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湘北环洞庭湖区经济开发空间模式探讨.pdf_第1页
(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湘北环洞庭湖区经济开发空间模式探讨.pdf_第2页
(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湘北环洞庭湖区经济开发空间模式探讨.pdf_第3页
(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湘北环洞庭湖区经济开发空间模式探讨.pdf_第4页
(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湘北环洞庭湖区经济开发空间模式探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湘北环洞庭湖区经济开发空间模式探讨.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环洞庭湖区经济开发空间 模式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提出了实施点轴系统开发模式及相关 区域对策。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i 导论。该部分筒要介绍了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综述了国内 外有关区域经济开发空间模式研究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 2 经济开发条件及现状分析。经济开发条件分析的基本目的是揭 示经济开发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环洞庭湖区经济开发的有利条件 是:自然条件。光热水资源丰富;水域和平原广布,土地类型多样; 生态景观结构立体性明显,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矿产资源丰富多样,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交通优势相对突出;劳 动力资源丰富,技术地缘优势突出;农业经济基础地位突出。 环洞庭湖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通过主成分法、回归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金区17 个市县 的综合经济实力划分为5 个水平梯度区;经济增长的空闻格局分为4 种类型;产业闻地域空间格局分为3 种类型;工业空间结构有3 种类 型,明显轻型化;农林牧渔业地区差异明显,农业经济开发与资源结 合未尽充分。 环洞庭潮区于1 9 9 6 年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在由经济成长 阶段向经济成熟阶段的推进时期,区域经济开发的空间结构演变激烈。 环洞庭湖区经济开发的制约因素有:洪涝灾害持续性明显,危险 性总体程度高;钌螺孳生,疫病回升;入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污染 严重;城镇体系不完善,城乡差距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 经济开发的相关背景。2 1 世纪,环洞庭湖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 展面婚着瘊的机遇和挑战。其中,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十五”规划、 长江产业带发展的地位及态势、华南经济圈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太 开发重点项目的选择、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三峡工程建设为区内经济 开发提供了既有利又紧迫的宏观背景。 4 环洞庭湖区经济发展水平预测。在分析湖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 环洞庭湖区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回9 3 方程预测2 0 0 5 年 和2 0 10 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三次产业产值。 5 环洞庭湖区经济开发空间模式。现阶段环洞庭湖区应采用点一 轴系统开发模式。根据经济发展现实,r 金区宜分为4 级区域中心城市 和城镇,3 级轴带,且要协调好各级中心及轴带的产业空间布局。最 后部分是相关区域经济开发对策。一是实施产业专业化地域分工,并 突出水乡特色;二是兴建铁路沿线产业带;三是培育中心城市,形成 层次清晰的区域增长中心体系;四是适度超前加强区域交通、通讯网 络建设;五是洪涝灾害的可持续性防治;六是协调经济开发与行政区 域的对应关系,加强区际协作。 关键词:湘北环洞庭湖区经济开发空间模式 点一轴系统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t a k e sm e t h o dw h i c hc o m b i n e s 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d 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t or e s e a r c ht h ep r a c t i c a la n d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o fs p a t i a l m o d e lo ft h et u n g t i n gl a k ea r e a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t op u tf o r w a l d t h e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o ft h ep o i n t a x i sd e v e l o p i n gm o d e l t h i sp a p e rc a nb e d i v i d e di n t o5p a r t sa sf o l l o w s : 1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h i s p a r t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t h es u b j e c ti nas h o r tw a y , a n ds u m m a r i z e st h eh i s t o r ya n d t e n d e n c y o ft h e s p a t i a l m o d e l s t u d y o ft h ei n t e r n a l 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2 a n a l y s i s o ft h e 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 c o n d i t i o n sa n d p r e s e n t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 t h