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中国皮影造型观念与戏曲脸谱服饰.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中国皮影造型观念与戏曲脸谱服饰.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中国皮影造型观念与戏曲脸谱服饰.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中国皮影造型观念与戏曲脸谱服饰.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中国皮影造型观念与戏曲脸谱服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中国皮影造型观念与戏曲脸谱服饰.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中国皮影戏,是传统的民间戏曲形式之一。戏中的演员皮影人,在影戏演绎中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戏分布较广,因地域的关系,影人一般多用牛皮、驴皮、羊皮 等材料来雕镂绘制,影人造型亦受地域性文化的影响较大,它与当地民俗、姊妹艺术相 互交融,进而嬗变,形成了颇具地方韵味的形态特征。 本文即从皮影造型的美学体现、地域性特征体现、与姊妹艺术( 其他戏曲造型) 间 的殊同体现三方面来探觅皮影造型艺术的审美意蕴,从而归纳出皮影造型的象征寓意 性、夸张概括性、结构完美性、程式化特征等美学内涵,分析出皮影造型因受不同地域 的民俗、剧目、剧种等影响而演变出的不同细节特征,以及影戏跟其他戏曲在历史发展 进程中因相互借鉴而产生的造型异同。 本文在行文过程中,还插入了许多图例,以便人们在阅读的同时能够图文对照,更 加直观地去了解皮影造型艺术美。文章在结语部分分析了皮影造型与如今颇具市场潜力 的动漫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将其与动漫设计等现代艺术相互融合,进而迈入现代 人们的生活领域,那么这对皮影来说将是一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造型地域性姊妹艺术审美意蕴 a b s t r a c t t h ec h i n e s es h a d o wp l a y ,i so n eo ft r a d i t i o n a lf o l kd r a m af o r m s i np l a ya c t o r 一p i y i n g r e n ,d e d u c t sa tt h ec i n e m ai sp l a y i n gt h er o l ew h i c hc a n n o tb es u b s t i t u t e d t h ec i n e m a d i s t r i b u t e sb r o a d l y ,b e c a u s eo ft h er e g i o nr e l a t i o n s ,s h a d em a t e r i a l sa n ds oo np e r s o ng o l m n o n m u l t i p u r p o s ec o w h i d e ,a s s e s s k i n , s h e e p s k i nc o m e st h ec a r v i n gp l a n ,t h es h a d em a n - m a d e a l s ot or e c e i v er e g i o n a lc u l t u r a lt h ei n f l u e n c et ob eb i g ,i tw i t ht h el o c a lf o l kc u s t o m ,s i s t e r s a r tb l e n d sm u t u a l l y ,t h e nt h ee v o l u t i o n ,f o r m e dh a sq u i t eh a dt h ep l a c ef l a v o rt h es h a p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i sa r t i c l en a m e l ym a n i f e s t s ,t h er e g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f r o ms k i ns h a d em o d e l l i n g e s t h e t i c sm a n i f e s t s ,( o t h e rd r a m am o d e l l i n g ) e x t r e m e l yw i t hm a n i f e s t st h r e ea s p e c t sw i mt h e s i s t e r sa r tt os e a r c hs e e k st h es k i ns h a d ep l a s t i ca r t st h ee s t h e t i ci m p l i c a t i o n , t h u si n d u c e st h e s k i ns h a d em o d e l l i n g ,e x a g g e r a t i n gc o n c i s eq u a l i t y , s t r u c t u r ep e r f e c t ,s t y l i z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e s t h e t