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姓名:学号: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指导老师:完成时间:- 15 - -作者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有。特此声明。作者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作者学号: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XXXThe Influence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on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CountermeasuresXXXXXXXX年 月 日摘要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信息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内容,它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合法性、双重性、隐蔽性和灵活性、争议性等特点。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新兴的一类贸易限制性措施。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中,更应以主动的姿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既要有效借助合法武器对国外的歧视措施予以有力的回击;更要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合理性,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科技的发展和与国际标准接轨,使贸易这台经济的发动机更健康良好的运转,进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不是陷入贸易保护的恶性竞争。本文旨在充分认识技术型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并拟提出系列性的对策建议。本文概括总结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它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对和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贸易;影响;对策Abstract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system including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conformity assessment procedures, packaging and labeling requirements, produc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ical barriers, information system of green barrier, it has extensive etc, systematic, legality, duality, concealment and flexibility, and controversial, etc.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s a new trade restrictive measures. As the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China should deal with TBT more actively in the process of melting in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We should not only counter-attack them with the aid of the legitimate weapon, but also establish Chinas own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in full use of its rationality. Taking it as a turning point, we should also further impel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get accordanc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order to make trade, the economical engine work better, and then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falling into the malignant competition of trade protection. This article is aimed for sufficiently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BT and its influences on China foreign trade, and suggests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ntent and the features of TBT, analyses its effects on export trade, and in the end,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how China could deal with or make use of TBT. Key words: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China Foreign Trade;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目 录引 言- 1 -一、中国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现状- 1 -(一)我国被扣留(召回)的出口产品类别- 1 -(二)产品被扣留(召回)的理由- 2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4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推动- 4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负面影响- 5 -三、我国外贸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8 -(一)我国自身存在的问题- 8 -(2) 国外针对我国而设的壁垒- 10 -(3) 国民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了解- 10 -4、 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10 -(1) 我国自身需要的改进- 8 -(2) 发展与国外的经贸关系- 8 -(3) 普及国民相关知识和意识- 8 -结 语- 11 -主要参考文献- 12 -引 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逐步削弱了关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贸易管理措施的经济调节效力。在WTO框架内,发达成员方一方面享受自由贸易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依托自身科技优势、产业特点、严格且繁琐的立法,设置了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以期在国际贸易的动态调整中取得更大的利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技术水平不高,出口产品总体质量、档次较低,容易授人以柄;另外,一些发达国家有意利用技术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我国的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约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左右。这些国家的标准、技术法规等要求高,而且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策源地。