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杨万里记体散文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杨万里记体散文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杨万里记体散文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杨万里记体散文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杨万里记体散文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掩文名,他的散文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笔者统计杨万里记体散文共6 卷6 5 篇,数量众多。他的记体文取得了很高 的成就,文学性、实用性都很强。从文学上看,杨万里记体文艺术想象丰富奇特, 艺术手法灵活巧妙,语言风格鲜活多变,擅长思辨,议论卓伟;从实用上看,他 的记体文对世道人心是有所裨益的。 杨万里善于学习前人,采百家之长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杨万里写景方面得益 于柳宗元,其密栗深邃、雅健幽峭处直追柳宗元。在语言方面,尤其是在骈体的 使用方面,有欧阳修的影子在。在立意和结构方面,受苏轼影响很大。 笔者根据杨万里记体文的实际情况,简略论述他的“味外之味、“适于用 和“文章以气为主”等文学思想在其记文中的具体表现。受其重实用思想的影响, 他的记体文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议论过多,繁琐冗长,说教性强。另外,“做 文之迹明显,多是应邀之作,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冷静有余而情韵不足。 关键词:杨万里记体散文文学性实用性做文之迹 a b s t r a c t y a n g w a n l iw a s af a m o u sl i t t e r a t e u ri nt h es o u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h ec r e a t e da c h a r a c t e rw h i c hw ec a l l e d “c h e n g z h a is t y l e ”b e c a u s eo fh i so u t s t a n d i n gr e p u t a t i o n o np o e t r y , r e s e a r c h e r sh a v e n tp a i e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t oh i se s s a yw h i c hi sd e s e r v e d a f t e rs t a t i s t i c so fh i sn a r r a t i o n ,t h e r ea r es i xv o l u m e s ,6 5p i e c e si nh i sw o r k s ,t h a t i st os a y ,t h et o t a ln u m b e r si sn o tf e w w i t hh i 曲l i t e r a r ya c h i e v e m e n t , h i sn a r r a t i o n i sa l s op r a c t i c a l f r o mt h el i t e r a r yp o i n to fv i e w ,h i sn a r r a t i o ni sf u l lo fa r t i s t i ca n d f a n c yi m a g i n a t i o n h em a d eu s eo fa l lk i n d so fs k i l l f u la n da g i l em e t h o d s ,啊v i da n d v a r i a n tl a n g u a g e , d i s t i n g u i s h e da r g u m e n t sa n dc o m m e n t s f r o mt h ef u n c t i o n a lp o i n t o fv i e w ,h i sn a r r a t i o ni si n s t r u c t i v ea n db e n e f i c i a lt oh u m a n sh e a na n dc o m m u n i t y y a n gw a n l iw a sg o o da tl e a r n i n gf r o me l d e r h ea b s o r b e di na l lu s e f u l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f o r m e dh i so w np a r t i c u l a rs t y l e h i sa b i l i t yo f d e s c r i p t i o nw a sb e n e f i c i a lf r o ml i u z o n g y u a n o nl a n g u a g e ,e s p e c i a l l yo fr h y t h m i c a lp r o s e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p a r a l l e l i s m a n do m a t e n e s sw a sa f f e c t e db yo uy a n g x i u ;w h i l ea ts t r u c t u r ea n dc o n c e p t i o n s ,h e w