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座椅滑槽的计算机建模及分析
37页 14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6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LATCH-INR.dwg
LOWER_RAIL.dwg
UPPER_BRKT.dwg
UPPER_RAIL_B.dwg
UPPER_RAIL_C.dwg
ZHUANGPEI111.dwg
任务书.doc
外文翻译--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doc
汽车驾驶座椅滑槽的计算机建模及分析开题报告.doc
汽车驾驶座椅滑槽的计算机建模及分析论文.doc
目录.doc
相关资料模板.doc







汽车驾驶座椅滑槽的计算机建模及分析
摘要
随着计算机CAD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CAD技术使我们的梦想更加容易实现。本文对当今最为流行的CAD软件进行了介绍,通过三维建模,熟悉了解和掌握软件的特性。CAD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从构思,制作,生产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制造的成本。成为制造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本文章的建模对象是汽车驾驶座椅的滑槽,此部件的特点是,以钣金件为主,不允许有棱角出现。根据此特点,需要灵活运用软件,通过软件特有的功能,做到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建模。必须时刻牢记CAD在使用过程中的快捷键,这样能更加快速的完成建模。建模结束后,利用CAD进行装配。这样就更好的完成了初期生产的任务,为下一步实际加工打下基础。
关键词:CAD技术 汽车座椅滑槽
Vehicle driving seat slide of computer modeling and analysis
Abstract
With the computer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AD technology,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lso made earth-shaking changes. CAD technology to make our dream easier to achieve. This article on today's most popular CAD software was introduced, through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familiar with the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of the software. CAD technology has greatly shorten the development from conception, production, production time and greatly reduce manufacturing cost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to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This article, object modeling is driving seat of the car slide, the compon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heet metal pieces mainly edges and corners are not allowed ther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needs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software, software-specific features, to use the simplest way to achieve modeling. We must always remember CAD in the use of shortcuts in the process, this can be more rapid completion of the modeling. After modeling, usingCAD for assembly and use the mechanical dynamics of software testing. This will bet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itial production mandate for the next step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actual processing.
Key words: CAD technology car seats slide
目 录
引 言1
第一章 CAD软件概况3
1.1 CAD系统简介3
1.2 CAD三维软件的使用方式4
第二章 汽车座椅滑槽三维设计及其分析6
2.1 CAD实体建模的具体方法6
2.1.1 零件的创造方法6
2.1.2 零件的定位6
2.2 造型方案论证6
2.3 汽车驾驶座椅滑槽的建模过程7
2.4 实体建模小结16
第三章 装配设计18
3.1 装配设计中的概念18
3.2 装配设计步骤18
结 论20
致 谢21
参考文献22
附录一(综述报告).........................................................23
附录二(调研报告)........................................................24
附录三(CAD快捷键)........................................................27
附录1~6(工程图纸)
1绪 论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经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进行一次工程设计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各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一次综合检查;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重要途径。