据统计,我国每年受反倾销措施影响的出口额占全年出口额的1%左右,而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出口额己超过25%,约为450一500亿美元,农产品、纺织品、玩具,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取代反倾销,成为制约我国产品出口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是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李志军,2002)。 李志军:怎样打造“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矛与盾,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同时,我国的技术法规体系不完善,技术性贸易保护体系缺乏统一协调,而业界对此了解甚少,缺乏危机感,严重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国内经济造成直接冲击;此外,由于我国缺乏健全完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对国内市场缺乏有效的保护,国外低水平的或是不符合发达国家技术法规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人民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生态环境构成了直接危害。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本质、现状、成因以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时采取对策跨越壁垒保证出口增长,维护我国正当的贸易利益,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中国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现状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是一种重要的非关税壁垒。它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冯宗宪,柯大钢,2001) 冯宗宪,柯大钢: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技术性贸易壁垒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技术性贸易措施涉及到贸易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信息产业、家电、化工医药,包括它们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制成品,涉及到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2011 年,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扣留(召回)我国不合格消费类产品总计 1431 批次,高居世界第一位。欧盟和美国作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伴随出口量的增加,我国出口到这些国家产品被扣留(召回)的批次也是最多的。事实上,我国在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这些国家的扣留(召回)批次也是高居各国第一,批次数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其中,欧盟召回消费类产品共计 994 批次,占消费类产品被召回总批次的 69.36%;其次为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被扣留(召回)产品批次的占比分别为 12.72%,10.48%,4.82%和 2.52%。同年,共收集到美国、日本、欧盟、韩国和加拿大相关机构扣留/召回我国出口不合格农食产品类 1628 批次。其中,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扣留我国不合格农食产品类最多,达 620 批次;其次为欧盟食品和饲料委员会,召回 332 批次;韩国农林部国立兽医科学检疫院扣留 307 批次;日本厚生劳动省扣留 213 批次;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召回 85 批次;韩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扣留 71 批次。(1) 我国被扣留(召回)的出口产品类别1 消费类产品2011 年,欧盟、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扣留(召回)我国出口不合格消费类产品涉及 5 大类,其中轻纺类、机电类产品被扣留(召回)批次较多,分别占被扣留(召回)总批次的 42.42% 和 28.30%,其次为玩具类产品,占 23.41% (见表 1)。 表 1. 2011年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扣留(召回)消费类产品种类分析 消费类产品种类批次比例国别批次轻纺类60742.42%欧盟420美国62加拿大60日本36韩国19机电类40528.30%欧盟241美国87加拿大65韩国7日本5玩具类33523.41%欧盟264美国26加拿大18日本7化工与危险品类745.17%欧盟34日本21韩国9加拿大5美国5其他类100.70%欧盟5美国2加拿大2韩国1总计1431100.00%_1431由表 1 可知,轻纺类产品被扣留的比例最高。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同时贸易摩擦也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以设置贸易技术壁垒(TBT)为主的贸易保护也日趋严重。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美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已从对产品本身的性能、质量设限,发展到对产品生产、包装、标签标志、加工运输等全过程提出更高要求,各项检测标准也日趋复杂。各种贸易保护壁垒不断增多,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很大程度抬高了我国轻纺类产品的出口门槛。 2011年我国玩具类产品被扣留和召回335批次,占被扣留和召回总批次的23.41%。中国是世界主要玩具生产和出口国,2010年传统玩具出口货值突破百亿美元,2011年前9个月出口玩具货值达79亿美元,同比增长8.9%。中国出口的玩具占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二。玩具安全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美国与欧盟在玩具的安全上不断推出新的强制性要求,对于原有的要求也进行了越来越严格的修订。2 农食类产品2011 年,美国、日本、欧盟、韩国和加拿大相关机构扣留/召回我国出口不合格农食产品类中位列前三位的产品为:水产及制品类 433 批次;肉类 239 批次;蔬菜及制品类 211 批次;其他产品被扣留/召回情况(见表 2)。表 2. 2011年我国出口农食产品类被扣留/召回产品种类 产品种类批次比例产品种类批次比例水产及制品类43326.60%饲料类291.78%肉类23914.68%调料品类281.72%蔬菜及制品类21112.96%植物性调料类251.54%粮谷及制品类1398.54%饮料类251.54%干坚果类1197.31%特殊食品类160.98%油脂及油料类623.81%茶叶类160.98%动物产品452.76%蜂产品类150.92%糕点饼干类442.70%乳制品类120.74%糖类342.09%蜜饯类60.37%其他加工食品类332.03%植物产品50.31%蛋及制品类301.84%其他植物源性食品类30.18%罐头类291.78%其他动物源性食品类10.06 %中药材类291.78%总计1628100.00% 2011年美国、日本、欧盟、韩国和加拿大相关机构扣留/召回我国出口不合格水产及制品类居首位。据2011年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量391.2万吨,出口额177.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1%和28.7%。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已经连续十年居全球首位。贸易量大可能是造成出口水产品被扣留/召回批次多的原因之一,但产品质量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提醒出口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目前各国对进口食品采取极为苛刻的检验、检疫标准,因此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依然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最严峻的问题。只有把好质量关,我国的水海产品出口企业才能抓住机遇,做大做强。(2) 产品被扣留(召回)的理由1. 消费类产品被扣留(召回)的理由。