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机械手的设计【优秀毕业设计】【word+7张CAD图纸全套】
【带任务书+开题报告+评阅评语表+答辩资格审查表+工作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阅表+实习日记+外文翻译+实习报告】【61页@正文259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任务书.doc
参考资料
封皮.doc
开题报告.doc
总装图A0.dwg
摘要.doc
液压系统A1.dwg
目录.doc
端盖A2.dwg
翻译1.doc
计算书1.doc
车轮A2.dwg
车轴A1.dwg
轴承座上A2.dwg
轴承座下A2.dwg
任务书
砌筑机械手设计
发任务书日期: 2012年3月19日
1、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生产技术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懂得工程技术工作所必须的全局观念、生产观念和经济观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言文献、资料、手册,进行工程计算、图样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
2、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本毕业设计课题任务的内容:砌筑机械手包括砖料提升系统、灰浆输送系统、升降工作台(脚手架)及其他辅助机构和生活设施等四部分。
本设计要求达到结构合理、生产成本低、能耗小,效率高,满足工作性能,而且操作方便的目的。工作要求等:一组工人(即一个瓦工、一个壮工使用一台设备)在砖混结构墙体砌筑时工效可提高4倍以上。
3、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
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万字;工程绘图量不少于折合成图幅为A0号的图纸3张;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与绘图一般不少于2/3;并进行计算机仿真样机和优化设计。查阅文献15篇以上,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译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4、主要参考文献
[1] 董刚 李建功 潘凤章主编.机械设计(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成大先主编.械设计图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3]蔡春源主编.机电液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4]徐灏主编.新编机械设计师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5]朱喜林 张代治主编.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6]求是科技编著.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7]雷天觉主编.液压工程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8]孙桓 陈作模主编.机械原理(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9]王爱玲主编.现代数控机床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10]赵如福主编.金属机械加工人员手册(第三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11]齐麟 张亚雄 黎上威 董学朱 胡松春编著 蜗杆传动设计(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
[12]齿轮手册编委会编著 齿轮手册(上、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13]《现代机械传动手册》编委会编著 现代机械传动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14]郭爱莲主编.新编机械工程技术手册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
[15]杨公源主编.机电控制技术及应用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16]袁任光编著.可编程序控制器选用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17]饶振纲 王勇卫编著.滚珠丝杠副及自锁装置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0
[18]陆玉 何在洲 佟延伟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19]数字化手册系列(软件版)编写委员会编著.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R2.0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5、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
起 迄 日 期工 作 内 容
3.21~3.27
3.28~4.10
4.11~5.22
5.23~6.19
6.22~6.26完成毕业实习报告,开题报告。
设计任务分析与总体方案的确定。
实施设计、计算、绘图、试验。
进行计算机仿真样机和优化设计,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
摘要
砖混结构的墙体砌筑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工作,墙体砌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本设计砌筑机械手是墙体砌筑工程中的重要的设备之一,它虽然不能取代工人的体力劳动,但可以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会大大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劳动成本。
砌筑机械手有四部分组成:平移系统、起升系统、液压系统、灰浆输送系统。
小车长一米,宽零点八米。起升系统采用手动液压堆高车的起升原理,改进后,通过液压泵站来驱动。液压泵站由电瓶,直流电动机,油箱,液压泵,先导式溢流阀,调速阀,手动换向阀,电磁换向阀等组成。平移系统采用双出轴电机直接驱动车轮的方式实现平移。
本设计书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砌筑机械手的总体设计;第二部分是起升机构和平移机构的设计和校核,第三部分是液压泵站的设计;第四部分是灰浆泵的选型和灰浆钳的设计。
关键词:建筑 砌筑 双出轴
ABSTRACT
Masonry wall brick and concrete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is the main body of work, building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project wall lining manipulato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quipment, although it can't replace manual Labour, but the workers can improve the labor intensity,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safety, comfort, also can greatly reduce the cost of labor.
Cars have four walls part: translation system, hoisting system and hydraulic system, mortar conveying system.
Car meter long, wide 0.8 meters. Lifting system adopts full hydraulic car manual lifting principle, improvement, through hydraulic pump station to drive. Hydraulic pump station by the battery, dc, tank, pump, polot relief valve, valve, speed manual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s, electromagnetic reversing valves, etc. Translation system adopt dual axis motor driven directly out of wheel translation.