本课题是汽车驾驶座椅滑槽的计算机建模及分析。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汽车工业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水平。世界经济大国的经济发展无一不与汽车工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汽车工业是综合性工业,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水平。从历史上看,从工业化中期到最后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没有一个大国不是靠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来完成这一过程的。汽车工业在国家经济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从创造巨大国民生产总值、带动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新技术发展、创造出口和外汇储备、增加就业和财政收入等多方面体现。然而,从发展汽车工业的目的来看,汽车工业发展并不在于汽车工业本身,而是不断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和推动社会进步。
然而现代汽车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运载工具,它已经是“人、汽车与环境”的组合体。座椅作为汽车使用者的直接支承装置,在车厢部件中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性。汽车中的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而驾驶员的座椅就更为重要。舒适而操作方便的驾驶座椅,可以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降低故障的发生率。座椅设计时应同时满足下面的基本要求:
一、座椅要有合理的布局;
二、座椅外形要符合人体生理特性;
三、座椅应具有调节机构;
四、座椅要符合人体对车内振动,微气候的反映;
五、驾驶座椅安全性设计;
驾驶座椅尺寸结构设计的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人体生理结构特点对驾驶舒适程度的影响上,寻求最佳的座椅结构形式,尺寸,轮廓形状及材料选择。它的基本要求是布
置合理,操纵方便,即乘坐时驾驶者对方向盘、操纵杆和踏板的良好可及性。
CAD 技术的应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汽车工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一直是CAD 技术应用的先锋和大户。CA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 不仅仅在于它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缩短产品的周期, 更主要的是: CAD 技术是当代最杰出的工程技术成就之一。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用手工绘图、依靠图纸组织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模式。因此,它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等方面, 均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进入90 年代后, 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汽车公司对CAD 技术的需要更加迫切。为此,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汽车公司都把发展CAD 技术集成化作为它们的战略目标。CAD技术几乎被所有汽车公司所采用,可以说CAD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的应用水平。在中国,汽车企业一直都作为国家和地方的利税大户,同时也是CAD技术应用的先锋。CAD技术在企业中的成功应用,不仅带来了企业技术上的创新,同时带动了企业经营、管理旧模式的变革。因此,它对中国传统产业的改造、新技术的兴起,以及汽车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论文主要介绍CAD软件对汽车驾驶座椅滑槽的计算机造型及分析的过程。通过具体实体的建模过程了解CAD的特点。做到只要心里想的就能展示在大家面前,既好又好用。
由于我刚开始熟悉和了解这个软件,所以毕业设计论文中会有不足的地方和错误的地方,恳请评阅老师多多指正。目前最新版本是AutoCAD 2010。
2.2 CAD三维软件的使用方式
2.2.1 工作空间简述
用户在创建三维模型时需要一个适合三维建模的绘图环境即工作空间,以便显示适合三维建模的工具栏,菜单和选项板等。AutoCAD 2008定义了三个适用于不同任务的工 作空间:二维草图与注释,三维建模,AutoCAD经典。在创建三维建模时,可以使用三维建模工作空间。
工作空间之间的转换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的任意一种。
方法一:在下列菜单执行工具—工作空间—二维草图与注释,三维建模或者AutopiaCAD经典菜单命令。
方法二:在如图所示工作空间工具栏的下列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要切换的工作空间。 菜单:执行绘图螺旋在命令提示下输入Helix。命令
单击建模工具栏中的螺旋图标按钮。
单击三维制作控制控制台中的螺旋图标按钮。
键盘命令:HELIX。
第一步调用螺旋命令。第二部命令提示为指定地面的中心点时,指定螺旋地面的中心点。第三部命令提示为指定顶面半径或者[直径D]指定地面半径。第四部命令提示为指定顶面半径或者[直径D]时,指定顶面半径或者回车以指定与地面半径 相同的值。
第五部命令提示指定螺旋高度或[轴端点(A)/圈数(T)/圈高(H)/扭曲(W)]
<1.000>时,指定螺旋高度。
通过上面CAD三维图的绘制和UG三维方式的比较两者之间存在这很大意义上的相同点和绘图的手法。
