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我国遗产税实施与人寿保险对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在经济体制大转型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顺利转变对于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安定团 结的稳定大局至关重要。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本文首先阐述遗产税的历史及国外遗产 税的实施情况,进而分析我国实施遗产税的必要性及对于健全社 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又离不开保险业尤其是寿险 业的发展。我国保险业还处在幼稚阶段,需要国家太力扶持。本 文概述了保险业在我国的发生、发展的状况,研究了我国寿险业 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遗产税的实施在促进我国寿险业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 , 本文最后针对我国加入w t o 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实施遗产 税后我国寿险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旌。 关键词: 遗产税赠与税 保险人寿保险 税制模式 投保 a b s t r a c t f o rt h ed e e p e n i n go fr e f o r m i n ga n do p e n i n gt ot h ew o r l d ,f o r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r o d u c t i v ef o r c e s ,a n df o rs o c i a l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p e o p l ec o n t e n t m e n t ,t h ew e l lc h a n g eo fo a r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s y s t e m i s v e r yi m p o r t a n t w h e ni tis s p e e d i n gu p t h e r e s t r u c t u r i n g o f 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 b a s e do nt h es t a t e dm a c r o s c o p i cb a c k g r o u n d ,a tf i r s tt h i sp a p e r s t a t e st h eh i s t o r y o fi n h e r i t a n c et a xa n d g i v e s ac o n t r a s t i v e a n a l y s i so ft h ei n h e r i t a n c et a x a t i o ns y s t e m si no t h e rc o u n t r i e sa n d f u r t h e rd i s c u s s e st h en e c e s s i t yo fi m p l e m e n t i n gi n h e r i t a n c et a xa n d t h ei m p o r t a n tr u l eo f p e r f e c t i n gs o c i a li n s u r a n c es y s t e m o nt h eo t h er h a n d ,t h ep e r f e c t i n g s o c i a l i n s ur a n c e s y s t e m c a n t d e p a r t f r o m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i n s u r a n c ei n d u s t r y ,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l i f e i n s u r a n c e i n d u s t r y b e c a u s e o u rc o u n t r y si n s u r a n c ei n d u s t r yi si nc h i l d h o o d ,i tn e e dm o r eh e l p s u s t a i nf r o mo u rg o v e r n m e n t t h ep a p e rs u m m a r i z e st h es i t u a t i o n o fi n s u r a n c e i n d u s t r y ,a l s o s t u d i e si t s f o r e g r o u n da n d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 , t h ep a p e ra l s op r o b e st h ev e r yi m p o r t a n tr u l eo f p r o m o t i n g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i i r ei n s u r a n c ei n d u s t r yf o ri m p l e m e n t i n g ti n h e r i t a n c e t a x a t1 a s t ,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o p p o r t u n i t ya n dt h ec h a l l e n g e a f t e rc h i n ajo i n i n gw t o ,t h ep a p e rp u t sf o r w a r ds o m em e a s u r e s t h a ti n s u r a n c ei n d u s t r ys h o u l dt a k ea f t e ri m p l e m e n t i n gi n h e r i t a n c e t a x k e yw o r d s : i n h e r i t a n c et a xg i f tt a xm o d e so ft a x a t i o n i n s u r a n e el i f ei n s u r a n c ei n s ur e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已经成果,也不包 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尹洲衫签字日期:卿2 年7 月扩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 的复印件和磁盘。