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西南组团中心区(简本).doc_第1页
佛山西南组团中心区(简本).doc_第2页
佛山西南组团中心区(简本).doc_第3页
佛山西南组团中心区(简本).doc_第4页
佛山西南组团中心区(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 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简本)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佛山市三水区建设局佛山市三水区建设局 评价单位评价单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2805 号号 编制时间:二编制时间:二七年九月七年九月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 文件类别文件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评评 价价 单单 位: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证证书书等等级级编编号号: 国环评证甲字第 2805 号 单单 位位 法法 人:人: (李学灵) (所长 高级工程师 A28050002) 技术总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 (闻 平) (所总工 高级工程师 A28050021) 评价机构负责人:评价机构负责人: (朱远生) (环评室主任 高级工程师 A28050006) 项项 目目 负负 责责 人:人:朱远生(注册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 A28050121000) 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 徐社力(A28050037) 赵俊凤(A28050026) 朱远生(A28050006) 姜 沛(A28050040) 罗勇强(A28050044) 制制 图:图: 方 鹤 评价单位地址:评价单位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 80 号 电电 话:话邮邮 编:编:510611 传传 真:真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录 -i- 目目 录录 1 总论总论 .1 1.1 任务由来任务由来.1 1.2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2 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2 1.4 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2 1.5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3 1.6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4 1.7 评价等级评价等级.5 2 中心区总体规划和开发现状中心区总体规划和开发现状 .6 2.1 中心区总体规划中心区总体规划.6 2.2 中心区开发现状中心区开发现状.11 3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4 3.1 开发建设前(目前)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开发建设前(目前)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4 3.2 开发过程中污染源分析开发过程中污染源分析.16 3.3 开发后污染源分析开发后污染源分析.18 3.4 开发前后主要污染源对比分析开发前后主要污染源对比分析.20 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 .22 4.2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22 5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23 5.1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3 5.2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24 5.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5 5.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27 5.4 社会经济影响评述社会经济影响评述.27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录 -ii- 5.5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28 6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30 6.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0 6.