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是本 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本人严格遵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 试行)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武汉音乐学 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同嘲日期:拥年蝴7 日 导师签名; 敬专笈b 强:加口7年争月衣。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文作者完全了解武汉音乐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武汉音 乐学院有权保留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武汉音乐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j i j ) 翻间埘黔日 导燧名:物心日 导师签名:坞够纷哆日 ,、o 、 期:加7 年彩月7 日 期:一z 驴p 7 年殿汐日 中文摘要 【摘要】黄冈民歌中大量地使用了衬词和衬腔,且衬词衬腔的形式多样,内涵 丰富,体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极大地丰富了黄冈民歌的表现力。本文对中国 民间歌曲集成湖北省黄冈地区分卷中的七百多首民歌作了全面地考察,主要 使用图表法、比较法分析了号子、山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生活音 调等各种体裁的黄冈民歌,对其中所出现的衬词衬腔进行了分类,概括了黄冈民 歌中衬诃衬腔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初步挖掘出黄冈民歌中衬词衬腔所蕴涵的部 分文化内涵,试图从衬词衬腔这一切入点初步探讨黄冈民歌的艺术特色和地方特 色,对研究、演唱、继承和发展黄冈民歌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黄冈;民歌:衬词;衬腔 英文摘要 a b s t r a c t :h u a n g g a n gf o l ks o n g se m b o d yar i c hv a r i e t yo fl i n i n gw o r d sa n dt n n c s , w h i c hg r e a t l ye n r i c ht h e i re x p r e s s i v e n e s sb yt h ea b u n d a n t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s t r i k i n g l o c a lc o l o rc o n t a i n e di nt h e m t h i st h e s i sm a k e sat h o r o u g h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i n t ot h e7 0 0 f 0 1 l 【s o n g sc o l l e c t e di nt h e s e l e c t i o n so f t h ec h i n e s ef o l ks o n g s :h u a n g g a n gv o l u m e i tc o m p a r e sa n da n a l y z e s , t h r o u g hc h a r t s , v a r i e ds t ) ,l e so f t h eh u a n g g a n gf o l ks o l l g s , n a m e l y , w o r ks o n g s ,f b l kl o v es o n g s ,p o p u l a rt u l l e s ,l a n t e r ns o n g s ,n u r s e r yr h y m e s , e v e r y d a yl i f er h y m e s b a s e d o i lt h ec o m p a r i s o na n d m a l y s i s ,i tc l a s s i f i e st h el i n i n g w o r d sa n dt u n e si n c l u d e di nt h e m , s u t l l l l l a r i z 器t h e i rs i g n i f i c a n c e ,a n dt a p st h e i r 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t h ep u r p o s ei st om a k eap r e l i m i n a r yr e s e a r c hi n t ot h ea r t i s t i c a n dl o c a lc o l o r so fh u a n g g a n gf o l ks o n g s w h i c hw i l lp l a ya l la c t i v er o l ei nf u r t h e r r e s e a r c h i n g , s i n g m e , , i n h e r i t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i n gt h e m k e yw o r d s :h u a n g g a n g ,f o l ks o n g s ,l i n i n gw o r d s ,l i n i n gt u n e s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引言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它一般是口头流传,并在流传 过程中不断地经过集体的加工,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i j 我国研究民歌的文献数目繁多,举不胜举。