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研究中文摘要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研究 中文摘要 吴门画派是明朝中期在苏州地区崛起的一个绘画流派,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吴门画派它的艺术成就是以寻求一种自娱 自乐、自我解脱的文人移情为目的绘画,称之为文人画的形式,这种绘画形式在吴门 画派中体现得较为突出,但它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面目出现的,这是吴门画派的精 神体现。 一个画派的新生需要不断改革发展和创新,与时俱进,吴门画派在继承传统的基 础上,在当今又有新突破,形成了一种新吴门现代绘画形式,这与其文脉的延续息息 相关,充分认识当下苏州地区绘画图式的属性,分析苏州绘画表现语言的历史传承和 发展脉络:研究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明确审美取向和评判标准,在此基础上深入探 讨新吴门绘画表现语言的建构与定位,对确立一个既蕴涵深厚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地 域特色的新吴门绘画图式具有时代意义。 关键词:吴门画派文脉延续图式 作者:梁丹妮 指导教师:黄艾教授 o nt h ec u l t u r a lp a t ha n dh i s t o r i c a lp o s i t i o no fw u m e np a i n t i n gs c h o o l a b s t r a c t 0 nt h ec u l t u r a lp a t ha n dh i s t o r i c a lp o s i t i o no fw u m e n p a i n t i n gs c h o o l a b s t r a c t t h ew u m e np a i n t i n gf a c t i o ni s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i n t e r m e d i a t es t a g ead r a w i n gs c h o o l w h i c hr i s e si nt h es u z h o ua r e a , h o l d st h ei m p o r t a n tp o s i t i o ni nt h ec h i n e s e d r a w i n gh i s t o r y , a n dp r o d u c e dt ot h e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h a sa f f e c t e de x t r e m e l yp r o f o u n d l y t h ew u m e n p a i n t i n gs e n d si t sa r t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i st a k es e e k so n es e l f - 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f r o mh a p p i l y , t h es e l f - e x t r i c a t i o nw r i t e rt ot r a n s f e ra st h eg o a ld r a w i n g ,c a l l e dt h a ti tt h ep a i n t i n gf o r m , t h i sk i n do fd r a w i n gf o r ms e n d si nt h ew u m e np a i n t i n gt om a n i f e s tp r o m i n e n t l y , b u ti ti s b yo n ek i n dr e l a x e d ,t h eh a p p ya p p e a r a n c ea p p e a r s ,t h i si st h es p i r i tw h i c ht h ew u m e n p a i n t i n gs e n d sm a n i f e s t s a p a i n t i n gs e n d st h en e w s t u d e n tn e e d st or e f o r mu n c e a s i n g l yd e v e l o p sa n di n n o v a t e s , k e e p sp a c e 谢t 1 1t h et i m e s ,t h ew u m e np i c t u r es e n d si n t h eh a n dd o w nat r a d i t i o n f o u n d a t i o n ,i na l s oh a st h en e wb r e a k t h r o u g hn o w , h a sf o r m e do n ek i n do fn e ww u m e n m o d e mp a i n t i n gf o r m ,t h i sa n di t sa r r a n g e m e n t se x t e n s i o ni sc l o s e l yl i n k e d ,t h ef u l l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s u z h o ua r e ad r a w i n gs c h e m e sa t t r i b u t e ,a n a l y z e st h es u z h o ud r a