eb a s i c a lp u r p o s e so f t h ea b o v ea n a l y s i sa r ej u s tt od i s p l a y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o u s c o n d i t i o n sa n dr e s t r i c t i v e f a c t o r s t h ea d v a n t a g e o u s c o n d i t i o n so ft h e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a r o u n d t h et u n g t i n gl a k ea r e a :( d p h y s i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r e s o u r c e s o ft h el i g h t ,t h e r m a la n dw a t e ra r ev e r y d l e n t i f u l w a t e ra r e aa n dp l a i ne x i s tw i d e l y t h ef o r m s o fl a n dv a r yg r e a t l y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ep r e s e n t s ac u b i c a p p e a r a n c e c l e a r l y t h e b i o i o g i c a l r e s o u r c e sd i v e r s i f i e d t h ep o t e n t i a ld e v e l o p i n gc a p a b i l i t y o f t o u r i s mr e s o u r c e si sv e r yg r e a t q s o c i a le c o n o m y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p o s i t i o n 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a r em u c hb e t t e rt h a nt h o s e o fo t h e ra r e a s i to w n sa p o w e r f u l l a b o r f o r c ea n ds o u n da g r i c u l t u r e t h ee c o n o m vd e v e l o p m e n t l e v e la r o u n dt h et u n g t i n g l a k e a r e a d r e s e n t sac l e a rr e g i o n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i tm a i n l ys h o w si n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a s d e c t s :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t r e n g t ho f t h ew h o l ea r e a si n c l u d i n gs e v e n t e e n c i t i e sa n dc o u m i e s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 l e v e lg r a d a t i o np a r t st h r o u g h a n a l y t i c a lm e t h o d o f m a j o rf a c t o r s ,r e g r e s s i o na n d a c c u m u l a t i v e t h es p a t i a l 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e c o n o m y g r o w t h 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f o r m s 。t h e s p a t i a l 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i n d u s t r i a la r e a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3f o r m sa n di tb e l o n g st o g r o wi n t ol i g h ti n d u s t r yp r e s e n t l y 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 r e s o u r c e si sn o te n o u g h s i n c e19 9 6 ,t h ee c h o i n ga r o u n dt h et u n g t i n kl a k ea r e ah a se n t e r e dt h e m i d t e r mo ft h e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 i ti s d a s h i n gi n t ot h em a t u r es t a g ef r o m t h eg r o w i n gs t a g e t h es p a t i a ls t r u c t u r e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sv e r yf i e r c e t h er e s t r i c t i v ef a c t o r so ft h e 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 a r o u n dt h e t u n g t i n gl a k ea r e a :f l o o dh a p p e n sa n dc o n t i n u e so ft e e n y i ng e n e r a li t s d a n g e r i sv e r ys t r o n g o n c o m d a n i ap r o d u c e si na l a r g e n u m b e re p i d e m i cd i s e a s e s s p r e a d a g a i n 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o r y b e t w e e n p e o p l e a n dl a n d g r o w sf i e r c e l y t h e p o l l u t i o n o ft h ee c o l o g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i s v e r yh e a v y t h es y s t e mo ft h e c i t i e sa n dt o w n si sn o tp e r f e c t t h ed i s p a r i t yb e t w e e nt h ec i t i e sa n dr u r a l a r e a s e x p a n d s t h e i n v e s t m e n ti