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赵东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清水县赵东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清水县赵东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清水县赵东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清水县赵东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清水县赵家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建设单位:甘肃省清水县金坤矿冶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5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址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清水县赵家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 建设单位甘肃省清水县金坤矿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新城工业园区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新城乡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固体矿产地质勘查M7812占地面积(平方公里)勘查区面积15.33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5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7.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5%评价经费(万元)/预见期投产日期项目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清水县赵家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探矿权为甘肃省清水县金坤矿冶有限公司所属,勘查证号为T62420130402048174,勘查面积:20.45km2,有效期自2013年4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由于探矿权已经到期,故本次普查申请延续。根据国土资源厅相关规定,将勘查范围在首次勘查区范围基础上减少1/4,缩减5.11km2,缩减后面积为15.33 km2,勘查期限为2016年4月10至2018年4月1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甘肃省清水县金坤矿冶有限公司委托甘肃创新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清水县赵家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本项目属于C 地质勘查24、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包括勘探活动),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即派有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踏勘,收集了相关资料,开展了环境现状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根据其项目性质以及项目污染特点等,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规定、评价技术导则及环保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项目周围的环境状况,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了清水县赵家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项目设计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编制依据2.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5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6年7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8月27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7年1月1日);2.2法规、规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年3月1日);关于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通知(1994年12月2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贯彻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的若干意见(环发20159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细则劳动部令第4号(1996年10月30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2013年2月16日);国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号,2016年11月24日);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6月4日); 2.3技术、文件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甘肃省清水县赵家湾东一带铁矿普查实施方案(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2016年1月)。