二十世纪以来的专著类文献有较系 统、全面地论述了汉族民歌体裁的形成、发展、表现方法、音乐特征和旋律的节奏、 旋法、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发展手法、风格色彩以及词曲关系等,如汉族民歌 概论2 ,其中有一个章节对民歌的衬词和衬腔问题作了概括性的阐释和论述;有的 专门研究我国民歌的旋律形态,如中国民歌旋律形态略;有的是对我国民歌的结 构、旋法、地域特点、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如中国民歌的结构与旋法;或是 较全面、系统地对我国各民族传统民歌发生、发展、传承、变化的历史流程,对传 统民歌的形态样式进行归纳总结,对传统民歌做出类别划分和分类描述,探讨传统 民歌的演唱艺术等等,如中国民歌巧1 、中国传统民歌艺术晒;还有对某个地区 的民歌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剖析或作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如湖北民间歌曲探 论仃、湖北民歌音调的地方色彩馐、鄂医山歌初探悖1 等等,成果卓著。但在 诸如以上的专著中对民歌的衬词衬腔问题都没有作为重点进行专门地研究。 民歌中的衬词衬腔经常起到引入入胜的艺术效果,从而引发了不少人的探究兴 趣。近些年对民歌衬词衬腔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有些研究还十分深入、 透彻、具体。如r 花儿”的令名及其艺术特色“舯对“花几”的“令”及衬词运用 的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初步探讨衬词在“花儿”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流传 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重庆民歌衬词韵母的音色与音乐的关系从重庆民歌衬词 的语音特点、语音与音乐的对应特点及语音与音乐的关系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反映在重庆民歌中衬词语音的一般性特征及衬词语音对于提高音 乐表现意义的积极作用;另有试论科尔沁蒙古族情歌中的衬词h 2 阐述了衬词的 概念、追溯科尔沁蒙古族情歌中衬词的渊源和形式,归纳并总结出科尔沁蒙古族情 歌中衬词的作用;从湘西民歌看树词在音乐中的表现性n 从艺术发声学角度分析 了湘西民歌和以之为题材而创作的优秀歌曲中的衬词,认为衬词既是一种声音符号, 更是一种情感符号,不同衬词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存在显著差异;重庆民歌中的衬词 7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玉娟黄冈e 咕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衬腔浅析“钔较全面地分析了重庆民歌中的衬词、衬腔的分类以及它们在民歌中的 重要作用,对研究、演唱、继承、发展重庆民歌有着积极的作用;还有松阳高腔 唱腔中衬腔的表现形式与语音分析“5 对松阳高腔中具有声腔剧种鲜明特色的衬腔 的表现形式与衬腔的语音特点予以论述与分析,为研究、探索松阳高腔这一古老的 戏曲剧种及其唱腔的特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以上诸文献主要是对民歌衬词衬 腔的类别、语音特点、结构功能和音乐表现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概括。 早在黄翔鹏先生的楚风苗歙和夏代“九歌”的音乐遗迹n6 ) 一文中就开始涉 及到民歌衬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文中指出在贵州苗族的游方歌曲夜歌中的 衬句“哎,五、七,八、九、五”可能含有“九歌、八风、七音以奉五声”之 义。近些年也出现了对民歌衬词衬腔的文化内涵的研究,且成绩喜人。士家族民歌 衬词解谜 通过对土家族民歌中那些古怪的衬词的研究,认为它们是生命的标准 化密码,是“超意义”的文化符号系统,所举六类衬词是土家人同巴人宗教效验世 界的六种精神联系方式,它们本质上是被歌化、肢解的咒语;鄂西民歌衬词之文化 内涵探微“鼬对鄂西民歌衬词的深层文化内核衬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做了初步 地探讨,以使人们对民歌生成、生存的文化背景和民歌的文化功能有了更清醒地认 识。 但迄今为止对民歌村词衬腔的研究都是停留在研究者对其本地区或本人非常熟 悉的民歌种类上,还没有人对汉民族或其它某个民族乃至全国的民歌的衬词衬腔作 专门、系统地研究,也未形成体系。 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时受到启发,决意对所在地黄冈民歌中的衬词与衬腔也进 行一番考察和探究。黄冈地区下辖十个县市区。