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pdf_第1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pdf_第2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pdf_第3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pdf_第4页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研究从梳理现有理论成果入手,构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设计茶叶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与贸易格局 的基础上,对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全面进行评价与比较,进而探讨影 响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并用s w o t 法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提升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首先,从对显性比较优势指标( r c a ) 、生产者价格指数( p p i ) 、单产( a y ) 的国际比较发现: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但与其它一些茶叶 产品主要出口国( 特别是斯里兰卡、肯尼亚) 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通过对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和s w o t 法分析 发现:福建茶叶产业的基本生产要素相对于某些茶叶主要出口国具有一定的 资源优势,但福建茶叶产业的高级生产要素基本处于劣势;福建茶叶产业具 有一定的文化资源、地理位置优势;还具有一定的品种资源、劳动力资源优 势;福建茶叶国内市场需求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在国外市场需求条件中, 乌龙茶等特种茶有一定的开拓空间。同时福建茶叶产业存在一定的竞争劣 势:福建茶叶产品安全和质量状况与世界其它主要出口国差距较大;福建茶 叶的生产力水平领先于中国各个产茶省份,但仍大大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出口 国;茶叶优良品种不多;整体科技水平与其他国家差距较大;茶叶生产出口 企业规模化程度较低;福建省茶叶产业的生产经营者,组织化程度低,科技 投入不足,在经营体制、观念和模式上有待创新,在管理技能、现代营销理 念、营销方式和手段等方面也有很大差距,茶叶企业整体实力较弱;与其他 茶叶主要出口国相比,政府对茶叶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宏观调控水平和能力 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并定程度上制约了福建茶叶产 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最后,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出福建省茶叶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总体评价:从发展趋势看,福建省茶叶产业有一定的国际 竞争力,但仍然需要提高。 关键词: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 a b s t r a c t i nt h i sr e s e a r c h ,af r a m e w o r ka b o u tt h ei n d e xs y s t e ma n dm a i nf a c t o r st h a t e f f e c t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w a sc o n s t r u c t e dt oa n a l y s e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o ft h et e ai n d u s t r yo ff u j i a n ,w i t ht h ef o u n d a t i o n o ft h ei n d u s t r i a l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o fm i c h a e le p o r t e r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d et h e o r ya n da n a l y z et h ec o m p e t i v e n e s st h r o u g h “s w o t ” t h em a i ni s s u e so ft h er e s e a r c ha r ep u ta st h ef o l l o w i n g f i r s t l y , w i t h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a r i n go fm a r k e ts h a r i n gr a t ea n dt r a d i n g c o m p e t i t i v ei n d e x e s r a c ,p p i ,蝌,i tw a sr e v e a l e dt h et e ai n d u s t r yo ff u j i a n h a v er e l a t i v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h o w e v e rw h i c hi sf a rb e h i n df r o m t h a to ft h em a i nt e ae x p o r tc o u n t r i e si nt h ew o r l d s e c o n d l y , a f t e r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a r i n go ft h ef a c t o r st h a ta f f e c t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i tw a sd i s c o v e r e dt h a t c o m p a r i n gw i t ho t h e r m a j o rt e ae x p o r tc o u n t r i e s ,t h eb a s i cp r o d u c t i o n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t e a 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h a sc e r t a i na d v a n t a g e s ,w h i l et h ea d v a n c e dp r o d u c t i o nf a c t o r s a r ei ni n f e r i o rp o s i t i o n f u j i a nt e ai n d u s t r yh a sc e r t a i na d v a n t a g e si nc u l t u r e r e s o u r c e ,b r e e dr e s o u r c ea n dl a b o rr e c o u r s e s t h ed e m a n df o rt e ai nt h em a r k e t o fc h i n ac a ng r o wi nac e r t a i nm o u n t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w