w i n g p e r f o r m a n c el a n g u a g ei m m e d i a t e l yt h eh i s t o r i c a l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v e i n ; s t u d i e st h er e g i o nc u l t u r ea n dt h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i sc l e a ra b o u tt h ee s t h e t i c o r i e n t a t i o na n dt h ej u d g m e n ts t a n d a r d ,b a s e do nt h i sd i s c u s s e st h en e ww u m e nd r a w i n g p e r f o r m a n c el a n g u a g et h o r o u g h l y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t h el o c a l i z a t i o n ,t oe s t a b l i s h e so n e b o t ht oc o n t a i nt h ed e e pc u l t u r a li n s i d es t o r ya n dt oh a v et h eb r i g h tr e g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n e ww u m e n d r a w i n gs c h e m et oh a v et h et i m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k e yw o r d :w u m e np a i n t i n gs c h o o l ,c u l t u r a lp a t h ,e x t e n s i o n ,s c h e m e n w r i t t e nb yl i a n gd a n n i s u p e r v i s e db yh u a n g a i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 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虢墼盘型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期:兰! 璺:多: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 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 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丝鱼型日期:塑墨j 导师签名:整:叁日期:娜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引言 一、研究对象 引言 吴门画派是我国绘画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画家群体和绘画流派。自明 代中叶诞生之后,它就不断发展、演变,直至今天还盛而不衰,影响全国画坛将近 六百年,其之所以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与其文脉延续密切相关的,本文将 重点分析吴门画派的文及其脉的延续,对现当代吴地区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在历史 上的地位。 二、研究现状 吴门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早已为中外美术史学家们所重 视,与之相关的文章、论文及专著也不少,其中较多的是对吴门画派中的代表画家个 案的深入研究,吴门画派的传承及其艺术地位和影响等角度去探讨。本文从吴门画派 的文脉延续的角度出发,对现当代吴地区域产生的影响。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吴门画派是明代中期在苏州地区崛起的一个绘画流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吴门画派的文化脉络渊源流长,吴文化,以水文化、智者文化为特征,长于柔, 刚柔相济,义利相互兼顾,经济与文化重心同步推进。具有“秀慧、细腻、柔和、智 巧、素雅 之特征。而且对现代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吴门画派的脉络一直延续至今,其风格的形成是与其文脉相结合的,吴文化世代 相传,从未中断,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永续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苏州历史 上一直涌动着一种不拘成规,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气概。善于吸纳外来优秀成果, 为我所用,融会贯通,不断增强自己的生机和活力。最终在苏州这块特定的土地上和 时空中孕育、形成刚柔并举的“吴韵汉风,很显然带有苏州地域与历史特点,具有 苏州色彩,这是其它省份所不能具备的。 