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研究生李长春指导教师高林远 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作为基石,它 的意义首先是科学地解决了古典经济学的难题,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 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手术刀,因而使资本论成为工人阶级翻身求解放的圣 经。单方面强调建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背景,而忽略其理论背景和理论意义, 不利于全面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意义。其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简单的 实物交换作为分析起点,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以及这一规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表现形式,因而它绝不仅仅是关于原始实物 交换的理论,把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等同于原始实物交换的理论是错误的。再 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定的分配制度总是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因此, 价值的分配应该与价值的创造相适应。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价值的分 配更多还要受生产要素所有制的制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在生 产要素上还存在多种所有制,因此,既要允许按劳分配,也要允许按生产要素 参与分配,但是,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不说明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是创 造价值的源泉。生产要素只是财富生产的源泉,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因此,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不容动摇。要坚持劳动价值论,必须同否认劳动价 值论的思潮做斗争,始终坚持劳动是创造价值唯一源泉的观点,始终峰持价值 是决定价格根本因素的观点,始终坚持价值是社会和历史范畴的观点。坚持劳 动价值论并不意味着在某些具体的观点上,机械地套用马克思的思想,而必须 按照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地发展这一理论。在如何发展 劳动价值论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 趋势,重新审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问题,不能仅仅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局限 在物质生产领域,而应包括科技劳动以及某些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只有这样,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才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对现实发挥更多的解释和指 导作用。 关键词:坚持发展劳动价值论马克思 i j s e v e r a lp r o b l e m sn e e d e dt ob ea t t e n t i o no i lp e r s i s t e n c e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h em a r x sl a b o rt h e o r yo fv a l u e m a j o r :c u r r i c u l u ma n dt e a c h i n g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l ic h a n g c h t mt u t o rg a ol i n y u a n a b s t r a c t :t h em a r x sl a b o rt h e o r yo fv a l u ei st h ec o r n e r s t o n eo fp o e t i c a l e c o n o m y a sac o r n e r s t o n e ,i t sp r i m a r ys i g n i f i c a n c ei st os o l u t et w op r o b l e m so f t h ec l a s s i c a ls c h o o lo fe c o n o m i c s ,a n di tm a d em a r x i s m sp o l i t i c a le c o n o m i c s b e c a m eas c a l p e lw h i c hi su s e dt oa n a t o m yt h ec a p i t a l i s ts y s t e m a ts a m et i m e s ,i t a l s om a d ed a sk a p i t a lb e c a m et h eb i b l ew h i c hi su s e da sas p i r i t u a la n c h o rt o s t a n d e du pf o rt h el i b e r a t i o nb yt h ew o r k i n gc l a s s i ti sn o tc o n d u c i v et o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 t h es c i e n t i f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i fw en e g l e c tt h et h e o r y 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 o r y , a n ds i m p l ye m p h a s i z e o n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t i m e so fe s t a b l i s h i n gl a b o rt h e o r yo fv a l u e s e c o n d l y , t h e m a r x s l a b o rt h e o r yo fv a l u eh a du s e ds i m p l eb a r t e ra si t sr e s e a r c h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o nt h i s b a s i s ,i t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a n dd e e p l ya n a l y z et h eg e n e r a ll a wo fc o m m o d i t y e c o n o m y , a sw e l la si t sf o r mo fe x p r e s s i o n s o ,i ti sa b s o l u t e l yn o tat h e o r ya b o u t b a r t e ra n di ti sa b s o l u t e l yw r o n gt oc o n s i d e rt h em a r x sl a b o rt h e o r yo fv a l u ea sa t h e o r ya b o u tb a r t e r t h i r d l y , a c c o r d i n gt om a r x s v i e wp o i n t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y s t e m m u s ta l w a y sb et h ep r o d u c to fac e r t a i nm o d eo fp r o d u c t i o n s o ,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v a l u es h o u l db ea c c o r d e dt ot h e c r e a t i n go fv a l u e h o w e v e r , i nd i