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晋式家具,是我国四大古典家具系列之一,它同京式、广式、苏式家具交相辉映, 构成了我国古典家具中四道最为靓丽的风景! 晋式家具大约形成于明朝永乐(1424 年) 以前,它注重实用且用料大器,追求一种威武、壮硕的风格,其造型淳厚,结构严 谨,做工精细,具有明显的崇尚局部木雕装饰的北方地方特色。这种民间木家具向 以嫁妆和柜类的技艺精湛和乡土味浓重而著称,直到清代尚在沿袭生产。 我的论文以图文对照的方法,分成五部分,对晋式家具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 简述了晋式家具的形成、发展。第二部分详细的记述了晋商文化对晋式家具的影响。 第三部分具体的研究了晋式家具的类型和风格。第四部分阐述了晋式家具的制作工 艺(实木家具为主,其晋式工艺) 。第五部分总结了晋式家具设计现代转向中的文化 述求。 晋式家具是晋商文化内涵的实体外延。清末至民国初年中国政局混乱,百业凋 零。显赫一时的晋商逐渐退出历史了舞台,晋式家具也随之没落。这给我的论文资 料收集带来很大的阻碍,研究生学习的最后两年里,本人通过对山西各个大院的走 访,调研,大量整理资料,探索了山西家具的选材,结构,工艺,制作,装饰特点, 以及在当代顺应时代需求的新突破,希望可以重现晋式家具的辉煌! 关键词: 威武;壮硕;造型淳厚 abstract jin-style furniture, antique furniture in our country one of the series of four, with the beijing-style, cantonese-style, soviet-style furniture, each other, constitute the classical furniture in my four most beautiful scenery! jin about the formation of furniture in the ming yongle (1424) ago, and its focus on practical use of materials for da-qi, the pursuit of a powerful, muscular style, chun-hou its shape, well-structured, work fine, with clear local wood decorated advocat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rth. this civil wood furniture and cabinets to a kind of dowry exquisite artistry and the local rich and famous for its heavy, still follow the production until the qing dynasty. my papers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graphic method,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on the chin-style furniture is studied. the first part of the shanxi-style furniture on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culture of shanxi merchants furniture shinzo impact. the third part examined the specific types of chin-style furniture and style. the fourth section sets out the production of furniture shinzo process (mainly furniture, the jin-type process). part v summarizes the design of modern furniture shinzo shift for the cultural references. shanxi shanxi merchants furniture is the extens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entity.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olitical chaos, and every trade has withered. 1:00 illustrious history of the shanxi merchants gradually withdraw from the stage, jin-style furniture also decline. this paper gave me a great deal of data collection obstruction, post-graduate study and the last two years, i passed all of shanxi province to visit the compound, research, a large number of collating information, and explore the selection of furniture in shanxi, structure, process, production and decorative features, as well as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in contemporary new breakthrough, i hope to reproduce the furniture shinzo brilliant! keywords: mighty; burly; modeling chun-hou 正文 1 正 文 前言 正 文 前言 与人类的生活起居密切关联的家具,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科学与艺术 的完美统一体。