i c sc o n n o t a t i o n sa n ds oo nt h es y m b o l i ci m p l i c a t i o n ,a n a l y z e st h es k i ns h a d em o d e l l i n g b e c a u s eo ft h ed i f f e r e n td e t a i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w h i c hd i f f e r e n ti n f l u e n c e sa n ds oo nr e g i o nf o l k c u s t o m ,p l a y s ,k i n do f d r a m ae v o l v e s ,b e c a u s ea sw e l la st h ec i n e m am u t u a l l yp r o f i t sf r o mt h e m o d e l l i n gs i m i l a r i t i e s a n dd i f f e r e n c e sw i 也o t h e rd r a m a si n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d v a n c e m e n tw h i c hp r o d u c e s t h i sa r t i c l ei ni s s u ed o c u m e n tp r o c e s s ,b u ta l s oh a si n s e r t e dm a n yc h a r t so fs y m b o l s ,i n o r d e rt ot h ep e o p l ec a l la t t e m p tt h ea r t i c l ec o m p a r i s o nd u r i n gr e a d i n g , u n d e r s t a n d ss k i ns h a d e m o d e l l i n ga r t i s t i cb e a u t yi n t u i t i v e l y t h ea r t i c l eh a sa n a l y z e dt h es k i ns h a d em o d e l l i n ga n dt h e p r e s e n ti nt h ec o n c l u s i o np a r tq u i t eh a st h em a r k e tp o t e n t i a lt h ea n i m a t i o nm o d e l l i n g t oh a v e p l a c eo ft h ee q u a l l yg o o dr e s u l t s 舶md i f f e r e n tm e t h o d s ,i fi tw i t hm o d e ma r ta n ds oo n a n i m a t i o nd e s i g nf u s e sm u t u a l l y , t h e ne n t e r si n t ot h em o d e mp e o p l e sl i f ed o m a i n ,t h e nt h i st o p iy i n gw i l lb eo i l ek i n do f m o s te f f e c t i v ep r o t e c t i v em e a s u r e s k e yw o r d :m o d e l l i n g l o c a l i z a t i o ns i s t e r sa r te s t h e t i ci m p l i c a t i o n i v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中国皮影造型观念与戏曲脸谱服饰,是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如芎够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 签名) 羰笔兰 7 7 年翻多日 指导教师( 签名) : 1 乡日 l l 袭 儿 日 磐 月 ( 孔影 倒年 文夕 做矽 引言 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使人们从现代影视娱乐方式中看到了中国古老的文化遗存一 一皮影戏的演绎,剧中陕西影戏淳厚、苍凉的唱腔,精致、诙谐的影人,不仅唤起了人 们孩提时代的记忆,同时也乍现了中国民间影戏的精彩。 中国皮影戏是传统的民间戏曲形式之一。因其“最初是借光弄影,始于影嬉,且初 时影偶使素纸雕镞,故而称为影戏。影戏剧情内容是以艺人操纵纸制或皮制影偶,借灯 光将影像透映至影幕( 俗称。亮子) 上,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完成。因此皮影戏亦 属傀儡戏的一种。其演出形式简便灵活,只需艺人们携一戏箱( 内装道具、乐器、剧本 等) ,带上布幔,至出演时于一空地上搭台撑幔,配乐操影念唱即可。 中国影戏历史悠久,自宋代以来就有文献简略记载。然当时的著述多是在描写都市 风情时有所提及,内容也仅仅是观众对影戏的痴迷程度描写,至于影戏演绎的技艺、影 人造型的刻画等方面皆无涉及。入清后,影戏因传播地域较广,不同程度地受到当地流 行的大戏或小戏的影响,影戏戏剧化程度加强。其他戏曲对影戏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影偶脸谱造型、影人服饰造型、影戏音乐、影戏剧本等方面。