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西方先锋派合唱艺术的表现特征.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 几年前,曾读到我国合口昌学鼻祖马革顺先生的一篇文章西 方各时期合唱作品的主要表现特征。在这篇文章里,讲述了从文艺 复兴时期到现代时期各个阶段合唱作品的主要表现特征。在讲述有关 现代时期的表现特征时,几乎没有涉猎到“二战”后先锋派合唱音乐 的表现特征。因此,文章最后,马先生是这么说的:“对现代合唱音 乐的研究,在我国还是合唱艺术领域中最贫瘠的一个地带,有待于我 们早日去进行探索、开掘。”基于这一点,作者就萌发厂想了解,并 想去研究有关先锋派合唱音乐的念头。但是,关于专门论述先锋派合 唱音乐的资料,包括论文和论著等很少,尤其在我国有关这方面的出 + 版物几乎还没有。因此,就只好从有关西方现代音乐的文章或论著中 去搜寻资料。只要有一点点关于先锋派合唱音乐的内容,作者就如获 珍宝地记录下来。后来,得到了导师周跃峰教授提供的一部分谱例。 然后又在中央音乐学院资料室里找到了很多有关先锋派合唱音乐的 外文谱例及其说明。这样,通过各种途径得来的资料,经过不断地分 析、总结、然后得出结论,再经过不断构思、整理、修改、定稿,文 章总算完成了。在文中,基于先锋派合唱音乐与传统合唱音乐完全是 不同的两个方面,因此,无法从传统音乐的基本要素诸如力度、速度、 节奏、调性、曲式、复调、和声等方面来论述先锋派的合唱音乐。在 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从合唱学的角度来分析现代先锋派合唱音乐的 表现特征及其出现的原因。但是,本文还只是对先锋派合唱艺术的粗 浅认识,肯定存在有不端之处,望请专家们批评指正。 第一章概述 1 1 先锋派合唱艺术的界定 “先锋”一词本来是军事或政治上的常用词汇。2 0 世纪初,美 术界未来派画家塞维里尼写过一篇先锋绘画的文章。从此,“先 锋”一词逐渐渗透到艺术领域。音乐上先锋观念的形成可追溯到1 4 世纪法国的“新艺术”。“新艺术”由于与当时的古艺术之间在理论、 作曲技巧和音乐风格上存在着诸多不同,出现了新的记谱方式等一些 新的现象,这些新现象在当时来说可谓之“先锋”。文艺复兴时期欧 洲尼德兰乐派复调技术的极端发展也可以说是当时音乐革新的“先 锋”。瓦格纳和德彪西等人也都自认为或被认为是时代的“先锋”。尽 管从欧洲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巴罗克到古典主义,从浪漫主义到“十 二音”音乐,音乐不断发展变革,但是,真正彻底的音乐“革命”是 在“二战”以后才开始的。“先锋派之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才随施托克豪森、布莱兹等人而进入音乐用语,直到那时才可能谈论 先锋技巧,包括总体序列主义、电子手段、新的声乐与器乐资源、 随机作曲等等。” 因此,先锋派音乐通常还是专门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的 新音乐。新音乐即是指在技术和表现上采用了与传统音乐形式根本对 立的手法的艺术探索。因此,它不包括按照传统技术手法创作的音乐。 引自西洋音乐的风格- 9 流派,人民音乐出版社,19 9 0 年,第1 6 1 页。 先锋派不是单指一个艺术流派,而是泛指时间上有先后,形式上有差 别,甚至观点上有对立的多种艺术派别。先锋派合唱艺术即指“二战” 后新音乐中的新合唱艺术探索。 1 2 先锋派合唱音乐的发展概述。 2 0 世纪是音乐革新的世纪。先锋派合唱音乐艺术的创新其实在 “二战7 前已开始萌芽。勋伯格( 1 8 7 4 一1 9 5 1 ) 提出了“音色旋律” 的思想,认为不同乐器先后发出同一个单音,可以产生类似旋律的效 果。如他的作品五首管弦乐曲中的第三首。这种“音色旋律”的 思想后 x 物。他们不仅在器乐创作方面进行了新的偿试,而且在声乐尤其在合 唱艺术方面做出了大胆的探索。梅西安( 1 9 0 8 一,法国) 俗有“现代 音乐之父”之称。作有合唱曲五首带迭句的歌曲,这首作品围绕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故事主题而作。另有合唱与管弦乐曲耶 稣基督的变容( 1 9 6 5 ) 。梅西安的合唱作品风格既具有传统性,又具 有现代性。他开辟了现代先锋作曲风格,同时又夹有传统的风格特征。 布列兹( 1 9 2 5 一,法国) ,梅瓶安的学生,是威伯恩以后序列音乐最 重要的代表人物,被称为“音乐科学家”。没有主人的锤子( 1 9 5 4 ) 是他有关先锋合唱音乐的代表作,它为女低音和六件乐器而作。施托 克豪森( 1 9 2 8 一,德国) 也曾师从梅西安,其音乐创作以威伯恩式的 音乐为起点,把音乐序列的原则扩展到节奏、音色、力度等方面,从 而达到整体序列主义,并把偶然音乐与其相结合形成自己特有的创作 风格。与先锋合口昌有关的作品有青年之歌( 1 9 5 6 ) 、四方( 1 9 6 0 ) 、 瞬间( 1 9 6 1 ) 、音准( 1 9 6 8 ) 等。斯托克豪森创作的花样很多, 他总是在为每一部新作品寻找新的表现方法。他曾说:“我要求作曲 家的,第一是发明,第二是自我惊讶。”他尽力创造新的音响世界 和表现方式,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凯奇( 1 9 1 2 一,) 是美国先锋 派音乐的中心人物,偶然音乐的代表。