f f e r e n t s o c i o e c o n o m i c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v a l u em u s tb em o r ec o n s t r a i n e db y o w n e r s h i po fp r o d u c e r s f a c t o r , a n d t h e r ea r em u l t i p l eo w n e r s h i pf o r m so f p r o d u c e r s f a c t o ri nt h es o c i a l i s tm a r k e te c o n o m y s o ,w ed on o to n l yp e r m i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c c o r d i n gt ol a b o r ,b u ta l s o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c c o r d i n gt op r o d u c e r s f a c t o r i n b u t i td o s en o ti n d i c a t et h a tt h ep r o d u c e r s f a c t o re x c e p tl a b o ri st h es o u r c eo f v a l u ec r e a t i n g ,a n dp r o d u c e r s f a c t o ri so n l yt h es o u r c eo fw e a l t hp r o d u c i n g t h u s , w em u s tn o ti g n o r et h es c i e n t i f i cq u a l i t yo ft h em a r x sl a b o rt h e o r yo fv a l u e i fw e p e r s i s ti nt h et h e o r y ,w em u s ts t r u g g l ea g a i n s tt h ew r o n gi d e o l o g i c a lt r e n d st h a t d e n yi t , a n dc o n s t a n t l yp e r s i s ti nt h ev j e wp o i n t sa b o u t t h ev a l u eo fg o o d so n l y o r i g i n a t ef r o mh u m a nb e i n g s ,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f a c t o r so fd e t e r m i n i n gt h ep r i c ei s v a l u e ”, t h ev a l u ei sa r e a so fs o c i e t ya n dh i s t o r y p e r s i s t i n gi nt h em a r x sl a b o r t h e o r yo fv a l u ed o s en o tm e a nt h a tw es h o u l db ec o n f i n e dt os o m ec o n c r e t ev i e w p o i n t sa n dm e c h a n i c a l l ya p p l ym a r x si d e a s ,b u tc o n t i n u o u s l yd e v e l o pi t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 - 一a d v a n c i n gw i t ht h et i m e so ft h em a r x i s m t h e r ea le m a n yt h i n g sn e e d e dt ob ed o n ei nh o wt od e v e l o pt h em a r x sl a b o rt h e o r yo fv a l u e h o w e v e r , t h em a i n l yt h i n g st h a tw es h o u l dd oi st h a t ,a c c o r d i n gt om o d e m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m a i nt r e n d s ,r e f l e c t i n gt h es c o p eo fl a b o ro fc r e a t i n g v a l u e ,a n dn o t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l a b o r so fc r e a t i n gv a l u ea sl a b o r sb e i n gc o n f i n e dt o t h ef i e l do fm a t e r i a lp r o d u c t i o n , b u t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l a b o r so fc r e a t i n gv a l u ea s l a b o r si n c l u d i n g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l a b o r s ,a sw e l la ss o m e m a n a g e m e n t l a b o r s a n ds e r v i c el a b o r s o n l yi nt h i sw a y , t h em a r x sl a b o rt h e o r yo fv a l u ei sa b l et o d e v e l o p 、历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i m e sa n dp l a y sar o l ei ne x p l a i n i n g a n d i n s t r u c t i n gr e a l i t y k e yw o r d s :p e r s i s t e n c ed e v e l o p m e n t l a b o rt h e o r yo fv a l u em a r x i v 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及 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i 墨坠坌丞重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 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如因不符而 引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本人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 学校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学拥 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1 ) 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刷 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供检 索;2 ) 为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的 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有关网络上供阅读、浏览。 本人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 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一:弯长务 签字日期:刀7 年争月日 一名:施 签字魄矽年尹月二日 引言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再生产理 论、经济危机理论和分配理论,建立起了完整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揭 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统 治、建立共产主义新世界努力奋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精神武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诞生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和变化,社会主 义的诞生和发展,理论界的争鸣,都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 科学性和生命力。