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左右门槛与侧围密封板冷冲压模具设计.docx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左右门槛与侧围密封板冷冲压模具设计.docx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左右门槛与侧围密封板冷冲压模具设计.docx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左右门槛与侧围密封板冷冲压模具设计.docx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覆盖件左右门槛与侧围密封板冷冲压模具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摘要在当今社会,生产制造业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行业,尤其是工业领域,在工业制造中,劳动强度较高,工作量也比较大,以传统的工人生产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了,这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常常会用到冲压模具。并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冲压模具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同时也广泛应用了到实际的生产制造中。为了满足更大的生产需求,模具又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并且已经实现了自动送料和自动出件。本次设计的是汽车覆盖件左/右门槛与侧围密封板冷冲压模具,该零件的材料为 BLC,厚度为 1.2mm。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工艺方案,根据零件的形状结构计算冲压力,以此来选择冲压设备,以及对冲压设备进行必要的装模高度和安装尺寸的校核。设计冲裁的凸、凹模,选择并加工模具中各个零件并且组装起来,绘制模具的装配图以及非标准件的二维图。在本次设计中将会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来完成毛坯的生产,后续将会设计成形模和切分模来完成零件的最终生产。关键词:汽车覆盖件、冷冲压模具、工艺方案、复合模具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 manufacturing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industry, especially in the industrial field. In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labor intensity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workload is relatively large. The 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worker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At this time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ten use stamping die.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stamping dies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has received a great degree of attention, but also widely applied to the actual manufactur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larger production needs, the mold is divided into simplex mode, composite mode, progressive die, and has achieved automatic feeding and automatic ejection.This design is a car cover left / right threshold and side seal plate cold stamping die, the parts of the material for the BLC, a thickness of 1.5mm.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 options, according to the shape and structure of parts calculated stamping force, in order to select the stamping equipment, stamping equipment and the necessary stamping height and installation dimensions of the check. Design blanking convex, concave die, select and process each part of the mold assembly and assembly, drawing the mold assembly drawings and non-standard parts of the two-dimensional map. In this design will be designed