2011年我国被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扣留(召回)消费类产品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可造成人类受到危害,共有665批次,列第一位;由于电性能方面的原因遭遇扣留(召回)的产品272批次,居第二位;由于化学性能方面的原因被扣留(召回)的产品239批次,列第三位(见表3)。 表 3. 2011年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扣留(召回)消费类产品原因分析 扣留原因批次比例消费类产品种类批次人类受到危害66546.47%轻纺类307玩具类208机电类127化工与危险品类18其他类5电性能方面29219.01%机电类223玩具类19轻纺类17化工与危险品类10其他类3化学性能方面23916.70%轻纺类164玩具类62机电类9化工与危险品类4污染物1399.71%轻纺类77玩具类36机电类14化工与危险品类12品质936.50%轻纺类38化工与危险品类30机电类23玩具类1其他类1微生物100.70%玩具类9其他类1机械物理方面60.42%机电类5轻纺类1证书不合格50.35%机电类3轻纺类2有害生物10.07%轻纺类1标签不合格10.07%机电类1纺织服装产品因安全问题遭召回不只是技术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信息沟通不到位和信息不同步带来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国服装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进口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组织生产,高度重视进口国服装安全法规的内容,积极寻求应对措施,降低出口风险;其次要对产品设计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尽量完善合同条款,降低产品不能出口或返工整理带来的经济损失。2011年进口国对玩具类产品的检查和认证都有了更加严格的法规。欧盟2011年新版玩具安全指令取代了1988年版玩具安全指令,被认为在物理、化学、机械、电气、卫生等诸项领域里做出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规定”。新版玩具安全指令规定:新玩具在投放欧盟市场之前,必须对玩具的安全性和适用儿童范围进行评估和检测。在欧盟市场销售的玩具必须具备欧盟认定的安全标识,制造商需要对其产品符合欧盟的安全要求进行申报。它对玩具的制造、进口以及销售环节明确了更细致也更广泛的责任,实行“可追溯制”,任何玩具必须标有厂名、地址和生产数量信息。美国CPSC发布了两项关于玩具中监管物质检测、认证和标签的法规最终版。第一项法规将于2011年12月8日生效,涉及到玩具检测和认证的条件及要求,包括:油漆和表面涂层类似材料中的铅含量。第二项法规涉及与产品认证相关的检测和标签要求,将于2012年2月8日生效。此外,CPSC还发布了两份关于第三方检测和取样的进一步咨询文件,相关评议需要在2012年1月23日前提交。2. 农食类产品被扣留(召回)的理由。2011年,美国、日本、欧盟、韩国和加拿大相关机构扣留/召回我国出口不合格农食产品类1628批次,扣留/召回原因位列前三位的是:品质不合格296批次,占总批次的18.20%;农兽残不合格261批次,占总批次的16.05%;不符合动物检疫规定191批次,占总批次的11.75%;详细原因见表 4。 表 4. 2011年我国出口农食产品类被扣留/召回原因 扣留/召回原因批次比例扣留/召回原因批次比例品质29618.18%污染物533.26%农兽残26116.03%转基因成分291.78%不符合动物检疫规定19311.86%辐照90.55%食品添加剂超标1549.46%包装不合格60.37%微生物1499.15%检疫物30.18%证书不合格1147.00%非法进口30.18%标签不合格1056.45%非法贸易30.18%生物毒素污染955.84%有害生物30.18%其它不合格项目784.79%人类受到伤害10.06%非食用添加物724.42%化学性能方面10.06%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中国入世十年来一直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着研究、预防,并对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法规进行完善。在不断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战的同时,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体系的完善得到了十分积极地推动;但是同时我国外贸近十年来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造成的损失数以亿万计。据质检总局抽样调查,2009年有34.3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74.32亿美元,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行业是机电仪器、玩具家具、木材纸张非金属、农产品和化矿金属 /aarticle/sjdixiansw/201103/20110307457229.html 。日前,质检总局公布的2011年调查结果显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中国出口企业继汇率之后遇到的主要障碍。其中,农产品每年都因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直接损失达100多亿元。(1)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推动1 推动了技术法规的制订和实施。早在80年代末期,我国政府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施条例。国家商检局对进出口商品标准展开了研究并专门制订了进出口商品检验标准化管理办法,在商检涉及的各检验、鉴定领域积极执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结合行业特点和检验、鉴定要求,制订行业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有效地为我国出口商品跨越技术壁垒创造了条件。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网络成为人们使用最多的工具。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的建设让出口商们更加方便快捷地查询跟踪最新的国内外贸政策。2 推动了评审制度的开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质量体系认证和评审制度”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非关税壁垒,目前世界上获证企业已达几十万家,主要分布在欧美发达国家。为跨越这个障碍,我国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认证机构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CNAB)和中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IBLAC)。目前它们具有体系认证机构22 家,是国际认可论坛(IAF)、亚太认可合作组织和国际评审员培训与注册协会(IATCA)的正式成员。3 加速了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为了增强竞争实力,我国企业积极吸引外资,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技术标准的高要求可促使各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优化配置,加速产业升级,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4 保证贸易商品的质量,维护国家安全。2011年全年,质检总局共检出不合格进口商品14.51万批,货值957.02亿美元,批次不合格率波动区间在2.77%至3.83%之间;货值不合格率波动区间在9.28%至12.06%之间 /zltjfx/201202/t20120229_209919.htm 。对进口商品进行的严格检验促进了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障人类安全或健康、保护动植物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目标的实现。(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负面影响1 技术要求过高造成出口难。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技术要求较高,而我国一些产品在环境、卫生和安全技术标准上不符合进口国的要求而不能出口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而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或强制执行新法规,以限制某类产品的进口。在过去的贸易中,我国有不少产品因不符合发达国家过于严格的卫生、检疫措施,遭到拒收、卡关、销毁,造成贸易障碍或者巨大的经济损失。