笔者所要研究的黄冈民歌不是只针 对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县市,而是依据1 9 8 3 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省 黄冈地区分卷。( 在下文中将其简称为集成) 对黄冈地区十个县市的民歌进行整 体性的观照,然后选取树词与衬腔这个切入点,并按照黄冈地区民歌的体裁对本地 区民歌的衬词衬腔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并归纳出编纂集成以前的黄冈民歌衬词 衬腔的规律与特点;尝试挖掘黄冈民歌的内涵以及在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意义, 使演唱黄冈民歌的歌者更好地理解歌曲,更好地演绎黄冈民歌的地方韵味,试图使 本地区民歌衬词衬腔的研究在我国民歌的同类研究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8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一、黄冈地区民歌简况 ( 一) 黄冈地理简况 黄冈地区位于湖北省东部( 故有“鄂东”之称) ,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下段北 岸。“鲫全区现辖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红安县、浠水县、蕲春县、罗 田县、英山县、黄梅县、龙感湖农场等二市七县一区和一国营农场。 ( - - ) 民歌特征概况 每个地方的民歌都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黄冈地区民歌同样有自己鲜弱的地方 特色。黄冈地区的地理环境独具特色,北靠大别山脉,南依长江中游,居中湖泊纵 横,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因此当地人们的感情丰富多彩、气质刚柔相济,这就必 然地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绚丽多姿、雅俗益彰的民阿音乐。 靠大别山南麓的红安、麻城、罗田、英山等县市山峦叠嶂,河川壮丽,这一带 的民歌以朴实高亢为特点;沿长江一带的黄州、蕲春、武穴、黄梅等县市公路纵横, 河流交错,过去与下江扬州一带交往频繁,所以这里的民歌以婉转悦耳、感情细腻 为特色。 ( 三) 民歌种类及分布 黄冈地区民歌按体裁分为以下七类:号子、山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 歌和生活音调。 黄冈地区的号子有起运号子、榨油号子、搬运号子、钻子歌、硪歌、摇橹号子、 路水号子、扯蓬号子、拉船号子、挑夫号子、钢钎号子、抬石号子、扯网号子、鱼 鹰号子等,分布在与各号子相关的各劳动场地上。 山田歌则是劳动人民在山中或i ;f ;l 地里劳动时唱的生产歌,分布在水田里、旱地 上,还包括在水上劳动的渔歌。 灯歌是在逢年过节、社火灯会期间,汇集各种灯,或划地搭台,或沿村沿街载 歌载舞或杂耍等表演。如麻城的花挑、英山的花鼓、浠水的扇子花、黄梅、武穴一 带的抛彩球、红安的戏金蟾等。 黄冈地区的小调流传于城乡各个阶层,题材内容较为广泛,多反映爱情生活。 黄网地区的风俗歌主要是在婚丧嫁娶等风俗中的仪式上演唱。 儿歌有游戏歌、数数歌、对歌、盘歌等,其音调与本地民歌音调特色完全一致, 9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玉娟黄冈民歌的村词衬腔探析 只是单一化些、口语化些。 生活音调有摇凡声、吟诗声、呼唤声、叫卖声等,带有浓厚的地方语言音调 但其中也蕴涵了音律。 在编纂集成前所搜集的黄冈地区民歌中,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民歌就占了 四分之一。这是和黄冈地区自古之今的革命历史传统有着必然联系的。而黄冈地区 革命民歌的昌盛时期还是从辛亥革命到全国解放期间,此时期的革命历史民歌不仅 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就其质量而言,。也是占绝对优势的。 黄冈地区民歌的歌种丰富多样,各县市歌种数量从十几种到二十多种不等。黄 冈民歌的歌种在各县市的分布情况详见附录l ( 黄冈地区民歌歌种分布示意图) 。 二、黄冈民歌中衬词的分类及特点 关于“衬”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在里面托上一层: 上一层纸。衬在里面的;布i 衫,i 裤。( 儿) 附在衣裳,鞋、帽等某一部分的里面 的布制品:帽儿l 袖儿。陪衬;衬托:绿叶把红花得更好看了“2 ”对“衬字”的定 义为:“曲子在曲律规定字以外,为了行文或歌唱的需要而增加的字。例如白毛女:北风( 那 个) 吹,雪花( 那个) 飘括弧内的那个就是村字。“2 2 江明悖教授在汉族民歌概 论中指出:“衬词是歌词中音乐表现意义重于文学表现意义的一种特殊成分“2 3 1 衬词在 民歌中很常见。民歌中的衬词在结构上有时表现为衬字,有时表现为衬词,有时还 可以是一个较完整的衬句。在下文中将它们统称为衬词。衬词一般没有实际意义, 在直接表现歌曲内容或感情的歌词( 也叫正词) 外起衬托、辅助的作用。 黄冈民歌中大量地使用了衬词和衬腔,且衬词衬腔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体 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极大地丰富了黄冈民歌的表现力。在本文中,对衬词、衬腔 的分类是按照民歌体裁种类的不同而进行分类研究的,每种体裁的民歌都是选自集 成,并且对集成中的每类民歌都全面地进行分析。 