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二).doc_第1页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二).doc_第2页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二).doc_第3页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二).doc_第4页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题,每题1分)1.人民防空是一项社会(A),对促进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A.公益事业 B.保障事业 C.慈善事业 2.人民防空是( A)的重要组成部分。A.国防 B.城市建设 C.海防3.( C)领导全国的人民防空工作。A.中共中央、国务院 B.中共中央、中央军委 C.国务院、中央军委4.人民防空的作用是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保护( C)的安全,避免和减少国家经济的损失。 A.国家财产 B.人民生命 C.人民生命财产5.人民防空建设要实现( C)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A.军事 B.政治 C.战备 D.平战结合6.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号召的是(A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于( A)起施行。A.1997年1月1日 B.1998年1月1日 C.1999年1月1日8.(B )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的义务。 A.全体公民 B.一切组织和个人C.城市居民 D.企事业单位9.(C)是人民防空的重点。 A.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B.增强抢险救灾能力 C.城市 D.防范和减轻空袭灾害10.城市人民防空指挥实行(D )体制。A.民防 B.地方 C.军事 D.军地结合11.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由文字和图案组成,图案由金黄色外框、金黄色长城、绿色橄榄枝、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组成,文字(C )是中国人民防空的英文缩写。A.CACD B.CCDA C.CCAD12.( C)称为人防工程。A.在地面以下修建的工程 B 、高楼的地下设施C.满足人防战术技术要求,达到一定防护标准的防护工事13.城市及城市规划区内的新建民用建筑,(C )依法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A.可以 B.尽量 C.必须 D.不用14.国家保护人民防空设施不受侵害,禁止任何( A)破坏、侵占人民防空设施。 A.组织或个人 B.全体公民 C.建设单位 D.城市居民15.国家( B)平时利用人民防空工程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A.禁止 B.鼓励 C.控制 D.要求16.在人防工程内严禁储存(B)物资。A.食品、饮用水 B.化工剧毒产品 C.机械设备17.( D)12月13日,侵华日军发动了南京大屠杀,这一惨案使(D)南京同胞遇难。A.1945年 20万 B.1937年 10万C.1931年 30万 D.1937年 30万18.现代战争的空袭特点是突发性强、( C)、破坏性大,对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A.范围广 B.防范难 C.精确性高 D.技术装备好19.经国务院批准,自 2009年起,每年( B)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A.5月3日 B.5月12日 C.9月18日 D.12月13日20.根据国防教育法规定,我国设立每年9月的(C )星期六为全国“全民国防教育日”。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21.设置在有关单位的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由(D )维护管理,不得擅自拆除。 A.人防部门 B.所在社区 C.安装单位 D.所在单位2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并在试鸣的( C)以前发布公告。A.3天 B.7天 C.5天23.空袭警报是敌空袭兵器有明显迹象进入本市上空时的一种警报信号,其发送方法是鸣放6秒,停6秒,反复( B)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A.10 B.15 C.20 D.3024.开展防空防灾教育的目的是使(C)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掌握人防知识和技能。 A.政府机关人员 B.企事业单位 C.城市居民 D.公民25.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C )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组织实施。A.各学校 B.学校所在社区 C.各级教育主管部门 D.学生居住地所在社区26.人民防空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A )相结合的原则。 A.城市建设 B.基础建设 C.国防建设27.人民防空建设首先应考虑其(B )。A.经济效益 B.战备效益 C.社会效益28.在平时,城市发生(A )等突发性事故时,人员也能利用人防工程做应急防护之用。 A.地震、漏毒 B.洪水、雪灾 C.泥石流、山体滑坡29.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构成犯罪的应由( C )依法惩处,战时从重处罚。