a si n f l u e n c e db ys us h i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p r a c t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o fy a n gw a n l i sn a r r a t i o n ,w ew i l ld i s s e r t a t e b r i e f l yh i sl i t e r a t u r et h o u g h t ss u c ha s o u t s i d eo f t h et a s t e 、 p r a c t i c a l a n d q i i s t h em a i ne l e m e n ti na r t i c l e s ”w h i c ha r es p e c i f i ce m b o d i e di nh i sn a r r a t i o n b e c a u s e o ft h ei m p a c to fh i sp r a c t i c a lt h o u g h t s ,h i sn a r r a t i o nh a ds o m eo b v i o u sl i m i t a t i o n ,f o r e x a m p l e ,m o r ec o m m e n t s ,l o n ga n dt r i v i a la r g u m e n t s ,e v e nf u l lo fs t r o n gh o m i l y c o m p o n e n t m o r e o v e r , i ti se v i d e n tt h e r ea r em a n ym a d e - u pm a r k sa sa r e s u l to f b e e n i n gr e q u e s t e d ;a n dt h ef o r m a ti su n c h a n g e do rf e wc h a n g e d ,s ot h a th i sn a r r a t i o n i sw i t hm o r ec a l mb u tl i t t l ec h a r m i n g k e yw o r d :y a n gw a n l in a r r a t i o n ;l i t e r a r i n e s s ;p r a c t i c a l i t y ;m a d e u pm a r k s n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 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像吨韵 签字日期:加7 年,月节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有关保留、使用 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电子稿,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 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终睫碣 签字日期您卞,月彳日 导师签名= 庶智彳 签字日期:五咖罗年石月2 日 杨万里记体散文研究 一、杨万里散文研究综论 绪论 杨万里( 1 1 2 7 - 1 2 0 6 )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家。近代对杨万里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初。近百年来,对杨万里的研究经历了发轫、发展到繁荣,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研究都集中在对其诗歌和理学思想的研究。作为一位有 着多方面才华和成就的作家,这显然是不均衡不全面的。 杨万里的著作主要收集在诚斋集中,共1 3 3 卷,其中诗歌4 2 卷,另有 6 卷庸言天问天对解淳熙荐士录等杂着及1 卷诗话和1 0 余首词之外, 其余全是散文和骈文。以体裁而论,举凡赋、表、疏、札、状、启、笺、书、序、 记、碑、铭、赞、祭文、尺牍等,无所不备,而且数量也多。然而事实上,杨万 里诗研究长期一枝独秀,而词、赋、散文诸体则是门前冷落。 目前,散文史可谓不少,但提到杨万里散文的则寥寥无几。郭预衡煌煌三大 卷本的中国散文史都没有提到杨万里的散文;其它的如陈柱中国散文史、 陈飞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张梦新中国散文发展史、刘衍中国散文史等 也没有任何的论述。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西文学史也仅仅列“杨万里 的诗歌 一节,对其文毫无提及,不能不让人觉得遗憾。然而老一代的学者于北 山、周汝昌等对杨万晕的散文已有很高的评价。于先生在专著杨万里年谱的 前言提到,诚斋是个有着多方面成就的历史人物。他是经学家,对易经有深 湛的研究,用十七年的时间写成了诚斋易传;是政论家,千虑策是其代表 作;是散文家,“为文兼擅众体,步趋韩柳。其密栗深邃、雅健幽峭处,尤与河 东为近,友朋以此相推,诚斋也以此自负。 在杨万里选集的引言中,周汝 昌亦对曾使虞允文惊呼“东南乃有此人物”的千虑策为代表的散文评价很高, 说它是“见地警辟,说理周彻,文笔条达,感情痛切 。另外,王琦珍在杨万 里诗文集的前言中也说“杨万里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散文与骈文家,只不过诗掩 其名,人们历来对他这方面的成就较少注意罢了。杨万里的文,不仅数量众多, 体裁齐全,而且文学成就也很突出。”