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应用化学专业论文)纳米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 o w t e m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蝴 e t 期:碰鲨l 皇二_ 尘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济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鉴;本人授权济南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 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口公开口保密( 年,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必璺磊导师签名:谊逸巡日期:醚型z :上:主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i v a b s t r a c t j v i i 第一章绪论1 1 1 前言1 1 2 纳米t i 0 2 的结构2 1 2 1 纳米t i 0 2 的晶体结构。2 1 2 2 纳米t i 0 2 的能带结构3 1 3 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机理4 1 4 纳米t i 0 2 光催化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5 1 4 1 制备温度的影响5 1 4 2 表面羟基的影响5 1 4 3 离子掺杂的影响6 1 5 纳米t i 0 2 的低温制备方法6 1 5 1 化学浴沉积法6 1 5 2 低温水热结晶法6 1 5 3 紫外光辐照法6 1 5 4 液相沉积法7 1 5 5 改性溶胶凝胶法8 1 5 6 溶胶凝胶法和蒸发溶剂诱导结晶法。9 1 6 提高纳米t i 0 2 光催化剂的性能研究9 1 6 1 贵金属沉积9 1 6 2 离子掺杂l0 1 6 3 复合半导体一11 1 6 4 表面光敏化11 1 6 5 表面还原处理1 1 1 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和创新点1 2 1 7 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 2 纳米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1 7 2 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意义1 2 1 7 3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1 3 第二章纳米t i 0 2 的低温制备和表征方法1 5 2 1 实验试剂和主要仪器15 2 1 1 实验试剂15 2 1 2 实验仪器及设备16 2 2 实验选用的模型化合物1 6 2 3 纳米t i 0 2 的低温制备1 7 2 3 1 前驱体胶体的制备。1 7 2 3 2 纳米t i 0 2 粉体制备1 8 2 4 纳米t i 0 2 的表征18 2 4 1 光催化降解率的测定1 8 2 4 2 物相分析18 2 4 3 比表面积分析18 2 4 4 热重分析19 2 4 5 形貌观察一19 2 5 本章小结1 9 第三章纳米t i 0 2 低温制备中的影响因素及性能研究一2 1 3 1 纳米t i 0 2 低温制备中的影响因素2 l 3 1 1 陈化时间的影响2 1 3 1 2 水浴温度的影响2 2 3 2 纳米t i 0 2 的最佳使用量2 2 3 3 纳米t i 0 2 的表征2 4 3 3 1 物相分析2 3 3 3 2 比表面积分析2 4 3 3 3 热重分析2 5 3 3 4 形貌分析2 6 3 4 本章小结一2 8 第四章铁、银掺杂t i 0 2 的性能研究2 9 l i 济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4 1f e 3 + 、a g 单掺杂对t i 0 2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一2 9 4 1 1f e 3 + 单掺杂t i 0 2 的制备。2 9 4 1 2 单掺f e 3 + 的影响2 9 4 1 - 3 单掺a g 的影响3 1 4 2f e ”、a g 共掺对t i 0 2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3 2 4 3f e 3 + 、a g 共掺与单掺的比较3 3 4 4 样品的表征一3 4 4 4 1 样品的物相表征3 4 4 4 2 样品的比表面积表征3 5 4 4 3 样品的光谱分析3 5 4 4 4 样品的热重分析3 7 4 5 本章小结3 7 第五章硼、氟掺杂t i 0 2 的性能研究3 9 5 1 硼、氟单独掺杂对t i 0 2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3 9 5 1 1 单掺b 3 + 的影响3 9 5 1 2 单掺f 。的影响4 0 5 2 硼、氟共掺对t i 0 2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4 2 5 3 硼、氟单掺与共掺的比较。4 3 5 4 样品的表征4 4 5 4 1 样品的物相表征4 4 5 4 2 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4 5 5 4 3 样品的光谱分析4 6 5 4 4 动力学分析4 7 5 5 本章小结。4 7 第六章低温与高温下硫掺杂t i 0 2 的性能研究。