A.人防部门 B.公安部门 C.司法机关30.在室外听到防空警报或发现空袭时,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要避开( C)。A.树丛 B.池塘 C.易燃易爆物品 31.空气污染与天气条件关系密切,在一天当中,一般(C )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A.中午 B.傍晚 C.早晨 32.搬运脊椎骨折的伤员,应当用(A )做担架。A.木板 B.帆布 C.衣服及毯子 D.床单33.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应(A )。A.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 B.争先恐后逃跑 C.围观看热闹 D.原地等待34.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和对生物武器的防护都要求扎紧“三口”。下列(A)是正确的。A.领口、袖口、裤口 B.袖口、裤口、鞋口 C.领口、裤口、鞋口35.在户外避震应尽量选择开阔地,就地蹲下或趴下。同时应尽量躲开高压线、变电站、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下面(C )的户外避震注意事项是不安全。 A.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 B.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 C.就近躲在狭窄的胡同里36.地震时应根据居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避震方式。居住在高层楼房的居民遇到地震时,以下( A)的避震方式是错误的。 A.迅速乘电梯撤离 B.先迅速躲进小开间房间 C.先就地躲避在床、桌等坚固物体下37.因地震被困在倒塌的建筑物废墟下时,要想方设法坚持,等待外界救援。下面( C)采取的求生方法是正确的。 A.持续大声呼救 B.用明火照明C.敲击水管等响物,以引起外界注意 38.当身上衣物着火时,( C)是不正确的处置方法。 A.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 B.跳入就近的水池 C.紧张得奔跑39.烹饪时油锅起火( A)措施是错误的。 A.用水来灭火 B.用灭火器灭火 C.盖上锅盖后再用湿毛巾覆盖 40.发现电器着火,下列(C )措施不正确。A.先切断电源 B.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C.用水灭火41.遇到高楼发生火灾,正确的做法是(C )。A.乘坐电梯逃生 B.向上逃跑 C.躲避到防烟楼梯间或避难层等待救援42、如遇小汽车在行驶途中着火,( C)的措施是不正确的。 A.继续开车行驶 B.打开车门逃生并报警 C.用随车灭火器灭火43.遇上商场发生火灾,下面不正确的做法是(B )。A.用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子 B.随着人流逃跑C.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疏散44.发现家里燃气泄漏,下边哪一项措施是错误的。(B)A.立即关闭燃气开关 B.开灯检查漏气原因 C.轻轻的打开门窗并迅速逃出户外 45.公交车厢内壁上挂有一个红色的像小铁锤的东西,是(B)。 A.修车工具 B.紧急出口的使用工具 C.装饰用品 46.正在使用的电器突然冒烟,你应该怎么做?(B)A.马上拆修 B.切断电源 C.赶快求救47.搬运交通事故伤员,应该(C)。 A.随意搬抬伤员 B.两人或多人抬伤员 C.首先固定伤者颈部,由4-5人同时平抬起伤者,使伤者脊椎姿势固定不动48.眼睛被消毒液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B)。A.点眼药膏 B.立即睁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C.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49.游泳时不慎溺水,救上岸要(A)。 A.保持溺水者呼吸道通畅,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B.检查溺水者有无外伤 C.控水 50.遇到溺水、中毒等停止呼吸的人员,要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求每分钟多少次?(C)A.8-12 B.12-16 C.14-20二、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无效。共30题,每题1分)1.人防工程在战时主要有(BC)的作用。A.加大城市污水排放 B.减少空袭对人员的杀伤C.利于战略物资储备 D.便于人员、部队机动2.(ABC)战时必须优先传递、发放防空警报信号。 A.通信 B.广播 C.电视系统 D.网络3.人民防空工程包括(ABC)。A.人员与物资隐蔽工程 B.地下人防指挥工程C.医疗救护等地下防护工程 D.防空地下室4.人民防空教育的内容包括(ABC)。 A.国防观念教育 B.人民防空法规教育 C.人民防空基本知识教育 D.军事常识教育 5.中学生学习人防知识的重要意义是(ABC)。 A.增强国防观念 B.提高防护技能 C.促进全面发展 D.增强身体素质6.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的任务包括(ABCDE)。A.组织对空观察和防空袭警报报知B.组织城市人口疏散和掩蔽C.组织对重要政治、经济目标的防护D.组织城市防空管制E.组织消除空袭后果 7.人民防空提出的“三防”指对(ABC)的防护。 A.核武器 B.化学武器 C.生物武器 D.激光武器8.人防工事是战时人员和物资的隐蔽场所,平时可为经济建设服务。请回答:以下哪些建筑可以用作人防工事?(BC)A.地下室 B.地铁 C.坑道 D.干枯的水渠9.人民防空专业队战时的任务是(ABCDE)、保障通信联络、抢救人员和物资、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 A.抢险抢修 B.