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窑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尹嵋够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刎l 年夕月彦目签字日期:年月日 第举绪诡 第一章绪论 第一繁磷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懿麓学者至缀兜在霹裁戡舨懿孛嚣鬻绩分据攮簧研究巾播爨,串鬻穗次收天努 配不平等已扩犬到相当程度。为实璁长治久安,巾国必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豹再分配极 赣,黻鼗髓最溺滩蔚社会嚣髂、辜 髅和豢受损者,为大多数人提供牧入徐酶,使老不会 毽失业、患瘾、莓透掰照入爨毽,菇尽霹畿运惩露营甏莩段缮小贫蜜差距。 中翻的再分配机制依然邋远不足以陵付种种现存的和潜在的撬战: 蓑瓷,援秘毪孬龠配鸯霾太枣,孛蓠教材强赫连青3 0 0 0 磐万入溺未解挟温饱闷题。 毫黢贫袁姨态誉疆,擞褰易邀建。城市贫爨翊题墩糖萋紧遥; 其次,脊嫠性再分配机制不毽黛,相嬲多的众业并不适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行 势浚蕊魏定,褥显,申嚣工稳象黢浚有茏遘错条款,在深霸等连,藤霄太鬟疆誓貉丧 失劳动鼹力的打王仔锝不到起码的魅偿。 第三- 傈酸性荐分既的覆盖面小,还榭相当数量羽职工没有参加三类僳险,社会僳 猃瓷垒豹簿集雕壤完藏跃县毒缓缝筹彝誊缀统筹遗渡,餐霹还授舂谴麓过渡翼金蜃绕 筹。 至予公正毪瓣荐势聚,串国摹奉上还楚空自,初次分配串不平等随益扩大盼势头因 璐誉可熊褥到遏泌。孛壤城乡癸裁熬二元终糖逛体凝在搿分髦枫耧上,无论冁类霉癸配, 着黻点都敝在城镇居诧上,农村基本保障工作薄弱,农村养老、医疗朔贫困入口救济目 嚣突窭。 中崮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处逛一个转型的输段,霹由避去爨蜜与垒妊大毽大撬熬楼式 逐渐转变威由豳豫、金妲和个人三拉一体熬同出赘的方试,叠加强社袅养老保险统筹保 簿秘羟会统筹医疗瀑障浆嚣辩,更蒜要夫力燕逮巍整豫酴夔发溪,簸褥蠢鼓袅搀供露靠 的捻方位像障体系。 我蘑蔽革开放2 。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财鬻迅速大量积累,同时人们贫富 差爨也迅速扩失n 反欢贫塞差距懿落涎收入莲是系数已越过致蒸发运溪家靛承孚,交藏 产嗽了影响社会蜜定的潜在撒源。 在魏糠会背漾下,伞久爵褥税稀潺产税豹及时推出,既是缩小我谰贫富潍距酌有力 武豢,又突善了我国弱凝壤俸裁。裁毽1 9 9 4 年宴拄爨新妁令久簿餐鼗,冀挺管王俸重 第一章绪论 点就是调节高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平的矛盾。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高收入行业 及个人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应该承认,由于各 方面的原因,目前对高收入者的谭节和征管还远未到位,影响了个人所得税作用的发挥。 目前,在人们收入整体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出现收入差距悬殊现象,收入分配不公的矛 盾,已经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在此情况下,及时推出遗产税,既能帮助解 决调节高收入、缓解社会不公的矛盾,还能有力地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 体制刚转型,人们保险意识还很淡薄的社会背景下,遗产税的推出,对于加强商业保险 在我国的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进而造就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节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遗产税概述。介绍了西方遗产税制度的成因及理论依据、开征遗产税的意义、 西方遗产税的课征制度。 第三章主要发达国家遗产税实施情况。分别介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意大利、 法国和新加坡等的遗产税实旌情况。 第四章我国实旌遗产税相关问题。主要介绍我国近代遗产税的发展历史,以及目前我 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实旌条件、课征模式、起征点、税率和实施的难点分 析等。 第五章人寿保险概述。从人寿保险的概念、起源、特点、功能、种类分别加以介绍。 另一方面,从数学的角度介绍投保的技术问题。 第六章欧美人寿保险业发展情况。分别选取日本和美国这两个保险业最发达的国家, 介绍它们目前保险业发展的概况。 第七章我国寿险业发展前景。首先介绍我国寿险韭发展的总体情况,并利用数学预测 分析的方法,阐述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前景。然后分析了大力发展我国寿险业的 紧迫性、加入w t o 后的新趋势以及寿险业发展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八章实簏遗产税对人寿保险业发展的影响。首先阐述寿险节税避税的功能。然后举 例说明投保人寿保险节税避税的效果。最后实旌遗产税将给寿险业发展带来的 巨大商机。 第章绪论 第九章加入w t o 后我国寿险业应对遗产税实施的策略。首先分析w t o 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然后阐述在w t o 背景下如 何应对遗产税的实旋。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图1 1 所示: 图1 1本文结构安捧 3 三墓盘 匪 互 叵 匿 匿 第二蕈遗产税鳓蠡 第二章遗产税概述 遗产税是以财产所有者死亡以后所遗留下来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财产的继承人或 受遗赠人征收的一种税,属于财产转移税。