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专业论文)以资源为基础的跨国银行成长理论研究.pdf_第1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以资源为基础的跨国银行成长理论研究.pdf_第2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以资源为基础的跨国银行成长理论研究.pdf_第3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以资源为基础的跨国银行成长理论研究.pdf_第4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以资源为基础的跨国银行成长理论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以资源为基础的跨国银行成长理论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摘 要要 跨国银行是一类服务型跨国企业,是一国银行国际化成长的产物。对跨国银 行成长理论的研究应建立在企业成长理论、跨国企业理论两大理论的基石上,并 结合银行的特殊性质,来探寻影响跨国银行成长的因素及其规律。以资源为基础 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资源的集合, 是更好地适应于一定成长方向的特定的 资源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赋予影响企业成长的资源因素一个更广泛的 内容,认为资源是企业在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拥有、控制和利用,包括 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要素的总和。 其内部资源要素包含依次递进的三 个层次,即物质性资源、知识性资源和组织性资源,影响企业成长的外部资源因 素包括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因素。企业的内外资源因素共同影响企业的成长, 其中企业的内部资源对企业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企业的内部资源决定其利用外部 资源的方式,即企业的内外资源共同影响企业的成长方向和形式。 银行的跨国成长受到自身资源因素、 母国资源因素和东道国资源因素的影响 和制约。 世界各国跨国银行的成长与其母国的经济发展和东道国的经济状况息息 相关; 跨国银行的成长过程体现为银行内部资源要素和外部资源要素动态地相互 作用的过程。因此论文在以前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对资源概念的认识, 分析影响跨国银行成长的各种资源因素,并对它们进行计量检验。得出银行的内 部资源因素对跨国银行的成长起主导作用, 而外部资源因素对跨国银行成长的影 响不确定,跨国银行利用外部资源因素的效果可能受到银行内部资源因素的影 响。从而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跨国银行成长理论,并将理论运用于分析和指导我 国银行业的跨国成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跨国银行成长;内部资源因素;外部资源因素 abstract multinational banks which are the results of international growth of banks are a kind of service mne.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 banks that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firm and the theory of mne, added on the special character of banks is seeking the factors and regular pattern of 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 banks.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firm considers the firm is a join of resource that adapts itself to a specific growth direction. on the basis of former scholars research, this paper offers the resource influenced the growth of firm more abroad content. we define resource includ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firms as various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factors which are belonged、controlled and used by firms in the course of being producing and servicing. the internal resource of firm contains three levels step by step, that is material resource、 knowledge resource and organizing resource. the external resource of firm that influence the growth direction of firm contains all kind of economic、polit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fluence the growth of firm together, in which the internal resource of firm is decisive effect and the internal resource of firm decide firms to use the extent and mode of the external resource of firm. namely,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of firm both work on the direction or mode of the growth of firm. the international growth of banks are affected and restricted by themselves resources, the resource of home and host country. 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 banks in the world is closely bound up with the metropolitan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economy conditions of host country. the process of 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 banks embodies a dynamical process that the internal resource and external resource of banks act on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paper is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 studies of former scholars, deepening to recognize the concept of resource. we analyz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 banks and give them an econometrical test. we have educed the internal resource of banks is a domin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 banks and the external resource factors have un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 banks. the effect that multinational banks use external resource is possibly affected by the internal resource of banks. accordingly, we construct a comparative perfect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 banks, and would make the theory apply to analyze and guide the international growth of banking in our country. it is provided with activ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keywords: 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 banks; the internal resource; the external resource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黄妍 日期: 2006 年 5 月 15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 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黄妍 日期:2006 年 5 月 15 日 导师签名: 刘长庚 日期:2006 年 5 月 16 日 1 第一章 引 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由于技术创新、私有化、贸易政策自由化和市场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服务业 在近些年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4年的世界投资报告转向服务业 进一步提醒人们关注服务业的全球化。