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20110105050126密级 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法探索 学院名称:文学院 专业名称:对外汉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讲师二一五年五月 BACHELORS DEGREE THESISOF LANZHOU CITY UNIVERSITY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bout Measure Word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 Liberal Arts Subject :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Name : g Directed by : Lecturer May 2015郑 重 声 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系,有丰富的量词,因此,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掌握量词成了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本文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现代汉语量词的类型和特点;然后,采取调查法,统计了留学生学习现代汉语量词时易出现的偏误,并对这些偏误的原因做了进一步探析;最后,针对这些偏误及原因,提出了析字法、情景法、认知法等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希望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量词的教与学两方面均取得新的突破。关键词:量词;对外汉语教学;类型和特点;偏误分析;教法与策略AbstractChinese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do European languages,there are abundant quantifiers, therefore, for foreign students, master the quantifier has become a major difficulty in learning chinese.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ypes and features of modern Chinese classifier;Then,adopts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statistics for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modern Chinese quantifiers prone to errors,and has made the further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these errors;Finally,in view of these errors and causes,put forward the word analysis.Keywords:cassifier;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s;type and characteristic; analyzes by mistake;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目录引言1一、现代汉语量词的类型与特点1(一)现代汉语量词的类型11.名量词22.动量词2(二)现代汉语量词的语法特点3二、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偏误分析3(一)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量词中出现的典型偏误31.量词遗漏32.误加偏误43.误代偏误44.错序偏误5(二)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偏误原因分析61.汉语与留学生母语的差异所致62.“个”的泛化63.同音异形量词选择失误74.近义量词选择失误7三、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策略与方法8(一)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策略81.根据母语的不同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82.根据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分阶段教学8(二)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方法91.情景法92.析字法93.认知法9结 语10参考文献11致谢12引言量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按其语法功能,汉语量词一般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如“一个人”中的“个”。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如“看三次”中的“次”和“看三天”中的“天”。对于从小生活在汉语环境中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面对名目繁多的量词早已习以为常,能够自然而然地付诸使用。而外国人学习汉语,面对庞大繁多的量词,往往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方法的探索就显得格外有必要。