其中,影人脸谱、服饰造 型学习戏曲的成分最多,这在后来顾颉刚先生的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中略有介绍: 清末民初时期影戏班的影箱内即有帝王包、纱帽相貂包、文女包、武女包、文生员外包、 武生包、将帅包、反王包、下手包、吉祥包、神仙包等十来种装影偶的影人包。 影偶的这些装包分类,足以显现皮影造型与戏曲脸谱服饰的密切关系。形神兼备, 是戏曲表演在舞台形象塑造上的美学追求。皮影戏表演虽无戏曲表演艺术家们丰富多变 的面部、肢体语言,却仍将“性情言笑之姿”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主要归功于皮影完美 的造型上。这“尽善之形实为对剧情人物面部及所穿衣饰的刻画,因皮影戏是以皮质 雕刻所成的影偶来演绎,故而受其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物的面部表情不可能依剧情发展 而变化,因此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莫过于对影偶衣饰的塑造与个性动态的演绎。而影戏 又因所演剧目、情节与戏曲的相同,所以影偶衣饰、脸部的造型与戏曲服饰、脸谱的也 较相近。 那么影戏与戏曲在脸谱、服饰、配饰造型上相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哪? 叫法亦有哪 些相似? 以及地域性差异对皮影造型的影响具体有何体现? 为何有此体现? 皮影造型 l 的美学观念体现在哪? 综观历史,这些问题并无文献、资料详细筛滤。 中国皮影戏如今已是一个濒危剧种,国家已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它的 抢救和保护。虽说各相关部门已经有计划地展开了对影戏原生态状况的记录、保护工作, 但保存性地延续决非长久之策。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它的基础上,将它的精华之处加以 继承与提炼,让它融于社会发展的进程,才能使它永具魅力。 皮影造型也属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的保护措施如今只局限在保护前人图谱以及 前人遗留下来的老影箱上,即实物保存;另外也有少许皮影爱好者依着老辈艺人留下的 影人造型或者跟随尚能刻影的老艺人来模仿雕刻,这是活态即技艺的保护。虽说这种保 护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用,然而总体看来却只是表象的延承,人们在保护的同时并未深 入了解到影响皮影造型成形的多种因素,以及它的美学体现。如若透彻地领悟了皮影的 造型艺术,就可以择其精华,将其与现代艺术挂钩,融入艺术的时代观念,以现代的大 众视角来重新审视、创新出与时代同步的新造型,并深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这才是最 好的保护方式。 本文的研究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文章的结构分为前言、上编、下编和结论 四部分。前言,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与价值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上编两章,先从 总的方面分析了皮影造型艺术的四个美学特征,即象征寓意性、程式化特征、夸张概括 性、结构完美性,再从皮影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形成的三个流派入手,归纳其地域性造型 特征。下编四章,分别从皮影戏与其他戏曲间的相互影响,影戏与其他戏曲中的脸谱细 节、服饰细节对比以及影戏与其他戏曲中的砌末对比三方面阐述皮影戏与其他戏曲的关 系。结语,综述皮影造型的深入研究对其保护工作的效用。除了正文的文字叙述外,文 章另附了大量的实物图片,以期更形象的展示皮影艺术的造型美。 2 上编中国皮影造型的艺术特征 第一章皮影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中国影戏早期的主要功能是用于“酬神的,逢节庆庙会活动中,常可见众人集 于神庙影戏台前,来酬神还愿、祀神祭祖。元人汪颢在林田叙录中说“傀儡牵木作 戏,影戏彩纸斑斓:敷陈故事,祈福辟禳”。当时,“祈福辟禳”是庙会的重要目的,影 戏演出则是其主要活动之一。后来随着人们对影戏这种酬神活动的信奉逐渐形成精神依 赖,统治阶级便利用影戏来演绎一些束缚或教化人们的剧情,从而达到他们统治或教化 人行善的目的。虽说影戏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民间信仰”活动的诸多需求,但影戏 作为戏曲的一种,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首先就表现在皮影的造型上。 皮影的造型是集象征性、程式性、概括性、完美性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千百年来, 其延续着宋代“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 的造型传统, 借鉴了早期寺庙壁画、雕塑等造型的部分特征。同时,皮影造型也因地域的差异而受当 地民俗与姊妹艺术( 剪纸、年画) 等的影响较大,再加上雕影艺人自身对传统皮影造型 理解基础上的刻意创新,从而逐渐演化成了颇具审美意蕴的造型特征。 第一节皮影造型艺术的象征寓意性 影戏的“祈福 功能彰显了当时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吉祥的向往,这种精神渴望不 仅体现在影戏剧情中,同时在皮影造型上也能窥见一二。