吴门画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当今又有新突破,形成了一种新吴门现代绘画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引言 形式,这与其文脉的延续息息相关,充分认识当下苏州地区绘画图式的属性,分析苏 州绘画表现语言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脉络;研究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明确审美取向和 评判标准,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新吴门绘画表现语言的建构与定位,对确立一个既蕴 涵深厚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吴门绘画图式具有时代意义及现实意义。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为下面两个方面:一是从明代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的角度切 入,分析文脉的生长,“文 的由来,延续到现当代的“脉”,所产生的对现当代吴地 文化的重要影响;二是明代吴门画派的存在两种不同风格的脉络,正恰恰是这两种不 同的风格,在现当代的吴门画派当中融合起来了,“新吴门画派”就是在雅俗共赏的 图式符号下表达的吴地文化的情节。 四、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查找文献,田野调查,实证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 组织材料来进行论述。在文章的整篇结构组织方面,本文结合纵向的历史演进和横向 的分析比较来切入论题,随后深入探讨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对现当代吴地区所产生的 深远影响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 2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第一章吴门画派产生的人文环境 第一章吴门画派产生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 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 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 人文环境是一个文化活体,它包括特殊的地理环境,同时也包括活动在这一自然 背景上的一种经济、政治、文化、民风民俗以至历史渊源等构成的语言环境,因而我 们说它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在特定时空交叠点上展现其文化序列的整体位形。是影响 人们行为规范的重要因素。 首先应该肯定人文环境中所包容的各种文化属于优秀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优秀的精华才会一代一代继承和发扬。如果把人文环境意 喻为一种产品,那么产生良好的人文环境的种子必须是优秀的文化集成;培植人文环 境的外在条件必须是文明先进的人文环境;养育人文环境的活土必须与之水土相服, 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由此形成的文化称之为本土文化。 一、特定的政治因素 自明太祖朱元璋建国至弘治年间( 公元1 3 6 8 1 5 0 5 年) ,是明王朝的巩固兴盛时 期,也是明朝美术的早期。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大力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不 仅在政治上专制独裁,思想文化领域也推行严酷的钳制政策,密织文网。为了实现皇 权的高度集中,朱元璋认为首先要制约和打击的就是不利于他实行专制统治的士大夫 阶层。而吴门画派正是一个由文人组成的即士大夫阶层的画派。 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对苏州人曾经帮张士诚一事耿耿于怀,不仅对江南一带尤 其对苏卅i 课以重税,还长时间不录用这里的士人;3 1 年中换了3 4 位苏州郡守,其中 被杀的有1 5 人。不仅如此,还大量屠杀文人,使不少文人惨遭杀害,对苏州画家尤 甚。仅明画录记载,明初被诛的就有山水画家赵原、徐贲、陈汝言、周砥、王行、 盛著、杨基等人,其中除盛著外,都是苏州人或定居苏州的人。另外,还有张羽等人 被逼致死。1 他们画的是“文人画”的路子,实际上都是吴门画派的先驱者。n - y 吴 门画派出现时,虽然情况已大不相同,但相距不过几十光景,斧钺之声应尚余音未绝, 1 王友三著吴文化史从 ,江苏人民出版社1 9 9 6 年5 月,p 5 7 0 3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第一章吴门画派产生的人文环境 沈周的业师陈宽,是陈汝言之孙,其影响便可见了。这时虽然没有朱元璋的屠刀,但 已经进入明代中期,一个长时期昏愦的时代已经开始了。几朝皇帝,有的沉溺于声色 犬马,有的迷恋于修仙得道,中央集权大为削弱,大权旁落到宦臣手中,内阁党政也 十分激烈,政治黑暗,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士子绝意仕途,洁身自好,隐逸画家越来 越多,客观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 美术领域最突出的反映是画坛文人画的勃兴,在苏州地区出现了“明四家”,即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并形成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 吴门画家虽然生活于“汉官威仪”的时代,然而这个太平盛世却是一个令人生畏 的年代,尽管洪武、永乐之后统治略有宽松,但是政治高压仍然存在,所以相当多的 士大夫文人都是“心有余悸 ,他们不愿入士,对朝廷采取不合作态度。