一、现代汉语量词的类型与特点 (一)现代汉语量词的类型 量词在现代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尽管是在现代汉语词类划分中最后一个划分出来的类,但是经过历代学者们百余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量词的分类,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黎锦熙先生、刘世儒先生的汉语语法教材认为“从功能上分类,量词可分为:甲、附加与名词,就叫名量词,这就作了形附(词类也就转数量形容词)。如:一个人、肉三斤等。乙、附加于动词,就叫动量词,这就作了副附(后附的也叫补语)如:一下笑了、去过四次等。丙、附加于形容词,就叫形量词,这就作了副附(或足语),如,两斤重、一丈长、重两斤;高五尺、矮一截、好一点等。” 黎锦熙先生、刘世儒:汉语语法教材,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43页。两位先生把量词看作名词的附类,分为了三类:名量词、动量词、形量词。 吕叔湘先生把量词分为九类,分别是:“(1)个体量词,如根、面、粒、顶、只、个等;(2)集合量词,如对、双、串、排、群等;(3)部分量词,如些、把、卷、片、滴等;(4)容器量词,如杯、盘、碗、盆、瓶、口袋等;(5)临时量词,如身、头、脸、手、脚、地、桌子等;(6)度量量词,如丈、尺、米、斤、两、公分等;(7)自主量词,如国、省、区、县、年、月、星期等;(8)动量词,如次、遍、趟、下、步、眼、口等;(9)复合量词,如人次、吨公里、秒立方米等”。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页。在吕叔湘先生的分类中,第七种自主量词是现在学术界分歧比较大的一类,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量词,但也有的学者认为它们只是名词,像“三星期”可以加上量词变为“三个星期”,意义并没有改变。还有的学者把量词分为个体量词和非个体量词两类,其中的个体量词与吕叔湘先生所分的个体量词的内涵相同,而吕先生所分的其他八种类型都属于非个体量词的范畴。非个体量词又具体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种,往下又分为定量量词、约量量词或固定量词、临时量词等种类。 不同的学者所主张的分类方法各有其合理之处,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虽然表面上不同,但其实质其实是差不多的,所分的种类也基本能够达成一致。我们在从事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为学生选择对于他们来说更简单、更易学的分类方法。因此笔者建议采取现在被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将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 1.名量词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分两类:(1)专用:度量衡量词:磅、吨、分、分钟、公斤、公里、毫米、角、刻、里、立方、毛、秒、日、元、克、两、米、升;个体量词:本、层、场、次、栋、顿、幅、个、件、节、棵、颗、块、粒、辆、匹、篇、片、艘、岁、所、台、条、位、则、张、只、支、种、幢、座;集体量词:对、堆、副、串、类、批、群、束、双、套、扎、阵、组不定量词:点、派、团、些。(2)临时借用:借自名词:朵、锅、号、壶、画、家、卷、口、筐、楼、路、门、盆、票、题、碗、窝、夜、页、月、圆、枝、州、舟;借自动词:滴、跳、惊;借自形容词:弯、方、斜。 2.动量词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分两类:(1)专用:遍、趟、番、回、下;(2)临时借用:刀、脚、圈、站。 (二)现代汉语量词的语法特点 1.量词同数词或指示代词组合为数量短语或指量短语。如:一吨、三张、四种、两趟、那把等等。2.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如:个个个、棵棵棵、本本本、趟趟趟等等。重叠后表“每一”、“逐一”的意思。3.量词除受数词限制之外,一般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单音节量词重叠可以直接充当主语、定语、谓语。如: 个个是好人(主语) 件件都漂亮(主语) 瓶瓶白酒(定语) 栋栋大楼(定语) 风雨阵阵(谓语)二、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偏误分析 (一)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量词中出现的典型偏误 1.量词遗漏 遗漏偏误指在词语或句子中本该用量词的地方却没有用导致的偏误。如: *我家前边儿有河。 *他有好妈妈。 *她有一水汪汪的大眼睛。 *她俩是一双胞胎姐妹。遗漏了量词“条”,表示拥有或存在的事物宾语,无论是单数或复数都得用量词;遗漏了量词“位”或“个”;遗漏了量词“双”;遗漏了“对”。此类偏误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留学生母语知识的负迁移。比如在韩语中,量词是名词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使用中是可以省略的;在英语中也没有独立的量词词类,汉语的“三本书”译为英语则为“three books”。对于这类偏误,应该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搭配,如:一条河,一场电影,一对夫妻等。然后鼓励学生使用量词,让他们自己进行一些类推,在类推的过程中老师不断纠正他们的错误,这样有利于留学生逐渐接近目的语,即汉语语法的搭配规则。 2.误加偏误是指在不需要量词的地方加上相关的成分或多余的成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个量词并列使用,一种是不该用量词时加了量词。如: *我喝了两个杯牛奶,他喝了一个瓶啤酒。 *我学过一个年汉语。 *小鸟长着一对双漂亮的翅膀。 *我刚来中国的那个天,天气很热。 中的“个”属于多余成分,必须去掉。在汉语里,一件事物名词前只能用一个表示单位的词。中“牛奶”和“啤酒”前分别用了两个量词。删去“个”还是删去“杯”、“瓶”,主要取决于量词与事物名称是否搭配。