u l o n gt e aa n dt h eg r e e n t e a ,b u ts t i l lw i l lf a c et od r a s t i c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h o w e v e r , t h es a n i t a r ya n d q u a l i t yc o n d i t i o no ft h et e ai n d u s t r yo ff u j i a ni sf a rb a c k w a r df r o mt h a to ft h e o t h e rm a j o rt e ae x p o r tc o u n t r i e s e s p e c i a l l y , t h es a n i t a r ys a f es t a t u si nc h i n e s e d o m e s t i cm a r k e ti sm u c hm o r eb a c k w a r dt h a nt h a to fd e v e l o p e dc o u n t r i e s t h e m a i nr e a s o ni st h eh o u s e h o l ds m a l ls c a l e ds c a t t e r i n go p e r a t i n gi ss t i l lt h em a i n f o r m ;t h es h o r t a g eo fg o o dv a r i e t ya sw e l la st h eh u g eg a pi nt h et e at e c h n o l o g y ; t h es c a l e do p e r a t i n gl e v e lo ft e ae x p o r t i n ge n t e r p r i s ei sl o w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t e ai n d u s t r yn e e d st h ea d m i n i s t r a t o r ss u p p o r tt h a ts h o u l dp a ym o r ea t t e n t i o n t oe f f e c tt h em o r ef a v o r a b l ep o l i c ya n ds u p p o r tm o r et e c h n o l o g ya n df i n a n c i a l s u p p o r t f i n a l l y , a tt h eb a s eo f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a r i n g ,t h ep o l i c y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f u ji a nt oi m p r o v et h et e a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a r ep u t t i n gf o r e w o r d 譬u ji a nt e ai n d u s t r yh a sc e r t a i na d v a n t a g e si nc u l t u r er e s o u r c e b r e e dr e s o u r c e a n dl a b o rr e c o u r s e s t h ed e m a n df o rt e ai nt h em a r k e to fc h i n ac a ng r o wi na c e r t a i nm o u n t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w u l o n gt e aa n dt h eg r e e nt e a f i r s t l y , w es h o u l d b r i n gt h ea d v a n t a g eo fn a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i n t of u l l ,m a k eap e r f e c ts c h e m ef o r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e ai n d u s t r ya n dp r o m o t et h er e g u l a t i o no f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t e ai n d u s t r y s e c o n d l y ,w es h o u l dd e v e l o pt h eb e n e f i to ft h es c a l e ,a d v a n c e t h ei n d u s t r i z a t i o no ft h et e ap r o d u c t i o na n dp e r f e c tt h es o c i a l i z a t i o no ft h e s e r v i c es y s t e mf o rt h et e a i n d u s t r y t h i r d l y , w e s h o u l d s p e e du p t h e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o fc i r c u l a t i o nf o rt h et e ap r o d u c t i o n ,s e tu pt h eh i g he f f i c i e n c y c h a n n e lf o rt h et e at r a d e f o u r t h l y ,w es h o u l di n c r e a s ei n v e s to ft h ee d u c a t i o n f o rt h et e ai n d u s t r y , t od e v e l o pt h et e ai n d u s t r yt h r o u g ht h et e c h n o l o g y f i f t h l y , w es h o u l de x p a n d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e x c h a n g i n ga n di n c r e a s em o r ec h a n n e l sf o r 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 s i x t h l y , w es h o u l di m p r o v et h eq u a l i t yo ft h et e ap r o d u c t i o n , p r o d u c em o r es a f eo r g a n i ct e a s e v e n t h l y , w es h o u l dd om o r ep r o p a g a n d aa n d f o c u so n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t e ap r o d u c t i o na p p e a r a n c e a tl a s t ,w es h o u l d s t r e n g t h e nt h eo p e r a t i o nb e t w e e nf u j i a na n dt a i w a nt oi n c r e a s et h eg e o g r a p h i c a d v a n t a g e k e y w o r d s :t e ai n d u s t r y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 c o m p e t i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 签名) :陷刁农 卅年与月l g 日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门大学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有权 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 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 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日期:年月日 福建茶i 1 产业的闺际竞争力研究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农业是一个定居社会中最古老的一项生产活动,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证据, 中国农业已有长达八、九千年的历史,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农业最主要的发祥地 之一。