这也是吴门 画派创始者们的共同立场。2 沈、文、唐、仇四大家走到都是一条远离官场的道路。 吴门画派的创始者们就是这样,在苛刻之下保持着远离官场仕途的距离,坚守着士大 夫的禀赋和独立的人格。3 这是吴门画派的“文人性 得以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政治原 因,这也是这个画派之所以崇尚、继承、发展“文人画 传统的内在原因之一。 二、优良的文化传统 ( 一) 从尚武到崇文的演变 汉书地理志在介绍吴越时,如此评价吴人:“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 好用剑,轻死易发。而到第一次鸦片时,魏源却说:“杭、嘉、苏、和,是求鱼于山, 求鹿于原也 ,认为江南“民多柔弱”。4 对于吴人的评价为何差异如此的悬殊:一个 强悍,一个柔弱,相距甚远,是否评价有误,非也。其实,这两种反差强烈的特征, 恰好反映出吴人性格的演变。 随着三国鼎立局面的消失,吴人的勇猛再次被北方人士东渡,特别是文人学士的 南迁,使这种冲击波广泛的蔓延,形成深远的影响。北人南迁,促使南方经济文化的 发展,是江南由尚武走向崇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南迁的人群中,有相当一批是文人 学士,如王充、严子陵、王羲之等,魏晋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一些, 更有大批文人荟萃江南,他们的到来,活跃浓厚着江南的文化空气,形成文人云集, 文教日盛的壮观景象,促动着江南世风由尚武走向崇文。另一方面。受玄学思潮的影 2 张廷玉著明史,中华书局1 9 7 4 年版,p 3 4 3 江洛一钱玉成著 ,紫京城出版社1 9 9 3 年3 月,p 1 5 6 传统文化研究会编传统文化研究,古吴轩出版社1 9 9 9 年1 2 月,p 2 5 8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第一章吴门画派产生的人文环境 复和发展。时隔近百年,苏州城市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城内居民鳞次撷比,寺观庙宇 林立,亭台楼阁密布,行人车马往来,一派繁忙景象。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城市 商业的繁荣。苏州日臻繁华,成为“商贩之所走集,财货之所辐辏,游手游食之辈, 异言异服之徒,无不托足而潜处 的天下“一大都会 。1 9 关于这个时期苏州商品生 产的发达和城市商业的繁荣,只要看看乾隆时苏州画家徐杨所绘的盛世滋生图( 又 称姑苏繁华图) 即可一目了然了。这幅图不过是当时苏卅i 城市繁华的一个缩影, 实际情况远非一幅画所能描绘。 永乐九年( 1 4 1 1 年) ,疏浚大运河,保证了南粮北运,促使了物质交流。转运贸 易的发达,为资本主义萌芽准备了前提条件,也就是在这里最早的出现了。在吴门画 派出现前后,苏州的丝织手工业已逐渐和小农业脱离,形成独立的重要的手工业行业, 规模之宏大。其中自然不乏善于使用绫绸装裱的工人和画商。这一切为书画的商品化 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人员。2 0 另外,明代的造纸业的发展已经达到手工业的高峰,其时 各地纸张的着色和加工制成多式多样的精美成品,流通进苏卅i ,笔与墨的情况亦如此。 明代手工业的兴旺发达,为吴门画派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到了成化年间,苏州已是“列巷通衢,华区锦肆,坊市棋列,桥梁栉比 ( 莫旦 苏州赋) ,日益成为当时东南地区的贸易重地和国内繁华城市。各地商贾在此建立 会馆,有闽籍之三会馆、莱籍会馆和钱江会馆等等,四方商贾纷至沓来。 苏州经济文化的繁荣,使苏州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得滋养了各种文化样式的产 生,因为经济发展了,所以文化占领主流。在这些情况下,这里也就出现了新兴的市 民阶层主要是手工业者和中小商人。他们必然有着自身的文化要求。从而促进了 市井文学的繁荣,苏州书画市场的发达,我们从生活在文征明后不久的浙江乌程人凌 漾初著的( - - 拍中得到印象,从凌漾初的生动描写中,我们不难想象到,在经营书 画的商人中,略知、粗通笔墨的人应占相当比例。另外,得知当时不仅一般的职业画 家参与其事,而且一些极著名的文人画家像沈周、文征明、祝枝山等为“礼物”也肯 积极响应,更有许多仿造作假名人字画的“乔人 加入其间,一个能供给不同层次需 求的书画市场规模已大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2 1 吴门画家就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中,他 们的书画对象,除了知识阶层,富裕的市民,恐怕更多地还是和像文若虚这样的书画 商人打交道。这种士商不分的情况,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兴起和发达而逐渐产生的。 1 9 贺野著吴门画派,吉林美术出版社2 0 0 3 年1 月,p l l 2 0 张廷玉著明史,中华书局1 9 7 4 年版,p 3 4 2 1 张继馨戴云良著吴门画派的绘画艺术 ,北京燕山出版社2 0 0 0 年,p 5 3 9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第一章吴门画派产生的人文环境 这种现象导致城市市民阶层有钱有闲阶层急剧的膨胀,一股强大的市民思想和浪 漫潮流,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通俗文化力量,使传统的伦理规范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 刻而巨大的转变。