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扇旋钮注塑模设计【优秀】【word+11张CAD图纸全套】【注射塑料模具类】【毕业设计】
【带任务书+开题报告+评阅评语表+答辩资格审查表+工作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阅表+实习日记+外文翻译+实习报告】【28页@正文123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任务书.doc
型芯固定板A2.dwg
外文翻译——基于注塑模具钢研磨和抛光工序的自动化表面处理.doc
实习报告.doc
实习日记啊.doc
导套A4.dwg
导柱A4.dwg
工作中期检查表.doc
开题报告.doc
拉料杆.dwg
指导教师评阅表.doc
推件板.dwg
推杆固定板A2.dwg
推杆零件图.dwg
支撑板A1.dwg
整体式型腔.dwg
正文.doc
注塑成型模具硬态铣削表面粗糙度研究.pdf
答辩及最终成绩.doc
答辩资格审查表.doc
装配图A0.dwg
评阅教师评阅表.doc
零件图.dwg
任务书
课题名称电风扇旋钮注塑模设计
内容及任务
设计内容:
1、根据指导老师给定的设计零件,绘制产品零件图和3D造型图;
2、绘制模具装配图;
3、绘制模具零件图;
4、编制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
1、根据产品的工艺分析,确定模具总体结构设计,绘制模具总图1张(A0);
2、绘制模具零件图(标准件除外)及产品三维造型图,图纸总量达2张A0;
3、编制出某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卡;
4、编制设计说明书一份。
拟达到的要求或技术指标
1.要求设计的模具总体方案选择较好,先进合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合模导向机构、推出机构、分型与抽芯机构、温度调节系统和支承零部件等部件的强度计算、模具安装尺寸的计算校核等正确无误。
2.要求模具机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
3.模具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生产稳定可靠,参数调整方便,生产效率高,塑料产品尺寸精度合乎要求;形状完整,无缩孔、气孔及裂纹等缺陷,便于装卸搬运。
4.要求完成装配图及所有零件图的绘制;图纸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视图正确,表达清楚,尺寸标注、形位公差的标注等准确,合乎要求,各项内容齐全;图面整洁;并要求电脑绘图不少于折合A0幅面2.5张。
5.要求设计计算说明书内容详尽,版式合理,计算数据准确无误,语言流畅;插图清晰;说明书必须全部打印,字数10000—15000。
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内容备注
2010.11.01-11.10
2011.03.10-03.12
2011.03.15-04.15
2011.04.15-05.01
2011.07.04-07.10布置任务,方案设计
设计计算和工艺分析
结构设计和绘图
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主要参考资料[1]《塑料模具技术手册》编委会编. 塑料模具技术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 1997.6
[2]叶久新、王群主编.《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08 发行
[3]王群 伍先明编著.《塑料模具设计指导》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6.05
[4]甘永立主编.《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上海科用技术出版社.上海: 2005.7
[5]黄毅宏 李明辉主编 《模具制造工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6.05
[6]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主编. 《机械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2004.09
[7]蒋继宏,王效岳. 注塑模具典型结构100例[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4-56.
[8]丁闻. 实用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手册[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21-76.
[9]奚永生. 塑料橡胶成型模具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6-72.
[10]刘潭玉,黄素华,熊逸珍.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156-272.
[11]陈锡栋,周小玉. 实用模具技术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97-234.
[12]王昆,何小柏,汪信远.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7-134,166-175.
[13]郭广思. 塑料成型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6-116.
摘 要
通过对该旋钮零件工艺的正确分析,设计了一副一模两腔的塑料模具。详细地叙述了模具成型零件包括前模板、前模仁、后模板、后模仁、后模镶件、斜导柱、滑块等的设计与加工工艺过程,重要零件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计算,推出机构与浇注系统以及其它结构的设计过程,并对试模与产品缺陷作了介绍。
关键词:毕业设计;一模两腔;塑料模具
ABSTRACT
Through to this axis class components craft correct analysis, has designed mold four cavity plastic molds.Narrated the mold formation components in detail after the front template, the cover mold kernel, the template, the mold kernel, the mold has inlaid, the slanting guide pillar, the slide and so on the design and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craft parameter choice and the computation, promoted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casting system as well as other structure design process, and has made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experimental mold and the product flaw.