“牛奶”、“啤酒”的量词命名通常与使用的盛具容器有关,液体的“牛奶”、“啤酒”常用杯、瓶、碗等器皿,所以“杯”和“瓶”可以用作名词“牛奶”和“啤酒”的量词。应去掉不能充当这类名词的计量单位的“个”。中的“年”在这里本身是借用来表示量的名词,它的前边带有数词时,数词与“年”之间不能再加其他量词。中的“对”和“双”任意一个即可。应去掉不能充当这类名词的计量单位的“个”。中“天”按照汉语的习惯用法,是可以借用来表示量的。所以“个”必须去掉,要么前面不加量词,要么用不定量词“些”。 误加偏误纠正起来要相对容易,只需要学生掌握两个量词之间的差别,选取一个恰当的量词即可。 3.误代偏误 误代偏误是由于从两个或几个量词中选取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量词造成的。这两个或几个量词,或者是意义相同或相近,但用法不同,产生了混淆;或者只是形式有某种共同之处,而意义和用法不同。如: *那张词典是我的。 *我认识那位人。 *你等我一点儿,我马上就来。 *我以前来过一遍上海。 是量词“张”与“本”混淆。在汉语里,哪个量词同哪个名词搭配是有一定要求的,不能任意使用。量词“张”、“本”与事物的形状有关。“张”用于平面物体或有平面的物体,如“地图”、“纸”“床”“票”等;“本”用于书籍簿册,如“词典”“杂志”“小说”等。因此,应当把“张”改成“本”。是量词“个”与“位”混淆。“位”一般表示尊敬、礼貌,常用于表示称谓的名词前边,如“老师”、“教授”、“老爷爷”等。“个”用于人时范围很广泛。语气比较随便,口语性很强。应当把“位”改成“个”。中的“一点儿”有时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说明量比较少。句中的动词“等”的时间短暂,所以不能用“一点儿”,应该为表示时间短的动量词“一下儿”或名词“一会儿”。是量词“遍”与“次”混淆。“遍”用于动作从头到尾的完成一次。这个动作的对象总是有一定长度的,而且常常和文字、语言有关,如文章、电影、音乐等。“次”用于表示一件事情发生的数量。应当把“遍”改成“次”。误代偏误出现的较多,其原因也比较多。首先,学生可能比较习惯使用最开始接触的量词,后学的使用频率相对下降。其次,这类量词语义差别非常细微,不易辨别。最后,一些教师遇到这类很难讲透彻的内容,可能会一带而过,这也是造成学生偏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这类量词教学因着重强调循序渐进、分层次、有计划地进行,使学生逐步掌握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量词。 4.错序偏误 错序偏误指的是由于句中的量词与其所修饰的成分放错了位置造成的偏误。如; *我会说汉语一点儿。 *一些巴里亚的衣服放在箱子里。 *我们开了会一晚上。 *那个司机骗过一回我了。在汉语的名量词搭配中,结构顺序应该是数量名的搭配顺序。中的“一点儿”是不定量词,表示少量。可以用在名词前,表示事物的数量很少。句中“一点儿”应该放在“汉语”的前边,表示只会说少量的汉语。中的“一些”也是不定量词,表示少量,应放在名词前边。“一些巴里亚的衣服”应改成“巴里亚的一些衣服”。中的数量结构“一晚上”在句中作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时间的长短,宾语为一般名词多位于补语后。所以应当改为“我们开了一晚上会”。中的数量结构“一回”在句中作动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数量,人称代词作宾语应位于补语前。所以应当改为“那个司机骗过我一回”。 这类偏误,多半是母语干扰造成的结果。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传授语法规则,并辅以较大的词的用法的语料库,让学生习惯汉语思维。 (二)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偏误原因分析 1.汉语与留学母语的差异所致量词偏误的现象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种原因既有汉语本身的原因,也有留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基于汉语的特点而言,量词丰富而且用法复杂,是汉语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对于量词各种各样的分类方式,不是让留学生更易于记忆,而是更加理不清头绪。由于本体研究的不足,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时,必然会出现无法应对学生疑问的尴尬场面,对于有些似乎是违反规则的用法,许多老师只能无奈地解释为“这是约定俗成的,大家记住就好”,但是汉语的量词之多,完全凭记忆对于留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很多留学生的母语背景中,量词很少,甚至没有。对于拥有量词的语言而言,其在意义和用法上和汉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由此造成的意义和用法的干扰,更加剧了偏误出现的频率。因此,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出现量词偏误的原因和现象都不一样。 2.“个”的泛化留学生在学习量词的过程中,由于量词搭配比较繁琐,他们的母语背景又往往缺少量词多元搭配的问题。这就造成语言学习者总是在避重就轻地寻找一种最简单,相对有效的方法,于是,他们试图选用一个日常交流中出现得最为频繁的“个”,并将其视为“万能量词”。加上一些教师在教授量词时也告诉学生,实在无法确定时也可以选用量词“个”,并且屡试不爽。因此,一旦发现量词选用比较困惑时,他们通常就调用这个万能量词“个”,如:三个车、一个狗、两个羊、一个猪、五个树、四个桥、一个书、两个街道外国人这种误用的交流方式,在日常交际中是能够听懂并进行交流的,所以,他们觉得这是一个百试不爽的好方法。而事实上,靠这种“取巧”的方法,是很难学习到地道的汉语的。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都知道这样的“潜规则”,汉语的名词和量词的搭配选用是有一定规定的,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传达意思,表达情感,并不是凭空想象。 而且,在要表达细腻丰富的感情时,量词运用则更要求精确恰当。