This design mainly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overall design of car brick wall, The second part is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design and check, the third part is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pump station, The fourth part is the selection and mortar mortar pump design of pliers.
KEY WORDS:building laying Double the shaft
目录
第1章 概述1
第2章 总体设计3
2.1 概述3
2.2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4
2.2.1选择确定总体参数4
2.2.2总体设计原则4
2.2.砌筑机械手的工作机构5
2.2.4主要技术参数性能5
第3章 升降工作台设计6
3.1 升降工作台概述6
3.1.1升降工作台组成6
3.2 升降工作台方案确定16
3.3 升降工作台材料的选择18
3.4 液压系统设计22
3.5 升降平台校核28
3.6 横向传动方案确定29
3.7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30
3.8 辅助装置的设计44
第4章 砖料提升系统设计45
4.1 砖料提升系统概述45
4.2 砖料提升系统方案选择45
第5章 灰浆输送系统设计49
第6章 总体布置53
第7章 毕业设计小节53
参考文献55
第1章 概述
砖混结构的墙体砌筑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工作,墙体砌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而墙体砌筑的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由工人的体力劳动来完成。本项目砌筑机械手是墙体砌筑工程中的重要的设备之一,它虽然不能取代工人的体力劳动,但可以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会大大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劳动成本。本项目砌筑机械手研究可以填补国际空白。因此对砌筑机械手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砖混结构的墙体砌筑在国内外仍是沿用传统的作业方法,这种完全由工人的体力劳动来完成的传统的作业方法,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环境条件差,作业成本高,工程质量及工人安全不易保证。虽然国内外的许多人士曾试图利用砌筑机器人来取代工人的体力劳动,但至今未能用于工程实际中。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传统的作业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砌筑机械手目前在国内外属于空白,起点较低。当前,各行业都在向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发展,建筑业也必然如此。砌筑机械手的研制和使用,必将推动建筑业在砖混结构的墙体砌筑中向机械化迈进的步伐。因此,砌筑机械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砌筑机械手的功能会进一步增强,结构会不断完善,砌筑机械手会走向更多的施工工地。
研究内容、依据、拟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规模与地点
研究内容:包括砌筑机械手的砖料提升系统、灰浆输送系统、升降工作台(脚手架)及其他辅助机构和生活设施等四部分。
一、研制砌筑机械手的砖料提升系统。将砖料提升至最佳位置,使砌筑工人方便地取砖,从而节约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二、研制砌筑机械手的灰浆输送系统。将灰浆用灰浆泵通过输送管道运输至工作位置,再由砌筑工人控制灰浆钳将灰浆均匀地涂抹在指定位置。灰浆输送系统用作抹灰时可直接涂抹在墙上。
三、研制砌筑机械手的升降工作台(脚手架)。砌筑工人可有站和坐两种工位,方便调整高度,使砌筑工人处于最适合工作的高度。
四、其他辅助机构和生活设施。包括机架、遮阳伞、电扇、饮用水保温瓶等。尽可能改善砌筑工人的工作条件。
依据:实际需要,现有技术又可以实现。
拟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
一、小车的砖料提升系统:二、小车的灰浆输送系统用灰浆泵通过输送管道将灰浆运输至工作位置,再由砌筑工人控制灰浆钳将灰浆均匀地涂抹在指定位置。
三、小车的升降工作台(脚手架)利用起重机原理调整高度,设有站和坐两种工位,打破瓦工只能站立作业的惯例,使砌筑工人处于最佳工作高度,工作时更舒适、更便于发挥体能。
四、其他辅助机构和生活设施添加了遮阳伞、电扇、饮用水保温瓶等,使工作更人性化,改善了劳动条件。
主要技术关键及预期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关键:
一、砖料提升系统是利用悬挂输送机将砖料提升至指定位置,使砌筑工人方便地取砖,保证砌筑工人有一定数量的砖备用,且达到备用数量时提升系统自动停机。其关键是系统的可靠性。
二、灰浆输送系统是将灰浆用灰浆泵通过输送管道运输至工作位置,再由砌筑工人控制灰浆钳将灰浆均匀地涂抹在指定位置或用作抹灰时将灰浆直接涂抹在墙上。要求在使用时压力适中、灰浆均匀;暂停使用时灰浆输送系统自动停机。其关键是灰浆泵的选型和灰浆钳的研制。
三、升降工作台主要起脚手架作用。要求有站和坐两种工位,方便调整高度,使砌筑工人处于最适合工作的高度。其关键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四、其他辅助机构和生活设施是如何尽可能地改善砌筑工人的工作条件。达到使用的舒适性。
第2章 总体设计
2.1概述