上个世纪末,欧洲流向服务业的对外投资 占欧盟内国际资金流动的67.4%,占欧盟外所有国际资金流动的44%,其中金融服 务分别占到服务业资金总额的38%和54%(unctad2000) 1。跨国银行是金融服务 国际化的主要载体,在过去的十年里跨国银行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由跨国银行 推出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国际化成为了一种趋势,跨国银行正广泛、深刻 地影响甚至直接推动着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我国于2001年底加入了世界贸易 组织,按照承诺我国在入世后五年内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服务的限制,我国银行 业将面临与外资银行的直接竞争。如今,我国银行业如何加快发展,提高自身实 力,积极开展跨国经营,已成为关系到各个银行自身生存发展及我国对外经贸纵 深发展、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我国银行业的跨国成长已经 不容回避地摆到了我们面前。 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从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过程出发, 把跨国银行视为一国银 行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运作货币,开展信贷、投融资、国际结算等价值增值活 动,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的组织。研究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探寻影响跨国银行 成长的因素以及我国银行业进行跨国成长的对策。出于以上目的,论文的意义主 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综合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资源的内涵、拓 展了资源概念的外延;其次,以“跨国银行的成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影响跨 国银行成长的内部资源要素、母国和东道国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探寻跨国银行成 长的一般规律,构造一个相对完整的以资源为基础的跨国银行成长模式;第三, 在分析我国银行业的内外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银行进行跨国成长的对 策。此外,本文注重从银行自身的角度出发判断和分析问题。从各国经济发展来 看,对世界经济的参与都不是以国家为主体,而是以微观个体企业为主体进 行的。同样跨国银行是银行超越国界拥有、控制和利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实现 资源最优配置的组织形式。将跨国银行视为跨国公司的一类,强调银行内部资源 对其海外扩张的影响, 以银行跨国成长的客观规律为切入点来研究跨国银行问题 是本文与大多学者相区别的特色。银行国际化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从某 种意义上说,我国银行业已经迎来了跨国发展的有利时机。衷心希望本文的研究 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对跨国银行的理论研究大多数是从跨国公司的研究中延伸出来的。1976 年 罗伯特阿利伯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强调“跨国银行将在生产银行产品具有比 较优势的国家最多” 2。他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存贷利差的持续存在是跨国银行存 在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这种利差的存在是由于银行在生产银行产品时不同的比较 优势造成的,而银行的比较优势来源于银行的效率和不同国家的管制。阿利伯还 进一步应用产业组织理论来分析各国间存贷利差的不同,认为银行在集中率高 (数量少)的国家比集中率低的国家有更高的收益。 grubel(1977)提出一个三分类理论3,为跨国零售银行、跨国服务银行和 跨国批发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他认为不同种类的经营性资源剩余的存 在(如管理技巧、组织和营销技术和商业知识)有助于促进零售和服务银行的跨 国化, 而国际资本市场的不完全解释了跨国批发银行的发展。 grubel 的理论解释 和 hymer(1960/1976) 4,kindleberger(1969) 5,以及 caves(1971) 6的解释一样 1。 但仅拥有经营性资源的剩余不能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除非这些资源加上另 外的一些资源来解释。 brimmer newyork: routtedge, 1990: 14. 16 美 刘易斯,威尔斯.第三世界跨国公司m. 上海:上海出版社, 1986: 124. 17 richard drobinson. international of an introduction m. dryden press, n,y1984; 中译本 企业国际导论m. 北京: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254. 18 unctad. small and medium-sized tnc: role, impact and policy implicationr, p.1,1993,n.y.table,9. 19 howard v. perlmutter. the torturous evolution of multinational corpration j.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1969, 1:9-18. 20 叶芳. 跨国银行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d. 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2001. 21马之绸.国际银行学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3-41. 22 jane e. hughes scott b.macdonald , 刘群艺, 李新新译. 国际银行管理教程 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23. 23 geoffrey jones. banks as multinationalsm. london; newyork: routtedge, 1990: 15-27. 24 刘逖. 跨国银行与金融深化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45-50. 25 藤维藻, 陈荫枋. 跨国公司概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328. 26 范询.跨国银行成长论d. 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1996. 27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的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7. 28 庄乾志. 银行发展:市场化与国际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78-220. 29 邓瑞林. 跨国银行经营管理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63-97. 