如在服装和纺织品方面,西方国家通过立法禁止含有某些化学成分的纺织品进口,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因该原因每年就有近30亿美元的产品受到影响 孙敬水试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 (6): 37。2 产品质量认证加大出口商成本,价格竞争力下降。一些技术性贸易壁垒虽然不对产品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是为了满足进口国对产品的严格要求而进行设备、人力的投入以及支付昂贵的检测费用,已经增加了我国出口企业的成本,从而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我国产品进入欧美市场,需要支付昂贵的认证费用和检测费用以取得该国或国际通行的认证标志,如ISO9000认证。这直接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在占我国出口额第一位的机电产品方面,欧盟近年制定了“技术协调和标准新方案”,实行“CE”标志认证制度,这对我国电视机、收音机、灯具等出口贸易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又如我国每年输美的 100 多亿美元机电产品中有 1/3 须加贴 UI 标志,使成本增加 20%40% ,价格竞争力下降 黎文龙,王翔宇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及其法律对策探寻J科学经济社会,2001, (4): 64。3 我国和发达国之间的差距加大。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固有的技术上的差距,一方面现阶段我国无力跨越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也无力通过设置自己的技术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因此我国往往受制于人,国际贸易环境越来越有利于发达国家,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将2011年定为“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这说明中国高度重视中国外贸商品的质量问题,并希望通过“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增强国内外消费者的信心 /cj/2011/03-04/2884454.shtml 。4 引起贸易纠纷,妨碍我国双边或多边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随着关税水平的大大降低,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正日益借助无形的 TBT 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他们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和在国际经济中的优越地位设置了一些自己容易达到而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阻碍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输出,导致发达国家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相互制裁或报复时有发生,不利于我国双边或多边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3、 我国外贸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1) 我国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据对2011年出口产品被扣留/召回的原因分析,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客观原因。1 我国技术水平落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水平的落后是我国产品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根源。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这是我国产品遭遇技术壁垒最根本的原因。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较差,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技术水平在整体上存在差距,很难追赶上国外的质量标准变化。我国以出口初级产品,如农产品、纺织服装品为主。这些产品以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但在遭遇技术壁垒时,这些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必然被阻挡在国际市场之外。这也因此成为我国一直以来很难突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根本原因所在。目前,我国的出口结构仍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而附加值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次要地位,缺乏具有领先优势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技术。2 我国相关检验检疫部门有待完善。我国政府有关机构设置、配套政策服务没有统一进行管理,没有专业权威的、国际普遍认可的产品检验检疫部门,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政府服务平台的不健全。我国主要的产品检验检疫部门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从该局门户网站上很难找的进出口产品相关检测的信息,检验检疫的过程也不透明。虽然检验的法律法规有所罗列,但是最重要的哪些品牌的何种商品质量不合格的信息并没有示出,这使得国内的进口商们无法知晓最新的商品信息并作出提早预防,国家安全也因此产生隐患。3 我国缺少相关信息库和数据库。国外每年都会进行几次外贸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更新或重制,对最新的商品质量规格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定。然而,我国的出口商们对这些新规定信息的了解速度十分慢,从而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虽然,近几年来相关的数据库有了初步建设,但对这种资源的利用还没有大范围普及。其中最具代表的正是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该网站专门发布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相关信息,并通报每个阶段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扣留/召回情况,如RAPEX统计报告,还有国内外标准法规查询以及各类产品的限量查询等。随着国家相关数据库的建立,各地方省市也开始建立针对各自情况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信息平台。如深圳市场准入技术措施信息平台门户网站 、浙江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服务平台等。4 我国贸易出口方向单一。我国贸易方向主要集中在美、日、欧盟这三个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源地。目前,美、日、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这三大经济实体也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技术性贸易壁垒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并且,这些经济实体不同重点、不同程度地对进口商品实施严格、苛刻、复杂的技术限制。这注定我国要直面不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威胁。(2) 国外针对我国而设的壁垒1 国外对本土经济的保护虽然WTO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但世界贸易组织与其成员国以及各成员国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其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往往会发生冲突,这些博弈的均衡是不言而喻的。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WTO协议来降低贸易国市场进入的门槛;另一方面又不断寻找规避WTO条款的手段,以达到保护国内产业、国内市场和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而技术性壁垒以其灵活性、隐蔽性等特点正迎合了他们的需要。