3.3汽车驾驶座椅滑槽的建模过程 该零件为焊接在摇杆上的一个爪子,用于调节座椅前后,上下角度时用来卡在LOWER RAIL上,这样达到调节座椅位置的目的。分析该零件,可以归入钣金件中,主方向是画出零件的基本的一个面,然后用命令得到所要构建的模型,首先在选X-Z为工作面,在该平面上以坐标圆心为圆心,画出一个直径为7和一个直径为12.8的两个同心圆,沿Z轴负方向画一条直线,终点距离X轴为18.5,再在以终点为起点沿X负方向画一直线段长9,得到一端点,再以该端点沿-X,+Z方向画一直线段,使其终点距离Z轴为13.4,距离X轴为16.4;再在该线段终点在该线段的垂直方向向下作一斜线段,在Z轴的负方向作一水平线一端与Z轴的水平距离为9,再以该端点作一斜线段,平行与端点分别为(-9,18.5),(-13.4,16.4)的一段斜线段。再作一斜线段与直径为12.8的圆相切,与Z轴正方向成27度的斜线段,倒圆角直径为12.8的圆与沿Z轴负方向,终点距离X轴为18.5的直线段,倒角半径为3;倒角端点分别为(-9,18.5),(-13.4,16.4)的一段斜线段与9mm线段,倒角半径为10,封闭该线框,拉伸该线框,得到雏形。分析该零件有三爪,可当作对称形状零件建模,所以把雏形零件CUT掉一半,选距离X-Y平面为18.5的平面为工作面绘制出两个爪之间的空间,后续操作是,在爪的空间部位切出一定的斜面,切出圆角B,前面这些操作都是在实体上作的,之后删除该删除的面,作镜象,抽壳,切除爪上一空缺部位A,最后倒圆角,即可完成该零件的建模。4.1装配设计中的概念
4.1.1 引用件
多次引用,但重不存贮,节省磁盘空间,而且零件改变后,装配件中相应的引用也随之改变。
4.1.2 装配和子装配件
由零件组成一个部件,再由部件和若干个零件组成一个装配件,那么部件就被称为一个装配件。
4.1.3装配层次关系
装配关系可表示成一个层次树,这种方法为子底向上的设计装配方法。
4.1.4刚体——实体内部各点位置的确定
如果一个装配件被选为一个刚体,则子装配中的各个零件都以一个整体移动。CAD内部解算器需要一个刚体接地。
4.2装配设计步骤
设计步骤:
(1)建立装配所需的所有零件并保存好;
(2)拾取装配任务项;
(3)首先建立装配关系;
(4)然后进行装配
4.2.2装配过程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增加约束时,首先应建立那些不改变零件形状的约束,如接地,尺寸等;
(2)不要过多的接地,这使零件变得缺乏柔韧性而难于修改;
(3)未注约束时,避免过大尺寸的修改;
(4)避免点到点的尺寸约束,因为它不能保证尺寸线的方向;
(5)一个零件被多次使用时,应尽量用多次应用,而不要用多个零件的拷贝作为一次应用件;
(6)装配约束与铰接是不同的概念 。
4.2.3装配结果如图4-1所示。
参考文献
[1] 朱伯芳.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 孙苏榕.计算机辅助产品造型设计[M].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0.
[3] 陈伟,林忠钦.汽车CAD/CAM技术应用研究[J].汽车技术,1999年第3期39-40
[4] 施法中.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非均匀有理B样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1994.
[5] 庄传生.汽车座椅设计及其冲撞实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6] 郭肆伟,刘东学,马爱亮. cad技术发展概述[M]. 化工装备技术,2003(3).
[7] cad技术的发展过程[M]./teach/cadm/1.1.3.php.
[8] cad技术发展历程概览[M]./hillcad/study/history.htm.
[9] 陈瑜. 实例分析cad/cae/cam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M].mouldbbs.2004(10).
[10] 朱壮瑞,孙庆宏,陈南等. 先进cad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制造业自动化.2002.
[11] 韩飞.基于I-DEAS平台的钣金件展开CAD系统的开发[M].兰州理工大学,2005.
[12] 蔡颖,薛庆,徐弘山编.CAD/CAM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3] 中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编委会编.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第二卷:
轻工模具设计[M].第一版,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
[14] 王国中,申长雨 编.注塑模具CAD/CAE/CAM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15] 宋满仓,黄银国,赵丹阳编著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实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16]Mao?Xia,?et?al.?Affective?Property?of?Image?and?Fractal?Dimension?[J].?Chaos,?Solitons?&?Fractals.U.K.,2003:V15?905-910.
[17] ALI ALCTV-1998, AUTOMOTIVE LIFTS-SAFETY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TESTING AND VALIDATION [S].
[18]KRITZER?JEFFREY?SCOTT.Safety?lock?device?for?automobile?lifts[P].US:?20000702560?20001031,2002.
[19] Vladinir S.Poluyanov . On Effects of Electro-Tools Shape on Optimum Electrical Conditions of EDM Roughing of Cavitics and Holes ISEM XI Sept . 1995.
[20] Snoeyn R、Kruth J P . "Niet-Koventionele Bewerkingsmethoden "、Katholieky Universiteit Leuven,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