富饶肥沃的土地、勤劳智慧的人民、精耕细作的农业曾经使中国的农业文 明站在世界的顶峰。几经沧桑,世事变迁。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老的农业 也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改革开放更使得中国农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信息网络技术发达、生物技术 r 新月异、国际合作与交流日趋频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的发展也跨入了一 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国际化不断推进,农业国际 化是全球农业生产力和世界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 2 0 0 1 年1 2 月1 1 日,在经历了长达1 5 年之久的艰苦努力之后,中国终于成 为世界贸易组织( w o r l dt r a d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的成员国之一。这是一个历史性 的时刻,也是中国经济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入世成功给中国经济的 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自此,中国可以享受多边贸易格局中各成员国相互提供的 各种贸易优惠和便利,也为中国农产品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 遇。入世成功还使得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融入了全球农产品贸易体系中。随 之而来的是国内农产品市场面对着对外开放的压力,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农业 生产、农民收入、农产品加工企业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 资源禀赋,安排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或重要农产品的生产,是关系我国国民 经济平稳发展和亿万农业生产者切身利益的重大课题。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种植茶叶的国家。在现代注重健康、回归 自然的文化潮流中,茶叶产业成为2 1 世纪兴旺发达的“绿色产业”。可以说, 福建茶叶产业的陶际竞争力研究 茶叶产业虽然历史悠久但越来越具勃勃生机。自唐宋时期到1 9 世纪3 0 、4 0 年代 以前,世界上几乎只有中国一国生产、销售茶叶。1 9 世纪3 0 、4 0 年代,印度、 斯里兰卡等国制茶成功后,种茶的国家不断增加,在国际市场上与我国茶叶展开 激烈的竞争。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逐渐落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茶叶 贸易衰落到极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生产迅速恢复并不断发展,在国际市 场占有份额不断提高,出口竞争力日益增强。然而1 9 9 0 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 增长乏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是什么原因导致具有比较优势的国茶叶出口 萎靡不振呢? 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我们已经意识到其主要原因是具有比较优势的 我国茶叶行业竞争优势在不断减弱,具体表现为我国茶叶的成本和价格竞争力较 强,但非价格竞争较弱,随着国际贸易中对茶叶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使我国茶叶出口受阻,所以应进一步研究并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我国茶叶产业的 国际竞争力。 福建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也是茶叶出口大省,其中乌龙茶作为特种 茶的龙头品种,每年的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7 0 - - 8 0 。日本、欧盟、美国等地 每年从福建进口大量乌龙茶,尤其是日本,每年的进口量都约占福建乌龙茶出口 量的6 5 以上。2 0 0 6 年,福建乌龙茶出口1 2 6 2 6 吨,占当年福建茶叶出口总量 的7 2 6 。因此,运用实证、规范、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对福建茶叶的生产 供给、消费需求、加工营销与进出口贸易做一个全面分析研究,探讨福建茶叶产 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和影响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找出提高福建茶 叶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关键所在,对于推动福建省茶叶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 大的意义。 2 福建茶叶产业的困际竞争力研究 一、研究思路 第二节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梳理现有理论成果入手,构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 分析框架,设计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 与贸易格局的基础上,对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全面进行评价与比较,进而 探讨影响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并用s w o t 法来分析 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提出提升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措施。