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国长年的贸易顺差极易遭到发达国家的阻击。2 民族歧视。民族的排外心理也是技术性壁垒(当然不只包括技术性壁垒)得以实施的原因,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的盛行,使得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制订针对中国的带歧视性质的技术性壁垒(甘峰明,2003) 甘峰明. 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外贸易J. 当代财经, 2003,(08) .。故意设立一些针对中国而言非常严苛的规定,以阻碍中国的外贸出口。2008年,在国际经济复苏前景仍不确定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似乎更加汹涌。据外媒报道,美国商务部8月26日公布了强化贸易救济措施的14项建议,旨在加强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政策的执行力度,对进口贸易不公平问题采取更为严厉的立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等“那些市场会受到政府控制的国家”;同时,欧盟拟于9月开始对中国产玻璃纤维加收43.6%的临时反倾销税;而不久前,日本也放松了对反倾销的裁定条件 /gjmy/zxdt/201008/30/t20100830_21772146.shtml 。(3) 国民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了解1 出口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关注和不规避。 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中国WTO/TBT-SPS通报咨询网)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法中心建立的,在国内本应该是相关网站中最大之一。然而根据Alexa网站流量统计到的结果是,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3个月的点击访问量不到5000次 /siteinfo/。这无疑说明了中国出口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注度的低下程度,更不用谈出口商会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采取回避措施。2 出口商不知道如何解决相关问题。 尽管出口商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不甚关注,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的出口商希望能够回避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的贸易损失,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这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对出口商们没有进行有效地引导和交流。4、 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第14届中外管理管产学峰会主题演讲中谈到:“我们中国遭遇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是中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地参与了全球化。我们要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冷静、理智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全球化 vs 贸易保护的新思维, /newmedia/2005-12/13/content_3915250.htm,(访问时间:2012年5月15日). 。”就技术性贸易壁垒而言,“冷静”和“理智”意味着既不能因其是某些发达国家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的一种手段而笼统地加以反对,也不能因其出于保护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名义而盲目接受;应当根据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同类型,按照其产生的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规范和完善国家技术性贸易保护体系,是世界各国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发展的一贯做法。在国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不断强化的形势下,我国的技术性贸易保护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政府和企业、组织应共同努力,借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先进经验,趋利避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1) 我国自身需要的改进1 强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从根本上来说,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途径是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技术壁垒的根源是国家间的技术差异,应对技术壁垒的核心策略在于消除技术差异,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提高我国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受制于别国技术壁垒。 现阶段,除了加快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外,还要下功夫加快自身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步伐。要从各个环节完善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国内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从制度上迫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质是高科技壁垒。对企业来说,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突破它的根本途径。为此,应加强技术创新,建立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进而避开或应对技术壁垒的抑制效应。企业提高技术水平,跨越技术壁垒的途径主要有: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企业应加强对研发的投入,开发有自主产权的专利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二是利用技术转移,通过技术贸易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引进技术,加深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开拓国际市场;三是采用国际标准和质量认证制度,通过认证,既提高了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环保水平,又绕开了技术壁垒,从而实现双赢。我们应当借鉴国际经验,政府在立法和政策上对一般企业加以扶持,尤其是能越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产品设计与开发。要充分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加大低技术含量生产企业外部不经济性运作的成本,逐步淘汰不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抛弃传统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企业向依托高新技术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2 完善我国相关技术法规、标准体系、制度和管理的建设。为了打破产品出口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制定标准化发展战略,以此提高竞争力,维护自身的利益。如19982000年,美国标准学会(ANSI)和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合作制定了美国标准化发展战略王孝存,刘厚. 国外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时间及对我国的启示J. 