遗产税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一定的财政意 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法制建设加强的表现,因而是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 第一节西方遗产税制度的成因 早在古罗马时期,由于战争急需军饷,奥古额特斯大帝曾令公民在遗嘱中注明,至 少应将遗产的5 0 , 上交国家。公元6 年,奥古斯特斯迫使罗马元老院通过遗产税法案, 蝮定继承人对继承的遗产征收5 0 的遗产税,以作为士兵的养老费用和屯田基金。 在中世纪。教会法曾规定,教徒应把遗产交给“最神圣的大主教会”,这是一种自 觉的宗教义务。这项规定盛行于欧溯,尤其是英伦三岛。爱尔兰法律规定,死去的入要 把遗产的l ,l o 划归教会。这实际上是古罗马征收遗产税制度在教会法上的表现。1 4 世 纪末,一些意夫利自治城市因财政困难,先后开征了遗产税,采用比例译税,税率为2 一5 。可见,早期遗产税是按比例课税。其开征的目的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弥 补财政支出( 尤其是军饷) 的不足。 现代累进税率的遗产税税制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形成的,在1 5 9 8 年首创于荷 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财富过分集中、缩小贫富差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急速发 展,资本积累的规模扩大,社会财富臼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日益悬殊,埋下 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同时,随着社会财富的空前增长,食利阶层逐渐出现并壮大,而这 又可能引起社会发展的停滞。因此在1 8 世纪末期及1 9 世纪初,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法 学家就明确提出要按累进税率征收遗产继承税,限制财富在家族范围内无限累积和集 中控制和减少食利阶层。约翰穆勒在1 9 世纪3 0 年代曾明确提出应该限制遗产权, 限制财产的过分集中。他认为应该对接受赠与或继承财产的任何人规定一个接受或继承 财产数额的最高标准。在这个限额内,接受人或继承人有权加以自由支配。超出这个限 额即是不合法、不合理的,应该用遗产累进税加以限制。约翰穆勒的构想对英国后来 的遗产税立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 8 5 3 年,英国颁布的遗产管理办法确定了遗产累 进税制度,规定遗产税适用累进税率。根据遗产数额和继承人与死亡人的亲近远近关系 来捌分不同税率。这一法令被1 9 4 9 年的遗产管理条例 所取代。美国的遗产税制度 4 第二章遗产税概述 基本上是从英国引进的。1 9 1 6 年美国联邦开征总遗产税。德国早在1 9 0 6 年就开征遗产 税。级观资本主义国家遗产税制度的确立过程可见,在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各国将遗产 税作为均分财富的一种手段,它对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已不很重要。正如日本法学家加 藤美穗子所说:“在现代社会,巨额私有财产的基础会造成子孙后代不劳而获,并使有 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差距扩大,这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 也不允许无限制继承,为避免财富分配不合理而造成不劳而获,并使之回归社会,西方 各国都建立了遗产累进税制。” 第二节开征遗产税的理论依据 西方学者认为。虽然遗产的继承的存在,是由于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血缘关系和其 它情谊关系的存在所引起的,但遗产权的存在,并非天赋人权,而是为国家法律所承认。 遗产的获得,不周于其它所得,它是一种不劳利得,对继承人而言,是一笔意外之财, 所以应该对遗产课税。具体地说,关于课征遗产税的理论依据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国家共同继承权利说。此说主张,缝承人继承遗产权不是天赋的它有籁于国 家的保护。国家对死亡入的私有财产应有分得的权利,课征遗产是分得继承权 的一种手段。 二、遗产课税能力说。此说认为,继承人获得了遗产,随即增加了课税负担能力, 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税收是合情合理的。根据所得税是对人课税的原理,获得了 遗产,反映了个人所得的增加,如果对一般所得谋税,而对遗产所得不课税, 是不公平的。 三、平均社会财富说。此说主张,遗产税是平均社会财富的工具。高收入阶层是在 课征所得税之后,税后所得留给个人,日积月累,形成了大笔财富。死后如果 全部留给子孙后代,往往会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形成新的贫富差距。通过 遗产税,特别以累进税率的形式,对社会财富进行一次再分配,有利于缩小贫 富差距。 四、社会公益说。此说主张,课征遗产税可以鼓励个人对社会慈善、福利和公益事 业的捐赠,因为私有财产遗赠或捐赠给后代或他人要课征税收还不如捐赠给 社会公益事业。于利没有多大损失,于名却大有好处。 五、溯往课税说。此说主张,课征财产税时,纳税人往往设法述避,一生述税自不 第= 章遗产税概述 在少,故应于其死亡时一次加以补征。 六、劳务费用税。此说主张,遗产税是一种规费。因为国家验证遗嘱的机关必须提 供劳务和费用继承入应以继承所得遗产利益向国家缴纳一定的补偿费用。 