n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f a c i l i t i e si sn o t a d e q u a t e 3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t h e21 c e n t u r y , t h e e c o n o m yi nt h i sr e g i o nf a c e sn e w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a n dc h a l l e n g e si no r d e rt o r e a l i z et h e “l e a p f o r w a r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p o s i t i o na n dt e n d e n c yo ft h e y a n g t z e r i v e ri n d u s t r i a l b e l t ,t h e “t e n t h f i v e ”p l a n o ft h eh u n a n p r o v i n c e s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s t r u c t u r er e a d j u s t m e n to ft h es o u t h c h i n ae c o n o m yc i r c l e i n d u s t r y , t h ec h o i c e o ft h e k e ys u b j e c t i nc h i n a w e s t e r nd e v e l o p m e n t ,c h i n a se n t r yi nw t oa n d t h r e eg o r g e s p r o j e c t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u p p l y ac o n v e n i e n ta n d u r g e n tm a c r o b a c k g r o u n d f o rt h e 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 4 f o r e c a s to ft h ea r o u n dt u n g t i n gl a k ea r e a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 l e v e l w eu s et h er e g r e s s i o nf o r m u l at op r e d i c tt h ew h o l e g r o s sp r o d u c t sa n d t h r e et i m e s i n d u s t r i a lp r o d u c t si n2 0 0 5a n d2 0 10b a s e do na n a l y z i n gt h e r e l a t i v i t yb e t w e e nh u n a np r o v i n c e sg r o s sp r o d u c t sa n d “a r o u n dt u n g t i n g l a k e ”a r e a g r o s sp r o d u c t s 5 f h es p a t i a lm o d e lo ft h e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 “a r o u n dt u n g t i n gl a k e ”i n t h i s s t a g e ,i t s h o u l d a p p l y t h e p o i n t a x i ss y s t e m m o d e l 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i n gr e a l i t y ,t h ew h o l er e g i o n c a nb e d i v i d e di n t o4 - g r a d er e g i o n a lc e n t r a lc i t i e s ,a n d3 - g r a d ea x i s - b a s e db e l t ,a n d r e s e a r c h e si n d u s t r i a ls p a t i a l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c e n t r e sa n da x i s b a s e db e l t i n t h el a s t p a r t ,t h e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a r ef o u n dt od e a lw i t ht h e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 f i r s t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 a n d r e g i o n a l d i v i s i o ns h o u l db ea d o p t e d s e c o n d ,t h ei n d u s t r i a l b e l ta l o n gt h er a i l w a y s h o u l db e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i r d ,w es h o u l dc u l t i v a t ec e n t r a lc i t i e sa n dm a k e t h e mg r o wi n t oac l e a r - l e v e l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g r o w i n gc e n t r a ls y s t e m - f o r t h ,w es h o u l ds t r e n g t h e nr e g i o n a l t r a f f i c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n t e r n e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r o p r i e t a r y , f i f t h ,t h ec o n t i n u a lp r e v e n t i o n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 f l o o d s i x t h ,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b e t w e e nt h e 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d i v i s i o n s h o u l d b ec o o r d i n a t e d t h e c o g r d i n a t i o nb e t w e e n t h ea d m i t i s t r a t i v ed i v i s i o n ss h o u l db es t r e n g t h e n e d k e yw o r d s :t u n g t i n g l a k ea r e a s p a t i a lm o d e l 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i n t a x i sb a s e ds y s t e m 1 1 选题意义 第一章导论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 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它具体表现为一个经济地域的经济核心及其吸 引、影响的外围地区和交通运输组成的网络型地域。