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0 6.3 城市景观影响分析城市景观影响分析.33 6.4 生态保护对策生态保护对策.33 6.5 景观保护对策景观保护对策.34 7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 .35 8 环境保护规划概要环境保护规划概要 .37 8.1 环境功能区区划调整环境功能区区划调整.37 8.2 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规划.37 8.3 水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37 8.4 环境空气污染控制规划环境空气污染控制规划.38 8.5 生态建设规划生态建设规划.38 8.6 声污染控制规划声污染控制规划.39 8.7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39 9 中心区规划综合论证中心区规划综合论证 .41 9.1 西南组团中心区基本情况汇总西南组团中心区基本情况汇总.41 9.2 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42 9.3 中心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中心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47 9.4 环境保护目标的可达性环境保护目标的可达性.48 9.5 西南组团中心区建设必要性分析西南组团中心区建设必要性分析.50 10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52 10.1 结论结论.52 10.2 建议建议.52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1 -1- 1 1 1 总总总总论论论论 1.1 任务由来任务由来 自2002年12月三水撤市设区以来,大佛山“2+5”的组团发展概念、 佛山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导则 、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相继出台,对大佛山的 整合与协调发展提出了新思路。为衔接上层次的发展构想,三水区城市总体规 划、三水区工业布局优化与整合规划、三水区西南涌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区的 规划和城市设计等规划陆续展开,为三水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策略。 目前,三水区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居民生活水平已进入宽裕型小 康阶段,城市发展已步入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并进阶段。但是三水城市建设水 平仍然停留在县城的建设水平上,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城市空间转型的需要。 因此,建设高水平的中心城区为社会经济跨越发展提供空间依托,成为三水推 进城市中心区建设、提高城市发展水平的基本诉求。同时,作为大佛山的重要 组成部分,上级政府也要求三水区的建设要符合佛山现代建设的基本要求,与 现代化大城市的品位相适应,打造一个具有三水特色的现代新城。佛山市西南 组团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的提出正是适应三水及大佛山社会经济与城市转型、提 高中心城区积聚与扩散能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塑造生态型现代化滨江城市, 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具体范围为:东起三达路,南到北江堤岸,西侧北 段以森林公园边缘为界,西侧南段以口岸大道为界,北至环湖路,面积 734.6 公顷,南北长约 4600m,东西长约 2200m。预测未来居住区人口 11.0121 万人。 中心区建成后主要为商业、金融、政治和居住生活用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2007年6月,中心区 建设指挥部委托我所承担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 委托,我所成立环评组,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类比调查及进 行资料收集等工作,并于7月底完成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2 -2- 1.2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 通过对中心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摸清该评价区的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 现状,分析和预测中心区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及中心区周 围污染源可能对中心区的影响,从环保角度论述中心区选址、建设规模及规划 布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中心区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 环保措施,为开发建设以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心区社会、经济和 环境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3.1 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 1.3.2 地方法规地方法规 1.3.3 技术规范依据技术规范依据 1.3.4 项目依据项目依据 1.4 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 1.4.1 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 (粤府函1999553 号) , 北江干流东平水道三水思贤滘至南海南庄紫洞全长 24km,规划主导功能为饮用 水功能,目标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的类水质标 准。 西南涌自三水市西南镇至官窑凤岗段全长 22.4kn,现状为沿程各类废水的 受纳水体,规划主导功能为稀释混合用水,目标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2002) 的 IV 类水质标准。 