生活中,人们在重视家具实用功能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和追求家具 的观赏性,从人类创造第一件最原始的家具开始,人们在社会进程中,就把自己的 审美情趣有意无意地注入到家居中,而制作者的审美情趣又脱离不了当时的社会文 化环境的影响,所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具,都无一例外地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 化特征。 晋式家具,是我国四大古典家具系列之一,它同京式、广式、苏式家具交相辉映, 构成了我国古典家具中四道最为靓丽的风景!晋式家具的显著特征是造型的对称、 结实、稳重、内敛,体现了晋人在做事、生活方面的态度。山西家具受明式家具的 影响最为深刻,明式家具向来讲求硬、瘦、俏的特点。分格简约,大方而不失俏丽。 晋式在传承明家具特点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本土文化因素,经过历代改良和演 变,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 晋式家具以“宋元造型的基调、京都家具的大气、儒商文化的漆饰”的气派而 独树一帜。明清两代,山西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产生了一大批的学习儒学思想的 文人,学者,他们喜欢京式家具的宏伟霸气,苏式家具的线条柔美,简洁大方,惊 叹广式家具的装饰富丽堂皇,在综和了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山西的文人,儒商要求 一种能反映自己特色,兼有各派长处的家具的出现,于是,技艺精湛的工匠们,开 始在家具外形上独特创新,打造了一种造型淳厚,结构严谨的地方家具风格,它兼 有北方民族豪放,大气的特色,风格威武、壮硕。这个时期山西的家具已经注重和 崇尚局部木雕装饰,做工精细。其雕刻图案和形式,往往寓意吉祥如意,泰和中庸, 传承了晋商独到的儒雅文化,样式大量吸收民歌,剪纸等艺术特点,同时又获取了 广式家具的表现手法,在不失大气庄重的前提下,注重使用明雕,浅雕和多种材料 的配嵌包镶,把家具的表现推到了实用,审美,传承文化的高度统一。从而构成了 自己的独特艺术形象。 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 2 第一章 晋式家具的形成、发展 第一章 晋式家具的形成、发展 晋式家具大约形成于明朝永乐(1424 年)以前,它注重功能的实用性,用料大器, 做工精细,其造型淳厚,结构严谨,追求一种威武、壮硕的风格,具有明显的崇尚 局部木雕装饰的北方地方特色。这种民间木家具向以嫁妆和柜类的技艺精湛和乡土 味浓重而著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 家具的发展和建筑是交相呼应当的。绝大所数情况下,总是建筑的发展在前,家 具的发展在后。随着建筑风格的确立,家具的地方特色也逐渐成熟。所以,谈到晋式 家具,我们还要进一步解释一下晋派建筑的发展和对家具的影响。 (一)山西的建筑发展,或者说是山西大院的发展: 建筑表述了文字语言无法企及的文化内涵,它是器物、制度和观念三层文化的 集中体现。住宅是人类实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度、观念和社会习俗的承载 物,是历史文化的依托形式。 山西大院专指明清时期山西境内的一批颇具特色的北方深宅大院,主要分布在 山西晋中地区的祁县、平遥、阳泉,太谷、榆次、介休,晋北的保德、浑源,大同、 晋东南的阳城、沁水和晋南的襄汾、临汾等地。山西大院群落的出现,是封建社会 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封建政权与商业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依 赖的结果,是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以来山西商民巨额财富积累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山西大院占地面积达上万平方米,楼高院深,墙厚基宽,院落建筑往往如城堡般 坚固、防御性极强,有人归纳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外墙高,从宅院外面看,砖砌 的不开窗户的实墙约有四五层楼那么高,有极强的防御性。二是主要房屋都是单坡 顶,无论正房还是厢房,是平房还是楼房,双坡顶的均不多。由于都采用单坡项, 使外墙高大,雨水都向自家院子里流,寓意着 “肥水不外流” 。三是院落多为长 方形,南北长,东西窄,院门多开在东南角。 大院的总体布局方面,充满着民间祥和吉庆的气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憧憬之情。 具体的如祁县的乔家大院, 整体布局为一个工正完整的双 “喜” 字, “欢 悦祥和”尽在其中;晋中的王家大院巧妙地将主人的姓氏和前辈对子孙加官晋爵的 殷切希望寄托其中,用其内部相通之甬道呈显“王”字格局;而太谷三多堂则是把 “多子” 、 “多福” 、 “多寿”的民俗注入其中,院落呈“寿”字形结构展开。类似的 李红,于伸.中外家具发展史78-79 页 向柏年.吉祥民俗91-92 页 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 3 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例子数不胜数。以灵石王家来说,它将建筑物布置成一个 王字,符合传统文化中“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理论。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的董仲舒解释“王字时讲: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 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贵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 当是。 ”王家姓氏与儒家思想在王氏大院中巧妙揉合一起,可谓是抢占天时地利人和 之杰作了。有着经商传统的祁县人,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县城及附近镇子上店 铺林立,布号、钱庄、票号、盐庄一应俱全,现在城中还完好的保存有 40 余座多进 院。 