3、评价目的 通过对本项目建设内容及所在地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分析项目在勘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提出相关治理措施,将本项目环境影响降至最小,并论证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环境管理的决策依据。4、编制原则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的生态功能。遵循科学性原则,根据生态学和生态保护基本原理,阐明本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特点、途径、性质、强度和可能的后果,寻求有效的保护、恢复、补偿、建设与改善环境的途径。坚持政策性原则,以国家的资源环境政策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基本出发点,以法规为准则,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坚持协调性原则,即协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区域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企业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协调区域与项目、生态系统与生态因子内在关系等。目的是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提高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实用性。5、前期工作概况5.1历年矿区地质找矿工作1958-1959年华家岭地质队和天水地质队在张家川-清水一带进行了1:20万和1:10万区域地质调查,初步建立了变质岩系的地层层序。发现了陈家庙中型铁铜矿床。1969年,陕西区测队在该区完成了1:20万陇县幅区调工作,对改区基础设施地质进行了较系统调查和研究,发现多处铜、铁、铅、锌矿(化)点及重砂异常。1971年,甘肃省地矿局第七地质队,完成张家川县马鹿镇-清水县白家站一带地质普查,初步划分了区分地层。1972-1974年,原地矿部901、905和910队分别在区内开展1:10万航空磁测,圈出磁异常多处。1994-1996年,甘肃地矿局地质研究所完成了山门镇幅和清水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测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进行了初步划分。2008-2009年,由甘肃省地质调查院与长安大学联合完成了1:25万天水市幅区域地质调查公众,对测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进行了重新理定和划分。2012-2014年,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完成了甘肃省清水县-张家川1:5万矿产远景调查,基本掌握了测区各类矿产特征,为分析该区域成矿条件和矿产分布规律,进行矿产远景调查提供了重要依据。2014-2015,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在本勘查区开展了1:1万高精度和1:2千高精度磁测剖面工作,圈定出磁异常5处;同时进行了1:2千地质剖面测量和1:1万地质草测工作。2014-2015年完成工作见表1。表1 2014-2015年主要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统计表工作内容单位设计工作量2014年度完成工作量2015年度完成工作量累计完成完成率1:1万高精度磁测km220.6120.6120.61100%1:2千高精度磁测剖面km109.79.797%物性标本采集块1301301:1万地质草测km220.6120.611:2千实测地质剖面km22标本、薄片件861616化学样件2233通过以上地质工作,大致查明了区内地层、构造及矿化蚀变的分布等地质特征,地表矿体分布范围、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等特征。大致查明了各矿(化)体在地表的规模、产状、赋存规律、分布范围等。5.2探矿权首次设立情况“清水县赵家湾东一带铁矿普查”探矿权为清水县金坤矿冶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3日,通过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探矿权公开招标竞得。2013年4月为首次设立,勘查证号:T62420130402048174,有效期自2013年4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勘查面积:20.45km2。5.3勘查区地理位置拐点坐标勘查区位于清水县新城乡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于新城乡管辖。所处位置1:5万图幅标号为I48E007017(张家川幅),I48E007018(恭门镇幅),I48E008017(清水县幅)。勘查区共8个拐点,拐点坐标对照见表2。表2 勘查区范围首次设立拐点坐标对照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点号东经北纬点号东经北纬110613003450451106125734504521061415345045210614123450453106141534523031061412345230410616003452304106155634523051061600345000510615563450006106150034500061061456345000710615003449007106145634490081061300344900810612573449005.4前期工作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根据前期工作量及现场调查分析,前期工作主要实施钻探工作,产生废弃泥浆及废土石未能回填平整,恢复植被。本次环评提出建设单位应在本期普查前对现有的钻孔平台及产生废弃泥浆、废土石覆土回填平整,恢复植被。6、本期项目基本情况6.