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1 1 一一、设计题目与要求、设计题目与要求2 2 1、设计题目2 2、设计要求2 二二、设计思路及框架图、设计思路及框架图3 3 三三、设计原理图、设计原理图4 4 四四、各部分电路介绍、各部分电路介绍5 5 1、光电转换电路5 2、稳压电路 5 3、充电和指示部分 6 4、过充保护电路13 五五、元器件的选择、元器件的选择 1414 1、太阳能电池的介绍与选择 14 2、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原理与选用 .19 六六、谢、谢 辞辞 2323 七七、参考、参考文文献献 2222 八八、附录、附录 2424 1 摘摘 要要 手机作为信息社会的一种通用商品,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普及,而作为手机能源的提供者电池的储能总是十分有限, 几乎所有的用户都曾遇到过外出或通话过程中电池耗尽的尴尬,尤其是对于经常在野外作业的用户来说,在远离市电的环境下,电池 的耗尽为我们的通信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逐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不产生任何的环境污染。若能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基础,设计出成本低廉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直接 完成太阳能辐射到电能转换,必然会为个人移动通信带来极大的方便。 本设计主要完成了具有不同于目前市场销售的同类产品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工作。该设计电路包括光电转换电路、稳压电 路、充电和显示电路、过充保护电路。该充电器工作稳定、可靠,使用灵活。太阳能作为一种没有任何污染的、易取的绿色能源若能 应用到消费类产品中,对于改善地球的整体的能源状况和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光电传感器、稳压电路、充电显示电路、过充保护电路 2 一、设计题目与要求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1 1、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 2 2、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本设计的主要设计内容: 太阳能极板的设计、充电控制电路的设计、电压电流控制与显示电路 二、设计思路及框架图二、设计思路及框架图 此太阳能手机充电器设计中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其电能通过稳压器可直接给手几电池充电,也可将电能储存 于蓄电池,在无太阳光时对手机充电。其基本框图如下: 3 图 2-1 设计框图 4 三、设计原理图三、设计原理图 图 3-1 设计原理图 5 四、各部分电路介绍四、各部分电路介绍 1 1、光电转换电路、光电转换电路 光电传感器是指能够将可见光转换成某种电量的传感器。下图为光电脉冲传感器的应用电路图。 图 4-1 光电脉冲转换电路 2 2、稳压电路、稳压电路 6 由于光能转换的电能不稳定需稳压电路来完成电压的稳定工作。此设计中的稳压电路主要由集成稳压器 CW7805、电容及用于防 止电流回流的二极管组成。其组成电路如下: 图 4-2 稳压电路 3 3、充电和指示部分、充电和指示部分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构成充电电路的集成块越来越多,并且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下面我以 LM324 集成块为核心,设计一下充电 电路: 本文介绍的自制充电器用 LM324 的 4 个运算放大器作为比较器,用 TL431 设置电压基准,用 S8550 作为调整管,把输入电压降压, 对电池进行充电,其原理电路见图 1。其特点是电路简单、工作可靠、无需调整、元器件容易购买等,下面分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8 图 4-3 充电和显示部分电路原理图 4.3.1 基准电压 Vref 形成 9 外接稳压过后的电源、二极管 VD1 后由电容 C1 滤波。VD1 起保护作用,防止外接电源极性反接时损坏 TL431。R3、R4、R5 和 TL431 组成基准电压 Vref,根据图中参数 Vref= 2.5(390+820)820=3.70(v),这个数据主要是针对锂电池充电而设计(单节锂电 池充电充满后电压约为 3.70V)。 4.3.2 大电流充电 (1)工作原理 接入电源, 电源指示灯 LED(VD2)点亮。装入电池(参考图片,实际上是用导线引出到电池盒, 电池装在电池盒中),当电池电 压低于 Vref 时,IC1-1 输出低电平,VT1 导通,输出大电流给电池充电。