这几十座大院, 整体上是清一色的灰砖墙, 上部沿墙顶处常用砖头露空砌成 “士” 字形或“吉”字形,表示房主人追求做官和希望吉祥的美好愿望。 常家大院 乔家大院 王家大院 照壁 在山西大院群落里,雕梁画栋构思巧妙,设计精心。它们蕴藏了丰富多彩的文 化内涵,把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审美情趣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从门窗到牌坊的 各种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作品,承载了古老中国的传统习俗,囊括了中国传统文 化的方方面面。最常见的是用石、砖、瓦材料,以意、形、音的方式,或明示或暗 寓蕴藏吉祥富含哲理的雅俗文化,岁寒三友(松、竹、梅) 、喜鹊登梅(喜上眉梢) 、 凤戏牡丹(大富大责) 、五福捧寿(福寿安康) 、双狮护(方言“护”音同“福” )门、 四狮护栏(事事如意) 、麒麟送子(贵子临门) 、五子登科(光宗耀祖) 、一琴二白(琴 为乐器,白为白菜,做官人家取一清二白之谐音) 、猫蝶闹春(取耄耋之谐音) 、梅 兰竹菊、出将入相、渔樵耕读等等,不乏居室主人的情趣追求,显示了设计者和工 匠人的才华。和合二仙的雕刻,对于当时常年在外奔波跑商的山西商人而言有着特 殊的意义。史书载:宋朝时“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穿绿衣, 左手擎鼓, 右手执棒, 云是 和合之神 。 祀之可使人在万里外亦能回来, 故曰万回。 ” 和合之神后来分为二神,称“和合二仙” ,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睦同心、生意 顺利之意,将传说中的和合神仙雕刻门庭,可谓一举两得。尊迎“万回”之神,恰 恰说明山西商人旅外经商的不易和家人对频繁远足他乡亲人的祈盼之情。三星高照 也是大院中人最常见的一景,在主人所居门额上雕刻福禄寿星,视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理想追求,三星高照被喻为是没有缺憾的人生。 尚书洪范载:世间有“五福: 一曰寿,二日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福常驻,主家安宁。于 是借五只编幅环绕寿字图形,表达时人的共同追求。五幅捧寿图在历代汉族寺庙、 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 4 宫殿中也都被作为吉祥寓意的装饰。在大院中常见的大幅壁雕如鹿鹤吉祥图,隐寓 着大院主人对高官厚禄和常生不老的追求 。保德县城的一处民居,门墙瓦当以寿字 作图,墙由元宝状砖石垒成,瓦当间的凹陷处,以蝙蝠瓦衔接,既有便于房屋不积 雨雪之功能,又有人文装饰的艺术效果,实则将福、禄(元宝墙) 、寿三吉祥图案融 为一体。王家大院有这么一幅石刻,名为四逸图 ,表现了士大夫追求健康快乐的 思想。姜太公钓鱼渭水边、诸葛亮躬耕南阳、严子陵退隐严濑、陶渊明隐居桃花源 一类的历史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地置,钓鱼、读书、打柴、 耕田是人生最大乐事,也是中国士大夫逃避现实时的最佳生活方式。可以说,大院 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承载体,大院的每一个建筑构件无不体现着艺术与实 用的高度统一。 从地理位置上讲,山西地处内陆,近代西方文化对山西地区的思想冲击并不大, 因此清代中后期的山西大院主要体现了中国固有的道德和礼俗,如大院多为正偏结 构,中庭开阔,左右对称,上高下低,尊卑有序。山西大院意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 化,如其中所讲说的仁义道德,敬业修身,提倡的中庸之道等诸方面,始终是功不 可没。 (二)山西的家具发展: 山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明清以来经济地位的确立,促使了山西大院的兴盛。 建筑文化的蓬勃发展,影响了山西家具风格的发展与成熟。大院的雕梁画栋蕴藏了丰 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审美情趣。劳动人民在它的启发下 于家具的装饰上,开始大量的使用寓意着吉祥如意,和体现了中国古老的传统习俗, 传统文化的图案纹饰。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房子和家具是要世代相传的,因此传统建筑业的发展,自 然地形成了人们对家具使用与陈设的更高需求。山西人对房屋的重视,为晋作家具 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需求。因为楼高厅阔,室内须有精美的家具与之匹配,才谓是 “珠联璧合” 。家具制造的繁荣由此开始。 晋派家具以漆木家具为主,它渊源于在 山西建都的尧、舜漆器,后来则主要投向于云雕、螺钿、推光漆和漆画等技法的运 用。与京、广、苏三地相比,山西交通闭塞,其家具所用材料只能是就地取材,除 榆、杏、松、杨外,最常用的是核桃木。这些木材虽说远不及京作的紫檀、红木那 样珍贵,但它是山西土生土长的木种,容易采的,并且具有很浓的地方特色。它们 向柏年.吉祥民俗103-105 页 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 5 被制成家具以后,大多涂以桔黄色或深棕色漆,外罩桐油。这也可以算作是晋式家 具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特点。 晋式家具独特风格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地理与经济原因的。据说,当年李自成兵 败之后.农民起义军卷走了京都的大量财宝,准备退居山西后东山再起,结果此事并 未能如愿,巨大的财富流失民间,孕育了一个闻名海内的行业,那就是山西的票号 钱庄,在钱庄的基础上,历经演变,最终形成了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晋商。这些聚财 万金的富豪,纷纷以巨资修建庄园,现今四方驰名的“乔家大院”就是其中的一个 典型。山西地区,比乔家大院规模大的还有许多名址,如晋中的王家大院,常家大 院等。这些深宅大院,理所应当自然需要大量陈设的家具,因此拥有地方特色的晋 式家具便应运而生。又因为明朝初期,太原府、汾州府、平阳府一带的农业、手工 业发展相对较快,从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刺激了人们对房屋和家具的消费要求。 