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论文)基于道路工况的串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控制策略开发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控制策略是混合动力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控制策略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车辆 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性能。与道路工况匹配性差、实时优化与全局优化无法统一等 是目前混合动力控制策略普遍存在的问题。 城市公交车具有行驶线路固定、行驶循环波动不大等特点。本文以天津市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运行工况的特征参数,基于其运行工况 的相似性提取了可以代表其交通高峰期的参考工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工况 的策略切换控制方法。 基于a d v i s o r 仿真软件建立了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仿真模型,选取其实 际运行工况,分别采用功率跟随和本文提出的策略切换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 结果表明,与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相比,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可节省油耗8 3 8 。 采用m a t l a b s m ,i n k 搭建了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模型,结合d s p a c e 系统建立了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并验证了此平台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为后续本 文控制策略的实时仿真验证提供了可用的平台。 关蝴:混合动力公交车动态规划策略切换硬件在环 a b s t r a ct c o n t r o ls t r a t e g yi st h ek e yt e c h n o l o g yo ft h ec o n t r o lo fh y b r i d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 t h eq u a l i t yo f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d i r e c t l y d e t e r m i n e st h ef u e lc o n s u m p t i o na n d e m i s s i o n sp e r f o r m a n c eo fv e h i c l e t h e r ea r es o m ep r o b l e m si np r e s e n t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i e so fh e v ,f o re x a m p l e ,b a dm a t c h i n gw i t hd r i v i n gc y c l e ,u n i f y i n gb e t w e e n r e a l - t i m ea n dg l o b a lo p t i m i z a t i o n c i t yb u s h a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f i x e dd r i v i n gr o u t ea n dd r i v i n gc y c l ef l u c t u a l :i o n i nt h i st h e s i s ,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a r a m e t e r so fd r i v i n gc y c l eo fn o6 0 0 b u si nt i a n ji n ,b a s e do nt h es i m i l a r i t yo ft h ed r i v i n gc y c l e s ,ar e f e r e n c ed r i v i n gcy c l e d u r i n gt h er u s hh o u r si se x t r a c t e d b a s e do nt h er e f e r e n c ed r i v i n gc y c l e ,ac o n t r o l m e t h o do fs t r a t e g ys w i t c h o v e ri sp r o p o s e d b a s e do nt h es i m u l a t i o ns o f t w a r e a d v i s o r ,t h es i m u l a t i o nm o d e lo fn o 6 0 0 h y b r i de l e c t r i cb u si sb u i l t b ys i m u l a t i n gw i t ht w od i f f e r e n tc o n t r o ls t r a t e g i e s ( p o w e r f o l l o w e ra n ds t r a t e g i e ss w i t c h o v e r )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h ef u e lc o n s u m p t i o nc a r lb e r e d u c e da b o u t8 w i t ht h es t r a t e g i e ss w i t c h o v e r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p o w e r f o l l o w e : h a r d w a r e - i n - l o o ps i m u l a t i o np l a t f o r mi sb u i l tu s i n