医疗救护 C.防火灭火 D.防疫灭菌 E.消毒和消除沾染 10.城市人民防空袭斗争准备包括(ABC)。 A.先期准备 B.应急准备 C.组织城市人民防空袭演习11.下列选项中,哪些可以作为简易防护器材?(ABD)A.雨衣 B.布鞋 C.防水眼睛 D.塑料袋 12.以下属于急救用品的是(ABD)。A.逃生绳 B.手电筒 C.干粮 D.应急药品13.为防止毒剂或有毒化学品的蒸气、毒烟、毒雾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引起中毒,可采取以下哪些方法来防护?(ABC)A.戴上防毒面具 B.毛巾或纱布浸上碱水捂住口鼻 C.用毛巾包上泥土捂住口鼻 D.趴下14.室内人员发现核爆炸闪光时,可利用(ABCDE)躲避或趴下。 A.墙的内拐角 B.墙根处 C.桌下 D.床下 E.较小的房间或门框处 15.低洼处的住宅遭洪水淹没或围困时,通常有效的避险方法有?(ABC)A 向屋顶转移 B想方设法发出呼救信号 C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 D原地等待救援16.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ABCD)A.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C.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D.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救援17.地震时被埋压,要保持清醒头脑,消除恐惧心理,鼓起求生的勇气,不可盲目大声呼救。在听到外面有人时,可用以下哪些方法呼救。(BCD)A.点个火把 B.手电照明 C.敲击物体 D.大声呼救18.游乐设施出现非正常情况停机时,应该(ABD)。A.保持镇静 B.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C.解除安全带 D.等待救援19.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伤害的规律有哪些?(BCD)。 A.人越集中伤害越少 B.距离越远伤害越少 C.时间越短伤害越少 D.屏障越多(各种阻挡材料)伤害越少20.在室外听到防空警报或发现空袭症候时,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要避开哪些危险的地方?(BCD)A.树丛 B.高大建筑 C.高压电线 D.易燃易爆物品 21.在室外突发地震时,应(ACD)。A.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 B.躲在立交桥上面或下面C.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物 D.在野外要防山崩、滑坡、泥石流22.传染病的传播途径(ABC)。 A.飞沫传播 B.水与饮食传播 C.接触传播 D.动物传播23.个人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方法是(ABCDE)。 A.戴上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B.披上防毒斗篷或雨衣、塑料布C.扎好领口、袖口、裤口D.关好门窗,贴好密封条E.密封食品、饮水,可预先服用预防药物24.对毒剂及化学泄露急救方法有(ABCD)。A.迅速判明毒剂中毒种类 B.立即进行自救互救C.要避免继续染毒 D.对误食染毒食品者救护E.可以不撤离毒区 25野营时应(ABCD),避免遭遇崩塌、滑坡。A.避开沟壑 B.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 C.避开陡峭的悬崖 D.避开潮湿的、有裂缝的山坡26.为了预防传染病,在吃的方面应做到以下哪几点?(ABC) A.不吃不洁净食物 B.不吃生冷食品 C.不吃小摊小贩的食品 D.不吃来路不明食品27.容易被传染的人群有(ABC)。 A.老人 B.儿童 C.体弱易病者 D.学生28.在疾病流行期间,要做好以下哪些工作?(ABCD)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染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除病菌的生存条件29.学校发生火灾时,学生应(ABCD)。A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有序撤离B不要推拉、拥挤、防止踩踏造成伤亡C利用衣、物等捂住鼻子、弯腰和匍匐前行D如果被困,要靠近走廊、窗口、大声呼救或挥动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30.为防止森林火灾,不要在林区(ABCD)。 A.吸烟 B.烧烤 C.点燃篝火 D.上坟烧纸、燃放鞭炮三、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内注明“正确”或者“错误”。共20题,每题1分)1.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明示有关人防工程和设施,但国家规定应当保密的除外。(正确)2.人民防空教育,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对公民的国防观念、人民防空法规和人民防空知识与技能施加影响的活动,是和平时期加强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 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人民防空工程内排入废水、废气和倾倒废弃物。(正确)4.在人防工程内严禁使用明火,不吸烟,少饮水,不随地大小便,饮食残余物、垃圾要集中密闭存放。(正确)5.人民防空教育的组织形式有:学校人民防空教育;国家机关人民防空教育;企业、事业单位人民防空教育;城乡人民防空教育。(正确)6.人防工程深入地下,具有抗力高、防核化生武器性能全面、可长期使用等特点。(正确)7.国家用于人民防空通信的专用频率和防空警报音响信号,任何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