这也是量词的主要修饰功能之一。比如“一叶扁舟”和“一丝微笑”的说法就比“一条小船”和“一脸微笑”来得精妙细致,就在于“叶”这个量词由名词树叶借用而来,在这里用来形容小舟,形象地描绘出了小舟像叶子的形状,给人以无限想象和形象生动性。而“丝”形容量少,微笑本来相比大笑程度就要小很多,用“丝”来指称更为精确。但是,我们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在不知何为正确的量词时使用“个”,也是一个不错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对此,我们既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也可适度宽容。 3.同音异形量词选择失误 词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许多词有同音异形体,量词也不例外,同音异形量词指的是语音形式相同而书写形式和意义不同的量词。在学习和使用量词的过程中,留学生往往难以区分同音异形量词的不同用法,因此也特别容易出现使用偏误。如“只”与“支”、“棵”与“颗”、“副”与“幅”等。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试卷中,该用“只”的地方用了“支”,如“我生日的时候爸爸送我一支猫”这样的偏误。汉语量词本身就十分丰富,用法也相当复杂,在口耳相授的过程中,由于留学生更容易关注语音。因此,也就更易出现这类偏误。想要恰到好处地解释同音异形量词的区别和特征,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适当运用语源分析的方法,如:“颗”指颗粒状的东西(一颗珠子、一颗红星);“棵”则多用于植物(一棵树、几棵牡丹)。 4.近义量词选择失误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和抽查学生的作业、试卷,我们可以发现,意义十分相近的量词是学生容易出现使用偏误的一个重要内容,如“片”和“块”都是用来称量有一定平面、延伸感的事物,所以当要表示这种类型的事物时,二者混用的情况就很常见。如“他生日的时候,朋友买了一片蛋糕送他”,这样的偏误的出现是由于没有发现语义上的细微差别。那么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也就应该向学生解释量词“片”和“块”的细微差别,“片”用来计量“平而薄的东西”;而“块”计量的物体则有一定的厚度。对于留学生出现的量词偏误,我们既要发现和总结这些现象,更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探讨,探寻其中的深层原因,总结不同的教学方法、策略。三、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策略 前几部分就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量词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本部分将针对前文的偏误分析,结合相关观点,依据相关的教学原则,提出了相应教学对策。 1.根据母语的不同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 由于留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母语背景不一样,有些学生的母语中有量词,有些则没有,还有一些虽然母语中有量词,但和汉语量词的用法有很大的差异,而各国留学生使用的大纲和教材都是通用版本,这样就不具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如果能够在制定大纲和编订教材方面有区别地对待,按照母语进行区分,相信无论是对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还是对对外汉语教学本身都是有积极意义的。针对前文中提到的量词偏误分析,教师也应该让学生多多进行量词练习,发现偏误后及时纠正,不让偏误成为习惯,同时要对偏误产生的原因向留学生解释,让他们能够自觉抵制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并且适当运用语源上的分析方法,当然教师必须把握好度,不可解释得过于复杂,亦要让学生印象深刻。将认知理论和范畴化理论用简单的语言和方式运用到教学中,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据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分阶段教学教师要根据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对不同阶段的量词教学进行不同的教学安排,做到有条理、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 (1)针对零起点的学生,教师首先应当从讲解量词的语法特征入手,并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数词+量词+名词/动词”或“名词/动词+数词+量词”结构搭配形式。这时我们应该尽量选用那些名量关系搭配单一的量词进行教学,比如说一些度量衡量词进行教学,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选用量词的基础阶段,老师需要让学生多多练习,对量词的用法反复进行巩固。(2) 对有了一定基础的中、高级阶段的学生,则可以慢慢向搭配多元化的量词靠拢。一个量词可以与不同的名词搭配,一个名词亦可以与不同的量词进行修饰,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尝试运用一些语源上的探析,帮助加深学生对量词用法的理解。如量词“条”,由名词本意“树枝,枝条”发展而来,在古代,可以指一切条状细长之物;发展到现代,在现代汉语中可称量的事物就更多了,如“毛巾、裤子、裙子、围巾”等;后用来指称动物和动物身上的长形的器官如“蛇、狗、鱼、尾巴、腿”等;再后来亦可用来称量道路及交通工具,如“船、路、军舰、街”等;最后如一些自然地理事物,也可用来称量,呈现出蜿蜒,条状的地理地势,如“溪、江、河、沟、山脉、虹”等。还有其他许多量词如“本”、“头”等,在教学时都可以运用系源的方法对量词进行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 (二)对外汉语量词的教学方法 1.