此时,VT1 处于放大状态-这是因为电池电压和-VD4 压降的 和约为 3.2V(假设开始充电时电池电压约为 2.5V),而经 VD1 后的电压大约 5.OV,所以,VT1 的发射极集电极压差远大于 0.2V,当 充电电流为 300mA 时,VT1 发热比较严重,所以最好用 PT=625mW 的 S8550,或者适当增大基极电阻以减小充电电流(注:由于 LM324 低电平驱动能力较小,实测 IC1-2,IC1-4 输出低电平并不是 0V,而是约为 0.8V)。 (2)充电的指示 首先看 IC1-3 的工作情况:其同相端 1O 脚通过 R13 接 Vref,R14 接成正反馈,反相端 9 脚外接电容,并有一负反馈通路,所以, 它实际上构成了滞回比较器。刚开始时 C2 上端没有电压,则 IC1-3 输出高电平。这个高电平有两个放电通路,一个通路是通过 R14 反馈到 10 脚,另一通路是经电阻 R15 对电容 C2 充电,当充电的电压高于 10 脚电压 V+ 时,比较器翻转输出低电平;与此同时,由 于 R14 的反馈作用,10 脚电压立即下跳到 V-,这时,电容 C2 通过电阻 R15 放电,当放电的电压小于 10 脚电压 V-时,比较器再次翻 10 转输出高电平, 由于 R14 的反馈作用,10 脚电压立即上跳到 V+,此后电路一直重复上述过程,因此,IC1-3 的输出为频率固定的方 波信号。 其次看 IC1-4 的工作情况:电池电压经 R2、R16 分压,接 IC1-4 的 12 脚,因为 R2R16,所以输入 IC1-4 的 12 脚电压基本上略 低于电池电压,显然它更低于其 l3 脚电压 因此,IC1-4 输出稳定的低电平。结合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加在 R12 和 VD 3 通 路一端为频率固定的方波电压,另一端为稳定的低电平,因此,发光二极管 VD3 会周期性点亮,给人一闪一闪的感觉。电路图如图 图 4-4 充电指示电路 最后看 IC1-1 的工作情况:当 IC1-2 输出低电平时,显然 IC1-1 的 3 脚为低电平,而其 2 脚通过 R1 接 Vref 所以,IC1-1 也输出 11 低电平。结合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R11 和 VD5 两端电压差为零,因此,VD5(饱和指示)不能点亮!电路图如图 3 图 4-5 充电饱和指示电路 另外,由于 IC1-1 输出低电平,无论 IC1-3 的 9 脚电压如何变化(电容充、放电在该脚形成三角波电压)都不会受 IC1-1 输出的影 响 因为 IC1-3 的 9 脚电压(要么高到 V+ ,要么低到 V-)始终高于 IC1-1 的输出,VD6 反偏截止!所以,这种状态下,三只指示灯的 工作情况分别为:VD2 点亮,指示电源正常;VD3 闪烁,指示电池充电正常;VD5 不亮。 4.3.3 小电流充电 12 当充电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压慢慢上升到接近 Vref 时,IC1-2 输出电压慢慢上升,于是,流过 R7 的电流慢慢减小,即流经 VT1 基极的电流慢慢减小,因此 VT1 输出的电流也会慢慢减小,但电池电压还会持续不断地缓慢上升,当电池电压几乎等于 Vref 时, IC1-2 会输出较高电压,这时 IC1-1 的 3 脚电压高于 2.8OV (反相端 2 脚的输入端电压), 比较器翻转输出高电平。该电压有两个作 用:一方面会使 VD5 正偏导通被点亮(此时,IC1-4 输出还是低电平),指示充电饱和;另一方面 VD6 也正偏导通,而 R17 很小,实际 上是强制 C2 上端为高电平,所以 IC1-3 的 9 脚电压高于 10 脚电压,IC1-3 被强迫输出低电平,VD3 因无正偏压而熄灭。 虽然,从外在的表现看充电灯熄灭,饱和灯点亮在某一时刻瞬间转换完成,但是实际上充电过程却是逐渐过渡的:当电池电压 远低于 Vref 时持续大电流充电,当电池电压接近于时充电电流慢慢减小,直至逐渐充电趋近零 即使饱和灯点亮时,小电流充电 仍在继续!所以这种状态下,三只指示灯的工作情况分别为:VD2 点亮,指示电源正常;VD3 不亮;VD5 点亮(饱和指示,小电流充电)。 4.3.4 IC1-4 的用途 从上面 2、3 内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电路是大电流或小电流充电,IC1-4 的输出一直是“低电平” ,好像它没有什么作用似 的,还不如直接把 VD3、VD5 负极接“地”?刚开始设计时,确实没有考虑用 IC1-4,把 VD3、VD5 的负极直接接地。然而,当制作好 后通电工作时发现一个问题:当不装电池通电时,饱和指示灯 VD5 点亮显然不合适!因为,没装电池时 VT1 处于微导通状态,IC 1- 2 的 5 脚电压高于 ,IC12 输出高电平,于是 IC1-2 也输出高电平,VD5 点亮。 13 若在原理图中接入 IC1-4,没装电池时 VT1 处于微导通状态,IC1-4 的 1 2 脚电压也会高于 ,因此,IC1-4 输出高电平,这样 VD5 就不能点亮。 