然而,实践在不断地发展,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前进,新的实 践和新的历史条件给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以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 课题,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给予回答。首先,资本主义世界 发生了新的变化。自1 9 世纪7 0 年代特别是“二战”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贡献越来越大,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和生产的组织方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生产更具有大型化、智能化、网络 化和全球化的特点,从而使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 点。其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经济关系与原有的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也出现了一 系列新的变化。这一系列的新变化,向劳动价值论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 论要不要“发展”和“突破”以及如何“发展 和“创新的问题就显得尤为 重要。 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教学和研究中,对要不要坚持和发展马 克思劳动价值论,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了许多宝贵的探索,也 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研究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 第一类观点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绝对科学的,不容发展和创新,发 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不符合马克思的原创意义。理由是:首先,马克思劳动 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无产 阶级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 程,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做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也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否定,必须坚持,否定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否 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就否定了科学社会主义,同时也否定了我们中国共 产党;其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但是革命的理论,同时也是建设的理论。马 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 本规律,如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按比例分配劳动量的规律等等,这些规 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是适用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的今天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并用劳动价值论来指导我们的经济改革和建设实 践。持这类观点的学者的共同之处是,只求坚持,不求发展。他们认为,马克 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了的,不容更改,否则,就将违背 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愿意,违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 第二类观点认为,必须在坚持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际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 论。理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创立的,创立的目 的主要是为了给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撑,而今天我们研究劳动价值论的目 的主要是为了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这就和马克思当年创立 科学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有着区别,因此应当结合新的实际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 论。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还认为,虽然马克思也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普遍规律, 但是,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有着巨大的差异( 例如非物质 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把生产劳动的范围加 以扩大) ,我们应当根据现时代的状况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便使其更好 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持这类观点的学者在如何发展马克思劳 动价值论方面,比较关注“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及其范围和领域以及“价值 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两个相关问题。 第三类观点认为除劳动以外的要素也创造商品的价值。持这类观点的学者 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人的抽象 活劳动。他们认为应当重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重建经济学价值论,并在 此基础上讨论财富生产和分配的问题。这类观点的典型代表是,“生产要素价 值论、“新活劳动一元价值论 和“社会劳动价值论。 鉴于国内劳动价值论教学和研究的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劳动价值 论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梳理和审视。因此,本文将围绕:( 1 ) 马克思创 2 立劳动价值论的背景和目的、( 2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和分析逻辑、( 3 )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4 ) 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 值论这四个问题进行研究。 一、关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背景和目的 每一种思想体系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历史必然性。理论的产生一 方面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另 一方面又要以前人提供的思想精华为基础。前者谓之时代背景,后者谓之理论 背景。