任何一个经济地 域的空间结构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依靠三者的统一协调来推动其发 展。本文选取环洞庭湖区域作为研究地域单元,在分析其区域经济开 发的优势条件、经济空间结构水平及现状、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因素 的基础上,从系统观点和协调观点出发,探讨了区域经济开发的空间 优化模型和相关区域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环洞庭湖 区是我国中西部具有典型特征的平原广阔的水乡地区。目前,区内已 成为国家及地区性重要的商品粮、油、棉、麻类、肉类等农产品基地, 工业增长速度快,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开发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在新 的背景下,本文探讨其经济开发的空间模式,能为区内打破行政区划 制约,共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湖南省“十五” 规划中“一点一线”的经济发展格局,且确定2 l 世纪初石长铁路和洛 湛铁路沿线地区成为带动湘北地区及全省经济发展新的经济走廊,从 宏观上确定了该区经济开发空间框架。本文深化区内经济空间开发模 式探讨,提出根据投入一产出效益相对理想的部门和地区实行非均衡 发展,对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环洞庭湖 区治理与开发的高度结合是经济空间布局一个重要特征。本文拟从防 洪治涝,灭螺防疫的角度探讨了经济空间开发及产业布局模式,能为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一定的理论指导。 1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 2 1 “区域开发”的内涵界定 “区域开发”已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的课题,“开发”的概 念也因此广泛流行。“区域开发”是指对某一特定地区所实施的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经济社会活动。“区域开发”概念能比较确切地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 的基本特征,其内涵概括起来基本上有如下几点:“区域开发”主 要是指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 包括开采) 利用( 包括加工) ,以及新产 业的发展、新产品的制造、新设备的建设、新技术的开发等等。其所 涉及的对象和过程,是物质的、有形的,其结果是产量和产值的增加。 “区域开发”概念基本上是针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其较多地表述国家 和地区工业化初期、中期阶段的经济活动。“区域开发”概念较多地 体现为由一种状态、一个阶段到另一种状态、阶段的过渡,从无到有 的过程,强调“开发”、“促进”“突变”,尤其强调新区原始状态的改 变或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突变”。同时“区域开发”所涉及的事 物内容基本上局限于区域内部,较少地涉及区际问题。 1 2 2国外理论研究进展及模式 1 9 世纪末至2 0 世纪初揭开了第u - 次工业革命的序幕,使发展中 国家卷入了全球工业化过程。以亚当- 斯密( a d a ms m i t h ,1 7 7 6 ) 1 约绝对 成本优势学说、李嘉图( r i c a r d o ,1 8 1 7 ) 的比较成本优势说为基础,瑞 典经济学家奥林( o h l i n ,1 9 3 3 ) 提出了国际贸易模式,继承发展了古典 比较利益理论。2 0 世纪3 0 年代,产生了凯思斯主义,主张政府干预 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英国于1 9 3 6 年成立了巴洛委员会,试图通过建 立开发区,遏制产业和人口过渡向以伦敦为中心的英格兰东南部地区 集中的趋势。美国1 9 3 3 年成立了田纳西河流管理局,制订并推动有关 区域计划与政策的相应实施。这些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2 0 世纪4 0 年代末期以后,随着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需要, 由于计量化和模型化的飞跃发展,区域经济理论有了重大进展,并提 出了若干平衡发展理论与模型,代表性的有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 进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和纳克斯的“贫困循环论”。平 衡发展论的产生,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议。针对这些理论的 缺陷,许多学者注意到经济发展的空间问题,并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发 展理论。2 0 世纪5 0 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 f r a n s o l s p e r r o u x ) 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它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观点,指 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一种非均衡条件下发生的。其基 本思想简明扼要:“区域和工业的基本情况是,经济增长首先出现于一 些点或极核上,而不是各区域同时增长,在增长过程中,通过不同渠 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的最终影响也不一样”。佩鲁认为:增 长极就是一组在经济中能产生动态增长的产业,彼此之间围绕推进产 业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密切联系。因此佩鲁的增长理论,基本上是一种 产业增长极理论。他的增长极中的“极”,是推动型的企业及其相互依 赖的产业部门,而不是地理空间上的“极”。虽然他于1 9 5 5 年在“增 长极”概念文章中提到了“在地理上集聚的产业极”,但是他没有把 地域的极化作为增长极的一个内在要素。1 9 5 7 年法国地理学家j 布 德维尔( j b o u d e v i l l e ) 和其他许多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 并提出了“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布德维尔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 特征,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运用”。