g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 a n d d s p a c e v e r a c i t ya n dr e a lt i m eo ft h ep l a t f o r mi sv e r i f i e d t h er e a l - t i m es i m u l a t i o n t e s to fc o n t r o ls t r a t e g yc a nb ec a r r i e do u to nt h i sp l a t f o r m k e y w o r d s :h y b r i de l e c t r i cb u s ,d y n a m i cp r o g r a m m i n g ,s t r a t e g ys w i t c h o v e r , h a r d w a r e - i n - l o o p 第一章绪论 1 1 引言 第一章绪论弟一早瑁比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石油资源的消耗速度急剧攀升,其作为不可再生资源, 终究会有耗尽的一天。英国石油公司0 9 年7 月发布的研究成果b p 世界能源统 计2 0 0 9 9 表明,全球原油剩余探明储量按照0 8 年的开采速度算,只能供开采4 2 年【l 】。从长远来看,传统的燃油发动机车辆会被电驱动车辆取代,最终的天下涛 会是燃料电池汽车的。但是,目前由于电池的储能技术、安全技术、充电时间等 关键技术瓶颈尚未突破,使得纯电动汽车短期内无法完全代替传统燃油发动机汽 车,各国也都逐渐意识到,混合动力汽车将是过渡期内实现产业化的最佳选择。 2 0 2 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每年至少在这一市场上 投入1 0 0 亿元,美国c o d a 公司全球c e o 墨斐在2 0 11 全球汽车论坛会议上如 此预测。在各大跨国公司的眼中,为了降低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我国将斥巨资 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并在未来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 j 。新能 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演化途径如图1 1 所示p j 。 重瘦混台型 赛电时塑壅霉 巍撇套翻i :琶塞二黼f 桃蝴镀 飞轮电滟 轻发混会型 镶氯电池氏乖 矿 营代能源汽车 。 城市公爻,串联武髭台 k 并联武掘台动力汽车一,一:_ 转统汽莩三童_ 蠹一爹 一 ; 图1 1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演化发展路径 未来汽车技术的革新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是提高现有内燃机的效率;二是 完全转移到新的可再生能量。混合动力车辆作为过渡性车型,采用合适的控制策 略使发动机更多的工作的高效区,可以在整体上有效地提高内燃机的效率,同时 又配备了电池组等部件,开始使用可再生能量,为向完全采用新的可再生能量转 移打下了基础。 il翼萋。 第一章绪论 1 2 混合动力车辆的类型及发展现状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的建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定义 如下:在这种混合型车辆上,至少一种储能器、能源或能量转换器提供电能4 1 。 1 2 1 混合动力车辆的分类及特点 混合动力车辆根据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类方式,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分类方 式:一是按照混合程度,即车辆行驶运用电能的比例,可以分为轻度混合、中度 混合以及重度混合动力车辆三类;二是按照驱动系统的配置及组合方式可分为三 类:串联式混合动力、并联式混合动力以及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 ( 1 ) 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 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结构如图1 2 所示。工作原理如下:发动机稳定地工作 在其高效区,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直接驱动电动机或输出给蓄电 池组储存,由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蓄电池组是车辆的功率协调器,当发动机一 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高于当前车辆需求功率时,富余的部分以电能的形式储存在 蓄电池组中;当发动机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小于当前车辆需求功率时,功率不 足部分由蓄电池组辅助提供。 发动机 l 发电机 逆变器 电动机一 驱动桥 一 机械连接 i- 电力连接 图1 2 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结构示意图 串联式混合动力最大的优势是驱动系统结构、布局简单,布置形式非常灵活; 内燃机与除发电机之外的其他车辆部件无机械连接,这就保证了它可以总是在高 效率区域运行,燃油经济性较高。不足之处在于能量转换频繁,从整车来看,效 率较低。基于这些特点,串联式混合动力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低速、加速等行驶 芏一矗 滋 蓄 鋈 第一章绪论 工况中,所以比较适合加减速频繁、平均车速低的城市工况和道路工况复杂的山 区路况。本文研究的对象一天津市6 0 0 路城市公交车为串联式混合动力。 ( 2 ) 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 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结构如图1 3 所示。相比于串联式,并联式混合动力车 辆没有发电机,更像是一个附加了电机驱动系统的内燃机车辆。发动机、电动机 都可以单独驱动车辆运行,两者通过动力复合装置可以共同驱动车辆行驶。