形成了极大的带有市民趣味的艺术市场,绘画的商品化成为大势所 趋,艺术市场更是急需一种摒弃粗野的雅俗艺术。于是文学艺术开始从贵族沙龙逐渐 转移到市民化的市场中,这为以文静细腻画风著称的沈、文以及非正统文人的画家唐、 仇提供了一个艺术发展的空间,形成了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吴门四家”。 四、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个艺术流派的成熟,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吴门画派的产生和 发展还与苏州这个地域环境有关,正是在苏州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起来的。苏 州不愧是“风土清嘉之地”,集中体现了吴地的文化意蕴。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中写道:“江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三吴之跻,八绝之名,逸少右军,长康散骑, 书画之能,其来尚矣。”何琦先生认为,“南宋至明清艺术活动重心在南方的活动主要 以山水画为主,而师法造化的山水画又必然与南方地域的地理环境产生联系 。“会稽 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 。 苏州地貌以平原为主,约占六成;水面约占三成:丘陵则占一成,地势由西微向 东南倾斜,水源及其充沛。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苏州有其大半,东、西洞庭山伸入 湖中,雄踞水面。波光耀境,山明水秀,风光旖旎。风光北临浩瀚东流的长江,西连 碧波万里倾倒太湖,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并有虎丘、楞伽、支硎、灵岩、天平、穹 窿、阳山、东西洞庭等名山逶迤矗立。山、水、路、桥错落有致。2 2 苏州自古来即称 “鱼米之乡 ,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以气候温和、水量丰沛、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物产丰饶、民众勤劳而著称,十分适宜农耕。作物包括稻、麦、棉、油菜、蚕桑、豆 类等等。广阔的水面盛产水生植物,品种达六十余种之多,如莲藕、慈姑、莼菜、红 菱、茭白为其中名品。2 3 鱼类品种多达两百余种,其中太湖银鱼、吴江鲈鱼尤为佳品。 果树品种多达两百余种,东、西洞庭山盛产柑桔、枇杷、杨梅、银杏等,碧螺春茶、 光福桂花、邓尉青梅,皆属胜景美物,名闻遐迩。 苏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吴中艺术家提供了优裕的创作条件,不仅为画师们 提供了别具审美特征的素材和题材,而且更影响着画家人格、画派风格的形成。 2 2 贺野著吴门画派,吉林美术出版社2 0 0 3 年1 月,p 2 6 2 3 王卫平王建华著苏州史纪,苏州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8 月,p 6 7 l o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第二章沈周及其“吴门四家” 第二章沈周及其“吴门四家 “吴门四家是指明代中期,同时代并称于苏州画坛的沈、文、唐、仇四 大家,他们之所以并称是依据以下条件划分的:他们生活于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地 域之内;有相同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声誉。而在这个画派中却又融合着不同的绘画风 格,唐、仇二人的画风和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的画风并不一致。“沈文 、 “唐仇 是源于不同派系的两种师承关系,沈、文二人师承董、巨j 元四家受到元 画和隐逸精神的熏陶,文征明在其师法的基础上,更具有自己的面目,所以沈文为 代表的主脉络体现了吴门画派集大成的艺术特色;而唐、仇二人师承苏州“院体” 画家周臣,他们都有自己的艺术面貌,形成了另一种艺术样式。许多作品具有“水 墨苍劲”的特点和工丽秀妍的特色,尤其是仇英很多的作品,更富有与吴门画派相 对立的“院画 色彩。四家渊源不已,风格迥异,沈与文,唐与仇更多同种之异, 沈文与唐仇,则成异中之同。 一、吴门画派的先驱 我们研究吴门画派的渊源,就必须要先了解吴门画派的领军人物赵孟烦,以 及他的复古运动,对吴门画派,从内容到形式到艺术特点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赵孟烦,( 1 2 5 仁1 3 2 2 ) 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 今浙江吴兴) 人。元 代书画家、文学家。中年曾作孟俯,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自幼聪明,读书过目 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信佛,与夫人管道异同为中峰明本和 尚弟子。2 4 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 赵孟瓶实为元代山水画坛的领袖。当时为了反对李唐院体山水画派的这一强大势 力,赵孟烦、钱选等人提倡所谓“复古”,来矫正“人人马远,个个夏琏”,残山剩水、 千篇一律的时弊。董巨画道在江南再起,重新在山水画坛上兴盛起来了。