在历来的文献中,大都将衬词分为三大类:语气词、状声词( 或称为形声词) 和称谓词。江明停教授在汉族民歌概论中将衬词分为四类:一般衬词、重复词、 称谓词和表意性衬词。但笔者在全面分析集成后,将黄冈地区民歌中出现的衬 词划分为语气词、拟声词。、称谓词、表意词、韵律词 、虚化词 和托物词固七类。 ( 一) 号子中的衬词 1 、材料分析: l o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 1 ) 在集成中的4 6 。首黄冈地区的各类号子中每首均有衬词。整首号子中 全都是衬词而无一个正词的号子有2 3 首,占号子总数的一半( 见谱例l 打夯歌) 占总数的5 0 ;衬词数量多于正词数量的号子有2 1 首( 见谱例2 飞硪号子) ,占 总数的4 6 左右:衬词与正词数量相当的有1 首( 见谱例3 三个大姐路来) ,占 总数的2 左右;衬词数量少于正词的也有1 首( 见谱例4 十字歌) ,占总数的2 左右。见表一: 表一: f 曲中全是衬词的衬词多于正词的衬词与正词相当的衬词少于正词的 总数 2 3 首2 l 首1 首1 首 4 6 首 ( 2 ) 黄冈民歌中号子里使用的衬词有: 语气词:唷、唷嗬( 儿) 、唷火、嘿、衣( 咿) 唷嗬、嘿嘴、衣呀嗬、呀、哎( 唉) 、 哎呀、喂、哎嘿、哈、哈里火、一呀的、嗨( 咳) 呀、嗨呀沙、也、呐、嗬儿、嘿 几、哦( 喔) 、呃、啊、哇、唷哇、的、来、嘞、咧、也支、外、嗨子、唔、哩、拉、 啦子、罗、喂得儿、哦火、哎的个、梭呀么、唷哪( 么) 、嗯等。 拟声词;咿呀; 虚化词:那个、嗦( 梭) 、梅( 妹) 梭。 ( 3 ) 以上衬词在4 6 首号子中运用频率最高的衬词多是声母为h 和元音为( 0 ) 、 ( ) 、( a ) 作韵母的衬词。见表二: 表二: 声母h嗬嘿哈火嗨 咳 元音【0 )嗦火哦喔 唷罗 元音( e )也嘞喂咧 呃 元音( a )啊哈呀呐哇 啦 注:嗬、么、个三字的韵母e 在黄冈地区方言里读为元音( 0 ) ; 嘞、喂、呃三字的韵母在黄冈地区方言里读为元音( e ) ( 4 ) 衬词的时值都较短。以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一拍音符最为常见,最长 时值不超过二拍。 在4 6 首号子中,只有一首是以动词结尾( 见谱例5 搬运号子) ,其他均以衬 词结尾,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以衬句结尾( 见谱例2 和谱例3 ) 。, 2 、号子中衬词的特点: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由材料分析而知,黄冈民歌中号子的衬词具有以下特点: ( 1 ) 唱词以无实义的衬词为主,出现的少量的正词主要是动词和号召性的语句。 如“我们连手搭连手,闪花包”、“拿起来”、“起”等。 ( 2 ) 衬词基本都是感叹词和语气助词。在榨油号子中出现的“咿呀”的衬词属 于拟声性( 模拟榨油机出油时发出的声音的) 衬词。见谱例6 红安的榨油号子 和谱例7 黄冈的榨油号子。 ( 3 ) 村词的字头发音多以声母h 开头。如“嘿”、“嗬”、“嗨”、“哈”、“火”、“咳” 等。 ( 4 ) 村词的韵母发音多为元音( 0 ) 、( 5 】、( a ) 。 ( 5 ) 衬词的时值较短,多为一字对一音,以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一拍音符 最为常见。 衬词的这些特点从侧面说明了号子这种体裁黄冈民歌的特点:配合劳动节奏而 唱,弱化歌曲的旋律意义和歌词的文学意义,发音方式有利于呼吸的吐纳和延音助 力,有利于驱散疲乏,提高劳动效率。 ( 二) 山田歌中的衬词 黄冈的山田歌种类很多。水田有栽秧歌、薅秧歌、车水歌、扯秧歌;早地有薅 草歌、薅草锣鼓、打单鼓等:水上有路水歌、夜行渔歌、太白渔歌、采菱曲、放鹰 歌等。集成中共有黄冈山田歌1 6 1 首。 l 、材料分析 ( 1 ) 所有山硐歌中所用衬词多于正词的有3 3 首,占总数的2 0 左右;没有使 用树词的有2 首,占总数的1 左右;衬词和正词数量相当的有8 首,占总数的5 左右;余下1 1 8 首全都是衬词数少于正词数,占总数的7 4 左右。见表三: 表三: l 曲中无衬词的 衬词与正词相当的 衬词多于正词的村词少于止词的总数 i 2 首8 蓠3 3 首1 1 8 首1 6 1 首 ( 2 ) 在1 6 1 首山用歌中所使用的衬词种类很多,基本归为四类,如下: 语气词:哎、也、里、呃、咧、么、呀、啦、啊、喂、嘿、呐、哇、外、诶、 嘞、来、呵、哦、嗬、欧、喔、唷、的、唉、哈、嘛、嗨、罗、衣、噢、喏、啥、 火、哼、着、儿、呃嘿、唷嗬、嘿呀、嘞的、也咿、罗嗬、哎哪、哎嘿、哎嗬、睦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嗬、也那、啥衣、哎嗨、嘞嘿、衣呀哈、也呃、衣唷、得呀、火儿啥、呐嘿、罗喂 儿、嗬呃、哪喂、唷儿唷、哎旱唷、哦火呵呃、合子合、哪哈等; 拟声词:呜、哇哈哈、啊呜、哪呜、咿呀、嗬儿、吁、吁儿、唷吁、呵吁、啊 哈、直儿呀、咯咯、嘻火火等; 称谓词:二妹几、哥呀、妹呀、哥儿、亲的奴的哥、亲啊哥子乖、奴的情哥畦、 我的小哥、我的小乖乖等; 虚化词:这、那个等; 表意词:我就。 ( 3 ) 以上衬词在山田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哎、也、呃、嘞、咧、喂、啊、 呀、唷、唉、嗨、嗬、罗、来、嘿、哦等。