1 9 6 6 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在城市区域配置 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 展”。这样,增长极的“极”一是作为经济空问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 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增长中心。后来许多学者又进一步加喔了对增 长极空间含义的研究,甚至直接从地理角度对增长极加以概念化,如 尼科尔斯( n i c h o l s ,1 9 6 9 ) 、达温特( d a r w e n t ,1 9 6 9 ) 等学者把增长极视 为具体的空闻单元,进一步完善了增长极理论。从2 0 世纪6 0 年代起, 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也自然就沿着部门增长极和空间增长中心两条主 线展开。1 9 6 6 年,美国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专家j r 弗里德曼在普洛 夫( h p r o v ) 和德菜西( f d e l a i s i ) 提出区域空问发展分为中心区和边 缘区结构的基础上,以及根据k g 缪达尔( g m y r d a l ) 和a o 赫希曼 ( h i r s c h m a n ) 等有关区域经济增长和相互传统的理论,较为系统地提 出了“核心一一边缘”演变模式,并制定了核心一一边缘理论解释经 济空间演变模式。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 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为相互关联的平 衡发展的区域系统。它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变化都具有较好的解 释价值,并对区域规划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在处理城市与乡村的 关系、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 系中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2 0 世纪7 0 年代初以沃纳松巴特为代表 提出了“生长轴”理论。该理论的中心内容是:随着联结各中心地重 要交通干线的建立,形成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 了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 和人口向交通线集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随后,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 士在区域规划中采用据点与轴线相结合的模式,并作为区域发展的主 要模式之一。1 9 8 5 年燕伦巴到中国珠海市讲授沿海地区的空间发展模 式时,曾对“节点与走廊发展模式”进行讲解和图示。 此外,还有众多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作了大量的研究,比较突出 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理论还有: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 ( m y r d a l ,1 9 5 7 )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 中运用动态和结构的方法提出 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阐述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美国著名经济 学家赫希曼( h i r s c h m a n ,1 9 5 8 ) 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了产业关 联效应理论,把不平衡战略看作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并试图说明经 济发展初期不平衡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发展中国家设计了不同 于平衡发展的模式;苏联2 0 世纪2 0 年代就开始了经济带和经济区划 研究,经过5 0 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地区经综合体理 论( k - a r a k a ,1 9 7 7 ) ,该理论认为:地域综合体是以一定区域自然资源 和劳动力资源为基础发展的专业化部f 1 企业间的空间结构,具有统一 的生产和社会基础设施,拥有共同的建筑基础和动力基地。 1 2 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理论研究进程述评 1 9 5 3 。1 9 8 0 年由于极其复杂的发展背景,我国实施了均衡发展战 略,如论十大关系) ) ( 毛泽东,1 9 5 6 ) 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也必 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该战略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及客观性、合理性,但是缺乏科学的理论 依据和忽视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的辩证关系。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非常活跃。2 0 世纪8 0 年代初许多 学者提出了有价值、有影响的战略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个重点 发展战略( 主要包括梯度发展论、反梯度发展论、中心开花论、战略 西移论、决战东部论) ;区域结合发展战略( 主要包括东靠西移论、内 联外挤论、“一、三线”结合论) 。这两类战略在一定意义上分别对我 国区域经济实践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区 域重点发展战略。2 0 世纪8 0 年代末9 0 年代初,学者们围绕如何解决 地区发展差异,并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提出了区域中性发展战略( 主 要包括“三沿战略”、“四沿战略”、“三环区域经济结构”、“t 字型布 局战略”、“丌型布局战略”等观点) 。2 0 世纪9 0 年代初到9 0 年代末, 我国区域经济战略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出现了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主要有:区域协调发展战咯;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沿江经济带以互 补互动为中心协调发展战略。