根据佛山市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年) ,大棉涌目标水质执 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的 IV 类水质标准。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3 -3- 1.4.2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佛山市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年) ,本项目评价区环境 空气功能属环境空气二类区。 1.4.3 声环境功能区划声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佛山市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年) ,项目选址声环境功 能为 2、4 类区。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道路交通干线两侧相 邻区域为 2 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 30m5m 区域范围内适用 4 类标准。因此 广三高速路和广海大道两侧 30m5m 区域执行 4 类声功能区。 1.5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项目拟选址地理位置,具体环境敏感点见表 1.5-1。 表 1.5-1 主要环境敏感点 保护目标影响因素所处位置执行标准 北江东平水道废水中心区南边界外类 大棉涌废水中心区北侧自西向东穿越中心区 实验中学废气、噪声中心区东北部边界外1000m处 环境空气二级 环境噪声2类 十一小学废气、噪声中心区东北部边界外1500m处 环境空气二级 环境噪声2类 汇丰花园废气、噪声中心区东部边界外1500m处 环境空气二级 环境噪声2类 桥头村废气、噪声中心区东南部边界外1500m处 环境空气二级 环境噪声2类 区委党校废气、噪声中心区东南部边界外200m处 环境空气二级 环境噪声2类 新沙村废气、噪声中心区东南部边界外200m处 环境空气二级 环境噪声2类 森林公园废气、噪声中心区西部边界外 环境空气二级 环境噪声2类 西南四中废气、噪声中心区东北部 环境空气二级 环境噪声2类 健力宝中学废气、噪声中心区东部环境空气二级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4 -4- 环境噪声2类 西南七中废气、噪声中心区西北部 环境空气二级 环境噪声2类 欧村废气、噪声中心区东北部边界 环境空气二级 环境噪声2类 布心村废气、噪声中心区东北部环境空气二级 鹿洞村废气、噪声中心区中部 付户村废气、噪声中心区中部 人民医院废气、噪声中心区中部 1.6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1.6.1 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的通知(环发20001 号),采用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IV 类水质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区域环境采用 2 类标准,交 通干线道路两侧采用 4 类标准。 1.6.2 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 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2)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水污染 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第二时段三级标准; (3)驿岗污水处理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一级 B 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中间的严者; (4)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各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5 -5- 1.7 评价等级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131-2003、HJ/T2.12.3 93、HJ/T2.41995、HJ/T191997) ,依项目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及评价 区域的环境条件,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二级。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评价。 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三级评价展开,重点是突出城市生态环境特点。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6 -6- 2 2 2 中心区总体规划和开发现状中心区总体规划和开发现状中心区总体规划和开发现状中心区总体规划和开发现状 2.1 中心区总体规划中心区总体规划 2.1.1 整体发展整体发展定位定位和开发建设目标和开发建设目标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具体范围为:东起三达路,南到北江堤岸,西侧北 段以森林公园边缘为界,西侧南段以口岸大道为界,北至环湖路,面积 734.6 公顷。 中心区整体定位为珠三角西、北部交汇处的园林城市;广佛都市圈西部 交通枢纽及旅游、会议、培训基地;三水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心区开发建设目标为: (1)遵循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对行政、文化中心的安排和佛山市西南 组团三水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节点城市设计对用地的具体布局与控制, 聚合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成为佛山西南组团的中枢,缔造更好的经济 与产业集聚平台。 (2)打造区域特色,实现三水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实现城市南拓、西进,促 进“一江两岸”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 (3)建构具有山水交融、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成为滨江城市的窗口,体现 城市新区形象,将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实现经济、社 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2.1.2 发展规模发展规模 (1)用地规模 规划用地 734.60 公顷,城市建设用地 685.63 公顷。其中居住用地为 267.00 公顷,公共设施用地为 107.38 公顷,道路广场用地为 121.25 公顷,市政 公用设施用地为 5.03 公顷,绿地为 168.43 公顷,旅游用地为 16.55 而公顷。 (2)人口规模 预测未来中心区居住人口 110121 人左右。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7 -7- 2.1.3 分期开发实施计划分期开发实施计划 整个中心区分四期八年进行投资开发建设,其开发建设的推进时间具体见 表 2.1-1: 表 2.1-1 分期开发时间一览表 分期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第七年第八年 第一期拆迁、建设 第二期拆迁、建设 第三期拆迁、建设 第四期拆迁建成 2.1.5 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1)路网结构:一轴、两纵、三横 一轴:南北向贯穿全区的景观大道。此道路为联系南北的生活性道路, 北连云东海,南至江边,作为贯穿全区的景观休闲大道。 两纵:肄江大道、三达路及其规划沿线。其中肄江大道通过三水大桥, 将“河口西南”组团和“金本洲边”组团连接起来,是一条主要的过境路, 道路断面为双向四车道,红线宽度 60 米,部分为高架路;三达路断面为双向六 车道,红线宽度 50 米,是维系南北向交通的生活性干道。 三横:广三高速公路、广海大道、文峰路。其中广三高速公路为过境公 路,广海大道道路断面为双向四车道,红线宽度 40 米;西河路-文峰路道路断 面为双向四车道,红线宽度 30 米。 (2)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一核、一轴,三组团 一核:城市核心区,位于中心区南部,包含行政、办公、商业、文化娱 乐等多种功能,用地面积为 1.69 平方公里。是三水中心区活力的集中体现。 一轴:连接北部云东海旅游区与南部滨水公园,形成贯穿于中心区中部 的城市绿轴公园(120 米宽),称中央绿轴,也称绿廊。 三组团:围绕中央绿轴(绿廊)形成的自北向南的三个功能组团。 北部体育休闲组团,主要规划了体育运动场馆和一类居住用地,其需求高 峰将始于云东海开发条件的成熟、城市人口及基础设施由现城区向西向北发展 初具雏形,而与南部组团的依附关系较弱。 中部生活组团,主要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该区域内己建成较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8 -8- 多的商住楼盘,集中显现出老城区迅速膨胀的状态,是近期市场需求最旺盛组 团。 南部为核心区组团,主要规划为行政、文化、商业用地,二类居住用地和 综合用地,是中心区的中央服务区。 2.1.6 用地规划用地规划 中心区规划总用地面积 7.346km2。中心区规划用地主要由居住用地、行政 办公用地、体育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公园绿化用地、旅游用地等构 成。 规划用地平衡表及技术经济指标 表 2.1-2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土地利用规划平衡表 序号类别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平方米) 比例 备注 1R居住用地240827835.2 R1一类居住用地86778412.7 R2二类居住用地1138126 16.6 R22中小学用地402368 5.9 2C公共设施用地1134516 16.6 C1行政办公用地166354 2.4 C2商业用地213593 3.1 C4体育用地265353 3.9 C5医疗卫生用地80221 1.2 3S道路广场用地1212650 17.7 4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83169 1.2 U2交通设施用地62203 0.9 U3邮电设施用地20966 0.3 5G绿地1845624 26.9 G2防护绿地1020672 14.9 6旅游用地165492 2.4 7合计城市建设用地6856284 100 8E水域和其他用地489726 E1水域401591 E4林地88135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9 -9- 9总计规划总用地7346010 2.1.8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 (1)住宅 低层住宅建筑面积 4270 力平方米,多层住宅建筑面积 19155 万平方米 住宅建筑面积 2453 万平方米。 (2)商业建筑 商业和商住用地规划为 470190 平方米, (3)行政办公建筑 行政中心总用地面积为 16.9 公顷,总建筑面积 30 3 万平方米,包括市民广 场,政府大厦,人大会议办公等多项建筑。 (4)其他公建设施 保留学校、医院:三水中心区现有的三水高中、健力宝中学、欧村布心 村小学等:三水区人民医院。 保留改造学校:西南第七小学,近期将进行合并改造改造后将成为一间 建筑面积 14000 平方米:西南第四中学位于同福路,近期将近行改造,改造后 将成为一间建筑面积 20200 平方米。 