需要说明一点,外接输入电压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输入电压太高,大电流充电时调整管发热严重;另一方面,IC1-2 输出高 电平的时间会因为电源电压较高而提前超过 Vref(设定值),这样就会给我们一个错觉,电池很快就充满了!实际上并非如此。输入电 压太低也不好,同上面的分析一样,IC1-2 输出高电平的时间会因为电源电压较低而迟后,更有甚者,也可能永远达不到充电指示灯 一直闪烁,但大电流充电过程早已结束。所以,外接电压太高或太低,充电和饱和指示的状态是不准确的。 4 4、过充保护电路、过充保护电路 在充电过程中,随着电池电压的升高,充电电流逐渐减小,为避免电池过充影响电池寿命,在电路中加入了过充保护电路。在此 设计中运用电阻 R17 和二极管 VD6 及充电显示电路构成过充保护电路。其图如下: 14 图 4-6 过充保护电路 当电压接近饱和状态时,该电路启动,使电路进入涓流充电状态,直至电池达到饱和状态为止。 五、元器件的选择五、元器件的选择 1 1、太阳能电池的介绍与选择、太阳能电池的介绍与选择 5.1.1太阳能电池原理 15 太阳光照在半导体 p-n 结上,形成新的空穴 -电子对,在 p-n 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 n 区流向 p 区,电子由 p 区流向 n 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下面以硅太阳能电池为例加以具体介绍。 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一般的半导体主要结构如下: 图 5-1 一般半导体主要结构图 图中,正电荷表示硅原子,负电荷表示围绕在硅原子旁边的四个电子。 当硅晶体中掺入其他的杂质,如硼、磷等,当掺入硼时,硅晶体中就会存在着一个空穴,它的形成可以参照下图: 16 图 5-2 掺入硼原子的硅晶体结构图 图中,正电荷表示硅原子,负电荷表示围绕在硅原子旁边的四个电子。而黄色的表示掺入的硼原子,因为硼原子周围只有 3 个电子, 所以就会产生入图所示的蓝色的空穴,这个空穴因为没有电子而变得很不稳定,容易吸收电子而中和,形成 P(positive)型半导体。 同样,掺入磷原子以后,因为磷原子有五个电子,所以就会有一个电子变得非常活跃,形成 N(negative)型半导体。黄色的 为磷原子核,红色的为多余的电子。如下图: 17 图 5-3 掺入磷原子的硅晶体结构图 N 型半导体中含有较多的空穴,而 P 型半导体中含有较多的电子,这样,当 P 型和 N 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在接触面形成 电势差,这就是 PN 结。 当 P 型和 N 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在两种半导体的交界面区域里会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界面的 P 型一侧带负电,N 型一侧 带正电。这是由于 P 型半导体多空穴,N 型半导体多自由电子,出现了浓度差。N 区的电子会扩散到 P 区,P 区的空穴会扩散到 N 区, 一旦扩散就形成了一个由 N 指向 P 的“内电场” ,从而阻止扩散进行。达到平衡后,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薄层形成电势差,这就 是 PN 结。 当晶片受光后,PN 结中,N 型半导体的空穴往 P 型区移动,而 P 型区中的电子往 N 型区移动,从而形成从 N 型区到 P 型区的电流。 然后在 PN 结中形成电势差,这就形成了电源。 5.1.2太阳能发电方式 太阳能发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 热电转换方式,另一种是光 电直接转换方式。 (1) 光热电转换方式通过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由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成工质的蒸气, 再驱动汽轮机发电。前一个过程是光 热转换过程;后一个过程是热 电转换过程,与普通的火力发电一样 .太阳能热发电的 缺点是效率很低而成本很高,估计它的投资至少要比普通火电站贵510 倍。 18 (2)光电直接转换方式该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 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个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 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当许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的 太阳能电池方阵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新型电源,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太阳能电池寿命长, 只 要太阳存在,太阳能电池就可以一次投资而长期使用;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太阳能电池 可以大中小并举,大到百万千瓦的中型电站,小到只供一户用的太阳能电池组,这是其它电源无法比拟的。 