简略论述了其文的特点,如“具有相当丰 母周汝昌杨万里选集中华书局1 9 6 2 年版第1 1 页 国王琦珍整理杨万里诗文集前言江西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第7 页 i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厚的社会政治内容”:“刻意于鸿篇巨制的写作。另外他还谈到“杨万里散文中 文学色彩最浓的,是他的一些序、记及为亲旧所作的碑铭。杨万里的骈文“俱精 妙绝伦,往往属对出之意外,妙若天成,南宋诸公皆不及。 评价到底是评价,然而对杨万里文的研究目前仍没有专著或硕士论文出现。 正是有感于杨万里“散文创作也不同凡响,可惜无人问津 的状况,张瑞君杨 万里评传专辟一章对其进行探讨,分别从立意与境界、现实性与社会性、思想 的深刻性等方面论证了杨万里的散文成就,是迄今为此最为完备的论述。于北山 先生说:“诚斋在我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南宋文学史上的地位,决定了他是我们应 该致力研究的作家之一。 那么对其文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记体文发展略述 “记这种散文体裁,始于记事。春秋时,“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本属于 应用性的文字,所谓“叙事识物”、“记事之文也”。尚书禹贡、顾命篇一 般被视为记体之祖。明代徐师曾说:“而记之名,则仿于戴记、学记诸篇。 厥后有扬雄作蜀记,而文选不列其类,刘勰不着其说。 但这里所提到 的记都不具备后世记体文的文本意义。 直到唐代韩愈、柳宗元创作记体散文,才使“记”成为一体。这时的记体散 文以叙事为主,后来慢慢加入了议论,因此陈师道有感而发道:“韩退之作记, 记其事耳,今之记乃论也”。 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正如刘勰所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 序。 ( 文心雕龙释译) 记体散文经过产生,发展和演变,在宋代得到了长 足的发展:一是数量上超过了唐代:二是内容上也较唐代更为丰富。宋代记体散 文不仅在题材方面开拓了新领域,而且在立意、格局、视角、语言等多方面也有 所创变。其中欧阳修、苏轼等对记体文的发展所作的贡献最大,正如南宋叶适曾 说:引记虽( 韩) 愈及( 柳) 宗元犹未能擅所长也;至欧、曾、王、苏始尽变 其态。” ( 习学记言) 。转引自王琦珍整理杨万里诗文集前言江西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第8 页 留于北山杨万里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3 年,第4 页 ( 明)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罗根泽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2 年版,第1 4 5 页 ( 明)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罗根泽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2 年版,第4 2 页 李蓁非释译文心雕龙释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5 6 6 页 蟹转引白杨庆存宋代散文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9 3 页 2 杨万里记体散文研究 第一章杨万里记体散文的分类和内容特点 “记 在古文中也叫“杂记文 ,所记内容复杂,包括一切记事记物之文。 明代吴讷说:“记者,以备不忘也。”这种说法比较宽泛。从现存的记文来看, 有的记人,有的记事,有的记物,还有的是记山水风景的。在叙述方式上也是复 杂多样,有的重叙述,有的重议论,有的重描写,有的重抒情,不一而足。因此 划分杂记文的标准也是多种多样。林琴南在春觉斋论文中说:“然勘灾、浚 梁、筑塘、修祠宇、纪亭台,当为一类;记书画、记古器物,又别为一类;记山 水又别为一类;记琐细奇骇之事,不能入正传者,其名为书某事,又别为一 类;学记则为说理之文,不当归入厅壁;至游宴筋咏之事,又别为一类:综名为 记,而体例实非一。 他将杂记文按实际的内容分类。今人褚斌杰根据内容和 特点两方面将杂记文简约地分为四类:即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和 人事杂记。这与传统的记文分类法( 亭台楼阁记,人事记,名物记,山水记) 是没 有什么本质区别的。笔者根据传统分类法,再结合杨万里的创作实际( 没有山水 记) ,将其记体文划分为亭台堂阁记、学记和藏书记、人事杂记。 根据王琦珍整理的杨万里诗文集和辛更儒笺校的杨万里集笺校,笔 者统计杨万里记体散文共6 卷6 5 篇。这6 5 篇记体文分别是:亭台堂阁记4 6 篇, 学记和藏书记7 篇,人事杂记1 2 篇,以下分类论述。 第一节亭台堂阁类 “大抵记者,盖所以备不忘也。如记营建,当记月日之久迁,工费之多少, 主佐之姓名,略作议论以结之 , 古人修筑亭台、楼阁,常常撰写记文,以 记叙其建造的过程和历史沿革。唐宋古文家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创作,亭台堂阁记 也成了记体散文中最常见的形式,而宋入更是擅长于此。纵观唐宋古文家的记类 散文,不难发现这一点。 记类散文一般以记叙为主,明徐师曾说在叙事之后略加议论,这才是正体。 亭台堂阁类记文更是如此。这一特点在唐代的亭台堂阁类记体散文中较为普遍。 如韩愈的燕喜亭记就是一篇典范之作: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者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 。