城池寺庙和民宅的相继营缮,无形中也积极推动了当地木制家具的发展与技术提高。 特别是那时期的太原府,踞军事要塞,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明朝初年北塞军 事消费增大,商贸日愈兴盛,在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当地的晋商士绅们开始大兴 建筑,修筑高强大院,票号,商铺,等等。建筑的繁荣带动了其家具产业的迅猛发 展,太原府的木制家具,一度风靡一时! !接着阳曲、榆次的木制家具也得到大的发 展,出现了一批能工巧匠,并形成了主要产区。同时也带动了大同府家具业的兴起。 从时间上推断,晋式家具大体上是由南向北的扩展,并遍及各地,其主产区则是 以太原府、阳曲、榆次较为集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这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 来分析。 首先是移民的影响。据史料记载,到了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战乱频繁,加上黄 河决口、蝗灾流行,中原一带“赤地千里,荒无人烟” 。与之毗邻的晋地(山西)却 风调雨顺,生活安定。于是中原人口大量迁徙入晋,使得晋南一带人口稠密,社会 负担沉重。明朝灭元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基础,在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的同 时,自 1368(洪武)1419(永乐)的五十年间,以洪洞县广济寺为移民点,组织了 八次大规模移民。这些移民来到了新地方,却带去了晋式文化和农艺、匠艺,其中 自然包括家具制作手艺。 第二,明朝建国以来的二百多年,为防范蒙古贵族的骚扰,自 13861396(洪 武)始终致力于建立北塞联防,山西商人由于承担了兵站任务而致了富,商业更加繁 荣,除晋中、晋南的商品拥入以外,新安商人们经营的南货也源源而来,这些都极 向柏年.吉祥民俗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88-91 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 6 大的推动了晋式家具的形成与发展,为永乐年间晋式家具的初步成熟创造了历史条 件。 第三,1465(成化)1571 年(隆庆)明王朝与蒙古贵族和议之前,北塞“九边” 已成为全国性的消费大市场,商贾云集,贸易昌盛,再加上浮糜炫耀消费风气的影 响,推动了晋式家具的完善并成为明代家具的重要部分。 晋式家具自明万历(1573 年)后,与苏、广、京等家具之间相互影响,不断汇流, 一同推动了明朝家具制作水平的提高。晋式家具到了后期,已日见精巧,造型敦实, 装饰古趣,运线多变。与之对应的广式家具造型的古色古香,铜饰件的精美细致、 大理石镶嵌的华丽悦目,雕漆的通法熟练、螺钿的满布自如等,也对晋式家具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山西历代的作品中,此类效仿的作品屡见不鲜。 第二章 晋商文化对晋式家具的影响 7 第二章 晋商文化对晋式家具的影响 晋商是指山西商人,山西的简称为“晋” 。晋商首创了中国历史上票号。 “票号” 是当时商人通商的一种方式,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直 到如今许多地方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说法。 山西商人的活跃,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到明代(1368 年-1644 年)已在全国享有 盛誉。清代(1644 年-1840 年)初期,山西商人的货币经营资本逐步形成,不仅垄断 了中国北方的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还插足于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了欧 洲市场,从南自香港、加尔各答,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 东起大坂、神户、长崎、仁川,西到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都曾留下了山 西商人的不灭足迹。 旧时曾有人说: “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 ”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 北,他们在商界以群体的形式活跃了五个多世纪,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上至绸缎, 下至葱蒜,他们在清初即创建中国最早的银行钱庄,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 今天,我们将他们统称为“晋商” 。 山西晋商有着官商的特点,山西的地理位置离北京很近,当时进关出关都极其 方便,茶、私、盐、粮有着得天独厚的交易便利。也就说是当时在山西有着先天的 条件,得以实现便利的“物流” 。山西商人很有特点,他们就算再有钱、再惊天动地, 也还是这块泥土地上的人,个性中庸。他们诚信待人,有很多纯朴的特色。电影乔 家大院的主要人物身上有很多山西商人代表性的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再有钱 他们也很土,很抠门,很简朴。他们一贯遵循儒教精神,用以德服人的方式去处理 经商的关系、家族内外部的关系。 晋商文化有许多值得表现的地方。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当时受儒家 文化影响很深的晋商,有着很进步的经商理念。儒商精神的根本在“诚信”二字, 这可能也是现在社会上比较缺失的一种价值观念。