跟人声有关的作品有方塔娜 混合曲( 1 9 5 8 ) 。这部作品现在有三个版本,其中二个版本都跟人声 有关,把人声作为一种音响使用,它是人声与器乐相结合的偶然性作 品。潘德雷茨基( 1 9 3 3 一,波兰) 作有合唱大卫赞美诗( 1 9 5 8 ) 、 引自钟子林编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 9 l ,第1 6 2 页。 颂神歌( 1 9 5 9 ) 、圣路加受难曲( 1 9 6 6 ) 、晨祷( 1 9 7 1 ) 等合 唱作品。在合唱作品中,他追求新的音响,使用了音块和滑音,合唱 队中发出如嘶嘶声、喊叫声、笑声、耳语声以及莺复呤唱等,把各种 风格从格里戈里圣咏直到最新的音响实验都混合在一起,形成潘 德雷茨基的特有创作风格。利盖蒂( 1 9 2 3 一,匈牙利) 的人声合唱作 品主要有:探险( 1 9 6 2 ) 、安魂曲( 1 9 6 5 ) 、永恒之光( 1 9 6 6 ) 等,他追求乐器音响与人声的完全混合,人声所唱的歌词不再具有语 言的含义,音乐是跳跃的,被割断的。贝里奥( 1 9 2 5 一,意大利) 的 主要贡献在于对人声的独特处理。作有面容( 1 9 6 0 ) 、环绕( 1 9 6 1 ) 等跟人声有关的作品。在作品中,他把人声作为特殊的音响材料来处 理。与利盖蒂样,歌词在他的作品中没有实义,辅音和元音被拆开 作为音响材料使用。 在5 0 一7 0 年代,除了上述作曲家在新合唱创作方而有一定的影 响外,还有像诺诺、亨策、克拉姆、巴拉克、布索蒂、格洛波卡尔等 作曲家在推动新合唱音乐创作方面也都有一定的影响。5 0 一7 0 年代 是新人声音乐创作的高峰期。8 0 年代以后,由于这些音乐难为大众 所接受而逐渐受到冷落,创作也随之降温。虽然从8 0 年代至今仍有 作曲家( 包括我国一些受西方影响的作瞳家) 从事新合唱音乐的探索, 但是成不了大气候,当代真正的主流合唱音乐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合唱 音乐,先锋派合唱音乐只是零星点缀而已。 第二章先锋派合唱艺术的主要表现特征 2 1 非协和性音响占主导地位 如果回溯人类音乐文明史的话,我们知道由远古时代的噪音进化 到乐音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不断地,人类又在乐音体系中发现了 协和、半协和与不协和的音响区别,于是以这个体系为主体的音乐史 持续了千年之久。直到2 0 世纪2 0 年代十二音体系的出现,彻底解放 了不协和音体系,但音乐创作还仍然在以乐音为主体的体系中徘徊。 在传统的合唱作品中,总是离不开音程或和弦式的纵向结构,很少存 在其它非音程或非和弦式的音响纵向结构,并且总是力求整体音响上 是和谐的,尤其在作品中的重要位置的音,如一些长时值的音、结束 的音上,特别要追求谐和、悦耳的音响。合唱音乐在流动的过程中, 其运动轨迹大多是从稳定开始,到不稳定过渡,再解决到稳定。其中, 不谐和的音响只是短暂的,如级进中的经过音、辅助音、先现音性质 的和弦外音,终止前的不协和的属七和弦等,但这些很快会进入到谐 和状态,并以谐和状态结束。因此,传统的合唱作品,其总体的音响 感觉总是谐和,悦耳的。但是,先锋派的合唱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合唱 音响构成模式,追求尖锐、刺耳的音响,这l h b - 协和的音响是先锋派 合唱艺术的一个显着特征。 2 1 1 音块在合唱作品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理论里,按照三度关系排列起来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 的结合构成和弦。“如果音之间的音程距离小于三度,那么这样的三 个或更多的音就构成了音块”( 也叫音簇、音丛、音串或音群) 。它 不突出个别音的重要性,而是强调一群音的整体混响效果。最先使用 音块是在器乐作品中,如美国作曲家考威尔( h e r r y ,c o w e l l ,1 8 9 7 1 9 6 5 ) 在他的钢琴作品马瑙瑙的潮水( 1 9 1 2 ) 中最早使用音块。 又如巴托克( 1 8 8 1 ,匈牙利) 在1 9 2 6 年作的钢琴奏鸣曲中也 用了音块。如果用传统的钢琴弹奏方式是很难胜任音域跨度超过八度 以上的音块演奏的。因此,这必须采取用手掌的侧面,前臂或借助其 它工具来弹奏音块。“二战”以后,在先锋派的音乐中,音块使用频 繁。如潘德雷茨基的广岛受难者的哀歌( 1 9 6 0 ) 、利盖蒂的大气 层( 1 9 6 1 ) 等到作品都使用了音块。 5 0 年代以后,音块被先锋派作曲家们用在了合唱作品中。在传统 的合唱作品里,连续使用1 2 个半音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这在先锋 派的合唱作品里已是司空见惯。意大利作曲家诺诺( l u i g i ,n o n o ) 是在合唱作品里使用音块的代表人物。如他的合唱作品中断的歌 ( c a n t o s o s p e s o ,1 9 5 6 ) 、大地与伙伴( l at e r r a el a c a m p a g n a ,1 9 5 7 ) 、狄朵的合唱( c o r id id i d o n e ,1 9 5 8 ) 中频繁使 用音块。其中狄朵的合唱共有3 2 个声部,分别由女高、女低、 男高、男低各8 个声部组成。见谱例1 。 摘自童听编著:现代记普法教程* 湖南文艺出版社,2 0 0 3 年,第9 页。 