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轴承座冲压模具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轴承座冲压模具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轴承座冲压模具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轴承座冲压模具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轴承座冲压模具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设计(论文)题目: 轴承座冲压模具设计 指导教师: 2006 年 4 月 10日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500字左右(本科生2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目前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文 献 综 述利用模具生产零件的方法已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批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对于保证制品质量,缩短试制周期,进而争先占领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都有决定性的意义。在现代工业的主要部门,如机械、电子、轻工、交通和国防工业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如70%以上的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表零件,80%以上的塑料制品,70%以上的日用五金及耐用消费零件,都采用模具成型的方法来生产10。利用模具将平板毛坯变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称为拉深(或拉延)。拉深是主要的冲压工序之一,应用广泛。用这种工艺方法可以制成筒形、阶梯形、球形、锥形、抛物线形、盒形和其它不规则的薄壁零件,如果与其它冲压工艺相配合,还可以制造形状更为复杂的零件。因此在汽车、拖拉机、电器、仪表电子、轻工等行业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该模具适应于高矩形和高筒形件的拉深,在毛坯排样无中间搭边,冲裁后废料中间自动断开,方便送料,不用设置卸料板送料。该成型方法已经熟练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是在以前模具设计的毛坯计算中都是采用有关手册上所给的公式进行计算,计算量不仅很大,而且当遇到形状复杂的零件(该零件就是属于这种情况)会比较麻烦,且容易出错。所以在本设计中拟采用模具CAD技术对零件的毛坯进行计算,以解决以前模具设计中毛坯计算较为复杂的问题,从而缩短模具设计的周期。从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理论研究。 加强冲压理论的研究,以提供更加准确、实用、方便的计算方法,正确地制定冲压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与尺寸,解决冲压变形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件的质量。(2)高效率、自动化。为适应市场的发化发展,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率、自动化、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3)大型、超小型及高精度。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冲压产品生产正呈现多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等变化特点。(4)革新模具制造工艺。 模具制造技术现代化是模具工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对其实施改造,以形成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5)标准化。 开展模具标准化工作,使模板导柱等通用零件标准化、商品化,以适应大规模地成批的生产塑料成型模具。我国的模具工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艰辛的历程。我国模具工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军火和钟表业引进的压力机发展起来的。从那时到20世纪50年代初,模具多采用作坊式生产,凭工人经验,用简单的加工手段制造。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随着国民经济的大规模发展,模具工业进步很快。当时我国大量引进苏联的图纸、设备和先进经验,其水平不低于当时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错过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浪潮,我国模具业没有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家电、轻工、汽车生产线模具的大量进口和模具国产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先后引进了一批现代化模具加工机床。在此基础上,参照以后的进口模具,我国成功地复制了一批替代品。如汽车覆盖件模具等。模具的国产化虽然使我国模具制造水平逐渐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但计算机应用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模具工业起步晚,基础差,就总量来看,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产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为了进一步振兴模具工业,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部署。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本行业和相关行业以及广大模具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模具工业水平必将大大提高,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王孝培主编.冲压设计资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2.丁松聚主编.冷冲模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3.冯炳尧,韩泰荣,张文森主编.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许发樾主编.模具标准应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8845.王芳主编.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北京:工业出版社19986.王运炎主编.机械工程材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7.李澄,吴天生,周百桥主编.机械制图.北京:等教育出版社.19968.郑修本,冯冠大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械工业出版社19919.徐茂功主编.公差与技术测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0.王卫卫主编.金属与塑料成型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11.程培源,赵仲治主编.模具寿命与材料.武汉:武汉工学院教材出版中心.199412.黄毅宏主编.模具制造工艺(第二版).北京:械工业出版社199613.李天佑主编,冲模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14.模具标准协会编. 具标准协会汇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包括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及进度安排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设计一副生产轴承座的模具,采用复合模,该模具中落料凸模和凹模首先接触条料,并与推件块一起压住条料,先落料,再拉深冲孔同时进行,当上模回程时落料后的条料由刚性卸料板从凸凹模上卸下,成型零件由打料杆打下,手动取出制件,由于是手动取出,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工作效率。本模具的材料利用率为63%,材料利用率一般。制件的尺寸较大,对冲压设备和模架的要求较高,模具的结构也较为复杂,模具的制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