其声母与韵母发音的情况见下表: 其中a 、0 ,e 、a i 、e i 等为开口呼韵母:i a 、i o ,i e 等为齐齿呼韵母;黄冈方言声 母中无鼻音n ,但在民歌衬词中出现的“哪、喏、呐”等字均为接在a l l 、吼、i n 等 韵母字后连带发出的鼻音见表四: 表四: 义 副l ee ( c )e ial a1 0o 零声母哎、唉也呃( 诶)啊呀 晴 哦 l柴 咧嘞( 啦)罗 h嗨嘿( 哈)嗬 注:“呃”字在黄冈方言中实际上和声母( n ) 相拼念作( i 1 ) 【) ; “嘞”字在黄冈方言中念l ( ) ;“罗、嗬”二字在黄冈方言中念l ( o ) 、hc o ) ; ( 4 ) 衬词的时值有长有短,但经常出现较自由的长音拖腔;村词出现的位置也 很灵活,曲首、曲恻、曲尾随处可见,但在曲问正词之后尾隧出现的形式在山田歌 中更为常见。 2 、山田歌中衬词的特点: ( 1 ) 大多数山用歌的歌词以j 下词为主,衬词只起补充音节等辅助作用; ( 2 ) 所使用的衬词种类较多,基本归为五类,语气词、拟声词、称谓词、虚化 词和表意词,形式多样。但在五类衬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还是语气词; ( 3 ) 衬词以零声母以及开口呼、齐齿呼韵母为主; 衬词的这些特点从侧面说明了山阳歌这种体裁的黄冈民歌的特点:在野外劳动 t 3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之时或闲暇时的歌唱以表情达意、解除劳动疲劳为主,不受劳动形式和强度的束缚, 节奏自由,直抒胸臆:其衬词的发音方式大多是开口呼韵母,便于引长、传远,主 要表现为较为明亮的声音色彩,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明朗、乐观的心 态。 ( 三) 灯歌中的衬词 黄冈地区的人民以前多崇尚佛教。农民逢年过节就会聚集在庙堂灯会。至今, 黄冈地区还保留着元宵节闹灯会的传统习惯。这就自然形成了富有表演性质的丰富 多彩的灯歌灯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舞形式。其中,有领有和,有说有唱,甚至还有 歌有舞。黄冈民歌中的灯歌共有1 5 1 首 1 、材料分析 ( 1 ) 所有的灯歌中曲中村词数少于正词数的有1 0 6 首,占总数的7 0 左右;衬 词数多于正词数的灯歌有3 8 首,占总数的2 5 左右;衬词与正词数量相当的灯歌有 6 首,占总数的4 左右;曲中完全无衬词的有1 首,占总数的近1 。见表五: 表五: i 曲中无衬词的衬词与正词相当的衬词多于正词的衬词少于正词的总数 l 首6 首3 8 首1 0 6 酋1 5 1 首 ( 2 ) 灯歌中所使用的衬词有: 语气词:喂、嘞、哇、也、得、哎、对( j l ) 、唷、诶、呀、嘛、唉、啊、啦、 咧、呐、来、么、吗、啥、哩、几、是、瑞、的、外、奈、嘿、呵、呃、呼、罗、 嗯、梭,唆、啵、朱、个、呀稍、咿瑞、那么、若的、的个、来嘿、唷火、也嘿、 诶的个,呀啥、啥哪、呀喂、哪喂、啦火嘿、呀火嘿、合四合、啦哎、呀啦、哎嘿 唷、呀么、哎唷、刘海啥、哪嘿等。 拟声词:咕噌、郎当、腔( 墙) 、铃鼓铃鼓冬、郎的郎令当令当、嘿不龙冬、嘿 八、龙冬、龙咯、龙格龙、膨咚、啊哈、咿么郎当、才冬哎等。 称谓词:干情哥、乖巧姐儿人、妹子梭、牛郎、情郎奴的哥、二家的姐姐、新 那娘子儿、喂喂子儿冤家、郎哎、姐也嗬、八嘞哥、姑姑啥、哎呀我的姑姑呀、于 妹奴的哥、夫啊奴的哥、心肝的、姐儿、哥儿、亲哥那如梭、小伙子哥、情郎我的 冤家者等。 韵律词:呀子衣子呀、衣嘛呀嗬嘿、龙得、呀得儿、墙字丢、丢字墙、灯哎、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周玉娟黄冈民歌的村词村腔探析 呀嗨溜溜、连连、灯灯、合合、得儿得儿青呀、得几得儿松呀,罗嗬嗬,一儿么子 唷、得儿洋、点点、溜朵、嗬子儿、星连、连连子里等。 托物词:牡的牡丹花、荷花、莲湘、莲儿花等。 虚化词:这个、那个、什么子儿、二梭、青梭、溜梭、麦鱼子梭、夫啊、海棠 花、洋糖瓶、锦绣花儿开、蝴蝶花儿开、杨柳杨柳青哎等。 表意词:估吊、划着、阿弥陀佛等。 ( 3 ) 以上衬词在灯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呀、哎、唷,也、么、嘿、嗬、嘞、 喂,哪、哇、来、呃、啦、那个,咧、哎嘿、得儿、哎唷、唷嗬、呀得、呀子、呀 几、咿呀、呀嗬嘿、哪喂、合子合、合四合、呀予衣子呀、衣儿呀衣唷等等。其声 母与韵母发音的情况见表六: 表六: 式 aoe ( o )8 ie il al oi e 零声母啊哦呃哎、唉( 诶)呀唷 也 l 啦罗嘞来 咧 h ( 哈)嗬、合嗨嘿 m 吗 么 w畦嚷 ( 外) 注:“合、么”两字在黄冈方言中念h ( o l 、n l ( o ) ; “喂”字在黄冈方言中念w ( 6 ) ; ( 4 ) 灯歌中音符较为密集,衬词时值通常较短,极少出现自由延长音。 2 、灯歌中衬词的特点: ( 1 ) 大多数灯歌的歌词以正词为主,着重表现歌词内容。衬词起补充音节、扩 展结构、活跃气氛等作用; ( 2 ) 所使用的衬词种类齐全,七大类衬词:语气词、拟声词、称谓词、表意词、 韵律词、托物词和虚化词等都有,形式复杂多样,丰富多彩。灯歌中较多出现衬词 群和衬句,但在七类衬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还是语气词;衬词与本地方言的发音方 式密切相关; ( 3 ) 衬词以零声母以及开口呼、齐齿呼韵母为主; ( 4 ) 衬词的时值均较短,这与灯歌的表演形式中边奏、边说、边唱、边舞的节奏相 契合。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形式灵活多样的衬词从侧面反映了灯歌这种体裁黄冈民歌的一些特点:灯歌表 现力很强,劳动人们在表演灯歌时对衬词的选择和使用富有创造性。灯歌的气氛热 闹、情绪热烈、欢快,语言质朴、幽默:其衬词的发音方式主要表现为明亮的声音 色彩,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对待生活淳朴、乐观、积极的态度。 ( 四) 小调中的衬词 黄冈民歌中的小调共有1 1 2 首。 