具体分析步骤如下:第一步,梳理相关研究成果,构建茶叶国际竞争力的 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分析世界茶叶生产发展、进出口贸易的现状与特点,剖 析福建茶叶产业生产、贸易状况,厘清本论文研究的国际、国内背景;第三步, 根据构建的茶叶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 度,做出判断;第四步,借鉴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设计福建茶叶 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范式,并借助s w o t 法来剖析福建茶叶产业国际 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提升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1 、归纳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分析主要用于对福建茶叶生产、 贸易进行分析,世界与福建茶叶贸易特点的分析。比较分析法主要用于中国茶叶 产业与主要竞争对手,福建茶叶产业与国内其他省份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等相关理论对产品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并运用统计分析、市场 恒定模型、s w o t 等方法对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 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对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 福建茶叶产业的田际竞争力研究 现状及变动趋势、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对今后福建茶叶 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等问题进行规范分析。 三、论文框架结构 本文主要是对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5 章。 第一章导论。具体包括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研究思路、方法和论文框架及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对国内外有关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 第二章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在梳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 上,分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茶叶产业国际 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章福建省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在分析福建乌龙茶产业特点、发 展状况和出口现状的基础上,对福建省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指标分析和分品 种考察,获得福建省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评价。 第四章福建省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影响福建茶叶产业国 际竞争力的国际贸易协议、国外政府补贴政策等国际因素,生产要素条件、相关 产业发展水平、需求条件、政府支持等国内因素运用s w o t 法进行分析。 第五章提升福建省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在对福建省茶叶产业国 际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四、论文创新和不足 本文力图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创新: 1 构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福建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 行了测定,克服采用单一指标进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不足。 2 借鉴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结合茶叶产业出口贸易的特点, 4 福建茶叶产业的困际竞争力研究 梳理出影响福建省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为提升福建省茶叶产 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分析基础,并用s w o t 法进行分析。 由于理论界对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不多,加之资料可获性的制约,本论 文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一是在对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 进行分析时,由于其它生产国的数据比较难得,因此文中的比较分析不够全面; 二是提高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 方方面面问题,限于本文作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因此本文的分析框架难免 遗漏一些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一、国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2 0 世纪7 0 、8 0 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遭到来自日本、西欧等国家有力挑战, 特别是在钢铁业、电视机、汽车业等一些传统重要产业竞争优势逐步丧失,致使 美国朝野深为不安。于是美国率先开始了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其标志是1 9 7 8 年美国白宫和参议院要求美国技术评价局( o f f i c eo ft e c h n o l o g ya s s e s s m e n t ) 开始美国国家竞争力研究。第一份正式的国家竞争力报告是1 9 8 0 美国劳工部国 外经济研究办公室提交的关于美国竞争力的总统报告。1 9 8 5 年美国总统产 业竞争力委员会提交了题为全球竞争:新的现实( g l o b a lc o m p e t i t i o n t h en e w r e a l i t y ) 的报告,该研究报告全面阐述了竞争力的定义、如何测量以及美国竞 争力的现状。根据这个研究报告及后来的其他竞争力研究报告,美国国会于1 9 8 8 年通过了1 9 8 8 年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提出了包括实施“3 0 1 ”条款在内 的一系列保护美国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的措施。1 9 9 0 年美国政府又成立半官方 的专门的国家竞争力政策咨询机构“竞争力政策理事会( t h e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o f p o l i c ec o u n c i l ) ”,其职责是“向总统和国会提出如何提高美国国际竞争力的 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建议”,其成员由企业界、产业协会、政府部门官员组成。该机构于1 9 9 2 年提 出了其第一份年度报告构建竞争力优势 1 ,此后每年就某一专题向总统和 国会提出报告。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投资政策和与各国政府之间的经济交往, 不断地、深刻地受到这些报告的引导和影响。