低速 低负载时,由电动机单独驱动车辆;在发动机高效的输出功率范围内,由内燃机 单独驱动车辆;高速或加速工况下,发动机输出功率已难以满足需求,此时由电 动机输出功率辅助驱动车辆行驶。 发动机 二二 二二二 离合器 1 : 逆变器, 电动机_ - 一动力复合,传动装置 一机械连接 电力连接 图1 3 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结构示意图 由于两套驱动系统各自高效工作区间不同,故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并联式 混合动力车辆具有不同的特点【5 】:发动机可直接驱动车辆,能量频繁转换损失减 少,燃油经济性得到了提高:发动机不能稳定地工作在高效区;发动机、电动机 既可以单独驱动又可以联合驱动车辆,动力性能较好。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这 些特点使其更适合于运行在中高速稳定工况的车辆。 ( 3 ) 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 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结构如图1 4 所示。从其结构图上可以看出,混联式混 合动力车辆是串联式和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综合,兼具两者的特点。工作原理 如下:发动机输出功率一部分用于驱动车辆行驶,一部分用于发电机发电,补充 蓄电池组电量,电动机可以单独驱动车辆行驶,也可以辅助发动机联合驱动车辆 行驶。低速时,主要是以串联方式工作;高速时,主要是以并联方式工作。 甲i 一 第一章绪论 ! 一二? 一 l l - 一一 一 一一一一一l 一 蓄电池组 逆变器 电动机 一动力复合,传动装置 一 机械连接 - i - 电力连接 图l - 4 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结构示意图 混联式混合动力兼具了串联式和并联式的优点,适用于各种工况,尤其是在 复杂工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较低的排放,但其成本最高,结构也 最为复杂。 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 p h e v :p l u g i nh y b r i d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 ) 是新一 代的混合动力车辆类型,除了可以通过富余的发动机功率充电外,还可以直接外 接充电。因此,受到了各国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p h e v 有望在 未来几年内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1 2 2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混合动力车辆以其特有的优势受到了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的青睐,纷纷推出 了不同形式的混合动力车辆,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主要应用是城市公交车。 ( 1 ) 国外发展现状 美国、日本和欧洲是汽车工业的引领者,也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其产业化探 索的先驱。 1 9 9 0 年,日本推出第一款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公交车一f c h v 2 公交车,由丰 田和日野共同研发。丰田、本田等日本的各大汽车公司都在混合动力公交笔芋车的 研发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1 9 9 8 年,美国纽约提供了首批1 0 辆 b a e - o r i o n 串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的示范运营,目前在纽约、旧金山等城市有 超过5 0 0 辆此类混合动力公交车运行。通用公司率先在西雅图推出了并联式混合 动力公交客车一g ma l l i s o n ,目前这种车型在北美近3 0 个城市有4 0 0 余辆投入 运营,今年通用公司又获得了1 5 0 0 台订单。2 0 0 4 年到2 0 0 7 年三年间纽约订购 并投入使用的混合动力公共汽车超过了千辆,西雅图也投入了2 5 0 辆柴油混合动 力公共汽车。目前,已有的国外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车型如下图所示【6 】。 甲獬纛 鬟。 一二。一。 第一章绪论 车撼状杰嗣塞摄建量离对逮 ( i m p ) 霄颧r 瑚棚l 尊 严品 n 胡啊m 媛产晶羹鼙黯 h k 硒f b 一口_ h 峰 l 产品丑拳并联 掰 氨嘲a 啊断踟 产晶 疆奉睾联 釉 雎厨k 融k 产品日奉并袋 棚 o 南- l 瑾黟矗雌 产盆羹驾,船拿大事联 1 8 0 i 罪 l m m l e r c o k 疆3 0 h产晶羹蠢 率联 鹞 i a 1 2 m 妯h y b r i d产晶t ,c 剩审鬟越 l 舶- i 却由一硅删。产赫犬剩 _ - - - l - 栅t r 产蠡 篝曩 7 5 曩1 d m m i o l 嘣m m i 徉誊羹曩串联 8 0 崔l 黼 样丰羹曩率囊鸽量揠) 尉譬弼样车羹曩 睾囊 髓量证) l l b o m l m a 聊 孵,奢兰睾联孵 g k 嗍霸神t _ 哟幡南0 榉率一 羹曩睾纛 瑚_ 妇_ 棒军日奉曩暖 粕 m 啊l 棒辜日奉审曩 为 幽_ 酗h 椰囊雕髓秘 。 硼- 啦a 晒 ,箨事;鲁墨 i _ - _ 凼叫雌徉葶羹鲞l蜘 o 呐哪 样事曩,c 稠重姻 触_ 旬t k h bi 鬟示车i羹曩 g m 峨翼璐| 曩示车羹田睾取 v i m b a d 触瞰曩幂车 比榭雪搴囊 秘 然酗- _ 硒h 租谖釜 羹翻蕾 曩一 。- _ 。_ _ _ 。_ 。_ - _ - 。_ 。_ 。- _ _ _ 。- - 一。_ _ _ - _ - - - - _ - - - _ _ _ _ _ _ _ _ 一 确峪 翎晡t k 试;羹孱率联 蝣 v - 口l l 乞羹焉羹 酗圈k 戈鞫 嚣 柚i 鼬, m d l m r饕翔 秘 ! _ - - 一心搬捌璐 暮疆 譬a 瞳h 从嗣甲i 健h l h增 t m 曩醯e h b 雕h 峰;雯豫 图1 5 国外混合动力公交客车车型表 ( 2 ) 国内发展现状 虽然在传统汽车行业,我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但在混合动力汽圭领 域,我国的技术水平等与世界接近。