种密集的半音关系的音加上够强的力度会形成一种极不谐和、尖锐刺 耳的音响。这种音响正是表达一种欲要爆发却很难爆发的情感所需要 的,在这里别有一番; i 雾摹i i 毫;季三ii 茎二要i 霉鬻? ? 不;木囊薹援蓁耋羹著蕊荐实羹鬻鎏= 嚣 妻醛薹薷葡销鬟i 趔强;舀匝攀差墓慧题蠢爵丢鍪:若掣洒篓莩爵1 = _ 譬崮鍪譬扣- 在大概的音高上唱出的声音之 间就没什么区别了。其实,这里的说与唱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即唱的 声音必须在一定的音量和音高上保持住,而说的声音并不要保持住一 定的音量和音高,而是要求声音逐渐消失,并且在语调上的变化也较 多。 在先锋派作曲家文科格洛波卡尔为三个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写的 道路中也运用了带音高的说话声。见谱例1 0 。 谱例1 0 谱中的1 6条直线分别代表1 6 个不同的合唱声部。其中“厂、” 为保持音记号,“l ”表示短的突然喊出的声音j “+ 表示闭 嘴唱出的音高起伏波动的声音记号。在这里,带音高的说与用大概的 语调唱之间的区别已经是微不足道了。 波兰作曲家 x 谱例3 l a - s o - 在这一段里,女高。、女高。、女高。、女低,分别演唱长时值的c 、 6 d 、“b 、“e 四音( 五线谱里粗平行线用来表示该位置音符时值的长 短) ,这四音所构成的和弦就是一个省略五音的九和弦:c 6 e 一( g ) 6 b 一6 d 。这个九和弦在这里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写作手法进行配置, 不但没有对七音或九音进行解决,反而让女高。和女高:两个相同音 色的声部分别演唱c 和6 d ,这种同一音色所构成的半音关系明显会产 生一种极其尖锐的音响。这种由九和弦或十一和弦构成的块状和弦在 这部作品的其它段落中也频繁使用,这构成了这部作品的显着特征。 美国当代作曲家g w y n e t hw a l k e r 曾写过1 0 0 多部合唱、交响乐 作品,其中合唱作品a n h o u rt od a n c e 第一乐章( ( k e yr i n g 从头至尾几乎是由七和弦构成的。见谱例4 。 谱例4 t j 。 1 w h e n m yg r a n d f a t h e r w a s v e r yo ld。too n es m a l lr o o m c o n f i n e d 一 t ,r e c i t e d o n p i t c h 掣w h e n m y 擎a n d f a e h 靠w a sv ery。ldto。nes m a i it o o l 3 n c o n f i n e d 一 i ,r e c i t e d o n p i t c h 髻w h 。yg ,。d f a m 。,。i y 。一乙:。二。l l 一。c + o r l - 。 。d 一 聋r e c i t e d 口“p i t c h 、 lrri r l m m yg r a n d f a t h e r w a s v e r yo ldtoo l l es m a l lr o o m c o l a f i n e d 一 _ _ , t 7 ,_ e j j 一 。1 。0ii 奎墨兰 ;。套一9 谱例5 j ( u n a “r m l 。 b t r i h u t :2 3 。 这一句第- - d , 节第二拍中,由g 一6 a c d 构成的和声关系可以 理解为一个省略三音和七音的十一和弦,即g 一( b ) 一d 一( f ) e a c 。这一和弦连续使用,并以这极不协和弦结束全曲。这种以极不 协和和声关系占主导地位的音响正是先锋派合唱音乐的一个重要特 征,也显现出先锋派作曲家对传统合唱音乐的强烈抗议和挑战。 2 2 新合唱音色 进入2 0 世纪以后,追求新的音色成为作曲家创作的一个重要方 面。在器乐作品中,很多作曲家使用了各种可以发声的器械、物品诸 如汽车零件、链条、铁皮等。在有些作曲家的作品中,音色甚至代替 了传统音乐的旋律与节奏所处的地位。美国先锋派作曲家e - 卡特的 谱例5 jt “r m l 。 b t r i h u t :2 3 。 这一句第一小节第二拍中,由g 一6 a c d 构成的和声关系可以 理解为一个省略三音和七音的十一和弦,即g 一( b ) 一d 一( f ) e a c 。这一和弦连续使用,并以这极不协和弦结束全曲。这种以极不 协和和声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紫雾国霉睡填麓妣岁吼鍪塑鍪离装 南j 罕皂鑫篆不在曩篓堇嘞粪帚饵史蔼强萋f 影乙心为主体的体 系中徘徊。 在传统的合唱作品中,总是离不开音程或和弦式的纵向结构,很少存 在其它非音程或非和弦式的音响纵向结构,并且总是力求整体音响上 是和谐的,尤其在作品中的重要位置的音,如一些长时值的音、结束 的音上,特别要追求谐和、悦耳的音响。合唱音乐在流动的过程中, 其运动轨迹大多是从稳定开始,到不稳定过渡,再解决到稳定。其中, 木管四重奏练习曲( 1 9 5 0 ) 第七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作 品在一个音或一个和弦上作色彩、力度、速度的变化而展开乐思。在 声乐作品中,有些作曲家用人声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并要求发出嘘 嘘声、嘶嘶声、喘气声、哭笑声、耳语声等各种声音效果。