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模-力电选择(打印).doc_第1页
六:一模-力电选择(打印).doc_第2页
六:一模-力电选择(打印).doc_第3页
六:一模-力电选择(打印).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0OFt t1t2 t3t4ab图1(2012.4房山)如图a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得到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若图像中的坐标值都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则A.t1时刻小球具有最大速度B. t2时刻小球的加速度为零C.可以计算出小球自由下落的高度D.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2012.东城)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A,则弹簧在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当A、B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 aBABFB当A、B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 aBC当A、B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D当A、B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3(12.4朝阳)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A0t1时间内F的冲量为零Bt2时刻物块A的速度最大Ct3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D0t3时间内F对物块A先做正功后做负功y04(12.4门头沟)一小圆柱体沿光滑的抛物线轨道运动,抛物线轨道为第一次观察到圆柱体运动到=25m处,经过0.2s后圆柱体运动到=24m处,则圆柱体此时的瞬时速度大小近似为A5m/s B10m/s C14m/s D25m/s5(12.4门头沟)从地面以大小为v1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皮球,经过时间t皮球落回地面,落地时皮球速度的大小为v2。已知皮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v1下面给出时间t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可能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将具体的时间t求出来,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t的表达式可能为At=Bt=Ct =Dt=F图1Oatt0图26(12.4西城)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t=0时刻,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0到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则At0时刻,力F等于0 B在0到t0时间内,力F大小恒定C在0到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大D在0到t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小7(2012.4海反)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其上端固定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球,在升降机匀速竖直上升过程中,小球相对于升降机静止。若升降机突然停止运动,设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小球不会与升降机的内壁接触,则以地面为参照系,小球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 ( )图3升降机A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 B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C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 D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8(2012.4石景山)“严禁超载,严禁超速, 严禁疲劳驾驶”是预防车祸的有效办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B汽车超载会减小汽车的刹车距离 C疲劳驾驶会缩短司机的反应时间 D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9(2012.4石景山)“叠罗汉”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由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如图所示,假设每个人的质量均为m,下面五人弯腰后背部呈水平状态,则最底层正中间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重力加速度为g)A B C D甲mT乙kT图10(2012.4海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要研究影响弹簧振子振动周期大小的因素,他们找来了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和质量不同的钩码,先利用钩码和刻度尺测出了这些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k3、,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先确定一根弹簧,将其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分别挂上质量不同的钩码,并使其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用秒表分别测出它们振动的周期;再取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分别将其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在它们的下端分别挂上相同质量的钩码,同样使它们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用秒表分别测出它们振动的周期。利用上述两组实验数据分别做出T-m和T-k图如图甲和乙所示。上面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周期T与钩码质量m、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等效替代法,T B控制变量法,TC等效替代法,Tmk D控制变量法,Tm/k11(12.4丰台)图中K、L、M为静电场中的3个相距很近的等势面(K、M之间无电荷)。一带电粒子射入此静电场中后,依abcde轨迹运动。已知电势jKjLjM,且粒子在ab段做减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xE aO3a2aB粒子在bc段也做减速运动C粒子在a点的速率大于在e点的速率D粒子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12(2012.