2 0 世纪9 0 年代就有一些企业开始推出混合 动力汽车样车。 1 9 9 9 年,国内第一辆混合动力客车研制成功,是由厦门金龙和清华大学联合 研发的。2 0 0 3 年11 月,6 辆东风混合动力公交车在武汉正式投入运营:2 0 0 5 年 1 2 月,武汉投入1 2 辆混合动力公交车,开通了中国首条混合动力公交专线( 5 9 9 绿色专线) 。2 0 0 6 年4 月,中通客车推出其首款混合动力客车。同年6 月,上 海首辆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投入运营。除了油电混合动力客车之外,还存在一些 第一章绪论 新型的混合动力客车,如液压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北京嘉捷博大、上海交大神i 舟 开发) ,电电混合动力中型客车( g u l l i v e ru5 2 0e s p ) 。下表是国家发改委发:布 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含有的混合动力客车【6 1 。 表1 1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含有的混合动车客车车型 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型号 东风汽车公司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e q 6 11 0 、e q 6 1 2 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b j 6 1 2 3 一汽客车大连客车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c a 6 1 2 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混合动力客车 s c 6 4 4 2 北京市京华客车有限公司液压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b k 6 1 1 3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x n l 6 1 1 2 安凯客车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腑6 1 1 0 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混合动力城市客车m g 6 1 1 l 、f d g 6 1 1 2 吉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 n f 6 1 l i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 z x 6 1 2 6 1 3 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控制策略通常定义为一系列车辆驱动的规则或函数,以车辆运行状态信息为 输入,输出如关闭、开启或更改部件工作区域等的指令命令。 混合动力汽车除了包含传统车辆的部件外,还增加了发电机、电动机、蓄电 池组等,使其结构更加复杂化,相应的控制也就更加困难。混合动力车辆的关键 技术有能量管理、内燃机控制、电驱动系统控制、电池管理等【7 j1 8 j 。 混合动力整车控制的目标是在满足车辆动力性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燃 油消耗,减少排放。评价控制策略优劣的指标除了以上几个之外,还包括驾驶舒 适性,操作性能等。而一些目标,如燃油消耗和排放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 盾,此消彼长,所以一个良好的控制策略就应该是多种目标折中p 】【l o 。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控制策略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控制性质的不 同,可以将控制策略分为以下两种: 被动型控制策略:以提高能量流动效率为目的,在保证发动机组和蓄电 池组工作在最佳效率区的情况下被动地满足驾驶员功率请求。常见的有 开关型、功率跟随型以及基于规则型控制策略。 第一章绪论 主动型控制策略:以降低人、车、路三者组成的大系统能量消耗为目拘, 根据车辆行驶环境、驾驶员操作请求等,主动地调整发动机组和蓄电池 组的工作区域。常用的包括负荷预测型、路线适应型和基于动态规划的 控制策略。 f a r z a dr s a l m a s i 用一种新的分类方式将控制策略分为如图1 - 6 所示的两种类 型: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 r u l e b a s e d ) 、基于优化的控制策略 (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b a s e d ) 【1 1 1 。 c o n t r o lt h e o r y 图1 - 6 控制策略分类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基于规则和基于优化的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并对基于道 路工况自适应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1 3 1 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如图1 6 所示,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模糊规则( f u z z y r b ) 和基于确定规则的控制策略( d e t e r m i n i s t i cr b ) 。 ( 1 ) 基于确定规则的控制策略 依据车辆部件的效率m a p 、发动机燃油m a p 以及实验结果和工程经验等, 设计确定的规则,实际控制时,通过确定的函数关系或者查表实现功率分配。主 要包括以下几种: a 恒温器控制策略( t h e r m o s t a tc o n t r 0 1 ) 1 2 】 1 3 】【1 4 第一章绪论 蓄电池充放电效率受其荷电状态( s o c :s t a t eo f c h a r g e ) 影响,当s o c 大二于二 一定值时,充电效率会急剧下降;当s o c 小于一定值时,放电效率会急剧下降。 