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规律习题.doc_第1页
遗传规律习题.doc_第2页
遗传规律习题.doc_第3页
遗传规律习题.doc_第4页
遗传规律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规律习题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1若人的成熟神经细胞核中DNA含量为a,下列各项核DNA含量分别为2a、a、0.5a 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B精原细胞减数分裂间期、精细胞、极体C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口腔上皮细胞、成熟红细胞D正在发生凋亡的细胞、癌细胞、卵细胞2图中和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体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和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B和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易位C和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D和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3、假设某生物(2n=4)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1p1m、2p2m,如果1p1m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发生分离,且其他时期均正常,则配子内可能的染色体组合是 1p1m1p1p2p2p2m1p1m2m A B C D4. 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有不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强度相同时吸入的O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5对下列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1中b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图2中的温度在b时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活性较低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三磷酸甘油酸(三碳酸)含量下降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6、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 BC D7、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e分别控制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Ee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1/64 B8/64C3/64 D27/648、现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杂交,后代的雌雄家兔都表现为黑色直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兔性状的遗传只受遗传物质控制,与环境条件无关B假设后代的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直毛对卷毛为显性C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以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D这两对相对性状,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9、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10、设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非糯粒(B)对糯粒(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以下杂交和结果 ()P1有芒糯粒无芒非糯粒 无芒非糯粒无芒非糯粒F1,有芒非糯粒36株 无芒非糯粒37株无芒糯粒35株 无芒糯粒12株那么,两亲本的基因型:有芒糯粒和无芒非糯粒依次是 ()AAbbAaBbAabbaaBbA BC D11、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A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C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12、现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1/2 B1/3C3/8 D3/413、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则此生物 ()A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B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C不可能含有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D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14、.右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 ()A0 B1/9C1/3 D1/1615、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是 ()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个体B豌豆均为矮茎个体,小麦有高茎和矮茎个体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是31D小麦均为矮茎个体,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个体16、下图是四种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A、B图中的每一个字母代表细胞的染色体上的基因,C、D图代表细胞的染色体情况,那么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 ()17、下面是某种动物的一个卵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该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看成一个染色体组B.该种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C.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32个DNA分子D.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分体18、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A.18XX或18YY B.18YYC.9X或9Y D.18XY19、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过程与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20、下列四项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21、已知猫的毛色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黑色(B)对黄色(b)为显性,基因B和b共同存在时表现为虎斑色。通常情况下,雌猫的毛色有三种,而雄猫毛色只有黑色和黄色,没有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和黄色雄猫交配,子代的性别及毛色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猫毛色的基因位于_ 染色体上,亲代中虎斑色雌猫的基因型为_,黄色雄猫基因型为_。(2)若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为 _ 。(3)在猫群中偶尔会出现一只虎斑色雄猫,但无繁殖能力。在这只虎斑色雄猫的体细胞中多了 _ ,这种改变称为 _。该虎斑雄猫的基因型为_ 。22、如图为一个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1)控制白化病的是常染色体上的_基因。(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7号和11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_、_、_。(3)6号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9号是杂合体的概率为_。(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为_。(5)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若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有病的概率是_,正常的概率是_。23、菜豆种皮的黑色、黄褐色和白色是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的。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颜色变浅,B的修饰效应可累加,BB可使种皮呈白色),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亲代种子P1(aaBB,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下:(1)控制豌豆种皮颜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方式上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_,其理由是_。(2)P2的基因型是_;F2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_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_。答案1、A2、C3、C4、C5、A6、解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为1111,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121242121,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答案:D7、解析:假设该生物体内的黑色素的合成只能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则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_bbee,则AaBbEeAaBbEe产生A_bbee的比例为3/41/41/43/64。答案:C8、解析: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假设后代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但不能判断直毛对卷毛为显性。毛色的遗传无论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都会出现题中的杂交结果,所以无从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的具体位置。答案:D9、解析:甲植株与乙植株的杂交属于测交类型,且甲又是杂合子,所以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甲、乙植株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Aabb自交的结果是:1/4AAbb、1/2Aabb、1/4aabb,比例为121;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D10、解析:有芒糯粒与无芒非糯粒杂交的子代中有芒非糯粒和无芒糯粒的比例接近11,那么有芒与无芒、糯粒与非糯粒均相当于进行的测交,所以有芒糯粒与无芒非糯粒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无芒非糯粒与无芒非糯粒杂交的子代中非糯粒与糯粒的比例接近31,相当于一个杂合体的自交,因此该组合中的无芒非糯粒基因型均为aaBb。答案:B11、解析:由题意可知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灰兔有4种基因型(1/9AABB、2/9AABb、2/9AaBB、4/9AaBb),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4221);F2中黑兔(2/3Aabb、1/3AAbb)产生两种配子:Abab21,白兔(1/4aaBB、2/4aaBb、1/4aabb)产生两种配子:aBab11,则后代白兔占1/3。答案:D12、解析:在自然状态下,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所以两个品种各自只能自交,同时题目中又给出“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相同即11”,所以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1/21/21/21/23/8。答案:C13、解析:测交后代的种类及比例取决于生物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表明该生物能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答案:D14、解析:由1号和2号生出5号(女)患者,可以推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均为杂合子(Aa)。由于3号和4号为异卵双生,且均正常,所以他们的产生是相对独立的,且基因型均可能是(AA或Aa),按乘法原理,可以知道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15、解析:豌豆属于自花传粉,而且是严格的闭花受粉,故虽然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但它们之间不能杂交,只能自交产生子代,故矮茎豌豆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为矮茎。小麦不像豌豆那样是严格的闭花受粉植物,故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每个植株都可能具有自交或杂交产生的子代,因此矮茎小麦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可能是高茎或矮茎。答案:B16、解析:一般情况下,细胞中具有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或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有几个,则表示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A、B、C、D中一般可认为分别具有4个、1个、2个、4个染色体组。但有丝分裂过程的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而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相同的基因,则一对同源染色体则可能具有相应的4个基因,如图A。故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图D所示的细胞。答案:D17、解析:该卵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那么体细胞中就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分体,进行有丝分裂经间期复制后中期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 DNA分子总共16个。答案:C18、解析:由题意得花药的染色体组成是9X或9Y,经培养且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得到的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18XX或18YY。答案:A19、解析:分析题图,过程和过程为杂交育种过程,但培养目标不同,前者是为了获得AAbb个体,后者是为了获得aaBB个体。杂交育种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过程是多倍体育种过程,过程发生的染色体变异是由于秋水仙素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而产生的;表示的单倍体育种过程,其中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过程发生的变异为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的变异发生于有丝分裂前期。答案:B20、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答案:C21、(1)X XBXb XbY (2)黑色雄猫、虎斑色雌猫(3)一条X染色体 染色体变异(畸变) XBXbY 22、解析:(1)依据3号4号10号,即可判断该病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2)直接依据图中个体的性状,并进行相应的遗传分析即能得出结果,3号、7号和11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Aa、aa。(3)6号与7号是同卵双生,6号和7号为相同基因型,故6号为纯合体的概率为0;9号与8号是异卵双生,是由不同受精卵发育而来的,9号个体为杂合体的概率为2/3。(4)7号基因型为Aa,8号基因型为Aa,因此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为1/4。(5)6号基因型是Aa,9号基因型为1/3AA、2/3Aa,因此他们生出病孩的概率为12/31/41/6;若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则他们的基因型一定都是Aa,则再生一个孩子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