与此同时,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 民间科研机构和学者也开展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哈佛大学商学 院教授迈克尔波特( m i c h a e le p o r t e r ) ,从1 9 8 0 年到1 9 9 0 年连续出版了 四本专著: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全球产业中的竞争和国家竞争 优势,在全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马萨诸塞勒威尔大学( u m l ) 成立 了“工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成立了“企业与政府研究 中心 等,这些科研机构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对美国及其来自欧洲、东亚的竞 争对手国的产业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并经常举办专题研讨会,发表了大量的研 究文章。 在欧洲,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非官方组织“世界经济论坛( w o r l de c o n o m i c f o r u m ,w e f ) ”于1 9 8 0 年开始进行工业化国家竞争力指数排名,从1 9 8 5 年至今 该组织每年都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i n s t i t u t ef o r m a n a g e m e n td e v e l o p m e n t ,i m d ) 合作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对工业化国家 和重要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在英国,非官方的“经济社会研究理 事会( 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r e s e a r c hc o u n c il ) ”自1 9 8 3 年开始即组织进行 了2 0 多个项目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英国政府贸易与产业部自1 9 9 2 年开始每年提 出数量不等的竞争力研究报告,例如1 9 9 5 年提出竞争力:帮助小企业报告 2 。 几乎同时,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建立了官方或半官方的研究机构,开始进行国家 竞争力的研究,并且每年就某一专题提出报告。例如法国计划部( c o m m i s s a r i a t g e n e r a ld up l a n ) 1 9 9 2 年提出题为法国:全球竞争中的业绩选择的报告 3 , 德国经济部1 9 9 3 年提出联邦政府关于保证未来德国经济的报告 4 ,葡萄牙 6 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竞争力论坛 1 9 9 5 年公布了其关于欧盟竞争力研究的总结性报告增长、竞 争力和就业:通向2 1 世纪的挑战与出路,该报告认为欧洲的高失业主要原因 是欧洲企业与美国和日本相比缺乏竞争力,该报告提出的对策是解除各种产业管 制、进一步开放欧盟内部市场,通过内部竞争力来提供欧盟的竞争力。1 9 9 5 年1 月,欧盟成立了“竞争力咨询小组( 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a d v i s o r yg r o u p ,c a g ) ”, 专门负责向欧洲议会、欧盟首脑会议提供提高欧盟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日本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也很重视。1 9 9 3 年3 月,日本政府内阁成立了由 相关大臣和产业界代表组成的“产业竞争力会议”,作为内阁的直属机构,开始 加强产业竞争力的综合性研究,从钢铁业到微电子、生物技术等重要产业均进行 了深入研究。日本通产省作为产业发展的主管机关也设立了一个咨询机构叫“产 业技术审议会”,并于2 0 0 2 年4 月召开专门会议提出了题为产业技术策略 的研究报告,对生物技术等日本拟重点发展的1 3 个领域4 1 个个别策略方案做了 详细规划,力求全面提高日本的产业竞争力。2 0 0 2 年5 月,日本经济产业相平 沼剑安的私人咨询机构一“产业竞争力战略会议”发表了加强竞争力的6 项战 略,提出:把日本建成高附加值化据点;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加强服务 经济和扩大就业机会:吸引内外资本和人才;建立“东亚自由经济圈”,创建 2 1 世纪的新市场等具体政策建议。 此外,在学术界也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国际竞争力 ( 包括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力) 的相关问题,主要研究课题和结果如下: g e r o s k i ( 1 9 9 1 ) 研究了英国汽车产业的企业进入与持续的市场结构变化的 三个阶段( 1 9 5 8 1 9 8 3 ) ,研究表明产业广告份额高确实会转化为高的市场份额, 但是由于企业进入而引起的产业广告费用的扩大,会使得广告费所占的企业成本 越来越高 5 。 l u e h r m a n ( 1 9 9 1 ) 实证研究了1 9 7 8 - 1 9 8 7 年汇率变动与汽车制造业和钢铁产 福建茶叶产业的田际竞争力研究 业的价值再分配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并不能从本国货币贬值而获得竞争方面的 利益,相反,本国货币贬值与两个产业的大部分企业在产业价值的份额的大量减 少相关 6 。 c a r l o ( 1 9 9 7 ) 利用对欧盟和其成员国经济的一般均衡计量经济学模型:w a r m ( w o r l da s s e s s m e n to fr e s o u r c em a n a g e m e n t ) 模型模拟了到2 0 1 5 年政府的一 些旨在保护环境而不损害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产业环保政策的效果,结果显示那 些鼓励企业从事基于环境友好的r & d 活动、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政策能刺激企业避 免损害环境,而且能保持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经济增长也有正面效果 7 。 j a y a n t h i ( 1 9 9 9 ) 使用可操作性的竞争力等级分析方法( o p e r a t i o n a l 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r a t i n g sa n a l y s i s ,o c r a ) 测定了美国食品加工业企业的竞 争力e 8 3 。r i n d o v a ( 1 9 9 9 ) 从经济和认知的视角说明企业及其相关组织如何一起 构筑企业竞争环境的e 9 。w e s t( 1 9 9 9 ) 对与企业组织变革和效力的学习的主要 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英国汽车产业的四家公司:t h er o v e rg r o u p ,v o l v oa b , t a l l e n t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g k nh a r d ys p i c e r 进行案例讨论,认为尽管组织学 习能力在构建组织竞争力上非常重要,但并不能保证组织的成功 1 0 。 b o m m e r ( 1 9 9 9 ) 检验了严格的环保标准降低了国内生产者的竞争力并导致企 业转移到环保标准更宽松的国家去的假说,认为企业转移生产地可看作是纯粹的 战略原因,而且贸易自由化也增加了其战略转移的可能性 1 1 。 