新建设施:在滨江地带,行政办公用地的南边布置 68259 平方米的文化 娱乐用地,可建设市级图书馆、文化宫、电影院、礼堂等满足全市人民的文化 活动需求:在广三高速以北肄江大道以西布置 261466 平方米的体育用地,建设 内容包括:容纳三万人的运动场:符合国际标准的室内和室外游泳池。能够开 展网球、篮球、排球、体操的多功能体育馆;满足各类人群的各类体育活动。 保留建筑:气象局、公安局、邮政局、电信局、柏安大酒店、健力宝山 庄等建筑。 2.1.9 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 划中合理组织区内外的各种景观要素,形成由景观区、景观轴、生态廊道、 标志景点和景观界面构成的三维立体景观体系,总体上突出岭南滨水风光的景 观风貌特征。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10- (1)景观分区 区内主要分为周边山体景观区、核心生态景观区、滨水景观区,充分利用 山体、河流等自然景观要素,强调三水中心区山水相依的景观特色,并使各种 景区相互衔接,渗透,形成动态平衡分布, (2)景观轴线 通过区内主要干道和敞开空间合理组织各类景观分区和景观点,灵活运用 对景、借景、框景等的手法强调各景观要素之间的联系。重点以龙脉(南北向 景观大道)为基础,从规划区北部开始延续“云东海”森林公园的绿色脉络, 一致蜿蜒而下,直抵江边。 (3)生态廊道 充分利用山体、河流等自然景观优势,依山傍水,保持完善本区的生态景 观环境,建设生态山林公园。沿河生态廊道、核心区景观轴、公共绿地一级滨 江绿带走廊。 (4)标志景点 主要指入口广场、中心广场、特色建筑等具有艺术特色的公共空间。 (5)景观界面 强调人工景观轴先和道路景观轴线两侧的建筑界面处理,形成整体的中心 区风貌。 2.1.10 给排水工程规划给排水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中心区综合用水量为:250 L/人d110121 =2.753 万 m3/d。 根据自来水公司水厂建设的总体布局,规划远期三水全区将形成由石塘、 新潭、上陈村三大水厂联合供水的格局。近期保留现状的松园,西南水厂,但 需要限制其发展规模,远期则通过扩建石塘水厂、新建新潭水厂和上陈村水厂 向全区供水。 上陈村水厂位于西南街道金本上陈村附近,取水水源为西江水源,取水口 位于西江干流东岸;新潭水厂位于芦苞镇新潭村附近,取水水源为北江水源, 取水口位于北江干流东岸。 2、排水工程规划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11- (1)规划污水量 取排污系数 0.90,则人均污水排放量为 0.225 m3/d,中心区近期排放污水 量为 2.478 万 m3/d。 (2)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根据佛山市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本区以规划广三高速公 路为界,高速公路以南采用雨污合流制管道,高速公路以北采用雨污分流系统。 所有污水由管收集后,沿 321 国道由西向东送至驿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 排入大棉涌。 2.1.11 燃气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 三水区的液化天然气安排在 2006-2010 年进行。现状三水区管道燃气的建 设均按照能满足天然气的标准进行设计施工,以适应将来置换为天然气作为气 源的要求。因此,选择天然气作为中心区的管道燃气的气源。 中心区管道天然气全年平均日供气为 21127.9m3/d,全年供气为 771.17 万 m3/a。 2.2 中心区开发现状中心区开发现状 2.2.1 现状概况现状概况 1、用地现状 佛山市西南组团三水中心区现状用地由山体、水体、农业开发用地及一部 分已开发建设用地构成,其中以工业用地为主,占全区总用地的 25.3。现状 建设用地为 347.51 公顷,占总用地 47.3:水域用地为 52.81 公顷,占总用地 的 7.2;林地面积为 96.62 公顷,占总用地的 13.1。 表 2.2-1 现状用地汇总表 序号类别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平方米)比例备注 1R居住用地76181010.4% R2二类居住用地4932936.7% R22中小学用地2685173.7% 2C公共设施用地3368694.6% C1行政办公用地8932051.3% C2商业用地748901.0%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12- C4体育用地884171.2% C5医疗卫生用地803571.1% 3M工业用地185933025.3% 4S道路广场用地2523393.4% 5U 市政公用设施用 地 104224 1.4% U2交通设施用地760121.0% U3邮电设施用地282120.4% 6G绿地1605582.2% G2防护绿地1605582.2% 7合计市政建设用地347513047.3% 8E水域和其他用地387088052.7% E1水域5280937.2% E2耕地1675752.3% E4林地96619313.1% E6村镇建设用地3014284.1% E7闲置用地190759126% 9总计规划总用地7346010100% (3)征地情况 用地权属情况较为复杂,有政府用地,房地产开发商占地,农业用地、养 殖用地等。 (4)景观现状 规划区内呈现出典型的岭南地区风光,具有多丘陵,多水体的景观特色。 三水区中心城区各组团处于云东海和北江南面山丘绿地的环抱之中,被自然山 体、河流、岸线分隔,具有秀美的山水城林骨架、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丰富 的园林植物资源。 (3)道路现状 目前规划用地范围内道路系统已初步形成体系,现状道路为四条横向的道 路广三高速公路、广海大道,锦江路及文峰路,和三条纵向的道路口 岸大道、肄江大道及三达路,用地内另有若干自然成型的小路 (4)给水工程现状 规划区内现时主要由西南水厂、石塘水厂、松园水厂联合供水。这三间水 厂均属于三江汇通水务有新公司下属水厂,供水服务面积约 200 多平方公里 (4)排水工程现状 规划现状排水管道为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通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13- 过市政管渠排入大良涌和大棉涌。