2 1 世纪初,国家已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 大开发战略,生产力布局重心西移,有利于缓解我国东西差距。 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起步迟,但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猛发展, 取得了长足进步。近些年来,有十余部区域经济方面的著作1 4 世,产 生重大影响的有:顾朝林的城市经济区理论- 9 应用( 1 9 9 1 年) ,陆 大道的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 ( 1 9 9 5 年) ,陈栋生的( ( 区域经济学 ( 】9 9 3 年) 和跨世纪的中国区域发展( 1 9 9 9 年) ,周起业、刘再兴 等的区域经济学( 1 9 8 9 年) ,周淑莲等的中国地区产业结构( 1 9 9 1 年) ,胡兆量等的中国区域发展导论) ) ( 1 9 9 9 年) ,杨开忠的中国 区域发展研究( 1 9 8 9 年) ,胡鞍钢的中国地区发展报告( 1 9 9 5 年) , 胡序威的区域与城市研究( 1 9 9 8 年) ,崔功豪的( ( 区域分析与规划 ( 1 9 9 9 年) ,郝寿义、安虎森的( ( 区域经济学( 1 9 9 9 年) ,等等。这 些著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都作了较为 深入的探讨。其中,陆大道首次把点轴要素融合到同一区域开发模型 中,并于1 9 8 4 年在我国区域开发的宏观战略中提出点轴渐进扩散 理论。其中心内容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规定若干经济较为发达、 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和远景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地带, 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在各个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 市,规定各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吸引区域;确定中心城市和发 展轴等级体系。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和发展轴影响较大区域,应当集中 较大力量开发。重点开发轴线的等级与开发投资的大小及先后次序相 对应,并相应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 开发重点逐步转移和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市,并使发展 轴逐步向不发达地区延伸。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论述了经济的空间移动和扩散是通过“点”对 区域的作用和通过“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采取小间距跳跃武的 转移来实现的。它是对点轴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经济发展条件及现状分析 湘北环洞庭湖区是打破现行行政区划的一个地域概念。它东隔蘑 姑山、大云山以及幕阜山与江西相邻,北抵长江并靠湖北,西接张家 界、怀化2 市,南依长沙、湘潭、娄底3 市。区内现有7 市】0 县1 5 个国营农场,它们以洞庭湖为中心分布,处于湘、资、沅、澧四水下 游与洞庭湖交汇地带,是一个不临海但为数不多的拥有通江达海条件 的内陆地区之一。区内由湖面及水系尾问、冲积湖积平原、滨湖阶地、 环湖丘岗和部分外围地区组合而成的碟形盆地,土地面积3 1 6 6 9 平方 公里,包括天然水面3 9 9 8 平方公里。2 0 0 0 年末全区人1 2 共计1 2 9 9 1 9 万人,占金省人口的1 9 8 0 ,其中非农业人口2 5 4 1 0 万人,市镇人口 4 7 9 1 2 万人,城市化水平分别达到2 7 3 1 和3 0 1 2 。2 0 世纪9 0 年代 中期起中国生产力和区域开发的空间总体态势发生了战略性转换,即 由沿海地带 专向沿海带动沿江、沿线、沿边金方位协调发展的格局, 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及京广线北段的环洞庭湖区率先接受沿海地带技 术、产品、资金向内陆地区的传递、扩散、辐射与带动,并藉此主动 实施开放开发战略,使得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进展。目前,环洞庭湖 区具备了成为湖南新的经济走廊和经济增长极地带的基础,特别是地 处该地带东西两端的岳阳市、常德市在市政建设、对外开放、产业升 级方面在省辖市中位置前移,使金区形成了湖南经济崛起的一个新亮 点。 2 1自然资源条件 区域自然资源条件是指与人类经济活动相关的各种自然因素。区 域自然资源条件是区域经济开发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一方面是生 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影响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等部门 在地区内有机组合的重要因子,其匹配关系较好有利于形成资源型产 业结构和优化产业开发的地域空间格局。从区域经济角度对区域自然 资源条件分析评价,揭示其与经济活动的相关性,便于充分合理地利 用自然资源条件,形成区域经济开发的最佳空间格局。 2 1 1 光热资源丰富,水系发达 环洞庭湖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光热充足,风能丰富,降 水量大,四季分明。区内多年乎均气温1 6 5 。c 1 7 0 。c ,气温日较差小而 年较差大,i o 。c 日平均气温持续天数2 1 0 2 6 5 天,活动积累5 1 5 0 。c 。5 2 5 0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 6 0 0 1 8 0 0 小时,日照百分率在4 0 以上,为省 内高值区;太阳辐射总量1 0 0 一1 0 9 千卡平方厘米,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较 小;无霜期2 4 0 3 1 5 天。风速3 0 米秒时数达3 0 0 0 4 0 0 0 小时,有效风 能密度5 0 一7 0 瓦平方米,是全省风能最高地区和可望开发的一项重要能 源。区内年降雨集中于5 7 月,暴雨多发于4 1 0 月,多年平均降水量 1 2 0 0 1 4 5 0 毫米,8 0 0 m m 保证率在9 5 以上,但为金省降水量较小地 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夏秋连旱时有发生。区内水系发达, 河湖纵横,水网密布,湘、资、沅、澧四水汇聚于此,从而形成了洞庭 湖为中心的扇状辐射式水系格局。 2 1 2 水域和平原广布,土地类型多样 目前全区土地总面积为4 5 4 1 2 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 1 4 。区内地势平缓,其中4 4 6 的面积海拔低于1 0 0 米,5 0 2 的 坡度小于1 5 。在全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8 个一级类和4 6 个二级 类中,全区拥有8 个一级类和其中的4 0 个二级类,在空间分布上呈湖 盆中心以水体为主,向外依次为滩洲与沼泽、平原、丘陵、低山及中 山的地貌结构特征。