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 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他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是一个很值 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每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其灵魂, 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是这一特 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晋商精神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句话: 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 8 穷则思变,艰苦创业。 逐利四海,开拓进取。 振兴民族,忠义爱国。 组帮结会,同舟共济。 信誉至上,诚实守义。 尊师重教,以人为本。 勤奋谨慎,俭约自律。 乐善好施,热心公益。 山西商人的活跃,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到了明代已经在全国享有盛誉。曾经 有人说 : “凡是有鸡鸣狗叫的地方,都有山西人” 。 山西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兴办 私塾、学堂,用以提高其文化地位。兼容并取的性格使得山西历代人材辈出。在那 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分别产生了诸如乔家大院、曹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雷 家大院、侯家大院、日升昌票号等著名的古代民居。这些大院少则数百房间,多则 上千。家业的扩大、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山西晋商对家具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迅 速的刺激和促进了家具业的飞速发展,独特的晋式家具就这样逐步形成了。 家具收藏家马未都曾有过这样一种说法,即“中国古典家具是古代文人审美情 趣与工匠技艺相结合的产物。 ”特别是明清两代,文人左右社会似乎成了一种风尚, 文人的审美情趣带动着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 “就家具而言,他们会不停地对制作商 提出要求,以自己的审美不厌其烦地修正工匠的不足之处,使之完美起来。 ”文人参 与创作铸成了明清两代山西家具的辉煌。以山西家具的发展来看,这一论点无疑是 正确的。 明清两代,山西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产生了一大批的学习儒学思想的文人, 学者,他们喜欢京式家具的宏伟霸气,苏式家具的线条柔美,简洁大方,惊叹广式 家具的装饰富丽堂皇,在综和了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山西的文人,儒商要求一种能 反映自己特色,兼有各派长处的家具的出现,于是,技艺精湛的工匠们,开始在家 具外形上独特创新,打造了一种造型淳厚,结构严谨的地方家具风格,它兼有北方 民族豪放,大气的特色,风格威武、壮硕。这个时期山西的家具已经注重和崇尚局 部木雕装饰,做工精细。其雕刻图案和形式,往往寓意吉祥如意,泰和中庸,传承 了晋商独到的儒雅文化,样式大量吸收民歌,剪纸等艺术特点,同时又获取了广式 家具的表现手法,在不失大气庄重的前提下,注重使用明雕,浅雕和多种材料的配 第二章 晋商文化对晋式家具的影响 9 嵌包镶,把家具的表现推到了实用,审美,传承文化的高度统一。从而构成了自己 的独特艺术形象。 晋式家具的显著特征是造型的对称、结实、稳重、内敛,没有苏作家具的轻灵、 京作家具贵族气息、广作家具的霸气,但它却体现了晋人在做事、生活方面的态度。 “山西票号定有严格的号规,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十个不准 :一、不准接眷外出, 二、不准在外娶小纳妾,三、不准宿娼赌博,四、不准在外自开商店,五、不准染 不良嗜好,六、不准蓄私放贷,七、不准把号款借予亲友,八、不准投机取巧,买 空卖空,九、不准懈怠号事,苟且偷安,十、不准向号中相与之家浮挪暂借” 。 ( 山 西金融志上)做人如此,做家具亦应如此。乔家大院留存着一张大方桌,名之曰 方桌,实际上是方而不方,其长为 1.40 米,宽为 1.39 米,相差 1 厘米。据说这是过 去的晋商大贾特意制作,用来祭祀祖先摆放供物的。为什么方桌不方呢?其中蕴含着 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和隐喻:万事万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不要刻意去追求完美,表现 了晋商那种处事不惊、淡泊宁静的处世心态。 在山西深厚的文化沃土之中,历代文人辈出,耕读传家的古训一代代传承,勤 俭持家,诚信为本的儒商理念,演绎出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如民歌、剪纸、砖雕、 泥塑、戏曲。山西家具的根就栽植于这种乡村的沃土之中,吸收多元民间艺术形式, 不断得到文人雅士、富绅官宦的植培修正,所以它繁茂,所以它兴盛。 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 10 第三章 晋式家具的类型风格 我国古代家具类型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 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 地而坐” ,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 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是在床上进行。 孔雀东南飞 : “阿母 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 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魏晋南北朝以后,床 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 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 多,品种齐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 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 风格与样式,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众多的地方家具流派中,山西 地区的晋派颇有特色。 