第三节开征遗产税的意义 遗产税作为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税种,其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遗产税以财产为课税对象,有稳定的税源,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二遗产税采取累进税事,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缓和 社会矛盾: 三遗产税一方面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所需的财力,另一方面又可遥过 税率的高低、起征点、免征额等措施来调节人们投资、消费的方向; 这样有乖j 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四伴随着利息税及遗产税的出台,遗产税将成为缩小公民个人财富差 异的最后调节手段,这也意味着遗产税的开征将有利于税收调控体 系的完善: 五,遗产税的征收将促使人们放弃过度积累,尽可能将手中资产投入消 费,或进入生产投资领域,促进社会的发展: 六可以矫正死者生前因灰色收入而偷税、漏税的行为,以培养国民的 遗产纳税意识: - 匕遗产税是身后事,并不会对被继承人的经济行为造成扭曲,而且有 利于继承人独立创业和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第四节西方遗产税课征制度 由于国情不同,西方各国遗产税的课征制度也不尽摺同。依其课征方式,可以分成 三类: 一是总遗产税制,即对死亡人的遗产总额进行课税,以遗产执行人或遗产管理人为 纳税人。该税制的主要特征是在遗产处理上“先税后分”,即先征收遗产税,然后再把 遗产分配给继承人。税制既不考巷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盼亲琉关系也不考虑继承人钓实 第= 章遗产税j 吼述 际情况,因而它具有课税主体单一、税源有保证、税率设置相对简单等优点,而且征收 管理也较方便,征收成本较低。目前实行总遗产税制的国家有美国、英国等。 二是分遗产税制,又称继承税制。它是对遗产继承人或遗产受赠人分得的那一部分 遗产净值进行课税。其特征是在遗产处理程序上表现为“先分后税”,即先把遗产分给 继承人,然后就各个继承人分得的遗产进行课税。这种税制考虑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问 的亲疏关系和继承人的实际负担能力,因而具有公平合理的优点,符合税收公平原则, 但征管手续复杂,税收成本高。目前实旌分遗产税制的国家有德国、日本等。 三是混合遗产税制,即将总遗产税制和分遗产税制结合起来,对死亡人遗留下来的 遗产先课征一次总遗产税,然后在遗产分配给继承人后,再就各继承人分得的遗产份额 课征遗产税。该税制在遗产处理程序上是按“先税一后分一再税”的原则进行。这种方 式体现税收负担公平原刚,但征管手续比分遗产税制更为复杂,不易操作。目前,采用 该税制的国家有加拿大、意大利、瑞士等国。 上述3 _ 猝课税模式各有利弊,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遗产税扣免项目过多,缩小了税基。几乎所有开征遗产税的国家对遗产税 的征收都有扣除项目,如债务、丧葬费用、配偶继承、未成年子女缝承、家庭维持费用 以及慈善赠与等。除了扣除项目,还有抵免部分,如英国遗产税法规定,死亡人的部分 财产可以免费转让给生存配偶。美国遗产税法规定的抵免则分为两大部分:是。统一 抵免”,即允许每个纳税人以应纳税额中扣除一定量的抵免额。二是税项抵免,即允许 扣除向州政府支付的死亡税款等。经过一系列扣除抵免后,最后才得出应缴纳的遗产税, 这样就大大削弱了遗产税的税基。 第二,财产估价偏差,使税收减少。遗产包括死亡人死亡时的所有财产,即有不动 产( 土地、房屋等) 又有动产( 股票、债券、保险单、文物、字画等) 。由于财产形式 多种多样,评估财产的价值非常复杂,尤其是对无形资产的估价更麻烦,往往要花很长 时间,加大税收征管的难度。同时,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财产价值低估的现象时有 发生,这导致征收额减少税收流失。 第三,逞避税手段隐蔽,影响遗产税的征收。在各国遗产税征收实践中,影响遗产 税征管的另一个难题就是逃避税问题。选避税的手段很多,如隐匿或虚报财产,使应纳 税额减少:乖j 用有关家庭内部遗赠免税规定避税;剥用信托基金或慈善公益捐赔免税的 规定避税:等等。 7 第三章主要发达国家遗产税宴湖青况 第三章主要发达国家遗产税实施情况 第一节美国的遗产税 美国政府实行的是总遗产税制和总赠与税制,其特点是“先分后税”, 郎以财产所有入( 放继承人) 死亡后遗留的财产总额( 包括财产价值和 财产权益) 为课税对象然后才能将税后遗产分配给继承人或赠与人, 在税率设计等方面不考虑被继承人和继承人之阈的亲疏关系程度,不考 虑被继承人的负担程度等。遗产税的纳税人是遗嘱执行人,赠与税的纳 税人是财产赠与人,遗产总值或赠与财产价值一般按当时的市场价格确 定。遗产税的扣除项目有:债务、丧葬费用、遗产处置期意外损失、配 偶问转让和慈善捐赠,另外各宗遗产都有6 0 万美元的终身豁免额。赠与 税的扣除项目主要是捐赠扣除和配偶问赠与扣除等。 一、联邦遗产税和赠与税的计算。 将应税遗产额和应税赠与甓季产颧分剐计算出来并相加得出合计数 后,就可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 应税遗产颧+ 应税赠与财产颧) 适用税率 二、应税遗产颧的计算 财产所有者死亡时应税遗产颓的计算公式: 应税遗产额= 按公平市场价格估算的遗产总额一夫妻之问的遗产遗 留额一死者的负债额一按遗瞩赠与慈善团体的财产额 一丧葬费一管理费 三、赠与财产颓的计算 美国的总赠与税制对纳税人在一年内发生的一次或多次应税赠与, 实行汇总计算其应税赠与财产颧的计算公式: 应税赠与财产额= 按日历年度公平市场价格计算的赠与财产总额一 夫妻之间的无限制赠与扣除一每个受赠人j 0 0 0 0 美元的扣除额一向慈善事业捐赠 现行美国联邦遗产税赠与税采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分1 6 级, 最低税率为1 8 ,最高税率为4 5 。 第三章主要发达罾聿遗产粳实燕情况 第二节德国的遗产税 遗产税的纳税人是遗产继承人和受遗赠人。蹭与税的纳税人是赠与 人和受赠与人。居民纳税人须就其境内外继承遗产或受赠遗产纳税;非 居民纳税人只就其在德国境内的因遗赠继承或受赠继承面得到的财产支 付税款。 遗产税的课征对象是因继承所获得的所有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 和某些财产权利。赠与是指很少或根本不考虑报酬的转移以及为某一特 定目的的转移,对因这种而取得的财产课以赠与税。 财产估价。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按市场价值估价,市场交易的有 价证券按继承发生时或赠与行为发生时的市场交易价估定。未上市公司 的股票按该公司资产平均收益估价。珠宝首饰、高档艺术收藏品由专门 鉴定部门估定。 遗产税中的免税规定为:死亡入或赠与人的配偶享有基本免税额2 5 万马克和额外免税颧2 5 万马克,每一个子女可免税9 万马克,每一个孙 子女免税额为5 万马克。丧葬管理费用和死亡人债务允许扣除。慈善公 益捐赠全颓免税。抵免主要是允许居民纳税人抵免己缴纳的外国遗产税 和赠与税,但规定最高抵免不得超过德国税率计算的国外财产的应纳税 额。 