4 9 6 1 低温下硫掺杂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4 9 6 2 高温与低温下硫掺杂t i 0 2 的性能比较5 0 6 3 样品的表征一5 2 6 3 1 样品的物相表征5 2 l i l 纳米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6 3 2 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5 3 6 4 本章小结5 3 总 结5 5 参考文献5 7 致谢6 3 附 录6 5 济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摘要 目前,有毒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如卤代物、农药、染料等) 对环境造成了严 重的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大问题。由于光催化技术成本低,且 能有效地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h 2 0 、c 0 2 无机离子等小分子,不发生二次污染, 被各国的科研工作者在相关领域推广。 作为n 型半导体的纳米t i 0 2 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且价廉、无毒、化学 稳定性好,紫外光照射下活性高等优点,在环保自清洁和环境监测方面具有很 大的潜力,近年来倍受关注。然而制备纳米t i 0 2 一般需要高温烧结,但高温烧 结容易产生一定的团聚现象,使其晶粒长大,表面积减少。导致纳米t i 0 2 的纳 米效应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降低了光催化活性。另外,高温热处理也容易导致 纳米t i 0 2 薄膜皲裂,机械性能下降。 本文是在低温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蒸发溶剂诱导t i 0 2 结晶法成功的制备 了晶粒细小均匀、光催化活性较高的纳米t i 0 2 。同时讨论了工艺上各因素( 陈化 时间、水浴温度) 对于所制备的纳米t i 0 2 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实验条 件是:陈化时间3 天;水浴温度9 0 。 又由于纳米t i 0 2 作为光催化剂,其带隙能较高,只有受到波蜘 纳米_ 氧化钛的低温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差 o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图3 6 纳米t i 0 2 的t g - d t a 曲线 f i g3 6 t g d t ac u r v e sf o rn a n o - t i 0 2 在图3 6 中:( a ) 曲线为纳米t i 0 2 样品热重分析图。实验表明,低温下所制 备的纳米t i 0 2 在4 5 0 。c 左右失重基本完成。质量减少主要是由于粉体中吸附水、 乙醇和硝酸等的脱除;( b ) 曲线为纳米t i 0 2 样品的差热分析图。实验结果表明 在1 3 5 纳米t i 0 2 有较大的失重,对应有一个较尖的放热峰。1 3 5 c 时的失重是由 于样品中的有机物燃烧形成的;同时也可以看出,约在5 5 0 处还有一个较弱的 放热峰,在此温度以后,纳米t i 0 2 的质量变得较稳定,变化较小。因此,在5 5 0 左右出现的这个特征峰,被认为是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的特征峰,在失重 过程中此峰消失。这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 3 3 4 形貌分析 f e s e m 即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其操作原理是利用聚焦电子束在所测 试样品的表面逐点扫描成像。表征前需对纳米二氧化钛样品进行真空干燥并喷 溅镀金。再用聚焦电子束在样品表面各点扫描成像。本实验是将低温下所制备 的纳米t i 0 2 粉体进行真空干燥并喷溅镀金再放入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 面形貌。实验结果如下: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 7t i 0 2 的扫描电镜照片 f i g3 7f e s e mi m a g ef o rt i 0 2 由以上电镜照片可以观察到纳米t i 0 2 粒子分布较均匀,粒径约在1 0 n m 左 右。这与x r d 测试的结果相符合,表明在低温下所制备的z i 0 2 粉体是纳米级 的。 2 7 纳米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3 4 本章小结 首先采用s 0 1 g e l 法制备t i 0 2 胶体,在恒温( 3 0 。c ) 干燥箱内静置陈化3 天,再放入电热恒温( 9 0 ) 水浴锅中加热使溶剂蒸发诱导t i 0 2 结晶获得t i 0 2 纳米晶。利用水浴加热所释放的蒸汽保持周围环境的湿度。所用的钛酸四丁 酯、无水乙醇、稀硝酸的体积比为1 :2 0 :2 0 :本实验所得出的最佳实验条件是: 陈化时间为3 天;水浴温度为9 0 ;经紫外光照时间为4 5 分钟后得出纳米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降解存在最佳量,降解1 0 m l ( 浓度为1 1 0 。4m o l l d ) 的酸性品 红液用0 0 0 8 9 的纳米t i 0 2 粉体效果最佳。 由多种表征手段表明:在低温下所制备的纳米t i 0 2 粉体的粒径大约为1 0 i l i a ,以锐钛矿相为主,混有少量金红石和板钛矿相,且其颗粒分布较均匀。