这场“复古” 是继北宋熙宁元丰( 1 0 6 8 1 0 8 5 ) 间苏轼、黄庭坚等人所倡导的文人画运动以后有一 次大规模的文人活动。在历代文人画成就的基础上,创造更加适合于士大夫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审美要求的特定形式和艺术特点。 2 4 江兆申著吴派九十年) ,台湾故宫博物院,p 4 3 1 1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 第二章沈周及其“吴门四家” 在艺术思想内容上,为倡导新的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赵孟频提出了“作画贵有 古意 的学说,在历代的画论中所谓“古 ,一、泛指有师承、有传统者;二、抗拒 流俗、非同一般者;三、借古以开今者。赵孟烦在山水画上的宗古,主要呼吁学习两 大派:“一为董源,二为李成。成画有郭河阳为之佐,亦犹源画有僧巨然副之也。2 5 古意之论是赵孟叛的人格的、精神的、情感的一种思想境界,这种思想境界及其特定 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绘画中实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在艺术形式上,为了能创造出一种能突出文人心性和品位的艺术样式,赵孟频提 出“引书入画”的理论。2 6 在中国艺术领域里,书画是一对孪生姐妹,人们总是很自 然地把二者相提并论。会画者必懂书,精书者多少都通画。这种观念来自于书画同源 的观点。文人画的特征之一“画中有诗 ,就是要求偏重再现的绘画艺术具有偏重主 观表现艺术的特征,抒发、表现画家内在情感与意趣。引书入画使绘画语言越来越简 洁,艺术形式最终服务于艺术内容。风格是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结合体,赵孟频对绘 画的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都做了变革,开创了元代新画风。 赵孟叛还提出把书法、诗文、篆刻三者和绘画艺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之成为- i - j 综合性的艺术表现,把提款、钤印和诗文与绘画结合成一个整体,成为不可分割的艺术 组成部分。2 7 款题跋识既然与绘画结合起来,成为完整的艺术品,那么题字的内容、字 体的形式,都要根据绘画的内容和形式风格决定了。如果与画面配合的好,可以弥补绘 画的不足,增加其感染力:如果配合得不适当,反而会破坏画面的美感。这就要求画家 在创作时作到全盘的考虑和研究,把绘画和书法的用笔又进一步发挥而结合起来。 中国文人画,就山水画而言,自中晚唐开始,经北宋而到元代,在赵孟叛等人的 努力下,已经接近成熟的境界了。 元四家共同继承了赵孟烦及其复古诸前辈的业绩,而将文人画运动更向前推进, 获得了空前的成就。自唐宋以来地主阶级所理想的艺术境界,在他们的作品中,具体 而微妙地体现出来了,他们的画风在当时的山水画坛上,成为主流。 二、以沈、文为代表的吴门画风 ( 一) 雄浑温雅的沈周 沈周字( 启) 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亦作玉田翁,人称白石先生,他生于 2 5 画旨,p 8 6 2 6 周积寅著吴派绘画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1 9 9 1 年,p i o 2 7 江兆申著吴派九十年) ,台湾故宫博物院,p 5 3 1 2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第二章沈周及其“吴门四家” 1 4 2 7 年,卒于1 5 0 9 年,苏州人。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沈周的曾祖父是 王蒙的好友,父亲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 画闻名乡里,沈周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视恶 浊的政治现实,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他学识渊博,富于收藏。交游甚 广,极受众望,平时平和近人,要书求画者“屦满户外”,“贩夫牧竖向他求画,从 不拒绝。甚至有人作他的赝品,求为题款,他也欣然应允。 沈周的祖父沈澄( 字孟渊) ,伯父贞吉( 字南斋) ,父恒吉( 字同斋) 都善长诗文, 亦能绘画,是吴中著名儒生。永乐年作罢。沈澄回家后,告诫他的后辈们勿以仕宦累 身。后来,沈家子孙们遵守这一戒训,始终未应科举,在家耕读,结交文士,以诗酒 唱酬为乐,过着平静淡薄的生活。沈周的伯父和父亲兄弟俩人都有着很深的学问,他 们每赋一首诗,或每经营一幅画,往往要推敲数日或者数年,才拿出来示人,他们的 诗画作品往往不是用金钱就可以买购取的,纯粹是自己娱乐的,或者用来朋友间唱酬 应和,所以他们流传的作品非常少。2 8 明张丑清河书画坊中评价他们的绘画说: “贞吉画师董源,不亚刘廷美( 刘钰) ;其弟恒吉更虚和潇洒,不在宋元诸贤下。 可 见他们的绘画有着很高的水平。 沈周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活艺术化的气氛之中,耳濡目染的尽是文人的 清高,风雅。他除了受祖父和父辈们的教诲,又拜学问渊博、善于绘画、家中书画收 藏甚富的陈宽为师。沈周从小聪明绝人,当陈宽发现学生的诗文画都超过自己,他就 辞去了。后来沈周又拜赵同鲁( 字与哲) 为师,赵氏也善诗文与绘画,并精鉴赏。沈 周后来成为吴门画派一代宗师,与家庭中艺术气氛的熏陶,以及得到陈、赵二位导师 的精心培养是分不开的。 ( 二) 文雅清骨的文征明 继沈周而领袖吴门画派的是文征明。