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2_第1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2_第2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2_第3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2_第4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2、理解诗中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3、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有感情地背诵本诗。,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2、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戴望舒诗全编、灾难的岁月。具代表性的诗有:我思想、寒风中闻声、偶成、无题、我用残损的手掌、在天晴了的时候、烦忧、雨巷。,作者简介,戴望舒及其全家福,戴望舒早期的诗多抒写个人哀愁、情调比较低沉。抗战爆发以后,诗风有较大转变。1942年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资料链接,戴望舒的作品,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手指沾满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整体感知,第二部分(从只有那辽远的一角到结束)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被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沦陷区,解放区,灰烬,血和泥,太阳,春,对比,表达了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对祖国支离破碎的惨状无比痛心。,像牲口一样活,像蝼蚁一样死。,驱逐阴暗,带来苏生。,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无比向往,因为它是民族的希望。,1、本诗的统领句子是哪一句?分析一下其中的重点词语。,统领句是“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两句为实写,确立了“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土地”这一中心意象,从而展开以下的虚写和想像。“残损”一词表现饱受艰难困苦,“摸索”一词,包含着对祖国诚挚的爱和深深的哀痛。,2、如何理解这一句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像,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手掌是残损的,土地是破碎的。“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3、如何理解语句: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有血和泥。,“灰烬”“血”“泥”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沦陷区的国土正遭受日寇的蹂躏。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4、如何理解“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手掌”将诗人引到了他的“家乡”,这里的景色曾是那么美丽迷人。作者写到了家乡的春天,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繁花、嫩柳等)、嗅觉(芬芳)、触觉(微凉),如同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家乡。充溢在字里行间浓浓的思乡之情,与作者身陷囹圄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1、“残损的手掌”表明了什么?“这广大的土地”仅仅指土地吗?,残损的手掌是实写,表明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这广大的土地”是象征手法,象征祖国。,疑难解析,2、“那辽远的一角”“那上面”和三个“那里”指什么地方?,指的是没有被侵略军蹂躏的解放区。,3、第二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对祖国未来寄予热切的希望。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4、作者如何“寄予爱和一切希望”?,直抒胸臆,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必胜,解放区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5、为什么在诗中两次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字样?,表达强调,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在这块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6、作者为何要把爱和一切希望寄托在那里?,“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天,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以“太阳”和“春”喻解放区,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特点是能给中国的大地带来光明和苏醒。,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1、前后对比鲜明。2、运用幻觉和虚拟手法进行创作。3、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押韵方式灵活,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写作特色,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课堂小结,发现闻一多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课堂练习,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注:罡(g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火”喻指什么?,这首诗揭示中国的黑暗,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