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建设性质项目名称:清水县赵家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项目建设单位:甘肃省清水县金坤矿冶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6.2建设地点及项目勘探规模清水县赵家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位于甘肃省清水县赵家湾东一带,地理位置见图1。根据国土资源厅相关规定,将勘查范围在首次设立勘查范围的基础上减小1/4,缩减后面积为15.33km2,勘查期限为2016年4月10日至2018年4月10日。缩减后勘查范围拐点坐标见表3。本次评价项目为探矿区面积为15.33km2,探矿范围见图1。表3 缩减后勘查区范围拐点坐标对照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点号东经北纬点号东经北纬1106130034504511061257345045210614153450452106141234504531061415345230310614123452304106160034523041061556345230510616003451095106155634500961061511345109610615073450097106151134511671061507345116810614383451168106143434511691061438345058910614343450581010615003450581010614563450581110615003449051110614563449051210615233449051210613203449051310613233449561310613203449561410613003449561410612573449566.3主要工作内容本项目主要工作内容见表4。表4 主要工作内容一览表序号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1地表地质测量1:10000地质修测km215.331:2000地质草测km212化探工作1:2.5万土壤测量km215.33全区1:1万土壤剖面测量km5土壤化探样品分析种10Au、Ag、Cu、Pb、Zn、Fe、W 、Mo、Sb、Hg3地表工程TFeI矿化体揭露m3300按照100m间距布设探槽3条:TC101、TC102、TC1034钻探工程验证M1异常区TFeI矿化体深部延伸情况m150设计ZK0101,钻孔方位40,天顶角15,设计孔深150m。验证M5异常外接触带成矿m150设计ZK0501,钻孔方位190,天顶角15,设计孔深150m。ZK101m400钻孔方位50,天顶角15,设计孔深400m。ZK111m300钻孔方位70,天顶角15,设计孔深300m。机动钻m700预留出机动工作量700m6.4项目探矿方式及主要工作量根据项目设计书目的任务、区内的地质构造特征、以往取得主要成果及地质工作程度,结合区内地形地貌与基岩出露情况,本项目采用槽探为主、钻探为辅的方法,在北山上矿带布置探槽3条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535.74 、北纬345158.85),编号为TC101、TC102、TC103,工作量为300 m3,钻孔2个,编号为ZK0101、 ZK0501,工作量分别为150m和150 m;在赵家湾矿带布置钻孔2条(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442.68、北纬344940.27),编号为ZK10-1、ZK11-1,工作量分别为300m和400 m。具体设计工程量见表5。表5 工程设计主要工作量一览表普查矿带地点矿带编号探矿方式编号设计工程量规格土石方北山上M1槽探TC101、YJ101300m3深3m,宽2m300 m3TC102、YJ101TC103、YJ101钻孔ZK0101150m方位角40,天顶角15,孔径约0.1m1.18 m3钻孔ZK0501150m方位角190,天顶角15,孔径约0.1m1.18 m3赵家湾M5钻孔ZK101400m孔径约0.1m3.14 m3ZK111300m孔径约0.1m2.36 m3北山上、赵家湾M1、M5机动钻/700m孔径约0.1m5.5 m3合计/313.4m36.5项目总平面布置本项目主要分为普查作业区。矿区道路利用已有乡村道路,不开辟新的道路,不设施工营地,尽量减少占地,项目总体平面布置较合理。工程总布置及地形地质图,见图2。6.6设备装备情况项目主要设备装备见表6。表6 项目主要设备装备一览表名称数量名称数量小型越野车1辆数码相机5部电脑10台样品切割机1台MapGis软件狗10套掌上电脑4台钻孔机1台空压机1台6.7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拟建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7。表7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生产工段名称单位消耗量备注探矿阶段电度800农用电柴油t/a3.5外购水t/a40采取沟道溪流6.8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全部为建设单位自筹。6.9劳动定员与劳动制度赵家湾东一带铁矿普查由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负责实施。本项目铁矿地质详查项目职工人数共为8人,其中地质工作人员(管理人员)1人,施工人员7人,户外工作时间4-7月份,约120天。6.10工程占地及拆迁本次普查过程中,槽探、钻探较为分散,占地不大,均为临时占地,约为290m2,待槽探、钻探完成后,能随即及时恢复。生活营地为租用当地农户民房,不产生新的占地。具体占地情况见表8。项目不涉及拆迁问题。表8 工程占地一览表序号项目占地设施占地面积m2占地类型备注1施工队营地施工营地/依托村庄居民用房2槽探探槽100荒地3钻探工程钻孔404临时堆土场钻孔土150荒地5临时道路临时道路/依托现有村道合计290m2荒地6.11公用工程供水拟建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与探矿钻探用水,由于普查人员宿营地依托当地村民房屋,故生活用水,参照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中甘肃省农村居民用水定额,每人60L/d,日用水量为0.48m/d。探矿钻探用水主要为钻头冷却用水,用水量为40m3,取自附近溪流。排水本项目主要采用槽探与钻探方式,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钻探废水,钻探废水主要为冲洗钻孔排放的废水,钻孔施工期约为4个月,故废水的产生量为30m3,用于场地洒水抑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38m/d,产生量小,生活区为租用当地农户民房,依托租用当地农户旱厕收集,定期由当地居民清掏用作农家肥。