恒温器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当蓄电池组s o c 大于设定值s o c m 觚时,发动机 停止工作,蓄电池组单独驱动;当蓄电池组s o c 小于设定值s o c m i 。时,发动机 进入最小油耗点或最低排放点工作,驱动车辆行驶,富余功率给蓄电池组充电。 该策略的优点是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点,排放较低,且燃油经济性也较好,缺点在 于蓄电池组充放电频率高,对电池损害较大,加之能量传递链较长,传递损失:大, 整体能量利用率不高。常用于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 b 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 p f :p o w e rf o l l o w e r ) 1 1 5 儿1 6 j 1 1 7 j 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也称为基线控制策略,发动机开关和功率输出取决于车 辆负荷和蓄电池组的s o c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紧跟车辆需求功率,蓄电池组的 充放电频率大为下降,由此造成的能量损失减少。但发动机需要在整个负荷范围 内跟随车辆需求变化,是以牺牲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为代价。 f o rs o c c si o $ o c 日”警 r e q u e s r e 0e nginels删_aun曲 。p s p e e d 图l - 7a d v i s o r 中的基线控制策略逻辑示意图 图1 - 7 为该策略的控制逻辑。蓄电池组s o c 低于设定值时,发动机除了提供 驱动功率外,还需要对蓄电池组充电;车辆需求功率小于发动机提供的最小功率 时,由电机单独驱动:车辆需求功率大于发动机提供的最大功率时,电动机辅助 驱动;车辆需求功率大于发动机提供的最小功率,且车速大于设定值时,发动机 启动,并跟随车辆需求功率。 本策略不能优化发动机工作点,v a l e r i eh j o h n s o n 等人对功率跟随控制策略 进行了改进【l 引。主体思想如下:确立目标函数( 以燃油消耗作为目标) ,将蓄电 池能量消耗等效为发动机油耗,确定一系列发动机候选工作点,计算所有候选点 的目标函数值,选取最小者作为发动机的工作点。仿真结果表明,f t p 二况下运 用该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排放,但燃油消耗有所增加。 c 基于状态机的控制策叫1 9 】【2 0 】 第一章绪论 a n t h o n ym p h i l l i p s 等人提出了利用状态机确定车辆工作模式的方法,如发 动机驱动模式,电动机驱动模式,混合驱动模式等,并运用在并联式混合动力车 辆中。选取驾驶员功率请求、车辆行驶条件、系统故障等作为模式切换的判断条 件。优点在于可以方便地监控系统故障,但难以保证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 2 ) 基于模糊规则的控制策略 模糊逻辑适用于非线性的时变系统的控制,所以常被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 制。常见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有传统的模糊逻辑控制、自适应模糊逻辑控制和模 糊逻辑控制。 a 传统型模糊逻辑控制策略( c o n v e n t i o n a lf u z z y l o g i c ) 2 l 】 h y e o u n - d o n gl e e ,s e u n g k is u l 等人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目j 际 是n o x 排放最小化,约束条件为驾驶员需求和蓄电池组荷电状态。如图1 8 所 示,模糊逻辑采用双输入单输出:输入为电机转速和踏板开度;输出为电机扭矩 与当前转速下电机的额定扭矩之比。结果表明,可降低n o x 排放2 0 。 图1 - 8 模糊逻辑控制构架图 m 图1 - 9 改进型模糊逻辑控制构架图 该策略有一定的局限性,驾驶员不同或运行工况条件不同时,车辆性能、n o x 排放等会变差,难以达到要求的目标。因此,作者又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模糊逻 辑控制器【2 2 】。如图1 - 9 所示,控制逻辑主要分为两部分:驾驶员意图预测器( d i p : 第一章绪论 d r i v e r si n t e n t i o np r e d i c t o r ) 、功率平衡控制器( p b c :p o w e rb a l a n c ec o n t r o l l e r ) 。 d i p 部分考虑的是司机加减速请求,输出司机的请求扭矩,p b c 部分考虑的是蓄 电池组s o c 的均衡,输出保证其均衡的扭矩,两扭矩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叠 加得到电动机的请求功率。此外,两个模块都考虑了n o x 的问题,因此可以侈 证n o x 的限值,但没有考虑其他排放物、发动机的效率等。 j o n g s e o bw o n 等人认为单层的模糊控制难以满足全部的行驶模式。因此, 提出了分层模糊控制的方法【2 3 1 。通过把行驶模式及其相应的能量流动的经验结合 起来,运用双层模糊逻辑控制,在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上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 表明,既能维持蓄电池组的s o c ,又能取得好的燃油经济性。 n i e l sj s c h o u t e n ,m u t a s i ma s a l m a n 等人以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 象,全面地考虑了发动机、电机、蓄电池三大部件的效率,通过模糊逻辑控钒器 确定发动机、电机的输出功率,尽量使三大部件都工作在高效率区域 2 4 】。 r i z z o n ie t a 1 等人基于负载均衡的思想提出了图1 1 0 所示的策略【2 5 】,相比于 以上模糊逻辑控制策略,这种策略更加全面,考虑的因素更多。