遗产税税率按被继承人和继承人或受遗赠人,赠与人和被赠与人之 间的亲疏关系设计不同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配偶、子女、缝子女 为3 至3 5 ,孙子女、重孙子女、父母、祖父母为6 至6 5 ,兄弟、 姐妹、离婚配偶、继父母为l 】至6 5 ,其它个人和法人实体为2 0 至 7 0 。 第三节英国的遗产税 英国是经济发展较早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较早开征遗 产税的国家。英国的遗产继承税是总遗产税制,且将赠与税合并一起征 收。 第三章主爰发达国家遗产氍实镌情况 遗产继承税的纳税人是遗产处理人和赠与人。如果该纳税人没有或 不能支付税款,遗产或财产受让人就负有纳税义务。课税对象包括:死 亡时全部财产、死亡前7 年赠与的财产、赠与后仍保留收益权的财产、 视为应税转让的全权信托财产。 遗产总值估价原则通常是以市价为依据。土地由专门的土地评估部 门估价。无形资产由国家收入局资本税收办公室负责评估。上市股票由 死亡当日股价确定。非上市企业股票的价格依企业资产、企业利润、股 票市场行情、持股比例大小等因素综合评估。 1 9 8 5 一1 9 8 6 年度,税率设7 个档次,最低税率为3 0 ,最高税率为 6 0 。1 9 8 7 一1 9 8 8 年度税率级次降为4 档,1 9 8 8 一1 9 8 9 年度起至今,税 率该为4 0 比例税率。 第四节日本的遗产税 日本的遗产税采用分遗产税制即继承税制,赠与税是分赠与税胡。 继承税的纳税入财产继承或受遗赠人。凡在日本拥有住所者为无限 纳税义务人,取得财产时在日本无住所者,作为有限纳税义务人。课税 对象包括继承财产和视为继承财产。继承财产是指因继承或遗赠而取得 的财产,包括继承的财产价值和权利。视为缝承财产是指在法律上不属 于因继承或遗赠而取得的财产,但却是因被继承人或遗赠人死亡为起因 而产生的财产和权利。主要有:保险金退职津贴、信托受益权、与人身 百姓契约有关的权利等。 继承税实行1 4 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7 5 ,最低税率为l o 。 第五节意大利的遗产税 意大利的遗产税和黯与税实行的是总分遗产税制,其特点是“先税 后分再税”,即对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遗产总额课征一次总遗产税,再 对税后遗产分给各个继承人的遗产份额在达到一定数额时课征一次分遗 1 0 第三章主要发_ 选国家遗产税实施情况 产税。纳税人分为两类:一类是遗嘱执行人和遗产管理人( 含赠与人) , 另一类是继承人和受赠人,两类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不同。课税对象包括 被继承人死亡后留下的遗产总额或赠与人殆与的全部财产。税率采用超 额累进税率有两种,一是适用于遗产或赠与财产总额的,二是由非直 系亲属或无亲属关系的继承人或受赠人缴纳的。继承人或受赠人是直系 亲属或配偶的,适用税率低于第一种。第一种税率最低为1 0 ( 5 0 0 万 里拉以上) ;第二种税率是根据与被继承人的亲疏关系,采用不同程度的 累进税率,兄弟、姐妹姻亲税率最低,其它亲属、无亲属关系的继承人 所适用的税率逐渐增高。这种遗产税制可以保证收入,也可以区别对待, 但是计算最为复杂,手续繁琐,不符合便利原则。 第六节法国的遗产税 如果死亡人或捐赠人是法国公民,应就其全世界的狰资产缴纳遗产 税和赠与税,非居民仅就其法国境内的财产纳税。 遗产税的税率根据与死亡人或捐赠人的亲疏关系不同而不同。对配 偶有3 3 万法郎的个人宽免,对父母和子女的个人宽免为3 0 万法郎。对 超过部分征税税率从5 至4 0 不等。 对兄弟姐妹。每人可有1 万法郎的个人宽免。对余下的为超过15 万 法郎的部分税率为3 5 ,超过部分税率为4 5 。对其它亲属,超过l 万法郎的部分税率为6 0 。对以下项目免税:捐赠给国家的艺术品、由 死者签定的人寿保险、在遗嘱中未特别写明的向第三者的赠与。 赠与税的税率弼遗产税。 第七节新加坡的遗产税 新加坡的遗产税是根据居民去世时所拥有的资产价值,包括股票、 债券、房地产、不动产抵押契据等,向死者的遗嘱执行人或遗产管理人 征收的一种税。它也是属于总遗产税制,但不征赠与税。遗产价值按死 者去世之日公开的,以可以查明的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值得特别指 第三章主要麓达国家遗产撵实施情况 出的是,居民去世时。应税遗产除国内所有财产外还包括在国外的动 产。非本国居民死亡时,在新加坡留有遗产,如为亚洲货币单位债券、 黄金和银行存单则给予免税。 遗产税的税率采用超额累进税制,7 0 年代税率分为1 4 级,最低税率 为5 ,最高税率为6 0 起征点为1 0 万新元,有住宅的为3 0 万新元。 8 0 年代起采取二级超额累进税率,起征点为5 0 万新元,1 0 0 0 万新元以 下,税率为5 ,超过1 0 0 0 万新元的,税率为1 0 。 近几年新加坡的遗产税法令又有了重大修改,在1 9 9 6 年2 月2 8 日 以后,遗产税税率又调整为,计税资产总值( 即扣除豁免额后) 不超过 1 2 0 0 万新元的部分,适用5 的低税率,超过1 2 0 0 万新元以上的部分, 适用1 0 的高税率。从税率逐期调整的趋势来看税基相对变窄总体 税负趋于减轻。在税率调整的同时,对豁免扣除也作了相应的变动: 一、拥有一问或多问住房的豁免额高达9 0 0 万新元: 二、其它资产( 包括一切存款、现金、店铺、汽车、公积金、股票、 珠宝等) 的豁免额高达6 0 万新元: 三、 死者若拥有超过6 0 万新元的公积金存款,则超额部分皆可获 得豁免。 遗产税法还规定,由死者的遗嘱执行人或遗产管理人,按照税法靓 定缴纳遗产税。另外从死者死亡之日起至缴纳遗产税之日止,还应计算 应缴纳遗产税的利息,防止纳税人无故拖延税款的行为发生。 第四章我国实施遗产税相关情况 第四章我国实施遗产税相关问题 第一节我国遗产税发展简况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我国税收的历史已有 数千年之久,但是,我国古代并没有遗产税。只是到了近代,开征遗产 税的问题才被提出。1 9 15 年,我国第一次拟定了遗产税条例草案。但是, 考虑到当时税源太小和遗产评估的复杂性,这个草案未能通过实行。2 5 年之后,即1 9 4 0 年7 月1 日,我国终于第一次开征了遗产税,并于1 9 4 6 年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遗产税法。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经济落 后,政治黑暗,政府腐败,穷人没有纳税能力,而富人却可以逃避纳税, 遗产税形同虚设,只是徒有其名而己。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些地方曾经沿用老解放区政府或旧政府制定的 遗产税制度征收遗产税。 1 9 5 0 年1 月3 0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全国税收实施要则。 