( 明) 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2 年版,第4 2 页 国( 清) 林纾春觉斋论文范先渊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1 年,第7 0 页 ( 明) 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于北山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2 年,第4 2 页 3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 荤粪址,蟠瑙翁,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 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 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既成,愈 请名之。其丘日“侯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侯时之道也。其石谷日 “谦受之谷”,瀑曰“振鹭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 瀑日“秩秩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 日“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 而施下也。合而言之以屋日“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颂者 也。于是州民之闻者相与观焉,日:“吾州之山水名于天下,然而无与燕喜 者比。经营于侧者相接也,而莫宜其地。凡天作而地芷之以遗其人乎? ” 文章先写发现风景点的经过,接着写作者为之命名,并用当地父老赞颂的话来衬 托,最后写主人从长安到连州的行程。连州当时是个荒凉僻远的地方,燕喜亭的 主人和作者同时贬滴到这里,他们同病相怜也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知道这一点, 我们很容易明白作者欣赏燕喜亭景色必然别有会心所在。主人的行程显然是作者 自己的经历,文章不过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而已。韩愈在大段的叙述之后只 是略加议论,没有像宋代有些亭台堂阁记那样长篇大论。 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柳宗元的邕州柳中臣作马退山茅亭记均属此 类文章。他们对所记对象多作客观和静态的描述,以“物”为主,重点是记叙其 建构过程、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色,写实为主,议论不多。 入宋以后,亭台堂阁记更多的是以“人 为主,文中充溢着作者强烈的主观 意识,借“物”大发议论。如宋初王禹偶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文章一开头 便用简洁的语言写黄冈以竹代瓦的习俗和选址建竹楼的经过,然后用大量的笔墨 大肆铺张渲染楼中生活的情趣,最后一段则通过议论来昭示心态情绪。全文重点 突出的不是楼本身,而是生活在楼中的人,以及由此生发的随缘自适的思想。其 后的范仲淹、苏舜钦、欧阳修等也大多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就整体格局而言, 还没有脱离先叙事、次写景、后议论这种“三段论式”的唐人模式,但与唐人相 比,在思想意识的升华和艺术境界的提高上有很大的不同。 对亭台记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当推苏轼。苏轼文集中此类作品不仅数 量空前,共2 6 篇,在突出人的主观意识等方面,寓情、理、识于文中,彻底打 破了“三段论式 的格局,叙事、描写、议论穿插运用,灵活多变,甚至吸收其 它体裁的表现方式( 如赋体、问答、赞颂之类) ,从而使体式为之一变。 ( 以上 两段参考杨庆存宋代散文研究) 杨万里的亭台记共4 6 篇,占其记体文的近三分之二。在这些记中,以写景 为主的有很多。不仅如此,杨万里还善于跳出写景之外,或记人,或议论,令人 。( 宋) 李防等编嵌文苑英华第4 3 5 9 页 圆杨庆存宋代散文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9 5 页 4 杨万里记体散文研究 耳目一新,拓展了亭台记的价值和意义。 一、赞扬清正有功绩的官吏 父亲杨芾对杨万里的教育影响深远。杨芾以孝传家,以儒家的理想人格标准 修身教子,生活上节俭简朴。这些对杨万里清正廉洁的人品和正直无私、敢言直 谏的为政之道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杨万里一生历事三朝,从绍兴二十六年 ( 1 1 5 6 ) 三十岁时开始任职到绍熙三年( 1 1 9 2 年) 开始退休生活,自始至终清 正廉洁,离江东副使任时,官库有余钱万缗,他毫刁i 染指。家中唯有老屋一区, 粗仆三四人而已。徐玑曾赠诗赞说:“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们( 二薇亭集圭殳 杨诚斋) 。 杨万里为官要求清正廉洁,为民着想,他自己是这样做了,也希望所有的为 官者都这样,所以他对那些廉洁正直,为民谋利的官吏由衷的赞赏。也只有为民 着想,为民办实事的官吏才能受到老百姓的尊敬。 乾道六年( 1 1 7 0 ) ,杨万里知隆兴府奉新县,他在两篇记中写下为奉新县做 出贡献的三位长官。怀种堂记中描写了刘公为奉新县三乡解决寓税之弊,“于 是三乡昔无田而有税者,今无其所有;昔有乡而无民者,今有其所无。 所以“三 乡之民相率做堂,画公像于间,以致瞻伫之敬。高度赞扬了刘公治理好百姓的 政绩。在其后记篇隆兴府奉新县怀种堂后记中,补叙了另外两个为民谋利的 张公,他们迎难而上,解决了农民的赋税问题。“前刘后张,文武忠孝,则人相 若;师长慈惠,则政相若;划爽疾苦,则事相若。 