w i i k i n s o n ( 2 0 0 0 ) 从网络的视角分析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贸易促进政策 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公司间关系和跨越产业、国际边界的网络角色及重要性 1 2 。 二、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 0 世纪9 0 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将国际 竞争力理论应用在各个产业经济领域,著作论文颇多。对于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评价指标体系等进行深入思考,形成了一些颇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福建茶叶产业的陶际竞争力研究 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综合开发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 与评价研究中心于1 9 9 6 年成立联合课题组,开始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每年 出版一本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 狄昂照、吴明录( 1 9 9 1 ) 重点研究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度量方法,提出经 济活力、工业效能、财政活力、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对外经济活动活力、创新 能力、国家干预八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并设立了这些决定 因素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亚太1 5 国( 地区) 国际竞争能力比较的同时,专门对 中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1 3 。 任若恩( 1 9 9 6 ,1 9 9 8 ) 运用生产法获得的国际可比的时间序列和产出数据, 从相对价格水平、单位劳动成本、生产率等角度探索了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 国际竞争力 1 4 。 邹薇( 1 9 9 9 ) 应用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r e v e a l e dc o m p a r a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 ,r c a ) 指标,对中国1 9 6 5 1 9 9 5 年九大类产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 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依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人民币贬值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 的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是不正确的 1 5 。 周星等( 2 0 0 0 ) 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包括产业竞争力资产和产业竞争力过 程,并采取资产和过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1 6 。 郭克莎( 2 0 0 0 ) 从生产率、劳动成本、经济效益、进出口、生产规模、科技 创新、设备先进性等角度进行了1 9 9 3 - 1 9 9 8 年中国工业和世界工业差距的研究, 并就提高途径提出了政策建议 1 7 。 彭丽红( 2 0 0 1 ) 专门进行了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从因素分析和战略分析的角 度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指标及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从环境竞争力、市场竞 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内在竞争力四个方面进行企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1 8 。 国家发改委课题组( 2 0 0 1 ) 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包括竞争实力、竞争能 力、竞争潜力、竞争压力、竞争动力、竞争活力六个方面的内容,他们采用层次 分析方法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1 9 。 张金昌( 2 0 0 2 ) 从产业竞争力的表现指标和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两个方面 q 福建茶叶产业的困际竞争力研究 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从产业整体的角度看,产业实现利润总额、 资产利润率、产业增加值、产业生产率以及产业出口份额等是进行产业竞争力评 价的比较好的指标。再进一步分析,则可以分析各产业内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力 或产业内企业的整体表现来进一步从企业的层次解释和说明产业竞争力的形成 原因。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他认为其分析框架应由产业类型、产业所处 的成长阶段、产业的市场竞争结构、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宏观政策环境五个部分 组成。此外,他还从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产业的成长过程的角度研究了产业国 际竞争力 2 0 。 杨丹辉( 2 0 0 4 ) 以东亚地区为经验研究和国际比较的对象,考察了跨国公司 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和区位选择的变化,从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技 术转让及其效果、出口竞争力的变化、竞争主体与市场结构变动以及外商投资企 业的竞争示范效应等角度,就外国直接投资f d i 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 行了系统、深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结论 2 1 。 总体来看,我国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从9 0 年代初开始,起步较晚但发展 较快,1 9 9 5 年以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关产业、地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 研究和案例研究也逐渐增多。但和国外情况相比,政府机构参与和进行的竞争力 研究比较少。