东城)真空中相距为3a的两个点电荷M、N,分别固定于x轴上x1=0和x2=3a的两点上,在它们连线上各点场强E随x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x=2a处的电势一定为零 B点电荷M、N一定为同种电荷C点电荷M、N一定为异种电荷 D点电荷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2:1aOcdb13(12.4朝阳)如图所示,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其中a、b、c三个顶点上分别固定了三个电荷量相等的正点电荷Q,O点为正方形的中心,d点为正方形的另一个顶点。以下关于O点和d点说法正确的是AO点和d点的场强方向相同Bd点比O点的电势高C同一试探电荷+q在d点比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大D同一试探电荷+q在d点比在O点的电势能大14(12.4门头沟)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环形塑料管竖直放置,AB直线跟该环的水平直径重合,且管的内径远小于环的半径。AB及其以下部分处于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管的内壁光滑。现将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管中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受到的电场力跟重力相等,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释放后,第一次达到最高点C时恰好对管壁无压力B小球释放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的压力之比为1:3C小球释放后,第一次经过最低点D和最高点C时对管壁的压力之比为5:1D小球释放后,第一次回到A点的过程中,在D点出现速度最大值15(12.4西城)有一种飞行器是利用电场加速带电粒子,形成向外发射的高速粒子流,对飞行器自身产生反冲力,从而对飞行器的飞行状态进行调整的。已知飞行器发射的高速粒子流是由二价氧离子构成的。当单位时间内发射的离子个数为n,加速电压为U时,飞行器获得的反冲力为F。为了使加速器获得的反冲力变为2F,只需要A将加速电压变为2UB将加速电压变为4UC将单位时间内发射的离子个数变为nD将单位时间内发射的离子个数变为4n16(2012.4海反)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b为ac中点。a、c两点的电势分别为a=4V,c=2V。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bca=4Vc=2VA该电场在b点处的电势可能为3 VBa点处的电场强度可能大于c点处的电场强度C电荷从a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可能增加D电荷在c点受电场力的方向可能由c指向aa图bca=10Vb=2V 17(2012.4海反)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b为ac中点。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a=10V、b=2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场中c点的电势一定为-6 VBa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是b点的电场强度的5倍C负电荷从a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一定增大D将同一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一定大于将其从b点移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18. (2012.4房山)如图所示,质子、氘核和粒子都沿平行金属板中心线方向射入两板间,板内存在匀强电场,粒子从板间射出后都能打在荧光屏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UvOOA若它们射入电场时的速度相等,在荧光屏上将出现3个亮点B若它们射入电场时的动量相等,在荧光屏上将只出现2个亮点C若它们射入电场时的动能相等,在荧光屏上将只出现1个亮点D若它们是由同一个电场从静止加速后射入此偏转电场的,在荧光屏上将只出现1个亮点(a)xSOMP示波器(b) tU t1OEBA19(2012.东城)物理小组用自己设计的位移传感器来探究滑块的简谐运动,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滑块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一起平移,利用示波器获得的Ut图像可以反映滑块M的位移x的变化情况。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总长为L,滑块位于O点时滑片P恰与AB的中点接触。滑块M以O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幅为。若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在图示0t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M的速度为正方向且不断增大B滑块M的速度为负方向且不断减小C滑块M的加速度为正方向且不断增大D滑块M的加速度为负方向且不断减小dKRSBv金属板20(12.4丰台)法拉第曾提出一种利用河流发电的设想,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两块面积均为S的矩形金属板,平行、正对、竖直地全部浸在河水中,间距为d。水流速度处处相同,大小为v,方向水平,金属板与水流方向平行。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为B,水的电阻率为,水面上方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通过绝缘导线和电键K连接到两个金属板上,忽略边缘效应。则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AP=B P=CP= DP=BrRFba21. (2012.4房山)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的间距为d,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的导体ab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导体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导体在水平向左、垂直于导体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L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设导体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此过程 A.导体速度的最大值为B.流过电阻R的电量为C.恒力F与摩擦力做功之和等于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D.恒力F与安培力冲量之和等于杆动量的变化量22(12.4朝阳)插有铁芯的线圈(电阻不能忽略)直立在水平桌面上,铁芯上套一铝环,线圈与电源、开关相连。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的瞬间铝环跳起,开关闭合后再断开的瞬间铝环又跳起B闭合开关的瞬间铝环不跳起,开关闭合后再断开的瞬间铝环也不跳起C闭合开关的瞬间铝环不跳起,开关闭合后再断开的瞬间铝环跳起D闭合开关的瞬间铝环跳起,开关闭合后再断开的瞬间铝环不跳起磁铁线圈铁轨火车接控制中心uuuuttttABCDOOOO23(2012.4石景山)铁路上常使用如图所示的电磁装置向控制中心传输信号,以报告火车的位置。火车首节车厢下面安装一磁铁,磁铁产生垂直于地面的匀强磁场。当磁铁经过安放在两铁轨间的线圈时,会使线圈产生电脉冲信号并被控制中心接收。若火车以恒定加速度通过线圈,则表示线圈两端的电压u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BAG图24(2012.4海反)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