是为可记。杨万里在这里赞 扬的是别人,实际上他自己也是这样为民谋利的好官。他上任时正碰上这年奉新 县大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牢狱中关押了很多交不起赋税的百姓,但奉新县钱 粮仓库中还是空空的,老百姓没有钱粮可以赎人。杨万里上任不久,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某初至,见岸狱充盈,而府库虚耗自若也。于是纵幽囚,罢逮捕, 息鞭笞,去颂系,出片纸书“某人逋租若干 ,宽之为期,而薄之为取。盖 有以两旬为约、而输不满千钱者。初以为必不来,而其来不可止。初以为必 不输,而其输不可却。盖所谓片纸者,若今之所谓“公据 焉。里诣而家给 之,使之自持以来,复自持以往,不以虎穴视官府,而以家庭视官府。大抵 民财止有此,要不使之归于下而已。所谓下者,非里胥,非邑吏,非狱使乎? 一鸡未肥,里胥杀而食之矣。持百钱而至邑,群吏夺而取之矣。而士大夫方 据案而怒目:“此顽民也,此不输租者也。”故死于缧绁,死于饥寒,死于 疠疫之污染,岂不痛哉! 某至此期月,财租粗给,政令方行,目无积事,岸 狱常空。( 与张严州敬夫书) 。 。湛之编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 9 6 4 年版第2 2 页 王琦珍整理杨万里诗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第1 0 3 9 页 5 江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万里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对下情体贴入微,深知症 结所在,真正能够为民着想。那些“据案而怒的士大夫和他的差别太大了。杨 万里为民谋利不只是在奉新县,而是贯穿了他整个为官生涯。淳熙六年( 1 1 7 9 年) 正月,杨万里出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他尽心竭力为百姓办事,在常平留下 了很好的政声,人民对他更是无限的留恋:“拦街父老不教行,出得东门已一更。 。 在吉水县近民堂记中,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了一位“勤己以佚民,癯己以 腴民的勤政爱民官吏形象: 清江某人,江西彦士也。文行之懿,名实之孚,卓如也。谒吏部,得吉 水。或憝之日:“毋庸往。”某人笑不答。既佩印绶,欣然曰:“上至于吾夫 子,亦屑于为邑。邑不足行道,于何行道? ”则勤己以佚民,癯己以腴民。 朝之食,午乃暇;夕之寐,丙乃既。简爰书,缓令。属年不登,恻怛劝分, 大家随悦,若己之饥,细民如归,忘岁之俭。邑之地庳,且濒大江,三日之 霖,民忧为鱼。辛丑五月,雨下如注,昼夜无止。某人颦以默祷,是夕小霁。 民异其城,邑之名士能文辞如陈果卿者,如徐彻者,如王子俊者,皆作为诗 章以咏歌之。 杨万里出身贫寒,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也是一位为百姓办实事的好官,他认为治 理国家的最高目标是安顿百姓,主张减轻百姓负担,为民着想。绍熙三年( 1 1 9 2 ) 八月,杨万里时任江东转运副使,朝廷下令在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当时江南 不流通铁钱,会子无法兑现,又不准用了纳税,这样的钱币有什么用呢? 杨万里 深知此举弊端重重,毅然不顾个人得失,上书谏阻,但却得罪了宰相,被改知赣 州。宋史杨万里传记其事:“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 奉诏,杵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 出矣。 所以,在杨万里的笔下,多是廉洁为民的官吏,如龙伯高、韩侯之“贤 ( 龙 伯高祠堂记和宜州新豫章先生祠堂记) 俞公之“勤政爱民( 章贡道院记) 和张公之“孤忠大节 、“尽心为民( 湖北检法厅尽心堂记) ,文中充满了对 他们的赞扬和肯定。这也是杨万里维护平民百姓利益、爱民爱国思想的表现。 二、叙写正直清高的君子 杨万里从小受父亲影响,以儒家人格标准立身行事,十七岁时拜王庭硅为师。 王庭硅本身刚正不阿,不随流俗,忠贞爱国,爱憎分明;二十一岁时拜刘安世、 刘廷直和刘才邵等著名儒者为师;绍兴二十九年( 1 1 5 9 年) 拜见当时的爱国名 将张浚,并被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日:诚斋。 o 王琦珍整理杨万里诗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第1 1 6 5 页 雪( 元) 脱脱宋史杨万里传中华书局1 9 8 5 年版,第1 2 8 6 9 页 6 杨万里记体散文研究 后又得师事胡铨。这些师友的人格对杨万里影响很大。从这些所记的人物中, 我们也似乎看到了杨万里的影子和他的人格。 玉立斋记借“美竹 以赞唐德明的“庄静端直”,是位“不为雨露而欣, 不为霜雪而悲 、“负其有,深藏而不市,退无一言,平居奋然有愤世嫉邪之 心 的君子,其为人,庄静而端直,犹如“抗节玉立 的万竹,足以磨砺世俗, 同时也进一步规劝、讽刺那些趋慕荣利、丧失品格的人。类似的还有竹所记 中“清旷简远”的永嘉吴公叔。作者与之一见如故,有共同的语言,“一见定交, 脱帽痛饮,说诗论文。对于这个在说诗论文有奇特见解的知己,杨万里毫不吝 啬他的赞美之词:“望之皎然如雪山倚空、落月满屋梁也,起然如琼田之鹤、阿 阁之鸾凤也,萧然如驭风骑气、饮沆瀣而游汗漫也 。作者采用博喻的手法,贴 切形象,旨深味永。 委怀堂记记叙了一位“委怀琴书 、勤学而淡泊飘逸的君子形象。这是 一个特立独行的君子,其自述其怀日:“维藩于人间世之所好者,未尝不望。望, 然去之至于欣欣乐之者,皆人间世之所不好者。常人好功名利禄,王氏独好琴 书,简单对比之下,高下立判。王氏其人,“与之语,如江吐月,如山出泉,如 珠走盘。”如此淡泊飘逸,是琴书熏陶的必然结果。