情景法情景法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活动跟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具有具体形象的量词比较适用。如在“粒、滴、束、串、卷”等量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道具,比如通过“米粒”来体会“粒”适用于粒状、体积小的物体;可以制作一个花束,让学生理解量词“束”的含义及用法;用一叠纸,把他卷起来,理解“卷”的含义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再需要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便会通过形象得到透彻的理解。 2.析字法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往往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字形,推知字义。比如“棵”和“颗”,“棵”从“木”与树有关,因此多用于植物,如“一棵树”“几棵草”等;“颗”从“页”与头有关,说文解字“颗,小头也”,因此多用于小而圆的东西,如“一颗珍珠、几颗豆子”等等。“幅”从“巾”,义指“布巾”,因此作为量词,多用于布巾、字画等,如“一幅布、几幅画”等;“副”作为量词意思是居于第二位,辅助性的,如“副业”等。 3.认知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下子把量词的所有用法都教给学生,典型的、使用频率高的先学,逐步扩大到其他非典型性语义,遵循人类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认知法最主要是适用于近义量词的辨析。汉语中很多量词具有理据性,从不同角度可以归类。如:点状的“点、粒、颗、滴”,线状的“线、丝、条、根、缕”,面状的“面、片、幅、方”等,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辨别。归类虽然能给认知带来方便,但在提取和匹配时,又让留学生不知所措从而出现混用的情况,如“一条头发、一根胳膊”等。“条”和 “根”都可用于长条形的事物,但具体用法又不相同,“根”的本义是“树根”,有“根状、根植”的语义特征,除了可以与“竹竿、筷子”等典型的条状物搭配外,还可以与一些有根的事物相搭配,如“一根葱、一根汗毛”等,这就是相关性。“条”本义是“树上小的枝条”具有长和软的特征,因而,所搭配的多是长条形、可弯曲的物体,如“一条路、一条蛇、一条河、一条尾巴”等,这是相似性的运用。结 语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系,有丰富的量词,对于留学生来说,掌握量词成了学习汉语的重点和一大难点。对量词的掌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留学生对汉语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对量词教学的教法探索就显得格外有必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汉语量词的类型和特点;然后,采取调查法,统计了留学生学习现代汉语量词时易出现的偏误,并对这些偏误的原因做了进一步探析;最后,针对这些偏误及原因,提出了析字法、情景法、认知法等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希望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量词的教与学两方面均取得新的突破。 目前对外汉语量词的教学还处于经验阶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本人对现代汉语教学中的量词研究还不够深入。文中一定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1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17.2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37-42.3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5-32.4吕叔湘.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50-124.5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推动提升中级经济师的试题及答案
- 重要市政工程案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重要试题及答案
- 环保行业试题题库
- 2025年公共工程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压力管理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小学保护视力主题班会学做眼保健操预防近视课件
- 品牌与舆论的互动关系研究计划
- 开展社团交流活动计划
- 肉毒毒素专业培训课件
- GB/T 3836.31-2021爆炸性环境第31部分:由防粉尘点燃外壳“t”保护的设备
- GB/T 29645-2013塑料聚苯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
- GB/T 17766-2020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 FZ/T 21001-2019自梳外毛毛条
- 酵母菌的简单染色和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课件
- 【表格】面试评估表(模板)
- 管道吊装专项方案
- 房屋租赁协议简单版(个人租房合同可打印)
- 学校质量监测应急预案
- 拟投入本项目主要人员汇总表(工程项目招投标资料模板)
- 保护性约束PPT通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