供电本项目用电主要为探矿用电。职工生活区用电依托附近农户农用电,探矿用电由发电机进行发电,原料使用柴油(0#),日最大消耗量为10L,柴油直接从当地进行购买。供暖本项目冬季不进行探矿作业,无施工人员,不涉及供暖。6.12施工布置施工场地该项目施工点分散,各施工点规模较小(主要为探槽、钻探场地)),施工所需材料采用车辆移动式转运作业,部分难以达到区域采用人力搬运,随用随卸,不单设固定的大、中型施工场地。生活营地生活营可就近在村庄里租用民房作为生活营地,不新增占地、建筑物。勘查道路经现场调查,勘查区内已通有当地乡村道,宽 3-5m,砂石与混凝土路面,可以满足交通运输要求。渣场设置槽探、钻探单体山地工程施工分散、规模小、历时短,设计仅在各单体工程周围,就近设置小型临时堆场,用于挖方临时存放,不集中设置大、中型渣场。6.13项目组成本次普查项目组成情况见表9。表9 普查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工作量/建设规模备注主体工程钻探4处,设计工作量为1700m槽探3处,设计工作量为300m3其它工作1:10000地质修测15.33km31:2千地形草测1.0km3辅助工程生活营地租用当地村民民房施工道路利用原有乡村道路槽探临时堆放场3处约300m3钻探平台5处约13.4m3公用工程给水生活用水依托营地所在村庄,生产用水取自附近溪流供热冬季不设施探矿供电生活区用电依托所在村庄电网,施工作业有自备柴油发电机供电环保工程废污水处理废水采取防渗沉淀池收集沉淀,在钻孔结束后,钻孔废水在防渗沉淀池中经自然蒸发,与废弃岩屑一并在沉淀池中干化,不排入地表水;洗漱废水泼洒路面降尘,排泄物依托村庄旱厕固废处置生活垃圾垃圾桶集中收集定期送往新城乡垃圾集中收集点废弃泥浆防渗沉淀池收集,干化填埋。开挖土石回填探槽,平整恢复。7、项目产业政策及选址的符合性分析7.1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探矿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项目不在鼓励类、淘汰类和限制类目录之内,属于允许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7.2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甘肃省清水县新城乡一带,勘查区位于清水县东北方向直距约13km。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特殊敏感区,主要目的在于查明区内的地质构造及矿体特征,为矿产资源规范有序开采工作奠定基础,可避免乱采现象,有利于保护项目区植被。57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陇山西南麓渭河北岸支流牛头河流域。东接陕西省陇县、宝鸡,南连麦积区,西接秦安县,北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毗邻。在北纬3432至3456,东径10545至10630之间。东西长66km,南北宽47km,面积2012km2。清水县金坤矿冶有限公司赵家湾东一带铁矿普查项目位于天水市清水县新城乡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于新城乡管辖,直距清水县东北方向13km,坐标为344905345230,10612571061556,项目区西侧有S305道路通过,交通十分便利。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3。2、地形、地貌清水县位于陇西系旋钮构造和祁、吕、贺“山”字型构造西翼前弧的复合部位。地处东祁连加里东褶皱地带范围内。喜马拉雅运动中陇山褶皱隆起,形成天水-西礼断陷盆地,第四纪以来第三系红层之上堆积了深厚的黄土、碎石土等松散堆积体。清水县地处陇山山地向梁茆过坡地带,地势总趋势向北东高、向西南渐低;最高海拔2201m,最低海拔1112m,相对高差1089m。由于内外应力作用,形成中山黄土梁茆沟壑区、土石山区和河谷阶地区。3、气候、气象清水县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太阳总辐射112.5千卡/cm2,生理辐射55.15千卡/cm2,年日照时数为2079.9h,日照率为47,年均气温9.5,东西部温差达5.8,月平均最高气温为15.6,月平均最低气温为3.5,年极端最高气温达36,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4.9。0的年活动积温为2360-4020,10年有效积温为1700-3400。清水年均降水量574.8mm,降水集中在7、8、9三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5。山门、旺兴、陇东等县域东部的乡镇降雨量最多,年平均达620 mm以上。无霜期110-200天,早霜初日和晚霜终日的时间分别为10月中旬和4月下旬,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冰雹、低温和霜冻等。受地形影响,县域内气候差异较大,气温东低西高,降雨量东高西低。东部陇山山地气候湿润,而中西部黄土丘陵区气候干旱。全县春旱、伏旱频繁,影响了造林的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长发育。4、水文清水县主要有牛头河、长沟河、渭河和葫芦河四大水系,牛头河的主要支流有樊河、后川河、汤浴河、南道河、白驼河、稠泥河等,水源补给主要依靠降水和降水后基岩裂隙再重新流出地面的地下水,由于年降水不均,各领域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秋季多水涝,春季多干旱。牛头河是清水县境内最主要的一条河流,系渭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县内东南部旺兴乡的芦子滩,流域上游属六盘山,关山构造剥蚀山地,植被覆盖好,流经白沙镇、永清镇、红堡镇于麦积区社棠镇汇入渭河,主河道全长84.6km,清水县境内72.6km,流域总面积1857km2,县境内1255 km2,流域多年降水量577.5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77亿m3。樊河是牛头河的支流,发源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部的道保石梁,西南流经过恭门乡和清水县新城乡直达清水县城北注入牛头河,该河河谷浅平,呈U型河谷,两岸为河漫滩,全长52km,流域面积249km2。