如此淡泊飘逸,非一世之功。 上受益于前代:“盖其家自察判公旁招明师,多取端友,储书三万卷,无日不讨 , 下惠及后代:“故吾州世家,言子弟之秀且良,有文而劬于学者,必日宣溪之王 如价卿者。 行文时刻紧扣主题,突出了书对个人以及家族的重要作用。对于这 样的君子,作者极力赞美:“使予不敬之,不爱之,不可得也。 作者笔下的君子,不仅仅是委怀琴书的谦谦君子,还有像广汉李氏义概堂 记里所描写的仁心义概的布衣下士,此君子: 读书不空言,业文不为篆刻,譬如农夫,耕以忠孝,而种以仁义。视君 以亲,以仕不仕而忘其慕;视人以身,以莅不莅而异其恻:君实耻之。 绍兴丙辰之旱,倾家为食,以食饿者,太守不以闻,天子不得闻, 可以已矣,君则又喟日:“吾之志在及物,吾何求焉? 骨干道二年则又旱, 又行之如初。三年又旱,又行之如初。太守不以闻,天子不得闻,可以已矣, 君则又喟日:“吾自为善耳,吾何懈焉? ”如是者三十余年矣。五年则又旱, 有行之如初。盖亡之枵而铺、脊而腴、瑾而苏者,至是枚数其人,至二百七 万一千三百有奇;斛计其粟,至一万四百六十有奇。于是里之田亡且怨且哗, 相与讴曰:“我有耋老,李君粥之;我有1 辰髫,李君谷之。孰旌李君? 吾尸 祝之。” 孝宗皇帝嘉之日:“尔以布衣,居于下士。乃因饥年,多所全活。 ( 元) 脱脱宋史杨万里传中华书局1 9 8 5 年版,第1 2 8 6 3 页 7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仁心义概,彻于听闻。”乃赐赞书,官以九品。 作者用具体的事例证明了李氏的“义概行为,而读者在读此记之时,油然而然 对李氏产生敬佩之情。 三、 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杨万里不仅是宋代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他在社会政治思想、 理学思想、易学思想等方面都有专门著述,如曾让右相虞允文惊叹“东南乃有此 人物的千虑策;哲学著作庸言;花十七年时间精心写成的诚斋易传 等,这些都表明了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杰出思想家。不难看出,杨万里的“记 中同样也有其深刻思想的流露,从这些“记”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宇宙、对人 生的思索。 景延楼记是杨万里散文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文章前半部分描写景 物,后半部分借人与山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令人深思的人生矛盾, 议论部分充满了理趣: 予曰:“山水之乐,易得而不易得,不易得而易得者也。乐者不得,得 者不乐;贪者不与,廉者不夺也。故人与山水,两相求而不相遭,庾元规、 谢太傅、李太白辈非一丘一壑之人耶? 然独得竞其乐哉? 山居水宅者厌高寒 而病寂寞,欲脱去而不得也。彼贫,而此之廉也;彼与,而此之夺也:宜也。 宜而否,何也? 今谭氏之得山水,山水之遭乎? 抑谭氏之遭乎? 为我问焉。 作者认为,真正喜爱山水之美的人非一丘一壑之人,不局限于j | l :;到一山一水,山 居水宅者却不喜欢山水之美,想方设法脱身而去,由此构成了“山水之乐,易得 而不易得,不易得而易 的矛盾。为什么贪图山水之乐的人得不到真正的山水, 而不企求山水之乐的人却能拥有它呢? 作者以庾亮、谢安和李白为例加以说明, 他们都是胸怀大志的高洁之士,“非一丘一壑之人 ,他们有喜爱山水的生活趣向, 可是为了建功立业、忙于奔走而无法满足自己的山水情趣,只是当郁郁失意、离 开名利场之后才真正领悟到了自然山水的美妙和神奇。由此而引出了出世与入世 这种深层的人生矛盾。更进一步说,人生万象何尝不如此,到处都是矛盾,到处 都是不如意,“乐者不得,得者不乐;贪者不与,廉者不夺也。同时,人生万象 又是统一的,“彼贪,而此之廉也;彼与,而此之夺也。上天是公正的,在那方 面多给了你就会在这方面少给你,在那方面给了你就会在这方面夺去你的。对生 活,作者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他提出了问题却又迷茫,找不到答案,无法解决这 深刻的矛盾,“彼贪,而此之廉也;彼与,而此之夺也:宜也。宜而否,何也, 既宜又不宜,到底宜不宜,不知道。所以,最后,作者只能以茫然不解、无可奈 何的口吻对祖光说:“今谭之得山水,山水之遭乎? 抑谭氏之遭乎? 为我问焉。 这哪里是写山水,这分明是谈哲学,借山水谈哲学。 作者晚年常常反思往日生活,将点滴感悟行之笔端。泉石膏肓记写于绍 杨万里记体散文研究 熙四年( 1 1 9 3 年) ,时年作者已经六十七岁。因“平生无它好,独好泉石 ,于 是钶馒假山,浚泉,甓池,畜鱼。作者写鱼写得奇异: 予因生致小鱼善游而喜浮者畜之池,二十许尾,先十后十,每浮而出也, 后者不先夫先者,若“徐行后长者”之为者,余固异之。其始,畏人不浮, 人至,则隐于荷盘荇带之下,去则显。其后渐与人习,圈圉洋洋若与人为玩; 既而复隐,若耻以身供人之玩者,予益异之。予间以食食之,每食至必出, 久之,若疑夫食之饵己者,复不出,予益异之。 作者笔下的鱼,懂得“徐行后长者 之为,耻以身供人之玩,疑夫食之饵己。流 连山、泉、池、鱼之际,作者由鱼的动态变化想到了仕途的升沉得失。鱼的品格 和命运不就是杨万里自身的品格和命运的写照吗? 在官场这个大池中,杨万里不 就是一条小小的鱼儿吗? 杨氏赏鱼,当有庄生化蝶之叹。其中含有很深很美的哲 理意趣。 杨万里的这些感慨,不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是其真实的生命感悟。淳熙二 年( 1 1 7 5 年) 夏,朝廷任命杨万里改知常州,杨万里上章力辞,请求作祠官, 即提举某道士宫观,挂虚名,食俸禄,但并不赴任。既然领着朝廷的俸禄,不还 是朝廷的官吗? “耻以身供人之玩”,“疑夫食之饵己者”,不仅是对官场的讽刺, 也是对“祠禄的感叹和自嘲。所以,此后虽然加封的虚官不少,杨万里都力求 彻底退休,这些虚衔也不要。杨万里的平生志趣,晚年节操于此可见一斑了。 