此系统包含三个 评估器( s o c 评估器、发动机优化评估器、道路负荷评估器) 、一个模糊逻辑 控制器。结论认为,采用该种控制方式,发动机可以集中地工作在高效区,但此 策略没有考虑排放。 图l 一1 0 基于负荷均衡的模糊逻辑控制构架图 b 自适应模糊逻辑控制策略( a d a p t i v ef u z z yl o g i c ) 在传统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中,各指标的优化权重是固定的,不能随行驶环 境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行驶条件产生很大变化时,就难以满足设计的目 标。a r a j a g o p a l a n ,g w a s h i n g t o n 等人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自动根据行驶 条件调整、优化指标函数权重的方法 2 6 。作者设定的目标函数为: j = w l ( 1 1 ) + w 2n o x + w 3 c o + w 4h c 第一章绪论 四个优化指标分别是燃油效率r l ,n o x ,c o ,h c 。通过调整权重w l 、w 2 、w 3 、 w 4 ,可以改变优化目标。结果表明通过燃油经济性的微小牺牲可以获得排放性能 的显著改善。 r e z al a n g a r i 。j o n g s e o bw o n 等人提出了如图1 1 1 所示的更加全面的自适应 模糊控制策略【2 7 1 2 8 1 。作者提出了环境敏感度的概念,并基于此设计了模糊逻辑 控制策略。此智能管理系统( i m e a ) 最关键的函数关系式如下: z + z e c ,肿( 1 + s g n ( r e 。用,) ) + 瓦舢忍删+ z ,。= z 图1 1 1 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结构图 该系统包含信息提取系统( d i e ) 、道路工况识别系统( r t i ) 、模糊扭矩分 配系统( f t d ) 、s o c 状态补偿系统( s c c ) 等,可以有效地确定发动机组和电 动机组之间的扭矩分配。 e r i c s s o n 提出了1 6 组6 2 个驾驶循环表征参数,文中采用了其中的9 组作为 确定行驶工况的参数,决定了油耗和排放【29 l 。r t i ( r o a d w a yt y p ei d e n t i f i e l ) 输 入量为4 0 个道路工况特征参数,判断工况类型:低速、高速巡航、加减速等。 d m i ( d r i v i n gm o d ei d e n t i f i e r ) 判断当前车辆运行模式:启动、加速、减速等。 d s i ( d r i v i n gs t y l ei d e n t i f i e r ) 判断驾驶员驾驶风格,修正驾驶员需求扭矩。 c 模糊预测控制策略( p r e d i c t i v e b a s e df u z z yl o g i c ) 3 0 1 3 u 【3 2 】 3 3 1 如果提前预知整个驾驶循环,就可以通过全局的目标函数最优获得最佳控制 策略。通过g p s 得到未来道路信息,如交通状况、道路坡度等,可以有效地解 决这一问题。 第一章绪论 1 3 2 基于优化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不同于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基手优化的控制策略3 4 】1 3 5 3 6 1 通过一定的优化 方法,如动态规划、线性规划、优化理论等,对车辆部件功率流进行优化。优化 控制又可以分为两种:全局优化和实时优化。 ( 1 ) 全局优化 全局优化是针对整个驾驶循环,需要事先知道整个驾驶循环的信息,如道路 工况,需求扭矩等,且计算量庞大,不能直接用于实车实时控制,但可以为实时 控制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信息,本文就是以离线全局优化为基础展开控制策略研 究的。全局优化包括动态规划方法、随机动态规划方法、优化理论方法、线性规 划方法、模拟退火算法等。 a 。动态规划方法【3 7 j 动态规划的方法适合解决非线性、带约束问题,是混合动力车辆控制中进行 功率分配的最佳方法。通常取车速、s o c 、变速比作为状态变量,发动机、电动 机扭矩等作为控制变量。目标函数如下: 型 ,= 2 :【三( x ( 尼) ,甜( 七) ) 】+ g ( x ( ) ) k = 0 、n - ,i 2 = f u e l ( k ) + k t n o ,( k ) + v p m ( k ) + a ( s o c ( n ) - s o c k ) k = 0 b 随机动态规划方法网 c h a r t - c h i a ol i n 等将驾驶员的请求功率定义为随机的马尔科夫链过程,采用 随机动态规划方法求解,寻优的结果是静态反馈模式的控制规则,直接用于车辆 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c 线性规划方法【3 9 】 e d w a r dd t a r e 和s t e p h e np b o y d 提出了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的本质可以归结 到燃油效率最高。作者将燃油效率看作是非线性凸优化问题,并采用线性规划的 方法,得出了固定工况下的最低油耗,此值就是此工况的最低油耗。 d 遗传函数方法【4 0 】 m o r t e z am o n t a z e r i g h 等人提出了将遗传算法运用到混合动力车辆的能量管 理当中,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更多的优化管理方案。 ( 2 ) 实时优化 鉴于全局优化无法在实车上运用,所以很多研究者就开始考虑可以实现实时 优化的方法,在优化燃油消耗的同时,维持系统的状态。 a 基于等效油耗的实时优化控制策略 4 1 】【4 2 第一章绪论 等效燃油消耗方法就是将蓄电池组的s o c 变化等效为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 s o c 减少代表正的燃油消耗,s o c 增加意味着燃油增加,即负的燃油消耗,这 样就实现了两种不同能量源之间的统一。实时优化的目标即为等效燃油消耗量最 小。该方法的关键就在于两者之间的转换系数。 b 基于预测方法的控制策略【4 3 j 【4 4 j 基于动态规划理论,通过m i l p ( 混合整数规划方法) 对目标函数求解。m i l p 充分利用了预知的地形和道路信息,合理安排蓄电池组充放电。仿真结果显示, 基于预测的混合整数规划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燃油经济性。 