blanking punching composite die to complete the production of rough, follow-up will be the design of forming die and cutting die to complete the final production of parts.Key words: car covercold stamping dieprocess schemecomposite mold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也日渐增加,尤其是在工业制造领域,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渐增加的需求量了,所以为了解决生产需要的问题,模具已经承担了人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模具又可分为注塑模具和冲压模具,而冲压模具也可分为冷冲压模具和热冲压模具,本次设计所涉及到的是冷冲压模具,冷冲压指的是材料在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温度一下,冷冲压模具主要依赖的是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原理来加工成型零件的,冷冲压成型的工艺性能好,生产效率高,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力,经济效益高,零件生产出来的质量比较好,模具的结构也相对简单,普通的模具制造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模具的使用寿命长,操作起来方便,并且非常容易加工,也容易实现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所以冷冲压成形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地方,如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制造业、农用机制造业。而本次设计的 N350 左/右门槛与侧围密封板是属于汽车覆盖件,也就是汽车制造业范畴,它的生产就是通过冷冲压成型工艺来完成的,所涉及到的工艺有落料冲孔、成形、切分总共三道工序来完成零件的生产。此次设计的 N350 左/右门槛与侧围密封板是从柳州腾龙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现有零件中选取的,通过自己对零件的工艺分析,制定出工艺方案,然后请教老师,设计模具以及编写说明书。次说明书是关于 N350 左/右门槛与侧围密封板的冷冲压模具设计,其主要包括了零件的工艺分析、毛坯的排样方案设计、零件材料的选取、冲压力的计算、冲压设备的选取、模具的刃口尺寸计算、模具零件的选择和加工、标准件的选取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认真翻阅和查找有关资料,不懂的地方主动请教老师,注意设计过程中的细节。同时为了能更好的表达描述清楚本次模具的设计过程,在设计说明书中附上了一些相关图片和表格。因为此次的说明书是由自己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以及在老师的帮助下编写的,但由于自己的设计经验不足,所以在这次的设计中会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在此希望老师们我的不足并且提供建议,同时也希望老师们能够给予谅解和支持。目录第一章 绪论1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1一、 选题的目的1二、 选题的现实意义2三、 选题的理论意义2第二章方案设计3第一节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定3一、 零件的材料分析3二、 毛坯的形状结构分析3三、 工艺方案的确定4四、 零件形状分析4第二节 排样的选择5一、 排样的方式5二、 搭边值和条料宽度的确定6(三) 排样方案的确定7(四) 材料的利用率8第三节 冲模零件的设计8一、 冲模零件的分类8第四节 凹、凸模的刃口尺寸计算9一、 凹、凸模刃口尺寸的计算依据及计算原则9二、 凸、凹模刃口间隙值得确定9三、 落料的刃口尺寸计算10四、 孔的刃口尺寸计算16第五节 凹、凸模的设计18一、 落料凹模的设计18二、 冲孔凸模的设计19三、 落料凸模(凸凹模)的设计20四、 落料凹模与凸凹模的材料22第六节 冲压力的计算22第七节 弹性元件的选择24第八节 冲压设备的选用26一、 压力机的选用26二、 冲模的压力中心26三、 冲模的封闭高度校核26第九节 模具零件的选择和设计27一、 定位零件27二、 挡料销28三、 卸料和推件装置28四、 导向装置30五、 连接零件31第十节 模具的装配图36第三章成形模的设计37第一节 成形模具的设计37一、 成形模的特点37二、 成形力的计算37三、 压力机设备的选择37四、 压力机封闭高度及有关参数的校核37五、 推件装置的设计38六、 凸、凹模的设计38七、 模柄的设计39八、 导柱导套的选用40九、 成形模的总装图41设计总计42致谢43参考文献44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一、 选题的目的毕业设计是我们在大学生涯中的最后一堂课,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经历,这将是我们迈向社会的第一堂课,也是我们大学四年的一次总结,经过了大学四年的努力学习,将检验出我们在大学四年中的知识积累程度。