵山区经济的发展,提出扶贫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引导贫困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动迁移是治理武陵山区农村贫困的主要对策。肖志扬(2010)通过对湖南20多个贫困县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开发推进模式、示范基地带动模式和技术培训推进模式等适用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扶贫主要模式,并对模式的应用与发展提出建议。上述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文献从各个方面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更加偏重于历史数据的搜集和对数据的分析来描述湘西州的发展状况。首先,将通过运用2001-2009年湘西州GDP数据来说明湘西州的经济发展现状,并分析湘西州2001-2009年人均收入情况,包括城镇居民收入以及农村居民收入,通过比较分析,说明湘西州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以此阐明湘西州贫困的现状。其次,通过引入经济增长核算公式和新古典增长模型来研究湘西州的贫困成因,主要包括人口增长、资本积累、技术等三大方面的分析。最后,针对具体的成因提出一系列适合湘西州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二、研究内容 引言 文献综述 湘西州贫困地区贫困现状与成因n 湘西州发展概况n 湘西州贫困现状n 湘西州贫困成因 湘西州反贫困对策 结论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研究方法本论文一是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相关研究文献,为开展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二是采用数据搜集与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湘西州历年经济发展的数据,得出湘西州贫困的发展现状,以便对湘西州贫困成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三是强调实证研究,避免理论先入为主,重视数据分析。2、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案主要是运用湘西州的GDP介绍湘西州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概况,然后通过经济增长核算公式和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模型对湘西州贫困的成因进行探讨以及分析,最后依据具体的贫困成因,提出一系列适合湘西州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3、可行性分析本论文在前期的研究工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和案例资料,本人所在单位有湖南省西部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少数民族经济重点学科,拥有金融学、管理学图书3万多册,中外文学术期刊200余种,清华CNKI数据库等网络资源,还拥有专业实验室和计算机机房,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科研保障条件。四、进程安排2010年10月12日-10月18日 选题,确定指导老师2010年10月25日-11月18日 与指导老师见面,撰写开题报告2010年11月19日-11月20日 指导老师就开题报告指导并完成选题2010年11月21日-12月18日 毕业论文第一稿2010年12月19日-12月30日 毕业论文第二稿2010年12月30日-12月31日 论文第二稿审查2011年 1月10 日- 5月 3日 撰写论文第三稿2011年 5月 4 日- 5月12日 撰写论文定稿2011年 5月13日- 5月16日 论文定稿审查2011年 5月18日- 5月31日 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五、参考文献1 王迪云. 大湘西应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探讨J. 经济地理,2001(6):56-60页码如实填写,下同.2 石友金. 湖南农村反贫困战略思考J. 求索,2003(3).3 李琳,陈东. 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估以湖南湘西贫困地区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 (3).4 张宏国. 影响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与对策分析J. 前沿,2007(9).5 杨晓青,田清武. 浅析湘西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8).6 王承江.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扶贫模式的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2008.7 陈德祥,吕学芳. 武陵山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人口贫困化问题研究J. 西北人口,2009(2).8 肖志扬. 湖南贫困地区的农业科技扶贫模式与政策建议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5).9 李琳,蒋荣涛,袁灵. 湖南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探J. 湖湘论坛,2004(3).10 张志勇. 物质资本与经济增长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11 洪名勇. 我国贫困地区的开发扶贫机制探讨基于贵州省的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12 刘艳芳,刘於清. 湘西州民族文化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探讨J. 浙江旅游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