c 基于解耦方法的控制策略1 4 5 r i z z o n i ,e t a 1 提出了解耦控制的方法。满足车辆驱动功率,且维持蓄电池组 s o c 状态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驾驶性能,这就是该控制方法的优化目标。此 策略优化包括静态优化和动态优化两方面。静态优化是发动机等效燃油消耗最 小,动态优化是以s o c 和车辆驾驶性能为目标。 1 3 3 基于道路工况自适应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相比于传动的内燃机车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的油耗、排放性能对道路工况、 驾驶员特性等更加敏感。 l i s ag r a h a m ,m a r t h ac h r i s t e n s o n ,d e n i zk a r m a n 等人对t o y o t ap r i u s ,ha n d a c i v i c ,h o n d ai n s i g h ta n df o r de s c a p e4 款混合动力车在5 种不同的驾驶循环中2 种温度下的燃油消耗量和排放进行了测试实验,证明了混合动力车辆对驾驶循环 的敏感度【4 6 】。如表1 2 所示。 表1 - 2 驾驶循环对燃油消耗量的影响 单位:d l o o k m 同一鞠l 不同鲁 f t pc s l a - 9 2h s l a - 9 2u s 0 6h w f c tn y c c 革z 环下最大差异 t o y o t ap d u s 4 25 84 85 13 65 73 7 s m a r tc a r5 1 6 16 26 04 18 05 0 f o r de s c a p e7 89 78 61 0 36 21 1 24 :5 h o n d ai n s i g h t 4 04 92 78 o6 6 h o n d ac i v i c4 66 o5 86 83 87 54 9 同一簟环不同车 4 9 4 0 2 4 4 2 5 2 4 5 6 5 4 9 1 噩的量大差异 第一章绪论 不同的驾驶员驱动同一辆车行驶在同一工况下,或者相同的驾驶员驱动同一 辆车行驶在不同工况下时,车辆的燃油消耗、排放会相差很大,油耗甚至可能超 过5 0 。可见控制策略对道路工况的敏感度相当之高。 根据获取未来道路信息的方式不同,可以将道路工况自适应的控制策略分为 以下两种:基于道路工况识别和基于道路工况预测的控制策略。 ( 1 ) 基于道路工况识别的控制策略【4 7 j 城市道路、城郊公路、高速公路等不同的行驶形态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驾 驶循环。对典型的行驶形态进行优化处理,得到对应的控制参数,车辆行驶时, 通过车辆状态信息,如车速、停车时间、加速度等参数对当前所处的行驶形态进 行判别,辨识出当前行驶形态与何种典型行驶形态最为相似,然后调用该行驶形 态对应的控制参数。 s o o n i lj e o n ,s u n g - t a ej o 等人提出了图1 一1 2 所示的应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车 辆的多模式驾驶控制策略【4 引。 图1 1 2 多模式驾驶控制策略 通过车速、加速度、道路坡度等信息提取出行驶形态的2 4 个特征参数,利 用h a m m i n g 神经网络判断当期形态是属于哪一种行驶形态,然后调用相应的优 化函数,实现对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 m m o n t a z e r i g h ,m a s a d i 采用模糊逻辑实时控制发动机工作点,通过辨识 的道路工况和交通信息调整模糊逻辑隶属参数,实现能量的优化控制【4 9 。目标函 数为燃油消耗、排放和驾驶舒适性,e c e e u d c ,f t p 和德黑兰城市工况三种工 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地降低燃油消耗,同时也能确保车辆的动力性能。 ( 2 ) 基于道路工况预测的控制策略的研究 第一章绪论 基于道路工况预测的方法主体思想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预测的方法。g p s 信息、g i s 信息、前车跟随系统、数据通讯系统、概率的方法等都是预测未来道 路工况的手段或方法。 a g p s 、g i s 和历史道路工况 e r i kh e l l s t r 6 m 等人采用道路数据库和g p s 信息联合获取道路坡度,提供给 优化控制策略【5 0 1 。y o s h i t a k ad e g u c h i 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导航系统的充放电控制 策略,由导航系统提供道路坡度信息以及交通状况信息,依此来确定蓄电池组充 电或是放电【5 1 | 。m u t a s i ma s a l m a n 等人在专利中提出运用3 d 地图、g p s 和车 速预测未来工况的方法【5 2 】。 b g p s 、前车跟随系统、数据通讯系统 j o h a nj o n s s o n 在文章中提出了一种前车跟随控制器【5 3 1 。利用前车行驶信息、 3 d 地图、g p s 信息预测未来工况。仿真结果显示较好地跟随前车的同时,燃油 消耗降低3 。 c 概率的方法 s h 叫ii c h i k a w a 等人针对行驶于固定线路的混合动力车辆,利用历史运行二数 据通过概率的方法预测未来出现最大概率的工况,试验证明该方法可行【5 4 】。 1 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控制策略是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控制策略存在着j 牛算 量大、预测性差、适应性差、实时与全局优化不统一等各种问题。全局优化:腔制 可以充分发挥混合动力节油减排的优势,但由于计算量庞大等原因无法用于实际 车辆的控制,而实车运用最多的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又无法充分发挥混合动力节 油的潜力。因此本文综合两类控制策略的优点,展开了混合动力控制策略的研究。 与道路工况匹配性差也是目前的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混合动力车辆的油耗 对道路工况非常敏感,同一种控制策略用于不同的驾驶循环会造成较大的油耗差 异,不仅达不到节油的效果,还可能增大油耗。