三水区中心城区现有污水处理厂一座(驿岗 污水处理厂) ,位于本规划区东北面西南镇驿岗村大良涌和大棉涌交汇处,占地 面积约为 82 亩,现状污水处理能力 5 万 m3/d。 2.2.2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问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问题 1、给排水系统存在问题 三水中心区域发展较为迅速,城区用水量日益扩大,因此虽然现状中心地 区有三个供水厂进行供水,但用水压力仍然存在。三个现状的水厂都没有扩容 以发展城市需要的可能,因此引入新的水源,是今后城区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企业自建水厂和地下水非法开采严重,造成对水源的破坏和浪费。供水水 质保证率低,制约了供水事业的科学协调发展。 此外,虽然北江现状水质与水量都有所保证,但水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城市开发建设会导致水质变差。 规划区内仍合流制管道,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主要排入现状沟渠,最终排 入大棉涌,造成大棉涌水体污染严重。 规划区内受标高制约,部分区域排水管道坡度较缓,使得排水不畅,污水 不能及时排出,加上居民生活的不良习惯,使生活垃圾、杂物等乱弃于排水沟 渠和河涌内,造成排水不畅,淤塞严重。 2、燃气工程存在问题 气源问题:液化石油气气源大多由国际进口,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 供应方式问题: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供气,不仅运输量大,安全性也差。 而且不适合用于高层供气。瓶装供气从运输、储存、罐装、供应到使用过程中, 介质压力高,泄漏的危险性大,用户参与的环节多,出事故的可能性大。此外, 现状的管道液化的起供气规模仍然较小,汽化率低。导致汽化站和中压管网的 利用率不高。 2.2.3 区内主要环境问题区内主要环境问题 目前,中心区内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排对大棉涌造成污染, 大棉涌达不到规划的 GB3838-2002类标准。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53 -53- 广三高速路、广海大道、广茂铁路等交通干线交通噪声对沿线学校、村庄 等声环境敏感点也造成影响。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15 -15- 3 3 3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1 开发建设前(目前)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开发建设前(目前)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1.1 水污染源水污染源 1、雨水径流污染物 计算得到选址范围目前地面雨水径流中污染物排放量,具体结果详见表 3.1-1。 表 3.1-1 建设前地面雨水径流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负荷 单位:t/a 雨水径流量(万 m3/a)BOD5COD总氮总磷 非建设用地445.75531.20356.6040.123.83 建设用地118.16335.45366.317.680.71 合计563.91866.65722.9147.84.54 2、现有的水环境污染源 (1)生活污染源 表 3.1-2 现状生活污水污染负荷统计 污染物排放总量(t/a) 序号污染源人数排污系数 废水排放量 (m3/d)CODcr氨氮 1学校8000162L/人d129618.923.78 2规划区域居民30000225L/人d675098.5519.71 3合计380008064117.4723.49 *排污系数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 中用水定额的 90%核算 (2)工业污染源 表 3.1-3 区内企业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 污染物排放总量(t/a) 序号企业名称 废水排放量 (m3/a) CODcr氨氮石油类 1青岛啤酒(三水)有限公司85000019.10.2 2弘力镀锌板(三水)有限公司3582020.0270.0027 3健力宝富特容器有限公司1900004.30.06 (3)医院污染源 表 3.1-4 医院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指标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氨氮 mg/L 粪大肠杆菌 个/L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16 -16- 污水浓度 (mg/L) 4020208500 污染物排放量 (t/a) 2.261.131.130.4522.831010 3.1.2 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 (1)燃料燃烧废气 表 3.1-5 中心区民用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量 消耗量(万标 m3)SO2(t/a)NOx(t/a) 烟尘(t/a) CO(t/a) 液化石油气567.3640.05677.0921.3051.362 合计567.3640.05677.092 1.305 1.362 (2)汽车尾气污染物 表 3.1-6 中心区机动车辆污染物现状排放量 排放量 污染物 日排放量(kg/d)年排放量(t/a) NO2247.0590.17 CO42181539.57 THC756.9279.27 (3)工业废气污染源 表 3.1-7 中心区工业大气污染物现状排放量 污染物排放总量(t/a) 序号企业名称 废气排放量(万 m3/a) SO2烟尘 1青岛啤酒(三水)有限公司1439068.260.4 2弘力镀锌板(三水)有限公司640048.526.9 3.1.3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规划范围内尚未停产的青岛啤酒(三水)有限公司、弘力镀锌板(三水)有限公 司、健力宝富特容器有限公司产生少量工业固体废物。 