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铁、银掺杂t i 0 2 的性能研究 制备活性高的纳米t i 0 2 光催化剂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其表面的光生电 子空穴的复合几率和扩展光吸收波长的范围。而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可在纳米二 氧化钛晶格中产生缺陷或改变其结晶度,进而抑制其电子空穴的结合,降低了 电子空穴的复合几率。某些过渡金属离子的掺入还可以扩展光吸收波长的范围: 由于过渡金属元素存在多个化合价,在纳米t i 0 2 中掺杂适量的过渡金属离子,可 使其生成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浅势捕获阱,延长了电子空穴的复合时间,进而提 高了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而且,由于过渡金属离子具有比纳米t i 0 2 更宽的光 吸收范围,故可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本章对过渡金属离子铁、银掺杂改性纳米 t i 0 2 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4 1 f e 3 + 、a g 单掺杂对t i0 2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4 1 1f e 3 + 单掺杂ti0 :的制备 首先以制备出均匀稳定的二氧化钛胶体。在室温下磁力搅拌一段时间使溶液 充分混合。然后加入不同剂量( 掺杂量以f e 相对于t i 0 2 的质量百分比为依据) 的硝 酸铁,再磁力搅拌3 0 m i n 得稳定、均匀、清澈透明的掺铁z i 0 2 溶胶。将溶胶放入 真空干燥箱( 温度为3 0 ) 中陈化3 天,然后将陈化好的胶体放入电热恒温( 9 0 ) 水浴锅中加热,使溶剂蒸发诱导t i 0 2 结晶,获得掺铁的t i 0 2 纳米晶。然后用玛瑙 研钵研磨t i 0 2 纳米晶,得到粉体。 4 1 2 单掺f e 3 + 的影响 由于纯纳米t i 0 2 作为光催化剂本身存在两大缺陷:( 1 ) 带隙较宽,只能在 紫外光的照射下受到激发,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很低;( 2 ) 空穴与电子极易复合, 这就大大限制了其光催化活性。过渡金属离子f e 3 + 的掺杂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 纳米二氧化钛的上述缺陷,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并且铁盐比较容易获得且价格 低廉、无毒无害。铁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对酸性品红的降解结果如下: 纳米_ 氧化钛的低温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皇= = 詈! 詈= = = = 詈詈暑詈詈詈= 詈詈竺= = 詈! 竺! ! = = i 二i i i i ;二二i ! = = = = = = ! ! = ! = ! = 皇詈= = ! ! 鼍詈 表4 1 不同的掺铁量的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降解率 t a b l e4 1d e g r a d a t i o nr a t ef o rf ed o p e dt i 0 2b yd e g r a d a t i o na f 图4 1 不同掺铁量的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光谱图 f i g4 1a b s o r p t i o ns p e c t r u m sf o rf ed o p e dt i 0 2b yd e g r a d a t i o na f 由上图看出掺f e ”之后,相比纯纳米t i 0 2 ,其降解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纳米t i 0 2 中所分散i 拘f e 3 + 量存有一个最佳值,即含v e 3 + 量为0 6 ( 铁相对于t i 0 2 的质量百分比) 时,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最好,其降解能力最强。这是因为 f e 3 十的离子半径和t i 4 + 的离子半径接近,能够取代纳米二氧化钛晶格中的钛离子, 使其发生畸变,形成晶格缺陷,最终增大了纳米二氧化钛比表面积。与此同时, 由于取代导致纳米二氧化钛晶体中的电荷不平衡,使得掺杂f e 3 + 后的t i 0 2 晶体形 成空穴的束缚,抑制了空穴电子的复合,f e ”的能级也与纳米t i 0 2 的导带相近, 当f e 3 + 渗入晶格中时,形成了掺杂能级,生成有效的捕捉陷阱,所以适量的铁掺 杂会使t i 0 2 光生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抑制其复合,很大程度上提高t f e 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 济南大学硕t 学位论文 4 1 3 单掺a g 的影响 因为贵金属复合物具有特殊的接触界面结构及化学和电子性质,被广泛的 应用于催化反应。在纳米t i 0 2 表面负载贵金属元素可大大提高纳米t j 0 2 的光 催化活性。又由于沉积a g 相对a u 、p t 成本较低,所以用贵金属a g 改进纳米 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a g 掺杂纳米t i 0 2 的$ , j 备是以a g n 0 3 为银源,其制备过程与f e 3 + 掺杂纳米t i 0 2 的制备过程相似。