1 、材料分析 ( 1 ) 所有的小调中曲中完全无衬词的有5 首,占总数的4 5 :衬词数与正词 数相当的有5 首,占总数的4 5 ;衬词数多于正词的有1 6 首,占总数的1 4 ;衬 词数少于正词的有8 6 首,占总数的7 7 左右。见表七: 表七: i 曲中无衬词的衬词与正词相当的衬词多于正词的 村词少于正词的总数 i5 首5 首 1 6 首8 6 首 1 1 2 首 ( 2 ) 小调中所使用的衬词有: 语气词:呀、哪、唉、嘞、唷、哎、哇、啦、喂、儿、啊、外、呐、嘿、也、 嘛、咧、奈、的、呃、洋、嗬、嗨、来、呵、火、个,哦、里、合、咿得、那子、 那就、那哈、那么、呀儿唷、太罗喂、的个、罗多、罗的; 拟声词:嗤、咯咯、嘣呀、松呀; 韵律词:斗米、德儿、洋得儿、咙得儿得唷儿、喂米呀德合、咿米呀得唷、喂 米呀儿唷、梭儿么子、咿儿呀儿唷、得郎个; 称谓词:伙计、哥外哥、奴的乖乖、心肝奴的哥、冤家子辩i ( s e i 记录的是一种 近似黄冈方言的衬词读音) 、小郎儿合乖、奴的望哥、情哥儿呃干哥呀、姊妹我干哥、 三小奴的哥、哥哥奴的人、短命的自l u t , 唷、我的哥、汉阳哥儿唷、小郎哥子舍、情 郎子儿哥、有心人儿; 托物词:莲花、梅花、腊梅花、点点的花开、莲达花儿开、牡丹月月红、四季 花儿香、河水河水一河水、桥儿等: 虚化词:那个、梭、鲜、一个等; 表意词:妹在花丛转呀、相呀相思病哪、酒醉花儿开等。 ( 3 ) 以上衬词在小调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呀、也、哎、哪、嘞、啦、咧、唷、 1 6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呃、喂、儿、呀儿唷等语气词、得儿,咿呀咿子唷等韵律词以及一些青年男女之间 的称谓词。 ( 4 ) 衬词的时值均较短,多为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最长一般为二拍。 2 、小调中衬词的特点: ( 1 ) 小调中也较多运用衬词,但尤为注重歌词内容。 ( 2 ) 衬词种类齐全,但多为语气词,补充音节、补足语气:较有特色的是青年 男女之间的称谓词以及一些点明主题的托物词( 如谱例8 逃水荒中的“河水河水 一河水”、谱例9 洛阳桥中的“桥儿”等) 。 ( 3 ) 补充音节性衬词的选择多与前面歌词的末尾字的发音相关,而其他衬词( 包 括一些衬词群) 的选择则多与日常生活、方言的说话习惯、对语言的审美倾向有关; ( 4 ) 小调中多采用结构固定的节奏型予以重复、展开旋律,因此其中的树词的 时值、节奏也较规整。 由以上可知,黄冈地区的小调音乐形式较规范、精致,注重深刻的内容,表达 方式纯朴、真挚、生动。 ( 五) 风俗歌中的衬词 黄冈民歌中共有4 2 首风俗歌。包括上梁歌、婚事歌、哭嫁歌、祝船歌、丧歌等。 l 、材料分析 ( 1 ) 所有的风俗歌中曲中完全无衬词的有l 首,占总数的2 左右;衬词数与 正词数相当的有2 首,占总数的5 左右;衬词数多于正词的有3 首,占总数的7 ; 衬词数少于正词的有3 6 首,占总数的8 6 左右。见表八: 表八: l 曲中无衬词的 衬词与正词相当的 衬词多于正词的衬词少于正词的总数 l 首2 首3 首3 6 首4 2 首 ( 2 ) 风俗歌中所使用的衬词有: 语气词:呀、哪、嘞、唷、哎、哇、啦、喂、儿、啊、外、嘿、也、诶、呃、 嗬、嗨、来、呵、火、罗、吗、喔、喏、哦、哈、呀儿唷、哎嗨唷、嗬外嗬、嘿嗬 嘿、唷唷儿嗬、伏矣哎; 拟声词:呜、咯咯、郎当; 韵律词:了了、略略、芍芍、郎当郎当溜啊、溜溜溜郎当啊、落的落莲柳、柳 1 7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的柳莲落; 表意词:好啊、喜啊; 虚化词:梭。 ( 3 ) 以上衬词在风俗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祝船歌中较多使用号子里常用的 衬词如“嗬外嗬、嘿嗬嘿、唷唷儿嗬、哎、嘞、啦、也、喂、哪”等;婚事歌、哭 嫁歌中较多使用“啊、呀、哎、梭、唷、罗、呃、火、哪、也、喂、外、嘞、嘿、 诶、哇、哎嗨唷、好啊、喜啊”等:丧歌中较多使用“哪、呀、喂、哎、嘞、啊、 哇、呃、也、啦”等。 ( 4 ) 衬词的时值多较短,在丧歌中有的衬字的时值较长。( 见谱例1 0 双手掇 起花盆来) 2 、风俗歌中衬词的特点: ( 1 ) 风俗歌中较多使用衬词,但衬词种类不是很多。 ( 2 ) 衬词多为语气词和感叹词,没有称谓词。 ( 3 ) 衬词的选择都和前面歌词的术尾字的发音相关,也多与日常生活、方言的 说话习惯有关。 ( 4 ) 风俗歌中的节奏较为规整,因此其中的衬词的时值也一般为二拍以内,但 丧歌中常有衬词拖腔,时值较长,表达一种感叹之情。 由以上可知,黄冈地区的风俗歌音乐形式较规范、注重反映真实、深刻的内容, 表达方式纯朴、真挚、生动。 ( 六) 儿歌中的衬词 集成中收录的儿歌共有4 2 首。 l 、材料分析 ( 1 ) 所有的儿歌中曲中完全无衬词的有2 2 首,占总数的5 3 左右;衬词数与 正词数相当的没有:衬词数多于正词的有1 首,占总数的2 左右;衬词数少于正词 的有1 9 首,占总数的4 5 左右。见表九: 表九: i 曲中无 十词的衬词与正词相当的衬词多于正词的树词少于正词的总数 i2 2 首0 首1 首1 9 首4 2 首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 2 ) 儿歌中所使用的衬词有: 语气词:呀、哪、嘞、哎、哇、啦、喂、咧、啊、也、呃、么、来: 拟声词:( 麻雀) 唧唧、( 鼓几) 咚咚咚、( 锣j l ) 当当当; 韵律词:呀个、得儿、喂落喂、长的长古儿扯、扯的扯古儿长; 托物词:金花的姐银花的郎,绣花帐子菊花床; 虚化词:那个; ( 3 ) 以上树词在儿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啊、呀、哇、哪、哎、也、嘞、呃、 喂等,其韵母发音方式主要以元音( a ) 和( ) 为主。 ( 4 ) 树词的时值多较短,均在两拍以内 2 、儿歌中衬词的特点: ( 1 ) 儿歌中较少使用衬词,且衬词种类不多。 ( 2 ) 衬词多为语气词和感叹词,有一些模拟声音的拟声词,但没有称谓词。 ( 3 ) 衬词的发音方式主要以元音( a ) 和( 6 ) 为主,呈现出较为明亮的声音 色彩,也反映出当地儿童天真无邪、心地澄明的心态。 ( 4 ) 儿歌中的节奏较为规整,因此其中的衬词的时值也一般为二拍以内。 由以上可知? 黄冈地区的儿歌音乐形式短小、注重用儿童的语气反映儿童眼中 的世界和儿童的内心世界,表达方式简单、自然、生动。 ( 七) 生活音调中的衬词 黄冈地区的生活音调有摇儿声、吟诗声、呼唤声、叫卖声等。集成收录的生 活音调共有2 6 首。 l 、材料分析 ( 1 ) 所有的生活音调中曲中完全无衬词的有3 首,占总数的1 2 左右:衬词数 与j 下词数相当的没有;衬词数多于正词的有5 首,占总数的1 9 左右;衬词数少于 j 下词的有1 8 酋,占总数的6 9 左右。见表十: 表十: l 曲中无衬词的衬词与正词相当的 衬词多于正词的 衬词少于正词的总数 i3 首o 酋 5 营1 8 首 2 6 首 i ( 2 ) 生活音调中所使用的衬词有: 1 9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语气词:呀、哈、嗯、哪、嘞、哎、嗨、哇、喂、就、了、啵、啊、也、呃、 哦、嗬、罗、儿、呵、喔、唉、外、来: 虚化词:那个; 表意词:你、我。 ( 3 ) 以上衬词在生活音调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啊、哎、唉、来、哪、也、呃、 哦、喂等,其发音方式主要以元音( a 】、( 8 】、( o 】为主。 ( 4 ) 衬词的时值多较短,也有拖长音的村字。 2 、生活音调中衬词的特点: ( 1 ) 生活音调中较少使用树词,且种类很少 ( 2 ) 衬词绝大多数为语气词和感叹词,另有一些虚化词。 ( 3 ) 衬词的发音方式主要以元音( a ) 和( 8 ) 、( o ) 为主,呈现出字腹易引长 发音的特点 ( 4 ) 生活音调演唱的速度较慢,稍自由,衬词的时值也一般较短,但也有自由 拖腔。 由以上可知,黄冈地区的生活音调音乐形式稍自由、注重抒发怜爱、感慨、叹 息的感情,生活气息较浓。 ( 八) 近现代民歌中的衬词 集成收录的近现代民歌共有1 0 4 首。其中主要是小调,有8 9 首;灯歌有8 首;山田歌有5 首;儿歌有2 首。 l 、材料分析 ( 1 ) 所有的近现代民歌中曲中完全无衬词的有l o 首,占总数的9 5 左右;衬 词数与正词数相当的有2 首,占总数的2 ;衬词数多于正词的有9 首,占总数的8 5 左右;衬词数少于正词的有8 3 首,占总数的8 0 左右。见表十一: 表十一: i 曲中无衬词的村词与正词相当的衬词多于正词的村词少于正词的总数 l o 首2 首9 首8 3 酋1 0 4 首 ( 2 ) 近现代民歌中所使用的衬词有: 语气词:呀、啥、哪、呐、嘞、嘿、哎、嗨、哇、啦、嘛、里、唷、喂、衣、 子、呢、啊、也、呃、嗬、罗、几、个、咧、呵、么、的、唉、外、来、得喂、罗 2 0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玉娟黄冈民歌的村词衬腔探析 喂、溜儿啥、嗬四嗬、咿儿唷: 拟声词:叭哒叭哒、轰隆轰隆、啊呜、劈劈拍拍晌、哈哈、嘻嘻; 称谓词:情郎哥啥、哥哥予啥、奴的情哥、哥暖唷、妹子喏、小妹呀、我的情 哥、哥哥哎、同志、伙计( 儿) 、伤心儿唷、姊妹也、小么妹、同志哥; 韵律词:咿呀么啷当、花莲子里里莲子花、花开莲花落一么落莲花、呀得儿、 喂得儿、点点、嗬子儿、喂里喂子唷; 托物词:豇豆叶儿青青; 虚化词:那个、梭、青梭、溜梭、杨柳梭、一梭几梭羊儿梭、嘿余梭: ( 3 ) 以上衬词在近现代民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呀、哎、唷、哪、喂、嘞、 呃、也、畦、嗬、得喂、罗喂、溜儿啥等语气词和一些韵律词和称谓词,其发音方 式主要以元音( a ) ( g ) ( o ) 为主,均为开口呼韵母。 ( 4 ) 衬词的时值多较短,也有拖长音的衬字。 2 、近现代民歌中衬词的特点: ( 1 ) 近现代民歌中较多使用村词,且种类较多。 ( 2 ) 衬词绝大多数为语气词和感叹词,其拟声词和称谓词具有特色。 ( 3 ) 衬词的发音方式主要以元音( a ) 、【5 ) 、( 0 ) 为主,呈现出较为明亮的声 音色彩和字腹易引长发音的特点。 , ( 4 ) 近现代民歌的演唱以小调为主,音乐形式规整、精巧,衬词的时值多较短, 一般在两拍以内。 从上可知,在黄冈地区的近现代民歌中歌词内容的变化,引起衬词随之相适应, 产生一些在革命斗争年代环境中才会出现的衬词( 如“同志”、“叭哒叭哒、轰隆轰 隆”等) ,但从整体上看,近现代民歌中的衬词还是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继承性。 总的来讲,集成里黄冈地区民歌中衬词的特点为:大量、广泛地使用衬词; 衬词种类很多;使用最多的衬词种类是语气词;在黄冈各种体裁的民歌中使用衬词 最多的是号子、使用衬词最少的是儿歌、使用衬词种类最多的是灯歌和小调、种类 最少的是生活音调;衬词韵母的发音以,丌口呼韵母为主;衬词时值的长短受所抒发 感情的种类和环境等的直接影响。 黄冈民歌中对衬词的选择和使用主要受黄冈方言和语言习惯的影响。跟随正词 之后的衬字常常发生语流音变( 即衬字发音受前字末尾音素的影响) 。 2 1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黄冈民歌中选择、使用衬词的主要规律如下: 其一:单元音为( a ) ( “啊”) 的变音规律: 在前鼻韵母后出现的衬词“啊”变为“哪”、“呐”,或“啦”:在后鼻韵母后变 为“( r 1 ) 【a ) ”;在韵母u 后变为“哇”;在韵母i 后变为“呀”;单独使用为“啊”。 