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和水域面积最大,三者合 计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 2 7 3 ,其中耕地、水域比重大大高出全省和 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占全省2 6 0 4 和5 4 5 4 ;牧草地比重( 0 1 8 ) 和林地比重( 3 8 4 1 )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金区长期是全省和 全国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和水产品基地,林业和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 区内光热水土条件组合良好,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较高,单位土地面 积高出全省平均值1 5 4 4 。就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产水平而言,2 0 0 0 年单位面积水产值、林地产值,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产值、耕地与园地 产值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的l o 0 8 、2 2 6 0 、4 4 2 和2 ( 表】) 。 就土地生产力的地区差异而言,岳阳市湖区单位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 值最高,益阳市湖区最低,区内差异大。2 0 0 0 年益阳市湖区只相当于 岳阳市湖区的7 0 3 3 。 表1洞庭湖区与湖南省土地生产力水平比较( 2 0 0 0 年) 【元公顷) 陌墙 单位土地面积单位耕地、园 单位林地单位水域单位城镇村及工矿用 。“ 国内生产总值地面积产值面积产值面积产值需积工业产值 湖南省1 5 7 0 2 9 6 12 9 8 6 2 64 o 0 84 5 5 8 94 5 0 6 7 6 5 6 岳阳市湖区2 2 2 3 4 i51 4 7 2 59 44 1 8 6 64 4 2 3 4 08 2 7 7 7 9 3 9 常德市湖区1 7 5 5 8 2 2 2 8 5 27 74 9 8 9 i 5 3 0 06 83 2 7 5 8 3 0 9 益阳市湖区1 5 6 3 7 7 81 2 1 7 7 i o5 9 6 2 53 8 8 1 7 62 4 7 2 5 0 3 5 洞庭湖区1 8 5 7 0 9 8 l3 2 6 0 5 85 0 2 ,7 44 5 7 5 0 34 7 0 6 9 5 ,8 9 资料来源:湖南省2 0 0 1 年统计年鉴。 2 1 3生态景观结构的立体性明显,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环洞庭湖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具有碟形盆地圈带立体景观生 态结构的特征,孕育了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区内管维束植物1 7 0 科6 3 7 属1 4 2 8 种,包括蕨类植物2 l 科3 3 属1 5 2 种,裸子植物6 科1 3 属1 2 3 种,被子植物1 4 3 科5 9 1 属1 3 5 3 种,其中经济开发价值较高的 种类有芦苇、菱、莲、藕、苎麻、黄麻;经济林类3 1 0 余种。水域面 积大,水生生物丰富。全区现有鱼类1 1 9 种,1 1 目2 2 科7 0 属,鲤鱼 属大宗产品,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鳙、鲫鱼等2 0 余种,另有 中华鲟、白鲟、银鱼、鲥鱼、胭脂鱼珍贵类5 种。在本区记录到的鸟 类有1 6 目4 3 科2 1 6 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鹳、黑鹳、白鹤、中 华秋沙鸭、大鸨、白头鹤等6 种。洞庭湖区湿地水泊鸟类和沼泽鸟类, 数量较大的有9 种,种群数量一般都在千只以上。丰富的生物资源为 湖区经济开发,尤其是农业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1 4 矿产资源丰富多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 湖南省已发现的1 3 4 个矿种绝大部分在区内有分布,部分矿种在 储量和产量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有优势。如岳阳新开塘钒矿,矿区面积 为2 4 平方公里,探明储量约为2 0 0 万吨,是省内最大和国内著名的钒 矿床;位于临湘西南的桃林铅锌矿,是国内重要的大型铅锌矿床;i 临 澧石膏矿区保有储量占金省的3 4 以上;澧县的湘澧盐矿保有储量1 7 亿吨。此外,经地质部门的研究与勘探,在洞庭湖区的第三纪沉陷地 域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区内有著名的岳阳楼、鲁肃墓、君山、屈子祠、张谷英村、南湖、 任弼时故居、桃花源、柳叶湖、常德诗墙、东洞庭湖国家湿地自然保 护区、花溪岩的原始次生林等景点。这些高品位的旅游景点为发展区 内旅游业奠定了资源基础。同时,环洞庭湖区地处长江之滨,与鄂赣 两省毗邻,不仅为湘北门户,丽且在长江中下游旅圈的“大旅游”格 局中,居于有利的位置,具有比较明显的旅游区位优势。在洞庭湖核 心旅游区外围的环洞庭湖旅游带,分布着像武陵源、夹山、岳麓山、 衡山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在长江中下游大旅游圈格局中,溯长江 而上可达三峡、重庆,沿长江而下可游赤壁、上庐山。洞庭湖旅游区 中心城市岳阳,几乎处在长江中下游的武汉、重庆、桂林、长沙、张 家界、九江等重点旅游城市的中心。发挥和利用区内资源优势和区际 联系优势,必定会促进全区旅游业成为真正的“朝阳产业”。 2 ,2 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交通运输、技术水平、城市( 镇) 化及 城乡发展水平及历史基础等相关因素。历史基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依 据;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先导;技术水平是 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2 2 ,1区位交通优势相对突出 环洞庭湖区东西两端的岳阳市、常德市区位优势突出。岳阳市是 全省唯一的长江口岸城市,1 9 9 2 年岳阳列入长江沿岸开放城市,并且 是全省一线一点战略格局的首位“门户”城市;常德市被誉为全省的 “西北1 1 ”。从总体上看,目前环洞庭区地处长江中游的枢纽位置:东 有具备雄厚工业实力的华东经济区,西有资源极为丰富的大西南,东 西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梯度差;南有外向型加工业发达、经济 迅速成长的华南经济区,北有重化工业完整、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的华 北经济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