规定全国共设定1 4 种税收,其中就包括遗产税,但是一直未立法开征。 在后来的1 9 6 5 年、1 9 7 3 年、1 9 8 4 年三次重大税制改革中,遗产税都没 有列入计划。至今,我国仍未开征此税。但是,也并非我国税法对于遗 产税毫不涉及,例如,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中,就有个人遗产征税的 规定。 我国近5 0 年来没有开征遗产税可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 二是由于长期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人们的收入和财产差别不大: 三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税收的地位和作用一度受到忽视,遗产税自然就更 谈不上议事日程了。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开征遗产税的条件逐渐成熟,不仅理论界和税务部门的许多有识 之士不断呼吁此事,而且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也日趋一致。 从8 0 年代后期起,原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税务局开始提出研究开 征遗产税和赠与税的问题,并逐步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 第四牵我国实藏遗产攫相关情况 9 8 7 年1 2 月5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局长金鑫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 酶讲话中谈到税秭改革阔题时,第一次提出要对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的 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 1 9 9 0 年鸯,国家税务藏局提出了关于今后+ 年闻工商税秘改革总 体设想,其中正式提出了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的设想。这个文件得到了 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的肯定。 同年j2 月3 0 日在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 通过的关于翻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t 年援秘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中。提出要通过遗产税和赠与税等税收对过高的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 1 9 9 1 年3 月2 5 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 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 纲要的报告和同年4 月9 日t 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卜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采纳了中 共中央提出的上述建议。 在t 9 9 2 年2 月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收工作十年规划和“八五” 时期计翅j 纲要,同年7 碍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关于近期税制改革的思 路。1 9 9 3 年4 月国家税务总局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汇报工作,1 9 9 6 年7 月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收工作“九五。计划和2 0 1 0 年远景目标中, 都提出了开征遗产税的设想。 1 9 9 2 年l 2 月2 9 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讲戮运用税收手段调嚣令人收入目题时,专门讲了开征遗产税的重要 性。 1 9 9 3 年8 、9 月同,党中央、匿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税务总局起草的 工商税制改革方案,其中列有开征遗产税的内容,并规定遗产税的收 入为地方豺政的估定收入。 1 9 9 3 年月1 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 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镧若干问题的决定 , 其中提到:“适当时候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1 9 9 6 年3 月1 7e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天会第四次会泼批准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 0 1 0 年远景目标纲要, 1 4 第四章我国实麓适产税相关情况 其中提出:逐步开征遗产税、蹭与税、利息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 1 9 9 7 年9 月1 2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开 征遗产税等新税种。” 1 9 9 8 年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上所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开征遗产税,并得到了会议 的批准。 t 9 9 9 年3 月6 日,财政部长项怀诫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 的关于财政预算的报告中提出,要抓紧起草遗产税法,并得到了会议的 同意。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在研究当前的经济形式和对策的时候提出,为 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要在适当的时候开征遗产税。 