由于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从柳州腾龙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选取的,与实际生产较为接近,我们也在公司的工程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零件的生产过程,因此也对此深有体会,同时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工程师还专程为我们进行全程的指导和讲解,让我们知道了现代化生产的环境,让毕业设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 N350 左/右门槛与侧围密封板的模具设计,这是属于汽车覆盖件中的一个零件,当今汽车行业在不断发展壮大,汽车的生产量也在不断上升,同时也促进了模具行业的不断发展,所以模具在汽车制造业中相对较发达,只要社会在进步,就一定不会离开生产制造业,相反还会不断促进生产制造业发展,所以这是一个不会走向夕阳的产业。虽然以后不一定会从事模具制造的这个行业,但是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对模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懂得了设计模具时应该要注意的地方以及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让我在大学四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可以应用到实际中来,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考验了我个人的能力,同时也会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这让我懂得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起来。在本次设计中会用到 UG、CAD、Dynaform 这些软件,经过了这次设计让我加深了对这些软件的熟悉程度,也可以更熟练的操作和运用软件。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书籍,进一步提高了我信息检索的能力。通过对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让我的绘图、识图和制图规范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所选的课题是关于冲压模具的设计,与我们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想符合,以此来检验了我们这四年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更好的了解到现阶段模具的发展情况,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都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1二、 选题的现实意义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模具的需求量巨大,随着国内模具市场的飞速发展,在模具技术方面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现在我国的模具年生产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三,虽然生产总量处在的世界前列,但面对高精尖模具还是以进口为主,模具的制造水平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例如高精密模具在我国模具生产制造中所占的比例较低,CAD、CAE、CAM 技术的应用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导致了很多精密模具无法生产,较大一部分的模具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技术来制造,所以我国模具的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面对我国相对落后的模具生产技术,我国正在加快高精尖模具的研发步伐,同时也制定了相关政策,让更多从事模具生产的工作者可以提高自身综合知识,跟上技术更新的节奏,把重点转移到技术研发的层面上来,而不是继续用传统的模具制造方法。由于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比较发达,所以这些都是我国模具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正与发达国家的水平逐渐缩小。所以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的模具知识,加强模具制造技能的训练,还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引进国外的高精尖模具,找出差距所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冲压知识,以及冲压工艺和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使每个模具设计制造者都能系统的学习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更新生产技术,才是我国模具发展的前途所在。模具是一种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它的生产技术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制造的发展水平。在模具的设计技术中,CAD、CAE、CAM 技术的应用体现出了其重要的价值,这些技术可以更好的缩短生产周期,所以各种分析软件已经被许多中小型企业所应用。