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这一课题,只有从特定的时代和理论 背景出发,才能认识马克思创建这一理论的目的,进而才能准确地把握这一理 论的精髓,抓住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但是以往对这个问题的教学和研究中,普遍存在着重时代背景,轻理论背 景的现象,大量的教学和研究活动都集中向人们表明,马克思创建劳动价值论 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革命的理论武器,至于这一理论本身对政治经 济学的贡献则较少强调。因而使不少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劳动价值论就是 一种革命的理论而不是建设的理论,因此,当无产阶级从革命者转为建设者后, 这种理论就不再具备指导作用,而需要以研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西方经济学 为指导来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活动。同时,由于单纯地强调马克思创 立劳动价值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的实践意义,而忽略了这一理论在 学术上对解决古典经济学“难题 所作的贡献,因而更加增强了人们把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仅仅看成是一种单纯的革命理论的认识,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它对资 本主义本质揭示的真实性以及客观性则被忽视。这种“简单化”对待马克思劳 动价值论带来的后果就是,简单以革命的成败作为判定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 否科学的依据。革命成功则证明这一理论是正确的,革命失败则怀疑这一理论, 也就是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不是由这一理论本身的理论品质决定 的,而主要是由后人的实践或行动来决定的,而后人的实践或行动是否真正贯 彻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精神则往往被忽视,所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 价值论,有必要完整系统地把握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 景以及创立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 完整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准确地 认识马克思创立这一理论的目的,其关键在于,既要把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 础上的资本论看成是工人阶级翻身求解放的圣经,更要把它看成是科学剖 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学术著作。 4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 5 世纪首先萌芽于欧洲,1 6 - 1 7 世纪在欧 洲相继爆发了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欧 洲建立。从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到1 8 世纪中叶,英国资产 阶级已经稳固地掌握了国家政权,能够摆脱封建生产关系的羁绊,去发掘蕴藏 在自然、科学、工业、农业中的巨大生产力,并以其“非常革命的作用 发动 了影响整个欧洲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 飞跃。产业革命中新能源( 燃料和动力如煤、蒸汽机、电力、石油和内燃机) 和新原料( 主要是钢铁) 的广泛运用,以及新机器如詹尼纺纱机和动力织布机 的采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马克思在回顾这一革命 的历史成就时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 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技术革命的同时,“劳动”在财富增长的作用也进一步凸显出来。一方面, 产业革命使工厂制度这种新的组织方式得以产生,这种新的组织方式使得“劳 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增进财富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因为在这种新的组织 方式中,大机器的运用导致了“劳动分工 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以及劳动者熟练 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财富增加,也加速了经济 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巩固,产业资本逐渐取得主导地 位,资本对劳动剥削程度的加深,资本主要靠剥削劳动而生存。在那时,资本 家对雇佣工人进行野蛮剥削以获取高额的剩余价值率是工厂主发财的公开秘 密,资本利润的增加也大量依赖工人劳动时间的延长。 但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他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 激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周期性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二是工人阶 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后果是建立起了近代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为主体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资本家靠原始积累攫取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并将 这些生产资料变成攫取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所以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结 果,一端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端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当资产阶级彻底 战胜了封建制度以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日益突出。1 9 世纪3 0 一一4 0 年代,英、法、德等国都接连爆发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大规模的阶级斗争。 英国爆发的“宪章运动 一直持续n 5 0 年代中期,不仅提出了1 0 4 , 时工作日的 经济要求,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政治要求。在英国宪章运动爆发的同时, 法国里昂丝织工人在1 8 3 1 年1 1 月和1 8 3 4 年4 月两次举行了武装起义,1 8 4 4 年德 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也举行了起义。过去,工人群众反对资本家剥削,也曾 进行过分散、自发的斗争。但是1 9 世纪3 0 4 0 年代的工人运动发展到了一个 新的阶段。其特点是:第一,范围广阔,声势浩大。第二,工人阶级明确提出 了本阶级的政治要求。过去,他们追随资产阶级,反对自己的敌人的敌人,现 在他们是为自己的阶级利益而斗争。第三,法国和德国工人运动已经采取了武 装起义这样尖锐而激烈的斗争形式。第四,已经出现了工人阶级的政治组织, 即工人政党。上述这些情况表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第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 并开始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自身解放的伟大斗争。 产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后果是,周期性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产业革命发 生后,已经在1 7 7 8 、1 7 9 3 、1 7 9 7 、1 8 1 0 、1 8 1 5 、1 8 1 9 年多次发生了局部性经济 危机,其中后两次危机带有明显的世界性。