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表4 2 不同的掺银量的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降解率 t a b l e4 2d e g r a d a t i o nr a t ef o ra gd o p e dt i 0 2b yd e g r a d a t i o na f 们 号 w a v e l e n g t h n m 图4 2 不同掺银量的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光谱图 f 遮4 2a b s o r p t i o ns p e c t r u m sf o ra gd o p e dt i 0 2b yd e g r a d a t i o na f 由以上图可以看出,纳米t i 0 2 中银掺杂量也要适中,即含a g 掺杂量为2 0 ( a g 相对于z i 0 2 的质量百分比) 时,降解效果最好。对于适量的银离子掺杂可以提 高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可能的原因如下: 负载银的纳米二氧化钛受到大于其禁带宽度能量的紫外光照射后,产生了电 子空穴对。空穴在纳米二氧化钛晶粒粒表面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氧化性极强的羟 纳米= 氧化钛的低温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基自由基,使负载银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a g 的 费米能级低于纳米t i 0 2 的,这使得纳米t i 0 2 表面电子不断地向a g 扩散,在a g 上 富集了大量的电子,纳米t i 0 2 表面的电子浓度也就相应的将来下来,使空穴增加。 因此,适量a g 的存在将使纳米t i 0 2 表面产生更多的光生空穴,从而产生更多的 羟基自由基,提高t a g 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当少量的a g 掺入时,形不成较多的 电子空穴分离中心,所以对于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性能改善不明显;但过量的a g 也将使a g - t i 0 2 光催化性能下降。这是因为过量的a g 负载在纳米t i o z 的外表面限 制了纳米t i 0 2 对光子的吸收,导致光量子吸收率下降,其降解率也就随之降低。 与此同时,由于a g 大面积附着在纳米t i 0 2 晶粒的表面,使得降解物与纳米t i 0 2 难以接触,导致了纳米t i 0 2 光催化活性不能有效的发挥【硎。 4 2f e 3 + 、a g 共掺对ti0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双元素共掺杂可以进一步加强纳米t i 0 2 对可见光的响应,且会进一步加大 其光吸收红移程度。另外,铁盐的无毒且价格低廉。用铁代替一部分银不失为 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f e ”、a g 共掺的t i 0 2 纳米晶的制备过程与上述制备过程 相似,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表4 3 铁、银共掺杂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降解率 t a b l e4 3t h ed e g r a d a t i o nr a t eo ff e a gc o d o p e dt i o ,f o ra f 铁、银共懒哟 。 m f e :0 4 3 搿淼器 由下图知,铁银共掺比例为f e ”0 3 5 、a go 4 t i 0 2 ( 铁、银相对于z i 0 2 的质量百分比) 时效果最好,铁银复合掺杂之所以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主要是 n n f e ”和a g 的协同效应。f e ”署1 a g 复合掺杂时,f e 3 + 渗入到纳米二氧化钛的晶 格内部,主要产生掺杂能级,而a g 附着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主要产生肖特基能 垒,当两者掺杂适中时,起到协同的作用。但是当掺杂量较多时,过多的f e 3 + 能 成为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中心,促进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同时f e ”形成f e 2 0 3 和多 余的a g 覆盖纳米t i 0 2 表面,使得纳米二氧化钛接受不到光的照射,导致其无法有 效得接收光子生成光生电子和空穴,进而降低了光催化性能。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5 2 0 1 5 号1 0 0 5 0 0 4 5 0 5 0 05 5 0 w a v e l e n g t h n m 图4 3 铁、银共掺的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光谱图 f i g4 3a b s o r p t i o ns p e c t r u m sf o rf e a gc o d o p e dt i 0 2b yd e g r a d a t i o n a f 4 3f e 3 + 、a g 共掺与单掺的比较 表4 4 铁、银单掺与共掺n 0 2 对酸性品红的降解率的比较 t a b l e4 4t h ed e g r a d a t i o nr a t eo ff e a gd o p e da n dc o d o p e dt i 0 2f o ra f 铁、银掺量( ) 0 f e :0 6 f e :0 3 5 a g :2 a g o 4 吸光度 1 4 31 2 8 1 1 2 40 9 4 5 降解率( ) 4 2 4 7 9 55 4 4 56 1 4 6 3 3 2 03 04 05 0 20 | 。 