三、 选题的理论意义虽然我国的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目前我国的模具已经可以实现专业化生产了,我们通过自主研发设计所生产出来的模具,可以发现其中的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加以优化和改善,逐步提高我国现阶段的模具发展水平,使得模具更加符合现代化的生产需要,不断提高模具的生产水平,避免冲压时发生拉裂和起皱等现象。2第二章方案设计第一节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定一、 零件的材料分析由于零件的需要本次所选用的材料的牌号为 BLC,该材料为超低碳钢,含碳量 0.1%,冲压成型性好,可用于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且不易被拉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机械性能优越,制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为精整麻面。物理性能:主要化学成分:碳 c0.1%、锰 Mn0.5%、磷 P0.035%、硫 S0.025。表 2-1 断后延伸率公称厚度(mm)0.600.60 1.01.0 1.61.6断后伸长率10/%36384042表 2-2 BLC 力学性能材料名称牌号材料状态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10/%s/MPab/MPa碳素结构钢BLC已退、 毛坯的形状结构分析用 UG 将零件展开成平面图得到毛坯的形状及相关尺寸图 2-1 落料制件3由毛坯简图 2-1 可以知道该零件有冲孔、落料两道工序,两个为工艺定位孔,大小分别为10.1mm 和8.1mm,大小不一样是为了防止工人在操作时把坯料放反。加工零件的尺寸不大,属于小制件,且形状简单结构对称,毛坯的厚度为 1.2mm,适用于小型冲裁加工。根据查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表 2.14 中的冲压件,取得此次设计的冲裁精度是 IT12 级精度。三、 工艺方案的确定毛坯冲制有两道工序,一个是冲制两个工艺孔。另一个是落料。所以综合考虑此次设计的模具为落料冲孔复合模,它可以在压力机设备的一次行程中做完落料和冲孔的工序,压力机通常在一次行程中可以得到一个冲压零件,复合模是一种多工序模,其结构特征是既是冲孔凹模又是落料凸模的凸凹模。按照凸凹模的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本次设计的是倒装式复合模,其优点是冲孔的废料可由冲孔凸模经凸凹模内直接推出,并且制件是从上方取出,不会出现制件堆积的情况,模具结构较为简单,操作方便。因此只需设计一套模具即可,且一道工序就可完成零件的生产,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都能够得到保证,并且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四、 零件形状分析零件的三维立体图:图 2-2 零件三维图零件的二维视图:4图 2-3 零件二维图零件的成型过程分析:(1)冲孔落料毛坯需要从板料中冲下,模具为冲孔落料复合模。(2)成形由于零件成形面较为简单,毛坯通过成形模一次冲压成形。(3)切分将成型完成的零件切分成两个,完成零件的生产。所以本次设计生产需要三套模具分别为:落料冲孔复合模、成形模、切分模。第二节 排样的选择一、 排样的方式冲裁时所产生的废料有结构废料和工艺废料两种,结构废料是由于制件的形状特点所产生的,这种废料一般是不能避免的;工艺废料是由制件与制件之间的距离(步距)和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值所产生的,同时还有板料头部、板料尾部以及边余量所产生的废料。排样方法可分为:有废料排样(a)、少废料排样(b)和无废料排样(c、d)。图 2-4 排样方式图5有废料排样 有废料的排样方式是沿着零件的全部外形来冲裁的,这样零件的外形尺寸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冲制出来的尺寸精度也较高,这种方式在零件的周围会留下搭边余量,以及零件与零件之间也会有余量,所以这样的排样方式的材料利用率是最低的,但是磨具在冲裁时较为平稳,有利于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因此实际生产中有废料排样也是用得最多的。少废料排样 少废料排样的方式是沿着零件的部分外形进行冲裁,这样外形尺寸和精度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在零件的周围不会产生搭边余量,只会在零件与零件之间留下余量,所以此时材料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会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无废料排样 无废料排样是沿着板料的边缘冲裁以及零件与零件之间不设有余量,这种方式的材料利用率是最高的,因为不会有任何的搭边废料产生,但制件的精度也是最低的,同时模具的使用寿命也是最低的,所以这只适用于制件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根据材料的合理使用情况、零件的结构形状和模具的使用寿命,本次采用纵向有废料的排样方式。二、 搭边值和条料宽度的确定(一) 搭边值的确定在此次的设计采用的是有废料排样,这就要在条料和冲件之际留有一定的余料,这些余料也可以叫搭边料。其中搭边就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弥补条料送进时所产生的偏差,这样可以保证冲制出合格的零件;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条料的强度增加,避免条料变形,方便送料和工人的操作,同时也提高了劳动效率。搭边宽度对于冲裁的过程和冲裁件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当搭边太大时,浪费材料;搭边太小时,条料的刚度以及强度都不够,在冲裁时容易被拉断,冲裁时有可能被拉入凹模与凸模制之间的间隙,从而造成冲裁力的不均,模具的磨损力加大,可能使模具刃口损坏。