30 oecd. cost and margins in banking-an internationl survey j. financial market trend, 1980,6: 39. 31 许东江. 外资跨国银行进入: 理论、经验和影响d. 上海: 复旦大学, 2002. 32 buckly, p. and casson, m. 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m. new york: holmes & meier, 1976: 36-48. 33 dunning, j.h.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n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c. ohlin, b. hesselborn, p.o., wijkman, p.m. 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london: macmillan, 1977: 395-418. 50 34 cho, k.r.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banks 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1986, 26: 10-23. 35 barry williams. positive theories of multinational banking: eclectic theory versus internalization theory j.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2000, vol.11,no.1.72-100. 36 penros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third edition)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4-153. 37 christos n.pitelis & roger sugden .the nature of the transnational firm(2ed)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g2000: 2-7. 38 caves r.e. multiontional enterprise and economic 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67-79. 39 neil kay. the resource-based approach to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c. christos n.pitelis & roger sugden. the nature of the transnational firm(2ed).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0:140-161. 40 werner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4(5):171-80. 41 jay b. barney.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 99-120. 42 贺小刚.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观阐释j. 南开管理评论,2002, (4): 32-37. 43 kang rae cho. ann arbor, mich. multinational banks: their identities and determinants m. um i: research press, c1985. 1-96. 44 袁建文. 经济计量学实验m. 北京:科学社会出版社, 2002:1-180. 45 horst. t. firm and industry determinants of the decision to invest abroad: an empirical study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2, 8: 54 73. 46 林哲 薛求知.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资源搜寻:途径及其选择模型j. 世界经 济研究,2005, (4): 79-84. 47 伍海华 王讯. 现代跨国银行论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284-285 48 冯宗宪,郭根龙.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中国金融业m. 北京:中国 金融出版社,2001:30-200. 49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年报r. 1998-2004. 50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 中国金融年鉴.2004m. 北京:中国金融年鉴编辑 51 招商银行研究部课题组.2004-2005 年国际银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国际金 融研究,2005,(4): 13-18. 51 致 谢 时光荏苒,在湘潭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即将告一段落,不禁感慨万千。 三年的学习时光易逝而美好,恩师的谆谆教诲,学友的诤言辩论,使我成长,让 我进步,最终能顺利完成这本薄薄的文稿。 首先,我要感谢恩师刘长庚教授,三年来,刘老师一直给予我悉心的指导。 他深厚的经济学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在学术上不断创新、 不断追求的精神,激励我奋发向前,让我受益终身。毕业论文凝聚了恩师大量的 心血,文章的选题、构思、结构安排、修改,一直到最后的定稿,他都字字斟酌, 做了大量的工作,让我深受感动,永远铭记在心。同时,师母谭燕芝老师在生活 和学习上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莫大的支持与帮助。 在此特向恩师刘长庚教 授和师母谭燕芝老师表达我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在湘潭大学七年的学习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感谢在我学习期 间楚尔鸣书记、刘望书记、井百祥教授、邹薇老师、李辉文师兄、周建军师兄给 予我成长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所有给我授过课的老师,是他们领我走进经济学殿 堂,感谢院资料室、阅览室、研究生办公室为我们默默奉献的老师。 其次,感谢清华大学刘国权、中科院微电子所沈筱彦、山东大学陈轶为我提 供的大量英文文献,感谢师门好友冯志坚、刘亚军、蔡兴、欧小琴、蔡伟贤、刘 兵权、吕志华、高连水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无私帮助,感谢同窗好友陪 我度过三年的学习时光,让我感受到友情的可贵。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父母一直以来对我无私的支持与鼓励。 黄 妍 2005 年 5 月于湘潭大学研究生楼 52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 黄妍.论入世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技术开发,2004, vol.23(4): 44-46. 2 黄妍、李姗.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研究生论丛),2004,vol.28(5): 191-192. 3 黄妍.服务业跨国公司的 oil 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现实意义j .当代财经, 2004, no.12: 213-215. 4 李姗、黄妍.注意力经济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丛), 2005, vol.29(5):24-26. 53 附录 b 变量的相关性(横截面分析) 1995 ivir1 ivir2 ivir3 ivir4 iverm ivir1 1.0000 ivir2 0.8283 1.0000 ivir3 0.9443 0.7083 1.0000 ivir4 0.9592 0.8492 0.8278 1.0000 iverm 0.5722 0.5233 0.5646 0.5371 1.0000 2000 ivir1 ivir2 ivir3 ivir4 iverm ivir1 1.0000 ivir2 0.8421 1.0000 ivir3 0.9429 0.6514 1.0000 ivir4 0.8974 0.7666 0.8251 1.0000 iverm 0.4144 0.3324 0.4104 0.3702 1.0000 2004 ivir1 ivir2 ivir3 ivir4 iverm ivir1 1.0000 ivir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