总体设计是机械设计中最为关键之一环节,它是对满足机械技术参数及形式的总的构想,总体设计一旦失败,整个设计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决定了机械设计的成败。
总体设计指导各个部件和各个机构的设计进行。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主持进行。在接受设计任务以后,应进行探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收集国内外的同类机械的有关资料,了解当前的国内外砌筑喷涂机械的使用、生产、设计和科研的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制定总的设计原则。设计原则应当保证所设计的机型达到国家的有关标准的同时,力求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经济性好,工艺简单,工作可靠。
制定设计总则以后,便可以编写设计任务书,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优选择确定总体方案,保证设计的成功。
2.2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2.2.1 选择确定总体参数
1.总体方案的选择
本次设计的课题是砌筑机械手
本课题有传动方案如下:
1.采用手脚架传动
2.竖直方向利用手动液压堆高车的原理,水平方向将提升机的车轮的方向改为左右方向运动。
3.竖直方向利用手动液压堆高车的原理,水平方向采用导轨。
2.结构形式
本机构有三部分组成:
升降工作台
灰浆输送系统
砖料提升系统
2.2.2总体设计原则
1.设计原则
1)遵守“三化”:零件标准化、产品系列化、部件通用化。
2)采用“四新”: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
3)满足“三好”:好制造、好使用、好维修。
2.砌筑工作台金属结构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满足砌筑机械手总体设计要求
砌筑机械手金属结构应满足建筑施工的作业空间要求,保证有足够的工作高度和作业半径,另外还要求满足砌筑机械手各工作机构的布置协调要求。
2)满足砌筑机械手手安全可靠的要求
为了使砌筑机械手工作安全可靠,其金属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整体和局部稳定性
(1)重量轻、材料省
金属结构重量占砌筑机械手重量的大部分,而整机重量是砌筑机械手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因此降低升降工作台的重量可以节约钢材,减轻工作及过的负荷,降低整机的造价。
(2)构造合理、工艺良好
砌筑机械手结构的构造必须适应结构受力,并且有良好的工艺性,便于加工制造、运输、安装和拆卸。
(3)造型美观
金属结构的外形尺寸,比例应尽可能体现造型美观。
2.2.3 砌筑机械手的工作机构
升降工作台机构分为2种:上升机构、水平移动机构。
上升机构:参照2T手动液压堆高车结构原理
水平移动机构:采用低转速大扭矩的双出轴电机带动车轮实现平移
灰浆输送系统主要机构:灰浆泵、灰浆钳。
砖料提升系统:取消,在升降工作台左侧设置砖架平台,专用于存储备用砖,砖架底面距小车工作台700mm,摆放方式为共十层,每层九块,横向三块,纵向三块,体积为(240×3)×(115×3)×(53×10),砖的密度约为1800-1900㎏/m3,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每块砖的重量为2.63-2.78㎏,取平均重量2.7㎏,五层砖总的重量为2.7㎏×90=243㎏。
2.2.4 主要技术参数性能
1.砌筑机械手的升降工作台长1米,高1.5-2米,宽0.8米。自重
2.砖料提升系统取消,改为直接在平台上垒砖。
3.灰浆输送系统的灰浆输送量0.2/h左右,该部分由他人设计,设计后与升降工作台组装,成为砌筑机械手。
主要参考文献:
【1】董刚 李建功 潘凤章主编.机械设计(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成大先主编.械设计图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3】蔡春源主编.机电液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4】徐灏主编.新编机械设计师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5】朱喜林 张代治主编.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6】求是科技编著.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7】雷天觉主编.液压工程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8】孙桓 陈作模主编.机械原理(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9】王爱玲主编.现代数控机床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10】赵如福主编.金属机械加工人员手册(第三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11】齿轮手册编委会编著 齿轮手册(上、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12】《现代机械传动手册》编委会编著 现代机械传动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13】郭爱莲主编.新编机械工程技术手册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
【14】杨公源主编.机电控制技术及应用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15】袁任光编著.可编程序控制器选用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16】陆玉 何在洲 佟延伟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