在独唱方 面,如前面所述的,勋伯格( 1 8 7 4 1 9 5 1 ) 的独唱作品月迷彼埃罗 ( 1 9 1 2 ) 中采用了介于说与唱之间的音调,其旋律走向根据说话的语 调构成。在贝尔格的沃采克中出现了配有音乐伴奏的说话段落, 如其第三幕第一场开始处女主人公玛丽朗诵时配上音乐。在合唱方 面,追求新的人声音色成为“二战”后先锋派作曲家的一个新的探索。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l 、音色代替旋律。2 、挖掘新的人声。 2 2 1 音色代替旋律展开作品 斯托克豪森是德国最为成功的先锋派作曲家之一。在他的合唱作 品音准中只有一个和弦,但是作曲家通过各种音色及歌词的变化 处理而使整个合唱曲别有一番风味。见谱例6 。 谱例6 6 个声部 2 十女高音和1 个女中音 ! 羁高富都! :、互低音 这是一首由一个九和弦构成的六声部歌曲。6 个声部由2 个女高 音、1 个女中音、2 个男高音和1 个男低音构成,每个声部都可演唱 不同的音,芽从第一音到其它音根据“曲式设计”来变化。在表演形 式上,要求6 个演唱者从隐藏的麦克风里发出6 种不同的电声音色: 一个领唱过后,其余的人逐渐跟着合在一起,直到出现新的领唱。时 间持续长达7 5 分钟。这样,和弦中起主要作用的主音在不断变化, 以致和弦的平衡也不断被打破,从而形成不同的合唱声音色彩。 同样地,奥籍匈牙利作曲家利盖蒂在为混声1 6 部合唱而写的永 恒之光( l u xa e t e r n a ,1 9 6 6 ) 中,开始一段音乐只一个f 1 音,但是 通过各声部的音色及节奏的变化而展开,使音乐连绵不断,似一束真 正的光射向远方。见谱例7 ( 只节选了开始段中的八个声部) 。 谱例7 在诺诺的作品大地与伙伴中也使用了类似的手法发展作品。 见谱例8 。 上谱霎m 鏊雾i 誊舔瓣糕答籍橘蔷衙稽港嶷灞葡粤蔓鬟登一罄羹爵 毳茏斟霪j 期雾翻碰剥扣巴卿鬻塑烈疆羹凌犁篇颦鬻冀涮鐾耘芒鼍 譬j 蛮蛙璀曼熏一孚 熏 i 雾摹i i 毫;季三ii 茎二要i 霉鬻? ? 不;木囊薹援害囊羹著蕊荐实羹鬻鎏= 嚣 妻醛薹薷葡销鬟i 趔强;舀匝攀差墓慧题蠢爵丢鍪:若掣洒篓莩爵;i ; 譬崮鍪譬扣- 在大概的音高上唱出的声音之间就没什么区别了。其实 ,这里的说与唱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即唱的声音必须在一定的音量和 音高上保持住,而说的声音并不要保持住一定的音量和音高,而是要 求声音逐渐消失,并且在语调上的变化也较多。在先锋派作曲家文科 格洛波卡尔为三个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写的道路中也运用了 带音高的说话声。见谱例1 0 。谱例1 0 谱中的1 6 条直线分别代表16个不同的合唱声部。其中“菱熏”为保持音记 号,“l”表示短的突然喊出的声音j“+表示闭嘴唱出的音 高起伏波动的声音记号。在这里,带音高的说与用大概的语调唱之间 的区别已经是微不足道了。波兰作曲家 x 如,在合唱作品大卫赞美诗( 1 9 5 8 ) 、路加受难曲( 1 9 6 5 ) 中, 要求合唱队也要发生如嘶嘶声、喊叫声、笑声、耳语声以及重复呤唱 等非旋律人声,把格里戈里圣咏的旋律与新的人声音响混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音响效果。法国作曲家布莱兹在根据勒内夏尔 的诗所作,供女高音、女低音、女声合唱和乐队表演的康塔塔新婚 的面容( 乙e v i s a g e n u p i a l ,1 9 5 1 ) 中应用了合唱队的说自、说话的滑 音、叫喊声和耳语声。近年来,捷克前卫作曲家v e r o s a v n e x 表示极限最低音。粗折线“”表示音延长后即向下滑然后再 向上滑。“一”表示数声部卡农式的演唱并无限延长。 上述这些非歌唱性的人声在合唱中的广泛运用已经成为现代先 锋派合唱艺术的一。个显着特色。这种非旋律的人声不断地为现代传统 的合唱作品所采纳,但只是偶尔用来点缀而已,并没有大量使用。 2 3 歌词的特殊处理 在传统的合唱作品里,不管是汉语还是外语,一般都要求强调元 音色彩,辅音只是一带而过;单字或词组一般不分裂到不同的声部处 理( 汉语单字不可能分裂) ;并且总是要求咬字吐字清楚,以便表达 一定的内容和意义。在作为单音节语言的汉语中,要求咬字吐字字正 腔圆,“声母( 字头) 准而紧,韵母( 字腹) 长而润,收声( 字尾) 齐而清。”必在外语中,。傲认为,演唱时有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1 、 遇有在音节上呈一字多音的进行时,要防止在演唱过程中随 意改变元音色彩及口腔状态。 2 、 如果是长元音收尾,则要求一音到底,不可以随便改变口形。 3 、 字、句的尾音中最后的辅音均要在尾部用极短的时值一带而 过,在合昌中尤其要防止尾部辅音收音时出现参差不齐的现 象。 4 、 所有复合元音均需混合成型,不需要过程。 5 、 遇有像声字时( 尤其是后面有鼻辅音以及o n g 等) ,应迅速 进入鼻腔状态。 摘自杨鸿年著:童声合唱训练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0 2 ,第1 5 6 和1 90 页 这些要求不仅适合外语( 尤其是英语) 的演唱,而且适合汉语的 演唱。但是,一些先锋派的作曲家为了打破传统的歌词使用观念,在 合唱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对歌词做了特殊的处理。 