山西家具受明式家具的影响最为深刻,明式家具向来讲求硬、瘦、俏的特点。 分格简约,大方而不失俏丽。晋式在传承明家具特点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本土 文化因素,于造型上变得敦厚,壮硕,雕刻及装饰上大量吸取京式,苏式,广式家 具的优点,经过历代改良和演变,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晋式家具的门 类繁多, 橱 案 桌 椅 榻 架 一应俱全,另外还有各种案桌 屏架 车轿 等等。 其种 类归纳大概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 (一)椅凳类家具 官帽椅。它是由于造型有些像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圈椅。大抵在明朝时期,圈椅开始兴起。圈椅,俗称罗圈椅,其后背搭脑与扶 手,是由一条流畅的曲线组成。这条曲线圆滑、流畅似罗圈,它的椅背搭脑与元代 的圈交椅很相似,一条曲线顺势滑至前方,形成两只扶手。扶手两端或出头向外翻 卷,或者不出头、直接与鹅脖相接而下,成为一个整体。做法基本与苏式家具如出 一辙。 玫瑰椅。其名称来历不得而知。晋作明代家具中,流传下来的玫瑰椅实物为数 不多。玫瑰椅的基本造型是 :椅背较低、背高度与扶手高度相差无几。扶手、靠背 与腿子以圆棍形居多。靠背上大都有装饰,或用券口牙子,或用雕花板,直立于座 徐望霓. 家具设计基础. 山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47-49 第三章 晋式家具的类型风格 11 面。在座面之上,大都设横枨,横枨中间或取矮老支撑,或取卡子花支撑,起到打 破低矮靠背的沉闷感。 凳子。也叫杌凳,杌子,这是因为地区的不同,所以叫法不一。不论有多少叫 法,它们的基本特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指没有靠背的坐具。 条凳。条凳是长条形座面的凳子,四腿向外撇成八字形,俗称“四腿八七” 。 与条凳类似的还有春凳、板凳等。春凳也是一种长条形座面,只是座面比条凳 要宽些。板凳也是条形座面,只是比较简单、质朴,体形较小。另外还有方凳、圆 凳、马扎、脚凳(也叫脚踏) 、坐墩等。 (二)桌案类家具 桌案类家具包括有各种桌子和椅子,主要有炕桌、炕几、炕案(由于山西地区独 特的人文习惯和居住环境,北方自古多穴居,房屋依山而建,称作窑洞。用又因北 方地区自然条件所限,气候恶劣,居民卧室多筑土炕,极少见到床,因而其生活起 居多与炕发生关系,应运而生了炕几,炕案之类的炕上家具。 ) 、酒桌、半桌、方桌、 条几、香几,茶几、条桌、条案、画桌、画案、书桌、书案、半圆桌、扇面桌、棋 桌、琴桌、抽屉桌、供桌、供案等形式。炕桌、炕案、炕几均属矮形桌案,一般在 炕上使用,三者之区别在于炕桌略宽,用时放在中间;而炕几和炕案较窄,置于炕 的两侧使用,大凡由三块木板构成,腿在四角,呈桌形结构的称炕几;腿足缩进不 在四角,呈案形结体的就叫炕案。香几因承置香炉而名,多为圆形。腿足弯曲,委 婉多姿,面面宜人。香几盛行于明代,入清以后渐不流行,随之大量出现了由方形 或长方形香几繁衍出来的茶几。酒桌和半桌是两种形制较小的长方形桌案。后者的 宽度相当于八仙桌的一半,因而得名。方桌是传世较多的一种明清家具,有大、中、 小三种类型。条桌、条案、架几案和条几的形制均窄而长,故归属于条形。 (三)床榻类家具 徐望霓. 家具设计基础. 山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66-71 朱会平.家具与室内设计(丹麦卷)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6 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 12 床榻类家具包括罗床、架子和榻床三种。在床上后背及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低栏 的称罗汉床。榻是一种仅有床身,上无任何装置且较窄的卧具。山西地区普遍出现的 多为罗汉床。 (四)柜架类家具 柜架类家具大体可分为圆角柜、方角柜、架格、亮格柜四种。其用途,主要是 用来陈设器物和储藏物品,架格因常用于放书,故又称书架、书格,一般高 1.5 至 2 米,立木为四足,依其面宽安装多层搁板,格子间有的空隙,有的安圈口、栏杆或 透棂。亮格柜实际是架格和柜子的组合物。圆角柜因其顶部有突出的圆形线脚,故 名。它的柜门安木轴,关门多靠硬挤,也有的安闩杆。方角柜的体形一般是上下同 大,四角见方,门的形式同圆角柜,也有硬挤门和安闩杆等。四件柜大小相差悬殊, 小者炕上使用,大者高达三、四米,可与屋梁齐。 (五)其他类 如各种屏风、闷户橱、箱、提盒、都承盘、镜台、管皮箱、衣架、面盆架、滚 凳、及一些微型家具等。 晋式家具的风格特征晋式家具的风格特征:(与京式,苏式,广式类比)(与京式,苏式,广式类比) 相较之下,京式家具是宫廷风范,广式家具是西洋风格,苏式家具是以纤巧见长, 而晋式家具是北方民族的豪放古朴,体现着一种淳朴和大气。 京式家具不是指一般的民间用品,而是指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 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制作家具不 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办求华丽,镶嵌金、银、玉、象牙、珐琅、百宝镶嵌等珍贵材 料,非其他家具制造可比,使京作家具形成了气派豪华以及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的 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过分追求奢华和装饰,淡化了实用性,甚至成为一种摆设, 这是京作家具最大的遗憾。 广州地区制作的家具被称之为广式家具。广州地处我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是 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同时两广又是中国贵重木材的重要产地。