5.1.3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太阳能电池按结晶状态可分为结晶系薄膜式和非结晶系薄膜式(以下表示为 a-)两大类,而前者又分为单结晶形和多结晶 形。 按材料可分为硅薄膜形、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形和有机膜形,而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形又分为非结晶形(a-Si:H,a-Si:H:F,a- SixGel-x:H 等)、V 族(GaAs,InP 等)、族(Cds 系)和磷化锌 (Zn 3 p 2 )等。 太阳能电池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还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 型太阳能电池、纳米晶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下面 以硅太阳能电池为例介绍。 硅太阳能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三种。 19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技术也最为成熟。在实验室里最高的转换效率为24.7%,规模生产时的效率为 15%。在 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单晶硅成本价格高,大幅度降低其成本很困难,为了节省硅材料,发展了多晶 硅薄膜和非晶硅薄膜做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替代产品。 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单晶硅比较 ,成本低廉,而效率高于非晶硅薄膜电池,其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为18%,工业规模生 产的转换效率为 10%。因此,多晶硅薄膜电池不久将会在太阳能电地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低重量轻,转换效率较高,便于大规模生产,有极大的潜力。但受制于其材料引发的光电效率衰 退效应,稳定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如果能进一步解决稳定性问题及提高转换率问题,那么,非晶硅大阳能电池无 疑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发展产品之一。 5.1.4 太阳能电池的选择 在此设计中由于硅太阳能电池构造简单,成本低,故选择硅太阳能电池。 2 2、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原理与选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原理与选用 5.2.1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原理 20 集成稳压电路是现代电子仪器、设备所必需的部件。集成稳压电路就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串联型稳压电路和开关型集成稳压电路, 而每类集成稳压电路又有许多种型号,特别是 DC-DC 变换方式的不同,使开关稳压源又分为多种(变压器反激式 DC-DC 变换器、降压 式 DC-DC 变换器、升压式 DC-DC 变换器) 。下面我以三端式串联稳压源为例做一简单的介绍: 串联式稳压源实际上是由具有电压负反馈的直流放大器构成的。其电路框图如下图所示: 图 5-3 三端稳压器 7805 方框图与实物图 稳压过程如下:当输出电压 v0 增高时取样电压 vs也增高。vs与 VR基准电压之差增大,误差比较管输出的倒相电压增大,使调整 功率放大器输出电流减小,即调整功率放大器两端电压增大,从而 v0输出电压下降,也就是说 v0基本不增加,实现了稳压作用。 由以上可见串稳型稳压源调整功放两端有一定直流电压,由流过相当于负载电流的直流电流,所以调整功放电路消耗较大功率。这不 21 仅使调整功放易发热损坏(如果不是调整功放电路过热,需选允许功耗大的器件) 。而且效率很低,造成电能的浪费。所以这种稳压 源适于需用较小电流(小于数百 mA) ,输出电压较低(数十 V 以下)的场合。这种电源使用较简便,而且对周围电路产生的干扰噪声 较小。 5.2.2 三端集成稳压器分类 线性集成稳压器分固定式输出、可调式输出和跟踪式三种类型,又以三端固定式及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的应用范围为最广。 