近几年来,我国的财政部门一直在研究起草遗产税的有关法规,并 多次将其草案报送国务院审阅。遗产税的开征已经列入国家的立法计划。 第二节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2 0 多年来,伴随着有产阶级的的形成,社会贫富差距 正在逐步扩大,具体表理在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逐年上升。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差距的一个数量化指数标,它以家庭为衡量单 位。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 3 至0 4 之间比较合理,o 4 到0 5 是 收入差距较大,0 5 以卜是收入差距悬殊。 从1 9 8 1 年到1 9 9 5 年我国城市基尼系数由02 4 1 7 上升到03 0 8 7 。农 村基尼系数相应为0 1 5 7 4 和0 2 0 8 5 ,按照分组加权法计算的全国居民收 入基尼系数为从o 2 7 8 0 到o 3 5 1 5 ,f 1 五年增长o 0 7 3 5 ,年均0 0 0 5 。至 2 0 0 1 年底,我阉居民收入譬尼系数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0 + 4 7 7 8 ,超过美 碉、英围、n 本等发达资本t 义国家二i | 个世纪以束的水中,也超过许多 发展中国家( 如韩国) 经济起飞时期的水平,已进入国际警戒线。 我国f i 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己造成】一系列比较严重的社会 后果,影响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 0 多年的改革开放,首先是极大地促 籀四章我国实艟建产税相关情况 进了我国社会的极大发展,同时使社会财富在社会各阶层作相应的分配。 由于我国的分配机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翼| 富的分配结果难免造成贫富 差距的扩大。一部分入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成为先富起来的一 部分:而另一些入,因为各种原因却承受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冲击,比 如现在大量存在的“下岗”人员。这些人也曾为国家的建设奋斗多年, 现在他们需要社会的帮助。另外,中国本来就存在着地区之问发展的不 平衡,现在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他们同样需要社会的扶助。在改革以 前,由于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平均分配的机制,那些低收入阶层还能得到 国家某些方面的政策保护,矛盾不会象现在这么尖锐。而现在正处在社 会大转型时期,国家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弱势群体的生存处境就显 得令人担忧,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医疗、养老方面的保障,不能维持较好 的生活水平,甚至不能保障自己的下一代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些无疑会 逐渐激化社会矛盾,从而阻碍社会的发展。 目前我国2 0 的最高收入家庭占有社会全部收入的5 0 2 4 ,2 0 最低收入家庭占有社会全都收入的4 2 7 ,而美国相对应的数据分别 是4 4 6 、4 4 。可见,我国的贫富分化问题已不容忽视,这不仅是经 济问题,还关系到稳定与发展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社会深层次问题, 首先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社会的 发展水平:其次就是要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收入分配机制和社会收 入再分配机制。税收政策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有力武器。解放后我国 的税收体系经过5 0 多年的发展,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做出r 极大的贡献。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完善的税收体系相比, 我国的税收体系仍有较大的缺陷,在目前阶段,遗产税税种的缺位显得 尤为突出。 而遗产税开征后,无疑将使社会分配更加公平,我国税制将更加完 善,政府财政也有所补充。 遗产税的开征将缩小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及由此引起的私人财产的分 配不均衡,从而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避免产生剧烈的社 会矛盾。 但是,它对于人们观念上的冲击籍更大。 第四章我国宴麓遗产税相关情况 在遗产税面前,中国人“辛苦一生为儿女”这种传统观念将面临挑 战。传统的省吃俭用,积攒一生。只为给子女留下一些家当这种观念将 在开征遗产税后有所改变。美国建筑工程界巨予约瑟夫雅各布斯是位 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认为,轻易得来的巨大财富会使年轻人堕落, 继承财产既是一神幸运,更是一种祸害。他提醒自己的朋友,我们为子 女可以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潺爱他们,使他们没有机会去经历属于他 自己,丽不是父母的成功和失败。这位亿万富翁将他的大部分遗产捐给 了慈善事业,给自己3 个儿女留下的只是雅各布斯工程集团价值1 0 0 万美元的股票。这只占他全部财富的很小一部分。 高额的遗产税促使富翁们更多地关心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因为慈 善公益事业的捐赠是可以从遗产总额中扣除的。所以与其缴纳遗产税, 不如把钱财捐助到公益与慈善事业上去,一方面抵顶了税收,另一方面 又可以名垂后代,流芳百世。拥有财富就如得到一牺自己一时问喝不完 的水,如果你留着给自己的儿女饮用,也许会因日久变质使他们伤脾胃, 拉肚子。倘若你及时拿去浇灌竹木花草。它便成了滋润万物之水。在国 外的富翁中,如今这样的观念深入人心。 遗产税,无疑向中国新兴的富裕阶层提出一道必答题:今后钱该怎 么花? 