因此,搭边值的设计一定要合理,对于其数值目前可由经验或者查表确定。查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表 4-19 得此次设计的侧搭边值为 a=2 mm。(二) 条料宽度的确定(1)有侧压装置:当模具安装有侧压装置时,能够使条料一直紧贴在同一侧的导料板送进,所以只要在条料和另一侧的导料板之间留有间隙便可,这时可以按照下式来计算:条料宽度B0=(D0-Dmax+ 2a)-D导料板之间的距离A = B + Z = Dmax + 2a + Z(2)无侧压装置:如果模具没有侧压装置时,应考虑在送料的过程中因为条料的高度可以不足或者冲压时的震动而发生摆动从而使得侧面的搭边变小的问题。所以为了6解决侧面搭边值变小的问题,在计算条料宽度时要加上一个条料的摆动所产生的误差值,计算公式如下:条料宽度B0=(D0-Dmax+ 2a + Z)-D导料板之间的距离A = B + Z = Dmax + 2a + 2Z式中, Dmax 是条料宽度方向上冲裁件的最大尺寸;a 是侧搭边值;是条料宽度的单向(负向)的偏差;Z是导料板和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3)有侧刃定距:如果条料送进的步距有侧刃进行定位的话,在计算条料的宽度时要加上被侧刃所切去的部分,计算公式如下:条料宽度0Lmax + 2a00a= 0.75aB-D =+ nb1 -D =Lmax +1.5a + nb1 -D()() ()导料板之间的距离B = B + Z = Lmax +1.5a + nb1 + ZB1 = Lmax +1.5a + y式中, Dmax 是冲裁件在条料宽度方向的最大尺寸;a 是侧搭边值;N是侧刃的数目;b1 是侧刃冲切的条料边的宽度,一般取 b1 =1.5 2.5mm ,料薄的取小值,料厚的取大值;Z是冲切前条料的宽度和导料板之间的间隙;Y是冲切后条料的宽度和导料板之间的间隙,一般取 y = 0.1 0.2mm 。本次设计得模具采用的是无侧刃定距的方式,计算公式如下:条料宽度,查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 表 4-20、4-22 得B0=(D0=(201.9+ 2 20= 206.90mm-Dmax+ 2a + Z)+1)-0.8-D-0.8导料板之间的距离A = B + Z = Dmax + 2a + 2Z =206.9+1=207.9mm最后由零件的尺寸,取条料的宽度 B=207mm。(三) 排样方案的确定从分析零件的形状结构特点、冲压工艺要求和精度要求,以及材料的利用率,综合考虑采用有废料的纵向的排样方法,根据这种排样方法设计方案,以及对这个方案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利用 Dynaform 软件设计的排样方式如下图所示7图 2-5 排样图(四) 材料的利用率材料的利用率:材料的利用率分为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和一张板料总的材料利用率。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为: = BHnA 100%式中n一个步距内的冲裁件的数目;A冲件的面积,mm2;B条料的宽度,mm;H步距,mm。因为在冲压板料时,料尾、料头、工艺废料和结构废料都是得不到利用的,所以一张板料的总利用率为:h = NABL 100%式中N一张板料上总的冲裁件的数目;L板料的长度,mm。显然,一张板料的总利用率h 是要低于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h 的,而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往往只计算一张板料上的总利用率h 。即h = NA 100% = 7 21987.6 100% = 59.5%BL207 1250第三节 冲模零件的设计一、 冲模零件的分类任何模具都是由固定的和活动两个部分组成,固定部分是用紧固件安装在压力机设备的工作台上的,称为下模部分;活动部分通常固定在压力机的滑块上,称为上模部分。上模部分会随着压力机的滑块做上下的往复运动,以此来进行冲压工作。通常根据模具零件的作用又分为 5 种类型的零件。工作零件;导向零件;定位零件;卸料、推件零件;安装、固定零件。所以,在看模具图时,尤其是复杂模具图,应从上述 5 个方面去认识模具上的零件,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模具都具备上述 5 中零件,对于试制或者生产批量小的模具,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通常只有工作部分和安装固定部分的零件:而对于需要8大批量生产的模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劳动成本,除了上述的 5 个部分的零件外,为了满足更高的生产需求,还附加了自动送料、退料的装置等。第四节 凹、凸模的刃口尺寸计算一、 凹、凸模刃口尺寸的计算依据及计算原则冲裁的特点是,冲出的制件都是带有锥度的,且大端部分的尺寸是由于凸模刃口的挤压所产生的,小端的尺寸是由于凹模刃口的挤压所产生的,冲裁时通常会产生光亮带、毛刺带、塌面、毛面,冲压精度是以光亮带的宽度来作为标准的,光亮带越宽说明冲压制件的精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同样光亮带也是作为尺寸计算的基准的。所以在计算刃口尺寸时为落料和冲孔两种计算方式,原则如下:(1)落料:落料时制件的光亮带的宽度时由凹模的尺寸精度决定的,所以在设计模具时要以凹模的尺寸作为计算的基本尺寸,为了能够解决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大,从而制件的尺寸也会变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在计算凹模刃口尺寸时,刃口尺寸制造公差取制件的公差范围内的较小值,这样就算刃口磨损后还是可以保证冲制出合格的零件。