图4 5 铁银掺杂的t i 0 2 及纯t i 0 2 的x r d 谱图 f i g4 5x r ds p e c t r u m so ft i 0 2a n df e a gd o p e dt i 0 2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由图4 5 看出:低温制备使得( 1 0 1 ) 晶面的金红石相减弱,并且铁掺杂 使( 1 1 0 ) 晶面的金红石相减弱,银单掺及铁银共掺杂消除了( 1 1 0 ) 晶面的金 红石相,同时大大减少( 1 0 1 ) 晶面的金红石相。由此表明铁银共掺杂抑制了锐 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由s c h e r r e r 公式算出铁银掺杂后晶粒的粒径约为6 n m , 小于纯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 6 5 n m ) 。 4 4 2 样品的比表面积表征 9 0 q8 0 、 ”晷7 0 、- 专6 0 七 宝5 0 勺 鼍柏 旨 兰3 0 o 2 0 1 0 0 00 20 40 60 81 0 r e l a t i v ep r e s s u r e ( p p ) 图4 6 共掺与纯t i 0 2 的吸附脱附曲线比较 f i g4 6a d s o r p t i o n d e s o r p t i o nc u r v e sf o rt i 0 2a n df e a gc o d o p e dt i 0 2 由上图看出,纯纳米t i 0 2 曲线中滞留回环相对较窄,表明其样品中的孔体积 稍小。而掺有铁银的纳米t i 0 2 曲线中滞留回环相对宽大,其脱附曲线比吸附曲线 陡峭,这种情况表明铁银共掺杂的纳米t i 0 2 孔体积较大,且孔型分布也多样化。 表明铁银共掺杂纳米t i 0 2 的比表面积稍大于纯纳米t i 0 2 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强。 但铁银共掺杂的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很高。由此说明比表面积不是影响光催化 效果的唯一因素,同时说明铁银共掺杂的协同作用在光催化反应中起主导作用。 纳米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4 4 3 样品的光谱分析 采用相同条件下制备的纯纳米t i 0 2 薄膜及掺杂铁、银的t i 0 2 薄膜,对之 进行光谱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0 8 o 7 o 6 o 5 兰o 4 o 3 0 2 o 1 o o 3 0 04 0 05 0 06 0 07 0 08 0 0 w a v e l e n g t h n m 图4 7 铁银掺杂的t i 0 2 及纯t i 0 2 的光谱分析 f i g4 7x r ds p e c t r u m so ft i 0 2a n df e a gd o p e dt i 0 2 由上图看出,掺杂铁银后的t i 0 2 较纯t i 0 2 的吸收边都发生了红移,铁银 共掺后的t i 0 2 较纯t i 0 2 吸收边红移了约1 0 0 n m ( 从3 5 0 n m 移动到4 5 0 n m ) , 说明铁银共掺能够拓展纳米t i 0 2 光响应范围到可见光区。 济南人学硕仁学位论文 4 4 4 样品的热重分析 耋 i 吕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图4 8 铁银共掺t i 0 2 的t g d t a 曲线 f i g4 8t g - d t ac u r v e sf o rf e a gc o d o p e dt i 0 2 由上图看出:t g 曲线为所选样品的热重分析图,表明约在4 2 0 左右其失重 基本完成;d t a 曲线为所选样品的差热分析图,表明约在1 4 0 一个较尖的放热 峰。同时可以看出,约在5 4 0 处还有一个较弱的放热峰,在此温度以后,纳米 t i 0 2 的质量变得较稳定,变化较小。因此,在5 4 0 。c 左右出现的这个特征峰,也 被认为是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的特征峰,在失重过程中此峰消失。这与理论 结果基本一致。 4 5 本章小结 铁、银掺杂和大程度上改善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是由于铁银分别 分散到纳米二氧化钛晶体的不同位置,通过不同的掺杂机理抑制了电子与空穴的 复合。以酸性品红溶液为降解讲解对象。实验结果表明: ( 1 ) 掺杂f e 3 + 的纳米t i 0 2 光催化活性增强,最佳掺杂比例为0 6 。由于f e 3 + 分散到纳米t i 0 2 晶格内部并取代其中的t i 4 + ,在纳米t i 0 2 的禁带中形成掺杂能级, 使其电子跃迁导致能隙变化,形成捕捉电子的俘获陷阱,从而促使电子和空穴的 纳米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分离,最终改善了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性能。 ( 2 ) 掺a g 后的效果优于f e ”的效果,其最佳掺杂比为2 o 。由于a g 附着在纳 米二氧化钛表面,在两者界面出产生了肖特基能垒,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从而抑制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最终改善了纳米t i 0 2 光催化性能。 ( 3 ) 铁银共掺杂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相比铁单掺杂或银单掺杂都 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经过试验最佳掺杂比为f e 3 + o 3 5 、a g0 4 。主要是由于 两者的协同效应,从纳米二氧化钛晶体的内部和表面改变其光催化活性,起到了 一个很好的强化作用。 ( 4 ) 铁、银单掺杂的效果相类似,均提高了纳米二氧化钛对酸性品红的光 催化降解率,且都有一个最佳掺杂量。说明掺杂具有d 5 、d 1 0 最外层电子结构的 金属离子可改善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性能。 ( 5 ) 利用x r d 、s e m 、b e t 、w v i s 对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光谱特性进行了 表征。结果表明,无论是单掺杂还是共掺杂制备的复合纳米二氧化钛相对于纯纳 米二氧化钛,其晶粒的直径都相对减小,晶体颗粒也更加均匀,具体的变化程度 与金属元素的掺杂量有关。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硼、氟掺杂t i 0 2 的性能研究 掺杂金属离子、贵金属沉积等方法虽然具有较好的可见光响应特性,但金属 元素的掺杂容易产生载流子复合中心、一般会降低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效率、热稳 定性等,并且掺杂金属元素成本较高。由于掺杂非金属离子也能够拓展纳米t i 0 2 的光相应波长至可见光区域,且成本低。本章对非金属元硼、氟掺杂的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表征。其制备过程与金属元素铁银掺杂的纳米t i 0 2 的制备过程相似。 5 1 硼、氟单独掺杂对t i0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5 1 1 单掺旷的影响 本实验以硼酸为硼源,用上述的方法制备了b 3 + 掺杂的纳米t i 0 2 粉体。对 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探究了b 3 + 掺杂的纳米t i 0 2 粉体的光催化机理。并 对其结构和光催化特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如下: 表5 1 不同掺硼量的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降解率 t a b l e5 1d e g r a d a t i o nr a t ef o rbd o p e db yd e g r a d a t i o na f 纳米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图5 1 不同掺硼量的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光谱图 f i g5 1a b s o r p t i o ns p e c t r u m sf o rbd o p e dt i 0 2b yd e g r a d a t i o na f 由以上实验结果看出,对酸性品红来说,硼的掺杂量也存在一个最佳值, 即含b 3 + 量为o 9 ( 硼相对于t i 0 2 的质量百分比) 时。适量的b 3 + 掺杂可以提 高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可能的原因如下: 表现为缺电子特征的b 3 + 固溶于纳米t i 0 2 晶隙中,造成电荷不平衡,引起了 晶格畸变。使纳米t i 0 2 产生表面氧缺,从而提高了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另外, 由于b 3 + 的缺电子特征,使纳米t i 0 2 表面的l e w i s 酸性增强,同时使纳米t i 0 2 表面 吸附了大量的羟基离子,由于羟基离子能捕获纳米t i 0 2 光生空穴生成羟基自由 基。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促进纳米t i 0 2 与其表面有机物的光催 化反应。进而提高了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 5 1 2 单掺f 一的影响 以氟化钠为氟源,用同样的方法制备了f 掺杂的t i 0 2 催化剂。测试结果如下: 表5 2 不同掺氟量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降解率 t a b l e5 2d e g r a d a t i o nr a t ef o rfd o p e dt i 0 2b yd e g r a d a t i o na f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疗 d 叮 w a v e l e n g t h n m 图5 2 不同掺氟量的1 3 0 2 对酸性品红的光谱图 f i g5 2a b s o r p t i o ns p e c t n m a sf o rfd o p e dt i 0 2b yd e g r a d a t i o na f 由以上实验结果看出,对酸性品红来说,氟的掺杂量也存在一个最佳值, 即含f 量为1 o ( 氟相对于t i 0 2 的质量百分比) 时。适量的f 掺杂可以提高 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氟掺杂的作用机理可以解释为: 氟掺杂存在两种形式:即晶格掺杂和表面化学吸附。以晶格形式掺杂的机理 为f 分散到纳米t i 0 2 晶格内部并取代氧,产生氧空缺,氧空缺导致了电荷不平衡, 需要t i 离子降低价态平衡电荷,产生少量的t i ”,t i 3 + 在t i 0 2 的带隙间产生一浅 势施主能级,受到紫外光的照射后激发光生电子聚集到t i 3 + 的浅势施主能级处, 而光生空穴在纳米二氧化钛的价带聚集,在t i 3 + 浅势施主能级聚集的电子可以转 移给在t i 0 2 表面吸附的0 2 ,形成高活性的氧负离子自由基0 2 一,促进了光生电子e 一和空穴h + 的分离,改善了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性能。