意大利前卫作曲家诺诺的合唱作品大地与伙伴是对歌词进行 特殊处理的一个典型例证。见谱例1 2 。 谱侈01 2 诺诺大地与伙伴( l a1 、e r r ael ac o m p 3 卸。) 歌词“t e r r a ”和“n e r a ”本是两个独立的单词。但是,在谱中 却被按音节分割在不同的声部演唱( 歌词的排列线路用虚线标出) 。 譬如双音节词“t e r r a ”在女高声部中分别分配在不同的四个声部: 女高。用a 2 音唱“t e r ”,然后女高。用b 2 音唱“r a ”,女高。用8 9 2 音唱 “r a ”,接下去女高。用6 b 2 音唱“r a ”。下面的女低音部也是用不同的 三个声部来唱分割的“t e r r a ”。同样地,诺诺在为独唱演员、合唱队 和大型乐队写的中断的歌( c a n t os 。s p e s o ,1 9 5 6 ) 中,在最后乐 章将歌词按照音节分离后用于不同声部。其狄朵的合唱也使用了 类似的歌词处理手法。见谱例1 。这种把歌词分割开来而置于不同声 部演唱的创作手法,完全抑制了歌词表达内容和意义的作用,它只是 借助于元音和辅音的色彩来创造情绪一r 卜的“意境”。通过这种手法, 歌词只是作为音乐的声音材料,声音色彩完全取代了歌词的具体内 容。 贝里奥是战后意大利具有国际影响的先锋派作曲家,被称为“新 人声音乐”的代表人物,对人声的处理十分独特,他尤其对语言学有 颇深的研究。在他创作的人声音乐里,不求词意,但求音调,而音调 又是非歌唱性的。在他的作品里,不管歌词是否拆开使用,都将歌词 作为纯粹的音响材料使用。如在他的作品面容( v i s a g e ,1 9 6 0 ) 中, 除了一个单词“p a r o l e ”被清楚地发音以外,其它歌词都被拆裂开来, 无法看到完整的歌词,当然也无法听清楚任何有实义的言语。又如在 他的作品圆圈( c i r c l e s ,1 9 6 0 ) 中,采用了美国诗人肯明新 ( e e c u m m i n g s ,1 8 9 4 1 9 6 2 ) 的诗歌,但诗歌没有被清楚地叙述出 来。相反,单词中的元音和辅音都被拆开。歌词的音调和实义,说与 唱环来绕去。见谱例1 3 ( 只摘选了女高声部) 。 谱例1 3 斯托克豪森在他的青年之歌( 1 9 5 6 ) 中,他随意调整了音节、 词、句。在这部作品中,除了元音外,他把辅音也作为一种单独的发 声材料。这种把辅音作为独立的音响材料的歌词处理手法是斯托克豪 森的创造。这在传统合唱作品中是不可思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 先锋派作曲家试图在合唱作品里对歌词进行各种各样的独特处理。这 种对歌词的非常规处理手法已经成为先锋派合唱艺术创作的一个显 着特征。 2 4 电子手段在合唱艺术中的运用 “一切用电子手段制作或处理而产生的音乐都可以叫做电子音 乐。”电子音乐是“二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结果。它的发展经 历了三个阶段:录音带音乐( 1 9 4 8 年起) 、合成器音乐( 1 9 5 5 年起) 和计算机音乐( 1 9 5 7 年起) 。法国和德国在电子音乐的创作方面几乎 同时迈出了第一步。皮尔谢菲尔( p i e r r es c h a e f f e r ,1 9 l o 1 9 9 5 ) 和施托克豪森分别是法国和德国电子音乐的开创者。电子手段在合唱 中的运用始于施托克豪森。 2 4 1 通过电子手段改变合唱声 施托克豪森于11 9 5 6 年创作了青年之歌,在这首作品中,他录 下了一个男童说唱歌词的声音,然后通过电子手段分解、变形、拼接、 重迭、最后形成合唱声。在合唱声中,有嘁喳声、喊叫声、卡农式的 说话声和歌唱声,这些人声并与电子音响相结合形成十分奇特的音 响。诺诺曾为女高音和磁带而作的被照亮的大楼也是首电子手 段与合唱人声相结合的作品。作品中,合唱声经过了特殊处理并与电 子音响相结合后音乐强而有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劳动者对剥削者的 不满和抗议。美国现代先锋派作曲家t u k k at i e n s u u 在为男声合唱 和磁带音乐而作的托可( t o k k o ) 中,合唱声渗入磁带音乐,音响 奇妙异常。见谱例1 4 ( 只摘选了一小段) 摘自童昕编著现代记谱法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2 0 0 3 ,第q3 面。 谱例1 4 上谱中,四行五线谱为男声四部合唱,下面的“t a p e ”方框为磁 带音乐的记谱,它是预先设计和制作好的电子音响,力度和音量由现 场的音响师来控制。谱中磁带音乐伴随合唱声的力度变化而渐弱,最 后消失,然后爆发出强有力的纯人声男声四部合唱。 贝里奥也曾把人声与电子音响相结合做过偿试。如他的作品面 容中各种人声从哭到笑,从喘气到尖叫,从模仿特定语言的音调变 化到患有“失语症”等,都是经过电子音响的处理或配合下而成的。 美国当代作曲家雷斯列巴塞特( l e s l i eb a s s e t t ) 在为混声四部合 唱与磁带音乐而作的集结( c o l l e c t ) 中,用磁带音乐来配合合唱 而产生十分奇异的音响效果。见谱例1 5 。 a t 谱例1 5 b 棼薹薹兰匡圣重量季季至至垂善 l 1 妒昏要茎雪莲薰至垂薹茎雾萄趔鲁彗 ,= = = = = 一;= :,= = = = = = 一 印= = = ,2 在这个作品中,要求有录音师现场控制录音带音响的力度,以致 与合唱声达到一定的平衡。