而落料凹模的刃口尺寸就根据凹模的刃口尺寸为基准减去最小间隙值来计算。(2)冲孔:冲孔时制件的光亮带的宽度时由凸模的尺寸精度来决定的,所以在设计时要以凸模的刃口尺寸作为计算的基准初次,为了能够解决凸模磨损后尺寸变小,从而使得制件孔的尺寸变小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设计凸模的刃口尺寸时的公差加上制件公差允许的范围内的较大值,这样就算凸模的刃口磨损后变小也还可以保证冲制出合格的零件,而冲孔凹模的刃口尺寸就根据凸模的刃口尺寸为基准加上最小间隙值来计算。(3)孔心距:本次设计的零件需要冲制两个工艺孔,所以存在如何保证精确的孔心距问题,制件的孔心距是由冲孔凹模的孔心距来确定的,但是由于凹模在磨损后并不会影响孔心距,所以在设计凹模的孔心距时的制造公差取制件公差带的中心即可。(4)冲模刃口的制造公差: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制造公差等级的选取要以制件精度公差为原则,要能达到制件所要求的精度来进行加工。一般按照工件的制造公差等级来确定冲模刃口的制造公差,通常会比制件的制造公差高 2-4 个公差等级。二、 凸、凹模刃口间隙值得确定在实际生产中凸、凹模的间隙值会直接影响到冲裁力、冲裁精度和模具的使用寿命,所以在确定凸、凹模的间隙值时应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由于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凸、凹模的间隙会随着刃口的磨损而逐渐增大,所以在设计时间隙值要取最小的合理间隙值,这样才能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也使模具好具有可修复性。间隙值的确定有两种方法:理论确定法和经验确定法。(1)理论确定法Z = 2(t - h )tanb = 2t1 - h0 tanb0 t (2)经验确定法查冲压模具设计手册汽车、拖拉机制造业常用的合理间隙值,表 2-23 冲裁模双面间隙值 Zmin = 0.132mm 、 Zmax = 0.240mm 。9三、 落料的刃口尺寸计算由于零件的形状比较复杂,现采用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法(配作法)。所谓配作法是先按制件所要求的设计尺寸制作出一个基准件(凸模或者凹模)随后按照基准件的实际尺寸根据间隙值配作另一件。这种制作方法的特点是:(1)模具的间隙值由配做保证,加工工艺比较简单,不需要校核 dp + dd Zmax - Zmin的条件,并且可以适当的放大基准件的制造公差,使制造更为容易进行,所以目前工厂一般都采用这种制造方法。(2)凸模和凹模的尺寸在零件图上不用都标注完整,只需要把基准件的尺寸标注完整即可,另一个零件只需标注出基本尺寸,并且在零件的技术要求中注明:以基准件为基准进行配合加工,要保证双面间隙在 Zmax Zmin 之间。例如,在落料时,只需要将凹模的尺寸在零件图上标注完整,在凸模的零件图中其刃口尺寸只需标注基本尺寸即可。在冲孔时,只需要将凸模的尺寸在零件图上标注完整,在凹模的零件图中其刃口尺寸只需标注基本尺寸即可。落料时应以凹模为基准件来配合加工凸模。其凹模刃口尺寸磨损后有变小、变大和不变三种形式:1)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大,可按一般落料凹模尺寸公式计算,即A= A - xD + D / 4d()02)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小,可按一般冲孔凸模尺寸公式计算,因为它在凹模上相当于冲孔凸模的尺寸,即B= B + xD 0()d- D / 4图 2-6 落料件和凹模尺寸a)落料件b)凹模尺寸3)凹模磨损后尺寸不变,由于工件尺寸的标注方法不一样,可分为三种情况计算刃口尺寸:10工件尺寸为 C0+D 时Cd =(C + 0.5D) D8工件尺寸为 C-0D 时Cd = (C - 0.5D) D8工件尺寸为 C D 时Cd = C D8式中, Ad、Bd、Cd _相应的凹模刃口尺寸;A、B、C 工件的公称尺寸;D 工件公差;D 工件偏差。相关参数如下:表 2-3 系数 x非圆形圆形板厚 t/mm10.750.50.750.5工件公差 /mm10.160.170.350.360.160.16120.200.210.410.420.200.20240.240.250.490.5040.300.310.590.600.300.30冲压件尺寸公差取 ST8 级表 2-4落料凹模制造公差落料尺寸/mm系数 X工件公差 /mm凹模的制造公差/mmR20-0.2800.750.2800.070.50.40.1R60-0.40.50.40.1R30-0.280.750.280.07R40-0.40.50.40.1R684.40-1.80.51.80.45R1500-0.980.50.980.24511R686.90-1.80.51.80.45R7380-1.80.51.80.45R76.30-0.980.50.980.24513.80-0.560.50.560.1420.70-0.560.50.560.14140-0.560.50.560.1411.20-0.560.50.560.1441.60-0.780.50.780.19544.80-0.780.50.780.19527.70-0.560.50.560.1415.20-0.560.50.560.144.40-0.40.50.40.1其中刃口磨损后变大的尺寸有:R50 0.4 6 、 R30 0.28 4 、 R60 0.4 4 、 R686.901.8 2 、 R76.30 0.98 2-刃口磨损后变小的尺寸有:R20 0.280 4 、 R40 0.4 4 、 R684.401.8 2 、 R1500 0.98 2 、 R73801.8 2-刃口磨损后尺寸不变的有:13.80-0.56 2 、20.70-0.56 2 、140-0.56 2 、11.20-0.56 2 、41.60-0.78 2 、44.80-0.78 2 、27.70-0.56 2 、15.20-0.56 2 、 4.40-0.4 2凹模刃口磨损后尺寸变大的计算:R50 