每隔1 0 年左右就出现一次经济危机, 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深刻的内在矛盾。 总之,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经济增长的同时,迅速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发生激烈的冲突,周期性经济危机也带来了严重破坏,阶级斗争也更加尖 锐激烈,历史向经济学提出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问题,这就是:资本主 义社会向何处去7 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之前的古典经济学家早已给出过答案,在古典经济 学那里,资本主义既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又是一种公平和谐的社会利 益机制,因而是一种永恒完美的自然制度。显然,古典经济学给出的答案和当 时的社会现实已经产生尖锐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勇敢的承 担起了创兴政治经济学研究,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历史重任,并在批 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体系。 研究古典经济学就可发现,古典经济学之所以不能正确回答资本主义的历 史命运,根本原因在于古典经济学的立场和服务于资本利益的目的,但直接原 因则在于其理论基础的缺陷,即劳动价值论的缺陷。我们知道,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派中劳动决定价值思想是从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 6 人 的威廉配第那里萌芽的。配第提出了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价值的思想。亚当斯密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劳动价值论,但是斯密没 有将劳动价值理论坚持始终,其价值论是混合价值论。斯密认为,在前资本主 义社会,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决定。理由是:“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 之前的初期野蛮社会,获取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种物品 相交换的唯一标准 ,而“在这种社会状态下,劳动的全部生产物都属于劳动 者自己。一种物品通常应可购换或支配的劳动量,只由取得或生产这种物品一 般所需要的劳动量来决定。 罾但是,斯密却认为在有了资本积累( 资本同劳动 交换) 和土地私有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 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其理由是:“一旦有了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劳 动生产物就不归劳动者所有,而必须分出一部分作为利润和地租,因此一般用 于生产或取得任何一种商品的劳动量,就应在工资之外加上利润和地租。 这 样,斯密就存在着前后矛盾的两种价值理论。斯密还对市场机制商品自然 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作了分析。自然价格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由收入 构成的价格,即与生产时的工资、利润、地租的自然率之和相符合的价格,在 这个价格中没有不变资本存在的余地,只有各种收入所组成的新创造的价值。 市场价格指在买卖过程中所形成的实际价格。市场价格在受到供求比例的影响 围绕自然价格而上下波动。另一位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劳动价值理 论,并将劳动价值理论坚持始终,并以此作为整个经济学理论基础。李嘉图认 为在原始社会“物物交换条件下决定商品价值的是耗费劳动。他说:“在社 会早期的阶段,这些商品的交换价值,即决定这一商品交换另一商品时所应付 出的数量尺度,几乎完全取决于各商品上所费的相对劳动量”固。李嘉图认为 资本产生以后和土地私有条件下的价值也是由劳动决定。因为“劳动 不仅是 指直接投在商品上的劳动,而且还指投在协助这种劳动的器具、工具和工场建 筑上的劳动。可见,在李嘉图那里,以生产工具等形式存在的“资本,例如 机器、厂房和设备,它们是人类过去劳动的成果,也要创造价值,即价值不仅 。转引自:晏智杰古典经济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4 3 9 。转引自:晏智杰古典经济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4 4 0 臼转引自:晏智杰古典经济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4 4 1 嗡引自:晏智杰古典经济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4 7 6 7 要由直接投在生产物上的直接劳动时间决定,还要由投在资本生产上的间接劳 动时间决定。按此逻辑,资本也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因此,资本所得和工人所 得一样,都是劳动的报酬,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是公平的。 可见,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在理论逻辑上是有缺陷的,在同资本主义 现实经济关系上是有矛盾的。因为,第一,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回答不 了等价交换为什么会产生剩余价值的问题,第二,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解释不了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的等量资本为什么会获得等量 利润的现象。而其中的根本原因又在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没有区分劳动 和劳动力两个范畴,不知道资本与劳动的交换是如何在等价原则下进行的,也 没有平均利润率等范畴,不知道价值是如何向生产价格转化的。所以,斯密在 回答这两个难题的时候走向了收入价值论,李嘉图则回避了这两个难题,而李 嘉图的后继者穆勒和麦克库洛赫在回答这两个难题的时候则公开承认“资本等 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从而把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庸俗化了。在1 9 世纪2 卜 3 0 年代围绕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论战中,以劳动价值论破产和李嘉图学派的 解体而告终,古典经济学也最终被庸俗经济学所取代。 科学的解答这两大难题最终是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完成的。 第一,马克思在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两个范畴基础上,解决了资本同劳动交 换不能获得剩余价值的难题。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内并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 力和脑力总和。劳动力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在任何社会都存在的。 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方面,劳动者是自由的,劳动者拥有劳动力的所有 权,并且可以让渡其使用权。另一方面,劳动者除了劳动力商品外,劳动者一 无所有,既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生活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为生。因此,劳 动力就转化为了商品。劳动力作为商品,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 和价值,不过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同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比 较,有其特殊性。