并要求播放设备有两个声道,以致产生立 体的音响。产生不同声音的两个音箱也应分别放在合唱队的两侧,以 便使听众产生一种方向感和空间的幻想。 2 4 2 通过电子手段模拟合唱声 1 9 7 6 年,法国作曲家布莱兹在巴黎领导创立了“音乐声学协调研 究所”( t r c a m ) ,用于实验和研究现代作曲技术。研究所成立之后不 久成为了欧洲电子音乐的中心。在2 0 世纪8 0 年代这个研究所开发出 了一系列的声音合成器,模拟各种乐器声与人声。研究所研制的“圣 歌”( c h a n t ) 系统根据人声的声波原理模拟出了十分逼真的“人声”, 然后根据不同声波的“人声”再合成为“合唱声”。一次,“圣歌”系 统在一架钢琴伴奏下演唱了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一个唱段。前来 参观的法国前总统蓬皮杜夫人被“圣歌”系统发出逼真的演唱效果所 折服。现在,全世界的声学研究界一直在开发研究人声的模拟设备。 不过,咬字吐字一真是这个课题的难点之一。 2 5 新的合唱记谱法 在先锋派作曲家的合唱作品里,使用了一系列传统合唱作品里所 没有的或与传统合唱作品不同的记谱方式和记谱符号。归纳起来可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综述所用的记谱方式或符号。 2 5 1 音高的特殊表示法 ( 1 ) 不确定音高的表示法 不确定音高的记谱形式在先锋派的合唱作品里十分常见。与传统 记谱法一样,不确定音高的音可记在三线谱或一线谱上,也可以记在 五线谱中。如果记在五线谱中,有时仅用符干表示,即由符干顶端在 五线谱中的位置指示出音高的大致位置。见例1 6 。有时用“琶”形 或菱形符头来表示不确定音高的音。见例1 l 。 1 谱例1 6 粒蓦擎 在奥籍匈牙利作曲家利盖蒂的作品探险( a v e n t u r e s ,1 9 6 2 ) 中,有一个片断由一个女高音、个女中音和个男中音三个声部组 成。其中用一线谱记谱的音符都是表示不确定音高的音。见谱例1 7 。 谱例1 7 ( 2 ) 极限音高表示法 在现代音乐创作中,要求乐器或人声演奏( 唱) 出尽可能高或尽 可能低的音,叫做极限音高。极限音高在人声中,一般无法标记出国 定音高,因为不同的人声所能唱出的极限音高是不同的。最常见的极 限音高用三角形符头表示,符头分空心和实心两种,符尾与传统记谱 法一样。不过,极限音高的符尾在三角形符头的中间,而不是在旁边。 见谱例1 1 。 当然,不同的作曲家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作品里赋予以上 符号不同涵义。比如,可能会有作曲家用三角形符头来表示不确定音 高的音,而用“x ”形表示极限音高或其它音乐材料。但是,以上的 表示法是最常见的两种特殊音高记谱法。 2 5 2 时值的特殊表示法 在先锋派的合唱作品里除了使用传统记谱中的圆形符头外,还使 用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形状的符头,并通过符头的大小来表示单个 音符的时值长短,如符头越大时值越长。这时音符的时值没有绝对的 精确度。只能靠演唱者大致掌握,或借助作曲者在谱上的文字说明。 见谱例9 。 当音符时值无确定地较长时问延长时,通常在符头后面用一条水 平直线来表示。水平线的长度即是音符的时值。如下谱中第5 、6 小 节所示。有时在水平线上标注出音符持续的时间,没标时问的一般由 演唱者控制大致的时值。见谱例3 、5 、1 7 和谱例1 8 。 谱例1 8 l 郭文景戏 2 5 3 图表记谱法 图表谱是先锋派作曲家常用的记谱方式。它是一种指示性的图 谱,它常常不能表达明确具体的音乐元素,只能为音乐作品做大致的 指示性描绘。它常常采用图形或图案来记谱,有时在谱中也使用传统 的记谱符号。不确定性是图表记谱法的最大特点。因此,图表法常常 与偶然性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为演奏 唱) 者进行二度创作提供 了宽松的空间。图表谱除常常用于器乐作品中之外,也偶尔用于声乐 作品之中。 在先锋派的作曲家中,意大利作曲家西尔瓦诺布索蒂是最喜好 把音乐的任何一页变成一种图表设计的作曲家之一。如他为1 2 个男 声写的西西里人( s i c i l i a n o ) 的后半部分。见谱例9 。其中十二 个声部就用不同方向的直线来表示,真像一幅富有想象力的图画。如 果从传统合唱的观念来看,这段音乐在音高、协调以及平衡等方面还 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这正如作曲家本人所说的“混乱的和无法控制的, 像一块藏着成堆蚂蚁的石头。”然而,这正是作曲家所追求的那种效 果性的音乐精神,而不是追求那种过于精确的音乐要素。 文科格格波尔卡( v i n k oo l o b o k a r ) 为三个合唱队和管弦乐队 写的道路( v o i e ) 之中的合唱段落也是用图表的形式记谱的。其 中十六声部分别用1 6 条直线表示,并且每条直线上都标有各种要求 的演唱符号。见谱例1 0 2 5 4 各种非常规演唱方式的记谱 ( 1 )诵唱的记谱 诵唱即是半诵半唱或时唱时诵。一般有一定音高或近似音高,常 在五线谱或一线谱中用“x ”形或方形符头记谱,也有用其它形式 记谱的。见谱例1 1 和谱例1 7 。在谱例1 1 中的“x ”形符头表示有 一定音高的诵唱( 高声区需要喊叫) 。在谱例1 7 中,男低声部中的方 形符头即表示近似音高的诵唱。