6的刃口尺寸计算:-0.4AdR5 = ( AR5 - xD)0+D / 4=(5- 0.5+0.1mm 0.4)0= 4.80+0.1 mmR30-0.28 4 的刃口尺寸计算:AdR3 = ( AR3 - xD)0+D / 43 - 0.75 0.28 +0.07 mm=()0= 2.790+0.07 mmR60-0.4 4 的刃口尺寸计算:12AdR6 = ( AR6 - xD)0+D / 46 - 0.5 0.4 +0.1mm=()0= 5.80+0.1 mmR686.901.8 2 的刃口尺寸计算:-AdR686.9 = ( AR686.9 - xD)0+D / 4686.9 - 0.5 1.8 +0.45mm=()0= 6860+0.45 mmR76.30-0.98 2 的刃口尺寸计算:AdR76.3 = ( AR76.3 - xD)0+D / 476.3 - 0.5 0.98 +0.245 mm=()0= 75.810+0.245 mm凹模刃口磨损后尺寸变小的计算:R20 4B=B+ xD 0)(dR2R2-D / 4= (2 + 0.75 0.28)0mm-0.07R40-0.4 4 的刃口尺寸计算:B=B+ xD 0)(dR4R4-D / 4= (4 + 0.5 0.4)0mm-0.1R684.401.8 2 的刃口尺寸计算:-B=B+ xD 0/ 4 ()= (684.4 + 0.5 1.8)0mm-0.45R1500-0.98 2 的刃口尺寸计算:B=B+ xD 0/ 4 ()= (150 + 0.5 0.98)0mm-0.24513R73801.8 2 的刃口尺寸计算:-B=B+ xD 0/ 4 ()= (738 + 0.5 1.8)0mm-0.45凹模刃口磨损后尺寸不变的计算:13.80-0.56 2 的刃口尺寸计算:Cd13.8 = (C - 0.5D) D8= (13.8 - 0.5 0.56) 0.856= 13.52 0.07mm20.70-0.56 2 的刃口尺寸计算:Cd20.7 = (C - 0.5D) D8= (20.7 - 0.5 0.56) 0.568140-0.56 2 的刃口尺寸计算:Cd14 = (C - 0.5D) D8= (14 - 0.5 0.56) 0.56811.20-0.56 2 的刃口尺寸计算:Cd11.2 = (C - 0.5D) D8= (11.2 - 0.5 0.56) 0.856= 10.92 0.07mm41.60-0.78 2 的刃口尺寸计算:Cd41.6 = (C - 0.5D) D8= (41.6 - 0.5 0.78) 0.878= 41.21 0.098mm1444.80-0.78 2 的刃口尺寸计算:Cd44.8 = (C - 0.5D) D8= (44.8 - 0.5 0.78) 0.878= 44.41 0.098mm27.70-0.56 2 的刃口尺寸计算:Cd27.7 = (C - 0.5D) D8= (27.7 - 0.5 0.56) 0.856= 27.42 0.07mm15.20-0.56 2 的刃口尺寸计算:Cd15.2 = (C - 0.5D) D8= (15.2 - 0.5 0.56) 0.856= 14.92 0.07mm4.40-0.4 2 的刃口尺寸计算:Cd4.4 = (C - 0.5D) D8= (4.4 - 0.5 0.4) 08.4= 4.2 0.05mm根据落料凹模配作凸模刃口尺寸,保证最小间隙值 Zmin (只需在凸模零件图上技术要求中注明即可)。经过计算后落料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如下表表 2-5 刃口尺寸落料尺寸/mm凹模刃口尺寸凸模刃口尺寸/mm/mmR50-0.4 6 (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大)4.80+0.14.8R30-0.28 4 (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大)2.790+0.072.79R60-0.4 4 (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大)5.80+0.15.8R686.90-1.8 2(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大)6860+0.4568615R76.30-0.98 2(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大)75.810+0.24575.81R20-0.280 4 (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小)2.210-0.072.21R40-0.4 4 (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小)4.20-0.14.2R684.40-1.8 2(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小)685.30-0.45685.3R1500-0.98 2 (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小)150.490-0.245150.49R7380-1.8 2 (凹模磨损后尺寸变小)738.90-0.45738.913.80-0.56 2 (凹模磨损后尺寸不变)13.52 0.0713.5220.70-0.56 2 (凹模磨损后尺寸不变)20.42 0.0720.42140-0.56 2 (凹模磨损后尺寸不变)13.72 0.0713.7211.20-0.56 2 (凹模磨损后尺寸不变)10.92 0.0710.9241.60-0.78 2 (凹模磨损后尺寸不变)41.21 0.09841.2144.80-0.78 2 (凹模磨损后尺寸不变)44.41 0.09844.4127.70-0.56 2 (凹模磨损后尺寸不变)27.42 0.0727.4215.20-0.56 2 (凹模磨损后尺寸不变)14.92 0.0714.924.40-0.4 2 (凹模磨损后尺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