劳动力商品价值特殊性在于其价值就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因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是以劳动者生存为 前提的,这就需要一定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就转化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者生活资料的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能够创造价值, 并且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的预付资本 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不变资本,另一部分是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购买生 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是购买劳动力商品( 而不是劳动) 的资本,这 部分资本的价值就与劳动力自身价值即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在量 上一致,这部分资本作为货币付给工人就是工人的工资。那么剩余价值从何产 生呢?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 统一。价值增殖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了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部分多余自身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这部分剩余价值就被资本家无偿占 有了。这样马克思就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用等价交换原理解释了资本同劳动 力的交换何以能获得剩余价值,资本是同劳动力的交换而不是同劳动交换。 第二,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阐明 了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的历史过程,论证了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客 观规律,从而解决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之间的矛盾,也使得劳 动价值论更加充实和完善。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是由不变资本( c ) 、可变 资本( v ) 和剩余价值( m ) 三部分组成,剩余价值( m ) 是由可变资本( c ) 带 来的。但是,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费的资本是不变资本( c ) 和可变资 本( v ) ,二者的总价值就是商品生产费用,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费用,即成 本价格( k ) ,商品价值w = c + v + m 就转化为w = k + m 。由此,剩余价值好像不是表 现为可变资本的增加额,而是表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 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化为了利润( p ) ,商品价值 就由成本价格和利润组成即w = k + p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资本家获利程度 就要由利润率( p ) 1 即p :p :k 来度量了,这时j 剩余价值率m - - - - m :v 就转化 为p = p :k ,因为利润率是被看作利润( 剩余价值转化形态) 与总预付资本的 比率,而不是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因此它反映了总贽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的 高低主要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剩余价值率的 高低和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各个部门内部和各个部门之间 是不同的,就会形成不同的利润率,资本家为了获得高利润率,就要展开竞争。 9 首先是部门内部的竞争。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了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形成后, 同种商品便按照社会价值决定的市场价格出售。这样生产条件较好的、劳动生 产率较高的企业就获得超额利润。而每个资本家都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 超额利润,于是他们普遍改善经营管理,采用新的技术,从而使得本部门的资 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利润率就会下降。由于各个部门的竞争 都会形成自己部门的社会价值和利润率,这就必然引起利润率较低的部门和利 润率较高的部门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开始了。部门之间的竞 争导致资本在部门之间转移。部门之间的资本的转移引起了各个部门商品的供 求关系的变化。当一个部门的利润率较高时,资本家都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资 本投向该部门,使得该部门的商品供过于求,市场价格下跌,从而利润率降低, 而被撤走资本的部门,生产萎缩,商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提高,从而利润率 提高。资本就这样在部门之间不断转移,最终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因此,资本 投向任意一个资本有机构成、周转速度不同的部门,都能获得平均利润率。当 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后,商品价值( w = k + p ) 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成本价 格加上平均利润。这样马克思就解决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同价值规律之间 的矛盾。生产价格的形成也并没有改变价值规律,而只是改变了价值规律的作 用形式,商品的市场价格这时就不是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生产价 格上下波动。至此,困扰古典学派及其追随者的两大难题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 论所解决,含混不清劳动价值论被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所取代,政治经济学的革 命由此发生,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手术刀终于铸成。 另外还须看到,在经济学说史上,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并不是只有马克思 一人。1 9 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家站在小 资产阶级立场上,以本来为资产阶级辩护的李嘉图学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 剖析资本主义制度,并断言资本主义最终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他们认为既然 全部财富由劳动创造,全部财富就应属于劳动者,工人就应当享有全部劳动产 品,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富人占有了他们的劳动产品。因此他们提出了建立合 作公社的思想。在合作公社中,实行财产公有s u ,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行 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等。