其中,横线相当于演唱者的中音区, 所诵唱的音高在横线音区上下变化。 ( 2 ) 念白的记谱 念白即是说话声,音高一般没多大变化。因此,一般用“x ” 引自布林德尔著,黄枕宇译新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0 1 年,第2 0 l 页。 篁 由轻声到开口 单手或双手置于口部 手作杯状置于口前 将手从口部放下 移动成杯状的手于口部,以影响音响( 如弱音器) 用一只手( 或手指) 快速轻拍口部,另一只手则用来 掩盖这个动作 ( 5 ) 非演唱方式人声音效的记谱 对非演唱方式人声音效的开发是先锋派作曲家声乐作品的一大 显着特点。人声可通过弹舌、咂嘴等方式制造出无固定音高的音效, 这些非演唱方式的音效能给合唱增添一些特殊的色彩。下面例举一些 音效的记谱符号: : 卜 吸气声 汹f ,假声 呼气声下说话声,同时吸气 f 威+ 尽可能短的唱和耳语声中或上用嘴发卡塔声 r花舌 l 笑声 ? 叫喊声 睾 震音 在现代先锋派作曲家的合唱作品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合唱记谱 形式或符号。同一种符号在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里,其意义可能是不同 的,意义相同的在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里,其表示的符号可能也是不同 的。现代先锋派音乐一直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其记谱法一直还处 在摸索之中,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法则。每个作曲家的记谱方式可能是 里虽去掉了“多声部”,但还是限定在“集体的声乐”里。因此,根 据这个观念,现代许多作曲家总是把合唱创作作为纯粹的声乐形式的 创作,而没去开发、挖掘非声乐的艺术表演形式。这使合唱音乐的创 作框死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这不利于合唱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要想 发展,必须改变这个观念,挖掘新的艺术形式。挖掘新的形式是各种 艺术形式赖以生存发展的动力,离开创新,艺术就失去了动力,失去 动力就谈不上发展,没有发展,就会面临灭亡。因此,合唱作为一种 艺术表演形式,它应该具有多样的形式,丰富的语言,而不应该限定 在“声乐”这个有限的范围里。作为集体的艺术,它完全可以开发非 声乐的形式,如朗诵、说话等非声乐的人声形式。有的西方先锋派作 曲家在发现本土音乐语言挖掘殆尽之后,把目标指向东方,企图从东 方的哲学、宗教思想里索取音乐语言,寻求新的合唱音响。斯托克豪 森的作品音准便是在走访印度之后而写的。作品只用了一个和弦, 但通过音色的变化而使作品连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先锋派合唱艺术虽 然在某些方面过于偏激,甚至走向极端,但是,它所追求的新的合唱 语言为传统合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血液。 3 5 现代歌唱水平的提高为先锋派合唱艺术提供了现实 基础 西方“二战”前的声乐水平普遍落后。虽然有的歌唱家的演唱技 能相当的高,但那仅是个别现象。战前由于经过专门声乐技能训练的 作为目的,并不能表现具体内容,从而走向极端。 3 2 新的音乐思潮、音乐观念促使合唱创作观念的改变 在1 8 1 9 世纪,虽然不同的作曲家的音乐观念有可能是不同的, 但是,作曲家把自己的创作活动与群众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基本上是一 致的。贝多芬认为:“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肖邦说“我 愿意使我的作品至少我的一部分作品能够成为约翰苏比耶斯基 的部队所唱的战歌。”舒曼因此把肖邦的音乐比作“隐藏在花丛里面 的大炮。”学穆索尔斯基认为音乐家必须“反映俄罗斯人民的全部的真 实的生活。” 直到2 0 世纪初,仍然有很多作曲家坚持这些进步的音 乐观念。布里顿认为“我希望我的音乐对人民是有用的,使他们高兴, 提高他们的生活。”母总之,这些作曲家都是把人民群众作为音乐创作 的取悦目的,为人民而作,为大众而亡。 相反,到了2 0 世纪初,尤其是“二战”以后,个人主义充分发 展,很多作曲家明确地把音乐创作当作纯粹个人的事,与听众无关。 勋伯格认为,“作曲家力求达到的唯的、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他自 己。”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斯特拉文斯基说,“广大的群众决不会对艺 术有一点点贡献,他们没有能力去提高艺术的水平。”。到了“二战” 后,这种个人主义表现得越来越严重。利盖蒂认为,“我从不考虑听 众。这不是看不起,而是我不想取悦于他们。我始终感到我的音乐不 是为听众而写的,甚至也不是为我而写的,而是它自己,它就在那里。” 