得天独 第三章 晋式家具的类型风格 13 厚的条件促进了广式家具的发展,清中期以后,异军突起, 。 广式家具的特点之一就是用料粗大充裕,广式家具为讲求木性一致,大多用一 种木料制成。通常所见广式家具,或紫檀,或酸枝,皆为清一色的同一木质,决不 掺杂其他木材,而且广式家具不加漆饰,使木质完全裸露,让人一看便有实实在在, 一目了然之感。 广式家具特点之二,是装饰花纹雕刻深俊,刀法圆熟,磨工精细。它的雕刻风 格,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建筑雕刻的影响,雕刻花纹隆起较高,个别部位近似圆雕。 加上磨工精细,使得花纹表面莹滑如玉,丝毫不露刀凿痕迹。明末清初,西方的建 筑、雕刻、绘画等技艺逐渐为中国所用,自清代雍正到乾隆、嘉庆时期,模仿西方 建筑的风气大盛。广式家具的装饰题材和纹饰,也受西方文化艺术影响。除了装饰 西式花纹以外,也有相当大数量的传统花纹的使用和延续。如:各种形式的海水云 龙,云纹,凤纹,夔纹、蝠、磬、缠枝或折枝花卉,以及各种花边装饰等。在有的 广式家具作品里,中西两种纹饰兼而有之;也有点广式家具乍一看都是中国传统纹 饰,但细看起来,总或多或少带有西式痕迹。 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的家具被称为苏式家具。苏式家具历史 悠久、传统深厚,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始祖。明代苏式家具格调大方、简练、造型优 美,线条流畅,比例适度、精于用材。与京、广相比,硬木来源并不充裕,因此用 料往往精打细算,大件器具常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硬木薄板;小件更是 精心琢磨,小件碎料拼接的构件常见。这种技术要求较高,费工费时,但都能作到 天衣无缝,保持美观。进入清代以后,苏式家具也向富丽豪华方面转变,但逐渐被 广式家具超越。总的来看,苏式家具的最大特点是造型上的轻与小,装饰上的简与 秀,苏作家具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题材常取自历代名人 画稿,以山水、花鸟、松、竹、梅花为较多见,并喜用草龙、方花纹、灵芝纹、鱼 草纹及缠枝莲等图案。 晋式明清家具,从继承、演变、发展,到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经历了三四百 年的时间。它是在继承了明带家具的基础上,又结合了京,苏,广地区家具流派特 点,从而运用而生的。晋式家具从“明式”到 “清式”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 段: 第一阶段是明末、清初至康熙、雍正、乾隆初,这阶段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工 匠的技艺,都还是明代的继续。造型上秉承一贯的简练、率直,后来在历代改良的 敦促下其风格渐渐转向浑厚、凝重。装饰上这一时期,由于山西地区经济文化的发 展相对仍比较滞后,劳动人民普遍多崇尚大气磅礴,简约实用的样式,故而并不显 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 14 得繁缛富丽。所以,这时期的晋式家具造型、装饰等,大抵还是明式风格。第二阶 段是乾隆中期以后至嘉庆、道光年间。这段时间是清代社会政治的稳定期,社会经 济的发达期,也正是晋商鼎盛时期。院落的扩充、人口大幅度增加,家具的需求与 日俱增。此时黄花梨、紫檀渐少,多以核桃木、榆木等代替。这个阶段的家具生产, 也随着社会发展、人民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呈兴旺发达的局面。当时的家具生产 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成了特殊的、有别于前代的特点。造型古朴厚重,威武壮硕。 虽形制上仍采用“明式” ,但在雕饰方面,已经开始趋向于了繁缛富丽的装饰风格。 由于榆木不似硬木那样质地细腻,普遍雕饰较少。第三阶段光绪至民国初,晋式家 具创新突破较少,生产的类型平平,造型上变得笨重、文饰也渐渐呆板,梆框扁平、 少起线。这一特点反映在后来晋地百姓家中的的大柜、扣箱等上。 晋式家具的特点向来以古朴壮硕见长。首先,家具的造型基本源于明式家具, 并在一定程度上糅进了宋、辽、元时期的特点。用料大器,追求一种威武、壮硕的 风格,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剽悍气韵。其次,做工考究,尤其是一些精致的家具,多 仿清乾隆时期的紫檀木工艺,追求线条的流畅柔美和打磨的精巧圆滑。家具表面的 装饰以镂雕与浮雕为主,纹饰有着地方特色。再次,家具选材有区域特点。选料多 以山西本土的核桃木为主。再其次,晋式家具中还有不少是漆器家具,也很有特色。 这类家具表面多作以生漆,俗称大漆。柜类多红色,柜内有人物彩绘;其他家具 作黑漆。这是晋作清代家具的善用手法。当时生产漆家具的地区很多,山西绛县生 产的橱柜、屏风、隔扇等,无不作工精细,技艺纯熟。装饰纹样多采用用龙、凤、 麒麟、狮子、鹿、灵芝、云纹、卷草纹等寓意吉祥的图案 ;清末常用汉字做装饰, 如喜、福、寿等。清代晋作家具的装饰,是其它地域的家具所不能比拟的。为了达 到富丽、堂皇的效果,工 匠们利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手段,想尽一切办法。可以 说,以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达到装饰上的大满大全,形成了“清式”晋 作家具的独特风格。 具体说,晋式家具是以用料大方、线条明快、图案庄重取胜,与苏、广、京三地 相比,山西毕竟交通闭塞,其家具所用材料也就只能就地取材,除松、榆、杏、杨 外,最常用的是核桃木。这些木材虽说远不及紫檀、红木那样珍贵,但它是山西土 生土长的木种,具有地方特色,它们被制作成家具后,多涂深棕色或桔黄色,外罩 桐油。这也可以算作是晋作家具的另一个重要地方特色。 发展成熟后的晋式家具做工考究、造型稳重、庄严、豪华、富丽,雕刻上使用 浮雕、圆雕、透雕、浅刻等多种技巧。镶嵌上使用大理石、玉石、贝壳、金属等多 第三章 晋式家具的类型风格 15 种材料,形成明清时期的独特风格。晋式家具制作工艺精细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 的榫卯结合部件,大平板则以攒边法嵌入边框槽内,坚实牢固,能适应冷热干湿变 化。它的制作工艺从用料到造型制做、从雕刻到漆艺,均十分考究。高低宽狭的比 例以适用美观为出发点,是有助于纠正不合礼仪的身姿坐态。