Key word: Graduation project; Mold two cavities; Plastic mold
目录
1 塑件设计说明4
2 塑件的工艺分析5
3 注塑模的设计要点6
4 注塑模的设计7
4.1 成型零件的设计7
4.1.1 型腔结构设计7
4.1.2 型腔尺寸计算7
4.1.3 型芯的结构设计8
4.2 导向机构设计9
4.3 推出机构的设计11
4.3.1 脱模力的计算11
4.3.2 推杆的设计11
4.3.3 推件板的设计12
4.4 系统与排溢系统的设计13
4.4.1 主流道的设计14
4.4.2 分流道的设计14
4.4.3 浇口的设计15
4.4.4 冷料穴的设计17
4.4.5 排溢系统的设计17
4.5 分型面的设计17
4.6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18
4.7 模架的设计20
4.8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21
参考文献23
致 谢24
附 录25
1 塑件设计说明
此次毕业设计是电风扇旋扭,它所要达到的要求:要能耐高温,绝缘性要好,耐气候性强,刚性,韧性佳,通过对产品的各种性能分析,选用材料为ABS,该塑件的厚度为1mm,公差等级为IT5级。它是用来调节风速和定时的,能够满足人们的热天对风力和吹风长短要求,同时也起到美观的作用。
设计要求:
根据工件的实际形状与尺寸,设计一副注塑模把它生产出来,要求它的外表面比较光滑即表面粗糙度要求高。
通过对塑件外部造型、工艺结构的设计、对塑件进行计算仿真和生产验证,也通过对分模线、塑件的壁厚、圆角、塑件的尺寸精度、脱模斜度进行了综合的考虑,工件的尺寸和形状如下图1:
图1 工件结构尺寸
2 塑件的工艺分析
ABS塑料是由丙烯、丁二烯、苯乙共聚而成。ABS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ABS成型塑件时有较好的光泽。其密度为1.02~1.05g/cm3 . ABS还有很好的冲击强度。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所以成型时压力增高。塑件的脱模角度宜稍大。ABS还易吸水,所以为了得到较好的塑件,在加工之前,还必须把它进行干燥处理。要求塑件精度较高时,可以控制模温在50~ 600 C左右,热水器的盖要求它的外表面光泽,应控制模温在60~ 800C左右。
ABS塑料的收缩率为0.3%~0.8%,塑料的收缩率对塑件的质量和形状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取其制品精度IT5级,要得到良好的塑件,不但要控制好塑料的收缩率,而且还要对模具质量也很重要,一副较好的模具,模具加工容易,寿命较高,而且对产品的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该工件是属于薄壁塑件,且过渡角也不是很大,所以模具的型腔和型芯加工是比较难的。此塑件算是小型塑件,所以模架也不算大,并且精度也不是要求特别的高,所以采用一模多腔,这样对提高生产效率是很有利的。
3 注塑模的设计要点
ABS塑料它是属于热塑性塑料,该产品是通过注塑成型的。它的原理是将颗粒或粉状塑料从注塑机的料中送进加热器中,经加热熔化,在受压的情况下,把它注到成型的型腔中,再冷却成型。注塑成型它的周期短,能成型复杂的、尺寸精确的制件。它的成型工艺过程包括如下:成型前的准备,注塑过程,塑件后处理。由于ABS料它是属于易湿的塑料,所以在加工前要把它进行充分的干燥。注塑过程它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进程,各个步骤都要控制好,这对塑件的质量和形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塑成型的核心问题是:就是采用措施得到良好的塑料熔体,并把它注塑到型腔中去,在控温下,使塑件达到所求的质量。温度、注塑压力、时间是其关键的工艺参数。
注塑模按结构分为单分型、双分型和多分型面,此塑件是采用侧浇口工件较简单,因此采用单分型面的模具,又因为该工件属于薄壁塑件,当采用推杆,会把塑件容易顶坏。所以该工件采用推件板推出,容易保证塑件的质量。注塑模包括:成型零部件、合模导向机构、浇注系统、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推出机构、加热和冷却系统、排气系统、支承零部件。只有处理好各个环节的制约关系,才能设计出一副较好的模具出来,一副模具设计出来,把它装在注塑机上,还要通过校核,才能投入生产。因此注塑模与注塑机的关系也是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编委会,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Chines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cademic society, Chinese Mold Design Grand ceremony Editorial committee "Chinese Mold Design Grand ceremony"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2003
[2]贾润礼, 陈志远编,实用注射模设计手册 [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 Jia Runli, Chen Zhiyuan arranges, practical injects mold design handbook [M] China Light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0
[3]叶久新, 王群编,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 [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Ye Jiuxin, Wang Qun arranges, the plastic product formation and the mold design the [M] 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2007
[4]伍先明,王群编,塑料模具设计指导 [M]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