文征明( 1 4 7 0 - - 1 5 5 9 ) ,初名璧,字征明, 后以字行,改字征仲,号衡山,长洲( 今江苏吴县) 人。2 9 父亲作过温州太守。他曾 任翰林院待诏,后人称之为文待诏。因对当时大贵族、官僚等腐朽的专横统治有所不 满,采取了消极逃避的态度,三年辞归,长期过着诗文书画生活。 他是沈周的学生,但他比沈周年纪小得多,他出身时,沈已经四十四岁,所以当 从沈周学画时,正是沈周声名倾倒当世的时候,也正是吴门画派初生的时候。 2 8 郑秉珊著沈石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7 9 年,p 1 4 2 9 张安治著文征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5 9 年,p 5 1 3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第二章沈周及其“吴门四家” 文征明画学比较直接的师承关系可以和沈周连接起来。据文征明在七十七岁 ( 1 5 4 6 ) 时补沈周未完成的溪山长卷后题跋云:“忆自弘治乙酉谒公双娥僧舍, 观公作长江万里图,意频欣会。公笑日:余从来业障,君何用为之? 盖不欲其 以艺事得名也。然相从之久,未尝不为余尽。大意谓: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 气运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运别有三味,非可言传。他日题征明所作荆关小幅 云:莫把荆关论画法,文章胸次有江山。褒许虽过,实惠不满之意。及是五十年年 公殁既久,时人乃称予善画,谓庶几可以继公,正昔人所谓无佛处称尊也。 3 0 这段 跋文,被认为是唯一述叙其师承关系的资料,很重要。它使我们既可以了解文征明向 沈周学习的大概时间,文氏约十九岁左右,沈周六十二岁左右,又指出了沈周绘画思 想极成熟的见解。而且,十分明显地沈周的见解对于文征明绘画风格的建立起着极深 刻的作用以至在七十七岁时仍铭记在心,念念不忘。 ( 三) 艺术风格的传承 沈周的绘画风格是建立在“元四家的基础上之上的。按大致年代以阶段来划分, 沈周临习元四家的过程为:早期热衷王蒙,中期偏好黄公望, 晚期醉心吴镇,而倪瓒则贯穿于全过程。3 1 沈周对元人的模仿 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刻意照搬,他注重的是古人作品中某种 最吸引他的形式,并试图将它提取成自己的语言或形式,并 常常将各种各样的元素混合在一起,在模仿中选取或简化一 种形式美感,并将它演化为自己绘画的基本语言,再进一步 深化和丰富为新的绘画风格。 沈周在广师古人的基础上,以元人为基点,丰富发展出 了自己的画面形式,并突出地体现在山水一粗一细的两种风 格上,世称“粗沈 、“细沈 。北其中粗笔山水以“粗放”见 长,多为沈周晚期所作大幅作品,以黄山谷的行草笔意入画, 大笔涂抹,中锋淳厚,笔意如折钗漏痕,显得骨气豁然,加 之吴镇的水墨韵致,画面形重而意远,有举重若轻之妙。 沈周细笔山水以“谨细”见长,多为早期小幅作品。“细 沈”虽没有“粗沈”风格独特而成就略低,但也是沈周众多 3 0 文征明集,文物出版社,p 3 2 3 1 杭春晓张燕飞著明四家绘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 0 0 5 年1 月,p 7 3 3 2 贺野著吴门画派 ,吉林美术出版社2 0 0 3 年1 月,p 5 8 1 4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第二章沈周及其“吴门四家” 山水面貌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吸取了各种因素的形式感,不但将青绿山水之长手之 笔下,还承传了董巨风流与北宋山水置陈布势之精华,尤其是元人之遗韵,特别是王 蒙的苍茫厚实和雄浑严谨的因素共同组成的,代表作首推庐山高图。此图笔法缜 密细秀,气势沉雄苍郁,用笔若豪芒,局部皴擦点染不下五六遍,显得苍茫厚实,是 典型的王蒙风格。 与元代绘画那种萧散简逸充满孤寂苍凉之感的世界 相比,沈周的绘画却处处体现了人间世俗的怡悦之情。象 高枕听蝉图那样表现自我得意于舒适的清净享受中, 真是明代人生活场景精神世界的绝妙写照。3 3 明代中期, 正是文人画家开始走向仿古的时期,沈周也不列外,但是 由于他时时不忘记“自我”的存在,从而能融宋元诸家之 所长,创造出一种恬静含蓄、浑厚苍郁的艺术意境。这种 艺术意境的构筑,在沈周的绘画图像中,既不是那种烟霞 弥漫的景象,也不是奇妙怪异的形状,以及含糊不清的结 构空间的构成,而往往是用十分沉着质朴有力的线条,雄 浑苍劲的墨色,简洁肯定的勾勒,涂抹景物的形态来传达 出他对自然审美的意趣与对生命的肯定。3 4 在他的绘画中, 前景和中景往往是最重要的地方,而远景只轻描淡写的画 出,有时甚至于简略来突出前景的主体形象。在经营横幅 山水时,多采用简洁的对角线构图,在下角布置数树木房舍等,而树木的斜角则岗丘 渚滩( 春园图卷) 或则一轮明月、悬挂中天( 中秋望月图) 全幅用景不多,虚中 透实,从而形成了沈周最典型的绘画作风。同时,这也是明代绘画的鲜明标志。后来 文征明的绘画也具有同样的特质,只不过在绘画风格上有所异同,文画的“秀美”与 沈周的“浑厚”相互辉映,构成了明代绘画中最为华丽的乐章。 沈周不仅在山水画中有着巨大的创造性,就是在花鸟画的领域,也有着令人注目 的地方。他继承了元钱选花鸟画水墨轻色的传统,又渗入山水画中某些技巧,也颇有 创新的气息,更不用说他把宋代花鸟画的工整与艳丽变为雅逸的情趣了。3 5 沈周的花 鸟画,在具有一般文人画所追求笔墨意趣外,开创了粗重简拙的画风,对花鸟形态的 3 3 江兆申著吴派九十年,台湾故宫博物院,p 7 6 3 4 郑秉珊著沈石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7 9 年,p 4 9 3 5 张继馨戴云良著吴门画派的绘画艺术,北京燕山出版社2 0 0 0 年,p 8 5 1 5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第二章沈周及其“吴门四家” 捕捉,神情的表达给予颇多的关注。