在枢密院官属题名记中,作者先简介了国朝之制,以引申出写这篇题名 记的由来。所谓“题名记”,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提n - 唐、宋以后, 还有种称为“厅壁记 或“厅壁题名记一类的文章,所谓厅壁,是指官府的墙 壁,其内容一般是记述历任官员的姓名、经历、政迹,以为纪念并供后任官吏的 参考。正如褚先生所说,这本是一种官样的记事文字,但杨万里却写得不同凡 响,富于哲学思辨。作者用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来议论,详细论述了枢密院的官 职不是闲职,而应该是能“裨其上”、需尽“事君之谊 的重要职位。作者认为, 不存在闲散的官职,任何官职都必须多做事: 枢属无事乎尔耶? 无是事,无是官。有是官,斯有是事矣;有是事,则 必事其事;事其事,则不暇矣。 这和常入的想法有很大区别,放在今天也会让所谓“人民公仆 感到惭愧。作者 进一步认为,任何官职都要尽到“事君 的责任: 古者工以艺谏,虫氐蛙以士师谏。工与士师,非谏职也,然事君之谊,有 非职者乎? 无也。 这也是对传统观念“思不出位 的挑战。官样文章里显出如此独特的思辨,可谓 是文章妙手。 母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3 5 7 页 9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西方某哲学家有言,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水月亭记里杨万 里也有类似的哲思: 当予与彦纯共学时,每清夜读书倦甚,市无人迹,则相与登亭,掬池水, 弄霜月,自以为吾二人之乐,举天下之乐何以易此乐也! 虽有语之以今日离 索之悲,肯信不肯信也? 4 + 7 地无水,何夕无月? 而吾二人欲追求昔者登亭 之乐,则既有不可复得之叹矣。抑不知吾二人复相从登斯亭,犹如昔者乐否 也? 杨万里“记中像这样表述对宇宙、人生思考的还有很多。如玉立斋记、 爱教堂记、山居记。因为杨万里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他还是一个理学家, 其散文常有哲思流露。 第二节学记和藏书记 杨庆存说,学记和藏书记都是宋人新创。这是宋代“崇文抑武政策的直 接结果。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尊重知识和最优待知识分子的朝代,统治者将文化 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如大大增加科举 考试的录取人数;给予文官优厚的俸禄和政治待遇;兴办学校,州学、县学和私 人书院纷纷建立,一时间全国上下读书之风骤起,兴教办学形成热潮,讲学风气 盛行。加上活字印刷的发明,著作容易流通,也便于收藏。就在这样浓厚的文化 氛围中,宋代文人砥砺学问,他们全面而充分的继承、弘扬和发挥前人的创作经 验,并加以创新,学记和藏书记应运而生。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现存较早的学记是王禹偶的潭州岳麓山书院记。这篇 文章以记叙为主,作者先记述了古代重学,学校是“政之本”,接着叙述其兴建 和兴衰,最后写重修和作记。欧阳修吉州学记先叙述朝廷诏令立学,接着叙 述吉州学校兴办的经过和规模,最后把议论教学方法、想象教育效果作为结尾。 记实之外,有少许的议论。其后,曾巩宜黄县学记与筠州学记,王安石 虔州学记、太平州新学记、繁昌县学记等,大都尊循王、欧体式。从苏 轼南安军学记开始,转变为以议论为主,叙事为辅。南宋学记叙议结合,构 思多变,数量也可以抗衡甚至亭台堂阁记,如朱熹的多达十几篇,叶适的也有九 篇,均超过其亭堂记。 杨万里的学记类记体文只有5 篇,分别是通州重修学记、高安县县学记、 邵州重复旧学记、隆兴府重新府学记、赣县学记。其数量不很多,但内 。杨庆存宋代散文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 9 8 页 1 0 杨万里记体散文研究 容丰富,思想性强。于北山先生就说邵州重复旧学记、隆兴府重新府学记 反映了诚斋儒家正统观点,可以考察其学术思想。这是中肯的论断。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特别强调修身为本。礼记大学被宋代理学家推崇 为儒家重要经典,把儒家关于治国为人的基本思想和实行方法分别归纳为三要点 和八步骤,后代称为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 ,就是大学开卷所言的“大 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圆所谓的“八条目 ,就是“格物 、 “致知、“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 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杨万里曾师从程颐的再传 弟子、爱国将领张浚。立身行事,以儒家的理想人格为准绳。 如果说邵州重复旧学记和隆兴府重新府学记反映了诚斋的儒家正统 观点,那么,通州重修学记则直接表达了他的这一思想。该文先记叙了学校 重修的原因和经过。“通州故有学。今雨风穿空,桌桷蕞残 ,太守将欲作新, 却“亡所取訾 ,经“四邻束修 才有“斯塾 ,才有了“旁招幽讨,靡不翔集。 邦之士民,靡不闽怿。”如果文章就此结束了,也算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只是 为记而记,意义不大。所以在文章的下一段中,作者大发议论,联系现实例子论 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思想。作者首先提出“故自齐家出,至于 平天下;自修身而入,至与格物。的论点,接着举琢玉为例,逐条论证了“身 不可以不修 、“修身在正心 、“正心在诚意 、“诚意在致知 、“致知在格物 ,条 分屡析,层层递进。最后得出“君子之学盖如此”的结论。 