由于国际竞争力问题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 法也非常多,还有许多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三、国内关于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关于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近几年才刚刚开始,现有的研究主要 集中以下几方面: 1 中国茶叶流通与加工现状 徐长兴等( 2 0 0 1 ) 认为我国茶叶的发展具有资源、自然地理、产品种类以及 技术各方面的优势,指出我国各地从茶园管理、采摘、初制到拼配均已形成体系, 具有成熟的采摘工艺,能为茶叶出口提供质量稳定、数量充足的货源;机械制造 业的发展使茶叶机械装备能力增强;我国拥有大量的茶叶专业人才和科研机构。 茶农素质、生产实用技术普及率和科技对茶叶生产贡献普遍得到了提高;传统工 1 0 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艺的开发利用使我国名茶得以发扬光大;强调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绿茶生产国和出 口国,发展潜力大 2 2 。 2 中国茶叶的竞争优势分析 黄福平等( 2 0 0 0 ) 将我国茶园面积、产量、平均单产以及茶叶出口平均价格 同印度、斯里兰卡等竞争对手相比较,认为我国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和茶叶产品在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2 3 。陈武( 1 9 9 7 ) 通 过对1 9 8 5 到1 9 9 2 年中国茶叶的显示性比较优势进行计算,认为这段时期茶叶具 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并且将1 9 8 5 至1 9 8 6 年及1 9 9 1 至1 9 9 2 年的中国主要农产品 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顺序排列,其中茶叶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第八位 上升到第六位,然而数值由9 8 7 降至7 3 4 2 4 。徐志刚( 2 0 0 1 ) 利用国内资源 成本系数法对我国绿毛茶在1 9 9 3 至1 9 9 8 年间的比较优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我 国茶叶生产不具比较优势,经济资源在茶叶生产上的配置即意味着资源的浪费和 经济福利的损失。然而,他同时指出由于中国各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技术 水平存在差异,用d r c c 法测出茶叶生产在陕西、四川、贵州仍具有比较优势 2 5 。 3 中国茶叶分品种竞争优势分析 陈宗懋等( 2 0 0 2 ) 在统计茶叶出口贸易量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的绿茶和乌龙茶 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红茶缺乏比较优势,但乌龙茶、绿茶国际市场面较窄,开拓 市场、扩大出口难度较大,同时也指出越南、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 在看到绿茶消费有增长的趋势后也加快绿茶发展,与中国争夺绿茶市场,国际绿 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e 2 6 1 。徐永成( 2 0 0 2 ) 认为中国红碎茶生产和出口大幅下降, 出口均价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红碎茶总体品质水平不高,中和性不强,在国际市 场缺乏竞争力 2 7 。许月丽( 2 0 0 3 ) 也是通过统计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量及品种, 认为目前中国的绿茶出口基本上能左右国际市场价格,年出口量占到国际市场的 8 0 以上;出口的红茶虽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数量,但除个别品种外基本上都是 1 1 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下级茶,茶价较低 2 8 。 4 中国茶叶的发展战略研究 苏祝成等( 2 0 0 1 ) 认为鉴于国际茶叶市场中的红茶地位,我国引入外国红茶 品种又有诸多资源限制,可以借鉴同本投资澳大利亚、利用澳方资源优势生产绿 茶的经验,选择适当的红茶生产国作为我方设立境外独资、合资、合作企业的进 入区位,借助东道国红茶加工、销售等相对优势,生产加工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的红茶系列产品,扩大我国红茶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另外,他认为从历史上 看,我国茶叶出1 :3 主要依赖于资源禀赋的优势,今后茶叶产业的竞争力必然落实 在产业组织载体上。产业组织制度影响着产业运行绩效,进而影响其竞争力。他 对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市场组织运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试图针对我国茶叶产 业组织结构现状提出组织优化的途径即建立茶叶生产农户合作组织模式,为提高 我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2 9 。 5 用s w o t 法对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 姜含春等( 2 0 0 4 ) ,使用“s w o t ”法,分析评价在w t o 条件下我国茶叶出口 的优势、薄弱点、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明确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 实力、提出我国宜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绿茶及特种茶、实施绿色营销、内外销茶 叶标准并轨且与国际标准接轨、统一出口茶叶标识 3 0 3 。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对中国茶叶的市场竞争力研究主要是贸易领域出口实 绩的考察,以及生产领域的潜在优势的测定。然而,大多数研究只是笼统简单的 比较,没有具体的指标,或者只给出一个定性的结论,或者只选取某一类的产品 进行分析,不能代表整个茶叶产业的情况。而且茶叶作为农产品有较强的地域性, 即使在中国一国不同的地区茶叶产业所反映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也大为不同。因 此,对一个国家某个特定地区的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作分析有一定的实际意 义。 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第二章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章在梳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 评价方法和相应的指标体系。 第一节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 a d a ms m i t h ) 和大卫李嘉图( d a v i dr i c a r d o ) 二人奠定,其后经过赫克歇尔( h e c k s c h e r ) 、俄林( o h l i n ) 、克鲁格曼( k r u g m a n ) 、 迪克西特( d i x i t ) 、杨小凯( y a n g ) 等经济学家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比较优势 理论体系,可以分成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外生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