古时人们的吉祥意识因渗透范 围较广,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吉祥图案群,将所有的吉祥模式、寓意都倾注于这些图案 当中,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的效果。这些吉祥图案由于寄予了民间百姓心底 最质朴的精神追求,所以常被用于民间美术中,比如剪纸、刺绣等。由于吉祥图案呈现 的多是事物搭配、组合而产生吉祥寓意的图案。所以在皮影造型中只能于影人服饰、车 饰、景片等大的造型中才能体现。吉祥图案寓意多是以象征的手法来表现,皮影造型中 的也不例外。象征手法一般较常见的有谐音、喻意、符号三种: 一、 谐音 谐音在民间俗称“口彩”,它是以汉语言中音相近、字不同的特征来音形互置,将 3 一组画面表达出吉祥的意义从而柬满足人们心灵的祈求。在皮影造型中,艺人常雕饰 些有寓意内容且符合剧情的图案,柬利用汉语言的谐音作某种吉祥寓意的传达,同时还 能丰富影偶、填补空自。 图1 1 是冀东皮影中一圆桌的造型,桌上安放着一个插花花瓶,旁边搁一盘,盘内 放有红柿子,如此,据这些物品的名称,我们可明白其内含的意义:即“世世平安”。 安放花瓶,“瓶”通“平”,两红柿并置,“柿”通“世”。图1 2 是一盆栽造型,花盆中 鲜花茂盛,梅枝更是在梅花的点缀下高高擎起,枝头站一喜鹊翘首待望。那么“喜鹊” 代“喜”,“梅花”代“梅”,“喜上眉梢”之意尽可显现。诸如此类,在皮影桌椅、盆栽 造型中几乎皆有表现:桌椅、案几上摆花瓶,瓶中插一玉如意,寓意“平安如意”; 瓶中插三只戟,戟谐音“级”,寓意“平升三级”;瓶内插四株四季常开的花朵,即“四 季平安”之意等。图1 - 3 即表现牡丹寿石的皮影景片,此喻意富贵长寿。 茜警整 图1 1 圆桌图1 2 盆栽图1 3 牡丹寿石 影戏造型中不仅仅有以单个皮影的整体造型来表达一种吉祥 寓意的,人物袍服、车轿篷盖等上面刻画的纹饰也均体现了吉祥 涵义。如图1 4 所示冀东皮影中文生袍服上饰以牡丹花及“刑” 字纹,牡丹表富贵,寓意“富贵吉祥”,“础”字纹即有“吉祥、 万福、万寿”之意。 另外老生、老旦服饰上也常雕以蝙蝠、桃等图纹,“蝠”谐音 福、桃表长寿之意即寓意“福寿双全”;若雕以祥云、灵芝, 样云代“吉祥”、灵芝则与古时如意同形,就有“吉祥如意”的 圈l - 4 文生 含义。 图1 - 5 乃一富家小姐所乘的马车,车篷及车身 均饰有牡丹图纹,寓意富贵。若车 轿上饰以五只蝙蝠嘲一寿桃则寓意“五福捧寿”,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道德、 善终。 动物中的狮子,属吉祥动物,“狮”与“师”谐音,所以在皮影戏中将狮子喻为太 师、少保。 图1 5 马车 二、 喻意 喻意,奉为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有“明喻”、“晴喻”、“借喻”等类型。在民蒯 美术中,这类手法亦颇受青睐,人们借自然界内各种动植物冈生态、环境、条件、遗传 等因素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生态属性,米表达自己所要的想法,即所谓“借物喻志”。 如:狗的不侍二主喻为忠,羊羔跪而吃奶喻为孝,鹿的不食荤腥、性情温顺比作仁,马 之顺从主人谓之义,于此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等抽象概念就有了具体的象征物。又如鸳 鸯雌雄成对、形膨不离弗浮水面,即“鸳鸯戏水”来寓意夫妻恩爱等。 另外,人们还以代表性事物来寓意吉祥喜庆,如将钱币、玉石、元宝等财富象征的 图案直接应用干艺术作品上,就是表达对富贵的追求。以笔墨纸砚、琴棋书画等实物或 图案寓意书香雅阁、文人雅士等。正如闻一多先生在说鱼里的精辟论述“喻不用讲, 是诗的比”,皮影造型艺术也以精妙而又直观的喻意来表现其内容的深刻。 武将的开氅多用狮、虎等兽纹是勇猛的象征;文生裙子多用梅、兰、竹,菊等图 纹,寓意君子雅土:旦氅刚饰以牡丹花寓意富贵;道士袍纹用太极、八卦,乃道家道术、 智慧的象征。 冀东皮影头茬脸面颜色有黑、白、红、绿、黄之分。与戏曲脸谱样,不问的颜色 喻意不同的性格: 黑脸雕刻手法上采取阴刻,喻意铁面无私、刚正不阿。 白脸采取阳刻,镂空部位露显影窗颜色,即白色r 生、旦类) 喻意端庄正派、 典雅俊俏。另有净类刻白脸,称“奸白脸”,满脸横纹,喻意奸诈邪恶、阴险毒辣。 红脸喻意忠勇、刚烈。 绿脸喻意暴躁蛮横,常用于强盗、妖怪。 黄脸采取阴刻,一般面部不涂色( 借用皮子 原色) ,为佛祖或小人物的脸色,昏死人物也用此色。 另有一些隐喻的图案纹样,饰于影人面部,以彰 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如: 四川皮影造型中秦始皇额上刻“七星”,喻意他为星宿下凡乃帝王之尊;陕西等地 皮影造型中,曹操、潘洪等等权术人物,眼珠正上方有一弧形狼牙状小三角( 如图1 6 ) , 喻意人物阴险毒辣、诡计多端。 三、 符号 符号于中国民间美术中即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固化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观念的 替代物。龙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被认为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 它因具各人们无法企及的神奇能力,而被历代帝王誉为皇权的象征皇帝亦自命为龙。 如此,龙即成为能力与权势的符号。龙的图案在古时也仅能用于皇族衣饰、器物之上。 这种符号性的图案在皮影造型中也多有体现。影人袍服上,雕绘有龙形图案的黄色 蟒袍只能是皇帝穿戴,绘有凤形图案的也仅限于娘娘、公主。影人官服上常绘制海水和 岩石的图案,即“海水江涯”,这是表江山永固的希冀符号。 