唧凯奇认为,“让声音就是声音本身,而不是人为的理论或人的感情 一转引自钟子林编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l ,第6 、7 页 篁 由轻声到开口 单手或双手置于口部 手作杯状置于口前 将手从口部放下 移动成杯状的手于口部,以影响音响( 如弱音器) 用一只手( 或手指) 快速轻拍口部,另一只手则用来 掩盖这个动作 ( 5 ) 非演唱方式人声音效的记谱 对非演唱方式人声音效的开发是先锋派作曲家声乐作品的一大 显着特点。人声可通过弹舌、咂嘴等方式制造出无固定音高的音效, 这些非演唱方式的音效能给合唱增添一些特殊的色彩。下面例举一些 音效的记谱符号: : 卜 吸气声 汹f ,假声 呼气声下说话声,同时吸气 f 威+ 尽可能短的唱和耳语声中或上用嘴发卡塔声 r花舌 l 笑声 ?叫喊声 睾 震音 化,如哼唱、闭嘴或手捂着嘴唱、辅音噪声唱、纯元音、“气息”音、 “滚,音、清音、吸气声和呼气声等等。在有些段落中,可以加进说 话、低语和“说唱”,甚至歌词中的元音和辅音有时被分割开来,这 时的歌词不是用来表达意义,而是被用做声音材料使用。像快速装饰 音和花舌这样的音乐装饰在先锋派合唱作品里也常常很丰富。所有这 些音色、音效等创作内容的变化,都是因合唱观念的变化而导致的。 识和发展我国当代的合唱艺术。西方合唱音乐的发展已近千年,到了 当代,己形成各种合唱风格并行的格局。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才近百 年的历史,并且现行的合唱状况基本上还是按照传统的合唱艺术风格 在发展。作者认为,我国现行的合唱艺术应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 创作方面,既可以按照传统的模式创作,也可以按照先锋派的模式创 作,更可以以传统的模式为基础,借鉴先锋派的某些创作手法,发展 传统的合唱艺术。在表演方面,尽可能挖掘多种表现风格,其中,在 演唱风格上,既可以学习美声演唱风格,又可以学习直声演唱风格, 还可以学习各种通俗的演唱表现力,当然更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特色的 民族演唱技巧。总之,必须拓展多线思维模式,走多元化的发展理路。 只有走合唱艺术创作、表演多元化道路,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才会真正繁荣我国当代的合唱艺术文化。我国整个的合唱创作和演唱 水平还较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学习西方优秀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 的创作和演唱水平,从而更好地丰富和繁荣我国的合唱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英 布尔德尔著,黄枕宇译:新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0 1 年。 2 钟子林编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1 年。 3 童昕编著:现代记普法教程,湖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一课 种棵好奇树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 2026-2031中国人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
- 第二节 双路径决策-If语句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九年级上册-泰山版
- 7.2平移(1)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水电站基本构造原理和类型专题培训教案
- 物理教案球面镜(2025-2026学年)
- 白酒销售工作总结()电子教案
- 鹰眼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教案
- 十字相乘法非常非常好用市公开课百校联赛获奖教案
- 版七巧板教案
- 2025至2030中国生物试剂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雨课堂在线学堂《智慧中国英语说期末复习题》考核测试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多校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 2025年幼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真题
- 2025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级企业8岗位招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现代特色历史街区教案
- 企业标准化工作流程建立手册
- 生态环保模块化湿地建设方案
- 【2025年】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文职考试教材药学真题及答案
-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人物画)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