城市公交车单车油耗和排放都要 高于轿车,集中运行在城市中心区域,平均车速低,怠速、加减速工况所占的的 比重大,且行驶路线固定,运行工况循环波动不大。因此,针对于城市公交车的 这种特殊运行工况,开发研究与其匹配的控制策略对发挥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节油 潜能十分关键。 本文以天津市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运行工况的特征 参数,并针对其运行工况展开了控制策略的研究,提出了综合利用全局优化和基 于规则两类控制策略的控制方法。 第一章绪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 ) 根据城市公交车线路运行的特点,分析了天津市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 的历史运行数据,提取出其特征参数并进行分析,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 提取了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的参考工况。 2 ) 针对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在交通高峰期的运行工况相似特点,提出了 一种基于道路工况的策略切换控制方法:基于提取出的6 0 0 路混合动力 公交车参考工况,离线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获取了整个循环的功率最 佳分配比;在线根据g p s 信息和道路工况观测器对运行工况的判断结 果,选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实现对车辆的优化控制。利用a d v i s o r 仿真 软件建立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的整车模型,并针对其实际工况采用礁 种不同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 相比于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燃油消耗达到8 。 3 ) 基于m a t l a b s 订u l i n k 和d s p a c e ,搭建了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 的硬件在环( h i l :h a r d w a r e i n 1 0 0 p ) 仿真测试平台,并验证了此平台的 准确性,为后续开展控制策略的实时仿真测试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平台。 第二章天津市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运行工况的分析 第二章天津市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运行工况的分析 城市公交车集中运行在城市中心区域,平均车速低,加减速频繁,其运行线 路基本固定,驾驶循环变动不大,运行工况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相似之处,而且 其单车燃油消耗和排放都要高于轿车,因此基于城市公交车运行工况的这些特点 对其展开控制策略开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章主要是通过对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运行数据的挖掘,提取其运行工况 的特征参数,并对这些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进而基于其在交通高峰期的运行:【 况相似提取出了可以代表其交通高峰期运行特征的参考工况。 2 16 0 0 路公交线路 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为环线运行公交车,总行程约为1 6 5 公里。沿途设有 2 6 个站点,共经过4 4 个红绿灯路口。具体的运行路线如图2 1 所示,由于是环 线运行,运行方向分为瞬时间和逆时针两种,本文的研究工作只是针对于其逆时 针运行工况。 图2 1 天津市6 0 0 路公交路线图 第二章天津市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运行工况的分析 2 2 运行工况的特征分析 采用本课题组研发的车载智能信息单元记录了6 0 0 路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运 行数据,包括车速、g p s 信息、发动机转速、转矩、电动机转速、转矩、蓄电池 组电压、电流j 踏板开度等。 ( 一) 车载智能信息单元介绍 车载智能信息单元采集c a n 网络数据信息,获得车辆当前的状态信息,包 括发动机转速、电动机转速、扭矩、车速、蓄电池组s o c 等等,将所有获得的 数据储存在f l a s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化设计公司合同范本
- 矿山物资采购合同范本
- 网络公司做网合同协议
- 租车跑货拉拉合同范本
- 集中供暖运维合同范本
- 网络销售培训协议合同
- 民间虚假借款合同范本
- 运输合同补充合同范本
- 软件销售兼职合同范本
- 玉石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剪彩仪式方案超详细流程
- 202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矿业工程管理与实物》真题及答案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料的燃烧第2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合理调控化学反应课件
- 发电厂继电保护培训课件
- 校企“双元”合作探索开发轨道交通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 肺癌全程管理
- 2024年考研英语核心词汇
- 信息系统定期安全检查检查表和安全检查报告
-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 质量警示卡模板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