多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取样电阻和保护电路的元件需要外接,它的外接端比较多,便于适应不同的用法。它的输出电压可调,以满足 不同输出电压的要求。目前国内生产的这类产品种类比较多。跟踪式集成稳压器(正负电压集成稳压器)适合应用于需要正负电源(如 运算放大电路)的电路,跟踪稳压器能保证正负输出电压始终是平衡的,它的中点始终为地电位,并有自动跟踪能力。 5.2.3 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的产品分类 固定式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压是固定的,二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有输入、输出和公共端 3 个端子,输出电压固定不变(一般分为 若干等级),通用的产品有 7800(正电压输出)和 7900(负电压输出)系列,输出电压分 5,6,9,12,15,18V 和 24V 等多种。型号的 后两位数字表示稳压器的输出电压的数值,例如 W7805,表示输出电压为 5V;W7915 则表示输出电压为-15V。这类稳压器的最大输出 电流町达 15A。同类型的产品还有 78M00 系列,输出电流为 05A;78L00 系列,输出电流为 01A。这类产品具有使用方便、性能 22 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三端集成稳压器已基本上取代了由分立元件组成的稳压电路。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 器还有输出为负电压的 79M00 和 79L00 系列。 5.2.4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选用 集成稳压器是一种将功率调整管、取样电路、基准稳压、误差放大、启动和保护电路等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集成电路。所谓 三端是指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和公共接地端(或电压调整端) 。三端集成稳压器按性能和用途可分为三端固定输出正稳压器、三 端固定输出负稳压器、三端可调输出正稳压器和三端可调输出负稳压器四大类。下面谈谈如何正确合理选用三端集成稳压器。 (1) 、首先根据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需要,选择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压极性,是输出正电压还是输出负电压。输出正电压的 可选用 78XX 系列,如 7805、7812 等,其中 78 后面的数字代表该稳压器输出正电压的数值,以伏特为单位。例如 7805 表示稳压输出 为+5V,7812 表示稳压输出为+12V 等;输出负电压的可选用 79XX 系列,如 7906、7924 等,其中 79 后面的数字代表该稳压器输出负 电压的数值,例如 7906 表示稳压输出为-6V,7924 表示稳压输出为-24V 等。通常大多数初学者都选用 78XX 系列的三端固定输出正稳 压器,其优点是使用简单。另外还有需要其它输出电压的,则可选用三端可调输出正稳压器,如 LM317;或选用三端可调负稳压器, 如 LM337。三端可调输出稳压器特点是使用灵活。 (2) 、其次根据电路要求选择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流。以 78XX 系列为例,78LXX 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 100mA,78MXX 系列最大输 出电流为 500mA,78XX 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 1.5A。在选用时,要考虑三端稳压器的最大输出电流 Iomax,Iomax 是指稳压器能够输出 的最大电流值,使用时按其 60%选择为妥。 23 (3) 、最后根据选定的三端稳压器考虑其输入端允许输入的最大电压 Uimax ,一般输出、输入的电压差最小为 1.7V 左右。在不 超出最大输入电压值的情况下,输出与输入电压差越大越稳定。 六、谢六、谢 辞辞 转眼间已经在美丽的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度过了第三个年头,这三年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三年,我不仅能够接触到传道授业解 惑的良师,还能认识许在多方面比我优秀的同学、朋友。他们不仅能够授我知识、学问,而且从更多方面指导我的人生,使我更加完 善自己。这里留下了我求学的足迹,这里见证了我成长的点滴。在毕业设计完成之际,我衷心的感谢曾经给我帮助、支持、鼓励的所 有老师、同学、朋友和父母。 本次设计是在我的导师刘老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