对于t i 0 2 表面化学吸附f 。增 加了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使得f 掺杂可以进一步提高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但 当f 掺杂过量时,晶格中t i 3 + 的数量会迅速降低,并在表面大量吸附大量的f 。, 增加了光生电子e 一和空穴h + 的复合几率,由此改变了纳米f 。t i 0 2 的晶体结构和表 面特性,进而降低了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 纳米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 2 硼、氟共掺对t io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非金属与非金属掺杂产生的效应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且共同提高纳米t i 0 2 在自然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共掺杂的纳米t i 0 2 比单一掺杂的纳米t i 0 2 光催化活性 高,光响应范同也更宽。硼和氟复合掺杂适量时,硼和氟共掺杂改性催化剂中的 羟基氧含量达到非常大的值。b 3 + 、f 。共掺的t i 0 2 的制备过程与上述制备过程相似, 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表5 3 硼、氟共掺杂的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降解率 t a b l e5 3t h ed e g r a d a t i o nr a t eo fb fc o d o p e dt i 0 2f o ra f _ _ _ _ _ _ _ _ _ 一t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 - _ - -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一 硼、氟共掺量( ) 。 f b :。0 2 4 5f b :。0 5 3f b :。0 7 2 5f b :。0 9 1 2 o 1 - 5 们 号1 0 o 5 0 o 4 0 04 5 05 0 05 5 06 0 0 w a v e l e n g t h n m 图5 3 硼、氟共掺杂的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光谱图 f i g5 3a b s o r p t i o ns p e c t r u m sf o rb fc o d o p e dt i 0 2b yd e g r a d a t i o n a f 由以上实验结果看出,b 3 + 、f 共掺杂的比例为b 3 + 0 3 、f 0 5 t 1 0 2 ( 硼、 氟相对于t i 0 2 的质量百分比) 时效果最好。b 3 + 、f 。复合掺杂的纳米t i 0 2 之所以有 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主要也是因为硼和氟的协同效应。硼和氟复合掺杂时,当两 济南大学硕十学位沦文 者适量时,硼氟共掺杂使得纳米二氧化钛的羟基氧含量达到非常大的值。羟基氧 的存在改善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表面羟基氧和表面吸附的0 2 。是纳米 二氧化钛氧化有机物的中间体,能够迅速捕获光生空穴,氧化吸附在表面的有机 分子,能够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最终改善b f t i 0 2 光催化性能。 5 3 硼、氟单掺与共掺的比较 b ”、f 。单掺与共掺杂的t i 0 2 的实验结果如下: 表5 4 硼、氟单掺与共掺杂的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降解率 t a b l e5 4t h ed e g r a d a t i o nr a t eo fb fd o p e da n dc o d o p e dt i 0 2f o ra f w a v e l e n g t h nm 图5 4 硼、氟单掺与共掺的t i 0 2 对酸性品红的光谱图 f i g5 4a b s o r p t i o ns p e c t r u m sf o rb fd o p e da n dc o d o p e dt i 0 2b yd e g r a d a t i o na f 硼的掺杂能够改变纳米t i 0 2 的价带结构,使其带隙变窄,拓展其光相应范围 至可见光区。氟的掺杂不仅能够提高纳米t i 0 2 表面的酸性活性点,而且还可加强 价带中光生电子空穴的氧化能力。由于硼氟共掺杂后的复合作用,硼和氟共掺杂 后的协同效应使得纳米t i 0 2 中的羟基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光催化活性相比硼、氟 纳米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单掺杂有了很大的提高。 5 4 样品的表征 5 4 1 样品的物相表征 对在低温以及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制备的纯纳米t i 0 2 粉体和掺杂硼氟 后的纳米t i 0 2 粉体进行x 射线衍射仪测试,其实验结果如下: 鼍 暑 蚕 尝 2 02 53 03 54 04 55 0 20l c 图5 5 硼、氟掺杂的t i 0 2 与纯t i 0 2 的x r d 谱图比较 f i g5 5x r ds p e c t r u m so ft i 0 2a n db 3 + f d o p e dt i 0 2 由上图看出:氟硼掺杂使得( 11 0 ) 晶面的金红石相消失,同时使( 1 0 1 ) 晶面的金红石相减弱。