高安县县学记篇幅短小,但作者在文中以小见大,发人之未发。文章先 简洁地叙述县学的由来、建成时间和学校建成后的状况“爰揭扁榜,学子咸集, 且乐且咏 。高安“故无学舍”,但现在学校建成了,又有人说“途巷尚陋、“栋 宇尚庳 、“廪给尚窭”。针对“途陋、宇庳和廪窭,作者列举古代的颜渊、宪、 陈、蔡为例,说明外在的物质条件并不是学习的重要因素,关键在于学习的内容 和方法,而且必须学以致用:“塞则淑诸身,亨则淑诸世。这实际和儒家的“达 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有异曲同工之理。所以,如果能做到这样,“虽微 学舍又有何不可呢? “家焉而亲其亲,官焉而民其民,国焉而君其君 也正是 儒家的“孝、忠和仁 。“谨庠序之教,申孝悌之义,斯道也,因而使之之道也。黟 兴学的目的正在于此。所以在隆兴府重新府学记中,作者才会发出“公所以 囝于北山杨万里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5 1 1 页 回( 宋) 朱熹著四书集注努中华书局1 9 5 7 年版,第6 页 ( 宋) 朱熹著四书集注中华书局1 9 5 7 年版,第6 页 江西师范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新斯学之政,二三子智及之矣。二三子抑知公所以新斯学之指乎? 的感叹。 林纾说:“学记一体,最不易为;王临川、曾子固极长此种,二人皆通经, 根底至厚,故言皆成理。 杨万里的学记,叙述有详有略,议论部分充分表达 了自己的观点,亦皆水到渠成,言之有理,不失大家本色。正如林纾所言“中惟 学记种,非湛深于经学儒术者,不易至也。 兴学、藏书都是宋朝右文政策的直接结果,杨万里关于藏书这方面的记体文 不多,从内容看只有石泉寺经藏记和兴崇院经藏记。杨庆存先生认为藏 书记以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最为著名,并对此记做了具体的分析,赞杨其“视 野开阔,立意高远。 笔者认为杨万里仅有的两篇藏书记亦有深刻的意义。如石 泉寺经藏记,该文先重点围绕一“嗜 字,对萧民望“嗜蓄书 的程度展开了 叙述: 每一鬻书者持一书至,必倍其估以取之;不可,则三之;又不可,则五 之;必取乃已。畜之多而不餍,老而不衰也。 再说明萧氏蓄书影响之大: 以故其弟子皆好学,不惟其弟子好学,其乡人皆好学。士之自安福而 南者,走百里而曰:“我将见民望。”自永新而北者,走百里亦曰:“我将见 民望。” 然后,作者以作记之由来过渡,明确提出“夫道,性之而圣,声之而书,书乎读, 圣乎悟,则书为我,我为书矣。无论藏儒书还是佛书,都不能“庋之而置散, 否则“书则书矣,我何与哉? 。作者认为藏书的目的是读书,读书的目的是悟 道。这是非常精辟的话,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试问世上有多少人藏书不读书, 又有多少人读书而不能悟道。此篇记文,篇幅不长,议论也不多,但句句精辟, 这些观点至今仍然令人深思。作者尖锐地指出,“蓄不以心而以藏者,弃也”,实 在是深刻之至,值得每一个藏书人、读书人铭记于心。结尾那句“民望其为我问 之 也是耐人寻味的,作者在问谁呢? 问民望? 问释子? 问所有的藏书人、读书 人? 这一问,可谓意味深长。 。( 清) 林纾著春觉斋论文范先渊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1 年版,第7 0 页 口( 清) 林纾著春党斋论文范先渊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1 年版,第7 0 页 1 2 杨万里记体散文研究 第三节人事杂记类 杨万里的记类散文中,还有不少的篇章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这些记 人记事的杂记文,以记叙为主,兼抒胸次,反映社会现实,寄寓感慨,具有 一定的思想性。 刘氏旌表门闾记以记人为主,记叙了刘承弼对父母“愿以身代既死 之病父 、对亲友“绝甘以助、分以己田 、为文有古作者风。对于这样一个 “孝友天至,文行粹美,事亲以至孝的“孝行节义”之人,当然是应该“旌 表门闾 的。记事是为了记人,作者列举了大量典型有意义的例子反映刘氏 “宜在旌录,人物形象丰满,令人阅读之后心服口服。 吉水县除屯田租记中叙述了吉水县数任地方官的爱民之举,突出了 吉水县各任官员之勤政爱民,反映了老百姓对这种官员的喜爱和尊敬之情, 而这也是作者所希望的。 在长庆寺十八罗汉记中,作者借十八罗汉的重塑,表达了“人不可 无学的观点,很有现实意义。长庆寺“右背碧岑,前左绀溪,水木幽茂, 望之蔚然 。然而,这里的十八个罗汉像被拙工塑造成“仪观俗下,神气昏 顿,类道旁丛祠中捧土揭木之为者 。后经良工改作,十八罗汉各具神态, 才有了“世外岩下之姿,遗物出尘之意。这本是很小很平常的一件事,但 在第二段中,作者举例论证学识学养对人的重要。因为学养,才有拙工和良 工的区别,“由之瑟,固非彼所操也。良工通过刀锯将十八个虬悼人 雕塑 成“见佛”后的遗物出尘之态。全文以小见大,意义深远。永新重建宝峰 寺记也是这样以小见大的一篇记文。作者将观点寄寓于寻常事中,从小处 落笔,道理却令人深思。文章开头介绍了宝峰寺的地理位置,并以大量篇幅 介绍了朱君从“乐游”宝峰寺到重建宝峰寺的经过。最后作者发出感叹:“天 下事,患莫之倡。倡之矣,患莫之继。祖而父倡以忠孝,继以背诞。倡以 术业,继以荒嬉。从古至今,这是不变的事实。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 百姓,都在“背蕤、荒嬉中沉浮。这深深体现了作者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 和忧国忧民的淑世情怀。 诸如此类的记文还有新喻县新作秀江桥记、长汀县重修县治记、 郴州仙居转船仓记、玉笥山重修飙驭庙记等。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杨万里记体散文的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