在陕西东路皮影造型中,影人袍服上常用“万字”、“雪花”形的图案符号来雕饰, “万字”奇寓“富贵长久”、“万寿无疆”的内涵,有富贵不断头之称;“雪花”纹样, 象征文静淡雅的高尚情操,是生、旦角服饰上常用的符号。 另外还有一些符号,造型比以上述及的要丰满,其已经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原型,通 过民间文化的传承,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体契约,亦成为一种符号系列。表现在皮影造型 中,如:祈福影戏中用及的鹿鹤同春景片,它是表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的生命符号。 马猴马身鸟翼,人面蛇尾,有“马上封侯一之意,为喜得贵子的人家演出时所用, 是包含吉祥寓意的吉庆符号。 第二节皮影造型艺术的程式化特征 程式,即标准。立一定的准式以为法,谓之程式。中国影戏自宋出现以来,历经了 百年,其从初时的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些好的东西如技艺等被延承 下来,同时人们也能对它产生一致性的认知,所以,这些程式化的东西可被认为是传统, 好的传统我们应该继承。比如操纵影人的技艺有表现影人前进、后退、坐卧、翻身等的 握杆法,影人各类角色的动作表现如武旦走路风摆柳、花旦掐腰身乱扭、毛净上场先翻 身、文生举止要斯文,以及雕刻影偶所用的皮质、影偶制作的工艺流程等,这些皆是皮 影艺人们依前人所留下来的经验和自己多年的实践总结出的程式,是皮影艺术的精华体 现。 皮影造型中,影人的头茬、服饰,以及大的景片等都有其一定的程式化特征。 生、旦等各类角色的头茬,是依着雕刻艺人们对其性格,剧情的理解,想象和态度 以及对生活的审美评价,沿前人的口传心授,总结出一套模式或称“画样”,来以此作 为范本精心刻制而成的。陕西东路皮影造型既是如此,艺人经长期积累传沿,总结出了 一些便于记诵和掌握的技艺“口诀 :眼眉平,多忠诚;圆眼睛,性情凶;若要笑,嘴 角翘;若要愁,锁眉头,这是刻画男性人物的。刻画女性人物形象的有:弯弯眉,线线 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圆额头,下巴尖,不要忘记刻耳环等。 另外,白脸奸、红面忠、眼下红蛇必阴险,亦是刻画影偶的程式。具体到个鄹人物 上,如曹操,“奸白脸,满脸横纹,奸诈毒辣:关羽蚕眉风眼,红面有髯,正气凛然; 张飞豹头环眼,勇猛粗憨等。 戏曲演出中有“宁穿破,不穿错的主张,影戏中影人戳子亦是如此。这是在穿戴 上保持某种秩序性和严肃性的必要规则,因为穿衣规则的内容涉及到剧中人的自然状况 ( 性别、年龄) 、社会地位、生活境遇、性格品质等多方面,故而不能错穿。 蟒,即蟒袍,必是帝王将相所着服饰。袍分黄、绿、红、自、黑诸色,袍饰图案有 独龙、团龙两种,剧中人物依官品、地位、脸谱来分类穿用,不能混搭。如皇帝穿黄色 团龙蟒袍,包公、张飞穿黑色独龙蟒袍等:戴纱帽、穿官衣,为传统影戏中文官服饰: 戴盔、扎靠,为传统影戏中武将服饰:褶子,为平民便服:马褂,为武士或校尉所穿: 7 栽礁拳 服装中各类附件饰品也颇有表现力 帽插上金花,是新科状元,戴上套翅 加步摇,表明太子尚年幼等。 盔帽上加不加狐尾是“番”汉之别:同一顶纱 则为驸马:盔帽上扎红绸,表明是种,太于盔 影人所着足衣亦有区分:文武官员、将帅著朝靴:武林侠客穿云鞋或薄底鞋;旦角 皆穿弓鞋。 穿戴行头不能错置在影戏演出中已形成一种潜规则,然而哪朝哪代的历史细节的具 体性和精确性则不在其内。中国画论中有人提出过“详辨古今之物,商较风土之宜, 指事绘形,可验时代”,也因此批评“吴道子画仲由便戴木剑,阎令公画昭君己著帏帽, 殊不知木剑创于晋代,帏帽兴于国朝( 指唐朝引者) 州“。影戏中影偶装扮则不同此 论,如曹操,乃丞相,故而戴相貂,穿蟒袍。然这相貂是由宋代的平脚幞头演变而来, 蟒袍是从明代的蟒衣演变而来,曹操则是汉人细究此在朝代上可谓“颠倒是非”,这 在影戏中却不认为是错的,好似跟观众约定俗成一般,被观众认同并理解。 另外,一些景片、道具也有程式,如座堂,有依图案样式和桌面摆放来定地位高低 和贫富贵贱的程式: 桌面上雕有令箭、令旗、帅印、宝剑等物,椅上雕有虎皮铺垫的,是元帅专用的帅 座;桌面上雕有书籍、文房四宝等物的,是书生和文武官员读书的书座;桌上配以花瓶、 镜子等梳妆用品的是贵族妇女或大家闺秀使用的座堂;石桌石椅为神仙、道士专用座堂; 雕工简单,多为黑色的是贫穷人家使用的座堂等。 车马造型中,马拉篷车一般为富家女眷出行或娶媳妇儿新娘子所乘;车顶身饰以寿、 万字图纹的,则一般为地主所乘等。 这些皆是创造皮影影偶角色的艺术语汇,是构成影戏表演这个有机综合体的美术细 胞。当然,程式也非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雕刻艺人对所要刻画的人物性格和 剧情情境的深层体验与深刻理解以达到程式统一下的个性追求,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 丰富、不断创新的过程。 第三节皮影造型艺术的夸张概括性 民间美术造型的概括性手法最突出的是大胆取舍,即大胆的夸张与省略,夸张对象 的特征,省略冗繁不必要的细节,使塑造的形象更加性格化。然而不论如何的夸张变形, 皆离不开“传神这一- 宗”。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中,“神 是“君形 的,是 “形 的主宰,因此,“神似要高于。形似,写形服务于传神。为了达到神似,也可 以突破形似,即所谓的“离形褥似一、“遗貌取神。 皮影因是以平面的造型来传达立体的感受,故而造型的雕刻在讲究章法的同时,需 不拘于生活的自然形态,大胆的夸张、装饰每一抹色彩、每一根线条,将其巧妙的组织、 归纳到一定的“形的图案中来,以突出剧中人物的鲜明性格,使影偶造型更充满戏剧 性。 