这些观点对于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科学共产主义的 创立都是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但这种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看到资本主 1 0 义分配制度不公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生产制度,只是一味祈 求于公平和博爱的伦理原则来实现社会变革。因此,他们的理论是不科学的, 其主张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这就表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政治经济学作为一种理 论登上历史舞台,历史赋予它的职责首先就是令人信服地解释社会经济生活出 现的重大问题,为人们提供一种认识世界,观察社会的视野和方法。马克思建 立科学劳动价值论,首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更新,解决导 致古典经济学最终破产的难题,建立能够科学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经济学 理论,进而回答当时时代提出的问题。只有在完成这一任务的基础上,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才可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道成为无 产阶级翻身求解放的理论武器。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就在于他为马 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失去这一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 论的大厦就难以建立,也就不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 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和分析逻辑 (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是分析起点,还是理论前 士日 ,疋 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中,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这一理论基本 观点的内容以及这些观点与现实关系的讨论上,而对这一理论的前提则鲜有研 究。但近年来,随着对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这一问题的研究不 断走向深入,有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作了研究。根据这些学者 的说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前提有三个,分别是:第一,实物交换,所谓 实物交换就是指在生产中没有资本参与生产,在交换中没有货币参与交换的经 济;第二,劳动以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即除了劳动之外,对其他一切用于交 换的对象都不必付出代价,这包括树上的果实、河中的鱼、森林中的野兽、土 地上的树木,等等;第三,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简单劳动,如果是复杂劳动,也 被认为可以化为倍加的简单劳动。据此,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关 于物物交换的理论,不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需要,因此,要发展马克思的劳动 价值理论,不能用所谓扩大劳动范围的方法来增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现代 商品经济的适应性,而应当在坚持劳动价值论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吸收效用价 值论的某些观点,建立一种既不同于传统劳动价值论,又不同于传统效用价值 论的新价值论。由于这种说法比传统的曲解手法新颖,而且又是在打着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旗号下提出来的,因此,一经提出,就受到理论界的注 意,特别更受到青年学者的赞同。 关于第一个前提,笔者认为,物物交换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分析起点, 而不是这一理论的前提。作为理论的分析起点,这是由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决定 了的。因为最简单的东西最容易从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价值这个概念来说, 一旦引进货币,就势必涉及价格,价格虽然比价值更接近现实生活,但却更远 离事物的本质,因此,本质只有在纯粹的实物交换条件下才能阐明。通过对物 物交换的研究,马克思揭示了商品交换的本质范畴,确立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一 核心观点。因此,我们同意物物交换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起点的说法,但 我们不同意依此为据,认为物物交换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前提的观 。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1 2 4 1 2 点,更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只适合简单的实物交换而不适应现代商品交 换”的说法。因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虽然是以实物交换为分析起点,但 马克思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分析了价值形式的发展历程,即简 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如何发展为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 形式的。在揭示出货币的本质后,马克思又进一步研究了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 职能以及货币流通规律。马克思在对货币职能的研究中,还通过对价格这一范 畴的分析,说明了价格和价值的关系,最后通过对价格和价值运动关系的考察, 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所以,虽然物物交换是马克思劳动价 值论的起点。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的绝不仅仅是简单商品经济的规律和原 理,而且也揭示现代商品经济的规律和原理。 关于第二个前提。马克思在揭示价值这一概念时,分析的起点是简单的物 物交换,在物物交换中,交换的产品是劳动和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自然 力是不需要通过价值交换的途径来索取报酬的,因此自然力当然是无偿使用 的。但是,我们不能把自然力无偿使用混同为物质生产要素的无偿使用,并进 而把物质要素无偿使用视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假定。因为,在马克思的后来 的分析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有成本的,都要通过商品交换的途径得到实现。 不同的只是,劳动力的成本是由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再创造出来的,而其它生 产要素的成本是由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在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 物质生产要素不能创造价值。弄清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搞清楚“价值 的本 质。笔者认为,经济学研究价值,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揭示决定人们交换行为的 规律。既然是研究人们的交换行为,那么,价值这个范畴,就只能是反映人与 人之间关系的范畴,就不能包含任何物的因素。因此,当两个所有者在市场上 交换产品时,他们唯一需要做的是,我的付出是否得到了等价的回报。而这里 的付出,就是他们的劳动付出和购买生产要素的成本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