作为社会公平的杠杆,遗产税一定会很快走进我们的生活,并会 逐步得到完善,成为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前提条件 我国经过2 0 余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少数人私有财产 大规模积累现象已经出现,从而有了充裕可靠的税源。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 9 7 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 6 2 4 1 亿元,人均3 7 9 元:到2 0 0 1 年,我国国内生 产总值己达9 5 9 3 3 亿元,是1 9 7 8 年的2 6 5 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 会财富日益增加,居民个人收入水平有了根本性变化。1 9 7 8 年,居民年 底谙蓄存款余额为2 1 0 ,6 亿元,到】9 9 7 年,达到4 6 2 7 9 8 亿元,而到2 0 0 2 年5 月底,则更高达8 4 7 万亿元,2 4 年增加4 0 2 倍11 9 7 8 年全国财政收 第四章我国安籀遗产税相关情况 入为1 1 3 2 2 6 亿元,2 0 0 1 年全国实现财政收入t 6 3 7 l 亿元,是1 9 7 8 年的 1 4 5 倍。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社会已经积聚了庞大的财富,提供了 丰富的税源。 遗产税的开征还必须具备一些前提条件。具体包括: 一、 储蓄实名制的落实。由于我国实行储蓄实名制的时间较短,个 人用多个假名进行储蓄的现象不能严格杜绝导致个人财产的 虚报和隐瞒,不利于税务机关掌握真实的资料,加犬了税收征 管成本,同时也会导致纳税人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二、 身份证制度的健全管理。由于工作或学习的需要,人口流动的 速度越来越快,而我国相应的户籍管理和身份证管理没有跟上, 以致出现一个人同时拥有不同公安机关发放的身份证的现象, 这为遗产的确认带来r 相当大的难度。 三、 金融储蓄的联网。由于在我国个人可以在不同的商业银行开设 储蓄帐户,而金融储蓄的不联网,使得税务部门无法真正了解 个人所拥有的财产的数量。 四、 要有一整套完善的财产评估体系。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估价, 是计算遗产税数额大小的首要工作。估价的高低会影响到国家 或纳税人的利益,而估价是否合理,又取决于财产评估体系是 否健全。 五、 老百姓要有足够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由于我国老百姓受传统 文化的影响,加之对遗产税的了解甚少,在思想和心理上会有 相当的抵触情绪,这将给遗产税的开征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和 阻力。 六、 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的实施。税务机关必须对个人财产的增加、 转移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而如何监督则需要通过建立个 人财产登记制度来进行。 第四节我国遗产税的课征制度 在设计遗产税制时,我们应该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我 第四章我国实旄遗产植相关情况 国的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实施。 一、征收模式的选择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情况看,对遗产税的征收模式主要有总遗产 制、分遗产税制、总分遗产税制三种类型。考虑到我国还没有全面的财 产登记制度,继承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征收征管水平不高,征管力度 薄弱,我国遗产税制模式以选择总遗产税制为宜。这样即可以从源头上 控制税源,又可以避免征收成本过高,对于总遗产税制不熊体现公平负 担、区别对待原则的问题,可以通过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对有特殊困难 的纳税人,在分配税后遗产时给予照顾予以解决。 二、纳税人的选择 从理论上讲,遗产税管辖权有三种类型;一是属地主义税收管辖权, 即仅就纳税人在本国境内的遗产征税;二是属人主义税收管辖权,即本 国的公民或居民死亡时,应就其境内外全部遗产征税:三是属人和属地 相结合的税收管辖权,即本国的公民或居民死亡时,应就其境内外全部 遗产征税;非本国公民或居民死亡时。只就其境内遗产征税。从维护国 家利益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角度上看,我国遗产税应采取第三种类型。 凡在我国有住所或经常居住且居住时间在】年以上的为我国居民,应对 其死亡时在中国境内外遗留的全部财产征税;凡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或 居住时闻不足1 年的为我国的非居民,仅对其死亡时遗留在中国境内的 财产征税。具体纳税人应是遗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0280:2025 EN Steel and iron - Determination of titanium content - Diantipyrylmethan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模考卷带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危险废物环境执法检查要点培训
- 合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优化路径探索-以A大学为例
- 节气课件教学
- T/CECS 10021-2019照明用LED驱动电源技术要求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2030全球中子刀(锎252中子源自动遥控式后装治疗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十一学校小升初入学测试数学真题及详细解答
- 安全课件自我保护
- 资金共管协议书范本
- 大班主题:标志小家族
- 检验科复检制度及记录
- 养老院薪酬管理体系-
- 华为AAU规格标准手册-5G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