南京社会科学, 2003,(5):76.。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逐渐认识到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性,着力构建本国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如根据印度标准局1999年的通报,印度已将3700多个印度标准与国际标准进行了协调。印度出口从19911992财年的 179亿美元上升到19992000财年的382亿美元王孝存,刘厚. 国外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时间及对我国的启示J. 南京社会科学, 2003,(5):78.,取得大幅度增长。我们应借鉴国外企业突破技术贸易壁垒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行ISO9000和IS014000体系认证工作与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建立起全国各行业、各地区协调统一的技术标准法规体系,完善我国的合格评定程序和认证制度;逐步建立高水平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计量技术机构,规范国外中介机构行为和中国技术服务市场。为了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和竞争能力,我国还应建立起政事分开、科学高效、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比如,在中央政府的统一指挥领导下,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技术法规和标准等。3 建立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的预警机制,突破信息缺失型技术性贸易壁垒。以我国出口产品目前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来看,我国基本上陷入被动的境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之所以能够成为有效阻止我国产品出口的武器,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欧盟、日本等进口国掌握了大量有关我国出口产品生产、质量和销售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因而他们制定的技术法规、标准等措施非常具有针对性,进而成为实质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由此可以看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大战首先是信息大战,成功应对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并利用相关的信息,而这又依赖于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应建立专门的技术标准措施的信息收集和咨询体系,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方在WTO/TBT协议和WTO/SPS协议下设立的国家通报咨询点发布的提供有关技术标准、法规信息;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经贸研究机构优势,定期收集、整理、研究、发布主要贸易伙伴的有关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信息,提出具体对策。同时,加强通报咨询网站建设,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向企业提供 WTO/TBT、WTO/SPS 通报、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法规、国际上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展动态等信息,及时发布预警通告,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2) 发展与国外的经贸关系1 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标准化活动,加强国际沟通和协调,抵制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达国家除了利用多边贸易体制,还非常重视双边、区域合作和协调机制,促进市场准入,实现贸易便利化。另外,他们已充分认识到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标准的竞争。因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参与制定国际标准,以确保国际标准能够反映本国的技术水平和需求。近年来,我国也开始仿效发达国家的做法,重视双边与区域合作和协调机制,达成了一些合作协议。除此之外,我国也开始注重在ISO体系内发挥影响,积极参与和承担ISO秘书处的工作,组织更多的标准化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把我国的一些意见和要求充分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同时,我国的认可机构、认证机构应该主动向海外发展,主动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际认可、认证市场的竞争。为我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我国已是WTO正式成员,可利用有关条款和国际组织协议,联合众多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歧视性贸易。一方面,我国应加强与WTO的联系,充分利用WTO/GATT多边贸易体系的谈判机制、合理对抗机制、报复措施、非歧视原则及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的规定,维护自身合理的经济权益;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WTO技术、环境贸易活动和谈判,积极参与有关国际规则的修改与制定,为开展国际经贸活动争取主动权。2 进行跨国经营,绕开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出口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通过合资、投资、并购等手段,进行企业的跨国经营,利用外商的技术、生产标准、品牌和营销渠道,让企业、产品进入多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慧医疗平台软件开发与运维服务合同
- 2025版空白车辆租赁保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合同法律适用与第三方支付合同
- 2025版木材行业木材贸易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平台供应商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手册(日语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科技合作生意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车辆租赁与广告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餐厅转让合同范本(含年度财务结算与审计)
- 2025年度湖北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成熟人才招聘39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中国商旅管理白皮书
- 儿童A族链球菌咽扁桃体炎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
- 人体解剖实验管理制度
- 夏季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 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粒子核壳结构的构筑及负载染料后的性能与应用探索
- 配网防外破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饲料酶制剂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不寐的中医辨证论治课件
- 7.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课件)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天府新区招商推介报告
- 体育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及创新产品开发路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