我们在沈周的枯树八哥图 ( 载中国美术全集明代绘画( 中) 及( 卧游图册之三:枇杷图载吴门画派) 等作品中对此都有生动的印象。枯树八哥图中八哥浓墨破淡漠的技法,极其生动 地把八哥自然形态鲜明地表现出来,枯树用山水笔法随 意写出,甚得天趣,给后来的陈淳、徐渭等人的水墨写 意以启发。枇杷图中枇杷、枝梗、正叶与反叶均纯 用颜色染出,叶筋则用深绿和淡绿勾勒。画面蕴蓄而雅 逸,笔法洒脱而道劲,对清初恽南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挥南田在继承宋代的没骨花卉画风的同时,又渗入写意 性,使之更具有飘逸真实感。 文征明的绘画成就曾得力于他对前人绘画反复地学习与研究,与沈周一样,亦是 所谓集大成者。特别是出入于“元四家”及赵孟烦,吸取诸多成份形成自己的面目。 文征明学习前人的绘画方法是重在师其意而烂漫尽自然造化之妙。 文征明在沈周处学到的的东西,不仅仅是在绘画样式方面,尽 管在文征明的绘画中,某些表现手段直接来源于沈周,但更多的是 在精神方面受到薰陶。他在沈周绘画思想的启发下,依着自己内心 对艺术的感悟去阐释艺术的精神,从容不迫地探究属于自己的绘画 风格。其作品中那简洁古朴的气息以及呈现的精致、和善亲切的笔 调,那带着装饰图案般韵味的树木、岩石以及精心构筑、剪取得文 人生活场景构成了他绘画艺术的迷人之处。3 6 在文征明的绘画中,视 觉形象则更注重其形式的美感,似乎比沈周更为自觉地运用画面的 视觉形象来产生一种平静致远的艺术效果。虽然二者存在一定的差 异性,但他们在一种相同的文人画艺术趣味中,以不同的艺术手段 和方式创造相同的东西,即艺术品。 文征明的绘画图式就是建立在对旧体风格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虽然单纯意义上的仿作在他作品中的比例远不如沈周,但他们却大 都是合成的,而且,这种合成的风格仍然是基于沈周模仿的基础上。 这一点,文征明与他的老师沈周一样,都是出入古人的画法、形式 及风格之中,沿着沈周的路子在古人画面的形式中寻找一种组合出 3 6 杭春晓张燕飞著明四家绘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 0 0 5 年1 月,p 8 2 1 6 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第二章沈用及其“吴门四家” 的新画风。 文征明的画不以“粗”见长,而是以“细”乃至青绿山水著称。文征明的“细笔”, 有大幅、小幅、设色与水墨之分,总体上皆秀丽缜密,体现出一种文人对生活细节紧 津津玩味的迷恋情节。3 7 其细腻、工整的笔触摆脱了文人画不求形似、逸笔草草的审 美追求,转而呈现出院体精致含蕴的表达方式。作于嘉靖二十八年( 1 5 4 9 年) 的真 赏斋图便是此类画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堪称“细文”的代表作品。 文征明的青绿山水,在明代绘画中是很有特点的,文征明早年即从沈周处学得青 绿用色之法,又从赵孟兆页笔意中揣摩专研,远接赵千里、董源青绿遗韵,自成一体, 与他“细文”风格共同体现出“利行合一”的艺术成就。3 8 对于此类作品,文征明既 力求院体画风的工细精致,同时又非常注重文人画的简练,文静,舍弃了院体繁缛的 画法,以一种恰当的画面结构,使造型及笔墨色彩的应用有机地、精炼地配置组合, 从而具有了一种强烈的形式感与装饰感,并 蕴涵着文人温雅沉静的诗意。画法上,他主 宗赵盂烦,兼取赵伯驹、赵伯赫,也融入了 “元四家”和“二米”笔墨,从而形成丰姿 多彩、院体画与文人画相兼得青绿风貌,代 表作如剑浦春云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气候变化分析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合肥庐阳区南门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模拟卷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保密合同协议合同三篇
- 2025年幕前演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座席客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舞台导演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行政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市场沟通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草药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教育培训导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亚洲烟草产业市场供求状况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XX集团董事会2025年度工作报告
- 2026年气溶胶灭火系统市场研究报告
- 多重耐药菌的课件
- 交安设施冬季施工方案
- 行业的客户信息管理表格模板
- 航天员工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鸡蛋采购项目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静压机工程桩吊装专项方案(2025版)
- 新《安全生产法》(2025版)解读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