影戏演出不像戏曲舞台演出那样演员真人表演,规模宏大,虽说“一口述说千古事, 双手对打百万兵力场面极其轰烈,却也不能忽略那身高仅一尺余的“演员”。如此“迷 你”的“演员 ,我们不能以常规视之。“身之长短以面为主,立七、坐五、蹲三 ( 清郑 绩著 - 3 惯,上行下效,无论朝野都不能例外,不久以后影戏就布满了各地。一0 1 1 2 7 青代后期,皮影戏又在滦州所辖并毗邻的乐亭县盛行起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滦 州影,妤称“乐亭影”、“老呔影”。当地群众非常爱好影戏,积久而成b l 俗。一些豪绅 地主也为了娱乐消遣和喜庆事招待亲戚朋友,借以烂耀自己的财势,纷纷办起了影戏班, 其中最著名的有豪门“四丈班主”:乐亭崔家聚德堂影班、杨家杨寡妇影班、刘家庆和 堂影班、史家翠荫堂影班。各影戏班中艺人常以技艺攀比来彰显所属豪门的地位显赫, 这于无形中叉促进了滦州影戏的发展。在较量技艺的同时,各影戏班还专门高价请雕影 师傅在皮影造型f :下功夫,如此,滦州影在相互攀比的情势下影人造型雕制得越来越精 细、雕工技巧也越来越趋于臻熟,逐渐形成了今天别具特色的冀东皮影造型特征。 头茬 滦州影人中一些正面人物的形象,如小旦、小生、老生等均是 直鼻梁,从额头至鼻尖几乎是条倾斜的直线,弧度非常小且环眉 细目、眼微眯( 如罔2 一1 ) ,与寺庙中的观音菩萨塑像极似。这种 造型也是滦州皮影造型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传,滦州影戏的 底本源自观音菩萨到北方讲经说法时留r 的经卷,因此,滦州历代 影戏班都尊观音菩萨为影戏之祖,影戏的剧本被称为影经或影卷, 演唱皮影被称为宣卷,影戏中正面人物造 型也都依寺庙中菩萨慈眉善目的特征来雕 刻。影人头茬而部的雕刻一般有两种表现 手段,即阳刻与阴刻。这些正面人物的面 部多用阳刻,以表现其俊俏懦雅。矾刻, 擎一a 中就将头、手等部件分开,最后用线绳连缀而成,以保证影人在戏剧演出时能够活动自 如。滦州影偶一般是由十一或十二个部件组成:一个头茬、一个( 身子) 上腹、一个下 腹( 或两条大腿) 、两条小腿,两上臂、两下臂,两只手。各部件连缀后,由三根操纵 图25 判 杆分别安置于胸前及两手部位,来操纵影人的演出动作。而这 构成部件缘何有t、十二之分,还得从滦州皮影特有的造型 特征说起。 在滦州皮影造型中,影人戳子有袍带与绺堂之分。所谓袍 带( 如图2 - 4 ) 即所雕制的影人人物身着袍装或布衫属文人、 旦角或寻常百姓角色,其通常在影戏演出中没有剧烈的武打 姿势与动作,故而下腹处并不装订两大腿,而是装订了一个袍 裾上摆,由其连接两条小腿。如此,影偶腿部话动幅度较小, 既能体现影人角色的文静儒雅叉能单用三根签( 操纵杆) 就 将其肢体语言演绎的相当到位。 绺堂,即短衣打扮的影人造型,一般多为武林侠士等武功高 强、腿脚功夫了得的角色。因为在影戏演出过程中需要许多拳 脚功夫的展现,所以,在装订影人时,下腹部件处直接连缀两 条犬腿,然后连小腿,这样,影人就可做跨大步、劈叉、弯膝、 曲腿等武打动作。像绺堂这类演绎拳脚功夫的影偶,一般也用 三根签来操纵,不过,在有些影戏演出中,绺堂的尺寸较大, 为了更好的把握影人武打姿势的漂亮到位,雕刻艺人特在绺堂 的脚底部叉各增一签,故大影绺堂是用五根签来掌控的( 如图2 5 ) 。 在藻州影人造型中,影人截子的着装一般分八类有:蟒抱、文官官员服饰、武官 将帅服饰、英雄氅( 武士服饰) 、道袍( 道士服饰) 、袈裟僧袍、儒生巾或贫生巾、花衫 ( 旦角服饰) 。 其中,蟒袍,上饰有龙纹,因所饰龙爪数量不同,亦分两类:一类所饰龙纹龙有五 爪。乃是皇帝袍服,称“龙袍另一类,袍上所饰龙纹龙有四爪,是王爷等皇亲国戚 及朝中一品大臣的服饰,称“蟒袍”。“龙袍”也是皇后和贵妃的服饰- 只不过旦角龙袍 不饰龙纹而饰彩风牡丹等图案。 文官官员皆穿官袍,袍上饰有补子,腰问扣有玉带, 江牙”陪衬纹样为闩、【fj 、流云、“八宝”、“八吉祥”, 等。 武官将帅服饰也分三种:站堂铠、靠、黄马褂。 站堂铠,一般用于非战斗场合的武将服饰,背后不背 靠旗,也叫“软靠”。靠,即武将所通用的戎服,背部 饰有四面靠旗,表示人物全副武装已处于临战状忐。 靠身的铠甲上通常有三种饰纹,即:锁字甲( 如图2 - 6 ) 、 袍服下摆饰海水毁,即“海水 圈2 - 9 戏曲靠服 鱼鳞甲( 如图27 ) 、人字甲( 如图2 8 ) 。另外,靠服两肩处均有护肩甲,上饰有一兽 形图案故称“吞肩兽”( 如同29 ) 。园为皮影影偶是在二维空间即平面上来展现人物 的服饰细节,肩部繁复的“吞雇兽”图纹易与背部四面靠旗重叠,看不清始术,故而旧 时演出为使影人结构清晰明白的在亮子上呈现,就将肩头“吞肩兽”移至小臂部位,这 样不单人物造型明确,所要表达的意也到位( 如图2 - 1 0 ) 。靠,也分女靠为女将帅所 穿,只是旦角靠服内所著的是裙衫。黄马褂,即穿在铠外而的短衫,此一般为御前侍 卫服饰。 j 图2 6 锁字甲图2 7 囱鳞甲罔28 人字甲 英雄氅,即套在铠外面的长衫,也叫“掩衫”或“掩身”属武将脏,通常为将军 或元帅出征打仗时在帐中所穿的服饰。蹩,宽袖有“摆”,将军与元帅的官职区分也正 是体现在氅袖的细微差异上。元帅所著氅,只穿矗肩,像藏抱一样露出右臂,即露出里 面服饰的紧袖u ( 称剑袖) ,左臂则呈现氅的宽袖( 称袍袖) :而将军著氅不露肩,两袖 皆为袍袖。 道袍,即道土所穿服饰,袍身常饰八卦、阴阳鱼等道家专用图案;袈裟、僧袍,为 和尚、住持服饰:儒生巾、贫生巾,是穷书生所穿的袍瞳, 。般为黑色或蓝色,以示家 贫:花衫旦角便服,e 饰有牡丹等各种花卉图案,圈粜冗繁、色泽艳丽者,为富家小 攀 户,历经坎坷,并剪了代表师傅的纸人,连比划带演唱,叙图2 1 2 大、小师兄 说师傅的功德和善良。一些老艺人说:这就是滦州影戏的前身,后代影戏艺人为了纪念 他们,便雕制了这两个影人。 艺人们一反常规不用驴皮而是用民间风俗中皆认为可以避邪的狗皮来雕制这一大 一小两位师兄。