说明氟硼掺杂可以抑制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由 s c h e r r e r 公式可计算出氟硼共掺杂的t i 0 2 粒径约6 2 n m ,小于纯纳米t i 0 2 的计 算粒径6 5 n m 。这与电镜照片是对应的,说明共掺离子可以使纳米粒子粒径变 小,分散性变好。 咖 瑚 啪 湖 伽 湖 瑚 伽 。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l l 5 4 2 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 9 0 q 8 0 、 g7 0 、- 一, 鼍6 0 皂 宝5 0 勺 鼍4 0 g 三3 0 o 2 0 1 0 0 0 0 20 40 60 81 0 r e l a t i v ep r e s s u r e ( p i p ) 图5 6 氟硼共掺与纯t i 0 2 的吸附脱附曲线比较 f i g5 6a d s o r p t i o n d e s o r p t i o nc u r v e sf o rt i 0 2a n d b fc o d o p e dt i 0 2 由上图看出,掺有硼氟的纳米t i 0 2 曲线中滞留回环相对纯纳米t i 0 2 线中的 较宽大。表明铁银共掺杂的纳米t i 0 2 孔体积较大,比表面积较纯纳米t i 0 2 大。但 硼氟共掺的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活性远高于纯纳米t i 0 2 的,由此说明比表面积不是 影响光催化性能的唯一因素,也说明硼氟共掺的协同作用在光催化反应中起主导 作用。 4 5 纳米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及光催化忭能研究 5 4 3 样品的光谱分析 0 5 0 4 0 3 号0 2 0 1 0 0 3 0 04 0 0 5 0 06 0 0 7 0 08 0 0 w a v e l e n g t h n m 图5 7 单掺、共掺与纯t i 0 2 的光谱分析 f i g5 7s p e c t r u m sf o rt i 0 2f i l ma n db fc o - d o p e dt i 0 2 由上图看出,掺杂硼和硼氟共掺后的纳米t i 0 2 ( 掺氟的t i 0 2 做不出红移) 较纯纳米t i 0 2 的吸收边也都有一些红移,硼氟共掺后的纳米t i 0 2 较纯纳米t i 0 2 吸收边红移了约5 0 r i m ( 从3 5 0 n m 移动到4 0 0 n m ) ,说明硼氟共掺也能够使光 谱响应范围扩大到可见光区。 济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5 4 4 动力学分析 6 0 5 0 4 0 摹3 0 飞 2 0 l o o 02 04 0 6 0 8 01 0 01 2 0 1 4 01 6 0 t m i n 图5 9 共掺、单掺与纯t i 0 2 的动力学比较 f i g 5 9k i n e t i c sc h i v e sf o rt i 0 2a n df e c ec o - d o p e dt i 0 2 由以上实验结果得出:硼氟共掺的纳米t i 0 2 的光催化降解率最高,其次是单 掺离子的纳米t i 0 2 ,最后才是纯纳米t i 0 2 。并且时间越长,光催化的效果越明显。 他们的降解速率曲线直观表现为不过原点的假一阶线性方程,且共掺离子曲线的 斜率最大,约为1 2 9 x 1 0 。3 m i n ;其次为硼掺杂,1 2 8 x 1 0 弓m i n 1 ;再次为氟掺杂, 1 1 x 1 0 。3 m i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村建筑预算员招聘考试题库
- 2025年宁夏安全员考试核心法规题库答案
- 2025年雕塑家面试题集锦
- 2025年村级保洁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商业保密协议文本
- 外国投资企业协议格式
- 2025年美食顾问专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酒店管理师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员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会计职称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JBT 7043-2006 液压轴向柱塞泵
- 体育公园运营可行性方案
- 《直升机构造与系统》课件-直升机的类型
- 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数学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 《平方根》(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信息检索与处理(修订版)》课件下 第2单元第二课 分析信息-第3单元 综合探究实践活动
- 楼盘融资商业计划书
- 物业费催费技巧(干货版)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重点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脑梗塞个案护理查房
- 2013年天津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