其余民居和学校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以及医院的医疗固废。生活垃圾的产生 系数为 1 kg/人d,医疗固废产生的系数为 1kg/床位d,据此统计的全区生活垃圾产生 数量及医疗固废产生量分别为 38t/d 和 0.387t/d。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17 -17- 3.1.4 噪声噪声 目前规划范围内主要的噪声源是由西向东贯穿规划区中心的广三高速公路、广海 大道和三茂铁路的交通噪声以及居民的生活噪声。噪声源见声环境现状监测。 3.2 开发过程中污染源分析开发过程中污染源分析 3.2.1 大气环境影响大气环境影响 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来自: 建筑施工粉尘和扬尘。土地平整、基础开挖、土方堆放、回填、原有建筑的 搬迁、拆除、建设材料装卸、堆放和运输、建筑垃圾堆放和运出、道路的修筑、混凝 土搅拌、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行驶等都会产生扬尘,据实测,施工现场空气中 TSP 的浓度将超过 10mg/m3,大于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的限值。但这些尘的颗粒较大, 扩散过程中易于沉降,因此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污染物 临时生活设施产生的火烟污染物和油烟 3.2.2 水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 经初步估算规划实施过程中施工人员会长期保持约为 1000 人/d,若污水排放量 按 0.24m3/人.d 计,则施工人员排放生活污水 240 m3/d。类比同类型生活污水中主要 污染物的浓度,可得到园区施工过程中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污染负荷见 表 3.2-1。 表 3.2-1 园区开发过程中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污染负荷 污染物CODCrBOD5NH3-NSS 浓度(mg/L)25011025150 污染负荷(kg/d)60.0026.356.0036.00 施工废水。道路路面的养护水、砂石冲洗水、施工机械的含油废水等,主要 的污染物是石油类和 SS,排入附近水体将对水质产生影响。 施工场地雨水。施工场地雨水冲刷形成的污水,排入附近水体后会对水体水 质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经地面雨水冲刷进入的泥沙还会淤积堵塞排水沟渠和河道。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18 -18- 3.2.3 声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 施工阶段噪声主要来源于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 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根据 施工布置情况,施工噪声是施工工地主要污染源之一,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或设备 噪声,其污染影响具有局部性、流动性、短时性等特点。考虑到中心区建设期较长的 特点,施工噪声影响也是相当敏感的问题。施工期间,单点噪声源或多点噪声源在施 工区内缓慢移动,噪声源强取决于施工方式、施工机械种类及交通运输量。通过类比 调查,各阶段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见表 3.2-3,声级最大的是电钻,可达 115dB(A)。 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 表 3.2-2 各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状况 施工阶段声 源声级 dB(A)施工阶段声 源声级 dB(A) 挖土机7896电钻100115 冲击机95电锤100105 空压机7585手工钻100105 土石方 阶段 打桩机95105无齿钻105 混凝土输送泵90100多功能木工刨90100 振捣器100105混凝土搅拌机100110 电 锯100110云石机100110 电焊机9095角向磨光机100115 底板与结构 阶段 空压机7585 装修与 安装阶段 表 3.2-3 交通运输车辆声级 施工阶段运输内容车辆类型声级 dB(A) 土方阶段土方外运大型载重车90 底板及结构阶段钢筋、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载重车8085 装修阶段各种装修材料及必要设备轻型载重卡车75 在施工阶段,相对而言,装修与安装时期较短,且噪声影响程度和范围均低于施 工机械噪声影响。 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19 -19- 3.2.4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余泥渣土等。开发 过程中施工人员会长期保持约有 1000 人/d,这些工作人员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1.0kg/人.d 计,生活垃圾总量为 1000kg/d。同时,规划实施过程中 间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余泥渣土。 3.3 开发后污染源分析开发后污染源分析 3.3.1 水污染源分析水污染源分析 (1)废水量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