在影戏演出中,每当中途需蔓稍停、做些换场准备时,返两位便会出场 亮相,他们像杂技演员中的串场小丑一样出来插科打谭,没有具体的戏码。而当演出结 束后,一般影人都要卸下头茬,归类装包人箱,唯有他俩不许摘头茬,意味着永远不死, 而且归箱时他俩水远要放干影箱的最上。 剧目影响 “灯戏从来太虚玄,杖影幢幢尽妖仙,朽瞄认真求实据,聊借俚语解人烦。1 滦 州影戏虽为人们娱乐之嬉,却也有着传道教化的功效,这多体现在影戏剧目的编排中。 而滦州皮影的造型,也霸直着剧日情节的需要,越来越集中地演化为常用角色的精微体现 上。 滦州影卷剧目繁多数量更是难以统计,剧情内容多是沿传古代的佛经、历史、神 仙、灵怪等传统,有从春秋战国直至明清的历史演义、江湖儿女恩仇情恨的民间传说, 所宣扬的皆是历史兴衰、封建道德、忠孝节烈、因果报应等,借以理心态,解烦忧、寻 娱情。另外较早期的剧目中还存在一些“愿影”影词,是人们专门为了i 9 l | 神、祭祀、还 愿而作如天官赐福、麒麟送子等,逢家中喜添贵子时演出所用。故而,这类影 偶景片也随即丰富起来。 滦州影中老辈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影卷有四f b ,被称为“四大部”,有:双失婚、 金石缘、镇冤塔、五峰会。四部影卷所述故事内容皆跌宕起伏,其中五峰会 是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乾天剑”、 封官”几大部分被影戏界誉为“影 说宋代神宗时,镇西侯曹克让与奸 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职失婚则掐 平定内乱的故事:金石缘写南唐 结为夫妇的趣事:镇冤塔是关于 女秦玉兰离而复合的爱情故事。 这些戏文皆是以传播伦理道德 百姓的喜爱人们在欣赏的同时还 “保龙山”、“全家福”、“大 戏纲鉴”。故事剧情大致是 相沈恒威之间忠奸争斗, 述了高君宝下南唐秘访、 李化龙和敖姿伶一对冤家 岳飞遗腹子岳霄与秦桧之 为目的,所以特别受民间 受故事情节的感化,许多 传统的道德观念也是来自于戒文。“民不知书,独好观剧”( 清王宏) ,基于群众对影 戏的热减,诸多新的影卷也纷纷出炉影眷的创新也致使影偶的造型也随之逐渐的丰富 起来。除了一些有共同特征的影偶可在影戏演出中公用以外,还有些特殊的影偶角色, 必须专门为其雕制以应人们对这些角色特征所达成的共识。例如女皇武则天( 如图 21 3 ) 等角色,皆为专用影偶,不能与其他影偶混淆使用。另外,同一人物在不同剧情 中因环境、心理以及所处情势状态不同,服饰与外形也会有差异。比如穆桂英在穆柯 寨当家时,出战所戴盔饰要加狐尾,即非朝廷正规军。嫁于杨家后,再逢战事,戴盔就 不应雕饰狐尾,此时是为朝廷行事。 二、东北地区皮影造型特征 虽说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皮影与关里的冀东皮影属于同一影系,所用材料、雕刻风 格、造型特征均十分相近。却也有细微差别尤其在尺寸大小上面:民国期间的辽西皮 影流行的是八寸戳子,人们称之为大影;辽东岫岩满族自治县和辽南的盖州、复州一带 则流行六寸七的戳子即所谓中影这种影人装饰性较强,在造型上有一定的变化与发 展,线条复杂,纹饰多变,较注重通透效果。 辽影造型中,生角、旦角与冀东影相同,都是以阳刻来表现,以示人物的英挺、俊 俏。影偶也是直鼻粱,从额头到鼻尖呈稍有弧度的直线, 环眉细目眼亦微眯,嘴部人中短,嘴角上翘呈略有弧度 的斜三角。在寥寥几根线条表现的五官中,辽影与冀东 影也有细微的差异:辽影影偶下巴回收( 如图2 1 4 ) 下颌比冀东影偶的短。眉目闯, 冀东影偶眉的弧度较平缓( 如 图2 - 1 5 ) ,与限连接处亦圆滑柔 顺,故而外眼角上扬便于表现: 图2 一1 4 女元帅 辽影影偶眉头与内眼角距离较 近,眉弓又较高,所以眉毛的弧度就大,再加上影偶外服角向 下垂,所以眉眼连接处就不像冀东影偶的那样圆滑平缓而稍有 凌角。 图2 一1 5 武旦辽影每个影班一般由七至九人组成,艺人们大都是农民出 身的半农半艺者。辽影演出剧目的内容也大都是神话及历史故事,经常上演的有杨家 将、大隋唐、封神榜、群仙阵等武戏。 一般武戏中只要会拳脚功夫的人物额项都会饰一慈姑叶,冀东皮影中此慈姑叶呈剪 刀状( 如图2 1 5 ) ,形直挺刚硬,如武者禀性,再配上两个小红色绒球,名日武翅子。 辽东影中,武者亦配慈姑叶,只是没有两小绒球做装饰。 另外,还有沈阳流行的“奉影,只有五寸,造型小巧秀丽,刀口洗练,做工精美, 常在店堂内演出,人们称此为“小影;黑龙江双城过去影人也只有五寸身高,民国期 间,影人被艺人改制成八寸身高:黑龙江望奎县的皮影原来只有六寸高,而吉林榆树县 的影人则是八寸。 第二节西部皮影流派造型特征 西部皮影流派包括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的皮影,其中陕西影戏为之代表,而陕西 境内关中皮影又源远流长,“陕西( 尤其是关中地区) 很可能就是中国影戏最初的发源 地。州5 1 江玉祥教授亦认为,故而关中影戏是陕西皮影的代表,亦是西部皮影流派的代表, 西北诸省的影戏皆受其影响。 一、关中皮影造型特征 关中,或称关中平原、关中盆地,其位于我国自西向东、从高到低、阶梯型三级陆 地的中部,西为干燥的高地,北临黄土高原,南靠秦岭山地,中有八百里渭河冲积平原, 环山临水,天高塬厚,沟壑纵横,塬墚峁交错,冬季干燥寒冷,春夏秋既有风调雨顺之 季,亦有干旱祈雨之时,地理环境独特,古人誉之为“形胜之地”。自古以来,独特的 自然地理环境、数千年的华夏传统文化,不仅对我国的政治军事有着重大作用,也直接 影响到关中地域的民风民俗、戏曲传统乃至民间皮影小戏。 头茬、戳子 关中皮影是用牛皮来雕制的。根据皮影雕制的精细程度,关中皮影造型可分为东、 西两路。东路皮影造型以华县、华阴、大荔、渭南一带碗碗腔皮影造型为代表,其造型 严谨、古朴含蓄、雕工精细、装饰严密,并有成套的雕镂技法。江玉祥教授在中国影 戏中对东路皮影的雕工技艺亦有评述:“陕西华县皮影雕刻久享盛名,代有人出。