装饰以素面为主,局 部饰以小面积漆雕或透雕,以繁衬简,朴素而不简陋,精美而不繁缛。通体轮廓及 装饰部件的线条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一气贯通而又有小的曲折变化,线条雄 劲而流利。家具整体的长、宽、高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晋式家具装饰图 案,内容大量采用谐音、隐喻丰富的吉祥题材,天上人间无所不有,雕刻技艺炉火 纯青。单说云纹图案就五彩纷呈,各具特色,真是“行云绵延似流水 卧云平摆像 如意” 、 “大云通身连气 小云巧而生灵”可谓一床一方景,一椅一幅画。件件家具 展现了晋人四平八稳、憨厚吃苦的创业精神和胸怀四海的英雄气度。 晋式家具特点晋式家具特点 晋作家具以“宋元造型的基调、京都家具的大气、儒商文化的漆饰”的气派而 独树一帜,其用材、配料、结构连接、雕刻手法和艺术造型等多方面的特点所表现 出的厚重与细腻,无疑是中国传统家具历史长卷中精彩的一章。 一一,朴实无华的材质美朴实无华的材质美 一般在现存的明清家具中,苏作、京作和广作家具多为硬木家具,如黄花梨、 紫檀和红木等名贵木材。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贵黄不贵黑,黄花梨自然受到明代文 人的大力推崇;清人贵黑不贵黄,喜富贵奢华,因而紫檀木色深沉得到清皇室的宠 爱和推崇,因此成为京式家具用材之首选。 而晋作家具则多为柴木家具,即那些更为普通和常见的木材,如核桃木、松木、 榆木、槐木、杏木、杨木和香椿木等,其中用材最为普遍的是核桃木。究其原因, 主要是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与苏、广、京三地相比显得交通闭塞,那些昂贵的进口 硬木难以在当地的家具上大量应用,因而只能就地取材。另外,山西人自古勤俭持 家的态度也对晋作家具材质的选择和应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说这些木材远不及 紫檀和黄花梨那样名贵,但其浓厚的地方 特色和不同的材质特点使晋作家具丝毫无损自身的艺术价值。柴木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丰富资源,使得工匠艺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进行大胆的实验和创新,因而演 绎并创造出今天我们看到的晋作家具个性及其丰富多样的结构、造型及施工工艺, 其艺术造型的丰富体现出古代中原地区工匠们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晋作家具中普遍采用的核桃木作为黄花梨的替代品,在家具的设计与制作中均 浅谈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式家具 16 显示出其自身独特的材质美。木质非常细腻,性小不易变形,极易雕刻,色泽浅淡 偏灰,柔和且具有玉质感,经打磨、蜡染后会有硬木般的光泽,远视与黄花梨相似。 核桃木的木纹流畅,具有浅黄细丝般的年轮,高贵典雅,重量较榉木轻,类似榆木, 硬度中等至略硬重,纤维结构细而均匀,有较强韧性,特别是在抗震动、抗磨损方 面性能优良,具有一定的耐弯曲、耐腐蚀性,用手抚之细腻润滑。所以用核桃木制 作的家具给人以丰满且刚柔沉稳的感觉,无论在形式、结构、材质、线形和雕饰工 艺等艺术形式表现方面,都可显示出优越的材质特点,成为家具材料中不可或缺的 精品。 二二,豪放粗犷的风格美豪放粗犷的风格美 晋作与苏作、京作和广作合为中国家具的四大流派。名扬中外的明式家具以苏 作家具为主,其家具风格表现为格调朴素大方,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用料和结构 合理及比例尺寸合度等,其最大特点就是造型上的轻与小和装饰上的简与秀。清式 家具也称广作家具,其产地是广州,因是我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是东南亚优质木 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同时两广又是中国贵重木材的重要产地,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促 进了广式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广作家具在中国家具史上的地位。京作家具是苏式和 广式的结合体,是在皇室审美指导下,两种风格快速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家具式样, 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因当时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 制作家具不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力求华丽,使京作家具形成了气派豪华以及与各种 工艺品相结合的特点。 与以上家具派别相比,晋作家具形成所处的地理位置、工匠艺人们的大胆创新 和晋人生活做事的态度,使得晋作家具具有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做工精巧可与苏 作的灵空文绮相比,雄健凝重之态可与京作的雅致堂皇相抗衡,铺张扬厉之势与广 作的靡丽不相上下。样式则多为仿清三代紫檀工,乾隆味很浓。其结构精密巧妙、 纹式简约冼炼,虎腿花牙,束腰托腮,或雕刻镂凿,或螺钿镶嵌。在其他家具流派 的相互影响和融会下,晋作家具的后期日见精巧、古趣,运线多变。其中广作造型 的古色古香、铜饰件的精致、大理石镶嵌的悦目,雕漆的通法熟练和螺钿的满布自 如等,均对晋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之,晋作家具的风格美是在各种流派的家具比较中产生的。 三三,高大威猛的形态美高大威猛的形态美 晋作家具所独有的艺术特质是经历了一个继承、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是在三四 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而诞生的。 第三章 晋式家具的类型风格 17 早期的晋作家具无论是设计的样式还是工匠们的技艺,都停留在前人的基础上 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