清水县地下水总储量为9987.2万m3。年可开采量1722.90万m3,占总储量的17.3%。工农业及人畜用水年开采地下水630.16万m3,利用率为36.57%。地下水储量,以牛头河及其支流汤浴河、后川河、南道河、樊河、白驼河等的河谷地区较为丰富,属浅层地下水,深度一般为6m,局部7-10m,水位埋深1-5m。在牛头河干流白沙至红堡之间,南岸属富水区,北岸除后川河、白驼河、汤浴河等主要支流与牛头河汇流地段相对属富水区外,其余地区储量较小。按人均占有量,东部林区水资源最丰富,为993.7m3;中部河谷区为472.4m3;西部梁峁区为290.3m3。5、土壤项目区土壤以山地棕壤和山地褐色林土为主,山地褐色林土是本区的地带性典型土壤,矿区土壤物理性质较差,粗砂粒含量较高,表土层腐殖质含量较高,矿物质营养含量中等。6、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6.1植物资源项目区范围内大部分为荒坡,占用小部分草地和林地,草本植物以禾本科白羊草,莎草科苔草,菊科猪毛蒿等为主,林地乔木以侧柏、圆柏为主,兼有白杨和国槐,总覆盖度约为20%-35%。评价区无国家及省级保护植物物种。6.2野生动物根据现场调查和走访,本项目区动物主要以常见的野兔、田鼠、麻雀、乌鸦等哺乳类、鸟类野生动物以及家畜、家禽羊、猪、狗等饲养动物为主。无国家级和省级保护野生动物。7、勘查区区域地质特征勘查区处在祁连北秦岭接合部位,大地构造属于祁连造山带东缘,主要由古元代陇山群中深变质基底岩系和陈家河群岛弧形中酸性火山岩-弧前盆地沉积岩系以及岛弧型深成岩体和印支期碰撞型花岗岩类等组成。区内侵入岩较为发育,主要以四堡期、加里东早起和印支-燕山期侵入岩为主,形成了大面积分布和石英闪长岩、角闪二长花岗岩、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及黑云母花岗岩。其中规模较大、分布范围较广的是勘查区北东部的四堡期站沟片麻杂岩、北西部加里东早起闫家川石英二长闪长岩体、中西部印支期冯家山二长花岗岩体。其中闫家川闪长岩体和冯家山二长花岗岩体在勘查区出露较多,呈北西向展布。7.1地层测区地层划属华北底层的大区,秦祁昆地层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中祁连地层小区。地层分布由老至新依次有:古元古界陇山群(Pt1Ls)、奥陶系上统陈家河岩群(O3ch)、新近系甘肃群(NG)和第四系(Q)。各地层层序关系见表10。表10 区域地层划分一览表时代地层岩石地层代号界系统群组段新生界Cz第四系全新统Q上更新统新近系甘肃群NG古近系寺口子组Es古生界Pz奥陶系上奥陶系陈家河岩群碎屑岩组三段O3ch23二段O3ch22一段O3ch21未分火山组O3ch1火山岩组四段O3ch14三段O3ch13二段O3ch12一段O3ch11古元古界Pt1陇山群大理岩岩组Pt1Ls3斜长角闪岩组Pt1Ls2长石石英岩组Pt1Ls1古元古界陇山群(Pt1Ls)古元古界陇山岩群是分布于陕西陇县以西沿陇山山脉和陕甘接境地带的区域角闪相中深变质岩系,为一套历经多期变形的中深变质其基性火山岩-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主要分布于王家坪、新城一带。陇山群长石石英岩组(PtLs1):为一套深变质的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主要岩石有黑云长石石英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石英岩等。陇山群斜长角闪岩组(PtLs2):出露在测区中部,为一套深变质的火山碎屑岩建造,主要岩石有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变粒岩等。与陈家河岩群以韧性剪切带接触。本岩群的片麻岩组合中含铜铁矿、陇山群为区域内铁铜、铅锌重要的含矿地层,陈家庙铁铜矿床和秦家园铅锌矿均分布在该地层中。奥陶系上统陈家河岩群(O3ch)奥陶系上统陈家河岩群主要分布于黄门、庙湾、王家窑一线,调查区南部一带,为一套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建造。火山岩位于本群下部,碎屑岩位于上部。火山岩普遍发生绿片岩相变质;以中酸、酸性火山岩为主夹少量中性火山岩。主要为灰色,灰褐色变质流纹岩、英安岩,斑状流纹岩为主夹英安质流纹熔岩结角砾岩及凝灰岩,局部夹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灰色-深灰色黑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斜长变粒岩,与陇山岩群基性火山岩成构造接触。新近系(NG)为甘肃群(NG),分布于调查区中西南柳家湾、石沟里,中南部李家湾一带。杨钟健、卞美年(1937)创名甘肃建造,甘肃区测一队(1965)始称甘肃群。区内甘肃群以中南部最为发育,不整合陈家河岩群之上。岩性为黄、红、灰为主的泥岩、砂质泥岩、砂砾岩类泥灰岩。第四系(Qpm、Qhap1)。分布广泛,主要为风积黄土、残坡积物及古洪积层和在现代河床、河漫滩、阶地上分布的冲洪积漂砾、砂砾岩、亚粘土等。7.2构造勘查区位于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东端,区内经受了长期持久的岩浆侵入作用和构造变质作用叠加的影响,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区内出露断裂有F2、F3,以北西向为主的加里东期韧性、韧脆性断裂层,倾角在60-70。F1位韧性断层,在勘查区北部展布,为陇山群第一岩性段和第二岩性段的分界线,走向北西向。该断裂在工作区外围分布。F2韧性断层为加里东期闪长岩体与陇山群斜长角闪岩分界线,分布于勘查区北部,走向近西北向。该断层长度约数十千米,宽10-20m,经地质填图观察,断裂通过部位岩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具有拉长变薄现象。F3韧性断层性质多同于F2断裂,展布与工作区中部,并向东南方延伸,走向北西向。在工作区中东部见F3断裂通过,断裂长约数百米,宽约5-10m,断裂带中岩性多为斜长角闪岩、变英安岩等,带内矿化蚀变较弱,具碳酸盐化、褐铁矿化等矿化蚀变。F4逆断层在勘查区中西部区块外围分布,走向北西向,为层间断裂,形成期次晚于F3断层。该断层长约数百米,宽5-10m,产状2357.0)pHj:监测断面pH;pHsd: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下限值;pH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