清 末赤水镇的菊林,民初下庙乡的郭世安,莲花寺的李三喜,明末高塘镇的李长才,柳枝 镇的李占文,赤水镇的孙书臣等,均致力於皮影雕刻艺术,各有千秋。郭世安具有独创 能力,他的影人造型略小,但小而不贫,却颇为俏丽,俊俏中显示雍容大度,纤巧中可 见优雅风采。菊林则长於钉缝即连接,他制作的影人站起来前不过挺,后不背锅, 武士将军威风凛凛,精神饱满;小生小旦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李三喜却以雕工精细驰 1 9 名於二华、大荔等地。李占文功力深沉,刀法犀利多变,对陕西东路皮影的发展和风格 形成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运用洗练的轮廓造型,夸张的纹样装饰,疏密相问,虚实有致, 头茬多通天鼻而无鼻翼:装饰花纹图案不似东路繁密精细,而较简图2 1 8 护法天王 明太方:雕制技巧,比起东路也略显粗糙。 关中影戏角色繁多只影人的头部和身子造型就有几百多种,他们以戏曲的生、旦、 净、丑等行当分类,具体包括文武生、文武旦、文武官、将帅、神妖、番兵番将等。同 一个人物角色由于剧情所处的环境不同要变换不同的行头,故而一个人物必需刻制多 种样子,以各影戏演出时所需。如皇帝坐朝时戴平顶噩,访亲时戴礼帽,在内宫饰便装 藏软帽,生病时又系包巾,上阵戴盔帽或紫金冠。而不同的人物因为在性格、身份、地 位、年龄等方面存有很大的差异所以需有严格的穿戴标准。“番汉有别,文武有别, 薏贱有别,贫富有别,老少有别善恶有别”,j 下是如此。帝王 图2 2 l 文官 影戏是戏曲的一种只不过演绎故事情节的演员跟传统意 义上的真人演员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演员的造型却跟传统戏曲的样,皆是尊 祟故事剧情来刻画塑造的。关中皮影戏由于受当地人文环境以及姊妹艺术的影响,逐渐 地谈变出十多种唱腔。剧种声腔的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剧目剧情的不一,从而 冀| | 媳墓 本戏戏中故事内容皆反映了清乾嘉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同茄尖锐的社会状况,故 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碗碗腔囡多文戏,即为皮影造型中增添了许多才子、佳人 等清丽造型。 阿富腔皮影戏流行于关中渭北平原中部的富平、三原、咸阳、泾阳、高陵、临潼、 耀县、礼泉等地。其唱腔实际是北路秦腔,因灯影艺人需一人演唱生、旦、净、未、丑 众声,要轻唱重说,唱腔声高需遏到“富”( 我国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 上, 故称遏宫腔( 谐音“阿富腔”) ,以别于秦腔。阿宫腔音乐长于刻画、抒发人物复杂的心 理活动剧目也多以典型的人物形象、传奇的故事情节来演绎历史的兴衰。现经挖掘整 理的传统剧目已有6 0 0 余本,单历史演义故事就有数百本,如三幽、水浒、封神、 七箭书、窦娥冤、九江口、泗水关、铁打床、九华山等。从而影戏中历 史人物造型也囡这些剧目的需要而有所发展。 弦板腔叉称“板板腔”,在唱腔上富有说唱音乐特点,演出内容形式与民间说书相 近,由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得名。弦板腔皮影戏有“一辆人 车四个人,绳子四条橡四根”的俗语亦被称为“四人忙”:“前手”在亮r 前操作并兼 演唱,“后手”即后面乐队三人,一人敲鼓兼弹三弦,一人拉二弦带拍铙钱,一人甩呆 呆( 板子) 兼大锣,唢呐, 弦板腔皮影戏常演剧目 剧情内容也多取村于各朝各 民间故事,且武戏多于文戏。 国、三国时期的居多,如桃 荆州、战马超、出五关 武戏多了在皮影造型 了,皆为表现人与坐骑同征 削2 一蹦犄马靠 大号、小锣。 非常丰富,约有5 0 0 多本。 代的历史演义、武侠小说及 在众多剧目中,兕【三【春秋列 园结义、三请诸葛、回 等。 中人骑动物的影偶也就多 战场的厮杀场面。这种影偶 多以所骑动物来命名,如骑马者叫“骑马靠”( 如图2 一z 3 ) ,乘麒麟者叫“麒麟靠”等等, 因为战者双方可能是各路神仙,所以他们的坐骑亦可能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祥禽瑞 兽。这些骑靠人物和动物相连,头可更换,腰部关节可活动,下肢与动物身体连成一片。 另有一种影偶叫“马斩”,身子一方有圆孔,与战马相套人可以从马骑上跌落下来, 以示被斩于马下。 另外在关中应影造型中,不仅仅有常规的五分正侧脸头茬亦还有七分侧,甚至接 近正面形象的头茬,这些都是专用影人头茬皆用于具体的人物角色如:戴着眼镜的 账房先生,眼部肿大、脸上疮疤的小丑,以及近代影戏中戴眼镜的汉奸( 狗腿子) 等 这些特殊人物之所以用接近正面的脸谱来表现,为的是更突出其性格以及外貌特征,让 观众在欣赏寓美于丑的造型中更能体会雕刻艺人的丰富想象。 民俗影响 从远古人类对影子的谜茫和“灵魂不死”观的出现,至秦汉方士的“弄影还魂术”, 再到影戏的产生关中影戏在默西、乃至于全国的位胃清晰可见,正如清代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的记载:“陕西皮影戏历史悠久,关中则是中国影戏的发源地”。”块中 皮影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影戏的芨源地,与当地的民俗风习是离不开的。 旧时的农耕社会,人们为得到上天的眷顾,获得粮食的丰收,而摆祭坛、唱影戏来 求晴、祈雨、谢雨此时的影戏谓之“愿影”,唱“愿影”还可用于:盼儿求女、祈求 福寿、祛病消灾等,事主于神明前发下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