其二:单元音( e ) 的变音规律: 在前彝韵母后变为“n ( ) ”或“嘞”;在后鼻韵母后变为“( n ) ( e ) ”;在韵 母u 后变为“喂”;在韵母i 后变为“也”;单独使用为“呃”或“诶” 其三:单元音( 0 ) 的变音规律: 在前鼻韵母后变为“喏”或“罗”;在质鼻韵母后变为“( 玎) ( o 】气在韵母u 后变为“喔”;在韵母i 后变为“唷”;单独使用为“哦”;另有和其他声母配合的 衬词:“嗬”、“呵”、“多”、“略”、“梭“唆”等。 其四:复元音( a i ) ( c i ) 在一定程度上受方言、体裁、环境等的限制: 如武穴多用“外”而不用“喂”:山歌多用“哎、嗨”;小调多用“来”;风俗歌 中多用“诶”:丧歌多用感叹性的“唉”当然以上衬词在什么体裁中都会用到,这 里指的是更为多见的情况。 其五;树词群的选择多与民歌的体裁以及当地人们在方言中的说话习惯和对语 言的审美倾向等有关: 如:号子中多用“唷嗬( 儿) 、农( 咿) 唷嗬、嘿嗬、衣呀嗬、哎嘿、嗨( 咳) 呀、哦火”等;山嗣歌中多用“呃嘿”、“哎嗨”、“衣唷”、“嗬呃”、“哪喂”等; 灯歌中多用“那个、得儿、哎唷、呀得、呀子、呀嗬嘿、合四( 子) 合、青梭、溜 梭、呀子衣子呀、衣儿呀衣唷”及一些称谓词、乐器拟声词、韵律词和托物词等; 小调中多用“呀儿唷”等语气词、“得儿、咿呀咿子唷”等韵律词以及一些青年男女 之间的称谓词;风俗歌中多用“嗬外嗬、嘿嗬嘿、唷唷儿嗬、哎嗨唷、郎当、落的 落莲柳、柳的柳莲落、喜啊”等;儿歌中多用“呀个、得儿、喂落喂、那个”以及 一些拟声词;生活音调中较少使用衬词群,常见有“唉啊喂、啊呃、哎哦嘞、哦衣 ( 咿) ”等。 另外由于黄冈地区辖管的县市较多,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因此在收集黄冈民 歌的时候,不是所有县市的民歌采集者同时奔赴各地,而是各有分工,各人负责收 集其本地的民歌。由于各县市记录民歌的人不同,就造成了在黄网民歌中一些原本 发音一样,但在集成中却以不同的面貌出现的衬词。如:“梭”、“唆”与“噱”;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呵”、“嗬”与“火”;“哪”与“呐”;“一”、“衣”与“咿”;“合四合”与“嗬四 嗬”等。 三、黄冈民歌中衬腔的分类及特点 衬词的展开和衬句的运用,会产生许多形态各异的衬腔。村腔是旋律中运唱衬词的 歇腔。讲在黄冈地区的一些地方( 如英山) 人们常将民歌中的正词部分叫作“数”, 把衬腔部分才叫作“唱”。“数”即正词部分,以叙述为主;而“唱”即衬腔部分, 以抒咏为主。衬腔的形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由感叹词歌腔化发展、提炼而成;二是由音乐 抒咏的需要直接产生的。本文中对黄冈民歌衬腔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所在的位置来 进行的,同时考察和分析各体裁民歌中不同种类衬腔的特点。 ( 一) 号子中的衬腔 黄冈民歌中的号子以使用衬词为主,因此主要是演唱衬腔。号子中的衬腔在结 构上有时表现为衬句,有时表现为衬段,有时则以衬字或衬词的形式穿插在正词中 间。在4 6 首号子中,几乎所有的号子都使用了衬旬或衬段。只有一首号子的衬腔是 以衬字或衬词的形式穿插在正词中间,尾随在正词之后起补充音节的作用,唱起来 既象号子又象山歌。见谱例4 十字歌。 黄冈民歌中的号子多为一领众和的劳动歌曲。有一首号子这样唱道:“号子本来 是令旗,不喊号子打不一。”领唱者常即兴编唱歌词,有时使用有意义的实词,有时 直接用衬词领唱;而众人和唱则常常用衬词或衬句演唱的衬腔。 领唱与众人和唱衬腔的配合常有以下不同形式: l 、半句中间的衬腔 见谱例1 l 搬运号子。和腔是一个乐节,占乐句的一半。这种以一个乐句作为领 和交替单位的势动号子,大多用| 丁劳动较为平稳而协作性较强的劳动| 1 :种。2 6 2 、唱完一句以后的衬腔 见谱例1 2 大家爱玩唱起来。和腔是一个乐旬。这种以两个乐句作为领和交替单 位的劳动号子。和腔一般在后乐句,或后乐句的结尾部分。这类劳动号子的旋律性较强,优美动 听,人多用于劳动强度不人而动作较为单一少变的劳动工种。” 3 、联句式的衬腔 这种形式为领唱唱上句,和腔唱下旬,上下旬句意相连。见谱例3 三个大姐一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周玉娟黄冈民歌的衬词衬腔探析 路来。 4 、领唱与和腔交错进行的衬腔 和腔与领唱相呼应。如谱例1 3 打硪号子。 号子中的衬腔节奏性强,坚实有力。衬腔的节奏与旋律随着劳动情况的变化而 变化。当劳动强度较轻时,所唱出的号子的节奏就舒缓些,旋律性就强些:反之, 劳动强度较大时,号子的节奏就随之紧凑起来,而旋律性则被弱化了试比较二谱 例:见谱例1 3 和谱例1 4 日头当顶放光霞。打硪号子以一个小节作为领和交替 单位的劳动号子,属于劳动强度大,紧张激烈而协作性强的劳动。其节奏紧凑,气 息急促,旋律简单,曲调变化较少;日头当顶放光霞中的劳动强度较小,速度为 慢速,节奏相对舒缓些,旋律优美,具有山歌特征。 ( 二) 山田歌中的衬腔 黄冈地区山田歌中的衬腔根据其出现的位置不同分为三类:曲首衬腔、曲间衬 腔、曲尾衬腔。 1 、曲首衬腔 在曲首出现的呼唤性衬词、衬句在山田歌中常运用自由延长音,出现较为自由 的拖腔,表现出一种奔放、高亢的情绪,从而形成山田歌独特的风格。见谱例1 5 畈 腔英山是个好地方和谱例1 6 山歌不唱冷秋秋是两首高腔山歌,其特点为曲 调高亢、音域宽、拖腔较长、衬词衬句衬腔使用最多,唱起来相当费劲。这种曲首 衬腔具有引子的性质。它既能抒发感情,也常常给山歌带来显著的地方特色,大大 丰富了山歌的表现力。 还有以衬句开头的衬腔如谱例1 7 惹儿来赛歌是一首矮腔山歌,其曲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